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及完整答案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及完整答案 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2-的相反数是( )A .2-B .2C .12D .12- 2.若点A (1+m ,1﹣n )与点B (﹣3,2)关于y 轴对称,则m+n 的值是( )A .﹣5B .﹣3C .3D .13.若﹣2a m b 4与5a n +2b 2m +n 可以合并成一项,则m-n 的值是( )A .2B .0C .-1D .14.已知关于x 的分式方程21m x -+=1的解是负数,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 ≤3 B .m ≤3且m ≠2C .m <3D .m <3且m ≠2 5.已知a 与b 互为相反数且都不为零,n 为正整数,则下列两数互为相反数的是( )A .a 2n -1与-b 2n -1B .a 2n -1与b 2n -1C .a 2n 与b 2nD .a n 与b n6.如果2a a 2a 1+-+=1,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A .a 0=B .a 1=C .a 1≤D .a=0a=1或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k 和b 的取值范围是( )A .k >0,b >0B .k >0,b <0C .k <0,b >0D .k <0,b <08.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A 、B 、C 是小正方形的顶点,则∠ABC 的度数为( )A.90°B.60°C.45°D.30°9.如图所示,下列推理及括号中所注明的推理依据错误的是()A.∵∠1=∠3,∴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AB∥CD,∴∠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C.∵AD∥BC,∴∠BAD+∠ABC=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D.∵∠DAM=∠CBM,∴AB∥C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0.如图,已知∠ABC=∠DCB,下列所给条件不能证明△ABC≌△DCB的是()A.∠A=∠D B.AB=DC C.∠ACB=∠DBC D.AC=B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已知1<x<5,化简2(1)x-+|x-5|=________.2.若式子x1x+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3.将“对顶角相等”改写为“如果...那么...”的形式,可写为__________.4.如图,将周长为8的△ABC沿BC方向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DEF,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为_____________.5.如图,OP平分∠MON,PE⊥OM于点E,PF⊥ON于点F,OA=OB,则图中有__________对全等三角形.6.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连接BD,且BD=CD,过点A作AM⊥BD于点M,过点D作DN⊥AB于点N,且DN=32,在DB的延长线上取一点P,满足∠ABD=∠MAP+∠PAB,则AP=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方程(1)2250x x--=(2)1421 x x=-+2.先化简,再求值:2222222a ab b a aba b a a b-+-÷--+,其中a,b满足2(2)10a b-+=.3.已知关于x的分式方程311(1)(2)x kx x x-+=++-的解为非负数,求k的取值范围.4.如图,在Rt△ABC中,∠ACB=90°,∠A=40°,△ABC的外角∠CBD的平分线BE交AC的延长线于点E.(1)求∠CBE的度数;(2)过点D作DF∥BE,交AC的延长线于点F,求∠F的度数.5.如图所示,在△ABC中,D是BC边上一点,∠1=∠2,∠3=∠4,∠BAC=63°,求∠DAC的度数.6.在东营市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中,某学校计划购进一批电脑和电子白板,经过市场考察得知,购买1台电脑和2台电子白板需要3.5万元,购买2台电脑和1台电子白板需要2.5万元.(1)求每台电脑、每台电子白板各多少万元?(2)根据学校实际,需购进电脑和电子白板共30台,总费用不超过30万元,但不低于28万元,请你通过计算求出有几种购买方案,哪种方案费用最低.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B2、D3、A4、D5、B6、C7、C8、C9、D10、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42、x 1≥-且x 0≠3、如果两个角互为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4、10.5、36、6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1)1211x x ==(2)3x =是方程的解.2、1a b-+,-1 3、8k ≥-且0k ≠.4、(1) 65°;(2) 25°.5、24°.6、(1)每台电脑0.5万元,每台电子白板1.5万元(2)见解析。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解析

人 教 版 数 学 八 年 级 下 学 期期 中 测 试 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式子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4 B. 5 C. 0.2 D. 132. 使二次根式2x -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是( )A. x≠2B. x >2C. x≤2D. x≥2.3.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103=7-B. 23=5+C. 333=23-D. 22=22+ 4. 下列各组数中,以a 、b 、c 为边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 a =1,b =2,c =3B. a =32,b =2,c =52C. a =5,b =12,c =13D. a =7,b =24,c =255. 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 比∠B 大40°,那么∠C 的度数为( )A 60° B. 70° C. 80° D. 110°6. 在下列给出的条件中,能判定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的是()A. AB =BC ,CD =DAB. AB //CD ,AD =BCC. AB //CD ,∠A =∠CD. ∠A =∠B ,∠C =∠D7. 如图,正方体的棱长为2,B 为一条棱的中点.已知蚂蚁沿正方体的表面从A 点出发,到达B 点,则它运动的最短路程为( )A 13 B. 4 C. 17 D. 58. 菱形ABCD的边长为2,∠A=60°,点G为AB的中点,以BG为边作菱形BEFG,其中点E在CB的延长线上,点P为FD的中点,则PB=( )A72B. 3C.512D.539. 将一个边长为10的正方形铁片,过两个顶点剪掉一个三角形,以下四个剪法中,裁剪线的长度所标的数据不可能的是( )A. B.C. D.10. 将一张正方形纸片按如图的步骤,通过折叠得到④,再沿虚线剪去一个角,展开平铺后得到⑤,其中FM、GN为折痕,若正方形EFGH与五边形MCNGF的面积之比为4:5,则FMFG的值为( )A. 622-B. 22C. 255D. 522-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 化简:()()2255-+=_____. 12. 若a =2+3,b =2﹣3,则ab 的值为_____.13. 点D 、E 、F 分别是△ABC 三边的中点,若△ABC 的周长是16,则△DEF 的周长是_____.14. 如图,在3×3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点A ,B ,C 均为格点,以点A 为圆心,AB 长为半径作弧,交格线于点D ,则CD 的长为_____.15. △ABC 中,AB =AC ,∠BAC =90°,AD ⊥BC 于D ,分别以AD 、BD 、CD 为长对角线作全等的三个菱形,如图所示,若菱形较短的对角线的长为2,点G 刚好在AE 的延长线上,则其中一个菱形AEDF 的面积为_____.16. △ABC 中,AD ⊥BC 于D ,AB =m ,AC =n ,∠ACB =2∠BAD ,用m 、n 表示AD 的长为_____.三、解答题(共72分)17. 计算:(1)1 27123-+=(2)(3622)2-÷=18. 已知:如图,点E,F分别在□ABCD的AB,DC边上,且AE=CF,联结DE,BF.求证: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19. 已知=51-,求代数式256x x+-的值.20. 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的网格中,点A、B、C均在格点上.(1)直接写出AC的长为,△ABC的面积为;(2)请在如图所示网格中,用无刻度的直尺作出AC边上的高BD,并保留作图痕迹;(3)求BD的长.21. 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DE∥AC,CE∥BD,求证:四边形OCED是菱形.22. 在△ABC中,AB=AC=5.(1)若BC=6,点M、N在BC、AC上,将△ABC沿MN折叠,使得点C与点A重合,求折痕MN的长;(2)点D在BC的延长线上,且BC:CD=2:3,若AD=10,求证:△ABD是直角三角形.23. ▱ABCD中,点E、F分别在AB、AD上,∠EAF=∠B=60°,AD=nAB.(1)当n=1时,求证:△AEF为等边三角形;(2)当n=12时,求证:∠AFE=90°;(3)当CE=CF,DF=4,BE=3时,直接写出线段EF的长为.24. 书籍和纸张的长与宽比值都有固定的尺寸,如常用的A3、A4、A5的纸张长与宽的比值都相等.一长方形纸张对折后的小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值与原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值相等.(1)求满足这样条件的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值;(2)如图所示的长方形ABCD长与宽之比也满足以上条件,其中宽AB=2.①点P是AD上一点,将△BP A沿BP折叠得到△BPE,当BE垂直AC时,求AP的长;②若将长方形ABCD绕点B旋转得到长方形A1BC1D1,直线CC1交DD1于点M,N为BC的中点,直接写出MN的最大值:.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式子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B. C. D.A.[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最简二次根式是被开方数不含分母,被开方数不含开的尽方的因数或因式,可得答案.[详解]解:A.=2,故不符合题意;B.C.,故不符合题意;5D. ,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最简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是被开方数不含分母,被开方数不含开的尽方的因数或因式.2. x的取值范围是( )A. x≠2B. x>2C. x≤2D. x≥2.[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得,x-2≥0,解得x≥2,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掌握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是解题的关键.3.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C. D. 2[答案]C[解析][分析]先把各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判断即可.[详解]解:A,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不能计算,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正确,符合题意;D,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二次根式的加减,关键是先把各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解答.4. 下列各组数中,以a、b、c为边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 a=1,b,cB. a=32,b=2,c=52C. a b,cD. a=7,b=24,c=25[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有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是直角三角形判定则可.如果有这种关系,就是直角三角形,没有这种关系,就不是直角三角形.[详解]解:A、12+2=2,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B、22+(32)2=(52)2,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C、2+)2≠2,不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正确;D、72+242=252,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在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时,应先认真分析所给边的大小关系,确定最大边后,再验证两条较小边的平方和与最大边的平方之间的关系,进而作出判断.5.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比∠B大40°,那么∠C的度数为( )A. 60°B. 70°C. 80°D. 110°[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之和为180°,即可求出该平行四边形各个内角的度数.[详解]画出图形如下所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A+∠B=180°,又∵∠A﹣∠B=40°,∴∠A=110°,∠B=70°,∴∠C=110°.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是解题的关键.6. 在下列给出的条件中,能判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的是()A. AB=BC,CD=DAB. AB//CD,AD=BCC. AB//CD,∠A=∠CD. ∠A=∠B,∠C=∠D[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分别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如图:A、根据AB=BC,AD=DC,不能推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故本选项错误;B、根据AB∥CD,AD=BC不能推出四边形ABCD平行四边形,故本选项错误;C、由AB∥CD,则∠A+∠D=180°,由∠A=∠C,则∠D+∠C=180°,则AD∥BC,可以推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故本选项正确;D、∵∠A=∠B,∠C=∠D,∠A+∠B+∠C+∠D=360°,∴2∠B+2∠C=360°,∴∠B+∠C=180°,∴AB∥CD,但不能推出其它条件,即不能推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对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和等腰梯形的判定的应用,注意: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有:①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有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③有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④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⑤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的定义是两腰相等的梯形.7. 如图,正方体的棱长为2,B为一条棱的中点.已知蚂蚁沿正方体的表面从A点出发,到达B点,则它运动的最短路程为( )13 B. 417 D. 5[答案]A[解析][分析]正方体侧面展开为长方形,确定蚂蚁的起点和终点,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勾股定理即可求出最短路径长.[详解]一.如图,它运动的最短路程22(22)21721AB⎛⎫=++⨯=⎪⎝⎭二、如图,它运动的最短路程2222+21312AB⎛⎫=+⨯=⎪⎝⎭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勾股定理,掌握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是解题关键.8. 菱形ABCD的边长为2,∠A=60°,点G为AB的中点,以BG为边作菱形BEFG,其中点E在CB的延长线上,点P为FD的中点,则PB=( )A723 C.512D.53[答案]A [解析][分析]连接BF、BD,根据菱形ABCD的边长为2,可得AB=BC=CD=2,由∠A=60°,可得△BCD是等边三角形,进而可求∠DBF=90°,再根据勾股定理分别求出BF、DF的长,进而可得PB的长.[详解]解:如图,连接BF、BD,∵菱形ABCD的边长为2,∴AB=BC=CD=2,∵∠A=60°,∴△BCD是等边三角形,∴BD=BC=2,∠DBC=60°,∴∠DBA=60°,∵点G为AB的中点,∴菱形BEFG的边长为1,即BE=EF=BG=1,∵点E在CB的延长线上,∠GBE=60°,∴∠FBG=30°,连接EG,∴EG⊥FB于点O,3∴OB∴FB3∵∠DBF=∠DBA+∠FBG=90°,根据勾股定理,得DF227DB BF ,∵点P为FD的中点,∴PB =12DF =72.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勾股定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菱形的性质.9. 将一个边长为10的正方形铁片,过两个顶点剪掉一个三角形,以下四个剪法中,裁剪线的长度所标的数据不可能的是( )A. B.C. D.[答案]B[解析][分析]直接验证三角形三边的平方之间的关系即可作出判断.[详解]解:对于A 选项,((2255160100+=>,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合理;对于B 选项,102+42<112,说明边长为11的边所对的角是钝角,这个时候三角形不可能完全处在正方形内,故不合理;对于C 选项,(22210839+>,说明边长为239,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合理; 对于D 选项,62+72<102,说明边长为10的边所对的角为钝角,合理.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正确判断各三角形的形状是解答的关键.10. 将一张正方形纸片按如图的步骤,通过折叠得到④,再沿虚线剪去一个角,展开平铺后得到⑤,其中FM、GN为折痕,若正方形EFGH与五边形MCNGF的面积之比为4:5,则FMFG的值为( )A. 622-B.22C.255D.522-[答案]A[解析][分析]连接HF,直线HF与AD交于点P,根据正方形EFGH与五边形MCNGF的面积之比为4:5,设正方形EFGH 与五边形MCNGF的面积为4x2,5x2,可得GF=2x,根据折叠可得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24x2,进而求出FM,最后求得结果.[详解]如图,连接HF,直线HF与AD交于点P,∵正方形EFGH与五边形MCNGF的面积之比为4:5,设正方形EFGH与五边形MCNGF的面积为4x2,5x2,∴GF2=4x2,∴GF=2x,∴HF22GF=2,由折叠可知: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4x2+4×5x2=24x2,∴PM 2=24x 2,∴PM =x ,∴FM =PH =12(PM ﹣HF )=12(x ﹣x )=)x ,∴FM GF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剪纸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对称的性质.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 2=_____. [答案]10[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计算.[详解]2 =5+5=10.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如能结合题目特点,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选择恰当的解题途径,往往能事半功倍.12. 若a =,b =2则ab 的值为_____.[答案]1[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得出答案.[详解]解:∵22a b ==∴ab =(22+=4﹣3=1.故答案为: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正确运用乘法公式是解题关键.13. 点D、E、F分别是△ABC三边的中点,若△ABC的周长是16,则△DEF的周长是_____.[答案]8.[解析][分析]据D、E、F分别是AB、AC、BC的中点,可以判断DF、FE、DE为三角形中位线,利用中位线定理求出DF、FE、DE与AB、BC、CA的长度关系即可解答.[详解]如图,∵D、E、F分别是AB、BC、AC的中点,∴ED、FE、DF为△ABC中位线,∴DF12=BC,FE12=AB,DE12=AC,∴DF+FE+DE12=BC12+AB12+AC12=(AB+BC+CA)12=⨯16=8.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根据中点判断出中位线,再利用中位线定理是解题的基本思路.14. 如图,在3×3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点A,B,C均为格点,以点A为圆心,AB长为半径作弧,交格线于点D,则CD的长为_____.[答案]37[解析][分析]由勾股定理求出AB,再由勾股定理求出DE,即可得出CD 的长.[详解]解:连接AB ,AD ,如图所示:∵AD =AB =222222+=,∴DE =()222217-=,∴CD =37-.故答案为:37-.[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由勾股定理求出AB 、DE 是解题的关键.15. △ABC 中,AB =AC ,∠BAC =90°,AD ⊥BC 于D ,分别以AD 、BD 、CD 为长对角线作全等的三个菱形,如图所示,若菱形较短的对角线的长为2,点G 刚好在AE 的延长线上,则其中一个菱形AEDF 的面积为_____.[答案]222[解析][分析]如图所示,连接HG ,设EG 交DH 于点K ,先证明△GD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再证明∠GKD =90°,从而在Rt △GHK 中,由勾股定理得x 2+22)x x -=4,求得x 2的值,再根据菱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得出菱形BGDH 的面积,即菱形AEDF 的面积.[详解]如图所示,连接HG ,设EG 交DH 于点K ,则HG =2,∵三个菱形全等,∴GD =ED ,∠ADE =∠BDG ,∵AD ⊥BC 于D ,∴∠ADB =∠ADE+∠BDE =90°,∴∠GDE =∠BDG+∠BDE =90°,∴△GD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EGD =∠GED =45°,∵四边形AEDF 为菱形,∴AE ∥DF ,∴∠EDF =∠GED =45°,∴∠GDK =45°,∴∠GKD =90°,设GK =DK =x ,则GD =DH 2x ,HK 2x ﹣x ,在Rt △GHK 中,由勾股定理得:x 2+2(2)x x =4,解得:x 2=2∴菱形BGDH 的面积为:DH•GK 2x•x 2x 2=2+2,∴菱形AEDF 的面积为:2+2.故答案为:2+2.[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菱形的面积计算、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及勾股定理在计算中的应用,明确菱形的性质及根据勾股定理构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6. △ABC 中,AD ⊥BC 于D ,AB =m ,AC =n ,∠ACB =2∠BAD ,用m 、n 表示AD 的长为_____.[答案]2242-m n m n[解析][分析]延长BC 至E ,使CE =AC ,连接AE ,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 =∠BAC ,得到BC =AC =n ,根据勾股定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详解]延长BC 至E ,使CE =AC ,连接AE ,则∠CAE =∠E ,∵∠ACB =∠CAE+∠E ,∴∠CAE =∠E =12∠ACB , ∵∠ACB =2∠BAD ,∴∠E =∠BAD ,∵AD ⊥BC ,∴∠B+∠BAD =90°,∴∠B+∠E =90°,即∠BAE =90°,∴∠BAC+∠CAE =90°,∵∠B+∠E =90°,∠CAE =∠E ,∴∠B =∠BAC ,∴BC =AC =n ,由勾股定理得,AE 22BE AB -224n m -S △BAE =12×AB×AE =12×BE×AD ,即m×224n m -=2n×AD ,解得:AD 224-m n m , 224-m n m .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掌握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灵活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72分)17. 计算:(1127123= (2)(3622)2÷=[答案](1)33;(2)332. [解析][分析](1)先化简二次根式,再计算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即可;(2)利用二次根式除法的分配律进行计算即可.[详解](1)原式323333= 433=; (2)原式362222=332=.[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加减法、除法运算,熟记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18. 已知:如图,点E ,F 分别在□ABCD 的AB ,DC 边上, 且AE=CF ,联结DE ,BF .求证:四边形DEBF 是平行四边形.[答案]见解析[解析][分析]由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可得AB =CD ,AB ∥CD ,再说明EB=DF ,从而根据一组对边既平行又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即可得证.[详解]∵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 =CD ,AB ∥CD ,即EB ∥DF.∵AE =CF ,∴AB -AE =CD -CF ,即EB =DF .∴四边形DEBF 是平行四边形.[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9. 已知51,求代数式256x x +-的值.[答案]535-+[解析][分析]把x 的值代入多项式进行计算即可.[详解]当51时,256x x +-=))2515516+-=6255556--=535-+[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题的关键.20. 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的网格中,点A 、B 、C 均在格点上.(1)直接写出AC 的长为 ,△ABC 的面积为 ;(2)请在如图所示的网格中,用无刻度的直尺作出AC 边上的高BD ,并保留作图痕迹;(3)求BD 的长.[答案](1)29,9;(2)见解析;(3)182929[解析][分析](1)根据勾股定理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题意画出线段BD即可;(3)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结论.[详解](1)AC=2225+=29,S△ABC=4×5﹣12×2×4﹣12×2×5﹣12×1×4=9,故答案为:29,9;(2)如图所示,BD即为所求,(3)∵S△ABC=12AC•BD=1292BD=9,∴BD 1829.[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勾股定理,正确的作出图形是解题的关键.21. 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DE∥AC,CE∥BD,求证:四边形OCED 是菱形.[答案]见解析[解析][分析]首先根据两对边互相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证明四边形OCED 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OC=OD ,即可利用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判定出结论.[详解]证明:∵DE ∥AC ,CE ∥BD ,∴四边形OCED 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BCD 是矩形,∴OC=OD=12AC=12BD ∴四边形OCED 是菱形.22. 在△ABC 中,AB =AC =5.(1)若BC =6,点M 、N 在BC 、AC 上,将△ABC 沿MN 折叠,使得点C 与点A 重合,求折痕MN 的长;(2)点D 在BC 的延长线上,且BC :CD =2:3,若AD =10,求证:△ABD 是直角三角形.[答案](1)103;(2)见解析 [解析][分析] (1)如图1,过作AD BC ⊥于,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3BD CD ==,求得4=AD ,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AM CM =,1522AN AC ==,设AM CM x ==,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2)如图2,过作AE BC ⊥于,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12BE CE BC ==,设2BC t =,3CD t =,AE h =,得到BE CE t ==,根据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1)如图1,过作AD BC ⊥于,5AB AC ==,6BC =,3BD CD ∴==,4AD ∴=,将ABC ∆沿MN 折叠,使得点与点重合,AM CM ∴=,1522AN AC ==, 设AM CM x ==,3MD x ∴=-,222AD DM AM +=,2224(3)x x ∴+-=, 解得:256x , 222225510()()623MN AM AN ∴=-=-=; (2)如图2,过作AE BC ⊥于, AB AC =,12BE CE BC ∴==, :2:3BC CD =,设2BC t =,3CD t =,AE h =,BE CE t ∴==, 5AB =,10AD =,2225h t ∴+=,222(4)10h t +=,联立方程组解得,5t =(负值舍去),55BD ∴=222222510125(55)AB AD BD+=+===,ABD∴∆是直角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勾股定理,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23. ▱ABCD中,点E、F分别在AB、AD上,∠EAF=∠B=60°,AD=nAB.(1)当n=1时,求证:△AEF为等边三角形;(2)当n=12时,求证:∠AFE=90°;(3)当CE=CF,DF=4,BE=3时,直接写出线段EF的长为.[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39[解析][分析](1)根据菱形的判定定理得到平行四边形ABCD为菱形,得到△ACD为等边三角形,证明△F AC≌△EAB,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F=AE,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证明结论;(2)延长AF至N,使DN=AD,延长AF至P,使FP=AF,延长BC、NP交于点H,根据菱形的判定定理得到四边形ABHN为平行四边形,根据(1)中结论解答;(3)延长EF交AD的延长线于G,延长FE交AB的延长线于H,作DM⊥FG于M,把△AFG绕点A顺时针旋转120°,得到△APH,求出PE的长,证明△F AE≌△P A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EF=PE,得到答案.[详解](1)证明:当n=1时,AD=AB,∴平行四边形ABCD 为菱形,∴∠ACD =12∠BCD =60°,∠CAB =60°, ∴△ACD 为等边三角形,∴AC =AD =AB ,∵∠EAF =60°,∴∠F AE =∠CAB ,∴∠F AC =∠EAB ,在△F AC 和△EAB 中,FAC EAB AC ABFCA EBA ∠=∠⎧⎪=⎨⎪∠=∠⎩∴△F AC ≌△EAB (ASA )∴AF =AE ,又∵∠EAF =60°,∴△AEF 为等边三角形;(2)证明:如图2,延长AF 至N ,使DN =AD ,延长AF 至P ,使FP =AF ,延长BC 、NP 交于点H ,∵DN =AD ,FP =AF ,∴DF 是△ANP 的中位线,∴NP ∥AB ,又AN ∥BH ,∴四边形ABHN 为平行四边形,∵AB =AN ,∴平行四边形ABHN 为菱形,由(1)可知,△APE 为等边三角形,∵AF =FP ,∴EF ⊥AP ,∴∠AFE =90°;(3)解:如图3,延长EF交AD的延长线于G,延长FE交AB的延长线于H,作DM⊥FG于M,把△AFG绕点A顺时针旋转120°,得到△APH,∵CF=CE,∴∠CFE=∠CEF=30°,∵AG∥BC,∴∠G=∠CEF=30°,∴∠G=∠DFG,∴DG=DF,又DM⊥FG,∴GM=MF,在Rt△DMF中,∠DFM=30°,∴DM=12DF=2,由勾股定理得,MF2223DF DM-=∴GF=3∴PH=GF=3,同理,∠BHE=30°,EH=3,∴∠PHN=60°,∴∠NPH=30°,∴NH=12PH=3∴EN=EH﹣NH3,由勾股定理得,PN22PH NH-6, ∴PE2239PN EN-=∵∠F AE =60°,∠BAD =120°,∴∠DAF +∠EAB =60°,∴∠HAP +∠EAB =60°,即∠EAP =60°,∴∠F AE =∠EAP ,在△F AE 和△P AE 中,AF AP FAE PAE AE AE =⎧⎪∠=∠⎨⎪=⎩,∴△F AE ≌△P AE (SAS )∴EF =PE =39, 故答案为:39.[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菱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旋转变换的应用,正确作出辅助线、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4. 书籍和纸张的长与宽比值都有固定的尺寸,如常用的A 3、A 4、A 5的纸张长与宽的比值都相等.一长方形纸张对折后的小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值与原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值相等.(1)求满足这样条件的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值;(2)如图所示的长方形ABCD 长与宽之比也满足以上条件,其中宽AB =2.①点P 是AD 上一点,将△BP A 沿BP 折叠得到△BPE ,当BE 垂直AC 时,求AP 的长; ②若将长方形ABCD 绕点B 旋转得到长方形A 1BC 1D 1,直线CC 1交DD 1于点M ,N 为BC 的中点,直接写出MN 的最大值: .[答案](1)2a b;(2)①232231 [解析][分析] (1)设长方形的长与宽分别为a ,b .根据对折后的小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值与原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值相等,构建关系式解决问题即可;(2)①如图1中,延长PE 、BC 交于点G ,证明AC =PG ,PG =BG 即可解决问题;②如图2中,连接BM ,取BD的中点O ,连接OM ,ON ,延长CC 1到K ,使得C 1K =CC 1在MK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J ,使得D 1J =D 1K .想办法证明DM =MD 1,推出BM ⊥DD 1,求出OM ,ON 即可解决问题.[详解](1)设长方形的长与宽分别为a ,b . 由题意:2a b a b =,∴a 2=2b 2,∴2a b=; (2)①如图1中,延长PE 、BC 交于点G ,∵∠PEB =90°,∴PE ⊥BE ,∵BE ⊥AC ,BE ⊥PE ,∴PG ∥AC ,∵四边形ABCD 是矩形,∴AB =CD =2,AD =BC =2,AD ∥BG ,∠ABC =90°, ∴四边形APGC 是平行四边形,∴PG =AC 22AB BC +222(22)+23∵AD ∥BC , ∴∠APB =∠GBP ,∵∠APB =∠GPB ,∴∠GBP =∠GPB ,∴GP =GB =3,∴AP =CG =BG =BC =32;②如图2中,连接BM,取BD的中点O,连接OM,ON,延长CC1到K,使得C1K=CC1在MK的延长线上取一点J,使得D1J=D1K,连接BD1.∵BC=BC1,∴∠BCC1=∠BC1C,∵∠BC1D1=∠BCD=90°,∴∠D1C1K+∠BC1C=90°,∠BCC1+∠DCC1=90°,∴∠D1C2K=∠DCC1,∵CD=C1D1,CC1=C1K,∴△DCC1≌△D1C1K(SAS),∴DC1=KD1=JD1,∠CC1D=∠C1KD1,∵∠JKD1+∠C1JKD1=180°,∠CC1D+∠DC1M=180°,∴∠DC1M=∠D1KJ,∵D1J=D1K,∴∠J=∠D1KJ,∴∠J=∠DC1M,∵∠D1MJ=∠DMC1,∴△D1MJ≌△DMC1(AAS),∴D1M=DM′,∵BD=BD1,∴BM⊥DD1,取BD的中点O,连接OM,ON,∵∠BMD=90°,∴OM=12BD3∵BO=OD,BN=CN,∴ON=12CD=1,∵MN≤OM+ON,∴,∴MN+1..[点睛]本题属于几何变换综合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旋转变换,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
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共5套,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数学试题校区 班级 姓名本试卷考试时间为:90分钟 满分为: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下列各组数据中的三个数,可作为三边长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 .4,5,6B .2,3,4C .11,12,13D .8,15,17 2.方程0)1()23(22=++--x x x 的一般形式是A .0552=+-x x B . 0552=++x x C . 05-52=+x x D . 052=+x 3.用配方法解方程2410x x --=,方程应变形为A .2(2)3x +=B .2(2)5x += C .122=-)(x D .2(2)5x -=4.2016年国内某地产公司投资破8亿元,连续两年增长后,2018年国内地产投资破9.5亿元, 设这两年平均地产投资年平均增长率为x ,根据题意,所列方程中正确的是A .819.52=+)(xB .8-19.52=)(xC .9.5218=+)(xD .9.5182=+)(x 5.如图,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且DE ∥AC ,CE ∥BD ,若AC =2,则四边形OCED的周长为A .16B .8C .4D .25题图 6题图 7题图6.如图,△ABC 中,AB =AC =12,BC =8,AD 平分∠BAC 交BC 于点D ,点E 为AC 的中点,连接DE ,则△CDE 的周长是A .20B .16C .13D .127.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3,AD =5,∠BCD 的平分线交BA 的延长线于点E ,则AE 的长为 A .3 B .2.5 C .2 D .1.58.为了研究特殊四边形,李老师制作了这样一个教具(如下左图):用钉子将四根木条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ABCD ,并在A 与C 、 B 与D 两点之间分别用一根橡皮筋拉直固定. 课上,李老师右手拿住木条BC ,用左手向右推动框架至AB ⊥BC (如下右图). 观察所得到的四边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BCA =45° B .BD 的长度变小 C .AC =BD D .AC ⊥BDA BCDDCBA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9.若关于x 的方程042=-+-a x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整数a 的值:a =____________.10.如下图,作一个以数轴的原点为圆心,长方形对角线为半径的圆弧,交数轴于点A ,则点A 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_.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OBC 是菱形。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勾股定理的正确表达?A. a^2 + b^2 = c^2B. a^2 b^2 = c^2C. a^2 + c^2 = b^2D. a^2 c^2 = b^22.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角是30度,那么它的对边长度是斜边长度的多少?A. 1/2B. 1/3C. 1/4D. 1/63. 下列哪个选项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A. 对边相等B. 对角相等C. 对角线互相平分D. 所有选项都正确4.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方形的性质?A. 对边平行B. 四个角都是直角C. 对角线相等D. 所有选项都正确5. 下列哪个选项是圆的性质?A. 半径相等B. 直径相等C. 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相等D. 所有选项都正确二、判断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勾股定理只适用于直角三角形。
()2.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3. 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
()4. 圆的半径是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
()5. 圆的直径是圆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
()三、填空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勾股定理的表达式是:a^2 + b^2 = ______。
2.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所以它的对角线长度是______。
3.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______度。
4. 圆的半径是圆心到圆上______的距离。
5. 圆的直径是圆上______点之间的距离。
四、简答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勾股定理的内容。
2. 简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3. 简述正方形的性质。
4. 简述圆的性质。
5. 简述圆的直径和半径之间的关系。
五、应用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已知AC = 6cm,BC = 8cm,求AB的长度。
2.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已知AB = 10cm,BC = 8cm,求CD的长度。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A4打印版】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A4打印版】班级: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若32a3a+=﹣a3a+,则a的取值范围是()A.﹣3≤a≤0 B.a≤0 C.a<0 D.a≥﹣3 2.已知多项式2x2+bx+c分解因式为2(x-3)(x+1),则b,c的值为().A.b=3,c=-1 B.b=-6,c=2C.b=-6,c=-4 D.b=-4,c=-63.已知x+y=﹣5,xy=3,则x2+y2=()A.25 B.﹣25 C.19 D.﹣194.已知关于x的分式方程21mx-+=1的解是负数,则m的取值范围是()A.m≤3 B.m≤3且m≠2 C.m<3 D.m<3且m≠2 5.已知a与b互为相反数且都不为零,n为正整数,则下列两数互为相反数的是()A.a2n-1与-b2n-1 B.a2n-1与b2n-1 C.a2n与b2n D.a n与b n6.已知2,1=⎧⎨=⎩xy是二元一次方程组7,{1ax byax by+=-=的解,则a b-的值为()A.-1 B.1 C.2 D.37.下面四个手机应用图标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8.如图是甲、乙两车在某时段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乙前4秒行驶的路程为48米B.在0到8秒内甲的速度每秒增加4米/秒C.两车到第3秒时行驶的路程相等D.在4至8秒内甲的速度都大于乙的速度9.如图,菱形ABCD的周长为28,对角线AC,BD交于点O,E为AD的中点,则OE的长等于()A.2 B.3.5 C.7 D.1410.如图,点P是边长为1的菱形ABCD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点M,N分别是AB,BC边上的中点,则MP+PN的最小值是()A.12B.1 C2D.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分解因式:29a-=__________.21273=___________.3.因式分解:a3﹣2a2b+ab2=________.4.通过计算几何图形的面积,可表示一些代数恒等式,如图所示,我们可以得到恒等式:2232a ab b ++=________.5.如图,OP 平分∠MON ,PE ⊥OM 于点E ,PF ⊥ON 于点F ,OA =OB ,则图中有__________对全等三角形.6.如图,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CE ∥BD ,DE ∥AC .若AC=4,则四边形CODE 的周长是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分式方程:241244x x x x -=--+.2.先化简,再求值:213(2)211a a a a a +-÷+-+-,其中a =2.3.已知22a b -=,且1a ≥,0b ≤.(1)求b 的取值范围(2)设2m a b =+,求m 的最大值.4.如图,直线y=kx+6分别与x 轴、y 轴交于点E ,F ,已知点E 的坐标为(﹣8,0),点A 的坐标为(﹣6,0).(1)求k 的值;(2)若点P(x,y)是该直线上的一个动点,且在第二象限内运动,试写出△OPA的面积S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探究: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OPA的面积为,并说明理由.5.如图,点E,F在BC上,BE=CF,∠A=∠D,∠B=∠C,AF与DE交于点O.(1)求证:AB=DC;(2)试判断△OE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6.在“母亲节”前期,某花店购进康乃馨和玫瑰两种鲜花,销售过程中发现康乃馨比玫瑰销售量大,店主决定将玫瑰每枝降价1元促销,降价后30元可购买玫瑰的数量是原来购买玫瑰数量的1.5倍.(1)求降价后每枝玫瑰的售价是多少元?(2)根据销售情况,店主用不多于900元的资金再次购进两种鲜花共500枝,康乃馨进价为2元/枝,玫瑰进价为1.5元/枝,问至少购进玫瑰多少枝?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A2、D3、C4、D5、B6、A7、D8、C9、B10、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33a a +-23、a (a ﹣b )2.4、()()2a b a b++.5、36、8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4x=2、11a-,1.3、(1)12b-≤≤;(2)24、(1)k=;(2)△OPA的面积S=x+18 (﹣8<x<0);(3)点P坐标为(,)或(,)时,三角形OPA的面积为.5、(1)略(2)等腰三角形,理由略6、(1)2元;(2)至少购进玫瑰200枝.。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的是()A .∠A=∠C ,∠B=∠DB .AB ∥CD ,AB=CDC .AB=CD ,AD ∥BCD .AB ∥CD ,AD ∥BC2.下列各组长度的线段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 .a =2,b =3,c =4B .a =4,b =4,c =5C .a =5,b =6,c =7D .a =5,b =12,c =133.下列各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AB C .D 4.若式子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A .x≤﹣3B .x≥﹣3C .x <﹣3D .x >﹣35.平行四边形ABCD 中,若2B A ∠=∠,则C ∠的度数为().A .120︒B .60︒C .30︒D .15︒6.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B .对角线互相平分且垂直的四边形是矩形C .两组邻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D .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7.如图,矩形ABCD 中,AB=3,两条对角线AC 、BD 所夹的钝角为120°,则对角线BD 的长为A .B .C .33D .38.如图,在矩形ABCD 中,84AB BC ==,,将矩形沿对角线AC 折叠,则重叠部分AFC △的面积为()A .12B .10C .8D .69.如图,正方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点E 在BD 上,且BE =CD ,则∠BEC 的度数为()A .22.5°B .60°C .67.5°D .75°10.如图,点P 是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BD 上一点,PE ⊥BC ,PF ⊥CD ,垂足分别为点E ,F ,连接AP ,EF ,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AP=EF;②∠PFE=∠BAP;③2EC;④△APD 一定是等腰三角形.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二、填空题11.在研究了平行四边形的相关内容后,老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四边形ABCD 中,AD ∥BC ,请添加一个条件,使得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经过思考,小明说“添加AD=BC”,小红说“添加AB=DC”.你同意________的观点,理由是________.12.如图,菱形ABCD 中,若BD=24,AC=10,则AB 的长等于________,该菱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__.13.在Rt △ABC 中,a ,b 均为直角边且其长度为相邻的两个整数,若1a b <<,则该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为____________.14.我国南宋著名数学家秦九韶在他的著作《数书九章》一书中,给出了著名的秦九韶公式,也叫三斜求积公式,即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 ,b ,c ,则该三角形的面积为.现已知△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1,2ABC的面积为______.15.已知:,x y为实数,且4y <,则4y --果为_______.16.如图以直角三角形ABC 的斜边BC 为边在三角形ABC 的同侧作正方形BCEF ,设正方形的中心为O,连结AO,如果AB=4,,则AC=________三、解答题17.计算:(1+;(2.18.如图,已知 ABCD,E,F是对角线BD上的两点,且DE=BF.求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19.如图所示,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OBC=∠OCB.(1)求证:平行四边形ABCD是矩形;(2)请添加一个条件使矩形ABCD为正方形.20.如图,P是正方形ABCD对角线AC上一点,点E在BC上,且PE=PB.(1)求证:PE=PD;(2)连接DE,试判断∠PED的度数,并证明你的结论.21.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和BD交于点O,分别过点C.D作CE∥BD,DE∥AC,CE和DE交于点E.(1)求证:四边形ODEC是矩形;(2)当∠ADB=60°,AD=23EA的长。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所给的汽车标志图案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C. D.2.将下列多项式分解因式,结果中不含因式x﹣1的是()A. x2﹣1B. x2+2x+1C. x2﹣2x+1D. x(x﹣2)﹣(x﹣2)3.以下命题的逆命题为真命题的是()A 对顶角相等B.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C. 若a=b,则a2=b2D. 若a>0,b>0,则a2+b2>04.如图,不等式组1239xx-<⎧⎨-≤⎩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A. B.C. D.5.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E、F是对角线AC上的两个不同点,当E、F两点满足下列条件时,四边形DEBF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A. AE =CFB. DE =BFC. ADE CBF ∠=∠D. AED CFB ∠=∠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P(﹣2,1)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点P′的坐标是( )A. (2,4)B. (1,5)C. (1,-3)D. (-5,5) 7.要使分式2(2)(1)x x x ++-有意义,x 的取值应满足( ) A. x ≠1 B. x ≠﹣2 C. x ≠1或x ≠﹣2 D. x ≠1且x ≠﹣2 8.不等式6(1)54x x -<-的正整数解的个数是( )A 0 B. 1 C. 2 D. 39.已知一项工程,甲单独做要用x 天完成,乙单独做要用2x 天完成,两人合作1天的工作量为( ) A. 112x x B. 12x x + C. x +2x D. 2x x + 10.关于x 的方程133x k x x -=--有增根,则k 的值是( ) A. 2 B. 3 C. 0 D. -3二.填空题11.分解因式:x 2﹣(x ﹣3)2=_____.12.下列四个命题中:①对顶角相等;②如果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同位角相等;③如果两个实数的平方相等,那么这两个实数也相等;④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它的两个内角的和.其中真命题有______(填序号).13.如果等腰三角形一边长是5cm ,另一边长是8cm ,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______.14.如果分式22235x x y +的值为5,把式中的x ,y 同时扩大为原来的3倍,则分式的值是_____. 15.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 1440°,则这个多边形是__________边形. 16.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BC ,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E ,E 为BD 中点,且AD =BD ,AB =2,∠BAC =30°,则DC =_____.三.解答题17.分解因式:(1)22369xy x y y --; (2)4161x -18.解不等式组513(1)2151132x x x x -<+⎧⎪-+⎨-≤⎪⎩,并把它们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 19.先化简,再求值:35+222x x x x -⎛⎫÷- ⎪--⎝⎭,其中x =22-. 20.解方程: (1)2332x x=- (2)31144x x x ++=--. 21.已知:如图,∠ACD 是△ABC 的一个外角,CE 、CF 分别平分∠ACB 、∠ACD ,EF ∥BC ,分别交AC 、CF 于点H 、F 求证:EH=HF22.在如图的方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ABC 的顶点均在格点上.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点B 的坐标为(﹣1,2).(1)把△ABC 向下平移8个单位后得到对应的△A 1B 1C 1,画出△A 1B 1C 1,并写出A 1坐标是 .(2)以原点O 为对称中心,画出与△ABC 关于原点O 对称的△A 2B 2C 2,并写出B 2坐标是 .23.如图,在△ABC 中,点D E F ,,分别在边AB AC BC ,,上,已知 DE BC ADE EFC ∠=∠∥,四边形BDEF 是平行四边形.24.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某小区计划购买甲、乙两种品牌的消毒剂,乙品牌消毒剂每瓶的价格比甲品牌消毒剂每瓶价格的3倍少50元,已知用300元购买甲品牌消毒剂的数量与用400元购买乙品牌消毒剂的数量相同.(1)求甲、乙两种品牌消毒剂每瓶的价格各是多少元?(2)若该小区从超市一次性购买甲、乙两种品牌的消毒剂共40瓶,且甲种数量不超过乙种的2倍,则如何购买总费用最低?最低多少元?25.某社区活动中心为中老年舞蹈队统一队服和道具,准备购买 10 套某种品牌舞蹈鞋,每双舞蹈鞋配 x (x≥2)个舞蹈扇,供舞蹈队队员使用.该社区附近 A ,B 两家超市都有这种品牌的舞蹈鞋和舞蹈扇出售,且每双舞蹈鞋的标价均为 30 元,每个舞蹈扇的标价为 3 元,目前两家超市同时在做促销活动:A 超市:所有商品均打九折(按标价的 90%)销售;B 超市:买一双舞蹈鞋送 2 个舞蹈扇.设在 A 超市购买舞蹈鞋和舞蹈扇的费用为A y (元),在 B 超市购买舞蹈鞋和舞蹈扇的费用为 B y (元).请解答下列问题:(1)分别写出 A y ,B y 与 x 之间关系式;(2)若该活动中心只在一家超市购买,你认为在哪家超市购买更划算?26.如图,四边形ABCD 为长方形,C 点在x 轴,A 点在y 轴上,D 点坐标是(0,0),B 点坐标是(3,4),长方形ABCD 沿直线EF 折叠,点A 落在BC 边上的G 处,E 、F 分别在AD 、AB 上,F(2,4).(1)求G 点坐标;(2)△EFG的面积为(直接填空);(3)点N在x轴上,直线EF上是否存在点M,使以M、N、F、G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M点的纵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所给的汽车标志图案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C. D.[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即可.详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B.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C.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D.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关键是掌握好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图形旋转180°后与原图重合.2.将下列多项式分解因式,结果中不含因式x﹣1的是()A. x2﹣1B. x2+2x+1C. x2﹣2x+1D. x(x﹣2)﹣(x﹣2) [答案]B[解析][分析]原式各项分解后,即可做出判断.[详解]A、原式=(x+1)(x-1),含因式x-1,不合题意;B、原式=(x+1)2,不含因式x-1,符合题意;C、原式=(x-1)2,含因式x-1,不合题意;D、原式=(x-2)(x-1),含因式x-1,不合题意,[点睛]此题考查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提公因式法,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3.以下命题的逆命题为真命题的是()A. 对顶角相等B.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C. 若a=b,则a2=b2D. 若a>0,b>0,则a2+b2>0[答案]B[解析][详解]解:A. 对顶角相等逆命题为相等的角为对顶角,此逆命题为假命题,故错误;B.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的逆命题为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此逆命题为真命题,故正确;C. 若a=b,则22a b=的逆命题为若22a b=,则a=b,此逆命题为假命题,故错误;D. 若a>0,b>0,则220a b+>的逆命题为若220a b+>,则a>0,b>0,此逆命题为假命题,故错误. 故选B.4.如图,不等式组1239xx-<⎧⎨-≤⎩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A. B.C. D.[答案]A[解析]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组中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它们的公共部分,然后把不等式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即可.[详解]解:1239 xx-⎧⎨-≤⎩<①②由①,得x<3;x≥-3;故不等式组的解集是:-3≤x <3;表示在数轴上如图所示: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题关键在于掌握把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向右画;<,≤向左画),数轴上的点把数轴分成若干段,如果数轴的某一段上面表示解集的线的条数与不等式的个数一样,那么这段就是不等式组的解集.有几个就要几个.在表示解集时“≥”,“≤”要用实心圆点表示;“<”,“>”要用空心圆点表示.5.如图,在ABCD 中, 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E 、F 是对角线AC 上的两个不同点,当E 、F 两点满足下列条件时,四边形DEBF 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A. AE =CFB. DE =BFC. ADE CBF ∠=∠D. AED CFB ∠=∠[答案]B[解析][分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即可作出判断.[详解]解:A 、∵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OA=OC ,OB=OD ,若AE=CF ,则OE=OF ,∴四边形DEBF 是平行四边形;B 、若DE =BF,没有条件能够说明四边形DEBF 是平行四边形,则选项错误;C 、∵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OB=OD ,AD ∥BC ,∴∠ADB=∠CBD ,若∠ADE=∠CBF ,则∠EDB=∠FBO ,∴DE ∥BF ,则△DOE和△BOF中,EDB FBO OD OBDOE BOF ∠=∠⎧⎪=⎨⎪∠=∠⎩,∴△DOE≌△BOF,∴DE=BF,∴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故选项正确;D、∵∠AED=∠CFB,∴∠DEO=∠BFO,∴DE∥BF,在△DOE和△BOF中,DOE BOFDEO BFO OD OB∠=∠⎧⎪∠=∠⎨⎪=⎩,∴△DOE≌△BOF,∴DE=BF,∴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故选项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判定定理,熟练掌握定理是关键.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P(﹣2,1)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点P′的坐标是( )A. (2,4)B. (1,5)C. (1,-3)D. (-5,5)[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平移规律可得将点P(﹣2,1)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点P′的坐标是(1,5),故选B.考点:点的平移.7.要使分式2(2)(1)x x x ++-有意义,x 的取值应满足( ) A. x ≠1B. x ≠﹣2C. x ≠1或x ≠﹣2D. x ≠1且x ≠﹣2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分式的分母不为0来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由题意得,(x +2)(x ﹣1)≠0,解得,x ≠1且x ≠﹣2,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掌握分式的分母不为0是解题的关键.8.不等式6(1)54x x -<-的正整数解的个数是( )A. 0B. 1C. 2D. 3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基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可得不等式解集,即可得其正整数解.[详解]解:去括号得:6x-6﹤5x-4,移项得:6x−5x ﹤-4+6,合并同类项得:x ﹤2,故不等式的正整数解为1,只有1个.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严格遵循解不等式的基本步骤是关键,尤其需要注意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要改变.9.已知一项工程,甲单独做要用x 天完成,乙单独做要用2x 天完成,两人合作1天的工作量为( )A. 112x xB. 12x x + C. x +2xD. 2x x + [答案]A[解析][分析]直接利用总工作量为1,分别表示出两人完成的工作量进而解答即可[详解] 两人合作1天的工作量为112x x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用字母表示数,解题突破口是直接利用总工作量为1. 10.关于x 的方程133x kx x -=--有增根,则k 的值是( )A. 2B. 3C. 0D. -3[答案]A[解析][分析]由题知有增根,则x=3,先去分母然后把x=3代入即可求出k 的值.[详解]由题知有增根,则x=3,原式去分母得1x k -=,把x=3代入解得k=2,故选A.[点睛]本题是对分式增根的考查,熟练掌握分式增根知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1.分解因式:x 2﹣(x ﹣3)2=_____.[答案](x 2+x-3)(x 2-x+3)[解析][分析]原式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详解]原式=(x 2+x-3)(x 2-x+3)故答案为(x2+x-3)(x2-x+3).[点睛]此题考查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熟练掌握平方差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2.下列四个命题中:①对顶角相等;②如果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同位角相等;③如果两个实数的平方相等,那么这两个实数也相等;④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它的两个内角的和.其中真命题有______(填序号).[答案]①[解析][分析]根据对顶角的定义对①进行判断;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对②进行判断;根据实数的性质对③进行判断;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对④进行判断.[详解]①对顶角相等,正确,是真命题;②如果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真线所截,那么同位角相等,故错误,是假命题;③如果两个实数的平方相等,那么这两个实数也相等或互为相反数,故错误,是假命题;④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它的两个不相邻的内角的和,故错误,是假命题.故答案为①.[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许多命题都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一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形式.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用推理证实的,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13.如果等腰三角形一边长是5cm,另一边长是8cm,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______.[答案]21或18[解析][分析]根据题意要根据腰的情况分类讨论,第一当腰为5cm是计算周长;第二当腰为8cm计算周长.[详解]解:根据题意可得第一当腰为5cm时,周长为:5+5+8=18;当腰为8cm时,周长为:8+8+5=21故答案为21或18[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腰的分类讨论,这是数学中最常用的思想,必须掌握理解.14.如果分式22235x x y +的值为5,把式中的x ,y 同时扩大为原来的3倍,则分式的值是_____. [答案]53[解析][分析]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原式变形化简求解.[详解]222535x x y=+ x ,y 同时扩大为原来的3倍得:原式()()222223125=33533353xx x y x y ⨯=⨯=+⨯+⨯ 故答案为5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基本性质,对分式正确变形化简是解题的关键.15.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 1440°,则这个多边形是__________边形. [答案]十[解析][分析]利用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n 边形的内角和为()2180n -⨯︒ 便可得.[详解]∵n 边形的内角和为()2180n -⨯︒∴()21801440n -⨯︒=,28,10n n -==.故答案为:十边形.[点睛]本题考查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掌握n 边形内角和定理为本题的关键.16.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BC ,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E ,E 为BD 中点,且AD =BD ,AB =2,∠BAC =30°,则DC =_____.[答案]233[解析][分析]如图,在EA上取一点K,使得EK=CE,连接DK,BK,延长DK交AB于H.首先证明四边形BCDK是平行四边形,再证明DH⊥AB,由DA=DB,推出AH=HB,AK=BK=CD即可解决问题;[详解]如图,在EA上取一点K,使得EK=CE,连接DK,BK,延长DK交AB于H.∵DE=EB,CE=EK,∴四边形BCDK是平行四边形,∴CD=BK,DK∥BC,∵BC⊥AB,∴DH⊥AB,∵DA=DB,∴AH=HB=1,∴KA=KB=CD,在Rt△AKH中,∠BAC=30°,AK=AH÷cos30°=33,∴CD2323.[点睛]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面构造特殊四边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三.解答题17.分解因式:(1)22369xy x y y --; (2)4161x -[答案](1)2(3)y x y --;(2)2(41)(21)(21)x x x ++-.[解析][分析](1)先提公因式,然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即可;(2)直接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22369xy x y y -- 22(96)y x xy y =--+2(3)y x y =--;(2)4161x -22(4)1x =-22(41)(41)x x =+-2(41)(21)(21)x x x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解因式,灵活运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进行分解因式是解题的关键.18.解不等式组513(1)2151132x x x x -<+⎧⎪-+⎨-≤⎪⎩,并把它们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 [答案]﹣1≤x <2[解析]分析:分别解不等式,找出解集的公共部分即可.详解:()513121511,32x x x x ⎧-<+⎪⎨-+-≤⎪⎩①② 解不等式①,得 2x <;解不等式②,得1x ≥-; 把不等式①和②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2x .-≤< 点睛:考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比较容易,分别解不等式,找出解集的公共部分即可.19.先化简,再求值:35+222x x x x -⎛⎫÷- ⎪--⎝⎭,其中x 22. [答案]13x +,2-1 [解析] [分析] 先把括号内通分和除法运算化为乘法运算,再把分母因式分解,然后约分得到原式=13x +,最后把x 的值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原式=()()-252232x x x x x +--÷-- =()32•()233x x x x x ---+- =13x +, 当22时,原式2223=-+. [点睛]此题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解题关键在于先把分式化简后,再把分式中未知数对应的值代入求出分式的值.在化简的过程中要注意运算顺序和分式的化简.化简的最后结果分子、分母要进行约分,注意运算的结果要化成最简分式或整式.20.解方程:(1)2332x x=- (2)31144x x x ++=--.[答案](1)9x =- (2)0x =[解析][分析](1)先去分母,再移项和合并同类项,最后检验即可.(2)先去分母,再移项和合并同类项,最后检验即可.[详解](1)2332x x=- 439x x =-9x =-经检验,9x =-是方程的根.(2)31144x x x++=-- 341x x ++-=-20x =0x =经检验,0x =是方程的根.[点睛]本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的问题,掌握解分式方程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1.已知:如图,∠ACD 是△ABC 的一个外角,CE 、CF 分别平分∠ACB 、∠ACD ,EF ∥BC ,分别交AC 、CF 于点H 、F 求证:EH=HF[答案]见解析[解析][分析]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BCE =∠ACE ,∠ACF =∠DCF ,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CE =∠CEF ,∠CFE =∠DCF ,利用等量代换可得∠ACE =∠CEF ,∠CFE =∠ACF ,根据等角对等边即可求得EH=CH=HF ,进而求得EH=HF .[详解]∵CE、CF分别平分∠ACB、∠ACD,∴∠BCE=∠ACE,∠ACF=∠DCF,∵EF∥BC,∴∠BCE=∠CEF,∠CFE=∠DCF,∴∠ACE=∠CEF,∠CFE=∠ACF,∴EH=CH,CH=HF,∴EH=HF.[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根据等角对等边求解是解题关键.22.在如图的方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点B 的坐标为(﹣1,2).(1)把△ABC向下平移8个单位后得到对应的△A1B1C1,画出△A1B1C1,并写出A1坐标是.(2)以原点O为对称中心,画出与△ABC关于原点O对称的△A2B2C2,并写出B2坐标是.[答案](1)A1(-5,-6),图见解析;(2)B2(1,-2).图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网格结构找出点A、B、C向下平移8个单位的对应点A1、B1、C1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即可,再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点A1坐标;(2)根据网格结构找出点A、B、C关于原点O对称的对应点A2、B2、C2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即可,再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点B2坐标.[详解]解:(1)△A1B1C1如图所示,A1(-5,-6);(2)△A2B2C2如图所示,B2(1,-2).故答案为:(-5,-6);(1,-2).[点睛]此题考查旋转变换作图,平移变换作图,熟练掌握网格结构,准确找出对应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 23.如图,在△ABC 中,点D E F ,,分别在边AB AC BC ,,上,已知 DE BC ADE EFC ∠=∠∥,四边形BDEF 是平行四边形.[答案]见解析;[解析][分析]想办法证明EF ∥AB 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证明:DE BC ∥,ADE B ∴∠=∠.ADE EFC ∠=∠,EFC B ∴∠=∠.EF AB ∴∥,四边形BDEF 是平行四边形.[点睛]本题考查证明平行四边形,熟练掌握平行性质及定义是解题关键.24.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某小区计划购买甲、乙两种品牌的消毒剂,乙品牌消毒剂每瓶的价格比甲品牌消毒剂每瓶价格的3倍少50元,已知用300元购买甲品牌消毒剂的数量与用400元购买乙品牌消毒剂的数量相同.(1)求甲、乙两种品牌消毒剂每瓶的价格各是多少元?(2)若该小区从超市一次性购买甲、乙两种品牌的消毒剂共40瓶,且甲种数量不超过乙种的2倍,则如何购买总费用最低?最低多少元?[答案](1)甲品牌消毒每瓶加工为30元,乙品牌消毒每瓶价格为40元.(2)当购买甲为26瓶时,购买的费用最低,最低为1340元.[解析][分析](1)设甲品牌消毒每瓶加工为x 元,乙品牌消毒每瓶价格为(3x-50)元,根据题意列出方程,解出来即可.(2)设购买甲的数量为a 瓶,乙为40-a ,根据题意建立不等式,找到答案.[详解]解:(1)设甲品牌消毒每瓶加工为x 元,乙品牌消毒每瓶价格为(3x-50)元,根据题意:300400350x x =- . 解得:x=30经检验,x=30是原方程的解.3x-50=40.即:甲品牌消毒每瓶加工为30元,乙品牌消毒每瓶价格为40元.(2)设购买甲的数量为a 瓶,乙为40-a 瓶,根据题意:240)a a ≤-( . 解得:803a ≤ . 购买的费用3040(40)a a =+- 101600a =-+ .可见,购买的费用随a 的增加而减小,且a 为整数.当a=26时,购买费用最小,最小为=102616001340-⨯+= .即:当购买甲为26瓶时,购买的费用最低,最低为1340元.[点睛]本题考查分式方程的应用与不等式方程的运用,解题的关键是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25.某社区活动中心为中老年舞蹈队统一队服和道具,准备购买 10 套某种品牌的舞蹈鞋,每双舞蹈鞋配 x (x≥2)个舞蹈扇,供舞蹈队队员使用.该社区附近 A ,B 两家超市都有这种品牌的舞蹈鞋和舞蹈扇出售,且每双舞蹈鞋的标价均为 30 元,每个舞蹈扇的标价为 3 元,目前两家超市同时在做促销活动:A 超市:所有商品均打九折(按标价的 90%)销售;B 超市:买一双舞蹈鞋送 2 个舞蹈扇.设在 A 超市购买舞蹈鞋和舞蹈扇的费用为A y (元),在 B 超市购买舞蹈鞋和舞蹈扇的费用为 B y (元).请解答下列问题:(1)分别写出 A y ,B y 与 x 之间的关系式;(2)若该活动中心只在一家超市购买,你认为在哪家超市购买更划算?[答案](1)27270(2)A y x x =+≥;30240(2)B y x x =+≥;(2)当210x ≤<时,到B 超市购买更划算,当10x =时,两家超市都一样,当10x >时,到A 超市购买更划算[解析][分析](1)根据购买费用=单价×数量建立关系就可以表示出y A 、y B 的解析式;(2)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当y A =y B 时,当y A >y B 时,当y A <y B 时,分别求出购买划算的方案;[详解]解:(1)由题意得:(1030103)90%A y x =⨯+⨯=27270(2)x x +≥103010(2)3B y x =⨯+-⨯=30240(2)x x +≥(2)若A B y y =,即2727030240x x +=+,10x =若A B y y >,即2727030240x x +>+,10x <若A B y y <,即2727030240x x +<+,10x >∴当210x ≤<时,到B 超市购买更划算当10x =时,两家超市都一样当10x >时,到A 超市购买更划算[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运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的运用,方案设计的运用,解答时求出函数的解析式是关键.26.如图,四边形ABCD 为长方形,C 点在x 轴,A 点在y 轴上,D 点坐标是(0,0),B 点坐标是(3,4),长方形ABCD 沿直线EF 折叠,点A 落在BC 边上的G 处,E 、F 分别在AD 、AB 上,F(2,4).(1)求G 点坐标;(2)△EFG 的面积为 (直接填空);(3)点N 在x 轴上,直线EF 上是否存在点M ,使以M 、N 、F 、G 为顶点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M 点的纵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G 点的坐标为(3,43-;(2)3;(3)123434343M 33,M 1,3,M 13333⎛⎛⎛---+ ⎝⎝⎝[解析][分析](1)根据折叠性质可知FG=AF=2,而FB=AB-AF=1,则在Rt △BFG 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G 的长,从而得到CG 的长,从而得到G 点坐标;(2)由三角函数求出∠BFG=60°,得出∠AFE=∠EFG=60°,由三角函数求出AE=AFtan ∠AFE=2,代入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即可;(3)因为M 、N 均为动点,只有FG 已经确定,所以可从此入手,按照FG 为一边、FG 为对角线的思路,顺序探究可能的平行四边形的形状.确定平行四边形的位置与形状之后,利用全等三角形求得M 点的纵坐标,再利用直线解析式求出M 点的横坐标,从而求得M 点的坐标.[详解]解:(1)∵B 点坐标是(3,4),F (2,4),∴AB=3,OA=BC=4,AF=2,∴BF=AB-AF=1,由折叠的性质得:△EFA ≌△EFG ,GF=AF=2,∵四边形ABCD 为矩形,∴∠B=90°,∴2222BG FG FB 213=-=-=∴CG 43=-∴G 点的坐标为()3,43-(2)在Rt △BFG 中,cos ∠BFG=FB 1FG 2= ∴∠BFG=60°,∴∠AFE=∠EFG=60°,∴AE=AFtan ∠AFE=2tan60°=23∵△EFA 的面积=11AE AF 2322322⨯=⨯⨯= ∴△EFG 的面积=23故答案为:23(3)若以M 、N 、F 、G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可能存在以下情形:①FG 为平行四边形的一边,且N 点在x 轴正半轴上,如图1所示.过1M 点作1M H ⊥x 轴正半轴于点H,∵11M N FG ∥∴11HN M HQF ∠=∠又∵AB∥OQ∴∠HQF=∠BFG∴11HN M BFG ∠=∠又∵1111M HN B 90,M N FG ∠=∠=︒=在△11M HN 和△GBF 中,111111HN M BFG M HN B 90M N FG ∠=∠⎧⎪∠=∠=︒⎨⎪=⎩ ∴()11M HN GBF AAS ≅ ∴1M H GB 3== 由(2)得:OE OA AE 423=-=-∴E 点的坐标为()0,423- 设直线EF 的解析式为y=kx+b,则b 4232k b 4⎧=-⎪⎨+=⎪⎩解得:k 3b 423⎧=⎪⎨=-⎪⎩ ∴直线EF 的解析式为y 3x 423=+- ∵当3y =时,43x 33=- , ∴点1M 坐标为433,33⎛⎫- ⎪ ⎪⎝⎭②FG 为平行四边形的一边,且N 点在x 轴负半轴上,如图2所示.仿照与①相同的办法,可求得243M 13⎛ ⎝ ③FG 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如图3所示.过3M 作FB 延长线的垂线,垂足为H则333333M HF GCN 90,M FH GN C,M F GN ∠=∠=︒∠=∠=在△3M FH 和△3GN C 中,333333M HF GCN M FH GN C M F GN ∠=∠⎧⎪∠=∠⎨⎪=⎩∴()33M FH GN C AAS ≅ ∴3M H CG 43==∴3M 的纵坐标为3代入直线EF 解析式,得到3M 的横坐标为431+ ∴343M 13⎛+- ⎝ 综上所述,存在点M ,使以M 、N 、F 、G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点M 的坐标为:123434343M 33,M 1,3,M 13333⎛⎛⎛---+- ⎝⎝⎝ [点睛]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目,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函数、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求法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难度较大,证明三角形全等,求出点的坐标是关键.。
2024年人教版初二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17B. 18C. 19D. 202. 在下列各数中,最大的数是:A. 0.5B. 0.7C. 0.8D. 0.93. 下列哪个图形是正方形?A. 圆B. 矩形C. 正方形D. 三角形4. 下列哪个数是偶数?A. 3B. 4C. 5D. 75. 下列哪个数是分数?A. 0.5B. 0.6C. 0.7D. 0.8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2 + 3 = 5 ()2. 4 × 5 = 20 ()3. 6 ÷ 2 = 3 ()4. 7 4 = 3 ()5. 8 + 9 = 17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9 + 5 = __2. 8 × 6 = __3. 7 ÷ 7 = __4. 6 3 = __5. 5 × 5 = __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加法的定义。
2. 请简述减法的定义。
3. 请简述乘法的定义。
4. 请简述除法的定义。
5. 请简述分数的定义。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有3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2. 小明有10个橘子,他吃掉了4个,还剩下多少个?3. 小明有8个橙子,他吃掉了2个,还剩下多少个?4. 小明有6个梨,他吃掉了3个,还剩下多少个?5. 小明有7个葡萄,他吃掉了1个,还剩下多少个?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之间的关系。
2. 请分析分数与整数之间的关系。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用实践操作的方法验证加法的定义。
2. 请用实践操作的方法验证减法的定义。
【答案】一、选择题1. A2. D3. C4. B5. A二、判断题1. √2. √3. √4. √5. √三、填空题1. 142. 483. 14. 35. 25四、简答题1. 加法是将两个数相加得到一个和的运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 C D E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成绩________一、选择答案:(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二次根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21B . 8.0C . 4D . 5 ( )2、有意义的条件是二次根式3 x A .x>3 B. x>-3 C. x ≥-3 D.x ≥3( )3、正方形面积为36,则对角线的长为 A .6 B .62 C .9 D .92( )4、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的夹角为60度,对角线长为15,则矩形的较短边长为A. 12B. 10C. 7.5D. 5 ( )5、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是①若三条线段的比为1:1:2,则它们组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②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④有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⑤一条直线与矩形的一组对边相交,必分矩形为两个直角梯形。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 ( )6、下列条件中 能判断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A ) 对角线互相垂直(B )对角线相等(C )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D )对角线互相平分( )7、如图,在□ABCD 中,已知AD =5cm ,AB =3cm ,AE 平分∠BAD 交BC 边于点E ,则EC 等于(A)1cm (B)2cm (C)3cm (D)4cm( )8、如图,菱形ABCD 中,E 、F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若EF =3,则菱形ABCD 的周长是 A .12 B .16 C .20 D .24F ED CB AO EF D AB C ( )9、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8,BC =4,将矩形沿AC 折叠,点D 落在点D’处,则重叠部分△AFC 的面积为.A .6B .8C .10D .12( )10、如图,正方形ABCD 中,AE =AB ,直线DE 交 BC 于点F ,则∠BEF =A .45°B .30°C .60°D .55°二、填空:(每题2分,共20分)11、ABCD 中一条对角线分∠A 为35°和45°,则∠B= __ 度。
12、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的夹角为600,较短的边长为12cm,则对角线的长为__________cm.13、小明想知道学校旗杆的高,他发现旗杆上的绳子垂到地面还多 1 m ,当它把绳子的下端拉开5m 后,发现下端刚好接触地面,则旗杆的高为_____m. 14、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为8cm 和6cm,那么这个菱形的周长是 cm,面积是 cm 2.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1,0)与点B (0,2)的距离是_______。
16、 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在∆ABC 中,点D 为AB 的中点, 则线段CD 的长为 ;17、如图,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AC 交AB 于E ,DF∥AB 交AC 于F 。
且AD 交EF 于O ,则∠AOF= 度.18、若AD =8,AB =4,那么当BC =( ),AD =( )时,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19、若AC =10,BD =8,那么当AO =( ),DO =( )时,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20、 观察下列各式:11111112,23,34, (334455)+=+=+=请你找出其中规律,并将第n (n ≥1)个等式写出来 . 三、 解答题:(共70分)D A C BA B CD F D ’F D B A C E(3分) 21、)227(328--+ (3分) 22.5232232⨯÷(3分 )23 )3223)(3223(-+24、(5分) 如图,已知□ABCD 中,AE 平分∠BAD ,CF 平分∠BCD ,分别交BC 、AD 于E 、F . 求证:AF=EC证明:25、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 四条边上的中点分别为E 、F 、G 、H ,顺次连接EF 、FG 、GH 、HE ,得到四边形EFGH (即四边形ABCD 的中点四边形). (1分)(1)四边形EFGH 的形状是 , (3分)证明你的结论.证明:(1分)(2)当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满足条件时,四边形EFGH 是矩形;(1分)(3)你学过的哪种特殊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矩形? .(5分)26、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O,E 、F 是H GFEDC B AF E D A C B 班级 姓名AC 上的两点,并且AE =CF.。
求证;四边形BFDE 是平行四边形27、(4分)已知三角形各边的长为8cm,10cm,12cm ,求连结各边中点所成的三角形的周长。
28、(5分)已知:如图,ABC ∆中,︒=∠90ACB ,点D 、E 分别是AC 、AB 的中点,点F 在BC 的延长线上,且A CDF ∠=∠. 求证:四边形DECF 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29(5分)、如图,已知一块四边形的草地ABCD,其中∠A =60°,∠B =∠D =90°,AB=20m.CD=10m .求这块草地的面积。
EDF BCA30(6分)、计算:(1)在RT ∆ABC 中,∠C =90°,a=8,b=15,求c (2)在RT ∆ABC 中,∠C =90°,a=3,b=4,求c(3)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 和5cm ,求这个三角形的第三边长31(3分)、若y=31222+-+-x x ,求y x +的值32(5分)、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O,如果AC=14,BD=8,AB=x,求x的取值范围、33(6分)、菱形ABCD中,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O,已知AC=6,BD=8,求AB边上的高34(4分)、下列各命题都成立,写出它们的逆命题,这些逆命题成立吗?(1)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相等。
(2)如果两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35(共8分)、矩形ABCD中,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O,∠AOB=60度,AC=10,(1)求矩形较短边的长。
(2)矩形较长边的长(3)矩形的面积如果把本题改为:矩形ABCD中,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O,∠AOB=60度,AB=4,你能求出这个矩形的面积吗?试写出解答过程。
北京214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初二数学答案一、选择答案:(每题3分,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C B B A B B D C A二、填空:(每题2分,共20分)11、100 12、24 13、12 14、24 15、5 16、22617、90 18、2 19、13 20、21)1(21++=++n n n n 三、 解答题:(共50分)(3分) 21、)227(328--+ (3分) 22.5232232⨯÷ =2333222+-+ =528332⨯⨯ =323- =101 =1010(6分)23、证明:由⊿ABE ≌⊿CDF ,得BE=DF 。
∵□ABCD ∴AD=BC ∴AF=EC (5分)24、(1)平行四边形 证明:连结BD∵E 、H 分别是AB 、AD 中点 ∴EH ∥BD ,EH=BD 21同理FG ∥BD ,FG=BD 21 EH ∥FG,EF=EG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
(2)互相垂直 。
(3)菱形。
(5分)25、(图略)由题知OA=16×1.5=24,OB=12×1.5=18,AB=30。
∵AB 2=OA 2+OB2 ∴∠AOB=90° ∵∠1=45° ∴ ∠2=45°HG F ED CB A∴海天号沿西北方向航行。
(3分)26、(6分)27、证明: ∵D 、E 分别是AC 、AB 中点 ∴DE ∥CB 。
即DE ∥CF∴在Rt ⊿ABC 中,∠ACB=90º ∵E 是AB 中点 ∴AE=BE=CE ∴∠A=∠ACE ∵∠A=∠CDF ∴∠ACE=∠CDF ∴DF ∥CE ∵DE ∥CF∴四边形DECF 是平行四边形.28、(4分)(1)∵点A(3,1)在y 2 =xk上,∴k=3。
∵B(-1,n) 在y 2 =xk上,∴-n=3 ∴n=-3 ∴B(-1,-3)又∵点A(3,1),B(-1,-3)在一次函数y 1=ax+b 上∴⎩⎨⎧+-=-+=b a b a 331 ∴⎩⎨⎧-==21b a ∴y=x-2(2分)(2)x ≥3或-1≤x<0.29、(2分)(1)由题设A点坐标为(a,3a)(a>0)∵反比例函数xy 12=的图象经过A 点∴a·3a=12 ∴a=2 ∴A(2,6)(4分)(2)过A做AC⊥y轴于C点 ∵A(2,6)∴AC=2,CO=6设B点坐标为(0,b)∴OB=b.CB=6-b. 在Rt ⊿ABC 中,∠ACB=90º, ∵AC=2, CB=6-b,AB=OB=b ∴AB 2=BC 2+AC 2∴b=(6-b)2+4 ∴b=310 B(0, 310)设直线AB 解析式为y=kx+b图①图②ED F BCA⎪⎩⎪⎨⎧=+=b b k 31026 ∴⎪⎪⎩⎪⎪⎨⎧==31034b k ∴y=+x 34310 29、(3分)(1)由题知AD=24,BC=26,AB=8,AP=t,CQ =3t,BQ=BC-CQ=26-3tS四边形PQCD =S梯形ABCD -S梯形ABQP =200-104+8t=8t+96(0<t ≤326) (3分)(2)QC=PD+2(BC-AD)3t=24-t+4 t=7 附加题:(1)(c+e,d),(c+e-a,d) (2)(c+e-a,d+f-b) (3)c+e=a+m,b+n=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