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洞水库pH值异常成因分析及水资源保护建议

合集下载

昭通渔洞水库水资源保护生态修复与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昭通渔洞水库水资源保护生态修复与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昭通渔洞水库水资源保护生态修复与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单位:昭阳区政府、鲁甸县政府、永善县政府编制单位:云南金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编制时间:二〇一六年十月云南金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资质证书项目名称:昭通渔洞水库水资源保护生态修复与保护项目项目实施单位:昭通渔洞水库管理局、昭通市林业局、昭阳区政府、鲁甸县政府。

报告编制单位:云南金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报告编制负责人:陈蕊(注册咨询工程师)报告技术负责人:程捷(注册咨询工程师)报告经济负责人:陈升东(副研究员)编制人员:胡万里(研究员)杨妍(副研究员)王奕(高级经济师)白双有(高级工程师)报告审核人员:杜刚(研究员)报告审定人员:代正明(副研究员)建设单位参与人员:昭通渔洞水库管理局吕大印(副局长)李兴贵(综合处处长)熊永英(水情处处长)孙雯雯(助理工程师)黄梅(高级工程师)目录第1章总论.................................................................................................................................. - 1 -1.1 项目概况....................................................................................................................... - 1 -1.1.1 项目名称............................................................................................................ - 1 -1.1.2 建设单位............................................................................................................ - 1 -1.1.3 建设地点............................................................................................................ - 1 -1.1.4 建设期限............................................................................................................ - 1 -1.1.5 建设内容及规模................................................................................................ - 1 -1.1.6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 2 -1.1.7 效益分析............................................................................................................ - 4 -1.2 报告编制依据............................................................................................................... - 5 -1.2.1法律、法规及政策依据..................................................................................... - 5 -1.2.2工程建设依据..................................................................................................... - 7 -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8 -第2章渔洞水库径流区位置与基本情况................................................................................ - 10 -2.1 渔洞水库径流区地理位置......................................................................................... - 10 -2.2自然条件...................................................................................................................... - 10 -2.2.1地形地貌........................................................................................................... - 10 -2.2.2 气候气象条件.................................................................................................. - 12 -2.2.3 流域水系特征.................................................................................................. - 14 -2.2.4 流域内森林分布现状...................................................................................... - 16 -2.3社会经济状况.............................................................................................................. - 24 -2.3 流域水土流失现状..................................................................................................... - 25 -2.3.1流域土地利用现状........................................................................................... - 25 -2.3.2 土壤流失现状.................................................................................................. - 31 -2.4 流域生态主要问题..................................................................................................... - 32 -2.4.1流域植被覆盖度差,水土流失严重............................................................... - 32 -2.4.2生态系统较为脆弱........................................................................................... - 33 -第3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35 -3.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35 -3.1.1 保护渔洞水库水质及生态安全的需要.......................................................... - 35 -3.1.2保证昭阳区和鲁甸县饮水安全的需要........................................................... - 35 -3.1.3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小康社会的需要................................................... - 36 -3.2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 37 -3.2.1 有一批成熟可行的技术和模式...................................................................... - 37 -3.2.2 有一支力量雄厚的技术支撑团队.................................................................. - 42 -3.2.3 有扎实的前期工作基础.................................................................................. - 43 -3.2.4建设用地的可行性........................................................................................... - 43 -3.2.5建设用地方案的比选....................................................................................... - 44 -第4章项目单位概况................................................................................................................ - 47 -4.1项目实施单位.............................................................................................................. - 47 -4.2 技术支撑单位............................................................................................................. - 47 -第5章建设目标和总体思路.................................................................................................... - 48 -5.1建设目标...................................................................................................................... - 48 -5.1.1总体目标........................................................................................................... - 48 -5.1.2具体目标........................................................................................................... - 48 -5.2 总体思路..................................................................................................................... - 48 -5.3技术路线图.................................................................................................................. - 49 -5.4基本原则...................................................................................................................... - 49 -第6章建设内容和规模............................................................................................................ - 51 -6.1主要建设内容.............................................................................................................. - 51 -6.1.1 一级区租地...................................................................................................... - 51 -6.1.2公益林建设....................................................................................................... - 51 -6.1.3封山育林........................................................................................................... - 51 -6.1.4一级保护区人工造林....................................................................................... - 52 -6.2 建设规模(建议项目和投资均按两期的总投资分开,并明确一期和二期具体项目和投资)................................................................................................................................ - 52 -6.3工程布局...................................................................................................................... - 58 -第7章技术方案........................................................................................................................ - 60 -7.1宣传工程...................................................................................................................... - 60 -7.2 管护措施..................................................................................................................... - 60 -7.3封山育林...................................................................................................................... - 61 -7.4 人工林建设方案......................................................................................................... - 61 -第8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5)8.1投资估算依据 (65)8.2投资估算范围.............................................................................................................. - 77 -8.3 资金分期使用计划(建议项目所有投资均按两期分) .............................................. - 79 -8.4资金筹措...................................................................................................................... - 85 -8.5项目总投资估算.......................................................................................................... - 87 -本项目总投资估算为111400.43万元,其中工程直接费用100052.113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4002.08万元、基本预备费1040.54万元、建设期利息6305.69。

渔业水域环境保护整改方案

渔业水域环境保护整改方案
态修复和环境治理。
综合治理原则
采取源头控制、过程管理和末 端治理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 ,全方位推进渔业水域环境保 护。
依法依规原则
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 法规和政策要求,确保整改工 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公众参与原则
加强信息公开和宣传教育,提 高公众环保意识,鼓励和支持 公众参与渔业水域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资金投入不足
渔业水域环境保护投入不足, 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维护资金
缺乏保障。
科技支撑不够
渔业水域环境保护科技研发和 推广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技
术支撑。
政策法规不完善
渔业水域环境保护政策法规体 系不完善,部分政策措施落实
不到位。
02
CATALOGUE
整改目标及原则
整改目标设定
短期目标
在一年内,通过实施一系列紧急措施 ,有效遏制渔业水域环境恶化趋势, 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水质。
技术创新支持
鼓励和支持渔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推广环保型养殖技术和装备, 提高渔业生产的环境效益。
政策激励机制
制定和完善渔业水域环境保护相关政策,对积极采取环保措施的渔 业企业给予政策扶持和奖励。
06
CATALOGUE
总结与展望
整改成果总结回顾
污染源控制
通过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严格控制渔业水域的污染源,包括工 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等,有效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水质状况
部分渔业水域水质较差, 存在重金属、有机物等污 染物超标现象。
水生生物资源
部分水域水生生物资源减 少,种群结构失衡,生物 多样性降低。
渔业生产环境
部分渔业生产设施陈旧, 养殖池塘老化,水域环境 承载能力下降。

渔洞水库pH值异常成因分析及水资源保护建议

渔洞水库pH值异常成因分析及水资源保护建议

量的控制
。由于水中 CO2 与水以碳酸盐和碳酸
氢盐作用构成一个复杂的可逆碳酸盐系统 。各系统 中不同成分按照下列平衡方程相互联系 : CO2 ( g) CO2 ( aq) ; K H = 10 - 1. 5 …………… ( 1 )
2014 年第 1 期




Vol. 20
No. 1
素, 一般地, 在氮、 磷较为丰富的情况下, 藻类对光合 作用最适宜的氮磷比为 7. 2 , 有资料显示: 当水体的 氮磷比为 10 ∶ 1 ~ 25 ∶ 1 的范围时, 藻类的生长与 氮、 磷的浓度存在直线相关关系。 从变化趋势图上 看: 2001 - 2012 年渔洞水库氮磷比在 30. 5 ~ 74. 5 之间变化, 由于不同藻类有不同的适宜氮磷比 , 当夏 季水温较高, 氮磷比较大时蓝藻为优势种群; 春秋季 绿藻为优势种群。从 2009 - 2012 年藻类监测成果: 渔洞水库的优势种群为蓝藻门、 绿藻门和硅藻门, 主 要涉及微囊藻、 盘星藻、 针杆藻、 脆杆藻四类。 从年 内成果统计分析得出: 氮磷比 < 29 ∶ 1 时, 蓝藻门 中微囊藻为优势种群; 29 ∶ 1 < 氮磷比 < 42. 5 ∶ 1 时, 绿藻门中盘星藻为优势种群; 氮磷比 > 50 ∶ 1 时, 硅藻门中针杆藻、 脆杆藻为优势种群。
2014 年第 1 期




Vol. 20
No. 1
渔洞水库 pH 值异常成因分析及水资源保护建议
申开旭,申时斌,宋大恩
( 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昭通分局, 云南 昭通 657000 )生态系统 失 衡的 具体 表 现 形 式。 文章立 足工作实 际, 分析 P 的 联 系, pH 值 异常 变 化 与 藻类 优 势种群 的 出现 渔洞水库 pH 值异常变化成因, 藻类的生长与 N、 以及藻类与富营养化之间的关系, 鲢鱼、 鳙鱼控藻利弊。分析 认 为: 保 护 好 渔洞 水 库 水资 源需 要 在 水环境的保护上建立长效机制, 在水量和水质方面 认 真、 彻底做 好 相关 的 工作, 切 实 把预 防 突 发 性 P 等 ( 特 别 是 P ) 营养 物 质, 水污染事件放在突出位置, 把有效去除 N、 有 效 遏 制水 体 富营养 化 的 发 展作为根本性任务。 关键词: 渔洞水库; pH 值异常; 鲢、 鳙鱼控藻; 突发性水污染; 水体富营养化 中图分类号: X82 文献标志码: A

渔洞水库pH值异常成因分析及水资源保护建议

渔洞水库pH值异常成因分析及水资源保护建议

渔洞水库pH值异常成因分析及水资源保护建议
申开旭;申时斌;宋大恩
【期刊名称】《环保科技》
【年(卷),期】2014(000)001
【摘要】酸碱平衡失调是渔洞水库水生生态系统失衡的具体表现形式。

文章立足工作实际,分析渔洞水库pH值异常变化成因,藻类的生长与N、P的联系,pH 值异常变化与藻类优势种群的出现以及藻类与富营养化之间的关系,鲢鱼、鳙鱼控藻利弊。

分析认为:保护好渔洞水库水资源需要在水环境的保护上建立长效机制,在水量和水质方面认真、彻底做好相关的工作,切实把预防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放在突出位置,把有效去除N、P等(特别是P)营养物质,有效遏制水体富营养化的发展作为根本性任务。

【总页数】6页(P34-38,45)
【作者】申开旭;申时斌;宋大恩
【作者单位】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昭通分局,云南昭通 657000;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昭通分局,云南昭通 657000;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昭通分局,云南昭通65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82
【相关文献】
1.渔洞水库pH值超标的成因分析及其处理措施 [J], 代堂刚
2.渔洞水库pH值碱化成因分析及控制 [J], 申开旭
3.水神堂泉流量衰减成因及泉域水资源保护建议浅析 [J], 刘伟宏
4.渔洞水库值异常成因分析及水资源保护建议 [J], 申开旭;申时斌;宋大恩
5.某电厂炉水pH值及电导率异常升高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J], 郭宗涛;郭延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掌握水体PH对水产养殖的影响,以及如何调节PH值

掌握水体PH对水产养殖的影响,以及如何调节PH值

掌握水体PH对水产养殖的影响,以及如何调节PH值pH值(即酸碱度)是水质的重要指标。

在养殖水体中,pH值十分直观地反映着水质的变化,比如藻类的活力、二氧化碳的存在状态等,都可以通过pH值的大小和日变化量来推断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1、pH值的决定因素和变化规律水体PH值是由氢离子浓度决定的,它们是水产养殖用水的一个重要因素,分析养殖用水的水质时通常都要测定其pH值。

1.1.pH值的决定因素:最主要的是水中游离二氧化碳和碳酸盐的平衡系统,以及水中有机质的含量和它的分解条件。

二氧化碳和碳酸盐的平衡系统根据水的硬度和二氧化碳的增减而变动。

二氧化碳的增减又是由水中生物呼吸作用、有机质的氧化作用和植物光合作用来决定的。

水中的二氧化碳越高,则结合水分子形成碳酸,释放出氢离子,使水中的PH下降,相反则PH升高。

看来,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决定水体PH的最大因素之一,而水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又直接与水中浮游生物特别是水植物的含量和活跃程度有直接关系,例如:水中的浮游植物丰富,则白天光合作用强,消耗二氧化碳促进水体PH升高,而夜间水中植物由于呼吸作用增强,释放了二氧化碳,造成水中PH相对降低。

1.2.pH值的变化规律:养殖用水在一般情况下,日出时pH值开始逐渐上升,至下午16:30—17:30达最大值,接着开始下降,直至翌日日出前至最小值,如此循环往复,pH值的日正常变化范围为1—2,若超出此范围,则水体有异常情况。

pH值日变化规律是冈为浮游植物进行白天光合作用需要吸收二氧化碳,夜间植物呼吸作用又释放二氧化碳,从而引起水体二氧化碳变化,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又影响PH值的日变化。

掌握pH值的日变化规律对养殖管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利用价值。

1.3.判断pH值的意义:如果养鱼水体pH值偏低,又没有外来的特殊污染,就可以判断这个水体有可能硬度偏低,腐殖质过多,二氧化碳偏高和溶氧量不足,同时也可以判断这一水体植物光合作用不旺或者养殖生物密度过大或微生物代谢受到抑制,整个物质代谢系统代谢缓慢。

水库pH值异常偏高成因分析及治理与保护探析

水库pH值异常偏高成因分析及治理与保护探析

水库pH值异常偏高成因分析及治理与保护探析
杨海毅
【期刊名称】《资源节约与环保》
【年(卷),期】2022()4
【摘要】生态环境保护受到国民广泛关注,国家也是十分重视生态工程建设,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环保政策,而水库则是生态工程建设中的重要部分,其生态环境
直接关系到范围内的水资源状态及利用。

但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些水库的pH值往往呈现出异常偏高的现象,此现象也表示水库的水生态已经出现失衡,为了
避免出现水质的恶化,需要做好有效的治理与保护。

文章主要针对水库pH值异常
偏高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治理与保护措施,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总页数】4页(P122-125)
【作者】杨海毅
【作者单位】凯里生态环境监测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6
【相关文献】
1.酵母扩培发酵液PH值偏高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2.渔洞水库pH值超标的成因分析及其处理措施
3.渔洞水库pH值异常成因分析及水资源保护建议
4.渔洞水库pH值碱化成因分析及控制
5.渔洞水库值异常成因分析及水资源保护建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库水质差的情况汇报

水库水质差的情况汇报

水库水质差的情况汇报近期,我们对所辖水库的水质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监测,并发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情况。

水库水质差不仅影响着周边居民的生活用水,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在此,我将就水库水质差的情况进行汇报,希望引起各方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善。

首先,我们对水库的水质进行了多次采样和监测分析,结果显示水库水质存在严重的污染问题。

主要表现在水中悬浮物较多,水质浑浊,PH值偏低,氨氮、亚硝酸盐、重金属等污染物超标严重。

这些污染物的超标不仅影响了水库水质的透明度和清洁度,还可能对水生生物和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其次,我们分析了水库水质差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周边工业、农业活动对水库的直接排放和间接渗漏造成了污染;二是生活污水和垃圾的直接排放导致了水质恶化;三是水库周边的土地开发和建设活动破坏了周边生态环境,加剧了水质污染。

这些原因的存在使得水库水质持续恶化,严重影响了水库的生态功能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针对水库水质差的情况,我们提出了以下改善措施,一是加强水库周边的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限制周边工业、农业活动对水库的污染排放;二是加强水库水质监测和管理,建立健全的水质监测网络和管理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水质异常情况;三是加大对水库周边生活污水和垃圾的治理力度,推动建立健全的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处理系统;四是加强对水库周边土地开发和建设活动的监管,严格控制开发规模和方式,保护水库周边的生态环境。

最后,我们呼吁各方共同努力,关注水库水质差的问题,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善。

水是生命之源,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改善水库水质,保护水资源,促进生态平衡,造福于人民群众。

以上就是对水库水质差的情况的汇报,希望引起各方的重视和关注,共同为改善水库水质而努力奋斗。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守护我们的水源,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水库水质的调研报告

水库水质的调研报告

水库水质的调研报告水库是储存水源的重要水利设施,对水库水质的调研是保护和管理水库资源的基础工作。

本报告通过对某水库进行水质调研,分析了水库水质的现状和问题,并给出了改善水库水质的建议。

调研结果显示,该水库的水质整体较好,水中悬浮物和有机物浓度较低,在国家水质标准范围内。

水库的pH值基本稳定在6-9之间,表明水体的酸碱性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然而,调研发现水库水质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水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相对较高,这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藻类大量繁殖。

其次,水库周边农田和工业区的污染物排放可能直接或间接进入水库,对水质造成潜在威胁。

此外,水库的水流比较缓慢,容易造成水体富氧区和缺氧区的形成。

针对水库水质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应加强水库周边农田和工业区的环境监管,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对水库水质的影响。

其次,建议加大营养物质监测和控制力度,合理调配水库水量,防止水库水体富营养化。

同时,可以通过生物修复等方法,减少水库中营养物质的积累。

此外,水库的水流可以通过人工调控,定期清理水库淤泥,维护水库的通水能力,减少水体缺氧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保护水库水资源,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强化水库管理,建立水库水质监测网络,及时掌握水库水质信息,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水质问题的发生。

另外,应加强对水库周边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提高公众参与水库保护的积极性。

总之,水库水质的调研是保护和管理水库的基础工作。

本报告对某水库的水质现状进行了调研,发现了水库水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善水库水质的建议。

通过加强对周边环境的监管控制,调控水库水流,以及合理利用修复技术,我们可以保护水库水质,确保水库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3
3
2
渔洞水库 pH 值变化状况分析
pH 值是衡量水体富营养化的指标之一 , 按照地
6. 0 < pH 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 —2002 评价, < 9. 0 , pH≥9. 0 时为超 Ⅴ 类。 据统计, 均为Ⅰ类, 在 133 次监测中, 7. 2 < pH < 8. 0 有 34 次, 占 25. 5% , pH≥8. 0 有 99 次, 9. 0 < pH < 10. 1 占 74. 5% , 其中, 有 23 次, 占 23. 3% 。 变化幅度最大主要集中在当 年 6 - 10 月份, 且近年来较为突出。可见, 渔洞水库 供水有近 1 /4 的时间为超 Ⅴ 类, 给水厂的处理和城 区居民饮水安全带来较大的压力。 从图 1 可以看 出, 渔洞水库多年平均 pH 值在 8. 0 ~ 8. 8 。
2+
N: 27°10' ~ 34' ) 是 渔洞水库 ( E : 103°19' ~ 32' , 昭通市最大的集中式供水水源地 , 属大型深水分层 河道型 水 库 。 水 库 于 1992 年 10 月 开 工 建 设 , 1996 年 12 月 下 闸 蓄 水 , 2000 年 12 月 通 过 竣 工 验收 。 水库正 常 蓄 水 位 黄 海 高 程 1 985 m 时 , 水
1978 年生, 作者简介: 申开旭, 男, 工程师, 研究方向: 水环境监测与评价。E - mail: skx5310052@ 126. com
· 34·
2014 年第 1 期
等: 渔洞水库 pH 值异常成因分析及水资源保护建议 申开旭,
1
概述
CO2 ( aq) + HO H2 CO3 ; K1 = 10 - 2. 8 ………… ( 2 ) H2 CO3 HCO3 - + H + ; K2 = 10 - 3. 5 ………… ( 3 ) CO3 2 - + H + HCO3 - ; K3 = 10 - 10. 3 ………… ( 4 ) CO3 2 - + M E 2 + M E CO3 ↓ …………………… ( 5 ) CO2 ( aq) + H2 O + M E CO3 M E ( HCO3 ) 2 …… ( 6 ) 式中: M E 表示二价金属离子。 上述平衡控制着水体中的 pH 值变化, 其中任
38. 4 m , 总库容 3. 64 亿 m ( 其中死库容 0. 78 亿 m , 3 3 调节库容 2. 73 亿 m , 调洪库容 0. 38 亿 m ) 。 径流 区地形地貌构造复杂多样, 水土流失严重, 以中度侵 蚀和轻度侵蚀为主, 森林覆盖率 33. 4% 。投入使用 以来, 在城市供水、 农业灌溉、 防洪、 发电和生态调节 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近年 来, 每年向昭阳、 鲁甸城区供水近 4 000 万 m 。
2014 年第 1 期




Vol. 20
No. 1
渔洞水库 pH 值异常成因分析及水资源保护建议
申开旭,申时斌,宋大恩
( 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昭通分局, 云南 昭通 657000 )

要: 酸碱平衡失调是渔洞水库水生生态系统 失 衡的 具体 表 现 形 式。 文章立 足工作实 际, 分析 P 的 联 系, pH 值 异常 变 化 与 藻类 优 势种群 的 出现 渔洞水库 pH 值异常变化成因, 藻类的生长与 N、 以及藻类与富营养化之间的关系, 鲢鱼、 鳙鱼控藻利弊。分析 认 为: 保 护 好 渔洞 水 库 水资 源需 要 在 水环境的保护上建立长效机制, 在水量和水质方面 认 真、 彻底做 好 相关 的 工作, 切 实 把预 防 突 发 性 P 等 ( 特 别 是 P ) 营养 物 质, 水污染事件放在突出位置, 把有效去除 N、 有 效 遏 制水 体 富营养 化 的 发 展作为根本性任务。 关键词: 渔洞水库; pH 值异常; 鲢、 鳙鱼控藻; 突发性水污染; 水体富营养化 中图分类号: X82 文献标志码: A
量的控制
。由于水中 CO2 与水以碳酸盐和碳酸
氢盐作用构成一个复杂的可逆碳酸盐系统 。各系统 中不同成分按照下列平衡方程相互联系 : CO2 ( g) CO2 ( aq) ; K H = 10 - 1. 5 …………… ( 1 )
2014 年第 1 期




Vol. 20
No. 1
素, 一般地, 在氮、 磷较为丰富的情况下, 藻类对光合 作用最适宜的氮磷比为 7. 2 , 有资料显示: 当水体的 氮磷比为 10 ∶ 1 ~ 25 ∶ 1 的范围时, 藻类的生长与 氮、 磷的浓度存在直线相关关系。 从变化趋势图上 看: 2001 - 2012 年渔洞水库氮磷比在 30. 5 ~ 74. 5 之间变化, 由于不同藻类有不同的适宜氮磷比 , 当夏 季水温较高, 氮磷比较大时蓝藻为优势种群; 春秋季 绿藻为优势种群。从 2009 - 2012 年藻类监测成果: 渔洞水库的优势种群为蓝藻门、 绿藻门和硅藻门, 主 要涉及微囊藻、 盘星藻、 针杆藻、 脆杆藻四类。 从年 内成果统计分析得出: 氮磷比 < 29 ∶ 1 时, 蓝藻门 中微囊藻为优势种群; 29 ∶ 1 < 氮磷比 < 42. 5 ∶ 1 时, 绿藻门中盘星藻为优势种群; 氮磷比 > 50 ∶ 1 时, 硅藻门中针杆藻、 脆杆藻为优势种群。
2 面面积 13. 57 km , 库 岸 线 长 157 km , 控制流域 2 流 域 平 均 宽 度 8. 8 km , 面积 709 km , 平均高程 2 241 m 。 水 库 最 大 水 深 105. 3 m , 平均水深
何一种离子浓度的变化都将引起 pH 值的变化。 ( 7) 、 ( 8 ) 这两个平衡在水体中 在天然水体中, 可 一般都同时进行。 有资料显示: 当 pH ≤8. 3 时, 以仅考虑( 7 ) 平衡, 当 pH ≥8. 3 时, 可以仅考虑 ( 8 ) 平衡, 当 pH 在 8. 3 附近时, 两个平衡同时考虑, 此 时满足( 9 ) : CO2 + H2 O HCO3 - + H + …………………… ( 7 ) HCO3 - CO3 2 - + H + ………………………… ( 8 ) 2HCO3 - CO3 2 - + H + + H2 O ……………… ( 9 ) 所以水体 的 pH 值 与 藻 类 的 生 命 活 动 密 切 相 2- - 关, 其 大 小 决 定 于 水 中 [HCO3 ]/[CO3 ] 或 [ CO3 2 - ]/[ HCO3- ] 的含量比。 3. 2 渔洞水库 N、 P 与藻类生长 在生态良性循环的水体中, 藻类作为初级生产 力在水体生态系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水体中 没有藻类, 那么整个水体中就没有食物链和生产力 , 在一定程度上, 氮磷等营养元素是必需的。 有资料 [3 ] 表明 : 当 水 中 含 有 0. 2 ~ 0. 3 mg / L 氮 及 0. 05 ~ 0. 1 mg / L 磷酸盐, 水温为 12 ~ 20℃ 和水的浑浊度小 于 50 ~ 80 NTU 时, 光照良好, 是藻类最适宜的生长 [4 ] 条件。Sas 等研究指出 : 当水体中的无机氮含量 可溶性磷含量超过 100 μg / L 时, 浮 超过 100 μg / L, 游植物的生长不受到限制。根据藻类原生质分子式 ( CH2 O) 106 ( NH3 ) 16 ( H3 PO4 ) 即 C106 H263 O110 N16 P1 可 临界的氮磷比按照元素计为 16 ∶ 1 , 按照 以看出, 重量计为 7. 2 ∶ 1 , 当氮磷比小于该比值时, 氮将限 制藻类的生长, 当氮磷比大于该比值时, 则磷可以认 为是藻类增长的限制因素。 通常情况下, 水中的藻 类可利用的氮远比可利用的磷多。德国化学家利比
0
引言
水体的 pH 值 是 反 映 水 体 化 学 的 一 个 重 要 指 标, 通常作为生态环境影响因素来考虑。 天然水体 pH 值可高达 9. 00 ~ 10. 00 , 复杂多变, 且出现昼夜 交替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水体浮游生 物的光合作用改变了水体的碳酸盐平衡 。目前判断
收稿日期: 2013 - 10 - 25 ; 2013 - 12 - 27 修回
Analysis on cause of pH anomaly of Yudong Reservoir and suggestions for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Shen Kaixu,Shen Shibin ,Song Da’ n
( Zhaotong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Bureau ,Zhaotong 657000 ,China) Abstract: Acid - base balance disorder in Yudong Reservoir manifested its aquatic ecosystem imbalance.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ause of pH abnormal change ,demonstr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rowth of algae and N and P level , pH abnormal change and dominant populations of algae , algae and eutrophication,also it discussed the pros and cons of using silver carp and bighead carp fish to control algae growth. It pointed out that , in order to protect Yudong Reservior , we should establish a long - term mechanism 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water environment ,put the prevention of water pollution accident in a prominent position ,and take the effective removal of N ,P,and other ( especially P) nutrients and curbing eutrophication development as the fundamental task. Keywords: Yudong Reservoir ; pH exception; silver carp and bighead carp; control of algae; water pollution accident ; eutrophic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