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程序

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程序
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程序

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

程序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程序1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所属范围的经营活动、服务,以及设备设施、相关方的服务和设备等的危害识别,风险评估的过程,以便采取有效或适当的控制措施,实现持续改进公司HSE绩效。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从事的化工石油、房屋建筑、市政工程、公路工程、电力工程等的监理及经营管理活动。

3职责

综合部:本程序的管理部门,负责本程序的制定、修订及解释。负责组织在公司范围内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制订公司的重大危害因素清单,监督落实风险控制措施。

总监:负责组织监理活动前因地制宜开展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实施组织本项目部监理过程中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

所有员工:提供基础信息,参与本岗位危害和影响的确定,做好预防控制工作。

4工作程序

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估流程,参照附录1)。

风险评价的组织

1)开展项目监理活动前,由总监负责组织,因地制宜的开展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

作。

2)对于重大的工程,应由公司总经理组织公司有关部门、总监开展危害识别和风险评

价工作。

3)风险评价的组织者应任命HSE监理工程师为评价组组长,并授权负责风险评价的全

过程;

评价小组成员应具备必要的HSE专业技术知识,具备与风险评价相关的技巧和能力;评价时尽可能使操作人员参与,提出建议。

选择和确定评估范围和对象

评估小组应首先识别出所监理项目的经营活动、施工作业过程,包括设计、改扩建施工、安装、设备、检维修、消防、合约商的服务和设备,及项目监理部的行政和后勤等活动的全过程。

在确定评估范围后,评估人员可按下列方法,确定评估对象:

1)按作业流程的各阶段;

2)按区域;

3)按设备、设施;

或上述方法的结合。

选择危害识别方法

评价人员首先制定安全检查表(SCL)对作业环境、设备设施进行危害识别,对日常工作活动采用工作危害性分析(JHA)在项目准备阶段,采用预危险分析(PHA)。

识别危害根源和性质

危害识别要考虑以下问题:

1)存在什么危害(伤害源)

2)谁(什么)会受到伤害

3)伤害是怎样发生的

评估人员应通过现场观察及所收集的资料,对所确定的评估对象,识别尽可能多的实际的和潜在的危害,包括:

1)物(设施)的不安全状态,包括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和危害扩大的设计缺陷、工艺缺

陷、设备缺陷、保护措施和安全装置的缺陷;

2)人的不安全行动,包括不采取安全措施、误动作、违章操作,某些不安全行为;

3)可能造成职业病、中毒的劳动环境和条件,包括物理的(噪音、振动、湿度、辐

射),化学的(易燃易爆、有毒、危险气体、氧化物等)以及生物因素;

4)管理缺陷,包括安全监督、检查、事故防范、应急管理、作业人员安排、防护用品

缺少、作业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管理。

在进行危害识别时,充分考虑发生危害的根源及性质,包括但不限于:

1)坠落、冲击与撞击;

2)中毒、窒息、触电及辐射;

3)暴露于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物理性危害因素的工作环境;

4)人机工程因素(比如工作环境条件或位置的舒适度、重复性工作等);

5)设备的腐蚀、失效、老化;

6)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料、气体的泄露

并考虑可能造成工作环境破坏的活动、过程和服务及由此产生的后果,包括:违反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设施、设备毁坏;工作环境破坏;公司形象损害。

危害识别应考虑由于过去或将来的运作或服务可能造成职业安全健康危害,包括以往生产遗留下来的潜在危害。同时也应考虑异常(包括工程开始/结束及其他非预期运行的情况)以及事故和潜在的紧急情况(比如火灾、爆炸、泄露、台风、洪水及其他自然灾害而造成的紧急疏散、人员伤亡或重大环境污染)。

风险评估

评估小组应对所识别的危害事故、事件加以科学评估,确定最大危害程度和可能影响的

最大范围,以便采取有效或适当的控制措施,从而把风险降低或控制在可以承受的程度,具体步骤包括:

决定所识别的危害及影响发生的后果和严重程度,重点考虑法律法规要求、伤亡程度、经济损失、工作环境影响的程度大小、持续时间以及对本公司形象的影响(参考附录2);

评估发生危害事故事件的可能性的大小,重点考虑危害发生的条件(比如正常、异常或紧急状态发生)、现场是否有控制措施(包括个人防护品、应急措施、监测系统、作业指导书、员工培训)、事件或事故一旦发生,是否能被发现或察觉,同类事故以前是否发生过以及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参考附录3);

评估风险。结合所识别的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的严重性,并决定其风险的大小以及是否是可以承受的风险(参考附录4),风险评估的结果可分为以下几种:

轻微的 (L×S=1~6);

一般的(L×S=8~10);

重大的(L×S=12~16)

不可容忍的(L×S=20~25)。

4.5.4 各部门/项目监理机构对所识别的不可容忍的风险以及重大风险进行汇总,并编制各部门、机构的重大风险的危害、环境因素及控制措施清单(见附录5),对于可以自行解决的通过完善作业指导书、应急预案、或隐患治理等方式进行整改;对于不能自行整改的及时报综合部汇总分析、评价,综合部根据各部门、机构的重大危害因素清单,分析汇总,形成公司级的《重大危害因素、环境因素及控制措施清单》,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或运行控制、应急预案等进行控制。

管理者代表组织综合部、监理部、经营部、计财部等相关部门根据重要危害因素、可选技术方案、资金、运行和经营要求,制定HSE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或隐患治理方案。

公司制定管理方案及隐患治理方案确保目标指标的实现。管理方案或隐患治理方案中应明确职责和权限、方法措施、时间表和资金。

综合部应在计划的时间间隔内对管理方案进行评审,检查措施落实情况;必要时针对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或运行条件的变化对HSE管理方案进行修订

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措施的分类:

1)消除风险的措施;

2)控制风险的措施;

3)个体防护。

风险和危害的控制与削减措施应明确以下内容:

1)明确风险和危害的控制与削减措施所需要的资源

2)制定风险和危害的控制与削减措施的具体措施和步骤;

3)确定风险和危害的控制与削减措施的时间安排;

4)明确风险和危害的控制与削减措施要达到的效果和预期目标;

5)明确风险和危害的控制与削减措施效果的检查和验收方法。

风险控制的措施包括

1)技术对策:对施工单位施工过程采用先进合理的技术手段和方案进行审核并提出监

理意见,实现施工过程的本质安全;

2)管理对策:包括

a)制定、完善管理程序和操作规程;

b)制定、落实风险监控管理措施;

c)制定、落实应急预案;

d)加强员工的HSE教育培训;

e)建立检查监督和奖惩机制。

风险控制措施的确定

公司应根据以下条件,选择适用的风险控制措施,将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

1)可行性、可靠性;

2)先进性、安全性;

3)经济合理性;

4)技术保证和服务。

编制风险评价报告

4.7.1承包商的风险评价报告编制:对于大型脚手架、起重、生产装置的检修和改扩建施工等危险作业的风险评价,及50万以上的施工项目的风险评价,施工班组根据危害识别、风险评估的结果编制风险评价报告,并在施工方案中予以体现;

一般施工作业的风险评价在施工方案中予以体现。

综合部每年根据公司的风险评估结果编制公司的风险评估报告。

风险评估报告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

1)主要施工作业描述;

2)风险分析;

3)风险和危害控制与削减措施;

监理人的风险评价报告编制: 项目监理机构应根据危害识别、风险评估的结果编制风险评价报告,并在监理规划中予以体现;

风险评价报告的审批

1)一般施工作业的风险分析,报承包商项目经理批准。

2)重大施工作业的风险分析,要报业主、监理批准。

3)监理人的风险评价要报监理部批准,重大的风险分析要报公司HSE管理者代表批准。

风险和危害的控制与削减措施的实施

1)作业前,监理人员应将风险和危害的控制与削减措施向所有参与施工作业的人员进行

交底;

2)施工作业应在确认风险和危害的控制与削减措施全部到位后,方能进行;

3)HSE 监理工程师负责检查风险和危害的控制与削减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纠

正不符合项;

4)HSE 监理工程师负责对监理人员的风险和危害的控制与削减措施的落实情况检查,及

时纠正不符合项;对承包商的安全员的HSE管理的职效进行检查和督促;

5)实施过程中如遇到变更情况,按照《变更管理程序》执行。

. 在下列情形下危害识别、风险评估应及时进行:

1)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

2)操作有变化或工艺改变;

3)有新、改、扩建过程;

4)有因事故、事件或其他来源的新认识。

如果没有以上所描述的变化,也应至少一年内进行一次评审或检查危害识别结果。且当进行施工作业、变更等活动前均应进行危害识别风险评估。

5相关记录

1)安全检查(SCL)分析记录表

2)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3)预危害分析(PHA)记录表

4)重大风险的危害和环境因素、控制改进措施清单

6附录

1)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估管理流程

2)评估危害及影响后果的严重性(S)

3)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

4)风险评估表

5)风险控制措施及实施期限

6)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估方法简介

附录1)

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估流程

附录2)

评估危害及影响后果的严重性(S)

死亡

终身残废

丧失劳动能力

职业病

部分丧失劳动能

慢性病

住院治疗

皮外伤

短时间身体不适

附录3)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

附录4)风险评估表

附录5)风险控制措施及实施期限

附录 6)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估方法简介

工作危害分析(JHA)

是一种较细致地分析工作过程中存在危害的方法,把一项工作活动分解成几个步骤,识别每一步骤中的危害和可能的事故,设法消除危害。

分析步骤(参照附表):

1.把正常的工作分解为几个主要步骤,即首先做什么、其次做什么等等,用3—4个词说明一个步骤,只说做什么,而不说如何做。分解时应考虑:

(1)观察工作

(2)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

(3)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的知识

(4)结合上述三条

2.对于每一步骤要问可能发生什么事故,给自己提出问题,比如操作者会被什么东西打着、碰着;他会撞着、碰着什么东西;操作者会跌倒吗;有无危害暴露,如毒气、辐射、焊光、酸雾等等。

3.识别每一步骤的主要危害后果。

4.识别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5.进行风险评估。

6.建议安全工作步骤。

安全检查表分析(SCL)

是基于经验的方法,是分析人员列出一些项目,识别与一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的已知类型的危害、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安全检查分析表分析可用于对物质、设备或操作规程的分析。

分析步骤:

1.建立安全检查表,分析人员从有关渠道(如内部标准、规范、作业指南)选择合适的安全检查表。如果无法获取相关的安全检查表,分析人员必须运用自己的经验和可靠的参考资料制定检查表。

2.分析者依据现场观察、阅读系统文件、与操作人员交谈、以及个人的理解,通过回答安全检查表所列的问题,发现系统的设计和操作等各个方面与标准、规定不符的地方,记下差异。

3.分析差异(危害),提出改正措施建议。

预危险分析(PHA)

预危险分析用于在项目、工程的初期阶段,特别是在设计、施工的开始之前,对系统存在危害类别、出现条件、事故后果等进行分析,尽可能评价出潜在的危险性。也可对现有及已建成的装置、设施进行维修、改扩建之前进行宏观的、粗略的危害和潜在的事故分析。

分析步骤:

(1)收集系统包括项目、工程、装置的有关资料。

(2)识别可能导致事故、事件后果的主要危害。

(3)分析产生危害的可能原因及导致事故的可能后果,通常并不需找出所有的原因。

(4)分析每种事故所造成的后果(通常指有可能发生事故的最坏的结果)。(5)进行风险评估。

(6)在分析现有的措施的基础上提出消除或减少风险控制措施建议。

相关记录1)安全检查(SCL)分析记录表

活动过程:分析人员:

日期:

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工作/任务:

分析人员:日期:

预危险分析(PHA)记录表区域/工艺过程:

分析人员:

公司重大风险的危害、环境因素及控制改进措施清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