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企业关键任务识别与分析制度
碎石公司关键任务识别与分析制度

碎石公司关键任务识别与分析制度
1.目的
为避免特定的工作任务未正确执行,可能对本公司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或其他损失,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
关键任务识别与分析,由安全部归口管理。
3.工作流程
以下关键任务,在执行前应进行风险分析,并同时编写工作票,报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执行。
⑴采出岩柱或撤出保护盘;
⑵维修主要提升井筒、运输大巷和大型酮室;
⑶采用特殊方法处理溜井与漏斗内的堵塞;
⑷井下采用不同室爆破;
⑸对断面大、岩石不稳、水头高的巷道进行探水;
⑹在井下进行动火作业;
⑺移动和拆除各种警示标志;
⑻移动或报废矿山的测量基点;
⑼在输电线路上带电作业;
(10)拆除矿山所有排水设施及其机电设备的保护装置。
4.工作票基本要求
4.1工作票应根据关键任务风险分析结果进行编写。
4.21作票应简明扼要,突出关键步骤及要求。
4.3认定需要工作票或经许可方可进行作业的范围,并对工作票或许可的签发人进行培训和能力评估。
4.4定期对工作票或许可作业的范围进行评审与更新。
4.5负责部门做好工作票的“发放、使用、检查、考核、统计和归档”等工作。
关键任务识别、分析与观察制度

关键任务识别、分析与观察制度1 目的本标准规定了公司关键任务识别、分析及任务观察的频率、方法、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所属矿山。
3 职责3.1 安全部3.1.1 负责组织矿山相关关键任务识别与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认定需要许可的范围,督促相关单位、科室编写作业指导书;3.1.2 负责组织强制性授权工作流程识别;3.1.3 负责组织相关科室进行任务观察;3.1.4 负责对识别出的关键任务编写作业指导书。
3.2 人力资源部3.2.1 负责组织对执行任务实别、分析及任务观察的人员进行培训;3.2.2 负责组织对许可的签发人进行培训和能力评估;3.3 各责任单位3.3.1 负责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任务观察,执行关键任务。
4 管理内容4.1 关键任务识别与分析4.1.1 依据危险源辨识中的作业活动划分结果列出任务清单;4.1.2 安全部在关键任务识别与分析前,对相关人员进行识别与分析方法的培训。
4.1.3 根据识别与分析结果,确定关键任务,并形成正式会议纪要。
采用的方法为:头脑风暴法。
4.1.4 关键任务的识别与分析每年进行一次,并形成书面文件。
4.1.5 进行关键任务识别时,应考虑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情况。
即:4.1.6.1 这个任务是否有损失历史(不管是人员受伤,财产损坏,质量或生产损失)。
4.1.6.2 当这个任务正在执行时,如果没有正确执行,是否可能导致重大损失。
4.1.6.3 这个任务,如果没有正确执行,以后是否可能导致重大损失。
4.2 强制性授权工作识别4.2.1 安全部组织相关工作人员,依据关键任务认定需要许可的范围,将认定的需要许可的范围清单发放给受影响部门;4.2.2 安全部组织强制性授权工作流程的识别;4.2.3 需要许可的任务,根据《安全作业许可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执行。
4.3 编制作业指导书4.3.1 针对确定的关键任务,编写相应的作业指导书;指导书应简明扼要;步骤清楚、完整;危险源辨识全面;突出关键步骤;安全措施齐全。
关键任务识别与分析管理制度

关键任务识别与分析管理制度1 目的关键任务分析是系统地检查每一个任务,识别与它相关的所有损失暴露,对这些暴露制定控制措施, 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椒海螺矿山分厂。
3 管理内容在进行关键任务分析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分析人员的经验和所掌握的知识,因此,矿山安全标准化小组全权负责分析本矿山的关键任务识别与分析。
3.1 定义任务一一工作的一个部分,完成它需要一系列特定而确切的行为。
关键任务 --- 如果没有正确执行的话,有可能对人员、财产、过程和/或环境造成重大损失/ 伤害的任务。
程序――逐步地描述如何从头到尾地正确执行某一任务。
步骤――整个任务的某一部分。
3.2 制定任务程序和惯例涉及五个步骤:1)系统地识别关键任务。
2)通过下面分析每个关键任务:a. 将它分解为执行的步骤;b. 识别所有的损失暴露(安全、健康、环境、质量);c. 改进建议;d. 对每一暴露制定控制措施。
3)编写任务程序和惯例。
4)使用这个程序。
5)定期回顾和更新。
3.3 识别与分析关键任务的步骤:1)列出本单位、部门、班组内的工种或职业清单;2)对每一种职业下面的所有任务列清单(任务是指需要一系列特定而确切的行为去完成的);3)将工作任务按照直接判断法或打分方法进行分析评定,最终确定出矿山的关键任务。
3.4 矿山关键任务的确认与控制根据对矿山生产场所、工艺、活动的风险评价,矿山存在以下关键任务:穿孔作业、爆破作业、铲装作业、运输作业和破碎作业。
矿山关键任务的控制按照各项管理制度、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严格控制,以达到控制关键任务的目的。
矿场生产关键任务识别与分析管理制度

矿场生产关键任务识别与分析管理制度第一条关键任务根据以下要求进行识别:(一)人力资源部列举全矿《工种清单》。
(二)各单位根据《工种清单》,对本单位所有工种的所有工作任务进行调查后形成本单位《工作任务清单》交安全环保部,由安全环保部形成全矿《工作任务清单》。
(三)各单位在调查各工种的工作任务时,需考虑特定设备的紧急关停、变电站倒闸操作、处理爆炸物、闪电时在线路上工作或由于很少执行因此工人对其不熟悉的某些工作,如进入金属容器、受限空间老空区等特殊工作任务。
(四)安全环保部根据作业风险评估结果和全矿《工作任务清单》,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有实践经验的岗位操作工,对全矿每项工作任务可能造成人员、财产或环境等的损失情况,系统识别并确定关键任务。
(五)确定关键任务时,要根据全矿风险评价结果,凡是含重大风险的工作任务均可确定为关键任务,安全环保部对确定出的关键任务编制《关键任务清单》,交安全总监审核后,组织相关单位对每项关键任务编制作业指导书。
(六)安全环保部在识别关键任务过程中应考虑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要求、员工意见、相关历史损失事故和事件、作业过程、现有的安全生产管理实践经验、流程间的相互影响、生产流程系统的可变性。
第二条关键任务按照以下要求进行分析:(一)由安全环保部组织关键任务识别分析小组成员,将《关键任务清单》中的每一项关键任务分解成可执行的多个步骤来进行分析。
(二)分析必须针对关键任务的每个方面,包括安全、质量、生产都应该考虑,尤其应瞄准人员伤害或未遂、财产损失情况、过程控制实施情况以及环境损坏情况等,并确保完成的风险分析用于作业人员培训、生产预算、分析、事故调查、危害物料评估等。
(三)分析可通过 2 种方式进行:一是安排专人对关键任务的每一步骤进行观察后,组织专业作业员工及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讨论;二是当观察工作无法实现时,可以只通过讨论进行分析,组织知识渊博的人聚在一起对关键任务进行讨论。
第三条安全环保部根据任务分析结果,考虑规程要求,对每项关键任务的每项损失制定一个防止潜在损失发生或在发生时能使影响最小化的行为和预防措施。
矿山企业关键任务识别与分析制度

某有限公司 管理制度 XX 单位关键任务识别与分析制度编号:YKHS-WJ-ZD-18-2014A 页数:共6页批准日期:2014年1月1日 生效日期:2014年1月1日编制: 审核: 批准:1 目的与适用范围1.1 确保危险作业、关键任务执行过程中的危险源及其危险有害因素、环境影响因素得到识别,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
1.2 本制度适用于XX 单位。
2 引用文件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2.2 GB 16423-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2.3 AQ2007.1-2007.5-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 3 术语与定义3.1 关键任务:属特定的工作任务,如果其未正确执行,可能造成重大的人员伤、财产损失、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
4 职责4.1 矿长负责危险作业许可、关键任务执行方案的审批; 4.2 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危险作业、关键任务技术方案评审;4.3 分管安全生产的副矿长负责组织危险作业、关键任务的危险源辨识及其危险有害因素、环境影响因素分析,风险评价;4.4 生产技术部负责建设工程、采矿工程、尾矿库等方面的重大技术改造项目的危险作业、关键任务方案的制定、报批;4.5 设备能源部负责系统改造、主要设备、重要设备检修、改造项目的危险作业、关键任务方案的制定、报批;4.6 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部负责重大隐患整改项目的危险作业、关键任务方案的制定、报批。
5管理内容与要求5.1 关键任务分析及任务清单5.1.1 执行任务分析的人员必须接受相关培训并考试合格后方可进行任务分析。
5.1.2 分管安全生产的副矿长组织相关人员对我矿各生产工序的工艺流程和作业过程进行识别和分析,确定关键任务并编制关键任务清单。
5.1.3 对强制性授权工作流程进行识别,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5.1.4 根据我矿生产实际,我矿的关键任务主要有:爆破作业、矿山车辆运输作业、尾矿库管理、吊装作业、停送电、易燃易爆区域内动火作业、进入密闭容器内作业、大型设备设施检修、塌陷区隐患治理、应急抢险救援等风险大的作业。
关键任务识别与分析制度

关键任务识别与分析制度关键任务识别与分析制度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对企业的关键任务进行识别和分析,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资源、优化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
本文将从何为关键任务、为何需要识别关键任务、如何进行关键任务识别和分析、以及关键任务识别与分析制度的建立与应用等方面展开探讨。
何为关键任务关键任务是企业能够实现战略目标和推动业务增长的重要活动或工作,通常是影响企业长期发展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关键任务具有以下特点:1.必不可少:关键任务是企业运营的基石,没有完成关键任务,企业无法正常运作。
2.直接关联战略目标:关键任务与企业的战略目标密切相关,成功完成关键任务可以推动企业实现长期目标。
3.全面影响:关键任务的完成会影响多个部门或业务流程,进而影响整个企业的发展。
为何需要识别关键任务在日常业务中,企业可能会有很多任务需要完成,但并非所有任务都是关键任务,因此需要对任务进行筛选和分析,找出那些对企业最为重要的任务。
识别关键任务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优化:通过识别关键任务,企业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哪些任务对企业的发展最为重要,从而合理地分配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劳动。
2.提高生产效率:关键任务的顺利实施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加快产品上市时间,满足市场需求。
3.提高盈利能力:关键任务的完成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盈利能力,通过识别和优先处理关键任务,可以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
如何进行关键任务识别和分析1.明确战略目标:首先要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了解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
2.分析市场需求: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找出哪些任务是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并具有竞争优势的。
3.评估资源分配:评估企业的内部资源和能力,看看是否能够支持关键任务的完成。
4.制定任务清单:将各项任务列出清单,根据任务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进行评估和排序。
5.确定关键任务:根据以上分析,确定哪些任务是关键任务,需要优先处理和分配资源。
关键任务识别与分析制度

关键任务识别与分析制度1、目的为了进一步加强非正常工作的安全管理,规范职工在非正常作业过程中的行为,防止事故发生,制订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大型设备、设施、材料拆卸、爆破、吊装、搬运、安装;特殊环境下(高空作业、井筒作业、旧巷及老空区作业)材料加工、一般设备、设施的安装、拆卸;设备、设施大修及计划检修;改造过程中的交叉作业;极危险场所的普通作业以及其他有可能发生人身伤害和导致集体财产损失的特殊作业.3、职责安环科职责:3.1.1、负责设计“关键任务作业事项实施方案和安全措施审批表”;3.1.2、负责关键任务的现场监督;3.1.3、负责对关键任务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对存在问题落实整改,对相关资料进行存档。
各关键任务作业事项的主管部门负责工作计划的下达并制定出主体方案;各施工单位负责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及安全措施,内容要包括关键任务实施的具体步骤、危险源的辨识及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并确定指挥人员及安全监护人员;安排进行关键任务作业的分管矿长负责实施方案的审批;安全生产副矿长负责关键任务作业安全措施的审批。
4、工作程序关键任务作业正式开始之前由主管职能科室填写“关键任务作业工作计划”转发到作业单位;施工单位按照“关键任务作业工作计划”编写一式两份“关键任务作业事项实施方案”“关键任务作业事项安全措施”,交职能科室审查并填补充意见;后交分管矿长审核签字;施工单位将审核后的“关键任务作业安全措施表”连同“关键任务作业计划”交安全生产副矿长审批后交安环科一份存档,自留一份;施工单位要在正式作业前召开专题会对“关键任务作业计划”和“关键任务作业事项安全措施”中内容进行培训,培训时要通知安排此项作业的职能科室及安环科监督人员参加;施工单位要在关键任务作业前将关键任务实施方案及安全措施发送到各相关单位,并在作业现场存放一份,做为现场作业指导书;关键任务作业开始时,由安排此项工作的职能科室及安环科派员现场观察,并对实施方案和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工作结束后由施工单位、工作安排单位及安环科对本次关键任务作业情况进行总结,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落实,由工作安排单位形成验证记录进行存档。
关键任务识别、分析与观察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关键任务识别、分析与观察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关键任务的识别、分析与观察是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关键任务的识别和分析,可以确定组织中最重要的目标和任务,并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和计划,以确保组织的顺利运行和发展。
观察管理制度是为了实现关键任务的顺利实施而建立的一套规范和程序。
本文将探讨关键任务的识别、分析与观察管理制度的制定范本,以供参考。
二、关键任务的识别与分析关键任务的识别与分析是组织管理的基础工作。
通过识别和分析关键任务,可以确定组织的核心目标和战略方向,并制定相应的管理计划和措施。
1. 识别关键任务识别关键任务的首要任务是了解组织的愿景和使命,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目标和任务。
关键任务应当是组织如何实现其使命和愿景的重要步骤,在整个组织中起到引领和推动的作用。
2. 分析关键任务分析关键任务是为了了解其对组织的重要性和影响程度,并确定相应的管理策略和措施。
分析关键任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任务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分析关键任务所涉及的工作流程、资源需求、技能要求等因素,以确定任务的复杂程度和挑战程度。
(2)任务的优先级:确定关键任务的优先级,以便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合理分配各项任务的优先级。
(3)任务的关联性:分析关键任务之间的关联性和依赖关系,以确定优先级和资源分配的合理性。
三、观察管理制度的制定观察管理制度的制定是为了确保关键任务的顺利实施和达成预期效果。
观察管理制度涉及到各个层面的管理规范和程序,它既是管理的工具,也是管理的目标。
1. 观察管理制度的目标观察管理制度的目标是为了保证关键任务的有效实施和问题的及时解决。
制定观察管理制度的目标应当具体、可测量和可达成,以便对其实施进行评估和改进。
2. 观察管理制度的要素观察管理制度的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目标设定:根据关键任务的特点和要求,制定明确的目标和指标,以便对其实施进行观察和评估。
(2)制度建设:建立相应的管理规范和程序,明确各方责任和权限,确保关键任务的顺利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山企业关键任务识别与分析制度
1 目的:为了突出安全管理关键任务,强调关键任务的安全责任,使单位安全管理形成抓重点促全面的势态,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保证管理目标的实现,特制定本制度。
2 范围:适用于某县中坪磷化工有限公司磷矿所有安全生产的关键任务识别和任务观察管理。
3 编制依据:
3.1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AQ2007.2-2006
3.2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9)
4 释义:关键任务是指执行可能造成重大伤亡事故的工作。
本单位关键任务有爆破作业、井下排险与支护作业、机电设备作业、井下通风作业、巷道掘进与回采作业。
5 职责
5.1 各执行关键任务的生产班组负责具体任务观察。
5.2 安全生产科负责建立关键任务的清单和对关键岗位备案。
6 管理要求
6.1 关键任务识别
6.1.1由公司安委会共同识别确定,安全生产科备案。
6.1.2各生产班组要选派具备较好的思想、技术素质的人员担任关键任务,由安全科和各生产班组共同审定后备案。
6.2 进行关键岗位任务观察
6.2.1执行任务观察的人员须接受相应观察方法的培训,观察重点是执行关键任务员工的作业习惯。
6.1.2任务观察的依据是作业指导书。
6.1.3观察既可以是全面的,也可以是部分的。
6.1.4对任务观察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
6.3 任务观察分析
6.2.1了解观察员工的作业习惯。
6.2.2分析作业指导书编写是否符合要求(步骤清晰完整,危险源辨识全面,安全措施齐全,可操作性强)。
6.2.3观察的同时辨识新增危险源和评估风险。
6.2.4及时指出观察中发现的问题。
6.2.5从任务观察反映的结果跟踪当前安全培训效果,指导下一步培训计划。
6.2.6检查现有的制度和工作方法是否完善。
6.2.7评估任务观察的有效性,观察方法是否合适。
6.2.8根据观察结果,决定是否采取纠正预防措施,并填写《纠正预防措施表》。
7 附则
7.1 关键任务观察表
7.2 纠正预防措施表
关键任务观察表
纠正/预防措施表
编号:顺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