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怎么测量脉搏,一分钟就学会
手把手教你把脉,把脉基本知识大全都在这里了!!

手把手教你把脉,把脉基本知识大全都在这里了!!把脉不是随便把手指往手腕上一搭就可以,找对位置很关键!下指时,先以中指按在手腕突出位置的内侧(中医叫作“关”),称为中指定关,然后用食指按在关前定寸,和中指紧紧并排在一起,最后用无名指按在关后定尺,中指和无名指不要并紧,稍稍留一条小缝隙,这样就能摸到脉了。
为什么中医把脉要把两只手呢?中医认为,左右手的“寸关尺”所代表的意义是不同的,左手“寸关尺”代表“心肝肾”,右手的“寸关尺”代表“肺脾肾(命门)”,所以中医把脉要两只手都把。
理解了这些,我们就可以开始学习分析脉象啦!中医将脉分为二、三十种,普通人没必要都了解,这里只介绍几种常见的脉象:浮沉、力度、粗细、快慢、停跳。
1.浮沉浮沉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把手轻轻地放到脉上,只稍稍用力,就能摸到明显的脉动,这就叫浮。
要是一直摸不着,不断加力,几乎已经按到骨头了,才能摸到明显的脉动,这就叫沉。
如果不用力摸不着,稍加点力往里按,但又不至于按到底,这个就叫不沉不浮,也可以根据用力大小的情况称之为偏沉(用力较多)偏浮(用力较少),统称为中。
另一种就是把脉的时候,只明显感到了寸部的脉动,而关、尺部远没那么明显,这也叫浮;如此类推,寸关不明显而尺明显,也叫沉;寸尺不明显而关明显,也叫中。
为什么脉会有浮沉之别呢?一般来说,人体的保护机能与外邪作斗争,首先想从“表”解决问题,津液气血都集合到这里打仗来了,所以这里气血充足,脉就现浮象;当在这里不能解决问题,邪向里挺进,正气往里退,气血津液又集中到中部(半表半里)了,脉就现中象;邪气再胜再往里进,正气再战败往里退,全退到里面来了,在这里积蓄力量跟病邪作殊死决战,脉就现沉象。
简而言之,正气(津血、气血)在哪集结,就会在脉的相应部位有所反映,守住这一条,观脉就不难了。
2.力度找到脉之后,不是按住不动就可以了,医生们会搞一些“小动作”。
慢慢加力向下按,然后再把力减少一点,把手指再提回原处,反复做上好几次。
简述测量脉搏的注意事项。

简述测量脉搏的注意事项。
测量脉搏是评估一个人心脏的健康状况以及血液循环的重要指标。
以下是测量脉搏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1. 定位正确的脉搏位置:常见的脉搏位置包括颈动脉、股动脉、桡动脉和掌动脉等。
准确找到脉搏位置可以保证准确的脉搏测量结果。
2. 使用正确的姿势:被测者应该坐下或躺下,放松身体,保持平静。
测量脉搏时应该保持舒适且稳定的体位,避免过度运动或紧张。
3. 使用适当的手法:通常用食指和中指的指腹轻轻按压脉搏位置,而不是用指尖或指甲。
按压要均匀有节奏,不过度用力,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4. 计算正确的时间:通常测量脉搏的时间应为 1 分钟,但可以根据需要缩减或延长。
测量时间应尽量保持一致,避免在运动或吃饭后马上测量。
5. 注意测量环境:测量脉搏时的环境应该安静、无干扰,保持舒适的温度。
避免在寒冷或过热的环境中进行测量,因为体温的变化可能会影响脉搏的频率和强度。
6. 注意健康状况:一些因素可能会影响脉搏的测量结果,如情绪紧张、应激、饮食、药物或咖啡因的摄入等。
在测量脉搏前,应尽量保持稳定的身体和情绪状况。
总结来说,测量脉搏的注意事项包括找到正确的脉搏位置、使用正确的姿势和手法、计算适当的时间、注意测量环境和个体健康状况。
正确测量脉搏可以提供准确的血液循环信息,帮助评估一个人的健康状况。
小学科学实验测量脉搏

6.将并拢后的右手三手指搭到左手手腕处,注意,右手的无名指搭在左手手腕处的靠手掌处的横纹内侧,食指要恰好搭在两根“筋”的靠左手拇指一侧的一根“筋”的外侧,三根手指都处在这根“筋”的外侧。
7.注意感觉,此时右手中Hale Waihona Puke 一般就能很明显地感觉到脉搏的跳动。
8.一人挥动秒表协助计时,自己数一下一分钟内脉搏跳动的次数。
注意事项
1、一定要反复试验几次,准确找到脉搏的跳动。
2、可以半分钟计数,将所计数字乘以2得出每分钟的脉搏数。
备
注
小学科学实验详解
实验名称
测量脉搏
实验类别
观察、分组
实验目的
1.使学生学会测量脉搏。
2.帮助学生了解脉搏测量的意义。
实验器材
秒表、白纸等。
实
验
步
骤
1.学会使用秒表计时。
2.伸出左手,半握拳,拳心向上放于桌面。
3.观察手腕处,发现随着手腕的收缩与展开有两条明显的横纹。
4.用右手按摸左手手腕处中间,发现有两根比较明显的“筋”。
脉搏的测定方法

脉搏的测定方法
1.手腕法:这是最常用的测量脉搏的方法。
将手掌朝上,用
另一只手的指尖在手腕掌侧根部的橈动脉处轻轻按压,直到能
感觉到有规律的搏动。
使用两个指头的指垫按压比较准确,可
以记录下每分钟的搏动次数。
2.颈动脉法:也可以通过在颈部寻找颈动脉来测量脉搏。
将
手指放在颈部的中央,顺着颈椎骨的两侧稍微按压,可以感觉
到颈动脉的搏动。
同样,使用两个指头的指垫按压比较准确,
可以记录下每分钟的搏动次数。
3.股动脉法:有时候在特定情况下,手腕和颈部的脉搏很难
检测到,可以尝试在大腿内侧的股动脉进行测量。
将手指放在
大腿内侧的中央,稍微按压,可以感觉到股动脉的搏动。
同样,使用两个指头的指垫按压比较准确,可以记录下每分钟的搏动
次数。
4.耳动脉法:这是一种不太常用的方法,但在一些特殊情况
下可以使用。
将手指放在耳廓上部,稍微按压,可以感受到耳
廓上部的动脉搏动。
同样,使用两个指头的指垫按压比较准确,可以记录下每分钟的搏动次数。
总结起来,脉搏测定主要是通过在人体特定部位按压动脉,
感受到搏动来确定每分钟的搏动次数。
在进行脉搏测定时,需
要保持手指的稳定和轻柔,避免用力过猛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建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提高准确性,并注意记录测量结果,以便日后比较。
测量脉搏的方法

测量脉搏的方法脉搏是人体循环系统中的重要指标,通过测量脉搏可以了解到人体的心率和血液循环情况。
因此,掌握正确的测量脉搏的方法对于日常生活和医疗保健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测量脉搏的方法。
1. 手指法。
手指法是最常见的测量脉搏的方法之一。
一般来说,我们会选择在颈动脉、腕动脉或者手背动脉进行测量。
首先,用指尖轻轻地按压动脉,然后计算出一分钟内的跳动次数。
需要注意的是,用手指测量脉搏时要轻柔,避免用力过猛造成不适。
2. 血压计法。
在家庭医疗保健中,使用血压计测量脉搏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一般来说,血压计会自动测量脉搏,并显示出心率数据。
这种方法相对简单方便,适合家庭使用。
3. 心电图法。
心电图法是一种更为专业的测量脉搏的方法,一般由医疗机构或专业医生进行。
通过心电图可以准确地记录下心脏的电活动,包括心率和心律等数据。
这种方法对于一些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4. 脉搏仪法。
脉搏仪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脉搏的仪器,通过传感器和显示屏可以直观地显示出脉搏的数据。
这种方法准确性较高,适合于一些需要频繁监测脉搏的场合,比如手术室和急救现场。
5. 脉搏APP法。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一些脉搏测量的APP也开始出现。
通过手机配合传感器,可以实现对脉搏的测量和记录。
这种方法便捷易用,适合于个人日常健康监测。
总结。
测量脉搏的方法有很多种,选择合适的方法取决于实际需求和场合。
在进行测量时,需要注意轻柔、准确,避免因操作不当而造成误差。
同时,对于一些需要高精度的场合,建议选择专业的仪器或者咨询医生进行测量。
希望以上介绍的内容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测量脉搏的方法,保持身体健康。
简述脉搏短绌测量方法

简述脉搏短绌测量方法脉搏短绌是指脉搏波的幅度减弱或消失,这可能是由于心脏输出量减少、血管阻力增加或血管容量不足引起的。
测量脉搏短绌的方法有多种,下面将简要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1. 触摸法:这是最简单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用手指轻轻触摸动脉,感受到的脉搏强度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脉搏短绌。
正常情况下,脉搏有规律有力,而脉搏短绌时则会感觉弱或消失。
2. 按压法:可以用两个手指轻轻按压动脉,观察脉搏的强度变化。
正常情况下,按压后脉搏强度会稍有下降,然后迅速恢复。
而脉搏短绌时,按压后脉搏强度下降明显或无法恢复。
3. 血压测量法:通过测量血压来间接判断脉搏短绌的情况。
高血压患者常常伴有脉搏短绌,因为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心脏负荷加重,输出量减少。
通过测量血压,可以发现血压升高但脉搏较弱的情况。
4. 脉搏波形检测法:这是一种较为精确的测量方法。
通过使用专门的设备,可以检测到脉搏波的形状和幅度,从而判断是否存在脉搏短绌。
这种方法通常在医院或临床实验室中使用。
5. 脉搏氧饱和度测量法:这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测量方法,通过测量脉搏氧饱和度来评估脉搏短绌的程度。
正常情况下,脉搏氧饱和度应在95%以上,如果低于该数值,则可能存在脉搏短绌。
脉搏短绌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症状,可能与多种疾病有关。
常见的原因包括心脏病、休克、贫血、低血压等。
因此,对于怀疑存在脉搏短绌的患者,应尽早进行相关的检查和治疗。
测量脉搏短绌的方法有多种,可以通过触摸法、按压法、血压测量法、脉搏波形检测法和脉搏氧饱和度测量法等来判断脉搏短绌的存在与程度。
对于怀疑存在脉搏短绌的患者,应及时进行相关的检查和治疗,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脉搏测量的步骤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脉搏测量的步骤
来源:文都图书
脉搏测量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重要考点,也是我们准护士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技能,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脉搏测量的具体知识。
触诊法,以桡动脉为例。
(1)诊脉前,病人应情绪稳定,测量前30分钟无过度活动,无紧张、恐惧等。
(2)病人取坐位或卧位,手臂舒适,手腕伸展。
(3)护士将示指、中指、无名指并拢,指端轻按于桡动脉处,按压的力量大小以能清楚触到搏动为宜。
(4)正常脉搏计数半分钟,并将所测得数值乘2,即为脉率。
如脉搏异常或危重病人应测1分钟。
若脉搏细弱而触不清时,应用听诊器听心率1分钟代替触诊。
(5)记录结果。
(6)脉搏短绌的测量:发现脉搏短绌的病人,应由两位护士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另一人测脉率,由听心率者发出“起”、“停”口令,两人同时开始,测1分钟。
记录方法:心率/脉率。
上面描述的脉搏测量的相关知识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重要考点,脉搏测量的步骤是我们每个准护士的必备技能,所以对这方面的知识我们一定要牢牢掌握,距离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还有两个月的时间,时间紧迫,俗话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在前期准备比较充分的同学建议在此阶段多做冲刺练习李杰的《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全真模拟试卷》而那些准备匆忙的同学建议多参考考纲,多做真题,多刷题,建议这些考生参考一下张素娟的《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关必备》、《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关必练880题》、《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速记宝典》认真准备吧,最后的这段时间很珍贵哦,加油,预祝考试顺利。
测脉搏呼吸的方法

测脉搏呼吸的方法
测量脉搏和呼吸的方法如下:
1.测量脉搏:
•静坐5分钟,放空大脑,调均呼吸,然后测出1分钟内的脉搏数,记录下来。
•身体保持直立,上身前屈45度,下身不动,类似于一个鞠躬的姿势,保持3~5秒,轻轻还原身体。
注意直身不要过快,这样的动作连续做20个,然后测出并记录此时1分钟内的脉搏数。
•坐下休息1分钟,静坐并保持心情平静,大脑放空,测出1分钟内脉搏数。
将这三次脉搏数相加,减去200,再除以10。
得出的结果在0~3之
间,说明心脏强壮健康;结果在3~6之间,说明心脏良好;结果在6~9
之间状态尚可;结果在9~12之间,说明心脏功能较弱。
2.测量呼吸:
•用双手放在腹部或胸部,观察起伏次数。
临床上并无呼吸量这一指标,临床上测定呼吸能力可通过肺活量测定、用力肺活量测定等方式。
•呼吸功能测定是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炎、肺纤维化等疾病的常用检测方式,肺功能测定的常见指标包括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
呼气量FEV1等指标决定。
通过上述步骤测量后,可得出较为准确的脉搏和呼吸数值。
如果想要了解心脏功能状况或身体状况,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你怎么测量脉搏,一分钟就学会
脉搏也就是我们体内动脉的搏动,正常人的脉搏和心跳是一致的。
所以,我们通过测量脉搏跳动的次数来推测心脏跳的次数。
那么怎么测量脉搏呢?
方法/步骤
第一,将我们的手臂轻松放在桌面上。
当然不拘泥于桌面上,也可以放在自己的腿上,只要方便测量就行。
第二,将食指和中指压在桡动脉处,力度适中,能感觉到脉搏搏动就行。
请大家参考下面的图片。
第三,我们可以测量30秒,然后将测得脉搏跳动次数乘以2,
就是我们一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了,一般成年人60--100次/分。
第四,我们在紧张、剧烈运动、哭闹等情况下测量的脉率会高一些,我们可以等平静一会后再测量,这样更能反应我们安静情况下的脉率。
第五,脉搏短绌的病人,要两个人测量,即一个人测脉搏,另一个人听心率,同时测量1分钟。
这个需要专业人士来操作,我们
普通人就了解一下就行了。
正确认识
脉搏跳动次数受年龄、性别、疾病的影响,有较多的变化,当我们学会测量自己的脉搏以后,如果在正常范围内那就最好,如果发现不在正常范围也不要慌张,因为紧张也会影响跳动次数,可再次测量,如果不放心可以咨询专业人士。
千万别自己吓唬自己哟。
学会自己测量脉搏:
脉搏:指心动周期里血管内压力和血管容积变化引起的动脉搏动。
正常情况下,脉搏的节律与心脏搏动的次数一致,脉搏的节律和心脏搏动的节律一致。
通过检查脉搏就可以了解心脏搏动的情况。
病理状态下,脉率、脉律与心率、心律可以不一致。
正常情况下,脉率依年龄、生理变化、体力活动、情绪、妊娠状态而异。
年龄越小,脉率越快。
新生儿可达120―130次/分,婴幼儿为100―130次/分,学龄前儿童为80―100次/分,青少年
期后与成人接近,成年人多为70―80次/分,老年人较低,为
55―60次/分。
运动员也比一般人低。
检查脉搏,可以用触诊法或脉搏描记法。
用得最多的是触诊法,即触摸位于身体表浅部位,有足够长度,下面有较坚实组织的动脉的搏动。
位于腕部掌面靠近拇指一侧的桡动脉,触诊起来最方便,所以经常被使用。
测量脉搏,要准备一只有秒针的表。
先让受测者休息片刻,情绪保持安静。
酒后,刚喝过热水,以及情绪激动、刚结束体育运动时,测量的准确性都会受到影响。
剧烈活动后应休息20分钟后再测。
检查桡动脉脉搏时,受测者可以坐着或躺着,手掌面朝上放,腕部伸直。
检查者将自己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三指并拢,把指腹放在被测者手腕的桡动脉部位,这时检查者的手指能感觉到被测者的动脉在搏动。
检查者的手指在被检查者桡动脉上施加的压力大小以能清楚地
触到脉搏为宜,然后数1分钟内脉搏跳动的次数,或者测半分钟的脉搏数乘以2,有时也可测15秒的脉搏数乘以4。
计算出每分钟的脉搏数。
测量脉搏时,应同时注意脉搏的节律和强弱,如注意每两次搏动的间距是否忽快忽慢,或是有无心律不齐,以及脉搏跳动是否有力或微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