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中和滴定及曲线

合集下载

专题46 酸碱中和滴定及曲线(教师版)十年(2013-2022)高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46  酸碱中和滴定及曲线(教师版)十年(2013-2022)高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46酸碱中和滴定及曲线1.【2022年6月浙江卷】25℃时,向20mL 浓度均为-10.1mol L ⋅的盐酸和醋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0.1mol L ⋅的NaOH 溶液(醋酸的5a K =1.810-⨯;用-10.1mol L ⋅的NaOH 溶液滴定20mL 等浓度的盐酸,滴定终点的pH 突跃范围4.3~9.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恰好中和时,溶液呈碱性B .滴加NaOH 溶液至pH=4.3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 +OH =H OC .滴定过程中,()()()--33c Cl =c CH COO +c CH COOH D .pH=7时,()()()()+--33c Na >c Cl >c CH COO >c CH COOH 【答案】B【解析】A .恰好中和时,生成氯化钠溶液和醋酸钠溶液,其中醋酸根离子会水解,溶液显碱性,A 正确;B .滴加NaOH 溶液至pH=4.3的过程中,若只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H +OH =H O ,则滴加NaOH 溶液的体积为20mL ,则根据电离常数,-10.1mol L ⋅的醋酸中,c(H +)≈c(CH 3COO -3Kac(CH COOH)-50.05 1.8×10⨯=-3.5-1310mol L ⨯⋅>1.0×10-4.3,故用氢氧化钠滴定的过程中,醋酸也参加了反应,则离子方程式为:H ++OH -=H 2O 和CH 3COOH+OH -=CH 3COO -+H 2O ,B 错误;C .滴定前盐酸和醋酸的浓度相同,故滴定过程中,根据物料守恒可知:()()()--33c Cl =c CH COO +c CH COOH ,C 正确;D .向20mL 浓度均为-10.1mol L ⋅的盐酸和醋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0.1mol L ⋅的NaOH 溶液,当盐酸的体积为20ml 时,溶液为氯化钠和醋酸的混合溶液,显酸性,需要再滴加适量的氢氧化钠,当加入的NaOH 溶液的体积为30mL 时,溶液为NaCl 和等浓度的CH 3COONA .CH 3COOH ,根据Ka=1.8×10-5>Kh=-14-5=Kw10Ka 1.8×10可知,此时溶液仍然呈酸性,需继续滴加NaOH 溶液,故有()()()()+--33c Na >c Cl >c CH COO >c CH COOH ,D 正确;故答案为:B 。

酸碱中和滴定及曲线PPT课件

酸碱中和滴定及曲线PPT课件
19
2.仪器
2 酸式滴定管
.
酸碱 中
碱式滴定管
和 滴
锥形瓶
定 铁架台 所 需 滴定管夹 的 仪 容量瓶 器
20
21
滴定管的构造

①上端标有: 温度 、容积 、0刻度 ;端
25℃
25mL 50mL
下端。盛满溶液时,
体积 大于 所标容积。
②碱式滴定管:橡胶管+玻璃珠,盛 碱性 溶液; 酸式滴定管:玻璃活塞,盛酸性 和强氧化性 ,溶液。
38
39
40
注意:左手、右手、眼睛 41
关键: 紧扣公式,分析V(标)的变化
3、结果计算: 用上述标准液体积的平均值进行计算
已知

c(待) ↓ 计算来自c( 标 ) .V( 标 ) V↓(待)
→滴定测得
预先量取
42
P H
中和滴定曲线
12
10
8
突 变
6
反应终点


4
2
10
20
30
40 加入NaOH(ml)
• 3.装液,排气泡,调液面:
• 先装入液体至“0”刻度以上2-3厘
米处, 排净气泡后调整液面到“0”
或“0”以下,记下刻度,注意平视,不
能仰视或俯视
28
⑶滴定管的“0”刻度线—上—方—— —,但并未最在上—方————,滴定管 上的刻度由上到下,读由数小—到——大— ———,最大刻度线在滴定下管方—— —想—。一想:量筒的构造与滴定管 有何不同?
NaOH(m 0.00 18.00 19.68 19.98 20.00 20.02 20.20 22.00 23.00 l)
溶液PH值

酸碱滴定图像的演变

酸碱滴定图像的演变

氢氧化钠滴定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醋 盐酸滴定等浓度等体积的氢氧化钠、
酸的滴定曲线
氨水的滴定曲线
曲线起点不同:强碱滴定强酸、弱酸的曲线,强酸起点低;强酸滴定强碱、 弱碱的曲线,强碱起点高
突跃点变化范围不同:强碱与强酸反应(强酸与强碱反应)的突跃点变化范围 大于强碱与弱酸反应(强酸与弱碱反应)
解题方法导引
高考热点训练
酸碱中和滴定图象的 演变
核心知识梳理
• 1.图示强酸与强碱滴定过程中pH曲线 • (以0.100 0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0 mol·L-1盐
酸为例)
特别提醒 恰好中和=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滴定终点≠溶液呈中性。
2.强酸(碱)滴定弱碱(酸)pH曲线比较
误的是 D
• A.pH=1.2时,
• B.
• C.pH=2.7时,
• D.pH=4.2时,
例题精讲
• 5.常温下将NaOH溶液添加到己二酸(H2X)溶液中,混 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
误的是 D
• A.Ka2(H2X)的数量级为10-6
• B.曲线N表示pH与
的变化关系
略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A点溶液的pH等于1
• B.由图中数据可知,H2A为弱酸 • C.B点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0×10-6 mol·L-1
• D.C点溶液中[NH4+]>[A2-]>[OH-]>[H+]
例题精讲
• 8.25℃时,将浓度均为0.1 mol·L-1、体积分别为Va和Vb的 HA溶液与BOH溶液按不同体积比混合,保持Va+Vb=100 mL,Va、Vb与混合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分析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分析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分析常温下,用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0mol·L-1HA 溶液,溶液pH随NaOH溶液体积( V )的改变而变化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认识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高。

②突跃点变化范围不同:强碱与强酸反应(强酸与强碱反应)的突跃点变化范围大于强碱与弱酸反应(或强酸与弱碱反应) .③滴定终点的酸碱性不同,pH不同:室温下,当等体积、等浓度的一元强碱和一元强酸反应时,pH=7;但当等体积、等浓度的一元强碱和一元弱酸(或一元强酸和一元弱碱)反应时,pH>7(或pH<7) .④指示剂的选择不同:强酸滴定弱碱用甲基橙,强碱滴定弱酸用酚酞;强酸与强碱的滴定,用甲基橙和酚酞即学即用1.(2016·全国卷Ⅰ,12)298 K时,在20.0 mL 0.10 mol·L-1氨水中滴入0.10 mol·L-1的盐酸,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0.10 mol·L-1氨水的电离度为1.3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B.M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0 mLC.M点处的溶液中c(NH+4)=c(Cl-)=c(H+)=c(OH-)D.N点处的溶液中pH<122.室温时,向20 mL 0.100 0 mol·L-1H2C2O4溶液中滴加0.100 0 mol·L-1NaOH溶液,混合溶液的pH随滴加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忽略H2C2O4的第二步电离,由题给信息,可以计算出常温下H2C2O4的电离常数B.A、B、C三点所对应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小的是A点C.A、B、C三点所对应的溶液中,均有c(Na+)<c(OH-)+c(HC2O-4)+2c(C2O2-4)D.在B点溶液中,生成的含钠化合物有两种,且c(HC2O-4)+2c(C2O2-4)=0.100 0 mol·L-13.下列滴定中,指示剂的选择或滴定终点颜色变化有错误的是()提示:2KMnO4+5K2SO3+3H2SO4===6K2SO4+2MnSO4+3H2O、I2+Na2S===2NaI+S↓选项滴定管中的溶液锥形瓶中的溶液指示剂滴定终点颜色变化A NaOH溶液CH3COOH溶液酚酞无色→浅红色B HCl溶液氨水酚酞浅红色→无色C酸性KMnO4溶液K2SO3溶液无无色→浅紫红色【其他滴定】1.(2017·全国卷Ⅱ)草酸钙沉淀经稀H2SO4处理后,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通过测定草酸的量可间接获知钙的含量,滴定反应为MnO-4+H++H2C2O4―→Mn2++CO2↑+H2O。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图像考点分析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图像考点分析
C(O H )一 c(H 。 。)
D. 滴定 过程 中可 能 出现 : c( CH。 CO OH ) > f( CH 。 COO一)> C( H )> C( Na )>
c(o H 一 )
解析 : 由图像 中 和 百 分 之 百 时 的 p H 突
跃 可 知 酸 性 最 强 的 是 HA, 最 弱 的 是 HD , 故
一 ( H +) 知 A 项 错

因 醋 酸 钠 能 水 解 导 致
HB 两 种 溶 质 , 且 其浓 度 相 等 , 又 因 P 点 时 溶
液呈 酸 性 , 故 可 知 H B 的 电 离 程 度 大 于 Na B
溶液 呈碱 性 , 在点 ② 时 p H 一 7推 知 溶 液 中 含
有 醋 酸
相结 合 思想 的功 能 。

= .考 查 溶液 中粒 子浓 度大 小 关系
考 查 电解 质的 强弱 判断
1 1 厂
倒 2 常温下 , 用0 . 1 0 0 0 o t o 1 . L N a O H
溶 液 滴 定 2 0 . 0 0 m L 一
0 . 1 0 0 0 mo l ・L
f( Na 。 。 ) > C( H B) > C( H ) > c( OH )
C ( CH 3 COO H ) +C ( H ) B .点 ② 所 示 溶 液 中 :C ( Na ) 一
c( CH 3 CO O H ) + C( C H 3 CO O 一)
C. p H 一 7时 , 三 种 溶 液 中 : f( A
) 。
器 数 o %
‘ 州日
A. 点 ① 所 示 溶

¨ … 川 “

第3章 微专题14 酸碱中和滴定图像分析

第3章 微专题14 酸碱中和滴定图像分析

微专题14酸碱中和滴定图像分析解决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类问题的关键是巧抓“5点”,即曲线的起点、恰好反应点、中性点、反应一半点和过量点,先判断出各点中的溶质及溶液的酸碱性。

以下面室温时用0.1 mol·L-1NaOH溶液滴定20 mL 0.1 mol·L-1HA溶液为例(如图),总结如何抓住滴定曲线的5个关键点。

关键点离子浓度关系点①——起点起点为HA的单一溶液,0.1 mol·L-1HA溶液pH>1,说明HA是弱酸,c(HA)>c(H+)>c(A-)>c(OH-)点②——反应一半点两者反应得到等物质的量的NaA和HA,由图中溶液pH<7,可知HA的电离程度大于A-的水解程度,c(A-)>c(Na+)>c(HA)>c(H+)>c(OH-)点③——中性点由图所示,该点溶液pH=7,溶液呈中性,酸没有完全被中和,c(Na+)=c(A-)>c(HA)>c(H+)=c(OH-) 点④——恰好完全反应点此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A,NaA为强碱弱酸盐,溶液显碱性,c(Na+)>c(A-)>c(OH-)>c(HA)>c(H+) 点⑤——过量点NaOH溶液过量,得到NaA与NaOH等物质的量的混合液,溶液显碱性,c(Na+)>c(OH-)>c(A-)>c(H+)1.(2020·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高二月考)常温下,用0.100 0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0 mol·L-1 HA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HA的电离平衡常数K a=10-5 mol·L-1B .点①所示的溶液中:2c (Na +)=c (A -)+c (HA)C .点③所示的溶液中:c (HA)>c (OH -)-c (H +)D .点④所示的溶液中:2c (OH -)-2c (H +)=c (A -)+3c (HA)答案 C解析 HA 的电离平衡常数K a =10-3×10-30.1mol·L -1=10-5 mol·L -1,A 正确;点①所示的溶液,n (NaA)=n (HA),2n (Na +)=n (A -)+n (HA),所以2c (Na +)=c (A -)+c (HA),B 正确;点③所示的溶液中,HA 与NaOH 刚好完全反应,此时溶质为NaA ,在溶液中存在以下两个平衡:A -+H 2O HA +OH -、H 2O H ++OH -,c (HA)=c (OH -)-c (H +),C 错误。

【知识解析】酸碱中和滴定

【知识解析】酸碱中和滴定

酸碱中和滴定1 酸碱中和滴定的定义和原理(1)酸碱中和滴定的定义依据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叫酸碱中和滴定。

(2)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①中和反应:酸+碱→盐+水。

中和反应的实质:H++OH-===H2O。

②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酸碱中和滴定以酸碱中和反应为基础,通过滴定中用去的已知浓度的酸或碱的体积,利用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酸碱之间的计量关系,求得待测碱或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2 酸碱中和滴定的仪器与操作(1)仪器酸式滴定管(精确到0.01 mL)、碱式滴定管(精确到0.01 mL)、烧杯、滴定管夹、铁架台、锥形瓶(用来盛装待测溶液)等。

图3-2-3名师提醒(1)酸式滴定管下端为玻璃活塞,能耐酸和强氧化剂的腐蚀,可用于盛装酸性或强氧化性溶液,但不能盛装碱性溶液。

(2)碱式滴定管下端为乳胶管和玻璃珠,乳胶管易被酸性或强氧化性溶液腐蚀,所以碱式滴定管一般只盛装碱性溶液。

(3)滴定管的“0”刻度在最上面,越往下数值越大,因为下端有一部分没有刻度,所以滴定管的实际容积大于它的标定容积。

滴定管读数时要精确到0.01 mL。

注意量筒与滴定管的区别。

(4)滴定管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液。

对于酸式滴定管,先关闭活塞,装水至“0”刻度以上,直立约2分钟,仔细观察有无水珠滴下,然后将活塞转动180°,再直立约2分钟,观察有无水珠滴下,若均无水珠滴下,则不漏水。

对于碱式滴定管,装水后直立约2分钟,观察是否漏水即可。

如果出现漏水或酸式滴定管活塞转动不灵活的情况,应将酸式滴定管活塞拆下重新涂抹凡士林,碱式滴定管需要更换玻璃珠或乳胶管。

(5)滴定管在加入反应液前要用所盛装的反应液润洗2~3遍,不然滴定管内壁附着的蒸馏水会将反应液稀释,使溶液浓度降低,影响测定结果。

(2)指示剂的选择①中和反应恰好完全反应的时刻叫滴定终点。

为准确判断滴定终点,必须选用变色明显、变色范围的pH与终点的pH相一致的酸碱指示剂。

2011年—2020年十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42 酸碱中和滴定及曲线(含详细解析)

2011年—2020年十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42  酸碱中和滴定及曲线(含详细解析)

1.(2020·全国高考真题)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000 mol·L −1的NaOH 溶液滴定20.00 mL 未知浓度的二元酸H 2A 溶液。

溶液中,pH 、分布系数δ随滴加NaOH 溶液体积V NaOH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比如A 2−的分布系数:δ(A 2-)=c(A 2-)c(H 2A)+c(HA -)+c(A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曲线①代表δ(H 2A),曲线②代表δ(HA -)B .H 2A 溶液的浓度为0.2000 mol·L −1C .HA −的电离常数K a =1.0×10−2D .滴定终点时,溶液中c (Na +)<2c (A 2-)+c (HA -)【答案】C【解析】根据图像,曲线①代表的粒子的分布系数随着NaOH 的滴入逐渐减小,曲线②代表的粒子的分布系数随着NaOH 的滴入逐渐增大,粒子的分布系数只有1个交点;当加入40mLNaOH 溶液时,溶液的pH 在中性发生突变,且曲线②代表的粒子达到最大值接近1;没有加入NaOH 时,pH 约为1,说明H 2A 第一步完全电离,第二步部分电离,曲线①代表δ(HA -),曲线②代表δ(A 2-),根据反应2NaOH+H 2A=Na 2A+2H 2O ,c (H 2A)=0.1000mol/L ×40mL2×20.00mL =0.1000mol/L ,据此分析作答。

A .根据分析,曲线专题42 酸碱中和滴定及曲线①代表δ(HA -),曲线②代表δ(A 2-),A 错误;B .当加入40.00mLNaOH 溶液时,溶液的pH 发生突变,说明恰好完全反应,结合分析,根据反应2NaOH+H 2A=Na 2A+2H 2O ,c (H 2A)=0.1000mol/L ×40mL 2×20.00mL =0.1000mol/L ,B 错误;C .根据曲线当δ(HA -)=δ(A 2-)时溶液的pH=2,则HA -的电离平衡常数K a =c (A 2-)⋅c (H +)c (HA -)=c (H +)=1×10-2,C 正确;D .用酚酞作指示剂,酚酞变色的pH 范围为8.2~10,终点时溶液呈碱性,c (OH -)>c (H +),溶液中的电荷守恒为c (Na +)+c (H +)=2c (A 2-)+c (HA -)+c (OH -),则c (Na +)>2c (A 2-)+c (HA -),D 错误;答案选C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同学
曲线绘制完成关闭磁力搅拌器,并将pH传感器放入蒸馏 水中,烧杯中的液体勿动,等待实验员老师处理即可。
【实验数图】
消耗NaOH体积为
Ml,计算出待测液盐酸的浓度为

【实验评价】 1.若本次实验失败了,请找出失败的原因?
2.与传统实验比较,本实验有哪些优点?
一、实验原理
酸碱中和滴定:用 已知浓度
0%
20.00 0.00
50%
10.00 0.00
90%
2.00 0.00
99%
0.20 0.00
99.9% 0.02 0.00
100%
0.00 0.00
100.1% 0.00 0.02
101%
0.00 0.20
110%
0.00 2.00
200%
0.00 20.00
混合液H+浓度
PH
mol/L
0.10
1.0
3.3×10-2 1.5
5.26×10-3 2.3
5.02×10-4 3.3
5.00x10-5
4.3
1.00x10-7
7.0
2.00x10-10
9.7
2.01×10-11 10.7
2.10×10-12 11.7
5.00×10-13 12.5
小组活动二【深入探究】
? ①随着标准液的滴入,溶液的pH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有 何特征?
碱性溶液 。 ? 碱式滴定管:下端是一段橡皮管,橡皮管内有一个比橡皮管的内径稍大的
玻璃小球,橡皮管下端连一个尖嘴玻璃管,通过挤压玻璃珠控制液体流量。 故碱式滴定管不能用来盛酸性溶液和氧化性溶液。 ? ②刻度:零刻度在上,最大刻度在下,最大刻度以下无刻度。读数读到小 数点后两位。 ? 问题:若为25mL滴定管,按照装液体的正确方法将溶液装至零刻度,将溶液 全部放出,体积大于(填大于、小于、等于)25mL?
开关
实验部分
【实验操作】
甲同学
从蒸馏水中拿出pH传感器放入30mL待测盐酸溶 液(加 酚酞)中,不要使pH传感器碰触磁搅拌子,放好扶稳,然 后轻轻旋转搅拌器旋转按扭,磁力搅拌子开始转动。
乙同学
用鼠标单击“开始”,然后开始滴定,眼睛观察溶液 颜色的变化,当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半分钟不退 色,停止滴定,用用鼠标单击“锁定”。(注意:滴定过 程中尽量保持匀速滴定,控制在每秒一滴)
绘制中和滴定曲线曲线 强碱滴定强酸
PH
12
10 8
7
6 4 2
0
10
9.7
反应终点
4.3
突 pH 变
范 围
20 30
40 V(NaOH) / ml
指示剂选择
PH
12
10

酚酞 粉
8
7
变 色 无
6


4
变 橙
甲基橙
2

9.7
pH突变范围
4.3
0
10
20 30
40 V(NaOH) / ml
小组活动二【深入探究】
? 选指示剂 ①0.1mol/L NaOH 滴定盐酸
酚酞和甲基橙均可使用。
②0.1mol/L NaOH溶液滴定 0.1mol/L CH3COOH溶液
恰好中和生成CH3COOCa,溶液呈弱碱性,选酚酞为指 示剂,PH=8~10浅红色,误差小。
③用盐酸滴定 NH3.H2O
恰好中和生成NH4Cl,溶液呈弱酸性,选甲基橙为指示剂 3.1--4.4橙色,误差小。
18.00
90% 2.00
19.80
99% 0.20
19.98
99.9% 0.02
20.00
100% 0.00
20.02
100.1% 0.00
20.20
101% 0.00
22.00
110% 0.00
40.00
200% 0.00
过量VNaOH (mL)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2 0.20 2.00 20.00
? ②变色点是恰好反应的终点吗?这样对中和滴定终点的判 断有没有影响?
? ③如何选用合适的指示剂?归纳选指示剂的原则
用0.10mol/L NaOH 溶液滴定 0.10mol/L HCl 溶液20.00mL
加入的VNaOH HCl被滴
(mL)
定%
余VHCl (mL)
0.00
0%
20.00
10.00
50% 10.00
酸碱中和滴定
--复习与实验
邹平一中 刘丽君
【学习目标】
1.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基本原理、正确步骤
2.理解指示剂的选用原则和终点颜色变化判 定。
3.理解酸碱中和滴定pH变化曲线的绘制和滴 定中pH变化规律
小组活动一 :讨论解决学案中基础知识相关错误并 提出你的疑问
【基础知识部分】 一、实验原理 二、实验关键 三、实验仪器 四、实验过程 五、误差分析
混合液H+浓度 mol/L
0.10 3.3×10-2 5.26×10-3 5.02×10-4
5.00x10-5
1.00x10-7 2.00x10-10
2.01×10-11 2.10×10-12 5.00×10-13
PH
1.0
1.5
小2.3Leabharlann 3.34.3突
7.0
变 范
大 9.7 围
10.7
11.7
12.5
的酸
(碱)来测定 未知浓度 的碱(或酸)的方法。
我们常把已知浓度的酸酸(或碱)称为标准溶液,将 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称待测溶液 .
一元酸与一元碱恰好中和时:
C待=
C标V标 V待
? 二、实验关键
1、准确 量取 和测量液体的 体积
V标准 和V待测 用对应滴定管或移液管量取
2、准确 判断酸碱中和恰好完全反应 (即滴定终点?)
? ①随着标准液的滴入,溶液的pH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有 何特征?
碱滴定酸,溶液pH逐渐增大,在恰好中和前后,溶液的 pH发生突跃
? ②变色点是恰好反应的终点吗?这样对中和滴定终点的判 断有没有影响?
不一定是,对滴定终点的影响在误差范围之内,可忽略不计
? ③如何选用合适的指示剂?归纳选指示剂的原则 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1.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全部或一部分在突跃范围内 2.指示剂的变色点pH与恰好中和时pH越接近,误差越小
用0.10mol/L NaOH 溶液滴定 0.10mol/L HCl 溶液20.00mL
加入的VNaOH (mL)
0.00 10.00 18.00 19.80 19.98 20.00 20.02 20.20 22.00 40.00
HCl被滴定百 余VHCl 分数% (mL)
过量VNaOH (mL)
指示剂的颜色发生突变并且半分钟不变 色即达到滴定终点
三、实验仪器
? 主要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滴定台 : ? 试剂:标准液、待测液、酚酞 ? 滴定管 ? ①构造:滴定管是一种具有精确刻度、内径均匀的细长玻璃管。常有
25.00mL和50.00mL两种规格。 ? 酸式滴定管:下端是用于控制液体流量的活塞。故酸式滴定管不能用来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