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图设计说明
施工图设计说明

施工图设计说明1. 引言施工图设计是一个建筑项目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将设计方案转化为实际施工的具体指导文件。
本文将对施工图设计进行详细的说明,包括设计的目的、内容和要点等。
2. 设计目的施工图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建筑项目的顺利实施。
通过细化设计方案并提供具体的施工指导,可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此外,施工图设计还需要满足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以确保建筑的质量和安全。
3. 设计内容施工图设计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结构图、设备布置图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设计内容的主要特点和要点。
3.1 建筑平面图建筑平面图是建筑物在水平方向上的布局图,包括房间、走廊、楼梯、门窗等的位置和尺寸。
在绘制建筑平面图时,需要考虑到功能性、美观性和使用性等方面的要求。
此外,还需要注意空间的合理利用和交通流线的布置等。
3.2 立面图立面图是建筑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展示图,包括各个立面的外观造型和细部构造。
在绘制立面图时,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比例、形式、材料和细节等。
同时,还需要与建筑平面图相一致,以确保全面的设计一致性。
3.3 剖面图剖面图是建筑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切割图,用于展示建筑物内部的结构和空间布置。
在绘制剖面图时,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构造、孔洞、材料和尺寸等。
剖面图的绘制需要准确表达建筑物的空间层次和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3.4 结构图结构图是建筑物结构系统的展示图,包括柱、梁、板等结构元素的位置和尺寸。
在绘制结构图时,需要考虑到结构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等要求。
此外,还需要满足相关的结构设计规范和标准。
3.5 设备布置图设备布置图是建筑物内部设备系统的展示图,包括电气、给排水、暖通等系统的位置和连接方式。
在绘制设备布置图时,需要考虑到设备的功能、安全性和维护便利性等方面的要求。
同时,还需要与建筑物的其他系统相协调,实现整体的设计一致性。
4. 设计要点在进行施工图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4.1 准确性施工图设计需要准确表达设计意图,并提供明确的尺寸和位置等信息。
施工图设计说明

学苑一路〔花果山大道~环山路〕新建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书第一章 工程概述1. 1 委托单位:连云港市国土局 1. 2 设计范围本期工程西起花果山大道,设计起点桩号为K0+000,施工起点K0+070,东至环山路,设计施工终点桩号为K1+159.443,设计内容包括道路、排水〔雨水、污水〕、照明等内容。
1. 3 道路区域环境与现状学苑一路位于花果山片区内,东西走向,西起花果山大道,东至花果山脚下的拟建环山路,沿线与学苑四路成“T 〞型交叉。
其中,花果山大道、学苑四路及环山路均未实施。
道路区域现状:沿线道路红线用地范围多为耕种农田,多条排水沟横穿道路用地范围,道路用地地势平坦,地形无明显起伏;整个现状用地地面标高除沟塘外在3.0~5.8米之间。
学苑一路连接环山路与花果山片区最具规模道路花果山大道,它的建设实施,将对完 善花果山片区内路网有积极作用。
1.4 道路性质及等级:城市次干道。
第二章 设计参考资料及依据1.?连云港市城市干道网控制规划?〔1996~2021〕 2.?连云港市公共交通规划?〔1997~2021〕 3.?连云港市新海地区排水规划?〔1997~2021〕 4.?城市道路设计标准?〔CJJ37-90〕 5.?公路沥青路面设计标准?〔JTGD50-2006〕 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标准?〔JTG F40-2004〕 7.?公路路基设计标准?〔JTGD30-2004〕8 .?粉煤灰石灰类道路基层施工及验收规程?〔CJJ 4-97〕9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标准?〔JTJ F10-2006〕 10.?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11.?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标准?〔GB50220-95〕 12.?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标准?〔JGJ50-2001〕 13.?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一册〕、〔第五册〕 14.?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06〕1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268-97〕 16.?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标准?〔GB 50289-98〕 17.连云港市规划局?关于学苑一路道路规划设计要点的函? 18.深圳市规划院?连云港花果山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9.市规划局?关于学苑一、三、四路方案批复的函?连规总函[2007]46号20.市建设局?关于对学苑一、三、四路新建工程初步设计文件审查的批复?连建城[2007]382号第三章 地形地质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勘探路段位于连云港市花果山片区内,全长1.15km ,地势开阔平坦,地貌单元属海积平原与山前冲沉积交互相,山前地势较高。
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

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一)一、设计依据1.1 本工程的建筑主管部门对本工程初步设计的审批意见。
1.2 城市建设规划管理部门对本工程方案设计的审批意见。
1.3 消防、人防、园林等有关主管部门对本工程初步设计或方案设计的审批意见。
1.4 建设方对本工程的审批意见。
1.5 现行的国家有关建筑设计规范、规程、和规定:二、项目概况1.1 本工程建筑名称:中青文化信息创意产业园--住宅配套项目一期10#楼,属新建工程。
1.2 建设地点:本项目位于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北邻主干道--英特尔大道。
滨内夹河面建,西观青龙山,东西两侧比邻福桃路和河滨路。
1.3 建设单位:烟台市中青基业地产开发有限公司2 设计的主要范围和内容:该工程由于甲方市场及销售原因进行整体户型,经济规划部门批准进行施工图变更。
内容包括主体工程的建筑、结构、水、电、暖通及地下车库人防设计及整向设计图、总平面位置图,不包括外网管线、环境及夜间泛光照明设计。
3 需与专业技术部门或厂家配合设计的内容:3.1 外墙干挂石材工程技术;3.2 外墙GRC成品挂件技术设计;3.3 轻钢结构玻璃雨棚;3.4 建筑外立面照明设计。
4.1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12324.88m2,基底面积442m2,地上建筑面积11896.28m2,其中:物业管理用房面积330.92m2地上住宅建筑面积11565.36m2;地下建筑面积428.6m2。
4.2 建筑层数、高度;地上30层。
住宅地下2层,建筑高度87M。
4.3 建筑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
4.4 本建筑为高层塔式住宅楼,防火建筑设计分类为一类,其耐火等级为地上一级,地下一级。
三、总平面设计1 场地概述1.1 建设地点周边环境及场地内原始地形描述概况:本项目位于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北邻主干道--英特尔大道,滨内夹河而建,西观青龙山,东西两侧比邻福桃路和河滨路。
施工图设计说明样本

一、设计根据1.武汉市文化局关于老干部活动中心建设项目意见函(武文正函-18号)2.武汉桥建集团有限公司对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本项目设计委托书(.4.10)3.武汉市规划局提供道路红线图, 规划设计(土地使用)条件及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12.23)4.武汉市老干部局提供用地红线图和原始地形图(电子版)5.武汉市规划局2月21日对本项目总体规划及单体方案批准文献(.2.21)6.武汉市人防办2月22日对本项目规划方案人防意见回执(.2.22)7.本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0.9)8.《武汉市都市建筑规划管理技术规定》9.中南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与建设单位订立设计合同书(-01-065)10.武汉桥建集团有限公司对中南建筑设计院工程联系函11.本项目设计中所采用重要规范及原则《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地下工程防水设计规范》GB50108-《都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原则》GB50189-《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12.中南地区通用建筑原则设计《建筑图集》05ZJ、98ZJ等二、工程概况1.项目名称: 武汉市老干部活动中心易地扩建项目2.建设地点: 武汉市江岸区惠济路3.建设单位: 武汉市老干部局4.建筑面积: 1.71万平方米5.建筑基底面积: 0.25万平方米6.建筑层数和建筑高度: 地下一层地上十一层, 建筑高度47.75米7.停车位49辆, 其中地下26辆, 地上23辆8.本工程所属气候分区:武汉市属于大都市, 气候分区Ⅲ为夏热冬冷地区, 最冷月平均温度0-10度, 最热月平均25-30度, 必要满足夏季防热, 冬季恰当兼顾保温设计规定三、设计范畴1.本工程涉及单体建筑(含建筑、构造、给排水、电气、暖通专业)施工图设计, 单体设计含普通室内装修, 不涉及高档装修设计, 对复杂或较高档民用建筑建设单位应另行委托室内装修设计, 凡属二次装修某些, 本设计均未列装修做法表和进行室内时候施工图设计, 但如此装修设计对原建筑设计、构造和设备设计有较大改动时, 应征得原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批准。
施工图设计说明书

施工图设计说明书一、概述施工图设计说明书是一种重要的工程技术文件,它详细描述了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等各个专业的设计理念、方法、成果和注意事项,是指导工程施工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就施工图设计说明书的基本内容、编制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二、施工图设计说明书的基本内容1、工程概述:包括工程名称、地点、规模、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等信息。
2、设计依据:列出设计所遵循的国家标准、规范和相关法规,以及设计基础资料和设计任务书等。
3、建筑设计:描述建筑物的平面布局、立面造型、空间关系、建筑材料、装修标准等内容。
4、结构设计:描述结构类型、荷载分布、地震防护、基础形式、梁板柱等构件的设计等内容。
5、给排水设计:描述给水系统、排水系统、消防系统等的设计参数和施工要求等内容。
6、电气设计:描述电源、配电、照明、通信、自动化控制等系统的设计参数和施工要求等内容。
7、暖通设计:描述空调系统、通风系统、供暖系统等的设计参数和施工要求等内容。
8、施工要求:提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流程和质量要求等内容。
三、编制施工图设计说明书的方法1、理解设计任务:深入理解建设单位的需求和相关设计规范,明确设计目标和范围。
2、资料收集与分析:收集相关工程资料,包括地质勘察报告、气象资料、周边环境等信息,进行分析和研究。
3、专业协调与合作:各专业设计师之间进行充分沟通和协调,确保设计方案的专业性和整体性。
4、设计方案制定与优化:根据资料分析和专业协调的结果,制定初步设计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和完善。
5、图纸绘制与编制:将设计方案转化为具体的施工图纸,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等专业图纸。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书一、概述施工图设计总说明书是一种针对建筑工程设计的综合性文件,它涵盖了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等多个专业的设计内容。
该文件旨在明确施工图设计的总体要求、设计原则和各专业之间的协调方案,为施工单位的施工提供指导和依据。
施工图设计说明书

丹之源啤酒有限责任公司10KV配电工程设计文件丹江口市华能电力设计有限公司2015年11月审定:审核:校核:编制:施工图设计总说明一、工程概况1、本工程接入系统电源点为10KV都62工业园一回线8#杆,线径为LGJ-95/15,该线路已载负荷约1500KVA。
2、本工程新建10KV架空线路约260m,导线选用LGJ-70/10钢芯铝绞线。
3、本工程新增2台1000KVA干式变压器,变比为10/0.4KV,室内布置;新增4台型号为KYN28A-12的10KV开关柜,其中高压计量预付费柜1台,进线柜1台,出线柜2台;新增低压柜共计7台,均布置于配电房内。
二、设计依据1、《勘测设计任务委托协议书》2、本工程设计依据规程、规范《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 5352-2006)《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2008)《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GB/T50064-2014)《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50065-2011)《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5222-2005)《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T50062-200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三、设计范围本工程设计范围由都62工业园一回线8#杆接火至配电房内10KV 高压配电装置,变压器以及变压器低压配电柜止,不含低压柜出线部分。
四、自然条件最高温度:40℃;最低温度:-20℃;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35℃;设计风速:30m/s;基本风压:0.35kN/m2;基本雪压:0.25kN/m2;地震设防烈度:8度及以下;海拔高度:≤1000m;地质条件:分布均匀稳定,无不良地质现象;地质承载力标准值:150kN/m2;冻土深度:1m;地下水位:在基础砌置深度以下,无侵蚀性;污秽等级:d级污秽。
施工图设计说明

施工图设计说明1初步设计批复及执行情况本项目为一阶段施工图设计。
针对本项目具体的特点,在规划的基础上对工程进行了方案设计,并取得业主组织召开的专家评审会通过。
针对方案设计阶段专家及业主方的意见,本项目在本次施工图设计中做出了如下修改:1、优化了路面结构设计、原路面病害处理设计及相关技术指标;2、补充了检测方案与原路面病害处理的对应关系;3、细化了加铺路面结构调平层的设置原则。
2采用的规范、规程和验收标准2.1采用的设计规范、规程1)《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22版);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22);3)《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22)4)《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22)5)《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22);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8)《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9)《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22);10)《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22);1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22);1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073.1-2001);13)《公路路基设计手册》。
2.2采用的施工规范、规程和工程验收标准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22);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5)《固化类路面基层和底基层技术规程》(CJJ/T80-98);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3设计概要3.1工程范围、规模及主要工程内容利民路位于宜宾市南岸东区,为该片区内一条主要交通干道。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一、工程概况:1、设计范围及建设规模2、设计内容及成果文件组成根据本项目的建设规模及道路的等级要求,施工图设计内容包括:道路工程、岩土工程、桥梁工程、给排水工程、电气工程、燃气工程、水工结构、交通设施工程及园林工程等。
施工图设计文件组成共分十册,其中:第一册:道路工程,第二册:岩土工程,第三册:桥梁工程,第四册:给排水工程,第五册:电气工程,第六册:燃气工程,第七册:水工结构工程,第八册:交通设施工程,第九册:园林工程,第十册:管线迁改。
本册为第七册:水工结构工程,设计内容包括顶管工作井、接收井、箱涵、各类井等。
二、设计采用标准、规范: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191-2008;3、《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4、《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66、《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9、《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10、《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矩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CECS145:2002;11、《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1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14、《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矩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CECS145-2002);1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SGJ18-2012);16、《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1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18、《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19、《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DL/T5169-2013);2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1、《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GJG145-2004);2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2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1);24、《深圳地区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规范》(SJG05-2001);2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26、《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D65-04-2007);25、国家及地方其它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程规范和特别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泸州市长江六桥(邻玉)及连接线工程正桥北段主线及立交工程(K4+620~K7+512.705)结构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一、工程概述1.工程概况泸州市长江六桥(邻玉)及连接线工程,起于城南组团现状机场路,起点与机场路相交形成全互通立交,后沿城南组团规划路网外侧前进依次跨越S308省道、蓝田机场、滨江南路、长江后在江阳区福利山处上岸,向北延伸经江北立交、店子坡立交,终点至设计已完成的马屋基立交,路线全长约7.512Km,城市快速路,设计时速80km/h,双向八车道(远期为双向6车道加轨道通道)。
项目包含跨越长江特大桥一座,全互通立交两座、部分互通立交一座、简易互通立交一座及人行过街系统。
2.初设批复及执行情况2015年7月30日,泸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主持召开了泸州市二环路城西段工程即泸州市长江六桥(邻玉)及连接线工程(正桥北段主线及立交通车)初步设计技术评审会。
会中未对本工程立交结构工程涉及内容作明确指示,本工程仅在初步设计基础上进行施工图深化。
3.设计主要内容根据项目建设的需求,以长江大桥为界将本项目划分为三卷,第一卷:正桥南段主线及立交工程(K0+000~K2+700);第二卷:正桥工程(K2+700~K4+620);第三卷:正桥北段主线及立交工程(K4+620~K7+512.705)。
本次设计为第三卷:正桥北段主线及立交工程(K4+620~K7+512.705),工作内容含路基路面工程、桥梁、立交、交通、排水管网、照明工程。
本卷共分为六册,分别为第一册主线道路工程,第二册立交工程,第三册桥梁工程,第四册排水工程,第五册照明工程,第六册交通工程。
其中第二册立交工程分为2个分册,分别为第一分册立交道路工程,第二分册立交结构工程。
本册为第三卷第二册第二分册《立交结构工程》。
本册内容主要包含北段主线及立交工程(K4+620~K7+512.705)道路支挡结构。
二、设计依据及采用规范1.设计依据1.1泸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与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签订的设计合同。
1.2《关于泸州市安富第二过江通道(邻玉长江六桥)及连接线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川发改投资[2015] 239号)。
1.3《泸州市长江六桥(邻玉)及连接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2015.07)。
1.4《泸州市长江六桥(邻玉)及连接线工程方案设计》(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2014.3)。
1.5《泸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关于泸州市长江六桥(邻玉)及连接线工程方案设计技术评审会纪要》(泸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办公室第十四期)。
1.6《泸州市长江六桥(邻玉)及连接线工程初步设计》(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2014.8)1.7《泸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关于泸州市二环路城西段工程初步设计技术评审会纪要》(泸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办公室第二十四期)。
1.8《泸州市长江六桥(邻玉)及连接线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初步勘察)》(四川省一三五勘察设计有限公司,2015年09月)。
1.9沿线1:500地形图。
1.10泸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提供的其它资料。
2.采用规范2.1《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2.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2.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2.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2.6《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2.7《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2.8《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2.9《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B50/5029--2004)2.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1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12)三、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详《泸州市长江六桥(邻玉)及连接线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初步勘察)》(四川省一三五勘察设计有限公司,2015年09月)以及《泸州市长江六桥(邻玉)及连接线工程第三卷第二册第一分册立交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四、设计标准及计算参数1.设计标准1.1抗震设防烈度:6度,基本设防;1.2边坡工程安全等级:Ⅰ级;1.3道路设计荷载等级:城-A级;1.4设计合理使用年限:50年;1.5边坡稳定安全系数:边坡稳定安全系数表滑移破坏模式稳定安全系数边坡安全等级一级边坡二级边坡永久边坡 1.35 1.30 1.6结构重要性系数γ0•:一级边坡,γ0•=1.1;二级边坡,γ0=1.0。
1.7荷载分项系数: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3.2.4条采用。
2.设计参数根据地勘报告,不同岩性、不同风化程度的岩土设计参数建议值见下表。
岩土设计参数建议值表岩土名称指标填土卵石粉质粘土强风化砂质泥岩弱风化砂质泥岩强风化砂岩弱风化砂岩江北立交段主线K4+620~K5+440店子坡立交段主线K5+440~K6+840隆叙铁路跨线桥段主线K6+840~K7+512.705重度(KN/m3)19.0 23.5 19.2 25.0 24.8 24.9 24.9 25.0 24.7 压缩模量(MPa) 4.5 / 4.27 / / / / / / 压缩系数(MPa-1) 0.49 / 0.44 / / / / /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MPa)天然/ / / / 6.58 5.65 5.50 / 19.09 饱和/ / / / / / / / 12.36 烘干/ / / / / / / / 24.94岩石抗拉强度(MPa) / / / / 0.42 0.35 0.34 / 0.78 软化系数/ / / / / / / 0.43 弹性模量(GPa)/ / / / 0.61 0.49 0.59 / 1.14 泊松比/ / / / 0.31 0.34 0.33 / 0.28天然抗剪强度指标内聚力(KPa) 5 / 21.7 40 175 185 180 50 / 内摩擦角(°)20 / 9.7 20 23 23 23 20 /饱和抗剪强度指标内聚力(KPa)0 12 18.8 / / / / / 300 内摩擦角(°)15 30 7.6 / / / / / 29.20容许承载力(KPa)80400松散~稍密100 200 1000 250 2000基地摩擦系数μ0.20 0.45 0.20 0.30 0.40 0.30 0.50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KPa)/ 100 30 120 300 120 800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KPa)/ 1500 300 1200 3000 1200 9000土体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MN/m4)20 80 20 100 / 120 /岩体水平抗力系数k(MN/m4)/ / / / 40 / 200地层与M30注浆体间粘结强度(KPa)10 120 20 40 150 50 300放坡坡率1:2.0 1:1.5 1:1.0 1:0.75~1.0 1:1.0 1:0.75~1.0五、六、路基支挡结构设计1.挡墙类型分布本工程路基支挡结构类型有衡重式挡墙、一般重力式挡墙、板肋式挡墙、扶壁式挡墙及悬臂式挡墙等几种型式,各挡墙选用型式如下表:表2 挡墙结构型式编号桩号范围长度(m) 挡墙类型挡墙高度(m)江北立交主线1#挡墙K4+783.000~K4+802.314 19.31 衡重式挡墙13.0~14.2主线2#挡墙K4+773.000~K4+821.330 48.33 扶壁式挡墙9.6~9.7主线3#挡墙K4+825.705~K4+841.000 15.30 衡重式挡墙13.0~14.2主线4#挡墙K4+844.920~K4+861.305 16.39 扶壁式挡墙9.5B匝道1#护脚墙314 一般护脚墙 4.0D匝道1#挡墙DK0+91.929~DK0+138.340 49.15 扶壁式挡墙 3.3~7.4G匝道1#挡墙GK0+050~Gk0+93.121 38.45 衡重式挡墙 4.6~10.8G匝道2#挡墙GK0+320~GK0+334.639 14.64 悬臂式挡墙 3.0~4.2H匝道1#挡墙HK0+182.219~HK0+211.797 27.58 悬臂式挡墙 2.9~5.1接顺道路二1#挡墙- 140.55 衡重式挡墙7.7~13.8接顺道路二2#挡墙接顺道路K0+180~K0+393.901217.00 组合式挡墙 3.8~13.3接顺道路二1#护脚墙- 66.09 一般护脚墙 3.0编号桩号范围长度(m)挡墙类型挡墙高度(m)店子坡立交主线1#挡墙K6+447.250~K6+616.500 169.25 板肋式锚杆挡墙 1.6~8.8主线2#挡墙K6+447.250~K6+616.500 169.25 板肋式锚杆挡墙 1.5~8.2主线3#挡墙K6+746.500~K6+844.948 98.45 扶壁式挡墙7.3~9.0主线4#挡墙K6+746.500~K6+879.948 133.45 扶壁式挡墙 4.6~8.6主线9#挡墙K7+040.000~K7+058.121 18.00 扶壁式挡墙7.7~7.8主线10#挡墙K7+065.320~K7+106.000 41.36 扶壁式挡墙9.6主线1#护脚墙68.63 一般护脚墙 4.0H匝道1#挡墙HK0+145.032~HK0+165.000 21.35 扶壁式挡墙8.7~8.9H匝道2#挡墙HK0+318.240 6.66 悬臂式挡墙 4.5~4.9G匝道1#挡墙GK0+258.330~GK0+276.465 22.97 扶壁式挡墙 4.1~4.82.悬臂式、扶壁式挡土墙2.1 悬臂式及扶壁式挡土墙均采用C30钢筋混凝土结构,所有受力钢筋用HRB400,非受力钢筋用HPB300,混凝土及钢筋均须满足现行国家规范标准。
2.2墙背填料应采用砂夹石等透水性良好材料,填土的内摩擦角不小于30°,基底摩擦系数不小于0.35。
挡土墙墙身应设置泄水孔,其间距为3m,外斜5%,采用DN100PVC管预埋成孔。
泄水孔后应作厚度不小于300毫米的级配碎石反滤层。
Φ100弹簧透水管和DN100PVC管采用三通管连接。
2.3墙身应设置沉降缝,缝宽20毫米,设置间距不大于15米,遇地质突变地段应增设。
缝中以沥青麻丝填塞,填塞深度100~150毫米。
2.4基础不得放置在抛填土层上,并满足图中所提出承载力要求;若不满足承载力要求则采用换填级配碎石处理,范围宽出挡墙基础外0.5m,换填坡率1:1,厚度不小于2m,换填后地基承载力应满足上表设计值,换填区应分层碾压密实回填,施工碾压时采用重型压路机(20t及以上,强振,4km/h以下速度)碾压两遍后的压实沉降差小于5mm,标准差小于3mm,孔隙率≯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