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统计》测试题(二)
统计基础知识第二章统计调查习题及答案

统计基础知识第二章统计检查习题及答案第二章统计调查一、单项选择题1.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查验,最适合采纳的检查方法是(B ) (2012 年1月)A.全面检查B.抽样检查C.典型检查D.要点检查2.对某市自行车进行普查,检核对象是( C) (2011 年10 月)A.全部自行车车主 B.每一个自行车车主C.全部自行车D.每一辆自行车3.统计报表按填报部门不一样,能够分为 ( A)( 2011 年 1 月)..A.基层报表和综合报表B.电讯报表和书面报表C.按期报表和年报D.基本报表和专业统计报表4.抽样检查与要点检查的主要差别是(B ) ( 2010 年 10)A.作用不一样B.组织方式不一样C.灵巧程度不一样5.以下哪项不是问卷检查的特色()( 2010 年 1)..A.平常易懂B.正确性高C.合用范围广D.节俭检查时间,提升检查效率6.为了获得最新受经济危机冲击状况,检查人员特意选用浙江、江苏两省,深入当地认识外贸公司受经济危机影响的严重程度,这类检查方式是( B )( 2010 年 1)A.普查B.典型检查C.抽样检查D.要点检查7.人口普查的检查单位是 ( C ) (2009 年 10)A.每一户B.全部的户C.每个人D.全部的人8.全面检查是对换核对象整体的全部个体都进行检查,下述属于全面检查的是( B )(2009 年 1 月)A.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质量量进行抽查B.某地域对工业公司设施进行普查C.对全国钢铁生产中的要点单位进行检查D.抽选部分地块进行农产量检查9.统计检查按组织形式分为(C )( 2008 年 10 月)A.全面检查与非全面检查B.常常性检查与一次性检查C.统计报表制度与特意检查D.直接察看法二、多项选择题1.特意检查是为了认识和研究某种状况或问题而特意组织的统计检查,以下属于特意检查的有( BDE ) (2012 年 1 月)A.普查B.抽样检查C.统计报表D.要点检查E.典型检查2.普查是一种 ( BCD ) (2011 年 10 月)A.非全面检查 B.特意检查C.全面检查D.一次性检查E.常常性检查3.统计检查按收集资料方法的不一样..,主要分为 (CDE ) (2011 年 1 月)A.全面检查B.非全面检查C.直接察看法D.报告法E.采访法4.在实质检查中,接见检查有多种形式,归纳起来主要有( ) (2011 年 1月)A.面谈检查B.专家检查C.电话检查D.文案检查E.留置检查5.经过对开滦、大同、抚顺等几个大型矿务局的检查,认识我国煤炭生产的基本状况,这类检查属于 (BE ) (2010 年 10)A.典型检查B.要点检查C.抽样检查D.全面检查E.非全面检查6.统计检查的基本要求(ABDE )(2010 年 1)A.正确性B.实时性C.多样性D.合理性E.完好性7.组织普查一定要恪守的原则有(ABCD)(2010 年 1)A.一定一致检查资料所属的标准时点B.检查项目一经确立,不可以随意改变或增减,免得影响汇总综合,降低资料质量C.正确选择普查时间D.在普查范围内的检查单位或检查点尽可能同时进行E.选择范围应尽可能宽泛8.非全面检查包含(ABDE )( 2010 年 1)A.要点检查B.抽样检查C.工业按期报表D.典型检查E.非全面统计报表9.要认识某校学生的自习时间安排状况,则每一位同学是(ABDE )( 2009 年10)A.填报单位B.检查单位C.检核对象D.整体单位E.检查项目的担当者11.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2000 年11 月 1 日零时,以下状况应统计人口数的是(BDE)(2009年1月)A.2000 年 11 月 2 日出生的婴儿B.2000 年 10 月 31 日出生的婴儿C.2000 年 10 月 30 日晚死亡的人2000 年 11 月 1 日时死亡的人E.2000 年 10 月31日出生,11月1日6 时死亡的婴儿12.统计检查方案包含的内容主要有(ABCDE )(2008 年 10 月)A.确立检查目的B.确立检核对象和检查单位C.确立检查项目和检查表D.确立检查时间和检查限期和地址E.拟定检查的组织实行计划三、判断题1.普查属于常常性的全面检查。
《统计基础知识》第一二章测试题

《统计基础知识》第一三章填空题1、统计的职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其中________________是基本职能。
2、统计的特点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是基本特征。
3、统计工作过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统计描述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统计总体有三个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完整的标志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7、标志按其变异情况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按其变异情况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8、统计指标一般由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个基本组成部分。
9、统计指标的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变异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之分。
11、变量的具体取值称______________。
12、变量按其取值是否连续,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13、不连续变量又称_____________,是指变量值只能取_________的变量,相邻两个整数之间不可能有____________连接。
统计学第二章测试题

第二章测试题一、名词解释1.统计调查2.统计报表3.普查4.抽样调查5.重点调查6.典型调查二、单选题1. 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是( )。
A.二者是一致的B.二者是不一致的C.二者有时是一致的D.二者没有关系2. 抽样调查与典型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
A.组织形式不同B.选择调查单位方法不同C.所包括的范围不同D.登记事物的方法不同3. 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 )。
A.企业规模比较大的单位B.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比较好的单位C.所研究标志值在总体中占绝大比重的单位D.总体中比较重要的单位4.下面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
A.抽样调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快速普查5. 调查几个大型钢铁企业,就可以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 )。
A.普查B.典型调查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6. 填报单位是( )。
A.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单位B.调查标志的承担者C.组织调查工作的单位D.负责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7. 选择典型调查的单位,应选择( )。
A.生产情况较好的单位B.生产情况较差的单位C.生产情况处于中等水平的单位D.有代表性的单位8. 按调查对象所包括的范围不同,统计调查可以分为( )。
A.定期和不定期调查B.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C.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D.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9. 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是以( )来划分的。
A.调查组织规模大小 B.取得资料是否全面C.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D.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10. 统计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 )。
A.调查组织工作B.调查任务和目的C.调查时间和地点D.调查经费11. 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 )。
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填报单位 D.调查表三、简答题1.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哪些内容?2.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有何异同点?四、设计题1.某大学拟对大学生的课外生活进行一次统计调查,试设计一个调查方案。
2.如果拟进行城市居民吸烟消费抽样调查方案的设计,调查目的是研究地区吸烟人口规模及各方面构成特点(如研究吸烟人口性别,年龄,职业,文化构成,收入水平,月吸烟量,吸烟费用,戒烟状况等),为地区编制烟草产销调存计划提供依据,研究东北地区中等城市居民吸烟数量特征提供信息,试设计适于进行统计分析的调查方案。
统计学第二章测试题(含答案)

下列情况的统计调查,属于连续调查的有:ABCA.商品销售额B.运输部门货物周转量C.每年新出生人口数(新出生的人口是一次性,)D.某高校毕业生人数(与人口数相类似,一年一次都是肯定的)E.突发性自然灾害造成的后果与善后处理(自然灾害不是频繁发生的,都是偶然的)下列情况的统计调查,属于连续调查的有:ABCDEA.某地区的耕地面积(很长时间变化一次)B.某县的粮食总产量(短时间内变化不明显,北方粮食种植是一年一次)C.学校年底在校学生人数(和毕业生人数类似)D.某工业局的工业企业数(和人口数类似,短时间内不肯发生大变化)E.企业拥有的固定资产总额(企业很长时间采购置一次资产)第二章单元检测一、单选题1.对某地工业企业职工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A)A.各工业企业全体职工B.各工业企业C.每一个工业企业D.每位工业企业职工2.在统计调查中,报告单位是(B)A.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单位B.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C.构成总体的每一个单位D.调查项目的承担者3.要调查某工厂的全部机器设备的情况,该工厂的每台机器设备是(C)A.填报单位B.调查对象C.调查单位D.调查项目4.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一致的是(A)A.工业企业现状调查B.企业设备调查C.人口普查D.农村耕畜调查E.学生健康状况调查5.统计调查按调查登记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C)A.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B.典型调查和非典型调查C.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D.时点调查和时期调查6.抽样调查与典型调查的最主要区别是(A)A.确定所要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B.灵活机动程度不同C.涉及的调查范围不同D.对所研究的总体推算方法不同7.统计调查的调查时间是指(B)A.调查任务的布置时间B.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C.调查工作的整个期限D.对调查单位情况进行登记的时间8.在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中,企业的每一台生产设备是(C)A.调查对象B.填报单位C.调查单位D.调查项目9.统计调查按组织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D)A.定期调查和不定期调查B.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C.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D.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10.在统计调查中,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是(B)A.调查对象B.填报单位C.调查单位D.调查项目11.对我国各主要的铁路交通枢纽的货运量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D)A.典型调查B.抽样调查C.普查D.重点调查12.下列调查属于全面调查的是(A)A.对全市全部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调查B.对一批出口水果罐头的质量进行抽查C.就全国宝钢、鞍钢、首钢等重点钢铁生产企业进行调查D.到某大豆产地了解油料作物的生产情况13.某灯泡厂为了掌握该厂的产品质量,拟进行一次全厂的质量大检查,这种检查应当选择那种调查方法(D)A.全面调查B.统计报表C.重点调查D.抽样调查14.在全国人口普查中,调查单位是(B)A.全国的居民户B.全国的每一个人C.全国的人口D.每一户15.在统计调查方法中,邮寄调查属于(A)A.询问调查法B.网上调查法C.报告法D.实验法16.在统计调查中,调查项目的承担者是(C)A.调查对象B.填报单位C.调查单位D.统计报表17.对某地区饮食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该地区饮食业的(B)A.每个从业人员B.所以从业人员C.全部网点D.每个网点18.统计调查中的调查项目是指(C)A. 调查单位的标志体现B.统计指标C.调查单位的标志D.统计分组19.2010年我国进行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是(A)A.一次性调查B.经常性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20.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D)A.了解总体的全部情况B.掌握总体的基本情况C.有个别推断总体D.有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21.统计分组是统计资料整理中常用的方法,它能够区分(B)A.总体中性质相同的单位B.总体中性质相异的单位C.总体标志D.总体指标22.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确定(A)A.分组标志和分组界限B.组距C.组中值D.组数23.按照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进行分组称为按品质标志分组。
统计基础知识第2章试题及答案

第2章统计设计与统计调查练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⒈统计设计⒉指标体系⒊普查⒋典型调查⒌调查对象二.填空题(0。
5×40=20分)⒈统计设计按所包含的研究对象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和;按其所包含的工作阶段不同可分为和;按其所包含的时期不同可分为、、。
⒉统计指标按其反映现象的性质不同可分为、;按其数据依据不同分为和按其反映总体特征的不同可分为、。
统计指标体系按其反映内容的不同可分为、、;按指标体系反映内容的范围不同可分为、;按指标体系的作用不同可分为、。
⒊统计调查是统计工作的环节,它的基本要求是、。
⒋统计调查按组织方式不同分为和;案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和;按调查登记的时间连续与否分为、、。
⒌搜集统计数据的具体方法有、、、、等.⒍统计调查方案的基本内容包括:⑴确定和⑵确定和⑶拟定和⑷确定、和;⑸确定和;⑹拟定等。
⒎统计调查的“调查时间”是以为标准来选取的.⒏统计专门调查包括、、和等。
⒐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以为标准来选取的。
⒑我国进行的普查主要包括人口、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和基本单位等重要国情国力的调查,其中、、、每隔10年进行一次,分别在逢0、3、5、7的年份进行,2007年我国进行了第二次普查; 普查每隔5年进行一次,且每逢1、6的年份进行.⒒抽样调查的特点有、和等。
其有、、和等优势。
⒓典型调查的方式有和等;其搜集统计资料的方法较多,一般有、、等。
⒔问卷总体结构及的内容包括、、.⒕问卷问题排列顺序的规则是、、、。
⒖封闭型提问是在问卷上同时列出问题和各种备选答案,由被调查者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一项或几项作答.备选答案的类型可以归纳为、、。
⒗有机问卷的送交和回收方式很多,如通过,或通过,或由等。
三。
单项选择题(1×8=8分)⒈调查我国公民银行储蓄存款情况所采用的调查方法是()①统计报表②抽样调查③重点调查④普查⑤典型调查⒉统计设计按所包含的研究对象的范围不同可分为()①前阶段设计、中间阶段设计和末阶段设计②全阶段设计和单阶段设计③长期设计、中期设计和短期设计④整体设计和专项设计⒊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是()①工人出勤率②工业产品总成本③职工平均工资④产品合格率⑤产品单位成本⑥劳动生产率⒋我国对市场的产品质量情况进行调查的调查方式是()①统计报表②普查③重点调查④抽样调查⑤典型调查⒌我国目前搜集重要的统计资料的主要形式是()①统计报表②专门调查③全面调查④抽样调查⒍划分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依据是( )①调查单位的多少②调查项目的多少③调查资料是否齐全④受否包括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⒎统计调查中的一次性调查是( )①至调查一次②对时点现象的非连续登记③按固定周期进行的调查④对时期现象进行的连续登记⒏统计调查的调查对象是指()①已确定进行调查登记的全部单位的整体②被研究现象的全部单位组成的整体③在全面调查重视所研究现象的全部单位组成的整体,在非全面调查中是决定要调查登记的部分单位组成整体④所要调查的全部项目组成整体⒐一个调查单位()。
【数学】第二章《统计》综合测试2(苏教版必修3)

高中苏教版数学③第2章统计水平测试题一、选择题1.某学院有四个饲养房,分别养有18、54、24、48只白鼠供实验用.某项实验需抽取24只白鼠,你认为最合适的抽样方法为()A.在每个饲养房各抽取6只B.把所有白鼠都戴上编有不同号码的颈圈,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24只C.把所有白鼠进行编号用系统抽样法抽取24只D.先确定这四个饲养房应分别抽取3、9、4、8只样品,再从各饲养房用简单随机抽样法确定各自需捕出的对象答案:D2.有一个容量为50的样本数据,分组和各组的频数如下:[)[)[)1.261.5631.561.8681.862.1692.162.4611 2.462.7610 2.763.065,;,;,;,;,;,;[)[)[)[),之间的数据大约占()1.862.763.063.364,.估计总体中在[)A.60%B.92%C.5%D.65%答案:A3.下列两个量之间为相关关系的是()A.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B.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和行驶路程C.生活小区内某户居民的用电量和电费D.一个人的身高和年龄答案:D4.如果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加上同一个非零常数,那么这组数据的()A.平均数与方差都不变B.平均数不变,方差改变C.平均数改变,方差不变D.平均数和方差都改变答案:C5.设回归直线方程为 23=-,则变量x增加一个单位时()y xA.y平均减少3个单位B.y平均增加2个单位C.y平均增加3个单位D.y平均减少2个单位答案:A6.对于样本频率直方图与总体密度曲线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频率分布直方图与总体密度曲线无关B.频率分布直方图就是总体密度曲线C.样本容量很大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就是总体密度曲线D.如果样本容量无限增大,分组的组距离无限减小,那么频率分布直方图就会无限接近于总体密度曲线答案:D7.已知样本数据12n x x x ,,,的平均数为h ,1y ,2y ,…,m y 的平均数为k ,则把两组数据合并成一组以后,这组样本的平均数为( ) A.2h k+ B.nh mkm n++ C.mh nk m n++ D.h km n ++答案:B8.若一棉农分别种两种不同品种的棉花,连续五年的亩产量(单位:千克/亩)如下表:品种甲68 72 70 69 71品种乙6971 68 68 69则平均产量较高与产量较稳定的分别是( ) A.品种甲,品种甲 B.品种甲,品种乙C.品种乙,品种甲 D.品种乙,品种乙 答案:B9.如右图所示,有5组数据,去掉哪组数据后, 剩下的4组数据的线性相关关系数最大( ) A.E B.D C.B D.A 答案:B10.已知一个样本x ,1,y ,5.其中x ,y 是方程组22210x y x y +=⎧⎨+=⎩的解,则这个样本的标准差是( )A.2 B.2 C.5 D.5 答案:C11.在抽查产品的尺寸过程中,将其尺寸分成若干组.[)a b ,是其中的一组,抽查出的个体在该组上的频率为m ,该组上的直方图的高为h ,则a b -=( ) A.hmB.m hC.h m D.h m + 答案:B12.回归直线的系数a ,b 的最小二乘估计,使函数()Q a b ,最小,Q 函数指的是( ) A.2221122()()()n n y bx a y bx a y bx a --+--++--B.1122n n y bx a y bx a y bx a --+--++-- C.211()y bx a -- D.11y bx a --答案:A 二、填空题13.一个容量为10的样本数据,分组后,组距与频数如下:组距 (]12,(]23,(]34,(]45,]56,(]67,频数1 123 1 2则样本落在区间(]5-∞,的频率是 .答案:0.714.某班40人随机平均分成两组,两组学生一次考试的成绩情况如下表:平均分标准差第一组 90 6第二组80 4则全班的标准差为 . 答案:5115.若施化肥量x (kg )与水稻产量y 的回归直线方程为 5250y x =+,则当施化肥量为80kg 时,预计的水稻产量为 . 答案:650kg16.某学校在一次演讲比赛中,共有7个评委,学生最后得分为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的平均分,某学生所得的分数为:9.6,9.4,9.6,9.7,9.7,9.5,9.6,这组数据的众数 是 ,学生最后得分为 . 答案:9.6;9.6 三、解答题17.某运输队有货车1201辆,客车800辆,从中抽取110调查车辆的使用和保养情况.请给出抽样过程.解:因为货车和客车的使用和保养情况有明显的差别,所以用分层抽样.统 计 量组 别第一步,明确货车和客车各应抽取多少辆,货车应抽取1120112010⨯≈辆,客车应抽取18008010⨯=辆; 第二步:先用简单随机抽样法从货车中随机选取一辆剔除,再用系统抽样方法分别抽取货车120辆,客车80辆, 这此货车和客车便组成了所要抽取的样本.18.从参加环保知识竞赛的学生中抽出60名,将其成绩(均为整数)整理后画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观察图形,回答下列问题:(1)79.5~89.5这一组的频数、频率分别是多少?(2)估计这次环保知识竞赛的及格率(60分及以上为及格). 解:(1)观察频率分布直方图易知,79.589.5 这一组的频率为:0.025100.25⨯=,频数为:600.2515⨯=;(2)由于0.015100.03520.025100.005100.75⨯+⨯+⨯+⨯=,故估计这次环保知识竞赛的及格率为0.75.19.对甲、乙同学的学习成绩进行抽样分析,各抽5门功课,得到的观测值如下:甲60 80 70 90 70 乙8060 70 80 75问甲、乙谁的平均成绩好?谁的各门功课发展较平衡?解:1(6080709070)745x =++++=甲,1(8060708075)735x =++++=乙,2222221(1464164)1045s =++++=甲,2222221(713372)565s =++++=乙;因为x x >甲乙,22s s >乙甲, 所以甲的平均成绩较好,乙的各门功课发展较平衡.20.已知数据12345x x x x x ,,,,是互不相等的正整数,且3x =,中位数为3,求该组数据的方差.解:不妨设1234x x x x <<<,由中位数的条件,知33x =. 又12345x x x x x *∈N ,,,,, 所以1212x x ==,.又3x =,所以459x x +=. 所以44x =,55x =,所以2222221[(13)(23)(33)(43)(53)]25s =-+-+-+-+-=.故这组数据的方差为2.21.某展览馆22天中每天进馆参观的人数如下: 180 158 170 185 189 180 184 185 140 179 192 185 190 165 182 170 190 183 175 180 185 148计算参观人数的中位数、众数、平均数、标准差. 解:(1)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可知,第11个数是180,第12个数是182,所以中位数为181; (2)因为185有4个,其余数均少于4个,所以众数为185; (3)平均数为(140192)22177x =++÷≈ ; (4)计算器计算,得2221221()()()13.3522s x x x x x x =-+-++-≈ . 22.某工业部门进行一项研究,分析该部门的产量与生产费用之间的关系,从这个工业部门内随机抽取了10个部门作样本,有如下资料:产量 x (千件) 40424855657988100120140生产费用 y (千元)150140160170150162185165190185(1)画出散点图;(2)若两个变量之间线性相关,求出回归直线方程. 解:(1)散点图略; (2)77.7x =,165.7y =,102170903i i x ==∑,101132938i i i x y ==∑,21329381077.7165.70.398709031077.7b -⨯⨯=≈-⨯,165.70.39877.7134.8a =-⨯≈. 故所求回归直线方程为 0.398134.8y x =+.。
统计学第二章课后题及答案解析

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1•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查,最适合采用的调查方法是()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査D.重点调查2.对某市全部商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0A.该市全部商业企业B.该市全部商业企业职工C.该市每一个商业企业D.该市商业企业的每一名职工3.调查单位数LI不多,但其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较大,此种调查属于()A.抽样调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全面调查4.需要不断对全国各铁路交通枢纽的货运量、货物种类等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国铁路货运情况。
这种调查属于()A.连续性典型调查B.连续性全面调查C.连续性重点调查D.—次性抽样调查5.非抽样误差()A仅在抽样调查中存在B仅在全面调查中存在C在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中都存在D在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査中都不经常出现二、多项选择题1.统计调查按搜集资料的方法有0A.采访法B.抽样调查法C.直接观察法D.典型调查法E.报告法2.下列惜况的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不一致的是()A.工业企业生产设备调查B.人口普查C.工业企业现状调査D.农作物亩产量调查E.城市零售商丿占惜况调查3.抽样调查的优越性表现在()A.经济性B.时效性C.准确性D.全面性E.灵活性4.全国工业企业普查中()A.全国工业企业数是调查对象B.全国每个工业企业是调查单位C.全国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D.工业企业的所有制关系是变量E.每个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是调查项H5.以下属于非抽样误差的有()A调查员的调查误差B被调查者的回答误差C无回答误差D随机误差E抽样框误差三、填空题1.统计调查按其组织形式,可分为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两种。
统计调查按其调查对象的范围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 和_________ 两种。
统计调查按其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_________ 和________ O2.调查人员亲临现场对调查单位直接进行清点和汁量,这种调查方法称为________ 2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都进行调查,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
统计学基础理论测试题

《统计学基础》理论训练题第一章概论一、填空题1.统计一词有().().()三种涵义。
2.统计工作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3.标志是说明()具有的特征。
4.统计指标值用()表示。
5.质量指标值用()和()形式表示。
6.统计总体具有().().()三个基本特点。
7.()标志表示总体单位的性质和属性特征,要用()来表示。
8.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名称,它有()和()两种。
9.要了解某银行全部金融产品的情况,总体单位是()。
10.当我们研究某银行职工的工资水平时,该银行全部职工构成(),每一职工是()。
11.当我们研究某市居民户的生活水平时,该市全部居民户便构成(),每一居民是()。
12.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是().().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和归纳推断法13.银行职员的年龄.银行设备的价值属于()标志,而职员的性别.设备的种类是()标志。
二、单项选择题1.研究某高校教师的工资,总体单位是()。
A.该校全体教师B.该校每一名教师C.该校的教师人数D.该校的工资总额2.某校在校本科生为2500人,这里的“在校本科生为2500人”是()。
A.指标B. 变量C. 标志 D . 标志值3.工人的年龄.工厂设备的价值,属于()标志,而工人的性别.设备的种类是()标志。
4.下列变量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 学生人数B. 年龄C.身高D.所学课程数5.有三名工人,他们的日产量分别为20件.21件.18件,这三个数值是()。
A. 指标B. 标志C. 变量D. 标志值6.下列标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A.年龄B.工种C.及格率D. 平均成绩E.日产量7.对某地区所有工业企业的职工情况进行研究,总体单位是()A.每一个企业B.每一个职工C.全部工业企业D.每个企业的职工8.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A.抽象的数量关系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9.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统计》测试题(二)
三、解答题
12.某种产品的广告费支出与销售额(单位:百万元)之间有如下对应数据:
计思想.
解析:⑴散点图如图所示:⑵,设回归方程为
,则,,∴回
归方程为.⑶当时,,∴当广告费支出7(百万元)时,销售额约为63(百万元).
⑴求该公司职工月工资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⑵假设副董事长的工资从5000元提升到20000元,董事长的工资从5500元提升到30000元,那么新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又是什么?(精确到元)
⑶你认为哪个统计量更能反映这个公司员工的工资水平?结合此问题谈一谈你的看法.
考查目的:考查体现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字的求解,及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答案: ⑴平均数是2091元,中位数是1500元,众数是1500元;⑵平均数是3288元,中位数是1500元,众数是1500元;⑶中位数或众数均能反映该公司员工的工资水平.
解析:⑴(元),中位数是1 500元,众数是1 500元;
⑵(元),中位数是1 500元,众数是1 500元;⑶在这个问题中,中位数或众数均能反映该公司员工的工资水平.因为公司中少数人的工资额与大多数人的工资额差别较大,这样导致平均数与中位数偏差较大,所以平均数不能反映这个公司员工的工资水平.
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每个分组包括左端点,不包括右端点,如第一组表示[1000,1500))
答案:⑴0.15;⑵2400元;⑶25人.
解析:⑴月收入在[3000,3500)的频率为0.0003×(3500-3000)=0.15;⑵∵0.0002×(1500-1000)=0.1,0.0004×(2000-1500)=0.2,0.0005×(2500-2000)=0.25,0.1+0.2+0.25=0.55>0.5,∴样本数据的中位数为
(元);⑶居民月收入在[2500,3000)的频数为0.25×10 000=2500(人),从10 000人中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出100人,则月收入在[2500,3000)的这段应抽取(人).
15.某制造商3月生产了一批乒乓球,随机抽取100个进行检查,测得每个球的直径(单位:mm),将数据进行分组,得到如下频率分布表:
⑴补充完成频率分布表(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并在上图中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⑵误差不超过0.03 mm,即直径落在[39.97,40.03]内,其频率为0.2+0.5+0.2=0.9;
⑶样本数据的平均值为39.96×0.10+39.98×0.20+40.00×0.50+40.02×0.20=
40.00(mm),据此估计这批乒乓球直径的平均值为40.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