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分裂型人格障碍——以《致命ID》为例
《致命ID》中麦肯·瑞夫人格结构解析

超 我 ” …。这 部 电影 的 主 要 情 节 所 述 的 就 是 主 人 公 麦 肯 ・ 瑞 夫 的 本 我 、 自我 、 超 我 相 互 斗争 的 一 种 表 现 ,最 后 依 然 留 下 了 小 孩 提 姆 西 的 形 象 ,也 就 是 他 内 心 深 处 童 年 阴影 记 忆 的 自 己 ,也 就 是 从本 我 中分 化 出来 的 一 部 分 自我 。 作 为 一 部 标 榜 人 格 分 裂 类 型 的 电影 ,所 要探 求 的 是 主 人公 为什 么会人格分裂 ,其 基本的理论是什 么?本文认为 用 弗 洛 伊 德所 提 出 的 人 格 结构 学 说 来 解 释 会 加 深 我 们 对 人 物 形 象 的 理解 。
一
继 死 亡 , 经 过 殊 死 搏 斗 , 只 剩 下 一 个 妓 女 帕瑞 斯 存 活 了下 来 。意 外的是,影片 的最 后帕瑞斯还是被那晚十个 人中大 家 都 误 以 为 已经 死 去 的 小 孩提 姆 西 杀 死 。影 片 之 中 还 穿 插 了可 以解 释 这 些 怪 异 杀 人 事 件 的情 节 , 十 个 性 格 迥 异 , 年 龄 长 相 也 相 差 甚 远 的 人 ,其 实 是 虚 构 的 人 物 形 象 , 都是 现 实 生活 中杀 人 犯 麦 肯 ・ 瑞 夫 人格 分 裂 的某 一 人 格 无 限扩 大 的 人物 表 现 。麦 肯 ・ 夫 的 母 亲 是 一个 妓 女 , 从 小 把 他 关 瑞 在 一个 破 旧 的汽 车 旅 馆 中 ,并 且 虐 待他 , 使 他 的 性 格 扭 曲 不 堪 , 且 人 格 分裂 , 杀 了人 却 不 自知 。
环 境 中 由 本 我 中 分 化 发 展 而 产 生 , 由本 我 而 来 的 各 种 需 求 ,如 不 能在 现 实 中 立 即 获 得满 足 , 他 就 必 须 迁 就 现 实 的 限 制 ,并 学 习 到 如 何在 现 实 中 获 得 需 求 的 满 足 。 童 年 的 记
致命ID心理案例分析

心理案例分析《致命ID》在剧情的开端,男孩自我告白式的颂诗、剪报上那被丢弃在汽车旅馆的孩童、诗的内容暗示母亲是为妓女,种种迹象表明了一种心理分析人格不健全发展最重要的因素――童年生活的阴影。
这是一个典型而又引人入胜的悬疑故事:一个汽车旅馆里,住进了10个人,他们中间有司机、妓女、过气女星、夫妇、警探和他的犯人,还有神秘的旅馆经理。
这天风雨大作,通讯中断,10人被困在了旅馆里,惊悚的故事开始了。
他们一个接一个的死去,并且按照顺序留下牌号。
10个人存活下来的渐渐变少,他们开始恐慌,互相猜忌,却无意间发现了彼此间的联系。
但是,大家怀这样的凶杀案件却有着谜团笼罩在旅馆狭小的空间里,疑的嫌疑人却纷纷死去,人们猜不到的真相……后来又跳出故事框架,由一名主治精神病的医师嘴中得知:罪犯被诊断出拥有十种人格却不自知,而故事里的角色都是那十个人格所化身的人物。
这不经意相聚的十个角色实际上是人格分裂者兀自的妄想。
所呈现的旅馆杀人事件是医生对主角使用强力药物治疗之后产生的效果。
凶杀案的目的是为了消灭多余的人格。
医师本是借着主人公Malcolm Rivers的病况向法官求情(Malcolm Rivers本来以连环杀人罪被判死刑),免除他死刑,而是判他在医院养病。
最后虽然法官同意了医师的建议,可是在去医院途中,由于主人公Malcolm Rivers潜在的人格中仍有一个凶狠的人格没有去除,治疗失败,医师也在途中被MalcolmRivers杀害。
主人公患的是人格分裂症,在学名上称为“解离症(Dissociative Disorders)”,它的主要特征是患者将引起他内在心里痛苦的意识活动或记忆,从整个精神层面解离开来以保护自己,但也因此丧失其自我(Identity)的整体性。
我们常说的双重性格就是人格分裂的一个类别,医学上认为双重性格是正常人在相同时刻存在两种或者更多的思维方式,其中各种思维的运转和决策不受其它思维方式的干扰和影响。
悬疑电影《致命ID》影片解析

悬疑电影《致命ID》影片解析列一下出场人物:过气的女明星和她的司机,三口之家,旅店老板,妓女,一对新婚夫妻,警察和他的犯人,共11人。
先分析被杀掉的6人,这些是胖子次要的分裂人格:过气女明星(10号)影射胖子印象中势利自私的社会上层所谓精英人物,其没落的形象反映出胖子成长过程中受到这类人的迫害,因此她虽然用钱买到了最好的8号套房,但却莫名其妙的住进了9号房间,最终又拿到了10号的门牌而第一个死掉。
这种死亡id逐步升级的方式说明了胖子对此类人的深恶痛绝,必欲先除之而后快,同时也说明了胖子对钱权万能的这一现象的厌恶不屑。
新婚夫妻(9号5号)影射胖子心目中刚结婚时期的父母的影子,他们一个假冒怀孕骗婚一个到处鬼混,他们的争吵反映出其结合原本就是一个错误。
那个男的把6号门牌撞掉成了9号,因此他成了第二个替死鬼。
犯人(8号)影射社会上的不良犯罪分子,他们影响了胖子恶的人格的产生。
小孩的父亲(7号)影射胖子心目中理想状态的父亲的样子,这个父亲是个继父,有责任心但又不够强势,这和胖子亲生父亲的个性完全相反,因为胖子小时候亲生父亲就抛弃他们母子离家出走了。
小孩的母亲(6号)影射胖子心目中理想状态的母亲的样子,她对小男孩非常照顾,对应现实世界中虐待他的妓女母亲。
接着是剩下的5人,这些人格对胖子的多重人格至关重要:冒充旅馆老板的那个小混混(4号)是胖子真实父亲的影射,他终日浑浑噩噩无力养家,又受辱于妻子的皮肉营生而最终抛妻弃子,因此才会憎恨妓女,不过最终他还是为了救妓女而被枪杀了。
他很喜欢钱,接受了女明星的贿赂,并在女明星死后偷了她的钱,很可能说明在胖子小时候他父亲真的和某些上层权贵发生过类似的钱权交易。
这里没说胖子的父亲和某个有钱的女人私奔而抛弃了胖子母子,但情形应该很接近。
女明星这一人格很有可能是胖子父亲的情妇的一个影像代表。
司机(2号)和假警察(3号)反映胖子成年后人格分裂的两个极端。
假警察是恶的人格分支,现实世界中胖子杀人的行为其实就是出自这一人格,即胖子犯下6人连环杀人案的时候是由假警察人格掌控的(当然他那时还没有杀真警察来扮作警察的身份),很多人误以为胖子杀人时是由小男孩人格掌控的,其实只要分析一下案情的因果关系就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人格的较量——《致命ID》分析

人格的较量——《致命ID》分析这个影片之前已经看过,但一直把它作为一个惊悚片子来看,并没有深究其中的深意。
但学过《变态心理学》课中后才了解到这个影片一个关于多重人格障碍的影片。
当再次观看完时才理解其中的剧情中人物关系,之后不禁对导演的精心安排的情节所折服。
首先让我们分析一下影片的名称,片名为《致命ID》ID即为Identity 。
在心理学上有着“同一性”的意思,埃里克森关于自我同一性的定义是“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个人未来生活目标的感觉,一种从他信赖的人们中获得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内信”。
“同一性”在人格发展中是有危机存在的,“自我同一感”就是解决这种危机的精神和谐状态了。
因而致命ID一就意味着人格出现了不同一性,出现了危机。
片中的主人公就是那个被判死刑的胖子。
其他在汽车旅馆的人都是他的多重人格。
因而胖子有11种人格。
为什么我叫人格的较量呢?这就要分析一下影片的脉络了。
影片的开头交代了两条主线:一个是将要被行刑的犯人却因可能有精神病而要举行听证会,其中的细节交代凶手犯了连环凶杀案和凶手的母亲是个妓女。
第二个就是11人被困汽车旅馆的连环凶杀,是影片主体部分。
这两条主线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影片的情节。
首先,胖子在真实世界中杀人,人格分裂本来刚开始的时候确实是只能1种人格占据主体、支配行动,胖子在真实世界当中杀人的时候可能是假警察人格和囚犯人格这2种人格交替支配。
他杀了6个人,因此胖子入狱,被判死刑。
其次,医生发现了胖子这种人格分裂的情况,因此进行治疗,进而总结出了11个人格。
最后,医生的想法是要治好胖子,从而不让他被处死。
因此通过他的努力让人格不再是只有1种占据主体,使11种人格同时出现,从而暴力消除10个人格,只留1个善良的。
影片主围绕着胖子的11个人格的较量上,医生使用药物使胖子的这11个人格共同集聚在一个汽车旅馆,从而开始了人格的相互残杀。
剧情也随之展开。
人格的分析:关于真旅店老板其实就是胖子在现实世界中的“自我”,但这个自我在他的人格世界中却是在冰柜里的一具尸体,说明胖子的本体作为一种人格已经死了。
致命ID解说文案

致命ID解说文案这个叼着牙签的男人是一名专职司机身后这名女演员是她的雇主此刻,他还没有意识到就在刚刚他撞了人丈夫抱着老婆来到一家汽车旅馆求救老板告诉他电话线路断了司机驾车去医院求救遇到车坏了的红衣女红衣女告诉他前方的路被暴雨冲毁了司机继续往前开不料车进水抛锚正好一对情侣路过告诉他们另一个方向的路也断了司机和红衣女只好搭车返回汽车旅馆老板为每个人安了排房间与此同时一名警探押解着一名犯人来到汽车旅馆就这样原本冷清的汽车旅馆因为暴雨瞬间就变的热闹了然而一些可怕的事正慢慢逼近首先是女演员司机有种不祥的预感到房间找她她并不在房间司机四处寻找在滚筒洗衣机中发现了女演员的尸体尸体上放着10号房的钥匙而10号房正好是警探的房间几人追到10号房拷在马桶上的犯人逃跑了他们怀疑犯人杀死了女演员司机和警探外出搜寻犯人情侣这边两人因感情问题发生争论女子躲进卧室不久,卧室外传来男友的呼叫声房门剧烈晃动女子吓得翻窗逃跑警探等人闻声赶了过来进屋发现男子已经死亡就在此时逃跑的犯人稀里糊涂又跑回了旅馆被警探逮个正着警探把犯人一顿暴揍将他绑在了杂货间的柱子上司机返回男子遇害的现场想查出真正的凶手司机告诉红衣女他原来也是一名警探因为劝阻一名女子跳楼失败而感到愧疚从此他会经常头痛于是便申请了病退两人正在谈话时司机发现了握在男子手中的9号门牌于是去询问老板没想到绑在杂货间的犯人死了犯人的嘴中插着老板的棒球棍警探揪住老板问他为什么杀死犯人老板解释自己没有杀人警探发现了地上的8号房钥匙质问老板这里为什么会有你房间的钥匙老板乘机抓住红衣女做人质红衣女反抗撞到了身后的冰柜里面装着一具冻成冰棍的尸体老板跑出房间驾车冲向男孩男孩的继父为了救他被车撞死画面来到一间会议室一个光头犯人推了进来他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法官们正在讨论如何处理他画面再次回到汽车旅馆老板被绑了起来警探和司机审问他冰柜中的尸体究竟是怎么回事老板说自己其实也是一个过路的旅客发现老板时他已经死于某种疾病于是他将老板的尸体藏进冰柜自己伪装成老板只为赚点钱继续上路警探不相信他的话认为他就是凶手而司机则持怀疑态度两人发生了争执这时男孩悄悄走了过去警探走进房间男孩的母亲死了警探在尸体旁边发现了6号房间的钥匙显然凶手是从10号房间开始依次行凶司机则觉得男孩的母亲是死于意外红衣女子反驳司机男孩的继父也是死于意外她问司机7号钥匙在哪里?他们返回车祸现场在尸体的衣兜中找到了7号钥匙几人惊呆了因为他们亲眼看见男孩的父亲死于意外几人再次展开激烈争辩警探甚至怀疑是鬼魂作怪因为,红衣女子告诉他们旅馆就建在印第安人的坟场之上司机感觉不妙让金发女带着男孩驾车离开警探则认为这里的人都是疑犯没有抓到凶手前谁都不可以离开突然,汽车发生爆炸几人冲了过去奇怪的是车里竟然没有人事情变的越来越诡异当他们返回旅馆时发现绑在椅子上的犯人尸体不见了更诡异是其他尸体也突然消失了红衣女子精神瞬间奔溃她高呼你究竟要做什么?我只是想在30岁前回到佛罗里达下月10号就是我的生日冒牌老板愣了一下说他的生日也是10号巧合的是警探和司机生日也是10号更离奇的是旅馆中其他人的生日都是10号司机不断翻阅几人的身份证明神情变得恍惚继而出现了幻听画面一转司机坐在了轮椅上他的面前坐着几名法官他们问司机最后一次约会你去了哪里?司机回答我开着车带着演员被一场暴雨困在了汽车旅馆旅馆里的人相继被杀然后那些尸体不见了法官将一张照片放到司机面前照片中的人正是先前那名坐在轮椅上的光头法官告诉司机照片中的人在四年前残暴地杀害了六人他患有人格分裂症会将自己幻想成各种人物司机问法官为什么告诉他这些法官告诉他因为你就是他幻想的分裂人格之一司机一脸茫然当他在镜子中看到光头犯人的脸时怀疑他的脸出了问题司机情绪非常激动法官告诉他19小时后那名真正的凶手将被执行死刑而凶手也是光头犯人脑海中的另一重人格汽车旅馆中发生的事其实是法官们诱导光头犯人幻想的情景每死一个人代表着光头犯人意识中的一重人格清除只要证明光头犯人意识中的凶手人格已经清除光头犯人就可以免除死刑画面再次回到汽车旅馆红衣女人发现原来警探才是真正的犯人他和现在的犯人一起谋杀了押解他们的警探并冒充了他的身份红衣女打开警车的后备箱里面装着一具尸体红衣女想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司机正好撞上了冒牌警探两人扭打起来冒牌老板出现想帮助红衣女被冒牌警探射杀红衣女乘机逃跑冒牌警探追了出去司机出现了经过一番枪战司机和冒牌警探双双毙命画面再次回到法官面前光头犯人重复着司机临终前的话我看见了一片橘子林这片橘子林和红衣女要去的是同一个地方因为红衣女也是光头犯人的一重人格这重人格代表着光头犯人善良的一面红衣女驾车远去光头犯人释怀法官们认为光头犯人的杀人犯人格已经清除于是将死刑改判为关押精神病院红衣女回到了长满橘子林的家乡她拿起耙子想给橘子树松土不料土里翻出了1号房门的钥匙她大吃一惊回头看时在她面前的竟然是故事到这里留个悬念大家应该可以猜到凶手是谁吧。
多重人格一个身体里住进了多个灵魂 电影《致命ID 》影评

品质生活·律政影评人格障碍”。
如同在一个身体里装了多个灵魂,这些人格有不同的认知和外在表现,轮流占据宿主身体,发挥主导作用。
本片中主人公麦肯患有严重的多重人格症,这11个人就象征着他分裂出的11种人格。
多重人格的出现往往与患者童年的不幸遭遇或是战争、自然灾害等惨痛经历有关。
比如本片中主人公麦肯就是在童年时期被母亲虐待遗弃,心灵严重受创,造成人格障碍。
这种精神疾病被认为是一种心理应对机制。
在痛苦、扭曲、非正常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状态之下,人为了自我安慰,分裂出了其他人格来分担痛苦,以更有效地保护自己;更有甚者,还会分裂出“暴力型”的人格,增加安全感。
这种在早期以防御为目的出现的多重人格,在一个人成年后往往会带来很大的麻烦,比如记忆断层、思维不受控、行动不自主等,严重的还会危害他人和社会。
包括本片在内的不少同类题材电影都取材于美国的威廉·米利根(简称比利)案件。
比利的童年充满苦难,心理扭曲的他启动自我防御机制,陆续为自己创造了23个国籍、年龄、性别、才能、性反应,在心理学上有两个专业的学术名称,即“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和“多重 多重人格:一个身体里住进了多个灵魂电影《致命ID 》影评文/韩雪在一个漆黑的雨夜,道路被淹、信号中断,与世隔绝的破旧汽车旅馆里,有十一个人暂避于此。
他们是:曾经的警察(现任汽车司机)、过气女明星、旅店假老板、拥有田园梦的妓女、神秘的一家三口(神经质的继父、慈爱的母亲、胖乎乎的小男孩)、假警察和他捕获的真犯人、一对新婚夫妻。
等待他们的是一场血腥的恐怖屠杀。
到底谁能逃出生天,谁是凶手?这就是电影《致命ID 》(identity )的大致内容。
刚开始,观众或许认为这是一部血浆横飞的恐怖片,继续看会以为是“暴风雪山庄模式”的悬疑推理片,看到最后才发现原来是一部反映多重人格障碍的心理犯罪片。
人格分裂是电影钟爱的题材,此类影片经典“爆款”很多,比如我们熟悉的《分裂》《一级恐惧》《搏击俱乐部》《机械师》《禁闭岛》《秘窗》,还有成为不少人“童年阴影”的希区柯克的《惊魂记》。
致命id有感范文400字

致命id有感范文400字《致命ID》是美国导演詹姆斯·曼高德推出的一部以杀人游戏为主要内容的惊悚剧情电影,该片剧情结构严谨,情节一气呵成,结尾部分出人意料。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致命id有感范文400字,方便大家学习。
致命id有感范文400字1现在十点三十八分,刚刚看完这部电影。
接着顺便看了看诸路大神的影评分析,还好我理解没有偏差,细节错过的也不多。
真的是引人入胜的剧情片了。
是影片套路太深,还是我脑回路太过简单?我怀疑的凶手都死得让人心痛啊有没有!杀人犯嘴里插的棒球棒把脖子撑得让人难过啊!冰柜里那个中年大叔突然出来吓出眼泪!最后小孩子逆袭成为最大赢家真的目瞪口呆啊有没有。
其实库萨克清醒过来的时候还是有点心疼。
前一秒他还在黑夜,在尸体旁边,下一秒他穿着白衬衫,没有一丝血迹。
我以为结束了,没想到原来死的人都是他自己。
医生说,这很残忍,但是有效。
突然很难过啊。
其实司机这个人格知道真相后是最挣扎的吧,库萨克眼角微微下垂,下眼圈睫毛特别长,看起来很无辜,很可爱。
司机是真的善良的,其他人格,或拜金,或懦弱,或颓废,或暴虐。
但是司机真的像他穿的白衬衫一样。
临死时,司机说:“我看见,你在橘子林里……”那一刻,我其实觉得,这一个人最美好品质丧失之前,给自己的最后忠告和期望。
心灵不管怎样的流离失所,其实都很向往安宁。
橘子林,是这个人的精神向往啊。
司机的死,标志着这个人身上最高尚的人格的丧失。
最后,孩子居高临下的脸是冷色调的。
孩子胖嘟嘟的,孩子也不怎么说话。
开始时,他和母亲手心相对,我以为很温暖。
所以说,对小孩子还是努力维护世界很美好的表象吧吧。
余华说:“人类接受不了太多的真实。
”致命id有感范文400字2刚看完电影的时候还没有反应过来“致命ID”的含义,直到刚刚才突然明白,致命ID指的就是九个ID(一家三口、妓女、旅馆老板、小情侣、警察和囚犯)中中那个致命的ID——小男孩。
电影拍得很好看,情节紧凑,环环相扣,每个小故事都讲的格外精彩,穿插进来的每条线都让人心跳加速,意想不到,十分精彩。
《致命ID》观后感

《致命ID》观后感As I was going up the stairs,I met a man who wasn't there,He wasn't there again today,I wish I wish he'd go away.(当我上楼时,碰见一个原本不在那里的男人,今天他还是不在那里,我希望他离开了)。
这首诗是影片中的主角,一位患有多重人格障碍的病人在小时候写出来的。
当时的他经历着父母离异、自己被职业为妓女的母亲所虐待并丢弃在汽车旅馆中于不顾,这些事件对一个还是孩子的他的幼小心灵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出于对自己的保护,不再受伤害,他的人格中分裂出了一些具有攻击和报复性的人格,也正是因为童年时期的创伤性伤害所产生的攻击性人格,使得成年的他犯下了多重杀人罪。
但由于法律规定患有严重精神障碍的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犯罪是不承担刑事责任的,所以为了证明本片主角确实患有多重人格障碍,片中的心理医生对他进行了谈话治疗和背景调查,知道了他童年时期受过伤害,从而得出了结论“Split personality is the source of evil(人格分裂是罪恶的来源)”。
为了使其他的执法者相信自己的诊断,他采用了一种含药物治疗的方法:他让患者的多重人格同时出现,从而揪出人格中具有犯罪特性的人格并将其抛弃(影片中的人物的死去就是其表现形式)留下“善良”的人格,就能使他不再危害社会安全。
下面我们来看看故事的发展(人格抛弃的过程):统观全程,我们知道主要剧情中出现的十一个人应该就是主角的十一种不同的人格,其中的假警察、犯人、假老板都是具有犯罪性的人格,一家三口也许代表着主角在内心深处对温馨和睦家庭的渴望,女明星也许是对社会阶级的不满,新婚夫妇也许是主角对童年时期自己父母关系的投射,准备从良的妓女很可能是指自己的母亲,而从司机的行为和心理医生的话中,我推测他就是那个应该留下的“善良”人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分裂型人格障碍——以《致命ID》为例
人格分裂,又称分裂型人格障碍是人格障碍的一种,有这类异常人格的人敏感多疑,他们总是妄自尊大,而又极易产生羞愧感和耻辱感。
此类障碍的患病率可能高于精神分裂症和其他人格障碍。
分裂型人格障碍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1.单一性人格分裂:这种人格为双重人格,意为潜伏在身体内的人格。
也就表现在身体显现出的只有一种人格。
2.保护性人格分裂:这种人格分裂为,当主人格受到强烈打击,懦弱,不堪重负的情况下创造出来保护自我的人格。
而这种人格分裂,主人格和次人格通常是两个极端。
3.不共通性人格分裂:这不局限于以上的双重人格,而是多重人格,几个人格都有各自的生活,记忆不互通,也不互相干扰。
4.不知性人格分裂:这种人格分裂共享记忆,共享知识。
也可以称之为多重性格,而当事人却并不了解。
他们并不认为自己人格分裂,而他的思维模式,处事态度都处于两种极端。
5.否定性人格分裂:这种人格分裂刚好与保护性人格分裂相反,否定性人格分裂为强烈排斥,厌恶自己。
而创造出来的另一个人格。
一般情况下表现出来的都是次人格,而主人格则是在强烈刺激或者引导下才会出现。
6.病态性人格分裂:此人格分裂类似不共通性人格分裂,记忆都不受影响,只是在面临某件事或某物的时候,性格发生极大地转变,不过会发生记忆紊乱,自身强行修改记忆,也是元记忆系统为了保护自身所造成。
7.妄想性人格分裂:这种人格分裂属于由幻想中创造出来,如对镜子自言自语,在自己脑内构造一个完整的世界,创造一个完整的人。
【分裂型人格的心理形成机制】(以《致命ID》为例分析)根据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结构学说,影片中主人公的所作所为都是根据自己的本能意识所做的,悲剧的产生是因为无意识潜在的推动力,而麦肯就是跟着自己的本能意识指导自己的行为,他没有正常的童年生活,这就导致了他性格的缺陷,甚至是人格分裂。
但是人的本能并没有消失,在影片中,十个人之中有人不明不白地死后,其他人都处在一片慌乱之中,害怕、惊恐、手足无措等,这些都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也就是本我的外在体现,最能体现这个观点的是十个人中只有妓女帕瑞斯活着逃离了杀人现场,在麦肯心里尽管恨自己的母亲,他童年的记忆使他痛苦,本能希望是要求活得幸福快乐,但是他的本我没有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满足,反而是他母亲对他虐待的记忆变成了一种自我的折磨,他要求从其他方面得到本能的满足,比如影片中小孩提西姆对自己母亲的车祸没有大哭大吼,只是惊恐沉默地看着周围的一切。
还有旅店老板对过气明星卡洛琳·苏珊钱财的企图,情侣中路的女友为了换取路的爱而欺骗路,罪犯罗德为了自己的生存而杀死了同伴,杀死最后的两个人帕瑞斯和司机。
“如果一个人在少儿期的心理发展阶段获得信任感、安全感、自主感和勤奋感,到了青年时期,自我角色认同的问题就可以比较顺利地获得解决,其人格心
理和人格行为就容易适应所处社会的变化发展。
相反,如果少儿阶段心理发展过程中获得的是恐惧感、失落感、自卑感和怀疑感,青年时期就容易出现自我认同的混乱⋯⋯”这证明了主人公麦肯的童年记忆对成年以后人格的巨大影响,没有准确的定位,没有良好的基础教育,对社会的发展不适应。
此时,我们回过头分析这些人物的人格象征:
1.过气女明星卡洛琳:象征着主人翁心中社会虚伪自私的部分,是很弱势的人格,因为和童年阴影的关系不大,只是主人翁对于虚荣而产生的极端反映。
2.年轻丈夫Lou:年轻的新婚男子,象征着主人翁理想中的亲生父亲。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个人没有给他留下多大影响,一个模糊的形象很快就消失了。
3.连环杀人犯:从心理医生的叙述中我们可以得知,主人翁正是因为小时候看到变态杀人才受刺激到心理扭曲的。
4.懦弱的父亲:主人翁的真实生活中缺乏父爱而母亲又是妓女,于是他擅自捏造了这样一个继父的形象,懦弱,却最终因为救孩子而死。
5.母亲:主人翁对自己现实中母亲的印象只有妓女和很忙,于是他捏造了这样一个理想的母亲形象,这个母亲有点强势也明确爱他,却最早就出事故了,完全没能力照顾他。
6.年轻妻子Ginny:可以说母亲在主人翁生命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于是他塑造了一个完美却无法做什么的母亲来爱他,又塑造了Ginny这样一个有点神经质假装怀孕的年轻妻子来照顾他
下面进入4个主要的心理人格:
rry:这个人可以说是主人翁人格中最像正常人的部分:他看正常的综艺节目、贪财、胆小、懦弱,却也从没干过什么真的坏事,最像现实世界的芸芸众生。
他直觉的厌恶妓女Paris,却也帮助Paris来对抗假警察,最终被假警察杀死。
8.假警察:主人翁塑造了假警察这个人格,他负责承担在过去杀害6个人的罪行。
主人翁就是受年幼时见到杀人犯刺激才心理扭曲,他自己长大后却也犯下了相同的罪孽,两个人的犯罪档案摆在了一起,他内心却不愿意承认自己也变成了当年那个变态那样的杀人犯,于是在内心吧这个人格伪装成一个警察。
然而这个假警察最终要和真正的警察对决。
9.司机:这个司机可以说是所有正面形象的化身,主人翁为自己塑造的完美形象。
他虽然无意中撞了人(这个情节的安排,也许是主人翁的正面人格愿意让自己相信自己的杀人行为是无意的)却勇于承担责任,有能力帮助保护身边的人。
他因内心的谴责脱离了警察的退伍也显示了和假警察的区别。
也只有他这个男性人格善意的对待Paris。
这个人格是胖子对自己的理想。
最终和假警察同归于尽。
10.妓女Paris:这个人格集中了主人翁内心对母亲是妓女这个事实的所有执念。
她用身体骗钱,她受人歧视与轻视。
她也同时希望改邪归正,能够单纯的回老家种橘子,而司机杀死了假警察,满足了她的愿望。
【分裂型人格的治疗与预防】
分裂型人格目前主要有两种治疗方法,即心理治疗和生物医学治疗。
尽管目前在人格障碍的治疗上已取得了一些进步,找到了有效改善症状的方法,但对人格障碍的处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根据人格障碍者的不同特点,帮助其寻求减少冲突的生活道路。
人格障碍一旦形成不易矫正,故应贯彻预防原则,从幼儿开始教育,强调培养青少年的健康人格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具有健全理想的人格,能够良好的适应社会生活,保持内心的和谐和人格的完整,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础之一。
我们必须从幼年抓起,用以引导,教化,培养,塑造青少年的健康人格。
中国青少年的理想人格特征应为:
1.具有积极健康的主体意识,能自我尊重,且有能力感。
它表现为以积极的态
度认识自我的存在并接受和尊重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和潜力有信心。
还肯定自我的特殊,“我之所以为我”,并强调自我实现,肯定自我价值。
积极健康的自我意识对于个人的人格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对那些主体意识淡薄,对自己缺乏尊重,对他人也缺乏尊重的青少年的健康人格培养更具有重要意义。
2.正确了解认识评估自己,并能自我承认和接受这种评价。
也就是奉行自我认
可的原则,不抬高夸大自我――自以为了不起,老子天下第一;也不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过分贬低自己,而是实事求是的客观自我评价和自我定义。
他们承认自己的能力和才干,同时又承认自己的不利条件和限制因素。
它是一个人自卑,自信,自负三者的相互作用与协调,在此基础上,社会,家长能更清楚的了解青少年,青少年更能看清和认识自己,以便能更好地朝着确定的方向去实现自我。
3.面向未来,一往无前的态度,能有所侧重的看待过去,现在与未来。
他们承
继过去,看重现实,放眼未来。
他们能明确地意识到生活是不断前进的,追求的方向应该适宜未来的目标和任务,并用未来的希望激励和引导现实的生活。
当然,并不是这些人格特征每个青少年都完全具备,但可以此为目标不断的自我塑造去努力和升华。
来完善、健全适宜自己的健康人格。
健康人格在一定程度上是个人选择的结果,我们以什么样的标准判定健康人格,我们在多大程度上能达到健康人格,取决于个人的选择。
社会,学校,家庭应针对青少年群体和个体的不同特征与实际情况,引导青少年参照健康人格模式积极主动,独立自主地选择变通确立适合于自己(群体或个体)的人格模式,并通过自我塑造和社会培养相结合来升华青少年理想健康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