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8-2030)简介
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

3、三级城镇:徽城、海阳、祁山、碧阳等四个城镇;
4、四级城镇:主要是市域重点镇,包括呈坎、汤口、宏村、三阳、闪里镇、太平湖、仙源、深渡、王村、焦村、万安等27个城镇;
5、五级城镇:一般建制镇共24个。
四、 市域交通发展战略与发展目标
六、 道路系统规划
1、道路分级
按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四个等级规划建设。
2、道路网结构
(1)环状放射的快速路
快速路形成“环枝结合、一环五枝”结构:环绕绿心的快速路起到刚性控制城市增长边界以及快速疏散交通综合体至机场、中心城区各组团以及至花山谜窟风景区交通的功能。“五枝”为快速进入岩寺城区、休宁县城、歙县县城、新城区、机场的快速路。
3、“两轴”——东西向、南北向两条城镇发展轴
东西向屯景高速公路沿线、慈张线、皖赣铁路、徽杭高速公路发展轴及南北向京福高速铁路、合铜黄高速公路、205国道沿线发展轴。
三、 城镇等级规模结构
规划期末,黄山市域城镇等级规模将形成五级结构。
1、一级城镇:黄山市中心城区,人口规模70万人;
二、 城市用地空间增长边界
增长边界内用地面积总计145.3平方公里,其中包括水域、生态林地、储备用地等。除国家及省重点工程经法定程序审批批准外,任何城市建设不得超过城市用地空间增长边界线。
三、 城市形态与结构
1、功能结构:多中心组团结构。
形成屯溪组团+开发区新城区组团+岩寺组团两主一副的多中心组团结构。
4、公共交通发展规划
公交体系将由快速公交、常规公交(含公交干线、支线)、城郊公交、城乡公交、镇村公交、旅游公交、出租车等构成。
黄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黄山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黄政办〔2017〕46号

黄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黄山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黄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黄山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黄政办〔2017〕46号各区、县人民政府,黄山风景区管委会,黄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黄山现代服务业产业园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经市政府同意,现将《黄山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黄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7年8月25日黄山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健全科学、民主的投资决策机制,提高投资效益,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16〕18号)和《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政府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皖发〔2016〕37号)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政府投资项目,是指使用市本级财政公共预算资金、政府性基金收入、地方政府债券和政府购买服务等安排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采用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的投资项目,已制定专项管理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政府投资项目主要包括社会公益服务、公共基础设施、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重大科技进步、社会管理、国家安全等公共领域,以及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其他项目。
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项目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规定严格管理。
第四条市投融资管理委员会是全市投融资重大事项决策机构,负责审定政府投资项目年度投资计划。
市发展改革部门是政府投资主管部门,负责编制政府投资项目三年滚动计划和年度投资计划及项目审批与监督管理。
王福宏书记在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王福宏书记在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王福宏(2010年4月13日)同志们:这次全市人口计生工作会议,非常重要。
刚才,志民同志所作的工作报告讲得很好,我完全赞成,希望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在计生工作第一线工作了25年的罗雪琴同志、在深山计生所工作了15年的王红芳同志分别以“以青春作笔书写国策人生”、“为了大山里的育龄妇女”为题,作了生动的发言,听了不能不让人肃然起敬、不能不让人感到心灵震撼,我们深受教育、深受感染。
她们对事业的执着情、对工作的认真劲,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她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值得我们充满敬意。
宣传部门要宣传这些同志,弘扬她们的精神,推进我们各项工作、各项事业!这里,我简要讲五个观点、提八点要求,供同志们参考。
五个观点是:第一,成绩要充分肯定,面临的问题更不容忽视,人口警钟长鸣最重要。
去年,我市荣获“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市”和“城市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奖”称号,成绩应予充分肯定,但基层基础工作还比较薄弱、出生人口性别比有所升高等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切不可盲目乐观。
第二,人口量的控制十分重要,质的提升更应该重视,统筹推进最必要。
控制人口数量、稳定低生育水平始终是第一位的任务,不能有丝毫麻痹和松懈,但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更要高度重视,下大力气抓好。
第三,依法办事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人文关怀更要兼顾,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最关键。
计划生育是群众性工作,要在依法办事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真正把管理与服务统一起来,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第四,工作责任要严明,保障措施也要紧紧跟上,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最紧要。
计划生育是一项基本国策,人口问题事关根本、事关全局、事关未来,既是发展问题,也是民生问题,各级各部门必须确保任务落实、措施落实、责任落实。
第五,领导要高度重视并持续加强,各级各有关部门也要密切配合、齐抓共管,不断强化工作合力最迫切。
黟县碧山古村落保护与利用规划说明书

目录第一章规划总则 (1)一、规划背景 (1)二、规划范围 (1)三、规划依据 (1)四、规划指导思想 (1)五、规划目标与年限 (2)第二章古村概况 (2)一、地理位置 (2)二、行政区划 (2)三、自然条件 (2)四、社会经济条件 (2)第三章资源分类和价值评估 (2)一、资源现状 (2)二、古建筑资源一览表 (4)三、旅游资源类型划分 (6)四、旅游资源吸引向性评价 (6)第四章建(构)筑物保护规划 (7)一、保护原则与目标 (7)二、保护区界界定 (7)三、保护与更新方式 (8)四、保护规划管理措施 (8)第五章居民保护与非物质文化保护规划 (9)一、居民保护 (9)二、非物质文化保护 ................................................................................................................................................... 9第六章旅游主题定位与促销策略. (10)一、旅游主题定位 (10)二、旅游市场营销规划 (10)三、旅游营销策略 (10)第七章旅游功能分区和项目设置 (11)一、旅游功能分区 (11)二、旅游项目策划 (11)第八章旅游线路规划 (13)第九章管线工程规划 (13)一、道路交通规划 (13)二、给水排水 (13)三、供电电信 (14)第十章基础设施规划 (14)第十一章环境整治与旅游安全规划 (14)一、环境卫生整治 (15)二、强弱电线整治 (15)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15)四、水体治理 (15)五、防灾体系规划 (15)第十二章保护利用实施保障措施 (17)一、行动安排 (17)二、实施保障 (17)第一章规划总则一、规划背景黄山市内有众多的古村落、古民居,这些古村落、古民居无论是在村镇规划结构上还是在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应用上都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承载者博大精深的徽文化。
黄山垃圾填埋场初步设计

1.2.3 编制原则 本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的编制以以下内容作为编制原则: (l) 以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批复等相关内容为基础。 (2) 对垃圾处理厂场址进行比选,并最终确定场址。 (3) 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和标准。 (4) 坚持因地制宜、从当地的实际出发,达到本工程项目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
须对配套工程进行建设。考虑到现状和发展需求,建立起适合黄山市实际情况的垃圾 运输和处理体系。其中,运输体系主要由具有收集和转运两种功能的收集压缩车组成。 处理体系主要包括新建生活垃圾处理厂一座。处理厂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现有场地 条件,并兼顾远期发展,考虑到项目建设的经济性,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自然资源,而 且各项环境指标都基本符合国家及部级等有关标准,在运行过程中也能获得一定的经 济效益,实现了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和资源化的目标, 较好地做到了环境效益、社会 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
水处理工程、封厂规划等。 主要工程设备主要为填埋作业设备,包括各种填埋摊铺和碾压设备,如垃圾压实
机、推土机等。 (2) 配套工程主要包括进场道路、称量设施、机械维修、供配电、给排水和消防、
监测化验、加油、冲洗和洒水等设施。 (3) 生产管理与生活服务设施主要包括办公楼、单身宿舍、食堂和浴室等。
1.1.5 服务范围及设计规模 本垃圾卫生填埋场的服务范围主要是消纳黄山城区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同时,必
所产生的污染问题,最大限度的减轻和避免产生二次环境污染。 1.2.4 编制内容
本初步设计文本以消纳垃圾、保护环境、造福人民为主要目的,合理处理处置黄 山市城市生活垃圾、改善黄山市垃圾运输体系、有效保护环境为目的,提出生活垃圾 的处理处置设计方案,以及收运系统方案,从而提供合理的项目实施建议。
黄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黄山市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的通知-黄政办〔2019〕7号

施行日期
2019.02.21
文号
黄政办〔2019〕7号
主题类别
城乡规划
效力等级
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正文:
----------------------------------------------------------------------------------------------------------------------------------------------------
黄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2月21日
——结束——
黄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黄山市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的通知
黄政办〔2019〕7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黄山风景区管委会,黄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黄山现代服务业产业园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黄山市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已经市政府第十七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自2019年4月1日起施行。
黄山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

黄山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1. 引言黄山风景旅游区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凭借其壮丽的山峰、奇特的云海和恢弘的风景,黄山风景旅游区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一宝贵资源,制定一份全面的总体规划非常重要。
本文将就黄山风景旅游区的总体规划进行详细介绍。
2. 规划目标黄山风景旅游区的总体规划的主要目标如下: - 保护和修复黄山风景旅游区的自然环境,确保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 提升黄山风景旅游区的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水平,提高游客体验; - 挖掘和开发黄山风景旅游区的文化资源,丰富旅游产品和服务; - 推动黄山风景旅游区与周边地区旅游资源的联动发展。
3. 规划内容3.1 生态保护与恢复为了保护和修复黄山风景旅游区的生态环境,规划将采取以下措施:- 设立生态保护区,严格限制人类活动的范围; - 加强生态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生态问题; - 实施植被恢复计划,增加植被覆盖度; -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3.2 旅游设施与基础设施改善为了提升游客体验,规划将进行以下改善: - 完善游客接待中心,提供便利的服务设施; - 扩建公园道路,提高旅游区交通流通能力; -建设更多的停车场,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 提升旅游区的网络覆盖和通信设施。
3.3 文化资源开发黄山风景旅游区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规划将开发以下方面: - 建设文化展示区,展示黄山地区的传统文化; - 设立文化学习中心,提供学习和体验黄山文化的机会; - 开展文化艺术演出,丰富游客的文化娱乐活动。
3.4 区域联动发展黄山风景旅游区与周边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规划将推动区域联动发展: - 建立旅游资源共享机制,推动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 - 加强与周边旅游景点的合作,开展联合宣传和推广活动; - 完善交通网络,便利游客前往其他旅游景点。
4. 实施计划为了顺利实施黄山风景旅游区的总体规划,需要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 制定生态保护与恢复的工作计划,并确保执行; - 逐步改善和升级旅游设施和基础设施; - 完善文化资源开发的具体措施和时间表; - 加强区域联动发展的合作机制。
黄山市城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20年)

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 1 类声环境功能区
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 2 类声环境功能区
护住宅安静的区域;
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 3 类声环境功能区
重影响的区域;
1.3 指导思想 以改善声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黄山市人民享有良好的声环境为目标,
以《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 年)》(2018 年修改)为指导,重点考虑 黄山市屯溪区、徽州区、黄山区及高新区近期建设规划和用地现状,按照规划 用地性质、用地现状、声环境质量现状和现行声环境功能区划,科学划定声环 境功能区类别。
具有一定规模的交通服务区域,详见附件2。交通干线包括4a类交通干线(高速 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内河航 道)和4b类交通干线(铁路干线)。各城区近期建设项目,如轨道交通地面场站 及停车场、汽车站、公交枢纽、港口站场、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具有一定规模的 交通服务区域划分为4a或4b类声环境功能区。
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区域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的区域,包括 4a 类和 4b 类两种类型。4a 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
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 4 类声环境功能区
河航道两侧区域;4b 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地面)
场站、公交枢纽、港口站场、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具有一定规模的交通服务区
域,划为 4a 类或 4b 类声环境功能区。
1.6 适用范围
本次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范围覆盖整个《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 年)》(2018 年修改)中的黄山市屯溪区、徽州区、黄山区及高新区城市规划区 范围,总面积约 167.307 平方公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8-2030)简介第一篇规划总则一、规划期限近期:2008年-2015年;远期:2016年-2030年;远景:2030年以后二、规划层次与范围1、市域:总面积9807平方公里2、黄山市城市市区:由中心城区(包括屯溪城区、新城区、岩寺城区)和甘棠城区组成。
城市规划区范围总面积约588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85平方公里。
3、规划内容:城市总体规划(1)中心城区规划区范围包括:屯溪区;徽州区的岩寺镇、潜口镇、西溪南镇;歙县郑村镇、王村镇部分行政区域(徽杭高速公路以西、以北);休宁海阳镇(横江以及合铜黄高速以东,南至花山谜窟风景区边界)、东临溪镇(东、西、北以及东南至行政区划边界,西南至四堂、汕头)以及商山乡部分行政区域(率水以北,合铜黄高速以东);花山谜窟-渐江风景区;规划区面积约505平方公里。
(2)甘棠城区规划区范围包括:甘棠城区规划建设用地及城市新区、耿城集镇建设区、绿谷开发区等需要实际控制的区域。
具体范围为东至五里塔、饶村、方家;南至黄碧潭水库、二龙桥、大坞里;西至竹园二级水电站、谭家、肖黄山、彩虹桥;北至雾山、马家、弦瑞,总面积约83平方公里。
三、城市性质与职能1、城市性质世界著名的现代国际旅游城市;长三角旅游中心城市之一;皖浙赣省际中心城市。
四、城市规模1、城市人口规模:近期2015年城市人口为51万人,远期2030年城市人口为85万人。
(1)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近期2015年城市人口为41.5万人,远期2030年城市人口为70万人。
(2)甘棠城区城市人口规模近期2015年为9.5万人,远期2030年为15万人。
2、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近期2015年控制在55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07.5平方米左右;远期2030年控制在85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00平方米。
(1)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近期2015年控制在44.7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07.5平方米左右;远期2030年控制在7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00平方米。
(2)甘棠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近期2015年10.3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07.5平方米左右;远期2030年控制在15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00平方米。
第二篇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一、市域人口及城镇化水平预测近期2015年,黄山市域总人口为15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7万人,城镇化水平为50%;远期2030年黄山市域总人口为16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16万人,城镇化水平为72%。
二、城镇空间组织结构规划构成“一群二片两轴”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1、“一群”——黄山南部城镇群要包括黄山南部中心城区、歙县的徽城、郑村镇、王村镇等;休宁海阳、万安、齐云山镇等;岩寺的西溪南镇等。
2、“二片”——环黄山城镇密集区、世界文化遗产地城镇密集区环黄山城镇密集区以黄山风景名胜区为核心,以汤口、甘棠、焦村、耿城、谭家桥、太平湖镇等风景区外围城镇,以旅游服务接待为核心,形成基础设施紧密联系的城镇建设区。
世界文化遗产地城镇密集区以碧阳镇、宏村镇、西递镇、祁山镇为节点,围绕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改善内外部交通条件,强化各城镇的服务功能。
3、“两轴”——东西向、南北向两条城镇发展轴东西向屯景高速公路沿线、慈张线、皖赣铁路、徽杭高速公路发展轴及南北向京福高速铁路、合铜黄高速公路、205国道沿线发展轴。
三、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规划期末,黄山市域城镇等级规模将形成五级结构。
1、一级城镇:黄山市中心城区,人口规模70万人;2、二级城镇:甘棠城区,人口规模为15万人;3、三级城镇:徽城、海阳、祁山、碧阳等四个城镇;4、四级城镇:主要是市域重点镇,包括呈坎、汤口、宏村、三阳、闪里镇、太平湖、仙源、深渡、王村、焦村、万安等27个城镇;5、五级城镇:一般建制镇共24个。
四、市域交通发展战略与发展目标1、铁路建设京福高速铁路、皖赣复线、黄杭高铁黄山段以及配套设施。
建设黄山-金华铁路、铜陵-太平铁路黄山段。
2、市域公路系统(1)市域高速公路建设形成“一环七射”的高速公路网络,由高速公路外环、合铜黄、徽杭、屯景、黄千、溧黄、祁砀、宁黄高速公路构成,其中合铜黄、徽杭高速公路在中心城区南部形成的南半环为现状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北半环,屯景、黄千、溧黄、祁砀、宁黄高速公路为规划高速公路。
(2)市域公路网络市域公路网络主要解决市区与县城、县城与重点城镇、重点城镇与一般城镇之间的相互联系,建设环黄山公路、环太平湖公路、许—谭公路,使偏远乡镇到达中心城区的时间控制在1-2个小时。
3、航空港。
黄山机场按4E类标准规划控制,跑道延长至3200米,用地扩展到230公顷。
4、水运及港口。
规划建议在花山附近建设航运码头,恢复新安江—深渡—街口的水运。
五、市域自然资源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重点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历史文化街区以及周边环境的整体景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典型的历史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传统民俗。
第三篇城区总体规划第一部分中心城区总体规划一、建设用地发展方向规划期内,屯溪城区以向西北方向黄山经济开发区(新城区)的跨越式发展和中心城区集中紧凑向南发展为主;岩寺城区以向西、西北方向发展为主;新城区所在区域将成为黄山市中心城区未来的集中发展空间。
二、城市用地空间增长边界增长边界内用地面积总计145.3平方公里,其中包括水域、生态林地、储备用地等。
除国家及省重点工程经法定程序审批批准外,任何城市建设不得超过城市用地空间增长边界线。
三、城市形态与结构1、功能结构:多中心组团结构。
形成屯溪组团+开发区新城区组团+岩寺组团两主一副的多中心组团结构。
2、形态结构:“三城环绿心、曲水绕三城”。
通过快速道路串联屯溪、新城区、岩寺三个城区和若干旅游景点,同时,蜿蜒曲折、线型优美的新安江、率水、横水、丰乐河等多条河流在三个城区中环绕穿越,城市生长在青山绿水之间。
四、分区建设指引1、屯溪组团(1)功能定位:传统的城市金融商贸服务、行政办公、文化娱乐、科研文教以及商业服务综合区;新兴的市域旅游经济增长点;重要的城市历史风貌保护区;环境优良的城市住区。
(2)发展要点: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强化、优化传统服务业,全面提升城市的综合服务职能。
2、新城区组团(1)功能定位:为全市的旅游接待、旅游集散中心、金融、商贸中心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2)发展要点:加快建设黄山铁路新客站及其附属设施,以居住、公共设施建设为主导,积极发展旅游业配套设施和无污染加工工业企业,同时带动物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是集旅、贸、居、工于一体的城市新区。
站前区应以旅游接待、商务办公、商贸为特色、包含文化娱乐等综合功能,是黄山市现代城市风貌集中体现区,现代城市住区。
3、岩寺组团(1)功能定位:中心城区重要的工业和物流基地,环境优良的城市住区,休闲观光旅游的接待基地。
(2)发展要点:需要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充实城市职能,提升城区品质,提高城区的综合服务功能;提高产业的层次,提升产业结构;加强产业用地的潜力开发,节约使用土地。
4、中部生态绿区(1)功能定位:城市生态绿区,城市居民及游客不可多得的休闲、观光、游憩地。
(2)发展要点:按绿线要求进行控制,建设城市生态公园。
五、用地布局规划1、社会事业发展与公共设施中心体系规划(1)城市中心公共设施体系布局。
形成市级中心-市级次中心-片区中心-社区级中心四级中心体系。
(2)商业金融设施用地布局。
形成屯溪组团的屯溪老街-前园路、新城区新站地区市级商业中心,在新城区齐云大道及梅林大道交叉一带、岩寺城区云峰路一带分别形成两个城市次级商业中心。
(3)文化娱乐设施用地布局。
按照市级、区级及社区三级进行配建。
(4)体育设施用地布局。
推进既有体育设施改造。
规划新的市、区级体育中心。
(5)医疗卫生设施用地布局。
加快现有医院扩容改造。
完成医院相应设备的升级和改造,将黄山市人民医院基地向东扩至现黄山卫校,同时推进新医院建设。
规划市级医疗保障机构及专业医疗机构,包括传染病医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急救中心、血站及110救护站等。
按照相关标准配建社区健康服务中心。
(6)教育科研设施用地布局。
完善基础教育设施布局。
严格按照相关标准配置新建居住区幼儿园及中小学校。
调整完善现状中小学规模和布局,优化现有教育设施和资源。
加快高等教育建设步伐。
推进职业技术教育发展。
结合屯溪组团的发展筹建1-2所职业技术学院。
(7)文物古迹用地。
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保护和整治。
2、居住用地布局规划以“大均衡、小集中”的居住-就业配套模式为基础,引导“大融合、小分散”的住区社会空间结构。
3、工业用地布局规划整合现有工业用地,大力发展徽州经济开发区(徽州城北工业园区)、发展徽州循环经济园区、逐步调整岩寺城东工业区,建设岩寺工业组团。
随高铁及枢纽站的建设,置换丰南工业园,调整阳湖帅鑫工业园区(1.4平方公里左右)。
4、仓储物流发展与用地布局规划规划期内,重点建设梅林物流园区、机场物流园区、岩寺物流园区3个物流园区。
六、道路系统规划1、道路分级按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四个等级规划建设。
2、道路网结构(1)环状放射的快速路快速路形成“环枝结合、一环五枝”结构:环绕绿心的快速路起到刚性控制城市增长边界以及快速疏散交通综合体至机场、中心城区各组团以及至花山谜窟风景区交通的功能。
“五枝”为快速进入岩寺城区、休宁县城、歙县县城、新城区、机场的快速路。
(2)“半环状+方格网”的城市主干道“两半环”:一环为屯光大道—北海路—齐云大道—梅林大道—黄山路—永佳大道—快速东路—快速南路;一环为码头路—徽州大道—柏山路—辅路—环城西路—迎宾大道—九龙二号路—站前路—二环北路—永佳大道—快速东路—快速南路。
“五横”:从交通组织来说,东西的交通主要通过五横来组织,徽州区的黄山路;新城区徽州路、齐云大道;屯溪区的黄山路、徽州大道。
“六纵”:从西到东的四纵分别为站前路、梅林大道、永佳大道、新安北路—新安南路、前园路、天都大道。
3、公共停车场规划对外停车场:在城市周边主要对外公路的出入口附近规划大型停车场。
市区停车场:城市核心区、城市组团中心采用以小型停车场为主,以一定数量的占道停车为辅,以公共建筑配建停车场为补充的停车模式。
4、公共交通发展规划公交体系将由快速公交、常规公交(含公交干线、支线)、城郊公交、城乡公交、镇村公交、旅游公交、出租车等构成。
适时调整皖赣铁路黄山南部城镇群段与皖赣铁路复线共廊,现皖赣铁路改为城市轻轨。
七、绿地系统规划1、规划指标(1)人均公共绿地:远期13平方米/人以上(2)城市绿地率:远期45%2、绿地系统布局结构:形成“一环五带多园多廊道”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