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惯用语
多字惯用语及最新3字惯用语

常见惯用语八竿子打不着:比喻关系疏远或没有关系。
拔出萝卜带出泥:比喻一个犯罪分子的落网,带动了另一个犯罪分子的暴露。
饱汉不知饿汉饥:比喻不能设身处地为有困难的人着想。
不管黑猫白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形象化表述。
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告诫人们进行经济活动等时,不要孤注一掷,要多留几条后路。
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与“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近似;也有遇到困境后应有所变通,不要固执一种选择。
闭塞眼睛捉麻雀:比喻盲目地办事情。
唱白脸:(白脸——京剧中的反派角色。
)指扮演反面的角色,对事情采取尖酸刻薄的态度。
唱对台戏:比喻采取与对方相反的行动,或有意搞垮对方。
唱高调:说不切实际的漂亮话;说得好听而不去行动。
唱空城计:比喻掩饰自己的力量空虚、骗过对方的方法;比喻某单位的人员全部或大部分不在;形容肚子饿。
唱主角:比喻担负主要人物或在某方面起主导作用。
炒鱿鱼:鱿鱼一炒就卷起来,像是卷铺盖,比喻解雇、撤职。
撑场面:指维护表面的排场;维护体面。
吃不了兜着走:比喻某人行为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
吃错药:比喻说话办事有违常理。
吃小灶:比喻享受到特殊照顾。
丑媳妇早晚要见公婆:比喻不好的东西迟早要让人知道。
穿小鞋:比喻暗中报复人,刁难人。
闯红灯:比喻超越规则办事。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一条路走不通,还可以走另一条路;不把自己局限于某一个目标。
打官腔:指说些官场上的辞令、口吻,或用冠冕堂皇的话来应付、推托或责难别人。
打水漂:比喻白白投入而没有收获。
打退堂鼓:比喻办事中途退缩。
打小报告:比喻背着当事人向上级告发其隐私(通常含贬义)。
打预防针:比喻提前打招呼,做好思想准备,以防患于未然。
打圆场:调解纠纷,缓和矛盾。
大气候:比喻出现在较大范围的某种整治、经济形式或思潮。
大水冲了龙王庙:比喻自家人损害自家人。
当面鼓对面锣:比喻面对面的谈判或交换意见。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比喻按实际情况办事。
动宾结构的三字惯用词

动宾结构的三字惯用词
拉拉手,抻抻面,画画册,劈劈柴,讲讲座,玩玩具,泡泡面,拼拼盘,上上海,钉钉子,对对子,铺铺盖,打打糕,切切面,照照片,拉拉杆,亲亲人,包包袱,卷卷尺,开开关,靠靠背,带带鱼,当当差,背背包,当当家,弹弹弓,提提案,提提琴,掸掸子,吊吊灯,定定价,收收条,封封口,刷刷子,扶扶手,灌灌肠,挂挂钩,划划子,记记号,锁锁头,剪剪纸,雕雕刻,讲讲义,考考生,挑挑子,跨跨栏,跳跳板,拉拉锁,架架子,排排行,聊聊斋,批批件,泡泡菜,盖盖子,画画眉,备备品,论论语,跳跳箱,涂涂料,种种子,托托盘,坐坐垫,饮饮片,绷绷带,摇摇篮,制制服,贴贴画,剪剪报,画画像,发发卡,算算术,吊吊桶,作作家,转转盘,爱爱人,读读者,圈圈子,套套圈,点点心,评评书,拉拉链。
汉语三字惯用语集锦(四)

汉语三字惯用语集锦(四)(惯用语400例)新疆奎屯市二中高葆金336、下马威:原来指新官到任时故意向下属显示威风,泛指一开始就向对方显示的威力。
337:下台阶:(设法)摆脱困境。
338、下水船:才思敏捷或见事不妙改变态度339、下一肩:差一截340、下坡路:比喻向衰落或灭亡的方向发展的341、小算盘:比喻为个人或局部利益的打算。
342、小报告:指私下向领导反映的有关别人的情况(含贬义)343、小广播:私下传播不应该传播的或不可靠的消息。
344、小九九:比喻心中的算计。
345、小爬虫:跟在厉害的人后面干坏事的小丑346、小媳妇:在别人手下受气的人续香烟:传宗接代347、闲磕牙:无事时的聊天348、现世宝:丢人的人349、笑面虎:比喻外貌装得善良而心地凶狠的人。
350、细柳营:军纪严明的军营351、削山头:排除小团体352、摇钱树:比喻借以获取钱财的人或物。
353、压担子:指派或增加任务354、压口舌:压制众人议论355、押孤丁:根据事态变化,采取一次冒险行动一锅粥:形容混乱的现象。
356、一窝蜂:形容许多人乱哄哄地同时说话或行动。
357、一言堂:多指领导缺乏民主作风,不能听取群众的意见,特别不能听相反的意见。
358、一条龙:比喻生产程序或工作上的紧密联系和配合。
359、一元化:1由多样向单一发展2指集中统一。
360、一百一:好得不能再好361、一箭地:很近的距离362、一景儿:类型相同或一样363、一面砍:片面分析364、一盆火:热情一日三365、一刀切:比喻不顾实际情况,用同一方式处理问题。
366、一锅端:比喻全部消灭或尽其所有。
367、一盘棋:比喻整体或全局。
368、一层天:与往常不同的景象369、应声虫:比喻随声附和的人。
370、应景儿:为顺应某事,做姿态敷衍一下371、印把子:权力。
372、油木梳:娼妓油渣子:草包废物373、有首尾:互相有联系或勾结。
374、鱼水情:形容极其亲密的情谊,就像鱼和水不能分离一样。
惯用语大全三个字

惯用语大全三个字
惯用语三个字有:白日梦、半边天、磨洋工、绊脚石、保护伞、抱佛脚、背黑锅、闭门羹、擦边球、墙头草、炒鱿鱼、开小灶、穿小鞋、单相思、吊胃口、定心丸、东道主、鬼门关、耳边风、恶作剧等。
1、安乐窝∶安逸的生活环境或小巧、温暖、舒适的处所或房间。
2、白骨精:《西游记》中一个阴险狡诈、善于伪装变化的女妖精。
常用来比喻阴险毒辣的坏人。
3、白日梦:比喻根本不能实现的幻想。
4、半边天:比喻新社会妇女的巨大力量能顶半边天,也用来指新社会的妇女。
5、绊脚石:绊脚的石头,比喻阻碍前进的东西。
6、保护伞:比喻可以起保护作用的有威慑性的力量或有权势的人。
7、抱佛脚:原来比喻平时没有联系,临时慌忙恳求,后来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8、背黑锅:比喻代人受过,泛指受冤屈。
[总结范文]惯用语
![[总结范文]惯用语](https://img.taocdn.com/s3/m/2895d64cddccda38376bafe6.png)
[总结范文]惯用语惯用语惯用语(一):汉语中常用的三字惯用语大全1、墙头草:比喻无主见的人顺风倒的人。
2、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比喻态度强硬要求强烈的单位或下属能得到更多的照顾。
3、执牛耳: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每人尝一滴牲血,主盟的人亲手割牛耳取血,故用“执牛耳”指盟主。
之后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
4、亮红牌:借指取消资格勒令停止。
红牌是体育比赛中裁判用来处罚严重犯规运动员的红色标志。
5、口头禅:经常挂在口头的词句。
6、白日梦:比喻根本不能实现的幻想。
7、马大哈:“马马虎虎大大咧咧嘻嘻哈哈”的缩略语,指粗心大意的人。
8、一锤子买卖:一次性交易,多指不法商贩的行为,含贬义。
9、势利眼:作风势利的人。
10、听风就是雨:刚听到一点风声就信以为真。
11、乱点鸳鸯谱:形容瞎指挥,胡乱凑合。
12、大红人:指受到领导信任重用的人。
13、拍马屁:向人谄媚奉承。
14、笑面虎:比喻外貌装得善良而心地凶狠的人。
15、上台阶:比喻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16、保护伞:比喻能够起保护作用的有威慑性的力量或有权势的人。
17、门外汉:外行人。
18、吃醋:产生嫉妒情绪(多指男女关系上的)。
19、拔出萝卜带出泥:比喻一个犯罪分子的落网,带动了另一个犯罪分子的暴露。
20、一言堂:旧时商店挂的扁额,表示不二价;现多指领导缺乏民主作风,不能听取群众的意见,个性不能听相反的意见,跟“群言堂”相对。
21、安乐窝∶安逸的生活环境或小巧温暖舒适的处所或房间。
22、护身符:比喻保护自我借以避免困难或惩罚的人或事物。
23、捡了芝麻丢西瓜:比喻抓住了次要的东西而放下了主要的东西。
24、三寸舌:指能言善辩的口才。
25、一锅端:比喻全部消灭或尽其所有。
26、唱主角:比喻担负主要人物或在某方面起主导作用。
27、弄潮儿:比喻敢于在风险中拼搏的人。
28、鸿门宴:喻指加害客人的宴会。
29、敲竹杠:利用别人的弱点或借某种口实抬高价格或索取财物。
30、点鬼火:比喻鼓动别人做坏事。
含猴的三字惯用语

含猴的三字惯用语
1. 猴儿精:形容人聪明、机智,像猴子一样机敏灵活。
2. 猴急猴急的:形容人着急、迫不及待的样子。
3. 耍猴儿:指耍弄猴子进行表演,也比喻耍弄、戏弄他人。
4. 猴顶灯:本意是指猴子登高顶灯,常用来形容人善于攀爬或登高。
5. 尖嘴猴腮:形容人相貌丑陋,多用于讽刺或贬损。
6. 沐猴而冠:比喻虚有其表,像猴子戴上帽子装扮成人样,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7.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比喻在没有出色人才的环境中,不起眼的人也能称王称霸。
8. 猴年马月:用来形容时间的不确定或遥遥无期。
这些惯用语通过“猴”的形象或特点来比喻人的行为、性格或情况,具有一定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惯用语的含义可能在不同的地区或文化背景中有所差异,具体含义还需根据上下文和使用场景来理解。
在中国文化中,猴子常常被视为机智、灵活和调皮的形象,因此与“猴”相关的惯用语也常常带有这些特点。
同时,这些惯用语也反映了人们对猴子行为和特点的观察和理解。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需要更多关于“猴”的三字惯用语或有其他需求,请随时告诉我。
(知识积累) 一、三字惯用语

一“然”氏家族公告一切照旧用仍然清楚明白用了然表示转折用虽然坚强不屈用傲然坚决果断用断然正大刚直用浩然恐惧不安用惶然意料之中用果然毫不动摇用毅然不知所措用茫然寂静无声用悄然心情安定用泰然心情平静用坦然通达开阔用豁然恭敬有加用肃然忽然醒悟用恍然疑虑消失用释然出乎意料用竟然界限分明用截然整齐有序用井然白费心机用枉然笑得很美用嫣然安稳无虑用安然神情发呆用木然高大雄伟用巍然悠闲自得用悠然喜悦愉快用欣然声音巨大用轰然气氛洋溢用盎然仰头挺胸用昂然洋洋自得飘飘然严肃敬畏用凛然迷糊不清用昏然二、“立”的多种意思与应用屹立:山峰高耸的样子矗立:高耸地立着挺立:直立耸立:高高地直立伫立:长时间恭敬地立着兀立:高耸、突出三、“静”的多种组合宁静的夜晚恬静的脸上寂静的晚上安静的教室雅静的房间幽静的山林僻静的山村冷静的头脑平静的语气文静的姑娘幽静的小路镇静地面对四、“烈”的多种组合激烈的战斗剧烈的疼痛猛烈的炮火强烈的光线热烈的掌声壮烈地牺牲1五、“优”的妙用优越的条件优厚的待遇优质的服务优秀的品质优惠的价格优异的成绩优生的孩子优良的秩序优良的作风优美的舞姿1六、对对子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画饼充饥----望梅止渴缘木求鱼----守株待兔心中有鬼----目中无人追本穷源----寻根究底风吹草动----水滴石穿锦上添花----雪中送炭化险为夷----遇难呈祥不劳而获----自食其力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刻舟求剑-----掩耳盗铃流芳百世----遗臭万年祸不单行----福无双至落井下石----过诃拆桥国泰民安----人寿年丰苦中作乐----死里逃生柿子拣软的捏——山芋拣硬的拿菜刀越磨越快——文章越写越精一楸挖不成井——一笔写不成文七关于书的比喻源泉——“爱书吧,它是你知识的源泉。
”(高尔基)面包——“我扑在书籍上,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高尔基)阶梯——“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良药——“书犹药也,善读者可以医愚。
惯用语以三字格为主

惯用语以三字格为主
惯用语是中国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们可以用来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添加更多的思想和引申性,从而提高文章的魅力。
经常使用惯用语也就成为文学创作技巧中被高度重视的一环。
其中,以三字格而著称的惯用语是最受欢迎的,有许多的流行的三字格,比如“晴雨披风”、“知行合一”、“人法地”、“求知若饥”等。
三字格惯用语能使文章变得更加简洁明快,促进读者的理解。
这种类型的惯用语能提供一个精辟的思想概括,充分展示了作者的文学修养和才智,也能给文章赋予一定的风格。
比如“晴雨披风”用来比喻随着岁月的变化而适应环境,所表达的思想极具深刻性,可以引发读者的共鸣。
“知行合一”则可以强调读者要求自己既要领悟,又要实践,深化理解知识。
中国的惯用语三字格不仅有极为丰富的内容,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比如“动心画眉”,反映了深厚的古代文化,表达了中国人对审美文化的尊重和肯定。
而“画龙点睛”则可以让人们想到中国传统艺术中,叔本华式的精神文化。
另外,还有“苦海无涯”等,可以反映出中国人生活、思想和文化的历史和经历。
三字格惯用语不仅是语言文字的精炼,也是中国文化的缩影,也是一种博采众长的文学表现形式。
它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蕴藉,也弥足珍贵。
所以,使用惯用语要注意避免陈腐的使用,要利用惯用语的言简意详的特点,表达出丰富的思想和感情,从而使文章更具文彩和灵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字惯用语)
1、阿堵物(ā dǔwù)
释义:钱的别称,有讽刺意义。
出处:《世说新语》载:西晋的王衍是所谓的“品行高尚”的清谈人士,据说他口里从不提到“钱”字。
他老婆想试探王衍的虚实,趁王衍熟睡之时,叫仆人绕着王衍的床边铺上一大圈钱。
王衍早晨醒来见到床边的钱妨碍他行动。
便叫来仆人说“举却阿堵物”。
举却:拿开。
2、安乐窝(ānlâwō)
释义:泛称安逸的住处。
出处:宋•邵雍自号安乐先生,隐居苏门山,名其居为“安乐窝”。
后迁洛阳天津桥南仍用此名。
作《安乐窝中四长吟:“安乐窝中快活人,闲来四物幸相亲:一编诗逸收花月,一部书严惊鬼神,一炷香清冲宇泰,一樽酒美湛天真。
”
3、败家子(bàijiāzǐ)
释义:指任意挥霍家产的不成器的子弟或任意浪费国家财物的人。
4、半吊子(bàndiàozi)
释义:形容不通情理,说话随便,举止不沉稳的肤浅的人。
5、半瓶醋(bànpíngcù)
释义:比喻对某一门知识只是一知半解却好在人前卖弄的人。
出处:《古今杂剧•无名氏〈司马相如题桥记〉》:“如今那街上常人,粗读几句书,咬文嚼字,人叫他做半瓶醋。
”
6、绊脚石(bànjiǎoshí)
释义:绊脚的石头,比喻阻碍前进的东西。
7、抱不平(bào bùpíng)
释义:遇见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帮助弱小的一方。
出处:清•李玉《清忠谱•义愤》:“二位相公来得正好,周爷被逮,我们众百姓都抱不平!”
8、杯中物(bēizhōngwù )
释义:杯子中的东西,指酒。
出处:晋•陶潜《责子》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
9、闭门羹(bìmãngēng)
释义:拒绝客人进门叫做让客人吃闭门羹。
出处:唐•冯贽《云仙杂记》:“史凤,宣城妓也。
待客以等差,下列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
”
10、步后尘(bù hîuchãn)
释义:后尘:走路时扬起的尘土。
指跟在别人后面追随模仿。
出处:明•屠隆《昙花记•讨贼立功》:“副帅好当前队,老夫愿步后尘。
”
11、不旋踵(bù xuán zhǒng)
释义:来不及转身,比喻时间极短。
也指不退却。
12、不二门(bù âr mãn)
释义:指平等而无差异之至道或独一无二的门径、方法。
出处:姚合《寄不疑上人》:“是法修行遍,方栖不二门。
”
13、不倒翁(bùdǎowēng)
释义:形似老人的玩具,上轻下重,扳倒后自己能竖立起来。
现多用于讽刺巧于保持自己地位的人。
出处:清•赵翼《陔余丛考》:“儿童嬉戏有不倒翁,糊纸作醉汉状,虚其中而实其底,虽按捺旋转不倒也。
”
14、不成器(bùchãngqì)
释义: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
多用以指人气质平庸,不能有所成就,没有什么出息。
有时也指不学好,自甘堕落。
器:指人的度量、才干。
出处:《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
”
15、并蒂莲(bìngdìlián)
释义:并排地长在同一茎上的两朵莲花。
比喻恩爱的夫妻。
蒂:花或瓜果跟茎连接的部分。
出处:元•无名氏《连环计》:“池畔分开并蒂莲,可堪间阻又经年。
”
16、表面光(biǎomiànguāng)
释义:表面上光洁,形容虚有其表。
17、壁上观(bìshàngguāng)
释义:比喻坐观胜负而不帮助任何一方。
壁:营垒。
出处: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
18、唱反调(chàng fǎndiào)
释义:发表完全对立的言论;采取对立的举措。
19、长舌妇(chángshãfù)
释义:称好说闲话、好进谗言、爱搬弄是非的女人。
出处:《诗经•大雅•瞻卬》:“妇有长舌,维厉之阶。
”
20、吃白食(chī bái shí)
释义:白吃别人的饭,光吃饭不工作或不付钱;也指不务正业专靠讹诈为生。
出处:《老残游记》:“你吃白食,我担人情,你倒便宜!”
21、丑八怪(chǒubāguài)
释义:相貌丑陋的人。
22、出锋头(chū fēng tïu)
释义:表现自己,自鸣得意地显示自己比别人行。
又作“出风头”。
出:显露。
出处:宋•沈辽《云巢编》:“壮心欲驰步辄跚,试出锋头官已瘝。
”
23、初生犊(chū shēng dú)
释义:刚出生的小牛,比喻单纯或勇猛的青年人。
出处:《醒世姻缘传》:“他平日相厚那些人又都不是那老成有识见的人,脱不了都是几个暴发户,初生犊儿。
”
24、杵臼交(chǔjiùjiāo)
释义:指不计贫贱的交谊。
出处:《后汉书•吴佑传》:“公沙穆来游太学,无资粮,乃变服客佣,为佑赁舂。
佑与语大惊,遂共定交於杵臼之间。
”
25、吹鼓手(chuīgǔshǒu)
释义:旧时婚丧礼仪中吹打乐器的人,比喻专为别人捧场的人。
26、吹牛皮(chuī niú pí)
释义:说大话,闲聊天。
27、醋坛子(cùtánzi)
释义:装醋的坛子,指在男女关系上嫉妒心很强的人。
28、催命鬼(cuī mìng guǐ)
释义:催人早死的鬼使,比喻人催促别人很紧很急;常以喻庸医、悍吏、恶霸等。
出处:元•施惠《幽闺记•抱恙离鸾》:“卢医扁鹊料他直甚的!人人道我是个催命鬼。
”
29、打秋风(dǎqiūfēng)
释义:指假借各种名义向人家索取财物,或依仗与权势有某种关系,招摇撞骗,收受贿赂。
出处:明•郎瑛《七修类稿•呆子秋风》:“俗以干人云打秋风,予累思不得其义,偶於友人处见米芾札有此二字,风乃‘丰熟’之‘丰’,然后知二字有理,而来历亦远。
”
30、打死虎(dǎ sǐ hǔ)
释义:比喻抨击已失威势的人。
出处: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迨冯珰将败,最初言者,亦不过借司房徐爵牵及之耳。
未几追论者连篇累牍,谚所云‘打死虎’也。
可以观世变矣。
”
31、打头风(dǎ tïu fēng)
释义:指逆风。
出处:唐•白居易《小舫》诗:“黄柳影笼随棹月,白苹香起打头风。
”
32、打前站(dǎ qiánzhàn)
释义:行军或集体出行时先派人到将要停留或到达的地点去办理食宿等事务。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大王即刻到了,洒家是打前站的,你下马饭完也未?”
33、打擂台(dǎ lâitái)
释义:参加摆擂台者的比武。
比喻相互竞赛。
擂台:比武而专设的台子。
出处:元•高文秀《黑旋风》:“那泰安山神州庙,有一等打擂台赌本事的,要与人厮打。
”
34、打边鼓(dǎ biāngǔ)
释义:指从旁鼓吹、协助。
35、打埋伏(dǎ máifu)
释义:比喻隐藏物资、人力或隐瞒问题。
也指事先隐藏起来,待时行动。
36、打圆场(dǎ yuánchǎng)
释义:调解纠纷,从中说和,使几方面都能接受,从而使僵局缓和下来。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亏得和尚打圆场,好容易才把那女人劝下的,所以同了他来。
”
37、大手笔(dàshǒubǐ)
释义:指伟大的著作或大行动。
出处:《晋书•王珣传》:“此当有大手笔事。
”
38、单相思(dānxiāngsī)
释义:男女之间只有单方面的爱恋思慕。
也比喻双方中只有一方有愿望或热情。
出处:明•高濂《玉簪记•村郎闹会》:“只见些花落东风点绿苔,佩环声,归仙宅,单相思今空害。
”
39、胆小鬼(dǎnxiǎoguǐ)
释义:胆量小的人。
40、刀笔吏(dāobǐlì)
释义:指代办文书的小吏。
刀笔:古时在竹简上用刀削改字。
出处:司马迁《史记•萧相国世家》:“萧相国何于秦时为刀笔吏,录录未有奇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