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摄像机人像摄影的技巧.

合集下载

单反人像摄影技巧

单反人像摄影技巧

单反人像摄影技巧篇一:数码单反人像拍摄技巧图解佳能6D拍摄人像实拍通用技法1、看准眼神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将焦点对准人物的眼睛;拍摄特写、近景突出人物的眼神。

2、了解人物个性创造独特美感,对性格稳重的菲律宾人可以干练拍摄一些较“静”的画面,而对性情活泼开朗的人,可以拍摄一些动态比较多的片段画面。

3、设置连拍模式抓拍瞬间。

4、选择干净背景突出主体,仰视以天空作为背景拍摄,俯拍以水面或者绿色的草地作为背景,使用小景深的原理拍摄(大光圈、长焦距、较短的拍摄距离)。

5、利用暖色调表现空灵,将色温设置得更高。

6、标准镜头50mm表现真实的现场感。

7、点测光保证人物的准确曝光。

针对人物的脸部皮肤测光。

合理地设置曝光补偿。

对人物亮部测光后才,相一键机会自动将人物的皮肤还原成亮度为18%的灰度亮度,如果拍摄第一类的皮肤更白,应该适当增加曝光补偿,如果筹拍对象的皮肤更黑,就应该适当减少曝光补偿。

8、让人物正式成为画面的视觉中心。

9、在人物观察的方向预留空间。

让人物的眼睛看向别的地方,而不是一直望着长镜头,可以使画面产生更加真实自然的效果。

当人物的看向别处时,人物的可以视线需要对构图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在人物眼睛观察的方向上才,预留一定的空间,这样处理不仅可以使照片形成视觉引导的构图效果,还可以使生活照产生一定的空间感,人以突兀感。

曝光: 1/400 sec 光圈: F2.8 焦距110mm: ISO: 100 曝光补偿: 0 EV 手动曝光程序,目标距离3m,时间:2021-12-13-16:41,相机: 尼康D800曝光: 1/320 sec 光圈: F2.8 焦距70mm: ISO: 400 曝光补偿: 0 EV 手动曝光程序,目标距离6m,时间:2021-12-13-17:26,相机: 尼康D800逆光实拍技法1、选择有直射太阳光选择的晴天摄制,晴天的时候方向性很强的阳光很容易产生金色发丝。

2、将美女安排在逆光的位置,进行取景构图,也就是让人物背对太阳,面对摄影师,这时能够观察到人物头发下有金色发丝效果。

人像摄影技巧之人像摄影拍摄角度

人像摄影技巧之人像摄影拍摄角度

人像摄影技巧之人像摄影拍摄角度一、人像摄影镜头的选择与搭配需要用明确的焦距来拍摄的专项摄影并不多,而人像摄影就是其中之一。

人像摄影中,不同镜头的选择与搭配所拍摄出的人像效果也是不同的。

对于大多数摄影者来说,都比较喜欢用焦距为85~100mm的中长焦镜头来进行人像拍摄,这类镜头通常被人们称作是人像镜头。

使用85~100mm的焦距拍摄,不仅可以让摄影者在一个很恰当的距离范围内进行拍摄(离被摄体3~4m,留给自己和被摄主体一定的空间,但仍能使被摄体充满景框),而且使用这个焦段的镜头拍出来的人像效果比较自然、真实,既不会像广角镜头那样引起面部失真,也不会像较长的长焦镜头那样引起压缩。

尼康24~120mm F/3.5~5.6变焦镜头在人像摄影镜头的选择过程当中,很多摄影者经常在最理想的镜头焦距是选择85mm还是100mm的问题上犹豫不决。

其实,摄影者完全可以选择一款能够包含这两段焦距的变焦镜头,比如尼康的24~120mm变焦镜头,它可以完全满足摄影的不同需要。

这样,摄影者就可以在85~100mm的范围内选择任意焦距来拍摄自己想要的照片。

光圈F5曝光时间1/250s焦距85mm感光度100利用85mm定焦镜头拍摄的人像照片虽然焦距在85~100mm的中长焦镜头比较适合拍摄人像,但在特定的情况下,同样可以利用长焦镜头进行拍摄。

当摄影者选用较长的长焦镜头拍摄人像时,可以更好地虚化背景,使画面更加简洁、明了。

但要注意的是,长焦镜头对背景的这种虚化,可能会有些过度,略显不自然。

光圈F2.5曝光时间1/200s焦距135mm感光度100长焦镜头具有虚化背景和突出人物主体的效果除了长焦镜头,广角镜头也得到了众多摄影者的青睐。

使用广角镜头,可以比较好地收取更多的画面元素,从而来反映环境、烘托气氛。

并且,对于人像拍摄,广角镜头打破了长焦镜头单一的表现形式,为摄影者提供了更多的创意发挥空间。

需注意的是,要尽可能避免广角镜头给被摄体带来的过度透视变形。

数码相机有什么拍摄技巧【通用3篇】

数码相机有什么拍摄技巧【通用3篇】

数码相机有什么拍摄技巧【通用3篇】数码相机有什么拍摄技巧篇一1、详解数码相机之快门速度快门速度是数码相机快门的重要考察参数,各个不同型号的数码相机的快门速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在使用某个型号的数码相机来拍摄景物时,一定要先了解其快门的速度,因为按快门时只有考虑了快门的启动时间,并且掌握好快门的释放时机,才能捕捉到生动的画面。

通常普通数码相机的快门大多在1/1000秒之内,基本上可以应付大多数的日常拍摄。

快门不单要看“快”还要看“慢”,就是快门的延迟,比如有的数码相机最长具有16秒的快门,用来拍夜景足够了,然而快门太长也会增加数码照片的“噪点”,就是照片中会出现杂条纹。

另外,主流的数码相机除了具有自动拍摄模式外,还必须具有光圈优先模式、快门优先模式。

光圈优先模式就是由用户决定光圈的大小,然后相机根据环境光线和曝光设置等情况计算出光进入的多少,这种模式比较适合照静止物体。

而快门优先模式,就是由用户决定快门的速度,然后数码相机根据环境计算出合适的光圈大小来。

所以,快门优先模式就比较适合拍摄移动的物体,特别是数码相机对震动是很敏感的,在曝光过程中即使轻微地晃动相机都会产生模糊的照片,在使用长焦距时这种情况更明显。

在选购数码相机时,你最好选购具有这几种模式的机型以保证拍摄的效果。

2、详解数码相机之快门类型快门英文名称为Shutter,快门是相机上控制感光片有效曝光时间的一种装置。

目前的数码相机快门包括了电子快门、机械快门和B门。

首先说说电子快门和机械快门的区别。

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它们控制快门的原理不同,如电子快门,是用电路控制快门线圈磁铁的原理来控制快门时间的,齿轮与连动零件大多为塑料材质;机械快门控制快门的原理是,齿轮带动控制时间,连动与齿轮为铜与铁的材质居多。

前者受到风沙的侵袭容易损坏,后者虽也怕风沙的侵蚀,但是清洁方便。

再说说B门,当需要超过1秒曝光时间时,就要用到B门了。

使用B门的时候,快门释放按钮按下,快门便长时间开启,直至松开释放钮,快门才关闭。

人像摄影师必会的99个技巧

人像摄影师必会的99个技巧

人像摄影师必会的99个技巧1. 熟悉相机的操作和各种拍摄模式。

2. 学会使用不同焦距的镜头。

3. 掌握光线的运用,包括自然光和闪光灯。

4. 学习构图和角度选择。

5. 练习抓拍瞬间和捕捉表情。

6. 运用背景和景深来增强照片的效果。

7. 学会利用反光板和其他辅助设备来控制光线。

8. 练习使用不同的拍摄技巧,如长曝光和高速快门。

9. 学习后期处理技巧,如调整色彩和对比度。

10. 注意细节,例如衣着、发型和妆容。

11. 与模特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12. 学会给模特提供指导和方向。

13. 注重人物的表情和情感。

14. 利用线条和形状来营造画面的平衡。

15. 学会使用不同的背景和环境。

16. 注意光线的方向和强度。

17. 练习拍摄动态的人像照片。

18. 学会利用风格和主题来创作照片。

19. 学习使用后期处理软件来修饰照片。

20. 多观察和学习其他摄影师的作品。

21. 学习摄影的历史和不同流派的作品。

22. 练习拍摄不同年龄段的人像照片。

23. 学会利用对比和色彩来营造照片的氛围。

24. 学习使用不同的镜头滤镜来增强照片效果。

25. 练习拍摄不同光线条件下的人像照片。

26. 学会利用背景和环境来讲述故事。

27. 注意人物的姿态和动作。

28. 学习使用不同的拍摄角度和距离。

29. 练习拍摄黑白人像照片。

30. 学会利用颜色理论来创作照片。

31. 注重人物的眼神和表情。

32. 练习拍摄室内和室外的人像照片。

33. 学会利用反光板和遮光布来控制光线。

34. 注意人物的肢体语言和姿态。

35. 学习使用不同的光源和白平衡设置。

36. 练习拍摄不同肤色和肤质的人像照片。

37. 学会利用后期处理软件来修饰肤色和皮肤质感。

38. 注重人物的特点和个性。

39. 学习使用不同的镜头和镜头效果。

40. 练习拍摄自然光下的人像照片。

41. 学会利用镜面反射和光线追踪来增强照片效果。

42. 注意人物的姿态和动作的流畅性。

43. 学习使用不同的背景和景深设置。

单反拍摄人物参数

单反拍摄人物参数

单反拍摄人物参数单反拍摄人物参数单反拍摄人物参数1单反拍摄人物参数技巧分享首先,要用到长焦,3――4倍的长焦非常适合拍人像,广角端会使得人像有些变形,不好看,超过4倍甚至更长焦会使得人脸过于扁平,不够生动。

其次,光圈优先,选择大光圈,大光圈可以使得快门变快,减少晃动,并且使得背景尽可能的虚化。

最好选择点测光,对人脸点测光,并使用曝光锁定。

因为其他测光方式容易受到衣服颜色的影响,使得人脸曝光不正常。

最后,构图。

人像最好占到1/3-1/2,并且脸部在上方1/3处(从下看是处)。

这样拍出的人像片就会生动,有视觉的冲击力,让人看着好看。

单反相机曝光模式与人像摄影1、程序自动曝光(P)模式:当不熟悉单反相机各种创意拍摄模式时,不妨直接使用程序自动曝光(P)模式拍摄,特别适合在光线条件较好的顺光环境中拍摄简单的生活照,虽然拍出的照片往往差强人意,效果不是最佳。

在所谓傻瓜模式(P)下,光圈、快门由相机自动设置,白平衡、ISO(感光度)、曝光补偿等都可以手动设置。

2、光圈优先(A或Av)模式:这是在平常人像摄影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拍摄模式。

光圈优先模式下,可以手动定义光圈的大小,相机会根据这个光圈值确定快门速度。

由于光圈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景深,因此,在拍摄人像时,通常采用大光圈、长焦距而达到虚化背景,从而达到较浅景深的目的,这样可以突出主体。

同时较大的光圈,也能得到较快的快门值,从而提高手持拍摄的稳定。

3、快门优先(S或Tv)模式:多用于抓拍动态的人像,特别是在舞台拍摄、体育运动拍摄中最常用。

快门优先模式,指的是我们可以优先设定快门速度,而相机测光会根据快门速度大小自动选择与之相配合的光圈,以达到准确曝光目的。

在拍摄运动人像时,有时拍摄出来的主体是模糊的,这多半就是因为快门的速度不够快。

一般来说,拍摄行人,快门速度只需要1/125秒就差不多了,而拍摄网球运动员、滑雪运动员等快门速度则需要1/1000秒。

4、手动(M)模式:适合逆光或光线复杂的环境。

人像摄影的取景技巧_单反人像摄影技巧

人像摄影的取景技巧_单反人像摄影技巧

人像摄影的取景技巧_单反人像摄影技巧取景之俯拍摄影的魅力一、俯拍(一)俯拍的作用俯拍时,照相机的位置高于被摄体。

在这个高度,被摄体处于相机的下方,画面的透视变化很大,俯拍有利于表现地面景物的层次,数量,地理位置及宏大场面,给人以深远、辽阔的感受。

1、记录宽广的场面俯拍视野辽阔,能见的场面大、景物全,有助于强调被拍对象众多的数量,可以表现宽广的窨,纵对岸宏在的场面,甚至全景全貌,都被纳入视野之中。

这种方法,多用于拍在场面风光风景,比如山川,河流以及大面积农田,水面、交通枢纽、摹及成群的牲畜等,想扩大景物范围,啬镜头涵盖力时,这种情况下可以用全景相机、宽幅相机或接片的方法拍摄、制作2、表现宏伟气势俯拍有利于宏观气势的表现,俯拍时相机的位置越高,被摄体在画面上就越显得小;画面中被摄体的数量越多,拍摄范围就越广,拍摄的照片就越有气势,这样使画面有明显的纵深效果和丰富的景物层次。

3、增强被拍主体的立体感俯拍是从补摄主体的上部向下拍,能反映出被拍主体的顶部结构,适于表现结构和体积,增强被拍体的立体效果。

4、画面构图饱满用俯向角度拍摄,能如实交待地理位置、物体数量和远近距离,画面常常显得构图饱满、严谨实在。

能使一一范围内的点、线、面的关系在画面上得以完整展现,从而构成整体的画面效果,却没有喘不过气的空间臃塞感。

5、避让舍弃前后景俯拍可以会使水平线在画面上升,甚至可以将其处理于画面之外,从而能有效地避让近处前景和远处背景障碍物干扰。

而且,随着相机位置的不断升高,近处和远方的景物的范围会逐渐减少,这样主体便更加突出。

(二)俯拍的技巧1、占据制高点正所谓;站得高看得远。

拍摄城市风光,应主动寻找高楼大厦,站在楼顶向下俯向拍摄;拍摄农村山乡风光,应爬到山坡高处,向下拍摄。

拍摄江河湖泊,若水岸临靠山岳则十分有利于俯拍。

在登山的过程中应多加留意,因为随着高度的变化、道路方向的改变,有时会偶现一处理想的俯拍场景。

2、依靠脚架顶举俯拍在平阔的场地,没有一处制高点;或虽有制高点,现实情况又不允许让你得到利用。

人像摄影参数设置

人像摄影参数设置

人像摄影参数设置在摄影过程中,相机的设置相当重要。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关于相机参数设置的资料,欢迎大家参阅。

人像摄影中的曝光参数调节人像是最容易拍的,不过拍好就很难了。

由于男女老少每个人的高矮、胖瘦、长相、表情各不相同,人物在画面中可以安排的位置也有多种,因此不能用同一种方法去拍不同的人。

在拍摄之前首先要设置数码相机的ISO与白平衡。

通常在光线亮度允许的条件下,可以将ISO设得低一点(比如:ISO 100),这样在拍人像时可以使人的皮肤显得细腻一些,特别是在拍PLMM时要注意使用较低的ISO设置。

在拍摄人像时,如果光线亮度不够的话,宁可使用三脚架或闪光灯也尽量少用高的ISO设置。

在白平衡设置上,可以设置成“自动”,也可以根据光照条件来设置。

如果在日光灯或者白炽灯下拍摄人像的话,根据我们中国人的皮肤特点,也可以用一张淡青色的纸放在镜头前作为标准调整白平衡,这样拍出的照片上,人的皮肤(特别是脸部)会略带红润色,看上去显得很有精神。

在确定曝光值方面,如果拍摄现场光线分布比较平均,而且人物与背景的亮度相差不大时,可以使用自动曝光(偏重中央平均测光)。

如果在拍摄现场光线分布不平均时,想取得比自动曝光更加精确的曝光值,可以使用以下三种方法:一、使用分区测光。

二、使用点测光。

三、使用18%的灰板。

使用分区测光数码相机将拍摄画面按一定的规则划分为N个分区,分别测量出这些分区的曝光值,然后数码相机根据这些曝光值综合计算出一个合适的曝光值,这个曝光值其实也是一种自动曝光,但是比平均测光更加精确。

使用点测光对拍摄画面中心约2%左右的部分进行测光,有些数码相机没有点测光,也可以用局部测光代替。

局部测光是对拍摄画面中心约10%左右的部分进行测光,对于我们摄影爱好者来说也能应付绝大多数的拍摄内容了。

用点测光或局部测光时要对准人物的脸部测光,才能得到正确的曝光值。

如果你的数码相机没有分区测光、点测光、局部测光,也可以靠近被摄人物,用数码相机对准被摄人物的脸部测光并锁定曝光值,然后退回原地进行拍摄。

单反人像拍照技巧

单反人像拍照技巧

单反人像拍照技巧单反人像拍照技巧导语:单反人像拍照技巧有哪些?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一)单反怎么拍人像1. 光圈使用诸如f/1.2、f/1.4、f/1.8这样的大光圈。

50mm f/1.8只要几百块,是一支很棒的镜头。

在APS-C画幅相机上,50mm镜头的等效焦距是80mm,非常适合拍摄人像。

2. 阴影与均匀光线让模特位于阴影区域,且照在模特面部的光线要均匀。

让模特站在阴影之中面向光源最好。

3. 对眼睛对焦如果你使用大光圈镜头,就务必要保证焦点在眼睛上。

浅景深下脸部的其他区域会有略微的脱焦。

想加强这种效果的话你需要靠近模特拍摄,最好是拍摄特写。

4. 谨慎选择光圈如果你想拍摄全身像,就要谨慎选择光圈,以保证模特的所有身体部位都在景深之内。

如果还使用比如f/2.8这样的大光圈,景深就会过浅。

将光圈收缩到f/5.6,同时保证快门速度不低于1/125s,必要时提高感光度或者补光。

这个组合只是一个建议,你可以尝试不同组合来寻找最佳设置。

5. 手动模式很多文章都建议使用光圈优先模式。

在你刚接触相机的第1个月里这是没问题的。

但如果你希望拍得更好,就必须学会使用手动模式。

6. 眼神光确保模特的眼睛里有一定反光。

即使在阴影中也可以做到这一点,保持模特与光源的方向就好。

7. 道具不要让模特空着手,给他们点东西拿着。

常用的道具是花束,即使是男人也可以拿着花束拍照。

8. 注意背景让背景有光或者处于阴影,总之要保持简单,模特才是画面的主体。

在室外拍摄时,最好选择开放性的背景,而不是一片灌木丛或一堵墙。

9. 服饰花点精力关注模特的服饰。

服装和饰品也是画面中的一部分,作为视觉创作者你应该有所选择。

10. 学会Photoshop学习使用Photoshop非常有助于你的编辑工作。

除了基本操作外,还应该学会寻找和使用“动作”。

这些技术可以把照片质量提高几个等级。

(二)单反人像拍照技巧让你的照片具备一个鲜明清晰的主题,(是人、是静物还是一件事?)你需要清晰的表达出来,而不是模棱两可或面面俱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码摄像机人像摄影的技巧
人像摄影的用光或者说如何照明,既是一种基本功,又是体现摄影师水平高低的重要内容。

与调度人物的姿势、安排道具和选择背景相比,用光在人像摄影最终完成的影像上,所起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因为摄影本来就是在用光绘图。

因此,摄影师们聚在一起,除了谈钱和相机之外,话题往往是使用何种灯具和如何用光之类的事情。

一提到摄影室的用光,就自然地会说到四大样:
1、主光,即决定被摄者照明格局的首选灯光,而其它的灯光则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现代影室所用的主光通常是由柔光灯箱发出的。

之所以采用柔光灯箱,是因为它发出的光线较为均匀,便于控制。

所谓的柔光灯箱,其实就是把一只或数只灯泡放入一个箱体里,通过能使光线散射的柔光箱罩(一般由塑料或纺织品制成)对被摄者照明,箱体越大,灯泡越多,功率越强,照明范围越广。

对于一般的影楼来说,口径为一平方米左右的柔光灯箱就能胜任了。

其照明的距离和角度可根据需要进行任意调整,而曝光量的确定就以主光为依据。

2、补光,也叫辅助光,顾名思义,它所起的作用就是对阴影进行补充照明,使阴影变得浅淡。

其实,补光所用的可以是与主光同样的柔光灯箱,通过照明距离或输出功率来调整它与主光的光比。

如果补光的曝光比主光少3挡光圈的话,其光比就是1:3,也就是说其结果将得到较深的阴影。

如果补光的强度接近主光的话,比方说相差半级光圈的话,那么阴影部分就变得非常浅淡了。

为了简便起见,补光的光源可以固定在天花板或墙上,只是通过调整输出功率的方式来控制阴影的深浅。

至于怎样才能使补光取得与主光的最佳光比,则只能靠反复地试验。

3、背景光,在大多数情况下,被摄者都与背景拉开一定的距离。

由于光源的照明随着距离的增加而明显地减弱,而背景比被摄者距离光源更远,所以背景的亮度要比被摄者暗许多。

如果按被摄者的照明情况曝光的话,则背景就会显得更暗了,结果是被摄者看起来如同融入黑暗的背景之中。

如果摄影师不介意
这种背景效果的话,当然也就用不着背景光了。

但是如果要想把被摄者同背景区别开来的话,则有必要对背景进行单独照明,于是就有了所谓的背景光。

然而,背景光的运用要照顾到背景的色彩、距离和照明的角度等等,搞得不好就会弄巧成拙,因此,需要对背景光进行反复调整才能用得恰到好处。

为了均匀地照明一个无缝的背景,有时会需要使用两盏灯。

4、头发光,由于人像摄影技术的发展,所谓的头发光已由原来投射到头上的不那么自然的一束聚光,逐渐演变成为一只或多只更加宽广而柔和的灯光,不仅使头发避免成为漆黑一团,而且还能勾画出被摄者的轮廓,因而它又被称为“分离光”。

这种用光方法现在已经使用得相当普遍,为此目的采用的是小型柔光灯箱或条型灯具。

这种头发光还可以采用把一束灯光通过天花板反射的办法来实施,不过要注意控制布光范围,如果照射到鼻子上就不好看了。

上述的4种照明是人像摄影用光的基本方法,这四种方法根据需要可以灵活应用,既可以同时使用4种或两三种,也可以只用主光加上反光板。

至于使用自然光在摄影室或在户外从事人像摄影,所用的光源则是现场的自然光以及反光板,当然,也可以采取自然光与灯光相结合的照明方式。

至此,也许所有的用光方法都涉及到了,这些方法可以说也都够用了,这是摄影师们的常规做法。

但是,对于人像摄影来说,现有的照明方法所拍出的人像有时仍然让人感到似乎缺点什么,总之,一句话:不够精彩。

那么,有何高招能够解决这个微妙的问题呢?办法还是有的,那就是再用上一种光——强调光。

强调光的功能就是为人像增添一点亮色,一种冲劲,突出被摄者的形态并增强立体感,或者引起人们对被强调光照明部分的注意。

在摄影室中这种光通常都是小范围的未经散射的强硬光线,很有冲劲。

由此可见,设置这种灯光用不着太大的花费,它甚至用一面镜子把其它的光源,例如一只便携式闪光灯,反射到画面中,就能起到强调的作用。

如果使用闪光灯作光源,可以把它放在一个支架上,通过一只伺服开关,即光电启动器,使闪光与其它的照明同步。

之所以要利用镜子,主要是为了控制强调光的照明范围。

为了
获得最佳效果,强调光通常从被摄者的侧后方发出,有时就会射入镜头,结果反而破坏了影像效果。

因此,为了确保镜头不受眩光影响,在强调光与镜头之间应放上用黑纸板做的遮光片。

强调光的强度一般并没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因为不同的摄影师所追求的效果各不相同,不过不妨以超过主光一级光圈的亮度作为试拍的出发点。

然而即便强调光的强度与主光相同,它也会产生一种相当生动的效果,因为其光质比较强硬,而且其照明的角度使光线对着镜头反射。

顺便说一句,如果以闪光作为强调光的光源,那么在测量强调光的强度时,应关闭在场的所有其它光源。

运用强调光可以增强人像的戏剧性和立体效果,而且并不费事也不费钱。

只要稍加实践就能掌握这一招,而结果将会使你获得更上一层楼的人像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