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

读于永正《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有

师范七年,工作近九年,十六年来,我立志要做一名好老师,令学生喜欢的老师。学生时代,以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只要将专业知识学好了,能教会学生,便是个好老师,能得到学生喜爱的老师。然而经过多年的教师生涯,发现做一名令学生喜欢的老师,远不止那么简单。

寒假里,拜读了于永正老师的《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从中得到了一些领悟。

一、做一个温和、包容,会调和的老师

在于老师的书中谈到,他被比作甘草,因为他的温和、包容和会调和的品格,正如甘草。这是他与同事之所以相处得好,学生之所以喜欢他的原因之一。

于老师如甘草般善解人意。面对学生的错误,于老师总是用微笑和幽默代替批评。教学《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时,发现一个学生在课上画金鱼,命其为课文插图;宁宁的脸上被房栋甩了墨水,笑称“锦上添花”以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

于老师如甘草般宽容大度。文革期间,用平静的心态处理学生的责骂,他带的班级始终纪律井然,学习氛围浓厚;有学生迟到,于老师从不批评,几块饼干给予关怀备至,换来学生内心的感动。

于老师如甘草般善于调和。甘草是伟大的中庸之道的守望者。于老师之所以赢得学生的喜爱,是因为他“深谙中庸之道”,懂得做事要把握好“度”。说得形

象一点儿,就是“打了一巴掌,别忘了及时揉一揉”。说得深刻一点儿,就是“真诚恻怛”,“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在于老师眼中,中庸不是“知识”,不是“道理”,而是素养。

二、做一个有“情”的老师

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喜欢,所以要让学生喜欢,必让学生感到你喜欢他。于永正先生在书中写道:教育没有纯方法、技巧的东西,背后有一个“情”字在做支撑,即便是对不喜欢的学生,一旦这样做了,也不会是冷冰冰的。真心实意爱学生,这一点更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教师爱学生就像父母爱孩子,是处于真心和真情。爱学生,就要像春风化雨般无声,让他成为莘莘学子心目中的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最为催人奋进的有效情愫,让他成为人的一生中一道最赏心悦目的亮丽景致。

三、做一个会激励的老师

于老师说:“我一生追求的目标是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以所有教过我的老师为镜,按照我喜欢、崇拜的老师塑造自己。”

他在书中深情地回忆自己的成长故事:三年级写的作文被张老师全篇画上波浪线;四年级写的大字有两个得了双圈;期末考试,考得不错,张老师给他画的奖励;初中写的作文得到李晓旭老师青睐,评价:此文有老舍风格,可试投《中国青年报》;师范时,写了一篇《读<任瑞卿先生二三事>有感》,赵维仁老师将此文读给全班同学听,还拿到另一班读。

在教育里,这种激励实在是太重要了。于老师提出激励学生的“五大原则”:第一,针对性原则。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激励学生日渐长进。朱飞飞写人物对话经常不点引号,于是,让他每天抄写一句课文中人物对话。改掉毛病

后,给他戴了一顶“进步飞快”的“高帽子”。还风趣地说:“朱飞飞作文中的引号再也不飞了!”第二,实指性原则。表扬要有事实,恰如其分。比如:你的字真棒!有点柳体的味道。我欣赏你朗读的语气,就像说话那样自然!你居然会正确地使用分号,说明你头脑很清晰!第三,鼓动性原则。张斌学习进步了,写话没出现一个错别字,全班同学为他唱一首歌。还有引领性原则、及时及重复性原则。

于先生用实践诠释了一个真理:教育教学艺术是知情意行的完美统一。要做一名令学生喜欢的老师,不仅要教学生知识,还要热爱我们的学生,热爱我们的教育事业。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