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手少阳三焦经篇
十二经络学习(10):手少阳三焦经及三焦经上的原穴、洛穴和输穴

十二经络学习(10):手少阳三焦经及三焦经上的原穴、洛穴和输穴手少阳三焦经循行部位及分布起于无名指末端(关冲穴),向上出于第4、5掌骨间,沿着腕背,出于前臂外侧桡骨和尺骨之间,向上通过肘尖,沿上臂外侧,上达肩部,交出足少阳经的后面,向前进人缺盆部,分布于胸中.联络心包,向下通过横膈,从胸至腹。
属于上、中、下三焦。
胸中支脉:从膻中分出,上行出缺盆,上走颈部,沿耳后(騶风穴)直上,出于耳部,上行额角,再屈曲而下行至面颊部,到达眶下部。
耳部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走耳前.经上关穴前,与前脉交叉于面颊部,到达目外眦瞳子鶻穴,与足少阳胆经相接。
手少阳三焦经巡行部位☆手少阳三焦经是从无名指指端出发,沿着手腕背向上,经过手肘、手臂外侧,到肩部,然后到耳朵、眉毛处的经脉。
这条经脉经过了整个耳朵,并从耳后绕着耳朵从下到上走了一圈,可以说是最会“兜圈”的经脉。
主治病症头面五官病症:头痛,目赤痛,牙痛,口眼歪斜,耳鸣,耳聋,咽喉肿痛。
神志病:癫痫。
经脉循行处不适:肘臂、颈、肩、背痛。
其他:疟疾,糖尿病。
手少阳三焦经主治病症调理手法拍打三焦经拍打法三焦经从双手的无名指开始,手桡骨和尺骨的中线手背的中线,至肱骨的中线知道我们颈部肩胛骨的上缘再到耳背沟后缘,上到我们眼睛眉毛眉尾末端位置。
拍打三焦经时,可以站着或者坐着,手握成空掌,先用左手拍打右臂三焦经,从颈部肩胛骨上缘开始,往下沿着手背的肱骨中线、桡骨和尺骨中线拍打,一直下拍打到手腕处,力度以身体耐受为宜,有节奏的拍打,这样可以震动到三焦经,调理三焦经的作用,拍打三焦经要拍打8分钟以上才能有效。
拍完右臂三焦经,再换右手,拍左手臂上的三焦经,也是拍打8分钟,拍打完三焦经之后,还不算完全疏通了三焦经,我们需要结合按揉阳池穴才算完整。
双手托天理三焦八段锦中的双手托天理三焦,它可有效梳理人体的三焦,顺畅全身的气血,加快各个脏腑的运化,减轻疲劳。
方法见下面的动态图片:八段锦原穴:阳池穴——手少阳三焦经【取穴】位于手腕部位,即腕背横纹上,前对中指、无名指指缝。
10.手少阳三焦经

人体经络和十二时辰------ 10.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亥时(21点到23点)--三焦经旺。
亥时百脉通,养身养娇容。
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
亥时三焦能通百脉。
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得到最好的休养生息,对身体对美容十分有益。
百岁老人有个共同特点,即在亥时睡觉。
现代人如不想此时睡觉,可听音乐、看书、看电视、练瑜伽,但最好不要超
过亥时睡觉。
“亥”字在古文中是生命重新孕育的意思,所以你要想让身体有一个好的起点,就要从此刻
拥有好的睡眠开始。
对老年人而言,可能存在睡眠困难问题,但不管采取什么方式,尽量在晚上11点半前进入睡眠状态。
十、手少阳三焦经经穴歌

十、手少阳三焦经经穴歌(一)手少阳三焦经经穴总歌1.手少阳三焦经经穴穴名歌三焦有穴二十三,关冲液门中渚涵;阳池外关支沟续,会宗三阳络四渎;天井清冷渊消烁,臑会肩髎天髎合;斜上天牖到翳风,瘼脉颅息角孙从;耳门再上耳和醪,丝竹空与胆经交。
2.手少阳三焦经经穴分寸歌三焦四指侧关冲,液门小指缝陷中;往后一寸为中渚,腕背横纹陷阳池;上二外关三支沟,沟边尺侧会宗留;腕上四寸阳络续,肘下五寸是四渎;肘上一寸是天井,井上一寸冷渊定;渊上三寸寻消泺,三角肌下蠕会确;肩峰后下找肩髎,天髎肩胛骨上角;乳突后方为天牖,耳垂下缘陷翳风;瘈脉耳后乳突中,颅息耳后青络从;耳尖对发是角孙,耳屏切迹近耳门;鬓发后缘耳和髎,丝竹空穴入眉梢。
(二)手少阳三焦经经穴各歌1.关冲关冲四指甲之根,清热疏风效卓勋;目赤耳鸣喉舌肿,心烦头痛并晕昏。
取穴:在手环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
针灸法:浅刺0.1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功用:清心开窍,泻热解表。
主治:头痛,目赤,耳聋,耳鸣,喉痹,疟疾,手臂痛。
临床运用:①配大横治疗小儿热病、反张。
②配哑门治疗舌强不语。
③配人中、内关、合谷治疗晕厥、中暑、休克。
④配少泽、少商治疗咽喉肿痛。
⑤配颊车、合谷治疗痄腮。
文献报道:点刺关冲、印堂、大椎治疗多发性毛囊炎有较好的疗效。
2.液门液门四五指之间,通络能祛痹痛艰;目赤耳聋头痛疟,咽喉红肿臂抬难。
取穴:在手背部,当第四、第五指之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针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功用:清三焦热邪,疏经络气滞。
主治:头痛,目赤,耳聋,耳鸣,喉痹,疟疾,手臂痛。
临床运用:①配鱼际治疗喉痛。
②配前谷治疗臂痛不得举。
③配人中、大陵、百会治疗精神病。
④配外关、听宫、耳门治疗头痛、耳鸣、耳聋。
文献报道:针刺液门,行泻法治疗落枕;针刺液门治疗牙痛(先刺患侧,效差再刺对侧)都有较好的疗效。
3.中渚四五掌骨凹中渚,清热疏风热病宜;目赤耳呜咽痛肿,指麻头痛疟同施。
2.10.2第二章第十节手少阳三焦经

《八脉交会八穴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 维目眦外关逢。”
外关配足临泣,可治疗目外眦、耳、面颊、 颈、肩的病变。
支沟:(1)长于调理三焦气机 治疗三焦火盛便秘尤为适宜。
11
下焦热结,二便不通,向来推为名穴。 与照海同用更妙。
(2)与间使相对应,可治疗心胸疾 患及音哑、舌强、舌蹇。 会宗:(1)郄穴,治疗本经升火郁诸证
12
3.清冷渊 Qinglengyuan(SJ11) 消泺 Xiaoluo(SJ12)
臑会 Naohui(SJ13) 肩髎 Jianliao(SJ14) 天髎 Tianliao(SJ15) 〔定位〕 〔主治〕共性:通经活络,通利关节
特点:臑会:癭气
1.关冲 Guanchong(SJ1)井穴 液门 Yemen(SJ2)荥穴 中渚 Zhongzhu(SJ3)输穴 阳池 Yangchi(SJ4)原穴
〔定位〕
6
7
〔主治〕共性:(1)调理三焦气机 A.清利头目 B.利咽喉 C.开耳窍
(2)和解少阳 (3)泻热 (4)通络止痛 特点:关冲 井穴:醒脑开窍
• 循行:从手走头,行上肢外侧。 • 主治:本经腧穴主治侧头、耳、胸胁、咽
喉病和热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 其他病证。 • 腧穴:常用腧穴9个。
21
17
18
5.耳门 Ermen(SJ21) 〔定位〕 〔主治〕开窍益聪,疏经通络
以治疗耳疾为主。 6.耳和髎 Erheliao(SJ22) 〔定位〕 〔主治〕祛风通络,通窍聪耳
19
7.丝竹空 Sizhukong(SJ23) 〔定位〕 〔主治〕(1)清利头目 (2)泻热镇静
20
手少阳三焦经

十、手少阳三焦经1.关冲(井穴)(金)作用:疏风清热,醒神开窍。
主治:头痛,目赤,耳鸣,耳聋,咽喉肿痛,口干唇焦,舌强难言,热病,心烦,中暑,中风,昏迷。
取法:在手环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
解剖:有指掌侧固有动、静脉形成的动、静脉网;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刺灸法:斜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别名:作用:清热泻火。
清利咽喉,疏经活络。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耳聋,耳鸣,咽肿齿痛,疟疾,热病汗不出,手背红肿疼痛,指臂挛痛。
取法:在手背部,当第4、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解剖:有来自尺动脉的指背动脉;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指背神经。
刺灸法:直刺0.3~0.5寸。
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
别名:掖门、腋门。
作用:散风清热,疏经活络,开窍聪耳。
主治:头痛,目眩,目赤肿痛,耳聋,耳鸣,咽喉肿痛,热病,肩背肘臂疼痛,手指不能屈伸。
取法:在手背部,当环指本节(掌指关节)的后方,在第4、5掌骨凹陷处。
解剖:有第四骨间肌;皮下有手背静脉网及第四掌背动脉;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掌背神经。
刺灸法:直刺0.3~0.5寸。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别名:下都。
4.阳池(原穴)作用:散风清热,疏经活络。
主治:热病无汗,疟疾,目赤肿痛,耳聋,咽喉肿痛,消渴,腕痛乏力,肘臂疼痛。
取法:在腕背横纹中,当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
解剖:在尺骨与腕骨的关节部,在指总伸肌腱与小指固有伸肌腱之间;皮下有腕背静脉网,腕背动脉;布有尺神经手背支和前臂侧皮神经末支。
刺灸法:直刺0.3~0.5寸。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别名:别阳。
5.外关作用:祛风清热,疏经活络。
主治:热病,头痛,颊肿,目赤肿痛,鼻衄,齿痛,二米,耳聋,胁肋痛,瘰疬,肘臂屈伸不利,上肢痿痹,肘、臂、手指疼痛,手颤。
取法: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桡骨与尺骨之间。
10.手少阳三焦经

(四)腧穴 本经共23穴 关冲,液门,中渚, 本经共23穴:关冲,液门,中渚,阳 23 池,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 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 天井,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 天井,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天 髎,天牖,翳风,瘈脉,颅息,角孙, 天牖,翳风,瘈脉,颅息,角孙, 耳门,耳和髎,丝竹空. 耳门,耳和髎,丝竹空.
中渚 Zhongzhu SJ3
定位:手背第4 定位:手背第4,5掌骨间凹陷处. 掌骨间凹陷处. 作用:清热利咽,聪耳通络. 作用:清热利咽,聪耳通络. 主治:头痛,目赤,耳鸣,耳聋,喉痹,热病, 主治:头痛,目赤,耳鸣,耳聋,喉痹,热病, 手指屈伸不利. 手指屈伸不利. 应用:头痛配率谷; 应用:头痛配率谷; 耳鸣耳聋配听宫,翳风; 耳鸣耳聋配听宫,翳风; 咽喉肿痛配少商; 咽喉肿痛配少商; 手指屈伸不利配外关,八邪. 手指屈伸不利配外关,八邪. 操作:直刺0.3 0.5寸 0.3~ 操作:直刺0.3~0.5寸. 备考:输穴. 备考:输穴.
支沟
Zhigou
SJ6
定位:腕背横纹上3 定位:腕背横纹上3寸,桡骨与尺骨之间. 桡骨与尺骨之间. 作用:疏风利窍,泻火通便. 作用:疏风利窍,泻火通便. 主治:耳鸣,耳聋,暴喑,瘰疬,胁肋痛,便秘, 主治:耳鸣,耳聋,暴喑,瘰疬,胁肋痛,便秘, 热病. 热病. 应用:耳鸣,耳聋配翳风; 应用:耳鸣,耳聋配翳风; 便秘配照海;(《玉龙赋》) ;(《玉龙赋 便秘配照海;(《玉龙赋》) 胸肋痛配章门,外关.(《大成》) .(《大成 胸肋痛配章门,外关.(《大成》) 操作:直刺0.5 0.5~ 操作:直刺0.5~1寸. 备考:经穴. 备考:经穴.
2,取穴要点
无名指尺侧指甲根角旁取关冲. 无名指尺侧指甲根角旁取关冲. 指总伸肌腱尺侧缘凹陷中取阳池. 指总伸肌腱尺侧缘凹陷中取阳池. 腕背横纹上2寸取外关,与内关相对. 腕背横纹上2寸取外关,与内关相对. 耳尖直上入发际处取角孙. 耳尖直上入发际处取角孙. 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取耳门. 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取耳门. 眉梢外侧凹陷处取丝竹空. 眉梢外侧凹陷处取丝竹空.
水液调度,养生第十条经脉:手少阳三焦经

水液调度,养生第十条经脉: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图1今天是端午节,首先祝福大家节日安康。
接着我来讲讲养生第十条经脉:手少阳三焦经,它可以认为是人体内水液代谢的调度官。
现代生活中,肥胖病和风湿性关节炎,这两个病目前发病率非常高,到处都可以见到这样的人。
肥胖病与家族遗传、内分泌失调、生活习惯,尤其饮食习惯等均有密切关系,而风湿性关节炎,现代医学一般认为是与人体内变态反应有关的一类疾病。
但是,肥胖病和风湿性关节炎这两个病在中医角度来看,均与人体水液代谢失常、水湿内停有关。
而三焦又是人体水液代谢的总指挥官。
有些人对“三焦”这个腑不太理解,因为它在西医解剖上是找不见的,是中医上特有的一个内脏。
如下图所示:三焦的功能和位置示意图三焦主要具有运行元气和体内水液的功能。
元气是人体最重要的一种气,是生命的原动力,来源于肾,主要通过三焦散布五脏六腑,营养全身。
我们尤其要注意三焦运行体内水液的功能,正如《类经》中说:“上焦不治则水泛高原,中焦不治则水留中脘,下焦不治则水乱二便。
三焦气治,则脉络通而水道利,故曰决渎之官。
”所以当三焦运行水液功能失常时就易发生肥胖、风湿性关节炎、便秘等常见病。
三焦经的循行,可以简单地描述为,从无名指出发,向上,经上肢外侧中线,到锁骨上窝外,分两支,一支入胸腹联结三焦,另一支继续上行到面部。
手少阳三焦经图2从每天的时辰运行来看,手少阳三焦经在每天的亥时(即21点~23点),其经气是最旺盛的时候。
在日常养生保健中,我们常用其上肢段。
我们每天可以推推三焦经的上肢段,同时揉揉其上的保健穴,就可以促进人体元气和水液代谢,从而可以减少这一类疾病,达到保健的目的。
下面是我编写的手少阳三焦经的养生歌,供大家参考。
手少阳三焦经养生歌运行元气与水液,三焦畅通代谢好。
三焦养生有四穴,无名甲角取关冲,中渚支沟丝竹空。
关冲穴、中渚穴、支沟穴图(注:中渚,微握拳,在四、五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的凹陷处。
擅长清热祛湿,常可揉按。
10.手少阳三焦经

[主治]腕痛,肩臂痛,耳聋,疟疾,消渴,口干,喉痹。
[配伍]配合谷、尺泽、曲池、中渚治手臂拘挛。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附注]三焦经原穴。 5.外关SJ5 Wài guān [定位]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解剖]在桡骨与尺骨之间,指总伸肌与拇长伸肌之间,屈肘俯掌时则在指总伸肌的桡侧;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动脉和掌侧动、 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及掌侧神经。 [主治]热病,头痛,颊痛,耳聋,耳鸣,目赤肿痛,胁痛,肩背痛,肘臂屈伸不利,手指疼痛,手颤。 [配伍]配足临泣治颈项强痛、肩背痛;配大椎、曲池治外感热病;配阳陵泉治胁痛。
学海无涯
温故而知新
十、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阳三焦经(Sanjiao Meridian of Hand-Shaoyang,SJ.)十二经脉之一,简称三焦经,统属于上、中、下三焦。本经发生病变 主要表现为耳聋,耳鸣,咽喉肿痛,外三焦经眼角痛,汗出,腮肿,耳后、肩、肘、臂部本经脉过处疼痛等。《灵枢·经脉》:三焦 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 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遍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出其支者,从耳后 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
[定位]在头部,耳后乳突中央,当角孙与翳风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中、下1/3的交点处。
[解剖]在耳后肌上;有耳后动、静脉;布有耳大神经耳后支。 [主治]头痛,耳聋,耳鸣,小儿惊痫,呕吐,泄痢。 [配伍]配翳风、耳门、听宫、听会、百会治耳硬化症,提高听力。 [刺灸法]平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可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讲手少阳三焦经篇三焦在现代医学中是没有这一说法的,中医把三焦作为一个特殊的腑:三焦司掌后天元气的循环,其地位非常重要。
三焦由上焦,中焦,下焦所组成,从颈根部以下的整个腹腔均属于三焦系统,上焦在横膈膜以上,中焦在横膈与肚脐之间的部分,下焦是肚脐到耻骨部分。
1、三焦,中医把心肺归于上焦,脾胃归于中焦,肝肾归于下焦。
三焦是作为一个脏与腑,脏与脏,腑与腑间的一个网格联络系统,三焦又是水道即也是人体内津液运行的一个通道,甚至有人认为,人体的各种精微运化都经由三焦作为通道,所以三焦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不是简单的一个部位也不是简单的一条经络,我们在应用三焦经上的穴位来治疗疾病时,常能取到意想不到的收效,下面讲到具体穴位时会提到。
三焦经循经路线:自无名指的关冲穴开始,沿手臂阳面往上经肩绕耳到丝竹空止,共有23个穴位。
三焦经的循行时间为21-23点,所以当一个人在晚上9点-11点间感觉到不舒服,要考虑是三焦经不畅的原因。
三焦经上的五俞穴:井穴关冲,荥穴液门,俞穴中渚,经穴支沟,合穴天井,分属金水木火土性,另外三焦经原穴为阳池,络穴为外关,郄穴是会宗。
三焦经跟平时讲的三焦。
上焦如雾胸,中焦如沤脾胃。
下焦如渎,肾膀胱大小便的问题。
是不同的。
我们说的三焦经是一个系统,气血交换的系统,无处不在。
三焦就是我们去市场买菜时,肉和在中间,外面白白的那层就是三焦。
内脏都是有网包着的,拉开就是三焦。
三焦行阳。
所有的腑,腑就是消化系统,包括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都是阳。
上焦如雾因为小肠在下面,膀胱在小肠的前面,小肠在大肠的上方,肾脏在小肠的后方。
当水经过小肠加热,水气因为政法到上面来,所以上焦如雾。
三焦是网络,网膜,横跨肝胆脾胃。
完全是消化的地方。
下焦如渎,指的是下焦比较脏,是很多食物残渣的地方。
三焦“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水道是三焦在管。
膀胱经是“州都之官,津液出焉”。
肚子水胀满胀满的就是三焦水道不通,阳气不通导致的。
只要阳气顺,水就不会累积。
在正常人打座的时候,心很平稳,很安定,气会顺着三焦散布到全身四肢。
当有欲望的时候,三焦的气就会慢慢回来,集中到命门。
所以在行房的时候,三焦集中力量到命门,再从命门这边发射力量出来,这样才能有高潮排精。
这些都是三焦在管。
耳朵后面长头发的地方是胆经,不长头发的地方是三焦经的路线。
流注时间晚上的9-11点。
走向从手到头,是阳经,所以时辰的问题。
9-10点的可以找液门。
10-11点的可以找中渚。
时辰问题就是每天固定这个时间点出现的,过了这个时间点就好了,就在该流注时间的经络的荥穴或者俞穴。
三焦经和心包经一样的,夏至到冬至属性是火。
冬至到夏至属性是水。
所以子母穴会变。
■关冲『取穴方法』关冲穴在无名指尺侧指甲缘0.1寸的地方,尺侧就是指的外侧,内侧为桡侧。
『主治』关冲穴作为井穴,主要就是用于昏迷这些急症,就是放血用的,也有人用关冲穴治疗小儿泻泄,尤其是五岁以内的小孩,不明原因的腹泻,可以用关冲穴点刺出血,大多一次就可痊愈,时间长的,再做一两次。
刺关冲治腹泄的,解释为三焦主调水液运行通道,下焦异常则会影响二便之水液正常,取关冲金性井穴,以金生正之水,补调下焦水之乱,为培本扶正治邪之意。
另外也有人使用关冲治疗急性咽病咽痛,效果跟使用少商和商阳一样奇效,有时用少商和商阳效果不好的,用关冲也很好,关冲穴属金,咽喉痛为火犯金,刺血关冲,有泻火培金,生津去火的功效。
■液门『取穴方法』关冲往上第二个穴位为液门,大第4与第5指掌骨间缝纹端,微握拳取穴。
(无名指和小脂交界的地方这两块凸出来的骨头的后面)『主治』液门穴是三焦经的荥穴,属水,用得比较少,但液门常用来治疗因肝胆之火盛引起的少阳头痛,现在春阳生发,肝胆之气旺盛,很多人会在这个季节发生偏头痛和颠顶头痛,用针刺液门的方法可以泄肝胆之火,缓解因此造成的头痛。
骨髓,脑髓,膝盖响,肾阴虚引起来的腰痛。
刚说了小肠经主液后溪管,大肠主津合谷管。
身体内流动的叫津,不流动的叫液,所以一切液的问题都可以后溪+液门。
■中渚『取穴方法』从液门往上跨过指掌关节,就是另一个三焦经上重要的穴位中渚,握拳取穴,四五指掌关节后面的凹陷处,就是中渚穴(见图)(无名指和小指指骨交界的凹陷处。
)『主治』中渚穴是三焦经上的俞穴,五行属于木,木气通肝,肝主筋,所以中渚为三焦经上常用的关节筋骨痛症,比如三焦经线上的手腕痛,肩周炎,腰痛,肩颈痛等,很多时候人的肩颈部位痛,你看看如果是在三焦经循行线上,只要中渚一针就可以了,前些天一位亲戚说肩部酸痛很久了,看到我在给别的人针灸,但自己也不大相信,经别人劝说下来试一试,我看她的症状就在三焦经路线上,一针下到中渚,捻针得气,让她再活动肩部,已症状全失,连连称奇。
针灸就是这样立竿见影。
三焦经上的穴位大家去翻的时候发现不仅治耳朵的问题,还有就是眼科的问题。
耳朵的问题简单了好理解,经络所过治之所病。
肾开窍于耳,三焦又是寄于肾的,肾的分支。
三焦还治眼睛的问题,因为像眼睛的白内障这些,都是油网和油膜出的问题。
大家看眼球是不是一层膜一样的。
而三焦就是油网遍布全身,他的特性,所以眼科的问题也都可以往三焦上考虑。
■阳池『取穴方法』中渚往上是阳池穴,阳池穴的方法是,先将手背往上翘,在手腕上会出现几道皱褶,在靠近手背那一侧的皱褶上按压,在中心处会找到一个压着酸酸痛痛的点,这个点就是阳池穴的所在。
『主治』手背腕部有三阳,一个叫阳溪,是阳明经上的穴位,一个叫阳谷,是小肠经上的穴位,一个叫阳池,就是三焦经上的,这三个穴位都在手背的腕横纹处,与手腕前的横纹上太渊,大陵,神门一样,是同一水平线上取穴,阳池穴对应脚上的解溪,比如阳池穴痛,可以取对侧的解溪穴来治疗,解溪穴痛也可以取对侧阳池穴来治,这是对称疗法的常用取穴方法,也常取奇效。
阳池穴治消渴糖尿病。
灸阳池。
脚腕痛系鞋带的地方痛,对应疗法阳池。
阳池还治皮下脂肪瘤,能推的动的那种。
■外关『取穴方法』外关穴,在阳池上两寸,也即是腕背横纹上两寸,和腕内外的内关穴相对应,针灸里常有外关透内关的手法,很好找。
『主治』昨天说到了外关是三焦经上的络穴,络心包经,同时外关也是八脉交会穴之一,交于阳维脉,阳维脉是整个胸肋外围的经脉,所以阳维脉如果有异常常会引起胸肋背肋背,这都可以取外关来治,八脉交会穴里的外关和临泣相配对使用。
这两个穴位外关配临泣,可以治疗所有眼外眦,头侧,面颊,胸背肋,带脉痛症。
外关常具体应用在急性的腰扭伤,落枕,肩周炎。
所以针灸治疗腰扭伤有好多穴位可以选择,人中,后溪,主要治疗腰椎痛,腰侧两边痛常用手三里,手上的腰痛点,外关,中渚,委中,申脉,以后还会讲到可用于腰伤的穴位;落枕和肩周炎也是,可以有好多穴位可以选择。
和心包经的内关相对。
外关管阳维脉的。
阳维脉就是我们胸肋这一圈的外面痛找外关,里面痛找内关。
带状疱疹找医生针灸外关透内关。
手臂内侧麻找内关。
手臂外侧麻找外关。
■支沟『取穴方法』外关上一寸为支沟穴,腕背横纹上3寸,桡骨与尺骨之间取穴。
『主治』支沟穴又叫飞虎穴,也常用来治疗胁痛即那种肋间神经痛的症状,著名的支沟配照海,可治疗一切便秘,不管寒还是热,这两个穴位都可以使用。
不过我们在使用穴位治疗便秘的时候,常也辨症寒热以加强效果,比如寒秘,就用艾灸天枢关元的方法也可以再配大肠俞,上巨虚;热症就用针,寒症就用灸,还有一种因为脾气虚引起的便秘,就要加大横和腹结,效果更好。
通常小孩便秘,如果不是很严重,就做绕脐顺时针摩腹,按摩从上巨虚到下巨虚,及鱼际按摩就可以了。
治便秘的要穴,便秘分寒热,寒秘是肠子没有蠕动了,病人不觉得难受,有一天拉粑粑也是堆积的太多了,推出来的。
热秘是只要一天不上大便就难受。
肚子胀,绞痛。
支沟和不分寒热。
■会宗『取穴方法』从支沟横行一寸左右为会宗穴,会宗穴在骨头边上取穴,会宗是三焦经的郄穴,也是距腕横纹三寸。
『主治』会宗穴用得最多就是治疗突发性的耳聋耳鸣,配合耳门听宫听会等使用。
■三阳络『取穴方法』从会宗再跳回到支沟穴上一寸,为三阳络穴。
(三焦经在这绕了一下到会宗,然后又回来支沟往上一寸,就是阳池上四寸。
)『主治』三阳络平时用得不多,但有一个偏头痛,用三阳络治疗,往往是一针见效,我们群里有几位群友头痛时我跟他们说过用三阳络穴刮痧使用,缓解头痛效果是比较好的。
遇到经络筋的病用的多。
像发烧的时睺一般开天河水就够凶,可是高热,高烧严重的时候,癫痫,抽搐。
痉挛,角弓反张,脑膜炎,天河水不够用了。
就用三阳络,让气往下走。
男女不同。
男的往上推,筋会松掉。
女的往下推,寒一定是往上抽,绷的很紧。
如果是热证,全身软掉了一样,往手掌的方向推是去热。
寒往身体走男孩子,女孩反过来。
有点复杂难记,记错了麻烦,所以大家在发烧的时候把孩子能量补足,不要让病进到这一步。
发烧的时候手脚一定要是热的。
一般就不会有大问题,及时就医遵医嘱,别硬撑自己家庭搞不定的话。
■四渎『取穴方法』三阳络上去两寸是四渎穴,从肘尖往下量为五寸,在两骨间取穴。
『主治』记得有人利用四渎穴治疗小孩青春期长得太快导致的肌肉酸痛,说是下针就效,我没试过,大家有机会可以试试。
便秘,小便尿不出来。
便意不强。
小渎加合谷。
■天井『取穴方法』再往上到肘尖部有一个穴叫天井穴,天井穴取肘取穴。
当我们曲肘后在肘尖后面约一寸左右可以摸到一个凹陷,按按酸酸的,就是天井穴。
『主治』天井穴是三焦经的合穴,属土,天井穴会用于网球肘的治疗,配合曲池使用,我用过天井治疗过肘部受伤后不能伸直的一个病人,曲池配天井,五分钟后痛就减去7成以上,一共针了三次痊愈。
三焦经在夏至到冬至时三焦经属火,是子穴。
遇到痛在胳膊中间的知道是三焦经。
痛时间短拒按。
选子穴天井。
天井对应我们人体的膝盖骨的地方,如果是膝盖头的地方痛左边痛找右边天井,右边痛找左边天井,对称。
肘尖所有的淋巴问题,淋巴癌,艾灸肘尖。
一定要灸到肚子咕噜咕噜响,阳气才进到身体里面了。
才能有效果。
■清冷渊『取穴方法』从天井再往上一寸就是清冷渊。
『主治』针灸上用得也不多,有人会用清冷渊治疗胳膊冷痛的感觉,尤其是在三焦经上的上臂冷痛,用艾灸清冷渊,效果不错, 当然按住那个穴位揉按也可以,一次按三五分钟,每天按几次,慢慢的胳膊上的那种冷痛感觉会明显好转。
顾名思义,三焦是行阳的,清冷渊治热炕症。
满脸痘,热便秘,小便黄,脾气大,口臭胃经热,面红,扁桃体发炎等所有的热证。
■消泺穴『取穴方法』清冷渊往上的穴位称为消泺穴,消泺穴在臑会与清冷渊穴的连线中点,各距5寸的距离。
『主治』消泺穴也常是配合肩髎,肩髃,等穴治疗肩臂痛用,用得不多。
消泺固名思义,可以消除体内堆称的不好的东西。
除去体内多余的推积的水。
因为三焦是行阳的,阳化气。
所以消泺穴可以消水肿。
加上脾经的三皇穴或者四皇穴可以治疗子宫囊肿,卵巢囊肿,腹水和全水的水肿。
■臑会『取穴方法』从肩髎穴往下三寸,在三角肌的后下缘有一个凹陷,叫臑会穴,那个大肠经上的臂臑穴则是在三角肌下端的止点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