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及其体系建设概述
涉密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方案

涉密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方案1.1需求分析1.1.1采购范围与基本要求建立XX高新区开发区智慧园区的信息安全规划体系、信息安全组织体系、信息安全技术体系、安全服务管理体系,编写安全方案和管理制度,建设信息安全保护系统(包括路由器、防火墙、VPN)等。
要求XX高新区开发区智慧园区的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达到第三级(见GB/T 22239-2008)。
1.1.2建设内容要求(1)编写安全方案和管理制度信息安全体系的建设,需要符合国家关于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标准要求,覆盖的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安全建设满足物理安全、操作系统安全、网络安全、传输安全、数据库安全、应用系统安全和管理安全体系,确保智慧园区项目系统的安全保密。
安全管理需求:自主访问控制、轻质访问控制、标记、身份鉴别、审计、数据完整性。
安全体系设计要求:根据安全体系规划,整个系统的安全体系建设内容包括物理安全、操作系统安全、网络安全、传输安全、数据安全、应用系统安全、终端安全和管理安全等方面。
(2)信息安全保护系统:满足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三级要求的连接云计算平台的信息安全保护系统。
1.2设计方案智慧园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是全方位的,需要各方的积极配合以及各职能部门的相互协调。
有必要建立或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和组织体系,完善安全运行管理机制,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和分工,从技术、管理和法律等多方面保证智慧城市的正常运行。
1.2.1安全体系建设依据根据公安部、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局、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制定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等标准,“平台”的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定达到第三级(见GB/T 22239-2008),根据《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的信息安全产品,包括:防专业VPN设备、WEB防火墙、防火墙、上网行为管理、终端杀毒软件网络版、网络防病毒服务器端等。
1.2.2安全体系编制原则为实现本项目的总体目标,结合XX高新区智慧园区建设基础项目现有网络与应用系统和未来发展需求,总体应贯彻以下项目原则。
网络安全概述

PDRR安全模型
注意: 保护、检测、恢复、响应这几个阶段并不是孤
立的,构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必须从安全的各个方
面进行综合考虑,只有将技术、管理、策略、工程
过程等方面紧密结合,安全保障体系才能真正成为
指导安全方案设计和建设的有力依据。
信息保障体系的组成
法律与政策体系
标准与规范体系
人才培养体系
络提供的服务不间断。如果只将焦点放在计算机安
全上,就会导致安全盲点,攻击者可能会使网络中
所采用的保护机制不起作用。
信息的安全需求
保密性:对信息资源开放范围的控制。
(数据加密、访问控制、防计算机电磁泄漏等安全措施)
完整性:保证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处于“保持完整或一种未受损的 状态”。
(任何对系统信息应有特性或状态的中断、窃取、篡改、伪造都是破
算机系统评价准则)、ITSEC(信息技术安全评价准则)
等。
网络信息安全阶段
1988年莫里斯蠕虫爆发 对网络安全的关注与研究 CERT成立 该阶段中,除了采用和研究各种加密技术外,还开发了许多针对网 络环境的信息安全与防护技术:(被动防御) 安全漏洞扫描技术、安全路由器、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网 络攻防技术、网络监控与审计技术等。 当然在这个阶段中还开发了许多网络加密、认证、数字签名的算法 和信息系统安全评估准则(如CC通用评估准则)。
信息安全管理的地位(3/8)
预警:根据以前掌握系统的脆弱性和了解当前的犯罪趋势,
预测未来可能受到的攻击和危害。
虽然目前Internet是以光速传播的,但攻击过程还是有时间
差和空间差。 如果只以个人的能力实施保护,结果永远是保障能力小于 或等于攻击能力,只有变成举国体制、协作机制,才可能做 到保障能力大于等于攻击能力。
论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安全管理 : 包 括安全策略 、 规章 制度、 人员组织 、 开 咨询 公司协助企业 发现存在 的信息安 全不足点 , 以科研项 目方 储 的数 据; 项 目安全 管理和系统管 理人员在 日常运 维过程 中的安 式, 通 过研 究 国家安全 标准体系及 国家 对央 企和上市企 业 的 发安全、
民航空管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民航空管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随着航空运输的快速发展,民航业的安全和稳定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在民航空管网络的管理中,网络和信息安全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因此,针对民航空管网络和信息安全问题的高效管理和保障,如何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已成为当前民航界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围绕民航空管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展开讨论与分析。
一、民航空管网络的构建民航空管网络是保障航班顺利进行的重要设施。
建设民航空管网络需要考虑到地面站系统、卫星管理网络、空中交通管制通信和数据链等部分。
网络的建设需要先对空管系统的总体规划和设计和部署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合理可行的方案和步骤,并考虑以下几点:1. 网络的可靠性:空管网络必须保证其可靠性和稳定性。
建设网络时应优先考虑网络的可靠性、性能和灵活性,并根据不同航空公司及其客户的需要进行扩容。
2. 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空管网络建设中的重要问题。
在建设网络时,必须加强对网络和信息安全的保障。
在建设网络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安全方面的评估和监控,并对攻击进行预防和处理。
3. 通讯协议的设计:在建设空管网络时需要设计不同的通讯协议,以满足不同的需求,通讯协议的设计要保证其兼容性并满足人工控制、自动控制和复合控制等特点。
二、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信息安全是指保住信息资产免受意外损失或未授权访问、使用、泄露、破坏和干扰等威胁的能力和方法。
在民航空管网络的管理中,信息安全是系统的最高保障。
因此,必须在空管网络的管理中,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以保障信息的安全和稳定。
1. 建立安全管理组织:建立空管网络的安全管理部门,对信息进行分类管理、加密保护、安全归档和备份存储等措施,并加强信息的访问和控制权限。
2. 安全评估制度:在通信过程中要对风险和威胁进行评估和预防,并建立相应的安全预防措施。
3. 建立安全体系:建立适应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以保证管理和控制空管系统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通过对网络的各种漏洞、威胁和风险的分析,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策略和规则,提高核心技术和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信息网络安全资料]
![[信息网络安全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1b25f9a16fc700aba68fc25.png)
[信息网络安全资料]信息网络安全主要内容 u 基础概述 u 风险威胁 u 建设应用 u 安全管理第一部分信息网络基础概述虚拟世界虚拟世界:高科技的网络信息时代,把意识形态中的社会结构以数字化形式展示出来。
虚拟世界:数字空间、网络空间、信息空间。
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不同:交往方式不同,(面对面,视距;点对点,非视距)生存基础不同(自然,科技)实体形态不同(原子,比特)自由空间不同(心灵空间,网络空间)科技是第七种生命形态人类已定义的生命形态仅包括植物、动物、原生生物、真菌、原细菌、真细菌,人造物表现得越来越像生命体;生命变得越来越工程化。
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信息的及时传输和处理技术变成当代社会的生产力、竞争力和发展成功的关键。
一、基本概念信息定义1:信息是事物现象及其属性标识的集合。
定义2:以适合于通信、存储或处理的形式来表示的知识或消息。
信息构成是由:(1)信息源(2)内容(3)载体(4)传输(5)接受者信息一般有4种形态:①数据②文本③声音④图像人类信息活动经历:1、语言的获得2、文字的创造人类四大古文字体系:①古埃及圣书文字②苏美尔楔形文字(伊拉克东南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下游)③印地安人玛雅文字④中国甲古文 3、印刷术的发明唐朝有印刷;宋代毕升创造活字印刷术;元代王祯创造木活字,又发明转轮排字盘;明代铜活字出现;再到油印,发展到现在利用磁的性质来复印。
4、摩尔斯电报技术的应用5、计算机网络的应用网络一、概念定义1:由具有无结构性质的节点与相互作用关系构成的体系。
定义2:在物理上或/和逻辑上,按一定拓扑结构连接在一起的多个节点和链路的集合。
★计算机信息系统指由计算机及其相关的和配套的设备、设施(含网络)构成的,按照一定的应用目标和规则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等处理的人机系统。
(94年国务院147号令)信息网络是一个人机系统。
基本组成:网络实体、信息和人。
★信息网络安全保护计算机信息系统免遭拒绝服务,未授权(意外或有意)泄露、修改和数据破坏的措施和控制。
ISMS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全面)2完整篇.doc

ISMS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全面)4第2页2.2 术语和定义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ISMS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引用而成为本《ISMS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体系文件,然而,信息安全管理委员会应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信息安全管理手册。
ISO/IEC 27001,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概述和词汇2.3引用文件ISO/IEC 27001中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手册。
本公司:上海海湃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信息系统:指由计算机及其相关的和配套的设备、设施(含网络)构成的,且按照一定的应用目标和规则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等处理的人机系统。
计算机病毒: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信息安全事件:指导致信息系统不能提供正常服务或服务质量下降的技术故障事件、利用信息系统从事的反动有害信息和涉密信息的传播事件、利用网络所从事的对信息系统的破坏窃密事件。
相关方:关注本公司信息安全或与本公司信息安全绩效有利益关系的组织个人。
主要为:政府、上级部门、供方、用户等。
2.3.1组织环境,理解组织及其环境本公司在系统开发、经营、服务和日常管理活动中,确定与其目标相关并影响其实现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能力的外部和内部问题。
2.3.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组织应确定:1)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2)这些相关方与信息安全有关的要求。
2.3.3 确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范围本公司应确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边界和适用性,本公司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范围包括:1)本公司的认证范围为:防伪票据的设计、开发所涉及的相关人员、部门和场所的信息安全管理活动。
2)与所述信息系统有关的活动3)与所述信息系统有关的部门和所有员工;4)所述活动、系统及支持性系统包含的全部信息资产。
2024版信息安全教育培训全文

01信息安全概述Chapter信息安全定义与重要性信息安全定义信息安全重要性信息安全威胁与风险信息安全威胁信息安全风险信息安全风险包括数据泄露、系统瘫痪、业务中断、财务损失、声誉损害等多种后果,这些风险可能对个人和组织造成严重影响。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合规性要求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国家和地方政府发布了一系列信息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如《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对信息安全提出了明确要求。
合规性要求企业和组织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确保信息安全合规性。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员工的信息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和技能。
02信息安全基础知识Chapter密码学原理与应用密码学基本概念加密算法分类密码破解技术密码学应用实例01020304网络攻击类型网络安全管理防御策略与技术网络攻击案例分析网络攻击手段与防御策略系统漏洞类型漏洞扫描与评估漏洞修复措施系统安全加固系统漏洞分析及修复方法介绍数据加密、数据备份与恢复等技术在数据保护方面的应用。
数据保护技术隐私泄露途径个人信息保护企业数据安全分析常见的隐私泄露途径,如网络监听、恶意软件窃取等,并提供相应的防范措施。
强调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介绍如何设置强密码、避免使用公共网络等保护个人信息的技巧。
针对企业数据安全需求,提供完善的数据安全解决方案和管理建议。
数据保护与隐私泄露防范03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建设Chapter网络安全架构设计原则分层防护原则纵深防御原则最小权限原则灵活适应原则边界防护设备部署与配置管理防火墙部署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隔离网闸配置管理内部网络访问控制策略制定01020304访问控制列表认证和授权机制安全审计终端安全管理无线网络安全防护措施采用高强度的无线网络加密技术,防止无线数据被窃取或篡改。
关闭无线网络的SSID广播功能,避免被未经授权的用户发现和使用。
(完整版)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方案设计

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方案设计1.1需求分析1.1.1采购范围与基本要求建立XX高新区开发区智慧园区的信息安全规划体系、信息安全组织体系、信息安全技术体系、安全服务管理体系,编写安全方案和管理制度,建设信息安全保护系统(包括路由器、防火墙、VPN)等。
要求XX高新区开发区智慧园区的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达到第三级(见GB/T 22239-2008)。
1.1.2建设内容要求(1)编写安全方案和管理制度信息安全体系的建设,需要符合国家关于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标准要求,覆盖的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安全建设满足物理安全、操作系统安全、网络安全、传输安全、数据库安全、应用系统安全和管理安全体系,确保智慧园区项目系统的安全保密。
安全管理需求:自主访问控制、轻质访问控制、标记、身份鉴别、审计、数据完整性。
安全体系设计要求:根据安全体系规划,整个系统的安全体系建设内容包括物理安全、操作系统安全、网络安全、传输安全、数据安全、应用系统安全、终端安全和管理安全等方面。
(2)信息安全保护系统:满足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三级要求的连接云计算平台的信息安全保护系统,其设备为:1.2设计方案智慧园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是全方位的,需要各方的积极配合以及各职能部门的相互协调。
有必要建立或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和组织体系,完善安全运行管理机制,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和分工,从技术、管理和法律等多方面保证智慧城市的正常运行。
1.2.1安全体系建设依据根据公安部、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局、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制定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等标准,“平台”的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定达到第三级(见GB/T 22239-2008),根据《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的信息安全产品,包括:防专业VPN设备、WEB防火墙、防火墙、上网行为管理、终端杀毒软件网络版、网络防病毒服务器端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安全及其体系建设概述 目录 1 信息安全的相关概念 ...................................................................... 4 1.1 计算机网络安全 ..................................................................... 4 1.2 信息安全 ................................................................................. 4 2 信息安全技术 .................................................................................. 5 2.1物理安全技术 .......................................................................... 5 2.2系统安全技术 .......................................................................... 6 2.3防火墙技术 .............................................................................. 6 2.3.1 防火墙的作用 ................................................................ 7 2.3.2 防火墙一般采取的技术措施 ........................................ 7 2.4认证技术 .................................................................................. 8 2.4.1 口令认证 ........................................................................ 8 2.4.2 智能卡令牌卡认证 ...................................................... 10 2.4.3 生物特征认证 .............................................................. 10 2.4.4数字证书 ....................................................................... 10 2.4.5单点登录(SSO) ........................................................ 12 2.5 访问控制技术 ....................................................................... 12 2.6数据加密技术 ........................................................................ 15 2.7扫描评估技术 ........................................................................ 17 2.8入侵检测技术 ........................................................................ 17 2.9审计跟踪技术 ........................................................................ 19 2.10病毒防护技术 ...................................................................... 20 1.11备份恢复技术 ....................................................................... 22 1.12 安全管理技术 ..................................................................... 23 3 信息安全体系的建设 .................................................................... 23 3.1基本概念 ................................................................................ 23 3.2静态防护体系 ........................................................................ 24 3.3 P2DR、PDRR动态安全模型 ............................................... 26 3.4信息保障技术框架(IATF) ................................................ 28 3.5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MS) .............................................. 30 4 信息安全的发展趋势 .................................................................... 32 4.1动态、立体的安全体系框架 ................................................ 32 4.2信息安全统一管理平台 ........................................................ 34 4.3全生命管理的安全系统工程 ................................................ 35 4.4无线网络安全与云计算安全 ................................................ 35 4 信息安全的相关军用产品 ............................................................ 35 5 关于“xx网”信息安全保障的思考 ........................................... 35 1 信息安全的相关概念 1.1 计算机网络安全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计算机安全”定义为:“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取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露。”此概念偏重于静态信息保护。也有人将“计算机安全”定义为:“计算机的硬件、软件和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露,系统连续正常运行。”该定义着重于动态意义描述。
1.2 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是一个广泛而抽象的概念,不同领域不同方面对其概念的阐述都会有所不同。建立在网络基础之上的现代信息系统,其安全定义与计算机网络安全基本一致。 信息安全通常强调所谓 CIA 三元组的目标,即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如图1-1所示。CIA 概念的阐述源自信息技术安全评估标准(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curity Evaluation Criteria,ITSEC),它也是信息安全的基本要素和安全建设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保密性(Confidentiality):确保信息在存储、使用、传输过程中不会泄漏给非授权用户或实体。 完整性(Integrity):确保信息在存储、使用、传输过程中不会被非授权用户篡改,同时还要防止授权用户对系统及信息进行不恰当的篡改,保持信息内、外部表示的一致性。 可用性(Availability): 确保授权用户或实体对信息及资源的正常使用不会被异常拒绝,允许其可靠而及时地访问信息及资源。
图1-1 信息安全基本原则 除了 CIA,信息安全还有一些其他原则,包括可追溯性(Accountability)、抗抵赖性(Non-repudiation)、真实性(Authenticity)、可控性(Controllable)等,这些都是对 CIA原则的细化、补充或加强。 与 CIA三元组相反的有一个 DAD三元组的概念,即泄漏(Disclosure)、篡改(Alteration)和破坏(Destruction),实际上 DAD就是信息安全面临的最普遍的三类风险,是信息安全实践活动最终应该解决的问题。
2 信息安全技术 与信息安全的发展历程一样,信息安全技术在不同的阶段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在通信安全阶段,针对数据通信的保密性需求,人们对密码学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及应用逐渐成熟了起来。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急遽发展,信息安全阶段的技术要求集中表现为 ISO 7498-2标准中陈述的各种安全机制上面,这些安全机制的共同特点就是对信息系统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进行静态的防护。到了互联网遍布全球的时期,以 IATF(信息保障技术框架)为代表的标准规范为我们勾画出了更全面更广泛的信息安全技术框架,这时的信息安全技术,已经不再是以单一的防护为主了,而是结合了防护、检测、响应和恢复这几个关键环节在一起的动态发展的完整体系。 目前,信息安全的相关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物理安全技术、系统安全技术、网络安全技术、应用安全技术、数据加密技术、认证授权技术、访问控制技术、扫描评估技术、审计跟踪技术、病毒防护技术、备份恢复技术、安全管理技术等等。
2.1物理安全技术 物理安全(Physical Security),是保护计算机网络设备、设施以及其他媒体免遭地震、水灾、火灾等环境事故以及人为操作失误及各种计算机犯罪行为导致破坏的过程。 物理安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环境安全、设备安全、媒体安全。 保证物理安全可用的技术手段很多,也有许多可以依据的标准,例如,国标 GB 50173-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 2887-89《计算站场地技术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