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抗战历史调查报告通用范本
抗日战争调查报告九一八事变让我们永远铭记在心

抗日战争调查报告九一八事变让我们永远铭记在心第一篇:抗日战争调查报告九一八事变让我们永远铭记在心调查报告题目:“918”事变内容来源:网络报告内容: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攻击东北。
9月18日,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了对中国东北的战争。
这就是九一八事变的起源。
当晚10时许,日本关东军岛本大队川岛中队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数人,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称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
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即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
次日晨4时许,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五大队从铁岭到达北大营加入战斗。
5时半,东北军第七旅退到沈阳东山嘴子,日军占领北大营。
战斗中东北军伤亡300余人,日军伤亡24人。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又称沈阳事变;日本称满洲事变,因中国东北被日本称作满洲)指1931年9月18日在中国东北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
冲突双方是中国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
九一八事件爆发后,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在日本国内,主战的日本军部地位上升,导致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
这次事件爆发后的几年时间内,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因此被中国民众视为国耻,直至今日,9月18日在中国许多非正式场合都被称为“国耻日”。
日军在中国的暴行,为现代世界文明史留下最为黑暗的一页。
我们不能忘记,不能忘记这些耻辱和那些强盗。
所以,我们还需要和平。
要牢记这段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让世界人民遭受磨难。
现在,我们应该珍爱和平,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
我们不能辜负在战争中“抛头颅,洒热血”的壮士们,是他们为我们创造了现在的和平社会,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做贡献!请将日军的所作所为永远记住,并且以一种新的动力往前冲吧!用辉煌的成绩告诉世人我们是崛起的龙的传人!六年一班郑浩然2011-11-20 星期日第二篇:九一八事变调查报告“9.18”事变调查目的:我们要牢记这段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让世界人民遭受磨难。
最新寒假社会调研报告模板探寻身边抗战历史,拜访身边抗战尊长

寒假社会调研报告姓名:*******指导老师:********关于“探寻身边抗战历史,拜访身边抗战尊长”的调查报告实践内容:1、探寻身边抗战历史。
挖掘、收集、整理抗战史料,关注历史、关注民族过去与未来。
2、拜访身边抗战老兵;深入他们的家庭,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用实际行动尊重抗战老兵,为老人们送去物质与精神的关怀与援助。
一、历史事实1950年6月至9月间,当湖南军区部队集中兵力进剿湘西中心区股匪时,获得喘息时机的湘西边缘区的土匪活动猖狂,由1.8万人发展到2.3万多人,在占领区内建立了土匪政权。
其中有以瞿波平为首在龙山里耶成立的师兴周为首的“湘鄂川边区军政委员会”、曹振亚、曹子西为首的“暂五师”残部,共有近万人。
按照中南军区剿匪作战部署,湖南军区调集第47军(兼湘西军区)、第136师和地方武装共4万多人,在驻湖北、四川、贵州等省部队协同下,组织对湘西边缘地区土匪会剿。
以湘西军区为主,组成了南、北两个进剿指挥部,分别由湘西军区司令员曹里怀、副司令员刘贤权担任指挥。
会剿战役分两个阶段进行。
二、采访老兵颜嗲嗲说现在的生活富裕了,再也不能和一起的日子相比了,那个时候谁都吃不饱穿不暖。
当年走日本(打日本)的时候看到什么就拿起走,家里的米都但走了(抢走了)。
后来四处起匪了到处人心惶惶,我们村里组织了民兵队伍,保护村里的老人妇女和小娃娃,刚开始的那个时候我们那山上有个最大的匪头叫做蒋大疤子的,一到晚上就带着人下山来骚扰我们老百姓,住在村头的那户是最先被抢的家里有三个孩子俩个老人,抢了家里谷子走了,后来老人追着出去被他推到了,摔断了脚。
那家人的汉子比我大一点平常我们玩的也比较好,少年时常常一起放牛,下河捉鱼。
他们家被抢那天他没在家,等他回到家的时候老人就躺在床上嗯哼了。
后来他就来找我们了,全村一个有三十几个年轻劳动力,我还记得那时候还是秋天,家里刚刚收完年成,我和邻居还有其他劳动力一起到祠堂开会,最先被抢的那家汉子是我们的领头人,站在前面说我们现在状况,再不采取措施,后果就要不堪设想了。
身边的历史的调查报告【精选】

身边的历史的调查报告【精选】篇一:关于探寻身边抗战历史、拜访身边抗战尊长的调查报告成果名称:探访身边抗战历史拜访身边抗战尊长班级:殡仪1431学号:142 115姓名:孟婷指导老师:陶浪平校团委、学生工作处制表关于探寻身边抗战历史、拜访身边抗战尊长的调查报告———以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为例摘要:听老人讲诉抗战故事关键词:落后就挨打、勿忘国耻前言实践时间:2月12日实践地点: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藕池镇荆江一路实践人员:孟婷实践内容:拜访抗战老人,倾听抗战故事实践方式:实地采访一、今年91岁的魏仁忠是一名抗战老兵,在他的心中有一段永远都无法忘怀的记忆。
那就是1940年的,日军为打通进攻重庆的路线,开始占领荆州。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了惨无人道的全面侵华战争。
(一)1939年,武汉沦陷,荆州港一度成为长江航运的枢纽。
1940年,日军为打通进攻重庆的路线,开始炮轰荆州。
这段记忆,对于每一位荆州人来说,都是不可磨灭的历史。
对于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荆州籍老兵来说,这更加是一段无法忘怀的记忆。
(二)抗战老兵魏仁忠在荆州大湾那里设立军事区,不允许中国人进去,如果有误进去的,抓到了就要被杀掉的,把一些俘虏当苦力,干苦力活,有的人被整死了。
二、当时,魏仁忠只有14岁。
日军在荆州的种种恶行,令他恨之入骨。
抗战老兵魏仁忠还说:“奸掠烧杀,什么都搞,把中国人不当人”。
三、中山路的刺柱、关押战俘的第四小学和晴川中学,虽然现在这些旧址都不在了,但是有关战争的记忆,老人却不能忘怀。
(一)魏仁忠亲口告诉我:“我晓得那个刺柱,就是木桩子,是杀人的地方”。
(二)1944年,怀着国仇家恨,魏仁忠正式参军,并被编入了当时的第二野战军,主要在荆州周边乡镇对日军进行游击战。
1945年2日,日本政府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
至此,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日军在荆州的种种侵略行为也被终结。
(三)抗日战争胜利后,魏仁忠又被调往新四军江汉军区三军分区十二团任作战参谋,参加了接下来的解放战争,直到1949年15日荆州解放。
身边抗战历史调查报告

身边抗战历史调查报告一、调查资料史料统计,8年抗日,出川抗日川军多达300余万人,伤亡共计XXX万多人,参战人数和伤亡人数居全国之冠。
(一)青白江家珍公园湖畔,矗立着一座高近两米的“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这座纪念碑由红砂石修建,碑座为正三角形,碑身正面刻字“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两侧各有“耿营长明抗倭死事纪念碑”、“易营长明道抗倭死事纪念碑”字样。
从简短的碑文上可以了解到,耿、易两位营长毕业于黄埔军官学校,均牺牲于抗战爆发的1937年,不同的是一位牺牲于上海南口战役,一位在南京保卫战中就义。
而后,他们的灵柩被送回四川,由本地人出资修建纪念碑。
(二)为了寻找抗战老兵,帮助他们能够安详地渡过晚年,由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联合省内多家机构和志愿者们共同发起的“四川老兵关怀计划”项目20XX年11月29日在成都启动。
据了解,该项目将在全省范围内征集抗战老兵线索,寻找川籍或者现居四川的老兵,为老兵们提供物质援助和精神关怀。
在该项目的启动仪式上一位名叫苏国章的老人泪洒会场。
苏国章老人出生于1921年,17岁便在中江川北师管区参军,后加入第九十九军。
在1939年,苏国章参加了长沙会战,因负伤退伍,直至1948年重新回到成都。
此后,苏国章经历了牢狱之苦,又辗转多地,直到上世纪70年代才定居德阳。
但是,由于在战争时期,苏国章丢失了证件,此后一直过着没有“身份”的日子,生活也异常艰辛。
而就在项目启动前不久,在志愿者们的帮助下,老人才重新有了自己的户籍。
“我从1937年就参军,既然承认我是抗战老兵,我希望不是说工龄多少,而是军龄。
”97岁高龄的抗战老兵张文治谈起自己的心愿时,满是褶皱的双手不禁微微颤抖。
抗战期间曾有XXX万名川军开赴前线,抵抗日本军队的侵略,而张文治正是其中之一。
“我们用徒步、轮船等方式先后经武汉、南京、苏州抵达上海,参加淞沪战役,守陈家港、吨悟寺一线,坚守了八天八夜。
”尽管事隔超过半个世纪,张文治对于初入战场的回忆却依旧清晰,他并不后悔倾尽青春保卫家园,但当年的付出没有得到认可是这位年近百岁老人心中最大的遗憾。
抗日调查报告

抗日调查报告抗日调查报告1调查目的:抗日战争调查对象:百事通电脑调查人:___调查时间:20__年__月__日调查内容:1、抗日战争是从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进行了反抗日本人侵略中国的革命战争。
2、抗日战争对中国人民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中国伤亡人数最少有4100万人,死亡1700万人。
9500万人成为难民,中国人口损失应在5000万人以上中国共损失约6500亿美金。
3、在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的生活越来越贫穷,孩子们没有钱上学日本人并且禁止孩子们上学,好用孩子们当诱饵,甚至杀害。
调查感想:日本人的残酷让人气愤不已,他们那么的卑鄙可恶。
使我真想把这个日本人的罪恶想降到他们下一代的身上。
可是一个人的罪恶怎么能让下一代也不能好好的生活哪?我们还是中国人嘛?我们还都对的起中国先辈们吗?日本人你们该醒悟了,我们中国人不丑不恶,为什么你们当时非要把中国人的生命置于不顾,把中国人民的生活搞得悲惨至极,一塌糊涂。
你们快醒悟吧!中国人不是要战争,而是要和平,我们也向往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我们也憎恨战争。
日本人,你们该醒悟了!中国人也有错,在战争爆发时,中国人不屈服于你们,中国人的心太软,不愿让你们经历那些悲欢离合,你们却忘恩负义,至中国人于死地。
你们良心何在,几年后,你们良心何存。
看来,中国人真的错了!你们太可恶了。
“我们需要和平,我们憎恨战争,我们渴望和平!”在平时,没有和平的世界会是怎样的?那么有和平,并且充满和平的生活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哪?我们可想而知。
在和平的国度里,我们各族的儿女手拉手,共同创造世界的未来。
而在恰恰相反的仇恨国度里,看到的没有阳光,只有战乱,人民的生活疾苦,别说手拉手,就可以说是永看不到天日。
永无天日的光阴该是多么的难过呀!“我们渴望和平,我们憎恨战争,我们渴望和平!”调查结论:珍惜和平,就是珍惜自己的生命!我希望世界永远和平,望大家可以让战争不再重复,我呼吁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和平,战争不再重复。
身边抗战历史调查报告

身边抗战历史调查报告一、调查资料史料统计,8年抗日,出川抗日川军多达300余万人,伤亡共计64万多人,参战人数和伤亡人数居全国之冠。
(一)青白江家珍公园湖畔,矗立着一座高近两米的“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这座纪念碑由红砂石修筑,碑座为正三角形,碑身正面刻字“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两侧各有“耿营长明抗倭死事纪念碑”、“易营长明道抗倭死事纪念碑”字样。
从简短的碑文上能够了解到,耿、易两位营长毕业于黄埔军官学校,均牺牲于抗战爆发的1937年,别同的是一位牺牲于上海南口战役,一位在南京保卫战中就义。
而后,他们的灵柩被送回四川,由本地人出资修筑纪念碑。
(二)“我从1937年就参军,既然承认我是抗战老兵,我希翼别是说工龄多少,而是军龄。
”97岁高龄的抗战老兵张文治谈起自己的心愿时,满是褶皱的双手别禁微微颤抖。
抗战期间曾有300万名川军开赴前线,反抗日本军队的侵略,而张文治正是其中之一。
“我们用徒步、轮船等方式先后经武汉、南京、苏州抵达上海,参加淞沪战役,守陈家港、吨悟寺一线,坚守了八天八夜。
”虽然事隔超过半个世纪,张文治关于初入战场的回顾却依旧清楚,他并别懊悔倾尽青春保卫家园,但当年的付出没有得到认可是这位年近百岁老人心中最大的遗憾。
(三)家住资阳的94岁远征军老兵朱守信,他总是回想起自己投身抗战的生活:二、调查结果时光荏苒,全民族抗战爆发迄今为止已有78年,许多抗战阶段留下的痕迹还在,而当年风华正茂的战士们现在却早已过了耄耋之年。
如今全川惟独100多名川军抗战老兵了,而在我所在的地区还在世的老兵差不多寥寥无几。
比之更少的,却是世人对老兵们的关心。
像深圳市龙越慈悲基金会联合省内多家机构和志愿者们共同发起的“四川老兵关心打算”如此在全省范围内征集抗战老兵线索,寻觅川籍或者现居四川的老兵,为老兵们提供物质援助和精神关心的项目并别多,而那些战死的烈士们更是无人咨询津,除了一些将领外连荣誉称号都没有。
除此之外,抗战老兵们当初所在阵营别同,如今所受的待遇也别同。
抗日战争调查报告

抗日战争调查报告抗日战争调查报告1反法西斯和抗战70周年胜利是十分值得纪念的。
70年来,无数的腥风血雨浮现在我们的脑海里。
每个人都不想有战争,战争是残酷的。
和平,才是人类生活的根本基础,如果没有了和平,更不要提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了。
日本鬼子的残暴行径是肆虐的,激起了部署中华儿女对他们的深刻的憎恨。
他们是和平世界里的捣乱者,是战斗世界里的活跃着。
来到中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简直丧失了人性。
幸好我们没有生存在那个年代里,那中酷刑否则会让我们更加惨不忍睹。
可是又后悔我们没有生存在那个年代里,那样,我们就可以为抗日战争贡献出自己的一分力量!英雄烈士们,他们的'功绩是不可忽视的,更是十分伟大的,没有他们那时的英勇作战,哪里还有我们这群茂腾腾的后生和中华的崛起啊!如今的一切都是宝贵的,珍惜的,来之不易的,是烈士们用他们的生命换来的,我们只有把国家发展的更加壮大,他们才能在土里安心啊!抗日战争调查报告2摘要:抗日战争是1937年7月—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进行的8年抗日战争。
湘中各地沦陷后,当地中共地下党组织党员积极领导或参与抗日游击战,在乡军人和工农群众纷纷组织大批抗日自卫团或抗日游击队,打击日本侵略者、汉奸、土匪,保家卫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调查人员:朱亚城探寻身边的抗战历史1939年平江惨案后,中国各地遇到重重困难,但在邵阳沦陷前后对抗日游击有所准备;有些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的党支部或党员仍坚持开展抗日游击斗争。
(一)3支突出的游击队1、是“湘桂边抗日游击纵队”。
1944年夏,邵阳沦陷前夕,原在东安从事地下工作的共产党员刘布谷,奉命到湘桂边区和雪峰山一带建立抗日武装据点,开展游击战。
刘布谷介绍在武冈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二分校任政治教官兼副大队长的谢锦涛加入中国共产党,商请他筹建抗日武装。
谢受命在武冈分校筹集了一批枪支,组织了一批抗日爱国青年,组建了湘桂边抗日游击纵队,以谢锦涛为司令,负责军事工作,刘布谷任政治部主任,负责党的工作,下辖3个支队,有1000余人,500多支枪,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人民抗日游击队。
探寻身边抗战历史,拜访身边抗战尊长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可编辑).doc

探寻身边抗战历史,拜访身边抗战尊长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可编辑)探索我们周围的抗战历史拜访我们周围的抗战元老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探索我们周围的抗战历史拜访我们周围的抗战元老指导老师:蔡颖是唯一掩护部队突围的人。
最后一个绕过包围圈的人是唯一一个幸免于伤的人。
一个是屏边县周英全连长,一个是广南县朱宁街万祁鸣班长,还有一个是我爷爷。
他们抗击日本鬼子,并加入共产党起义。
经过十年的劳动改造,他们也走到了一起。
但现在祖爷爷是唯一活着的人。
许多地方被转移去参加许多战斗。
在xx年,军队调到河南、江西等省抗击日本一个多月。
下半年,国民党上级命令部队返回云南增援松山战役。
于是他回到云南,派出两个团增援松山战役,在龙陵等地攻打日军。
其余的部队守卫着中越边境。
那些年,我参加了无数次大、中、的小战斗。
1月xx日,日本宣布投降。
蒋介石命令军队去越南接受日本投降。
他们在本月2日从昆明前往越南的途中遭到日本军队的伏击和拦截。
小恶魔切断了高压电线,把它放在地上。
我们的骡子和马不时地倒在地上触电而死。
许多兄弟都死了。
之后,我选择了这条路,日夜兼程。
我非常困。
我晚上走路时打了个盹,醒来前撞到了路边的土坎上。
在越南接受日本军队投降后,投降仪式在越南总统府举行。
日本军队被分成三部分,一部分是越南,一部分是云南,一部分是广西。
退役后,他参加了另一次起义。
物资分发后,军队被转移到香港。
后来解放战争开始了,军队被转移到东北进行重组。
当时,他是联络副官。
军师团第一营被派去守卫沈阳附近的亲和门煤矿。
爷爷奉命去解放区讨论起义。
他们为叛乱分子举行了一次欢迎会,第二天就把工作分开了。
()政委当众宣布祖爷爷是二等英雄,把他留在部队里。
其他同志分散在队伍中,再也没有见过面。
1月xx日,祖爷爷的队伍抵达黑山增援新明军第一线,与廖月祥的部队进行了一场激战。
然后大军南下解放华北,他们留在沈阳与苏联红军竞争训练。
我在xx年末从部队退役。
军队退役后,祖爷爷来到天津乘船去上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编号:AN-QP-HT466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Let All Personnel Enhance The Executive Power, Avoid Self-
Development And Collective Work Planning Violation, According To The Fixed Mode To Form Daily Report To Hand In, Finally Realize The Effect Of Timely Update Progress, Quickly Grasp The Required Situation.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身边抗战历史调查报告通用范本
身边抗战历史调查报告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报告文件可用于为规范管理,让所有人员增强自身的执行力,避免自身发展与集体的工作规划相违背,按固定模式形成日常报告进行上交最终实现及时更新进度,快速掌握所需了解情况的效果。
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关于身边抗战历史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资料
史料统计,8年抗日,出川抗日川军多达300余万人,伤亡共计64万多人,参战人数和伤亡人数居全国之冠。
(一)
青白江家珍公园湖畔,矗立着一座高近两米的“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
这座纪念碑由红砂石修建,碑座为正三角形,碑身正面刻“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两侧各有“耿营长明抗倭死事纪念碑”、“易营长明道抗倭死事纪念碑”样。
从简短的碑文上可以了解到,
耿、易两位营长毕业于黄埔军官学校,均牺牲于抗战爆发的1937年,不同的是一位牺牲于上海南口战役,一位在南京保卫战中就义。
而后,他们的灵柩被送回四川,由本地人出资修建纪念碑。
(二)
为了寻找抗战老兵,帮助他们能够安详地渡过晚年,由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联合省内多家机构和志愿者们共同发起的“四川老兵关怀计划”项目XX年11月29日在成都启动。
据了解,该项目将在全省范围内征集抗战老兵线索,寻找川籍或者现居四川的老兵,为老兵们提供物质援助和精神关怀。
在该项目的启动仪式上一位名叫苏国章的老人泪洒会场。
苏国章老人出生于1921年,17岁便在中江川北师
管区参军,后加入第九十九军。
在1939年,苏国章参加了长沙会战,因负伤退伍,直至1948年重新回到成都。
此后,苏国章经历了牢狱之苦,又辗转多地,直到上世纪70年代才定居德阳。
但是,由于在战争时期,苏国章丢失了证件,此后一直过着没有“身份”的日子,生活也异常艰辛。
而就在项目启动前不久,在志愿者们的帮助下,老人才重新有了自己的户籍。
“我从1937年就参军,既然承认我是抗战老兵,我希望不是说工龄多少,而是军龄。
”97岁高龄的抗战老兵张文治谈起自己的心愿时,满是褶皱的双手不禁微微颤抖。
抗战期间曾有300万名川军开赴前线,抵抗日本军队的侵略,而张文治正是其中之一。
“我们用
徒步、轮船等方式先后经武汉、南京、苏州抵达上海,参加淞沪战役,守陈家港、吨悟寺一线,坚守了八天八夜。
”尽管事隔超过半个世纪,张文治对于初入战场的回忆却依旧清晰,他并不后悔倾尽青春保卫家园,但当年的付出没有得到认可是这位年近百岁老人心中最大的遗憾。
(三)
家住资阳的94岁远征军老兵朱守信,他总是回想起自己投身抗战的日子:
1937年,年仅16岁的朱守信毅然从戎,成了成戍司管区的一名学兵。
两年后,他被保送到陆军军官学校第十一期军官训练班,在铜梁虎峰场受训一年。
毕业后回部队任排长。
此时战火在中华大地上蔓延,朱守信所在部队改
为中国远征军长官司令部兵站总监部运输第七团,开赴云南前线。
由于云南山高林密,地势险要,给物资运输造成极大的困难。
尤其在雨季,别说人了,连走惯山路的马都会跌落山下。
一次,朱守信所在部队要翻越高黎贡山。
高黎贡山,海拔4000多米,山上空气极为稀薄,连火都点不燃。
饿了,战士们就嚼生米充饥。
渴了,就靠烂水池里的水解渴。
“当时,20多人挤一个帐篷,临睡前,大伙儿还在闷着气说话。
可第二天早上,一个帐篷里能爬起来的,就只剩几个人,其余的全在夜里窒息身亡了。
”回想起战友痛苦的样子,朱守信轻轻抹了抹眼泪。
朱守信所在连队上山时有150多人,但下山时仅剩30来人了。
“我们还是二线运输部队,死伤这个样子,可想而知,当时战
斗有多么惨烈。
”朱守信说,让他自豪的是,他和兄弟们完成了这次运输任务。
二、调查结果
时光荏苒,全民族抗战爆发迄今为止已有78年,许多抗战时期留下的痕迹还在,而当年风华正茂的战士们如今却早已过了耄耋之年。
现在全川只有100多名川军抗战老兵了,而在我所在的地区还在世的老兵已经寥寥无几。
比之更少的,却是世人对老兵们的关怀。
像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联合省内多家机构和志愿者们共同发起的“四川老兵关怀计划”这样在全省范围内征集抗战老兵线索,寻找川籍或者现居四川的老兵,为老兵们提供物质援助和精神关怀的项目并不多,而那些战死的烈士们更是无人问津,除了一些将领外连荣誉称号都没
有。
除此之外,抗战老兵们当初所在阵营不同,现在所受的待遇也不同。
三、调查分析
所有的抗战老兵,无论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都是为祖国而抗日的。
但是,老兵们的待遇却不是一样的。
留在大陆的国民党抗战老兵迟迟没有受到重视和扶助。
他们大多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了这个世界,很多人最大的愿望却是活的一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章。
同样身为国军的台湾抗日老兵却有每月至少6万台币约人民币15000元的“终生俸”。
这主要是因为台湾省实施的“终生俸制度”,可以一次领取,也可以每月领取,而一次性领完的人还可以每个月领取“生活费”。
中国现存的很大的问题便是养老问题,政
府基本无关注,特别是经济较落后的地方。
在这样的背景下,抗战老兵们现在正好处于养老阶段,因此生活困难的大有人在。
因为人口基数过大,以我国目前的经济能力无法做到较好地使老人们安心养老。
在抗战老兵中的待遇也有不同,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抗战时期共产党与国民党的意识形态的不同,导致现在国军老兵们的待遇极低。
四、问题与建议
中国国军抗战英雄在大陆的不公平遭遇,是历史上沉重的一页。
曾几何时,他们是浴血奋战在抗日疆场的民族英雄,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炎黄铁汉。
从我个人的观点出发,国家既然倡导我们铭记历史,以史为鉴,那么我们就更不应该遗忘那些战争的胜利离不开战场上牺
牲的烈士们,更离不开如今健在的老兵们。
结语
无数抗战老兵,带走了他们全部的人生故事。
他们活着的时候,没有人采访他们;他们走了,当然,也很少有人能知道他们,想起他们了。
老兵不死,却终究会渐渐凋零,而今已有成千上万的老兵,带着他们的历史、他们的细节和故事,悄声无息地从我们身边匆匆离去,如今健在的每一位,都是一段亟待挖掘、抢救的活的历史。
老兵们不仅是历史、细节和故事,更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在漫长的岁月里,他们经历了种种坎坷、磨难,这对他们每一个人而言,都是百味错杂,甘苦自知。
今天哪怕是最“年
精制报告系列编号:AN-QP-HT466 轻”的抗战老兵,都已是耄耋老人,记住他们,不仅要承认他们的抗战历史功绩,更应该给予其应有的待遇和照顾。
距离抗战胜利已过去70年,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虽然能看到一些当年战争留下的痕迹,但是人们却是已经远离了那个时代,如今人们所追求的东西让大家遗忘了,在70年前,有怎样的一代人为我们的国家奋斗着,他们经历了怎样的坎坷走到了今天,他们付出了多少的代价换来了今天的平安。
我们都无法知道尚还健在的老兵们怀揣着怎样的一份记忆坚持活到了今天。
可在此位置输入公司或组织名字
You Can Enter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Here
第11页/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