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2
大学语文课后练习题答案 (2)

<大学语文考试题目及详细答案>《兼爱》一、比较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思想的异同。
在先秦诸子,中墨家学派,可谓是与孔孟儒学比肩而立的两大思想流派。
儒家讲“仁爱”,墨家讲“兼爱”,成为古代人道主义思想的两种主要形态。
他们共同的地方是都提出”爱人”的主张。
不同的是,儒家仁爱建立在“亲亲”的血缘关系的基础上,认为只有在爱有差等的前提下,才谈得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墨家反对儒家仁爱理论中的那种分亲疏、分等差、分厚薄、由近及远的仁爱思想。
墨家认为,这种有差别的爱,正是造成天下之人不相爱的根本原因所在。
二、本文在语言与说理方面有何特色。
语言质朴充实,不重文采。
文辞不加修饰,能就近取譬,浅近通俗,重在以理服人。
说理具有严密的逻辑力量论辩一气呵成,气势非凡。
三、今天应如何看待墨子的兼爱思想?墨子认为,兼爱互利是为治之道“兼相爱”并不否定自爱,而是把自爱与相爱结合起来,力求使自利与互利两不偏废,在这种爱意融融的相互义务性关系中,天下才能实现和谐、富足。
墨子的这种兼爱思想是一种达致和谐的崇高理想,至今仍有其不可抹煞的思想内涵和现实意义,特别是对当今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齐桓晋文之事》一、谈谈你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齐桓晋文之事章》表现了孟子反对“霸道”、主张“王道”即“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
他的“仁政”主张,首先是要给人民一定的产业,使他们能养家活口,安居乐业。
然后再“礼义”来引导民众,加强伦理道德教育,这样就可以实现“王道”理想。
孟子的思想具有明显的进步性,其思想的核心是“以民为本”,在今天看来,它至少包括重视国家利益,反对特权意识,保护人民等多方面的含义。
这种社会变革的新观念,反映了人民要求摆脱贫困,向往安定生活的愿望,表现了孟子关心民众疾苦、为民请命的精神,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但孟子的思想也有其局限性。
二、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是什么?1.娴熟论辩技巧。
巧妙地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引人入彀,从而使对方心悦诚服。
大学语文考试和答案

大学语文考试和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部作品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A. 《狂人日记》B. 《边城》C. 《家》D. 《子夜》答案:A2. “床前明月光”出自哪位诗人的诗作?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A3.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刻着哪八个字?A. 莫失莫忘,仙寿恒昌B. 金玉良缘,永结同心C. 不离不弃,芳龄永继D. 情天恨海,梦断红楼答案:A4. 下列哪部作品是老舍的代表作?A. 《茶馆》B. 《雷雨》C. 《骆驼祥子》D. 《家》答案:C5.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出自哪位诗人的诗作?A. 王之涣B. 张若虚C. 李白D. 杜甫答案:B6. 《水浒传》中,被称为“智多星”的人物是谁?A. 宋江B. 吴用C. 林冲D. 武松答案:B7. 下列哪部作品是巴金的代表作?A. 《家》B. 《春》C. 《秋》D. 《寒夜》答案:A8.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哪位诗人的诗作?A. 陶渊明B. 王维C. 李白D. 杜甫答案:A9.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师傅是谁?A. 观音菩萨B. 唐僧C. 菩提祖师D. 太上老君答案:C10. 下列哪部作品是曹禺的代表作?A. 《雷雨》B. 《茶馆》C. 《家》D. 《边城》答案:A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下列哪些作品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聊斋志异》答案:A、B、C12. 下列哪些诗人属于唐代?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辛弃疾答案:A、B、C13. 下列哪些作品是鲁迅的?A. 《呐喊》B. 《彷徨》C. 《故事新编》D. 《朝花夕拾》答案:A、B、C、D14. 下列哪些作品是老舍的?A. 《茶馆》B. 《骆驼祥子》C. 《四世同堂》D. 《家》答案:A、B、C15. 下列哪些作品是曹禺的?A. 《雷雨》B. 《日出》C. 《北京人》D. 《茶馆》答案:A、B、C三、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6.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了诗歌______篇。
真题考试:2020 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2)

真题考试:2020 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2)1、《寡人之予国也》中,孟子与梁惠王讨论的中心议题是(单选题)A. 为什么“王好战”B. 如何使“民加多’,C. 不可以“违农时”D. 必须要“谨庠序”试题答案:B2、《张中丞传后叙》。
写南霁云抽刀断指,“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这里运用的表现手法是(单选题)A. 夸张B. 铺垫C. 衬托D. 对比试题答案:C3、《马伶传》写华林部与兴化部第一次较量,采用的描写方法是 ( ) (单选题)A. 场面描写B. 景物描写C. 肖像描写D. 语言描写试题答案:A4、下列《种树郭橐驼传》语句中,用以类比治国要让老百姓休养生息的是(单选题)A. 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B. 其莳也若子C. 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D. 其置也若弃试题答案:D5、《苦恼》中写马的处境、遭遇,使人联想姚纳的处境、神态、遭遇,这种表现手法是( ) (单选题)A. 烘托B. 反衬C. 类比D. 对比试题答案:C6、下列《我愿是一条急流》意象中,比喻“我”的是 ( ) (单选题)A. 崎岖的道路B. 城堡的废墟C. 熊熊的烈火D. 黄昏的太阳试题答案:B7、下列《宝黛吵架》语句中,直接描写黛玉心理活动的是(单选题)A. 心里因想道:“别人不知道我的心,还可恕;连他也奚落起我来。
”B. 心里想着:“你心里自然有我,虽有‘金玉相对’之说,你岂是重这邪说不重人的呢?”C. 心中又想着:“我不管怎么样都好,只要你随意,我就立刻因你死了,也是情愿的。
”D. 又自己后悔:“方才不该和他较证,这会子他这样光景,我又替不了他。
”试题答案:B8、下列《一句话》诗句中,象征民众革命的声威和力量的是(单选题)A.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B.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C. 你猜得透火山的沉默D.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试题答案:D9、《哭小弟》中说小弟“已是滴水不进时,他忽然说想吃虾,要对虾。
他想活,他想活下去呵”,其主要用意是(单选题)A. 举出实例强调小弟的乐观精神B. 用细节塑造更丰满的人物形象C. 用小事来折射小弟的“不甘心”D. 用琐事给英雄形象赋予人情味试题答案:C10、有效市场假说理论的提出人是(单选题)A. 保罗·萨缪尔森B. 尤金·法玛C. 米尔顿·弗里德曼D. 约翰·纳什试题答案:B11、下列小说语句中,采用直接心理描写的有(多选题)A. 宝玉见了这般,又自己后悔:“方才不该和他较证,这会子他这样光景,我又替不了他”B. 看了看沙老师的脸,他敢怒而不敢言的说了声“是啦!”C. 她第一次意识到这是不光彩的,因为贫穷,同学们才敢一遍又一遍地盘问她D. 眼睛里还留着晶莹的泪光,裙子一摆,她飘然走出房门,走下楼梯,来到街上E. 虽然不曾会面,却一个在潇湘馆临风洒泪,一个在怡红院对月长吁试题答案:A,C12、老年性阴道炎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其中不包括(单选题)A. 卵巢功能衰退B. 阴道黏膜变薄C. 局部抵抗力下降D. 长期使用抗生素试题答案:D13、南唐后主李煜的别号是(单选题)A. 易安屠士B. 香山居士C. 莲蓬居士D. 青莲居士试题答案:C14、下列《都江堰》提到的历史人物中,被作者颂扬为“智慧、仁慈、透明”的是(单选题)A. 诸葛亮B. 李冰一C. 刘备D. 杜甫试题答案:B15、为孕妇进行四步触诊时,测量宫底高度是在(单选题)A. 第一步B. 第二步C. 第三步D. 第四步试题答案:A16、有效市场假说理论的提出人是(单选题)A. 保罗·萨缪尔森B. 尤金·法玛C. 米尔顿·弗里德曼D. 约翰·纳什试题答案:B17、下列《行路难》(其一)诗句中,包含南朝宗悫典故的是(单选题)A. 停杯投箸不能食B. 闲来垂钓碧溪上C. 忽复乘舟梦日边D. 长风破浪会有时试题答案:D18、下列语句中,通过语言描写,“以外显内”,进行心理刻画的有(多选题)A. 黛玉一闻此言,方想起昨日的话来。
大学语文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语文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红楼梦》中的人物?A. 贾宝玉B. 林黛玉C. 薛宝钗D. 孙悟空答案:A2.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指什么?A. 民间歌谣B. 宫廷乐歌C. 祭祀歌曲D. 史诗答案:A3. 李白的《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A. 悲愤B. 豪放C. 哀怨D. 忧愁答案:B4. 下列哪位作家被誉为“现代汉语散文之父”?A. 鲁迅B. 茅盾C. 巴金D. 朱自清答案:D5. 《史记》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它的作者是谁?A. 司马迁B. 班固C. 司马光D. 左丘明答案:A6.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王之涣B. 张若虚C. 杜甫D. 李白答案:B7.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A. 仁B. 义C. 礼D. 智答案:A8.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陶渊明的哪部作品?A. 《归园田居》B. 《饮酒》C. 《桃花源记》D. 《五柳先生传》答案:A9.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出自苏轼的哪首词?A. 《念奴娇·赤壁怀古》B.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C. 《江城子·密州出猎》D.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答案:A10.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刻有哪四个字?A. 莫失莫忘B. 不离不弃C. 金玉良缘D. 木石前盟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作品属于鲁迅的《呐喊》?A. 《狂人日记》B. 《阿Q正传》C. 《药》答案:A、B、C2. 《诗经》中的“风”包括哪些部分?A. 周南B. 郑风C. 卫风D. 秦风答案:A、B、C、D3. 下列哪些作品是唐代诗人杜甫的?A. 《春望》B. 《登高》C.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D. 《琵琶行》答案:A、B、C4. 下列哪些作品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A. 《青玉案·元夕》B.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C.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D.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答案:B、C5. 下列哪些作品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A. 《西厢记》B. 《赵氏孤儿》D. 《汉宫秋》答案:C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诗经》中的“颂”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最新大学语文试题二答案

答题要求:对本题目的回答不能低于10字。
简述郭沫若历史剧的主要特点。
答:郭沫若以学者、剧作家、诗人这三者的和谐统一,构成了他的历史剧创作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
“当他创作历史剧的时候,他是以科学家、历史学家在做渊博的准备,而以革命诗人在进行丰富的构思,最后再以戏剧家的绚丽风格去落笔。
所以,他的作品才是这样的征引旁博、才气纵横、想象大胆、联想奇胜。
” 由于作者的历史知识非常渊博,还给了他选择历史素材以表现历史人物和主题思想的充分自由。
他下笔行文之际,似乎总能给人一种如鱼在水似的优裕自如的感觉,而不是如有些历史剧作者那样,由于历史知识修养不足,欲放而有捉襟见时之虞,欲收则又难免有穷蹙拘谨之态。
郭沫若的历史剧,是真正的历史学家写的历史剧,无论在见解上或创作上都独树一帜,具有作者的独到的功夫。
也可以这样说,警辟、新颖的见解,突兀、奇特的构思,灵活自如的驾驭历史素材的能力以及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是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的一个明显特色。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用“√”表示。
(6分)荧.光屏(yín yíng)筑巢.(.cháo cáo)捕.捉(pǔbǔ)侵.蚀(qīn qǐn)栖.息(qīxī)揭.开(jiēxiē)二、拼音写字我最棒。
(6分)lǚyóu biān fúqīng lǎngbǔjiùyúguàn ér chū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6分)zhē zh é sh é1.他身体不好,不要折.______腾他。
2.一根筷子,轻轻一折.______就折.______了;十根筷子放在一起,怎么折._____也不弯。
ji ē ji é3.树上结.________了不少苹果。
成人高考大学语文真题卷二

成人高考大学语文真题卷二1. 【选择题】(江南博哥)钱钟书的小说作品是( )A. 《写在人生边上》B. 《围城》C. 《管锥编》D. 《谈艺录》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作家的代表作品。
【应试指导】《写在人生边上》是钱钟书的散文集,《管锥编》《谈艺录》是其学术著作。
2. 【选择题】《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涉及的历史人物不包括( )A. 曹操B. 刘备C. 别、权D. 孙策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诗词的内容。
【应试指导】《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的“曹刘”“孙仲谋”分别指曹操、刘备和孙权,词中未言及孙策。
3. 【选择题】下列文学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A. 鲁迅的《呐喊》、茅盾的《子夜》和巴金的《家》,都是我国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长篇小说B. 我国现代著名剧作家曹禺的代表作是《雷雨》《El出》和《茶馆》C. 闻一多新格律诗的“三美”主张指的是“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D. 沈从文的《边城》生动地展现了浙东小镇淳厚古朴的民风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中国现代文学常识。
【应试指导】A项中鲁迅的《呐喊》是20世纪初期的作品;B项中话剧《茶馆》是老舍的作品;D项中《边城》的故事背景在湘西水乡。
4. 【选择题】《临江仙·夜归临皋》中体现词人浪漫主义遐想的一句是( )A.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B.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C. 夜阑风静觳纹平D.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诗词内容。
【应试指导】本词下片词人面对江上景致,产生了浪漫主义的遐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表达出词人潇洒如仙的旷达襟怀。
5. 【选择题】由一般原理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这种论证方法是( )A. 类比法B. 归纳法C. 演绎法D. 对比法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论证方法的特点。
大学语文-大学语文期末试题(二)参考答案

3、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A、舞幽壑之潜蛟
使深渊里潜藏的蚊龙起舞
B、泣孤舟之嫠妇
使孤舟上的寡妇哭泣
五、简答题(第1、2小题各1分,第3、4小题各2分。共6分。)
1、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反映了封建时代哪一阶层人物的生活和情感?
2、阅读《炉中煤》的第三节。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
请回答:A、本节中的双重象征寓意是什么?
答:一是象征诗人的爱国感情长期埋藏在心底;只有到了“五四”以后,这股激情才得以喷发。二是象征被封建主义束缚了几千年的中华民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才焕发出真正的青春活力。
谦虚是一种孕育成功的美德。它是一项积极有力的特质,如果妥善运用,则能够使人类在精神上、文化上或物质上不断地提升与进步。一个真正谦虚的人即使在成功的时候,还是会一如既往地学习和汲取他人之长,不断地完善自己,增长自身的知识和能力。
不论你的目标为何,如果你想要获得成功,谦虚是必要的特质。在你到达成功的顶峰之后,你会发现谦虚更重要。只有谦虚的人才能得到智慧。聪明的人最大的特征是能够坦然地说:“我错了。”
为什么“今”最易丧失呢?因为宇宙大化,刻刻流转、绝不停留。时间这个东西,也不因为吾人贵他爱他稍稍在人间留恋:试问吾人说“今”,说“现在”,茫茫百千万劫,究竟哪一刹那是吾人的“今”,是吾人的“现在”呢?刚刚说他是“今”是“现在”,他早已风驰电掣的一般,已成“过去”了。吾人若要糊糊涂涂把他丢掉,岂不可借!
请回答:A、这两段文字论述的论点各是什么?使用的各是哪种论据?
大学语文二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语文二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语文二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诗经》的分类?A. 风B. 雅C. 颂D. 赋答案:D2.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维答案:C3. 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哪部作品?A. 第一部白话文小说B. 第一部现代戏剧C. 第一部现代诗歌D. 第一部现代散文答案:A二、填空题4. 《红楼梦》的作者是_______,该书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四大名著之一。
答案:曹雪芹5.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词人_______的《水调歌头》。
答案:苏轼6.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下一句是“_______”。
答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三、简答题7. 简述《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的生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司马迁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史学家、文学家,他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
司马迁的生平充满传奇色彩,他因直言进谏而被处以宫刑,但他并未因此放弃,反而更加坚定地完成了《史记》的编纂。
《史记》以其丰富的内容、生动的叙述和深刻的思想,对后世的史学研究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 请简述《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意思是说,如果只是学习而不进行思考,那么学到的知识就会变得空洞无物,没有实际意义;反之,如果只是思考而不学习,那么思考就会变得危险,因为没有足够的知识作为支撑。
这句话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
四、论述题9. 论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答案:诸葛亮是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以其卓越的智慧、高尚的品德和忠诚的精神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中国文化中,诸葛亮被尊为“智慧的化身”,他的形象不仅在文学上有着重要地位,而且在戏曲、影视、游戏等多种文化形式中都有广泛的体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秋水》中,庄子用“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作喻来说明
A.人的认识受空旬限制
B.人的认识受时间限制
C.人的认识受先天素质限制
D.人的认识受后天教育限制
2、《秋水》一文中,庄子用“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作喻来说说明
A.人的认识受时间限制
B.人的认识受空间限制
C.人的认识受后天教育限制
D.人的认识受知天素质限制
3、下列文章中,批判仲尼的认识有限的是
A.《季氏将伐颛臾》
B.《赵威后问齐使》
C.《寡人之于国也》
D.《秋水》
4、先秦诸子中,激烈抨击“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黑暗社会现实的是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5、庄子用五帝、三王、仁人、任士、伯夷、仔尼来证明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这种论证方法是
A.例证法
B.演绎法
C.对比法
D.类比法
6、《秋水》开头部分有一段对河水和海景的描写,其主要寓意是
A.惊叹大自然的多姿多彩
B.赞美祖国江山的壮丽
C.为河伯改变态度作铺垫
D.比照两种不同认识境界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论据,通过类比法来阐析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这一观点的有
A.井蛙不可以语于海
B.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似晷空之在大泽
C.曲士不可以语于道
2、下列论据,通过例证法来阐析人的认识有限这一观点的有
D.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
E.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
3、下列成语,从庄子《秋水》一文中引申出来的有
A.舍本逐末
B.井底之蛙
C.祸起萧墙
D.功亏一篑
E.望洋兴叹
4、《庄子,秋水》一文所使用的论证方法有
A.例证法
B.演绎法
C.对比法
5、《庄子,秋水》一文所使用的修辞方法有
A.排比
B.比喻
C.反诘
D.对比
E.夸张
6、下列作品中,写到大海并采用了拟人化手法的是
A.冰心《往事》(一之十四)
B.庄周《秋水》
C.李白《行路难》(其一)
D.高尔基《海燕之歌》
E.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7、下列文章中具有寓言性质的有
A.《寡人之于国也》
B.《秋水》
C.《种树郭橐驼传》
D.《论毅力》
E.《谏逐客书》
三、名词解释
1、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诶者崖之间,不辩牛马
答案:时:按季节。
灌:注入。
溪:水边。
渚崖:水洲岸边。
2、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答案:东面:脸朝东。
3、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答案:旋:转;转变。
望洋:仰视的样子。
4、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全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答案:子:您。
本指海神,这里借指海。
穷:尽。
殆:危险。
长:长久,永远。
5、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卓也
答案:以:与。
虚:同“墟”,居住的地方。
6、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答案:方:正。
见少:所见甚少。
奚以:何以,怎么。
自多:自我夸耀。
7、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
答案:卒:“尽”。
8、仁人之所忧,任土之所劳,尽此矣
答案:尽此矣:全在这里。
9、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支者
答案:少仲尼之闻:小看孔子的学识(以孔子的学识为少)。
四、简答题
1、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溪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问:(1)概括这里所描述的两种景象及其关系,说明它的直接作用。
答案:所描绘的两种景象:一是有限的黄河秋水暴涨,二是无限的大海。
这两种景象之间的关系是:对比。
这个对比的直接作用:构成了河伯的态度发生根本性转变的事实基础。
(2)庄子展示这两种景象以及河伯态度的转变,主要是想,暗示怎样的哲学道理?
答案:这两种景象的对比和河伯态度的转变,都昭示出一个基本道理:广大的宇宙是无限的,而人的认识却是有限的。
这就是本文的主旨。
(3)写出这里所包孕的一个成语。
答案:所包孕的成语:望洋兴叹。
2、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道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1)概括这段文字的主旨和三个层次的大意。
答案:这段文字的主旨:人的认识要受到各方面的制约,故而是有限的。
三个层次的大意:“井蛙”句说明人的认识要受到空间的限制:“夏虫”句说明人的认识要受到时间的限制:“曲士”句说明人的认识要受到后天教育的限制。
(2)说明这段文字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答案:一是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化抽象为具体,使说理形象化;
二是运用了排比句式,使文章层次清楚,说理有气势。
(3)这里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答案:这里采用的论证方法是:比较法中的类比法,亦称为比喻论证法。
(4)写出这里所包孕的一个成语。
答案:所包孕的成语:井底之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