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记》读后感

合集下载

2024年西行漫记读后感范本

2024年西行漫记读后感范本

2024年西行漫记读后感范本《2024年西行漫记》是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作品,通过主人公的西行之旅,我感受到了作者对于人生探索和内心成长的深刻思考。

下面是我对这本书的读后感。

首先,我要说这本书的写作手法非常独特。

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将自己融入到故事中的主人公角色中,使整个故事更加真实而生动。

通过主人公的视角,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他的思考和感受,仿佛自己也站在主人公的身边,亲身经历他的西行之旅。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主人公的内心变化。

一开始,主人公是一个追求自由和探索的年轻人,他对于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憧憬。

然而,在西行的过程中,他逐渐面对了各种艰难和挑战,经历了一系列的思想冲突和成长。

主人公不仅仅是在外部环境中成长,更重要的是在内心深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他从一个追求个人价值的人,逐渐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和担当。

他开始思考,一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而存在,还应该为了更多的人群付出自己的力量。

这种转变让我深受启发,也让我开始思考自己对待人生的态度。

除了主人公的成长,书中还展现了作者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

通过描写主人公在旅途中遇到的各种人和事,作者反映了当代社会的不公和剥削现象。

作者用细腻而真实的笔触,揭示出人们所面临的困境和压力,从而唤起读者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此外,《2024年西行漫记》还融入了一些文化和历史的元素。

主人公在西行的过程中,穿越了许多历史悠久的城市和地区,他感受到了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和文化氛围。

这让我对于旅行和文化的底蕴有了更深入的体会,也让我对于历史和文化的传承有了更多的思考。

总的来说,《2024年西行漫记》是一本富有内涵和启发性的作品。

通过主人公的成长和思考,作者让读者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同时唤起我们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关心。

这本书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到人生的真谛,并且激发了我对于探索和成长的激情。

我相信它将会成为一个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为读者带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西行漫记读后感

西行漫记读后感

西行漫记读后感
《西行漫记》是一部以西行为背景的文学作品,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描绘了西行的历程和所见所闻。

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一部旅行文学作品,更是一部思想深刻、寓意丰富的作品。

在阅读完《西行漫记》之后,我深受触动,对书中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首先,我被书中所描绘的西行历程所震撼。

在书中,作者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西行的艰辛和危险。

从起点到终点,西行者所经历的种种困难和挑战,让人不禁为其所赞叹。

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人生的道路上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但只有不断前行,才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其次,书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感悟也让我深受启发。

作者通过西行者的所见所闻,表达了对人生、社会和世界的深刻思考。

在西行的过程中,作者通过西行者的眼睛,观察和思考了人性的善恶、社会的现实和世界的奥秘。

这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人性和社会有了更多的思考。

最后,书中所表达的寓意也让我深受触动。

在西行的过程中,
作者通过西行者的所见所闻,表达了对人生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感悟。

在书中,作者通过西行者的眼睛,观察和思考了人生的意义和人生
的价值。

这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人生的意义有
了更多的思考。

总的来说,《西行漫记》是一部思想深刻、寓意丰富的作品。

在阅读完这部作品之后,我对人生、社会和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更多的思考。

我相信,这部作品将会对
我以后的人生道路产生深远的影响。

西行漫记读后感(锦集5篇)

西行漫记读后感(锦集5篇)

西行漫记读后感(锦集5篇)西行漫记读后感篇1 第一次从一个美国人的作品里了解到一段珍贵的历史.从埃德加.斯诺的四个月西北红色旅行,看到另一个侧面中国共产党是怎样领导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更大的胜利. 另我震撼的是在基于当时的延安,在1938年,的结束语,斯诺先生就预言,帝国主义反动派一定会被这个新生力量所埋葬. 另外,也了解到当时共产党不但领导红军加强部队建设,还了解到党还认真做好根据地的行政建设工作,不断研究做好经济工作,发行货币,搞好商务流通.紧紧把握土地政策,以取得广大农民的支持.认真做好统战工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以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不论身份,不计前嫌,只要是共同抗日都是我们的朋友.认真做好人力资源工作,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人尽其才.充分发挥全体成员的力量.从十几岁的儿童到年事已高的村民,都是生力军.认真做好宣传工作,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发扬革命主义的乐观精神,写标语,唱快板,演话剧,每一名红军战士,后勤人员,都保持较高的革命思想纯洁.认真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领导和员工一个样,没有多少区分.共同远景就是建立了新中国,自己会种地的去种地,会做工的去做工.我想伟大的斯诺先生,正是基于当时解放区的情况,又和国统区的比照,才得出如此高瞻远瞩的结论. 在《西行漫记》中,除了共产党领袖的故事,作者还描写了许多形形色色的黎民百姓。

从斯诺火车上偶遇的老者,到飞夺泸定桥的敢死队队员,还有穿得破破烂烂、头上拖着辫子的农民,这些普通人的群像组成了红区真实鲜活的生活画卷。

西行漫记读后感篇2 在《西行漫记》中,看一个人使斯诺是极感兴趣的,斯诺对他赋予的评价有:他显然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他是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他就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周恩来,这个中等身材,个子清瘦、骨骼小而结实的纯粹知识分子,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的造反者,他不仅背弃古代中国的基本哲学中庸和面子哲学,还具有无可比拟的吃苦耐劳的能力;于是乎,他不仅在斯诺眼里成为了一名罕见的狂热分子,也在我心中成了一名不可思议而可以膜拜的狂热分子。

《西行漫记》读后感

《西行漫记》读后感

《西行漫记》读后感《西行漫记》是一本由钱钟书所编写的游记,记录了作者游历西方国家的种种见闻和感受。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对独立思考和跨文化交流有了全新的认识。

首先,我被书中所描述的西方国家的发达程度深深震撼。

钱钟书在书中详细记录了英国、法国等西方国家的经济、科技、教育等各个方面的状况。

他对于这些国家的现代化程度赞叹不已,对于国民素质和环境的整洁程度感到羡慕。

而与之相比,他也不吝啬地指出了中国的落后之处。

通过这些描写,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西方国家的强大和中国的不足之处,意识到了我们需要认真学习他们的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以推动国家的发展。

其次,我被书中对于独立思考的提倡所触动。

在书中,钱钟书强调了个人的思维独立性的重要性。

他和西方朋友的争论和交流充分展示了他对于自己观点的坚持和勇气。

他认为只有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事物的本质。

这让我深感西方国家之所以发达,正是因为其鼓励和培养了人民的独立思考能力。

这让我反思了自己的思维方式,意识到了对事物要持有个人独立的判断和看法的重要性。

在书中,我也意识到了跨文化交流的不易。

钱钟书在书中提到了他与西方友人的交流和沟通。

他经常发现自己对于西方语言和文化的理解存在困难,需要不断地学习和适应。

他在与西方友人的对话中,遇到了许多思维方式和观念的冲突,这让他意识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理解的难度。

通过他的经历,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在跨文化的交往中,尊重和试图理解对方的文化是十分重要的。

只有通过互相欣赏和包容,才能真正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标。

读完《西行漫记》,我不禁对自己的读书和旅行充满了期待。

这本书不仅给了我对于西方国家的全新认识,也激励着我去探索世界,去开拓自己的视野。

我坚信通过读书和旅行,我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和见闻,拓展自己的思维和眼界。

总而言之,《西行漫记》是一本让人受益匪浅的书。

它不仅展示了西方国家的发达程度,也强调了个人独立思考和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通过这本书,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同时也有了更高的追求。

《西行漫记》读后感

《西行漫记》读后感

《西行漫记》读后感《《西行漫记》读后感》这是优秀的读后感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西行漫记》读后感书橱里,有一本已经泛黄的书——《西行漫记》。

现在正是南京解放60周年,爸爸就把它推荐给我看,希望我能明白当年在艰苦环境下一些烈士的精神。

而我刚看了一点,就一下子被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住了。

一口气读完后,细细咀嚼,不由的感叹起来。

这本书是美国作家斯诺写的,介绍了红军长征的故事。

红军艰苦奋斗的精神让我感动,他们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不怕牺牲,顽强拼搏,体现了大无畏的精神。

其中《红小鬼》这一章中说的是有一些孩子才十岁就当上了红军,其后一生就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每一个红军驻地,都会有一个少年先锋队的模范连,他们都是从全国各地来的十几岁的少年。

我们现在也跟他们差不多的年纪,可我们现在的生活无忧无虑,生活条件也很优越。

就拿吃的来说吧!在那时,吃的东西很少,经常用树皮和树根来充饥,而现在呢?不管在家还是在饭店,吃不掉就扔,真是浪费啊!在那时红米饭、南瓜汤就是美食了,想吃一个苹果都是奢望。

在那时,因为革命的信念,每个人做什么事都尽全力去做,没有一点松懈。

而现在我们生活在安逸的环境中,做事都会漫不经心,马马虎虎。

有时正是这一点点的马虎,就会出现失误,事情就会做不好。

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我们缺少了当年红军的奋斗精神。

想想在那时的那些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孩子,承受了和大人一样的责任,经受了我们现在难以想象的苦难,很多甚至为了革命献出了自己年幼、宝贵的生命。

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不正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吗?所以我们要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学习,长大以后报效祖国。

这就是《西行漫记》这本书给我的启示和教育。

2、《鲁滨孙漂流记》读后感《鲁滨孙漂流记》读后感600字寒假里,我读了一本让人回味无穷的书:《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主要讲了主人公热爱航海,但在一次航海中,他的船不幸触礁,只有他一个人流落到了荒岛,但他用自己的毅力和不可战胜的勇气打败了一个有一个难关,让我敬佩不已。

西行漫记读后感300

西行漫记读后感300

西行漫记读后感300《西行漫记》是一部描写了作者在西行途中所见所闻的游记,全书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基础,真实地记录了他在西行途中所遇到的种种奇闻异事,以及他对这些事物的感悟和思考。

读完这部书,让我对西行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思考。

首先,书中对西行历史和文化的描写让我对这个古老的国家有了更深的了解。

作者在书中详细地描述了西行的风土人情、历史遗迹、宗教信仰等方方面面,让我仿佛置身于西行之地,亲身感受到了这个国家的魅力。

通过作者的文字,我了解到了西行古老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人民生活,也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个国家的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

这让我对西行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也让我对这个古老国家产生了更多的兴趣和好奇。

其次,书中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让我受益匪浅。

在西行的途中,作者不仅记录了所见所闻,还对这些事物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感悟。

他通过对西行历史和文化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让我深受启发。

通过作者的文字,我明白了生活的真谛和人生的意义,也学会了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生活中的得与失,这让我受益匪浅。

最后,书中对人性的描写让我对人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西行的途中,作者所遇到的各种人物形形色色,他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描写和分析,深刻地剖析了人性的善恶和复杂。

这让我对人性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学会了更加理解和宽容他人,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对待身边的人,这让我受益匪浅。

总之,读完《西行漫记》让我对西行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思考。

通过作者的文字,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西行的魅力,也学会了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生活中的得与失。

同时,书中对人性的描写也让我对人性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学会了更加理解和宽容他人。

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思考。

西行漫记读后感600

西行漫记读后感600

西行漫记读后感600《西行漫记》是一部以西游记为蓝本的文学作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这部小说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幽默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而著称,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

在读完这部小说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其中所蕴含的智慧和哲理,也对人生和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小说中的唐僧师徒四人的奋斗精神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他们在西天取经的路上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他们从未放弃过,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和目标。

这种不畏艰难、坚韧不拔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让我明白了只有不断努力和奋斗,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

其次,小说中的唐僧师徒四人的团结合作精神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在面对种种困难和挑战时,他们总是能够相互扶持、相互帮助,共同克服困难。

这种团结合作的精神让我明白了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与他人携手合作,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再次,小说中的唐僧师徒四人的善良和宽容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在面对各种妖魔鬼怪的时候,他们总是能够以善良和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们,努力帮助他们改邪归正。

这种善良和宽容的心态让我明白了宽容是一种美德,只有以善良的心态对待他人,才能最终化解矛盾,实现和谐。

最后,小说中的唐僧师徒四人的智慧和勇气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在面对各种险阻和诱惑的时候,他们总是能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化解危机,取得胜利。

这种智慧和勇气让我明白了只有不断学习和积累知识,才能在面对困难时做出正确的抉择,取得成功。

通过阅读《西行漫记》,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其中所蕴含的智慧和哲理,也对人生和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不畏艰难、团结合作、善良宽容、充满智慧和勇气,就一定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成功,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部小说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哲理的人生启示录,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和思考。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5篇心得体会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5篇心得体会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5篇心得体会《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讲述的是美国著名记者,不畏艰险在1936年来到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向全世界报道了真实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是一非常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书籍,希望以下的读后感对您有所帮助!《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一这几天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读完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是一本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文学作品。

作者埃德加·斯诺,他是一位美国新闻工作者,来到的中国在报社工作,常年跟随红军共同生活,以一个公正客观的角度描述当时人民百姓的生活和心理状态。

身处其中所经历的,触发了他写作的欲望。

他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我们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让我感触颇多、受益匪浅。

这本书共12章节,语言平实,他没有添加过多的修饰性的词汇或者一些美化的文笔,即使朴实无华,但他笔下的人物却有血有肉,带着鲜明的特点。

其开头一章开始就用反问句强调着红色中国。

此后他记录了一些革命领导者的事迹,如毛泽东、周恩来等,对主要的历史事件也进行了叙述,如苏区教育(比如红军大学)、人民抗日剧社、长征、西安事变等。

但在这么多的章节中,其中第4章节给我的印象最深刻——一个共产党员的来历。

主要讲述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的人生经历,思想改变以及成为红军领导人的过程。

他诞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在其童年就倍受母亲的疼爱,与之恰成对比的是,父亲对他则格外严厉。

自幼受父母双方的影响,毛泽东铸就了特殊的个人秉性。

父母不仅给了毛泽东的生命,而且对他的一生影响深远。

所以其年少时就产生了让所有的中国人都吃上饭的朴素愿望,立志为大多数中国穷苦人民谋得幸福。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毛泽东决定改造中国,打倒剥削和压迫人民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就算在那些压迫的环境下,他还是笔直前行,秉持着他内心的初衷,去实现内心抱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行漫记》读后感
很早就在历史课本上听说过《西行漫记》这本书,但是好几年过去了,对于它也只是仅仅停留在听说的阶段。

进期利用这次活动的机会,我有幸拜读了这本流行了半个多世纪的著作,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尤其是对中国革命的理解,对中国共产党员的认识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在《西行漫记》中,除了共产党领袖的故事,作者还特地描写了许多形形色色的黎民百姓。

从斯诺火车上偶遇的老者,到飞夺泸定桥的敢死队队员,还有穿得破破烂烂、头上拖着辫子的农民,这些普通人的群像组成了红区真实鲜活的生活画卷。

对于不了解红区的人来说,普通人在红区的生活状态,更能真实反映红区的状况,也更为可信。

同时通过对这些小人物生存状况的描绘,作者在开篇提出的问题也一一得到了解答。

对斯诺而言,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反映主题,只是西方记者惯用的新闻表现手法。

但他笔下普通人的群像和生活状态,却在无意之中为后来的史学家们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一个社会史学的视角。

在斯诺笔下的那些小人物,看似不加拣析全部写出,但从他们的身上,却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精神状态,折射出当时思想、道德趋向的光芒。

这些人可能彼此互不熟识,只是凭借当时共同的社会舞台才得以彼此联系。

但通过对他们群体经验的描述,却可以清晰展现出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如何由显入微地悄然推动着历史前进的脚步。

与此同时,对于那些在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大人物,他们的言语和行为,他们的思想,也籍由这些小人物的环绕,获得了更加人性的衡量尺度。

如此的叙述形态,恰好在某种角度上符合了历史的要求。

它的意义,在于和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相互渗透、相互参照,为历史研究提供了多维度、多方位的视角。

与同时期其他的同类作品比较,斯诺的《西行漫记》是第一本打破国民党新闻封锁,向世界报导中国革命真相的书。

美国新闻记者白修德说:“斯诺对中国共产党的发现和描述,与哥伦布对美洲大陆的发现一样,是震撼世界的成就。

”正是这种唯一性和特殊性,使得《西行漫记》的成功在必然性之外,还蒙上了一层偶然性的神秘色彩。

与此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昔日的历史与今日的感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