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MO系统的信道容量分析

合集下载

MIMO系统的信道容量分析

MIMO系统的信道容量分析

摘要MIMO技术是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的一次重大飞跃,它能够突破无线频率资源限制,大幅度提高无线通信系统效率,被认为是无线通信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

然而,MIMO技术也彻底打破传统的无线通信模式,它要求系统使用多根发射和接收天线同时地发射和接收数据,使得无线通信系统结构、分析方法、调制、编码、信道估计、检测和多址方式等各个方面面临挑战。

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针对MIMO信道容量理论进行深入研究。

首先介绍了MIMO的研究现状,包括已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并在移动无线信道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MIMO信道的特征,建立了数学模型。

然后,仿真了数种典型恒定信道参数系统的容量以及空间相关性对信道容量的影响,进而得出结论:MIMO系统可以有效的提高信道容量, 但是由于天线之间相关性的影响,MIMO系统容量也有所下降。

其次,分析了STBC系统的容量,并将其与全开环MIMO系统的容量进行了比较。

最后重点实现了OFDM技术的仿真,并讨论了MIMO-OFDM系统在频率选择性信道下的容量以及多径和空间相关对其系统容量的影响。

关键词:多输入多输出信道容量空间相关性空时分组码正交频分复用Abstract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MIMO) technology is a significant breakthrough in the development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t can get rid of the constraint of radio frequency resource and greatly increase the spectral efficiency of wireless systems, and thus is considered a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owever, MIMO technology thoroughly breaks the mode of tradition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ince it requires multiple transmit and receive antennas to simultaneously transmit and receive data information in the same time, which challenges all the aspects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including system architecture, analytical methods, modulation, coding, detection, channel estimation, multiple access, and so on. On the basis current research work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MIMO channel capacity . Firstly,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tudy of MIMO, include the inprovements which were received and the challenges which are faceing to.Then, it analyses the wireless channels, and expounds the MIMO channel characteristic, and models the MIMO channel . Secondly, it simulates the capacity of several typical invariableness parameter channels and the impact of channel space correlation on the capacity of MIMO system . From the simulation, we can take the conclusion that MIMO system can effictively improve thannel is decreased. Thirdly, it analyzes the capacity of STBC system , then comparises the capacity of MIMO system and STBC.Finally,it is simulated the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 and discussed that the capacity of MIMO-OFDM system over frequency selective fading channels,then simulated the impe capacity of channel, but due to the impact of channel space correlation, the capacity of chact of multiple paths and channel space correlation on the capacity of MIMO – OFDM system .Key words:MIMO channel capacity correlation STBC OFDM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MIMO系统概述 (1)1.1 无线通信的发展概况 (1)1.2 MIMO系统的发展 (2)1.2.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2)1.2.2已取得的进展 (4)1.2.3存在的问题 (5)1.3 MIMO技术简介 (7)1.3.1 MIMO 系统的概念 (7)1.3.2 MIMO 系统的特点 (9)第2章无线MIMO空时信道的一般理论 (11)2.1 移动无线信道的衰落特性 (11)2.1.1 无线移动信道传播特性 (11)2.1.2三种经典的衰落分布 (13)2.2 无线MIMO空时信道模型 (14)2.2.1 信道矩阵H的计算 (15)2.2.2 信道模型 (16)第3章 MIMO系统的容量 (18)3.1 引言 (18)3.2 恒参信道条件下的MIMO信道容量分析 (19)3.2.1各种系统的信道容量 (19)3.2.2 信道容量的仿真结果比较 (24)3.3 信道相关对MIMO信道容量的影响 (25)3.3.1 信道相关性的定义 (26)3.3.2 相关信道模型 (27)3.3.3 相关信道下容量的分析 (28)第4章 STBC系统的信道容量分 (30)4.1 STBC概述 (30)4.1.1 空时分组码的研究现状 (30)4.1.2 STBC原理 (30)4.1.3 STBC构造 (31)4.2 STBC的容量分析与仿真 (32)4.2.1 STBC的容量分析 (32)4.2.2 STBC信道容量的仿真与分析 (33)第5章 MIMO-OFDM系统的容量分析 (36)5.1 引言 (36)5.1.1 OFDM 技术 (36)5.1.2 MIMO-OFDM 技术 (39)5.2 MIMO-OFDM系统模型 (41)5.3 MIMO-OFDM各态历经容量分析与仿真 (42)5.3.1 MIMO-OFDM各态历经容量 (42)5.3.2 MIMO-OFDM各态历经容量的仿真与分析 (43)结论 (45)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MIMO系统的原理及容量分析

MIMO系统的原理及容量分析

MIMO 系统的原理及容量分析张大朋(班级:011291,学号:01129016)Email:captaindp@ 电话:187xxxxxxxxProject website:摘 要:本文简要讨论了无线通信系统中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 )这一技术的原理及性能。

通过分析MIMO 系统的原理和在平坦衰落信道与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条件下的容量,及与传统的单输入多输出(Single Input Multiple Output,SIMO )系统容量的比较,论证了这一技术对无线通信的系统容量的提高。

关键词:MIMO ;系统容量;无线通信Principle and Capacity Analysis of MIMO SystemDapeng Zhang(Class:011291,Student No:01129016)Email: captaindp@ Telephone number:187xxxxxxxxProject website:Abstract:This article briefly discusses the instrument and performance of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By analyzing the principle and the performance of MIMO systems in the condition of flat fading channel and frequency selective fading channel capacity and comparing MIMO with Single Input Multiple Output(SIMO) system,proving that this technology improved the capacity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s.Key words:MIMO;system capacity;wireless communications1 引言在传统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端和接收端通常是各使用一根天线,这种单天线系统也称为单输入和单输出(Single Input Single Output ,SISO )。

MIMO信道容量计算公式

MIMO信道容量计算公式

MIMO信道容量计算公式
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是一种通过同时使用多个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来增加无线通信系统容量的技术。

MIMO技术可以利用信道的冗余和多路径效应,提高信号的传输速率和可靠性。

1.SISO信道容量计算公式:
SISO信道容量的计算公式使用香农公式,用于计算传输速率。

香农公式如下:
C = B * log2(1 + SNR)
其中,C是信道容量,B是带宽,SNR是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

SISO信道容量计算公式适用于只有一个天线的系统。

2.MIMO信道容量计算公式:
C = log2(det(I + H*SNR*H^H))
其中,C是信道容量,H是MIMO信道的传输矩阵,SNR是信噪比。

除了以上基本的MIMO信道容量计算公式,还有一些进一步考虑调制方式、信道状态信息等因素的改进公式,如ZF(Zero Forcing)和MMSE (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等方法,用于提高MIMO系统的容量。

这些方法考虑了天线之间的干扰和多径效应,可以优化信号的传输和接收性能。

总结起来,MIMO信道容量的计算公式可以通过SISO信道容量公式和MIMO信道容量公式来表示,具体的计算方法需要综合考虑信道状况和系
统参数,并结合数值计算方法进行分析。

通过合理设计和优化,MIMO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容量和性能。

MIMO系统的信道容量分析及Matlab仿真剖析

MIMO系统的信道容量分析及Matlab仿真剖析

MIMO系统的信道容量分析及Matlab仿真剖析学校代码 14199 学号 00909002 分类号密级本科毕业论文(设计)MIMO系统的信道容量分析及Matlab仿真教学部信息工程教学部专业名称通信工程年级 2021级学生姓名包宇坤指导教师黄威2021 年 5月 21 日本科毕业论文(设计)MIMO系统的信道容量分析及Matlab仿真摘要:MIMO技术是在通信系统的收发两端放置多根天线的一种通信技术。

多输入多输出技术是近年来无线通信领域理论研究的一个重大突破。

该技术能在不增加系统带宽和发射功率的前提下大大增加系统容量、提高系统频带利用率、改善系统的性能,从而成为新一代高数据率、多数据类型无线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

众所周知,信道容量表示一个通信系统的极限传输率。

由于对容量分析结果会对实际通信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因此,对MIMO系统信道容量的分析无疑是一个重要而基本的研究课题。

本文对MIMO系统进行了研究,主要集中在MIMO系统的信道容量分析。

首先从MIMO的概念入手,介绍了当前的无线通信技术。

然后围绕MIMO无线通信系统进行了展开,介绍了MIMO技术的基本原理、空时编码技术和MIMO系统的模型与容量。

随后对仿真软件MATLAB做了简单的介绍。

最后应用MATLAB软件对不同发射天线、不同接收天线、不同信噪比下的MIMO系统容量进行计算机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字:MIMO技术,信道容量,空时编码,无线通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Channel capacity of MIMO systems analysis and Matlab simulationAuthor :Bao YukunTutor :Huang WeiAbstract: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 (MIMO) is 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atmultiple antennas are set transmitters and receivers. It is an important breakthrough in the area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he system capacity and frequency spectrum efficiency of communication systems can be improved by this technology without extra frequency bandwidth and with no additional power expenditure. MIMO is becoming a key technology of the new generation high data rate wireless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s well known , the channelcapacity of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is the limit of the transmission rate.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capacity can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guidance to the actual capacity communications system designed. Therefore, the MIMO system channel capacity analysis is an important and basic research topics.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MIMO system,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capacity of the MIMO system. First of al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ncept of MIMO,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urren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Then revolves around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introduce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MIMO technology space-time coding technique and model and the capacity of MIMO system. After this, the paper makes a simple introduction about the simulation software MATLAB. At last, applies MATLAB software to simulate this system in different transmitting antenna, different receiving antenna and different signal to noise ratio. And make some analysis of the simulation results.Keywords:MIMO technology,channel capacity,Space-Time Coding,wirelesscommunication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目录第1章绪论 1 1.1MIMO的概念 11.2无线MIMO技术的研究现状 2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3 第2章 MIMO无线通信系统 42.1 MIMO技术的基本原理 4 2.2空时编码技术 5 2.2.1 空时编码技术及其分类 5 2.2.2 空时编码技术的应用前景 6 2.3 MIMO系统信道容量6 2.3.1 MIMO系统信道模型 62.3.2 MIMO系统信道容量推导 9 第3章 MIMO系统容量仿真 143.1 MATLAB简介 14 3.2搭建MATLAB仿真平台 14 3.3 MIMO系统信道容量的仿真和结果分析 16 结论18 致谢 19 参考文献 20 附录2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第 1 页第1章绪论未来移动通信的目标是,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向任何人提供快速可靠的通信服务。

MIMO信道的信道容量

MIMO信道的信道容量

Pi 1/ 0 1/ i 0 P
其中 0 为某个门限值。由此得到信道容量为
i 0 i 0 (1-6)
C B log 2 (
i: i 0
i ) 0
对于有一个发送天线和多个接收天线的单入多出系统,或者有多个发送天线 一个接收天线的多入单出系统,也可以定义出收发都有理想信道信息时的容量。 这些信道可以通过多天线获得分集增益和阵列增益,但没有复用增益。当发送端 和接收端都已知信道信息时, 其容量等于信号在发送端或接收端进行最大比合并 后得到的 SISO 信道的容量为
1 引言
信道容量的计算是研究噪声信道的主要关注点之一。信道容量的定义是以任 意小的差错率传输信息的最大速率,它建立了可靠通信的基本极限。因此,信道 容量广泛应用于衡量通信系统的性能。本文的主要目标是研究与 MIMO 无线信 道有关的信道容量。 MIMO 信道的香农容量是能够以任意小的差错率传输的最大数据率。中断容 量则定义为能使中断率不超过某个数值的最大数据率。 信道容量的大小和收发两 端是否已知信道增益矩阵或其分布有关。 下文先给出不同信道信息假设下静态信 道的容量,它是其后讨论的衰落信道容量的基础。
MIMO 信道的信道容量
摘要
由于 MIMO 可以在不需要增加带宽或总发送功率耗损(transmit power expenditure)的情况下大幅地增加系统的资料吞吐量(throughput)及传送距离, 使得此技术于近几年受到许多瞩目。MIMO 的核心概念为利用多根发射天线与 多根接收天线所提供之空间自由度来有效提升无线通信系统之频谱效率, 以提升 传输速率并改善通信品质。研究 MIMO 信道的容量是对 MIMO 进行深入分析的 基础,本文分析了 MIMO 信道的容量计算方法,分别介绍了在静态信道中的注 水法、平均功率分配法信道容量,以及衰落信道中遍历容量和中断容量。 关键词:MIMO,信道容量,注水法,平均功率分配,遍历容量,中断容量

MIMO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分析及MATLAB仿真实现

MIMO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分析及MATLAB仿真实现

3 MI MO 系 统 信 道 模 型
研 究 MI MO系统 必 须考虑 信 道模 型 , 设研 究 的信道 为基 于瑞 利衰 落 的随机信 道 , MI 设 MO系统 信道模 型有 J V根发 射 天线 和 M 根接 收天 线 ,信道矩 阵 H( J 表 示第 i 发射 天线 到第 7 接 收天线 的信道 衰落 系 i) , 根 根 数 ,每根 发射 天线 的功 率为 P Ⅳ,每 根接 收天 线 的噪声 功率 为 ,故 信 噪 比 S R为 : =P/ I.通过分 / N 4 】
21 0 2年 4月
Apr 201 . 2
MI MO通信系统 的信道容 量分析及 MA L B仿真实现 TA
朱琳璐
( 丽水广播 电视 大 学 ,浙 江 丽水 3 3 0 2 0 0)

要 :在 多入 多 出( MO) MI 系统原 理和模 型 的基础 上 ,分析 了基 于单入 单 出(I O 、单入 多 出( I SS ) SMO) 、多
解信道特征矩阵 Q的特征值 ,由香农公式导出 MI MO信道容量 C= o:el +P( ̄) } Wl dt 【/ r 】 ,其中威沙 g { N Q
特矩 阵 Q=HH“,M <N ;Q=日“ , M ≥N ; I 是 mi( n M,N) 阶单位 矩 阵 ;W 为 每个子 信道 的带宽 ,
还是 提高 频谱 的资源 利用率 .在无线 通信 中,使 用 多输入 、多输 出( MO:Mut l Ip t lpeOup t MI lpe n u— t l— tu) i — Mu i
技术 既能增 加 系统容量 ,也 能增强 系统 性能 ,在其 他条 件相 同 的前 提下 ,可 以成倍地 提 高频谱 效率 .
‘4 1 5‘

mimo信道容量例题

mimo信道容量例题

mimo信道容量例题好,今天我们聊聊一个让大家有点头疼的东西——MIMO信道容量。

听起来是不是挺高大上的?其实呢,说白了,就是在无线通信中,如何让信号跑得又快又稳,尽可能地传输更多的信息。

你想象一下,咱们每个人手机上都差不多装了一个“信号小助手”,负责把咱们的信息传到对方那儿。

而这个MIMO系统就是让这个“小助手”变得更强大,让它在信号特别复杂的环境中也能顺利工作。

想象一下,有多少时候你在家里拿着手机蹲在角落里,手机信号老是断断续续的,感觉信号都在跟你捉迷藏。

这时候,MIMO就像是一个魔法师,它通过多条“信号通道”把你的信息送得又快又准。

好啦,不卖关子,咱们来说说MIMO信道容量这个东西。

信道容量,简单来说,就是你能通过这个“信号通道”传输的信息量。

你想,信号传输得多,带宽就大,咱们能传输的视频、语音、数据就多,速度也就快!但是,问题来了,信号就像交通一样,太多车上路,容易堵车。

那么问题是,怎么避免拥堵呢?MIMO系统就是让你能在同一条“信号道路”上开多辆车,每辆车的速度都快,互不干扰。

就是这么神奇的一个概念!要是你对这块有点兴趣,那咱就稍微深入一点。

MIMO系统通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使用多个天线,模拟了多个独立的“信号通道”。

简单点说,就是一台手机上不仅有一个发射天线,它可能有两个,三个,甚至更多。

而且接收端也一样。

所以,你不光是用一个信号在传输,而是多个信号同时工作,互不干扰,反而能让信息通过更多的路径,传得更快、更稳。

这个就像是大街上有好多条车道,你的车不再挤在一条车道上,而是能在多个车道上行驶,分担了交通压力。

结果呢?车流量大了,速度也快了。

你可能会问,听起来这么好,为什么大家都不直接用MIMO呢?哎呀,别急,事情没那么简单!就像大街上如果车道不够宽,车就容易堵一样,MIMO信号传输也有个限制,那就是“信道容量”。

信道容量不是说你有几条车道就能解决问题,而是看你每条车道的“宽度”和“效率”。

MIMO系统及其信道容量分析

MIMO系统及其信道容量分析
信 息 f I 产 业
科 黑江— 技信总 — 龙— —
MI MO 系统及其信道 容量分析
史 律
( 南京信 息职 业技 术 学院 , 苏 南 京 204 ) 江 106
摘 要: 主要介绍 了MI MO系统的由来, 以及对其主要的研 究历程 , 在此基础上给 出了M1 MO系统的模型 , 以及 M MO系统输入输 出的表达式, I 最后还

(】 4.
[]art .& G yr .( 0) ieetlr— 2B r t , e ,K ue ,C 2 8.Df r i e 0 f na
s o s s o mp i in n e t e i p r n a d p n e f a h b a s a d rp i s n r a a n l i i sr a h b tt o ln s it} a e s i w se n t m a i s t a d u e dsr b n e n e tr e a r
进 一 步分析 了 M1 系统 的信 道容 量 。 MO 关 键词 : MO: MI 空时编 码 : 道 容量 信
1 M MO技 术 的 由来 I 位 为 n t H 。 在 接 收 端 as z
多输入多输 出( MO) MI 技术是 目前无线通信 算法研究中的一个热点 ,实际上 M MO技术 由来 I 已久, 早在 10 98年 Macn 就提 出用它来抗衰落。 roi 在2 0世纪 7 0年代有人提出将多输人多输出技术 用于通信系统,但是对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多输人 多输出技术产生巨大推动的奠基工作则是 2 世 0 纪 9 代 由 A & e 实 验 室 的学 者 完 成 的 。 0年 T T Bl l 19 95年 T l a 给出了在衰落情况下的 MI O信 ea r d M 道 容量 ;96年 F sii 出 了一种 多输 入 多输 出 19 ohn给 处 理 算 法— — 对 角 一 尔 实 验 室 分 层 空 时 ( 贝 D— B A T 算法。19 年 Trk L S) 98 aoh等讨论 了用于多输 人多输出的空时码的研究 ;98年 Wo nk 等 19 Wasy 人采用垂直一 贝尔实验室分层空时 ( — L s ) V B A T 算 法建立了一个 MI O实验室系统,在室内实验 中 M 达到了 2b s/ z 0 i s 以上的频谱利用率,这一频谱 t H / 利用率在普通系统中极难实现。这些工作受到各 国学者的极大关注,并使得 M MO系统的研究工 I 作得 到 了迅速 发展 。 2MI MO系统 模 型 简单说来 , M MI O系统就是利用 多天线来抑 制信道衰落 , MO系统一般在发射端和接收端 MI 都采用多根天线,考虑由 N 根发射天线和 N 根 T 接收天线构成的 MI O系统 ,其系统框图如 图 1 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MIMO技术是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的一次重大飞跃,它能够突破无线频率资源限制,大幅度提高无线通信系统效率,被认为是无线通信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

然而,MIMO技术也彻底打破传统的无线通信模式,它要求系统使用多根发射和接收天线同时地发射和接收数据,使得无线通信系统结构、分析方法、调制、编码、信道估计、检测和多址方式等各个方面面临挑战。

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针对MIMO信道容量理论进行深入研究。

首先介绍了MIMO的研究现状,包括已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并在移动无线信道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MIMO信道的特征,建立了数学模型。

然后,仿真了数种典型恒定信道参数系统的容量以及空间相关性对信道容量的影响,进而得出结论:MIMO系统可以有效的提高信道容量, 但是由于天线之间相关性的影响,MIMO系统容量也有所下降。

其次,分析了STBC系统的容量,并将其与全开环MIMO系统的容量进行了比较。

最后重点实现了OFDM技术的仿真,并讨论了MIMO-OFDM系统在频率选择性信道下的容量以及多径和空间相关对其系统容量的影响。

关键词:多输入多输出信道容量空间相关性空时分组码正交频分复用Abstract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MIMO) technology is a significant breakthrough in the development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t can get rid of the constraint of radio frequency resource and greatly increase the spectral efficiency of wireless systems, and thus is considered a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owever, MIMO technology thoroughly breaks the mode of tradition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ince it requires multiple transmit and receive antennas to simultaneously transmit and receive data information in the same time, which challenges all the aspects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including system architecture, analytical methods, modulation, coding, detection, channel estimation, multiple access, and so on. On the basis current research work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MIMO channel capacity . Firstly,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tudy of MIMO, include the inprovements which were received and the challenges which are faceing to.Then, it analyses the wireless channels, and expounds the MIMO channel characteristic, and models the MIMO channel . Secondly, it simulates the capacity of several typical invariableness parameter channels and the impact of channel space correlation on the capacity of MIMO system . From the simulation, we can take the conclusion that MIMO system can effictively improve thannel is decreased. Thirdly, it analyzes the capacity of STBC system , then comparises the capacity of MIMO system and STBC.Finally,it is simulated the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 and discussed that the capacity of MIMO-OFDM system over frequency selective fading channels,then simulated the impe capacity of channel, but due to the impact of channel space correlation, the capacity of chact of multiple paths and channel space correlation on the capacity of MIMO – OFDM system .Key words:MIMO channel capacity correlation STBC OFDM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MIMO系统概述 (1)1.1 无线通信的发展概况 (1)1.2 MIMO系统的发展 (2)1.2.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2)1.2.2已取得的进展 (4)1.2.3存在的问题 (5)1.3 MIMO技术简介 (7)1.3.1 MIMO 系统的概念 (7)1.3.2 MIMO 系统的特点 (9)第2章无线MIMO空时信道的一般理论 (11)2.1 移动无线信道的衰落特性 (11)2.1.1 无线移动信道传播特性 (11)2.1.2三种经典的衰落分布 (13)2.2 无线MIMO空时信道模型 (14)2.2.1 信道矩阵H的计算 (15)2.2.2 信道模型 (16)第3章 MIMO系统的容量 (18)3.1 引言 (18)3.2 恒参信道条件下的MIMO信道容量分析 (19)3.2.1各种系统的信道容量 (19)3.2.2 信道容量的仿真结果比较 (24)3.3 信道相关对MIMO信道容量的影响 (25)3.3.1 信道相关性的定义 (26)3.3.2 相关信道模型 (27)3.3.3 相关信道下容量的分析 (28)第4章 STBC系统的信道容量分 (30)4.1 STBC概述 (30)4.1.1 空时分组码的研究现状 (30)4.1.2 STBC原理 (30)4.1.3 STBC构造 (31)4.2 STBC的容量分析与仿真 (32)4.2.1 STBC的容量分析 (32)4.2.2 STBC信道容量的仿真与分析 (33)第5章 MIMO-OFDM系统的容量分析 (36)5.1 引言 (36)5.1.1 OFDM 技术 (36)5.1.2 MIMO-OFDM 技术 (39)5.2 MIMO-OFDM系统模型 (41)5.3 MIMO-OFDM各态历经容量分析与仿真 (42)5.3.1 MIMO-OFDM各态历经容量 (42)5.3.2 MIMO-OFDM各态历经容量的仿真与分析 (43)结论 (45)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46)附录1 外文资料中文翻译 (48)附录2 外文资料原文 (54)第1章MIMO系统概述1.1 无线通信的发展概况无线通信最早可追溯到远古时代。

在古代中国,每当外敌进袭之时,烽火台上便燃起熊熊狼烟。

敌军入侵的消息从一个烽火台传递到另一个烽火台,直至千里之外的京师……几千年后,无线通信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1896年,赫兹用实验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从此无线通信就跨入了“电波时代”。

1897年,马可尼实现了横跨布里斯托尔海峡的无线电通信。

至此,现代无线通信已初具雏形。

现代数字无线通信起源于1924年奈奎斯特的研究。

奈奎斯特提出了带限信号采样定理的形式,这使通信的数字化成为可能。

1948年,C.E.Shannon 发表了著名论文《通信的数学理论》,此文为数字无线通信奠定了数学基础,并给出了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限制。

1950年,汉明对纠错编码进行了深入研究,他的成果被广泛地应用于实际通信系统。

在此后的几十年中,随着人类对信息日益增长的需求,无线通信经历了更加迅猛的发展。

如今,通信方式已由模拟转变为数字,通信对象已由语音文字演变为多媒体,通信带宽也由数千赫兹增加到数兆乃至数十兆赫兹……飞速发展的无线通信技术使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其辉煌的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各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

人们对先进通信技术的期望和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于是提出了随时随地的低成本多业务通信理想。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是通信产业界对这种理想追求过程的一个阶段性成果,它们包括:CDMA2000 、WCDMA和TD-SCDMA。

但是,由于技术和商业、政治等多方面的原因,尤其是技术和知识产权的原因,比如各个标准设备的互连互通问题,专利许可的问题等,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商业推广并不成功。

因此人们开始了对后3G[7]甚至4G等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的探索和研究。

下一代无线通信要实现随时随地的低成本多业务通信理想,必须解决传输、交换和接入等技术关键问题。

光纤通信技术具有极高的传输速率和传输质量,已经基本解决了全球各地的远距离大容量传输问题。

高比特交换技术和高速率的无线接入技术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另一方面,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需要包括多种接入技术,因此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网络系统。

1.2 MIMO系统的发展1.2.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关于未来移动通信,人们提出了超(后)3G或4G的概念,多个国际标准化组织和论坛也在积极开展未来移动通信的研究。

ITU-R在对IMT 2000的未来发展和超IMT 2000系统的文件中指出:在2010年左右超IMT 2000的新系统在高速移动条件下将支持约100Mbps的峰值速率,在低速移动条件下将支持约1 Gbps的峰值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