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十大特点
广东人的一些特点

广东人的一些特点广东人有哪些特点呢?第一就是务实,这个大家都知道,有一句话叫没有广东人不敢赚的钱就很有代表意义。
第二就是有较强的独立精神。
这种独立精神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但在近代表现得比较明显,孙中山是最杰出的代表,他对抗北洋政府就说明了这一点,而其他地的人则差了许多,同样后来盘踞的军阀也都有较独立意识,这些都是十分可贵的品格,但过多的独立意识就往往形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让外人钻空子。
五十年代初曾批过叶剑英的地方主义,至此之后广东的一把手几乎都是非广东人。
广东人并不排外,但他更具有独立意识,这也是岭南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90年代谢非主政广东是个例外,以后又回到了非本地人做一把手的局面,这大概是对独立意识的一种制衡吧。
我们看到福建和广东有很多人在海外,他们很多是从明清时代就出去了的,更多的是近代衰弱时走出去的。
到海外去往往是不得已的,谁愿意背井离乡呢?但他们发达之后最难忘记的也还是故乡,这也是改革开放能够取得巨大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没有这些出去的人带回来的资金、技术与管理,改革开放就不会这么迅速有效。
然而你比较一下就会发现,以山东为代表的北方人主要却不是向海外发展,而是向东北进发,这一时期两者是差不多的。
广东人在过去一般不会向北发展,而是向海外发展,只有少数人才会向北方发展,这是什么原因?当然气候、饮食等习惯是一个主要原因,但它毕竟是自然因素,而在他们的内心里,他们的独立意识起到了主要作用。
我们看洪秀全、孙中山都选择在南京建都就表明他们对于中国的认识是不充分的,所以他们都未获得成功,而洪、孙两人都是向外学习之后再回到国内搞革命的,却都没有成功。
中共在革命初期也是这样,在南方打了十年,虽然没有被消灭但却是越打越小,原因何在?就是地理条件限制了发展的规模,没有形成规模是失利的一个主要原因。
而抗战之后中共能够迅速打败国民党政权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共对北方的经营形成了规模,许多大的战役在北方进行就说明了北方能形成规模,成大事而在南方则不行,它能生存,但做不大。
广东人有什么特点?

广东人有什么特点?
土生土长的广东人,我以自己的观点说一下广东人的特点吧!
1.广东人爱吃
这个相信没有人会反对。
广东作为粤式菜系的代表,在吃的功夫上可真不会偷懒。
煎炒焖炖蒸样样皆精,每一种食材都会变化不同的方式烹饪只为追求最适合这种食材的味道,粤菜作为八大菜系之一,可想而知其影响深远。
2.对于穿,其实广东人并不会太讲究。
对比当初去北京和杭州,上海的时候,颇觉得自己格格不入,因为一眼望去都给人一种相当时尚的感觉,满大街都是穿搭时尚的男女,给人非常潮流的感觉。
而广东人觉得穿的舒服就可以了,并不会太过考虑怎样搭配,在广东的大街上经常会看到短裤,短背心加上拖鞋的穿着方式,相当随便。
3.务实
广东人能够脚踏实地的创造财富,而且即使是有钱人在外人看来也很难看得出来,穿着打扮言谈举止都很一般化,为人处事相当低调。
而且创业的心很浓厚,与我同辈的很多位朋友都会在自己财力还有人际关系上足够的时候尝试自己创业,哪怕只是开一家奶茶店或者小门店,但都会想办法去实现自己的一番创业梦。
4.重传统
广东人非常热衷于观音诞,灯会等节日。
每年到这些节日的时段,寺庙还有个个村落都是盛大举行,求姻缘的求姻缘,做生意的求生意风调雨顺。
这些传统在广东人看来已经习以为常,甚至变成一种习惯。
5.热衷于早茶文化
广东人很忙碌,忙碌于赚钱养家养小孩,为了钱而日夜忙碌。
但是忙碌之中广东人会利用假期周围游玩,而且每到星期天很喜欢去喝早茶。
喝早茶其实并不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是一家人或者几位朋友,生意伙伴,坐下来吃着特色早点,一边放松一边聊家常,联系感情。
因此早茶文化已经变成广东人的一种特色。
广东粤语方言的十大特色

广东粤语方言的十大特色广东粤语方言的十大特色粤语发源于古代中原雅言,具有完整的九声六调,较完美地保留古汉语特征,同汉语的主流北方语系和其他方言相比,粤语有着独自形成的音韵系统。
下面店铺向大家介绍广东粤语方言的十大特色,欢迎参考!一是音调、音节比较丰富。
同汉语的主流北方语系和其他方言相比,粤语有着独自形成的音韵系统。
现代普通话只有阴平、阳平、上、去四声,而粤语方言则有九个声调和两个变调。
声调即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中入、阳入九声;还有高平和高升两个变调。
由于音域宽广,朗诵古诗特别上口和押韵。
如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此诗的深、心、金、簪四字粤语音同韵,而现代汉语却不同韵,所以用粤语方言更铿锵有声。
二是保持大量的古汉语。
由于汉人入粤很早,就语言方面来说,离开中原越早,保留古汉语的成分就越多。
有些口语词在中原地区消亡了,却保留在粤语方言仲。
如“索气是西晋时的汉语口语,中原地区早不用了,粤语方言一直沿用至今;另一类语词直到今天,还是沿用中原语音来读,如“来”,粤语方言念作“黎”。
粤语方言中很多是古汉语,例如:食(吃)、行(走)、走(跑)、着(穿)、面(脸)、饮(喝)、俾(给)、斟(倒)、怒(骂)、晓(知道)、翼(翅膀)、晏(迟)、滚水(开水)、倾偈(交谈)、下昼(下午)、趁虚(赶集)等等,都是古汉语。
三是与吴越(楚)语言有许多相近之处。
如:须同苏,逃同徒,酒同走,毛同无,早同祖,等等。
粤语称美好事物为“赞”,如今苏州、宁波等地仍用此语。
粤语的“咁多”,实为吴越的“介多”。
粤语自称我们为“我哋”,吴越“侬哋”,“侬”是吴越古音。
吴越语的“黄、王”读音不分,两广的白话也同样如此。
四是特殊词汇很多。
如“菜”叫“餸”,“能干”叫“叻”,“什么”叫“乜嘢”,“睡”叫“瞓”等。
广州人喜爱创造形象生动的俗语和俚语统称为惯用语。
外地人对广东人的十大误解

外地人对广东人的十大误解
误解在不同文化之间时常存在,以下是一些外地人对广东人可能存在的十大误解,这并不代表事实,而是一些可能的主观看法:
广东人都是富豪:
有人可能误以为广东人普遍富有,因为广东在中国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实际上广东也有各阶层的人群。
广东人都会说粤语:
广东省有丰富的方言,而并非所有广东人都能说流利的粤语,尤其是一些较偏远地区。
广东人都是吃货:
虽然广东美食丰富,但并非每个广东人都是吃货,个人口味各异。
广东人都热爱购物:
广东有发达的商业区,但并非所有广东人都热衷于购物,兴趣爱好因人而异。
广东人都会功夫:
武术文化在广东有着深厚的传统,但并非所有广东人都是功夫高手。
广东人都很懂生意:
有人可能误以为广东人都对商业非常了解,实际上这取决于个体差异。
广东人都住在大城市:
广东省有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但也有很多人居住在相对较小的城市或乡村。
广东人都是工作狂:
虽然有很多企业在广东,但并非每个广东人都是工作狂,生活方式因人而异。
广东人都会玩麻将:
麻将文化在广东盛行,但并非所有广东人都擅长或热衷于玩麻将。
广东人都是文盲:
广东人在文化和教育方面也有很多优秀代表,不应一概而论。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观点是一些可能存在的误解,具体情况因人而异,每个地方都有各种各样的个体和生活方式。
形容广东人的词语

形容广东人的词语
以下是 6 条形容广东人的词语:
1. 务实:广东人那可真是务实得很呐!你看他们做生意,从不玩那些虚的,就像老黄牛一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
就说阿强吧,开个小店都用心经营,绝不敷衍,这就是广东人的务实劲儿!
2. 勤奋:广东人真的超勤奋啊!君不见那些早起的摊主,天还没亮就开始忙碌,难道他们不累吗?但他们就是有那股子勤奋劲,就如同不知疲倦的小蜜蜂,努力创造美好生活,阿珍就是这样,天天忙碌却乐在其中。
3. 乐观:广东人那叫一个乐观哟!哪怕遇到困难,他们也能笑嘻嘻地面对,难道这还不算厉害?就像阿明,生意失败了也不气馁,还笑着说大不了从头再来,这种乐观精神太赞了!
4. 开放:广东人非常开放呀!他们对外来的文化和事物总是欣然接受,就像大海一样包容万物。
你看看广东的街头,各种不同风格的人和事物汇聚在一起,不就体现了广东人的开放吗?
5. 精明:广东人简直精明得很呢!买东西的时候总会精打细算,但又不会让人觉得不舒服,这多厉害啊!阿辉在市场砍价那场面,真让人不得不佩服广东人的精明。
6. 团结:广东人真的特别团结啊!当一个广东人有困难,大家都会来帮忙,这难道不感人吗?那次阿丽家里有事,周围的广东人都纷纷伸出援手,这就是他们的团结!
我的观点结论是:广东人具有这些独特而又优秀的特点,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精彩的生活篇章。
广府人、客家人、潮汕人各民系性格特点

广府人前凤凰卫视主持人梁冬(南海人)说:广州人太现实,什么都讲‘着数’,只有有‘着数’的事广府人才会去做。
广州人对空头理论不感兴趣,也没有工夫空谈哲理、人生,对政治也不感兴趣。
不关心国家大事,不关心世界发展。
只顾及自己所属的小圈子,只关心自己的房价和股票。
人人都为了钱忙忙碌碌,整日东奔西跑.看重的是效益和价值,不注重形式和外表。
表现出更多的功利主义(或工具化)倾向。
“叹”这个词在人们的意识中一般有感叹、叹息之意.而在广州,叹茶,叹花,叹粥,叹色,叹补,叹歌,叹生猛,叹温泉,叹风水,叹世界。
这里的“叹”是一种享受,一种对生活的热爱。
而“叹世界”可以说是广州人心态的一个最好的表现,反映出广州人享受生活、积极向上、务实过好每一天的生活态度.广州某一酒楼有这样一副对联: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喝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尽甘甜,拿壶酒来。
有外省人说,广州人从早到晚都在喝茶。
早上有早茶,中午有中午茶,下午有下午茶,晚上有晚茶.确实,广州的茶楼永远都是那样一种熙熙攘攘、人声喧嚣的景象。
“广州人吃在嘴里,上海人穿在身上”不仅仅只是会吃,讲究吃,更主要的是敢吃,无论是海滩上的沙虫、水田中的禾虫、龙虱、还是缫丝后的蚕蛹、扑灯自投罗网的桂花蝉,或是害虫地老虎和竹虫,以及蛰人野蜂的幼虫等,均是广州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林语堂先生认为不仅广州人的饮食嗜好,而且其“有事业心,无忧无虑,挥霍浪费,图进取的性格都源出“在表面的中国文化之下是吃蛇的土著居民的传统,这显然是古代南方粤人血统的强烈混合物”。
广州人反映在饮食上是崇尚清淡,原汁原味;在衣着、卧室器物上则素朴从简,广州人衣着随意,自由,个性化强,重在舒适,年轻人求新奇但并不求华饰.木棉花是广州的市花,木棉树高大挺拔,质朴、苍劲的枝杆上火红的大花争相怒放,花谢过后才是绿叶的勃勃新发,实用主义显露无疑。
从建筑上看,代表广府文化风格的顺德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东莞可园、佛山梁园、广州陈家祠等建筑,汇集了石雕、砖雕、木雕、门画等大量的装饰艺术,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这种精细、浓艳、密实的特点反映了广府人精明、会享受的个性.客家人客家人具有浓重的传统观念思想,崇文轻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客家人有这样一首童谣说:“蟾蜍罗,咯咯咯;唔读书,无老婆",把发愤读书与结婚成家视为一种因果关系,这种寓于儿歌中的择业意识从小便融入客家人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之中.如古代的斗诗民俗在客家地区较好的保留下来。
形容广州人的三个字

形容广州人的三个字
以下是一些可以形容广州人的三个字:
1. 热情肠:广州人通常以热情好客而闻名,对客人友好且乐于助人。
2. 重实务:广州人注重实际效果和经济效益,善于把握机会并努力实现目标。
3. 好美食:广州是中国著名的美食之都,广州人对美食有着独特的热爱和追求。
4. 开放性:广州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广州人通常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5. 务实派:广州人比较注重实际,讲求实效,做事踏实。
6. 创新者:广州人善于接受新事物,具有创新精神。
7. 有活力:广州人充满活力,积极向上,对生活和工作充满热情。
8. 重家庭:广州人重视家庭观念,家庭关系通常较为紧密。
9. 兼容性:广州人能够较好地融合不同文化和观念,具有较强的兼容性。
10. 爱生活:广州人享受生活,注重生活品质。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词语只是一些常见的形容,不能代表所有广州人的特点。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而且一个地区的人群也有多种多样的个性和特点。
在描述广州人时,应该尊重个体差异,并避免一概而论。
广府人的长相特征

广府人的长相特征广府人是广东省佛山市的本地居民,他们有一些独特的长相特征。
虽然广府人的外貌也有个体差异,但总体上可以归纳出以下特点:第一,皮肤黝黑。
由于佛山位于南方,气候较为湿热,阳光充足,所以广府人的皮肤普遍较黑。
尤其是长时间在户外工作的农民或渔民,他们的皮肤更容易晒黑。
第二,五官清晰。
广府人的五官轮廓比较分明,眉毛修长而浓密,眼睛晶亮有神,鼻子挺直而立体,嘴唇红润丰满。
整体上给人一种精神饱满、亮丽动人的感觉。
第三,头发浓密。
广府人的头发一般比较浓密,尤其是男性更加突出。
许多广府男性以及一些女性保持着浓密的黑发,使他们看起来更加有活力和精神。
第四,身材匀称。
广府人的身材一般较为匀称,不论男女,他们的体型都相对匀称而且比较健康。
这可能与广府人的生活方式有关,他们注重饮食均衡、充足睡眠、适量运动。
第五,易胖体质。
不过,广府人也有易胖的体质,尤其是女性。
由于美食众多,广府菜以其口感、味道独具特色,广府人偏爱吃大鱼大肉、高糖高油的菜式,这很容易导致体重增加。
第六,气质端庄。
广府人在外表之外,还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
他们通常表现出温和、温馨、朴实、正直和勤劳的性格特点。
这种气质使他们在交际中更加受欢迎和尊重。
广府人在长相特征上也与其他地区的人存在着一些区别。
例如,与北方人相比,广府人的五官通常更加清晰,眼睛更大、鼻子更立体;皮肤颜色也更偏向黝黑。
相比与其他南方人来说,广府人的身材相对较为匀称和健康,而不容易过胖。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特征是对广府人整体而言,个体之间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
不同家庭的遗传基因、饮食习惯、生活环境等因素都会对广府人的外貌产生影响。
因此,以上特征并非适用于每一个广府人。
综上所述,广府人的长相特征包括黝黑的皮肤、清晰的五官、浓密的头发、匀称的身材、易胖的体质以及端庄的气质。
这些特征使得广府人在外貌上独具魅力,也体现了他们南方人独特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人十大特点满族等游蛮民族多生活在中国北边,游牧生活要求他们必须有强健的体魄和近乎野蛮的性格。
游牧民族能歌善舞,鲁莽冲动,这些性格特点流传下来,影响着现代北方人的性格。
当然,广东人也是非常勇敢的,林语堂先生曾经说过:“广东人个个都是男子汉”。
确实,从洪秀全,到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再到孙中山先生,近代对中国起着重大影响的革命家均是广东人。
时至今日,仍然可以在报纸上看到某镇某村人人习武的报道。
广东功夫是全国有名的。
许多外地的朋友不知道佛山在什么地方,可是一提起黄飞鸿,没有人不知道他是谁。
而霍元甲也曾从天津跑到广东来开武馆,而他被国内重新认识,也因有粤语电视剧《霍元甲》。
就算现在,在海外开武馆的也以广东人居多。
千百年来,广东人能在这个被称为蛮夷之地的恶劣环境中生存下来,并一步步走向小康社会,凭的就是这一股不服输、能吃苦、百折不挠的精神。
在今天,那些的好斗已在多年的逐渐演变中更多地以游戏化和艺术化的形式出现,从广东各地的龙舟赛、舞狮表演中,依然显示出广东人拼搏向上的乐观精神。
可见,广东人的勇敢与北方人的勇敢不尽相同。
广东大部分地区都是沿海的,绝大多数人都以打鱼为生。
在海上,每天都要经历大风大浪,并且需要很多人合作,这就促使广东人形成了勇敢的性格和极强的团队精神。
在广东,很多的商铺里都供奉着关公。
之所以把关公搬到与商业活动有关的场所,在广东人的意识里或许是因为关公代表着忠信,表达了广东人希望有一个公平正常的商业秩序,诚信经商,不做奸商的情感。
而北方地区居民大多以种田为生,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很少与外界合作,因此,北方人的性格特征更适合做独立性较强的工作。
这也是为何北方官吏爱讲政治整人的原因。
身高,是北方人最自信的。
尽管我常到一些工厂,也看到过不少北方女同胞,她们勤劳、可爱,但身高很少超过165CM,而我166CM,属广东女孩的中等身高。
虽然我比许多北方女孩高一点点,但北方女孩也有比我们高得多的,如郑海霞等,所以,从某种角度说,北方人身材高大是有道理的。
这二三十年来,广东尤其珠三角生活水平提高,新一代广东人平均身高已超越许多省份,易建联就是其中之一。
尽管广东被北方人视为文化沙漠,在北方做赵本山万人崇拜,赵宗祥来广东连的士司机也不认识他,与其说广东是文化沙漠,不如说这是广东人不追北星令北方人不快。
但广东却是当今国内流行音乐大本营。
广东音乐是轻音乐的代表,旋律轻快,优美,表现了广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与期待。
广东音乐是一种雅乐,保存了古代的许多音乐原素,供人们在茶余饭后消遣之用,所以没有忧怨,没有深沉感,而且名字也起得美,比如平湖秋月、禅院钟声、雨打芭蕉、平沙落雁、步步高等。
有什么样的人文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人文心态,与北方人相比,广东比较注重现世生活,只要过得快乐就可以,反映出广东人乐观、容易满足、向上的态度。
“叹”这个词在人们的意识中一般有感叹、叹息之意。
而在广东,叹茶,叹花,叹粥,叹色,叹补,叹歌,叹生猛,叹温泉,叹风水,叹世界。
这里的“叹”是一种享受,一种对生活的热爱。
而“叹世界”可以说是广东人心态的一个最好的表现,反映出广东人享受生活、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务实过好每一天的生活态度。
广州某一酒楼有这样一副对联: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喝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尽甘甜,拿壶酒来。
有外省人说,广东人从早到晚都在喝茶。
早上有早茶,中午有中午茶,下午有下午茶,晚上有晚茶。
确实,广东的茶楼永远都是那样一种熙熙攘攘、人声喧嚣的景象。
茶是广东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喝茶并不一定代表着优雅闲适,却是一种世俗的生活方式。
而功夫茶,则是广东茶文化的代表。
除了讲究茶质、茶具、水质、火候外,还讲究倒茶时的绝对平等,或许这也是广东人思想观念的一个体现。
总之,广东人“好吃不好穿,好茶不好酒,好做不好说,好色不轻友”。
广东人十大特点:1、自主性高2、归属感强3、开明大道4、干净卫生5、知情识趣6、有“家教”7、诚实重义8、自律性高9、遵守纪律10、理智精明广东人天生勤劳,能吃苦。
广东人以钱为人生第一要义,他们孜孜不倦地追求钱,四下奔忙,可以说是不遗余力。
广东人很有钱,很多外地人对广东人很眼红,其实,有钱的广东人赚钱来得正道,来得辛苦,来得自然。
广东人的财富并不是天上掉的,绝大多数广东人是在自己的勤奋努力下才走向富裕之路。
现在很多的广东大商人是从小商小贩起家。
在广东,人人都忙忙碌碌,为生计而忙碌,为挣钱而忙碌。
为了钱,广东人可以放弃一切,可以去受累,可以去受苦。
以广东人最有代表性的广州人而言,广州人是中国城市人中最忙碌的一群人。
广州比上海小多了,但汽车、摩托车之多令人难以置信。
一天24小时马路上似乎永远是车轮滚滚。
夜幕降临之时,司机们奔波劳累一天挣足了自己的钱后,洗车擦车人又开始表现出不怕脏、不怕累的“革命精神”。
忙,是广东人的特征,更是广东商人们的突出品质。
广东商人忙,整日东奔西跑,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他们恨不得把一分钟“劈”成两分钟用,从每分钟里挤出几张“四人头”。
“要发财,忙起来。
”这是广东商人们的口头禅。
在广东商人的意识中,机不可失,时不我待的观念特别强。
他们东奔西跑,要把每一分钟都变成效益。
他们虽然比一般人是累了些,但是每一分钟都变成金钱也活得踏实。
由于对时间特别看重,因此,他们办事节奏快、效率高,许多商机往往被他们抢先一步占领。
广东人做生意,手脚很快,“上得快,转得快,变得快”,这是人们对广东商人经商风格的评价,也是广东商人生产、经营的秘诀之一。
因此,要和广东人做生意,慢慢腾腾是根本不行的。
太慢了,一是容易错过时机,误了生意;二是与广东人合不了拍,“步调不一难以得到胜利”;三是因为你的动作慢了,思维慢了,让广东人占先手,抢先机,你总是得跟在广东人后面跑,吃亏是难免的。
利益交往,少空谈的情义广东人具有经商的传统。
他们虽然个头瘦小,但是具有天生的商品意识。
言必言商,言必言利,全民皆商,你很难分辨出谁是商人,谁不是商人。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钱是不好的东西。
然而,广东人的金钱观念很强烈。
在广东人眼里,无论干什么事情,都是为了挣钱。
广东商人做生意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发财。
由于赚钱的目的单一,方向一致,广东商人在行动中少了一些盲目与动摇,多了些动力与恒心。
为了赚钱,广东人干得踏踏实实,他们没有心思、也没有工夫空谈哲理、人生,对政治也不感兴趣。
在广东人的观念中,有了钱,就意味着有了财富,可以满足自身各种需要。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有了权力同样可以做到支配别人,支配各种资源。
但是,广东人远离政治中心,政治对他们的影响太小,通过政治获取支配地位的人太少,这使得广东商人干脆漠视政治,远离政治成为商界传统。
在广东人眼中,政治当不了饭吃。
企业考核员工,对政治关心与否不是很重要,相反干活的效率、数量、质量最重要。
对员工的报酬,厂长经理也主要以物质刺激为主,并且,无论是白领还是蓝领也只认物质报酬。
在广州、深圳等地的企业中,不管是外资还是内资,上至经理、厂长,下至“打工族”,人人心里都是一个观念,只有企业发展了,自己的饭碗才能有足够的实惠。
曾有一位大报的知名记者到广州的企业采访,发现这里的企业作风明显与外省的企业不同:第一,不善于介绍经验。
厂长经理介绍情况很少会滔滔不绝,没有“宣传”的“准备”。
第二,保密观念强。
许多能表现企业经营业绩的数字往往不告诉记者,怕记者写出来透给了同行业,影响竞争,有的企业某项经济指标明明已在全国领先,但偏不愿让人知晓。
第三,对上门谈生意的人的热情大大超过对记者采访的热情。
记者采访结束后,几乎没人送“纪念品”。
遇到吃饭时,也简单实惠,决不铺张。
因此,在不少北方人眼里,广东人太俗了,谈起钱来眉飞色舞,没完没了,除去了钱,什么都没有了。
但是,广东人都认为没有钱就不能活,一分钱可以难倒英雄汉。
即使是一门心思赚了大钱,腰缠万贯,他们对政治仍不会表示出太大的兴趣。
当然,以追求利益为第一目的的广东人也不是一心只问盈利事,两耳不闻他人言,期货商或者炒股票的人也关心政治,但他们对政治的关心完全是出于对钱的关心。
由于这种“政治观念”,广东商人与政治往往是离得远远的,甚至其中一部分人厌恶谈论政治,因此与广东人做生意时,谈论政治引不起广东人的兴趣,甚至谈论政治可能会引起一些广东生意人的反感,认为你有政治背景,而不愿与你合作。
总之,多讲钱,少谈政治,是广东商人的突出特性之一。
勇于开拓,喜欢标新立异广东人富有开拓创新精神。
在历史上,近代凡是与西学有关的事和物,大都是由广东人最先尝试。
在轰轰烈烈的近代史上,广东被人称为“思想家”的摇篮,其中康梁变法曾震动中华。
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也是广东人。
有人用句通俗的话的来形容广东人和东北人:广东人是文胆大,东北人是武大胆。
由于人文的传统,广东商人敢为天下先。
据史载,早在唐代就有广东人到海外做生意;到了近代,广东商人更是足迹遍天下,广东成为我国著名的侨乡。
至今,广东的海外商人形成了巨大势力。
在广东人的性格中,只有“先”了才有意义,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广东人喜欢“头啖汤”。
广东商人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是与勇于开拓,敢冒风险,善于变通,踏实肯干的习性联系在一起的,这使他们易于适应各种环境,一旦遇着机遇,就迅速发达起来。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商人处处身体力行敢为天下先,这已成为广东人的核心品质之一。
广东商人发财的精义在于“敢”和“先”二字。
“敢”即大胆,别人不敢干的事我敢干;“先”是先行一步,争取第一。
因此,和敢为天下先的广东人做生意,应当注意尽量与他们开展富有新意的合作。
广东人喜欢标新立异,喜欢做新的生意。
因为新才没有竞争,没有对手,才可赚取垄断利润。
因此,他们一旦看准,敢冒风险,有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气势。
自我表现,“王婆卖瓜”广东人讲面子,重派头。
在穿着打扮上,广东人是“上名牌、下名牌,捉个虱子也金利来”、“绅士淑女们,有吃没吃,头得保持!”在生意场上,广东商人总是以最能显示其实力的一面与你接触,他的服装一定是名牌,他的手提包一定是精美昂贵的密码式手提箱,他的手表一定是世界名表,与人交往乘车,如有可能他绝不会坐档次较低的汽车。
广东商人的办公室一般都是豪华漂亮,老板桌尽可能地大,沙发尽可能地高档,他们从表面上充分显示自己有着大把大把的钱,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即便其帐面上已无分文,他们仍要给人以气派的感觉。
广东人的这一做法源自于他们重派头,好自我表现的人文心理。
这种潜在的心理,表现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他们“王婆卖瓜”的意识和手段最强。
因而,广东商人的广告很有震撼力。
广东人不是最早运用广告的人,在20世纪20、30年代,上海的广告曾令全世界为之侧目。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商人很快操起广告这把利器,大肆开拓市场,比历史上的上海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广东人做广告,敢于早投入、高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