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化学讲学稿:《广泛应用的酸碱盐》常见的碱
【精选】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总结: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的基本概念

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基本概念一、溶液的酸碱性:1、酸:(盐酸、硫酸、硝酸、碳酸等,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等,由金属离子或铵根和氢氧根离子组成)盐:(氯化钠、硫酸钾、碳酸铵等,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2、酸、碱、盐的水溶液中特点:(存在的是离子,能导电,但由于所有阳离子带正电总数等于所有阴离子带负电总数,溶液不带电,溶液中离子共存,相互不能反应)3、酸、碱、盐、氧化物中所含元素。
(都可能有金属,一定有非金属。
酸中一定有H可能有O,一定有酸根,碱中一定有O H,盐中一定有酸根,可能有H O )3、测溶液的酸碱性可用:(指示剂,或PH试纸,PH计)测溶液的酸度、碱度可用(PH 试纸、PH计)红色石蕊试纸测:(碱),蓝色石蕊试纸测(酸)。
PH越大碱性越强,越小,酸性越强。
酸(碱)性溶液不一定是酸(碱)的溶液,酸的溶液一定呈酸性,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石蕊:酸红碱蓝中性紫色,酚醛:酸无碱红中性无色。
酸性或碱性溶液使指示剂变色4、下列物质投入水中的PH,<7 CO2、HCl、雨水、醋酸=7 食盐水Cu(OH)2 (沉淀)、> 7 Na2CO3、NH3、CaO、熟石灰、肥皂水。
雨水的PH一般为 5.6,小于 5.6 为酸雨,土壤PH大于8 或小于 4 家作物难生长。
二、常见的酸、碱、盐5、三酸二碱是指:盐酸、硫酸、硝酸、烧碱、纯碱(碳酸钠)6、生活中酸、碱、盐。
(1)酸:胃酸、盐酸;调味、醋酸;汽水、碳酸、柠檬酸;酸奶、乳酸;酸雨、硫酸、硝酸;电瓶、硫酸。
(2)碱:建筑、氢氧化钙;化肥、氨水;烟碱、尼古丁;中和胃酸、氢氧化铝。
(3)盐:化肥、铵盐、硝酸盐、钾盐、磷酸盐;建筑、熟石灰;净水明矾;模型、石膏;消毒、高锰酸钾;洗涤、碳酸钠;钡透、硫酸钡。
有毒的:CO、亚硝酸钠、硫酸铜、铅盐、汞盐等重金属盐、7、浓硫酸为什么能做干燥剂?(吸水性)不能干燥氨水?为什么浓硫酸滴在纸上,纸变黑?(脱水性)浓硫酸、浓硝酸、稀硝酸不能用于制氢气,理由是?(强氧化性)稀释浓硫酸方法是浓硫酸沿玻璃棒倒入水,边倒边搅拌?沾在皮肤上处理方法?先抹后冲再涂3%—5%的碳酸氢钠8、用浓盐酸制得的氢气中混有氯化氢?通入氢氧化钠中可除去杂质。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常见的碱课件

他先取部分久置的干燥剂倒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
过滤,得到白色固体和滤液。然后对滤液的酸碱性
和白色固体的组成作了探究。
【实验探究一】探究滤液的酸碱性
碱性
该同学测定了滤液的酸碱性,你认为该滤液显____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中考链接
【实验探究二】探究白色固体的组成 该同学认为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CaO、 Ca(OH)2、CaCO3。 他查阅有关资料得知: CaO是一种白色固体,俗称生石灰,能与水反应 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热量。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典例解析
4.已知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氢氧 化铝)生成。当继续滴加NaOH溶液时,白色沉淀逐
渐溶解,直至消失,此反应的方程式为:
Al(OH)3+NaOH=NaAlO2(偏铝酸钠) + H2O,现欲除去 FeCl3溶液中混有的AlCl3杂质,得到较纯净的FeCl3溶 液,某学生设计了如下的提纯方案:试回答:
加无色酚酞溶液
另取少量白色固体 放入试管中,滴加 稀盐酸
有__无__色__、__无__味__ 气__体__放__出_______ _
白色固体中一定 含有碳酸钙
中考链接
【总结反思】 (1)只通过以上实验,还不能证明这袋久置于空气中 的干燥剂是否含有CaO。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原因
CaO+H2O = Ca(OH)2。 (2)请你简述一个证明这袋干燥剂中含有较多量CaO 的简易实取验少:量_干__燥__剂__与__试__管__中__,__加__入__少__量__水__振__荡__,__触 _摸__试__管__壁__,__若__有__热__的__感__觉__,__说__明__有__较__多__的__C_a__O____。
沪教版化学九年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word教案

第7章酸、碱、盐教学目标:1、在了解有关酸、碱、盐等物质初步概念的基础上,掌握几种常见酸、碱的性质;2、了解几种常见的盐和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的概念;3、了解复分解反应和中和反应的概念;4、常识性了解几种重要的化肥;5、了解酸、碱的化学通性;6、常识性介绍浓硫酸和硝酸;7、能初步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有关置换反应能否发生,进一步训练书写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技能以及巩固有关化学计算的技能;8、培养坚持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解决一些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教学重点:1、常见的酸、碱、盐及它们之间的典型反应;2、从离子的观点认识常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3、酸、碱的通性。
教学难点:各类物质间相互反应的规律。
课时安排:分配共9课时§7.1溶液的酸碱性 1§7.2常见的酸和碱 5§7.3酸和碱的反应 2§7.4酸、碱、盐的应用 1复习与练习题 2第1课时教学内容:§7.1溶液的酸碱性教学目标:1、了解pH表示溶液酸碱度的方法;2、掌握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值。
教学重点:1、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2、pH的测定方法。
教具准备:仪器:烧杯、玻璃棒、pH试纸、点滴板等药品:浓盐酸、稀盐酸、酸果汁、纯碱溶液、石灰水、食盐水、蔗糖溶液、氨水、无色酚酞试液、白醋等教学过程:(引入)白醋也能像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一样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吗?一、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1、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物质,如:白醋、酸果汁、稀盐酸等。
2、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的物质,如:纯碱溶液、肥皂水、石灰水、氨水、等。
3、中性溶液既不使之变红色又不能使之变蓝色的物质,如:食盐水、蔗糖溶液、酒精等等。
4、结论:①紫色石蕊试液遇到酸性溶液变成红色,遇到碱性溶液变蓝色。
②无色酚酞试液遇到酸性、中性溶液都不变色,遇到碱性溶液则变红色。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总结: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的基本概念【推荐】.doc

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基本概念一、溶液的酸碱性:1、酸:(盐酸、硫酸、硝酸、碳酸等,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等,由金属离子或铵根和氢氧根离子组成)盐:(氯化钠、硫酸钾、碳酸铵等,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2、酸、碱、盐的水溶液中特点:(存在的是离子,能导电,但由于所有阳离子带正电总数等于所有阴离子带负电总数,溶液不带电,溶液中离子共存,相互不能反应)3、酸、碱、盐、氧化物中所含元素。
(都可能有金属,一定有非金属。
酸中一定有H可能有O,一定有酸根,碱中一定有O H,盐中一定有酸根,可能有H O )3、测溶液的酸碱性可用:(指示剂,或PH试纸,PH计)测溶液的酸度、碱度可用(PH试纸、PH计)红色石蕊试纸测:(碱),蓝色石蕊试纸测(酸)。
PH越大碱性越强,越小,酸性越强。
酸(碱)性溶液不一定是酸(碱)的溶液,酸的溶液一定呈酸性,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石蕊:酸红碱蓝中性紫色,酚醛:酸无碱红中性无色。
酸性或碱性溶液使指示剂变色4、下列物质投入水中的PH,<7 CO2、HCl、雨水、醋酸=7 食盐水Cu(OH)2 (沉淀)、> 7 Na2CO3、NH3、CaO、熟石灰、肥皂水。
雨水的PH一般为 5.6,小于 5.6 为酸雨,土壤PH大于8 或小于 4 家作物难生长。
二、常见的酸、碱、盐5、三酸二碱是指:盐酸、硫酸、硝酸、烧碱、纯碱(碳酸钠)6、生活中酸、碱、盐。
(1)酸:胃酸、盐酸;调味、醋酸;汽水、碳酸、柠檬酸;酸奶、乳酸;酸雨、硫酸、硝酸;电瓶、硫酸。
(2)碱:建筑、氢氧化钙;化肥、氨水;烟碱、尼古丁;中和胃酸、氢氧化铝。
(3)盐:化肥、铵盐、硝酸盐、钾盐、磷酸盐;建筑、熟石灰;净水明矾;模型、石膏;消毒、高锰酸钾;洗涤、碳酸钠;钡透、硫酸钡。
有毒的:CO、亚硝酸钠、硫酸铜、铅盐、汞盐等重金属盐、7、浓硫酸为什么能做干燥剂?(吸水性)不能干燥氨水?为什么浓硫酸滴在纸上,纸变黑?(脱水性)浓硫酸、浓硝酸、稀硝酸不能用于制氢气,理由是?(强氧化性)稀释浓硫酸方法是浓硫酸沿玻璃棒倒入水,边倒边搅拌?沾在皮肤上处理方法?先抹后冲再涂3%—5%的碳酸氢钠8、用浓盐酸制得的氢气中混有氯化氢?通入氢氧化钠中可除去杂质。
化学九年级全册沪教版7.2.2常见的碱课件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解析] 知识网络图反映出氧化物、碱、盐三者之间的转化
关
系
。
Ca
O
与
H2
O
可
生
成
C
a(
OH
)2
,1 5
C
a(
OH
)
2
和
CO
2
可
生
成
Ca
CO
3
和
H2O,CaCO3高温下煅烧生成CaO和CO2。
为排除可能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发生了反应, 还需把上述实验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做对比试 验。
[课堂速记]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应用示例] 例2 有下列四种实验设计及操作,实验过程中其现象
不足以说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的是( )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解析] B 二氧化碳也能溶于水,使试管中压强减小,应 进行对比实验。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第2节 常见的酸和碱
第2课时 常见的碱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问题导学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新知预习
一 、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
氢氧化钠
颜色 、 状态 俗名 制法
用途
白__色__固体,__易__溶于水(溶解放热)
烧__碱__、火__碱__、苛__性__钠_(具有强腐蚀性) Ca(OH)2+Na2CO3===CaCO3↓+2NaOH ①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②化工原料:制 肥皂、造纸等③去除油污:炉具清洁剂中含 氢氧化钠
化学九年级全册沪教版 第七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复习课件

①盐 + 活泼金属―→盐+不活泼金属
②盐+酸―→新盐+新酸
③盐+(可溶性)碱―→新盐+新碱 ④盐+某些盐―→两种新盐
第六章 溶解现象
盐的 鉴别
碳酸盐(CO)的鉴别——用盐酸和澄清石灰水 如:K2CO3+2HCl===2KCl+H2O+CO2↑ CO2+Ca(OH)2===CaCO3↓+H2O
2NaOH+SO3===Na2SO4 +H2O
Ca(OH)2+ CO2===CaCO3
↓+H2O
①鉴别Ca(OH)2和 NaOH——可用CO2 ②NaOH和 Ca(OH)2 的保存——隔绝空气 ③Ca(OH)2可用于建
筑业
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该类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未相互交换成分)
第六章 溶解现象
[解析] D (NH4)2SO4是铵盐,加熟石灰研磨后有刺激性气 味,而K2SO4没有气味。
第六章 溶解现象
类型四 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判断
例4 图7-T-7为某学习小组探究金属化学性质时 所做的四个实验,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图7-T-7 (1)描述A中的实验现象:____。 (2)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要证明Cu、Fe、Ag的活动性顺序,至少要做的实验是 __________(填序号)。 (4)开始反应后D中溶液逐渐变为黄色,原因是_____。
第六章 溶解现象
(1)写出用酸和碱生产硫酸铜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把图中①②处补充完整,要求不能与图中已有信 息重复。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网络图可制备物质。例如,某回收含铜电缆废料 的工厂有下列制铜的方案。
沪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七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第2节 常见的酸和碱 碱的性质》_5

第2节常见的碱知识目标:1.了解NaOH、Ca(OH)2、氨水的物理性质,俗称和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
2.掌握NaOH、Ca(OH)2的化学性质,能准确书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了解NaOH、Ca(OH)2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4.理解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引入]: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日常用品(展示肥皂、纸张、纺织品),这些东西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那么它们是用什么原料制得的呢?其实制取它们的一种重要原料就是——碱,我们今天这节课的主角。
当今社会,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碱,碱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是相当大的,当然物质都有两面性,碱也有它有害的一面,到底有哪些利和弊,请同学们在讲课的过程中用心去体会。
[教师]:同学们现在知道的碱有哪些呢(氢氧化钠、氢氧钙等),对,此外在实验室里我们还要用到液态的碱——氨水(将氨水倒入试管中,看色、闻味)。
[教师]:我们先来看看标签上说些什么,(先氢氧化钙标签)(再氢氧化钠标签,根据标签分步做实验:吸水;易溶放热,学生做,设计实验,做题;),总结物理性质。
一、几种碱的物理性质1、氢氧化钠: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溶解放热,易潮解。
2、氢氧化钙:白色固体,微溶于水。
3、氨水:无色,氨气的水溶液,有刺激性臭味二、氢氧化钠的腐蚀性(由标签引入)[教师]:氢氧化钠的腐蚀性到底如何呢?我们来看下面两个实验。
[演示]:羊毛(蛋白质)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食用油放入氢氧化钠中。
[投影]:总结氢氧化钠的腐蚀性(制肥皂)。
[提问]:使用氢氧化钠时要注意什么(防止入眼或沾在皮肤上)?用天平称氢氧化钠时又要注意什么时候呢?[教师]:如果我这里有一瓶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该如何鉴别呢(吹二氧化碳)(写板书)?[实验]:请两位同学吹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变浑)。
[教师]:那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发生反应呢(能、不能)?标签上说能吸收二氧化碳,但怎样才能看到实验现象呢?请同学们设计实验证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并将设计方案写下来。
沪教版9年级化学教学课件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第2节 常见的酸和碱 04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 一、产物中有沉淀
▪ 盐酸盐: AgCl ;硫酸盐: BaSO4 ; ▪ 碳酸盐: BaCO3、 CaCO3、 FeCO3 、ZnCO3、
Ag2CO3; ▪ 碱:Mg(OH)2 、 Al(OH)3 、Cu(OH)2 、Fe(OH)2 、 ▪ Fe(OH)3、 Zn(OH)2 ▪ 二、产物中有气体 ▪ 三、产物中有水
▪ A.CaCO3+2HCl=CaCl2+CO2+H2O B.BaCl2+H2SO4 = BaSO4 ↓ +2HCl
▪ C.Ba(NO3)2 + K2CO3 = BaCO3 +2KNO3 D.Fe2O3+2HCl =FeCl2+H2O
▪ 【小结】1.复分解反应的特点
交换成分
化合价不变
▪ 2.要判断复分解反应是否能够发生 ▪ 3.如果有沉淀生成标好 ,如果有气体生成
共热在
碳试酸管盐口在用待测物质中滴加 稀盐试酸纸将检产验生,的若气体
试纸变通蓝入,则澄清证石明灰是水铵,盐如物果质澄加清石灰水变浑
共热,浊在证试明管是口碳用酸盐 试纸检验,若试
铵纸盐变蓝取 管,待 口则测 用证物明质湿有加润NN的HaO红4+H色则或石证试C蕊a纸明(O检有H验N共),2H热4若在+试试纸
▪ D.Ba2+、Na2+、SO42–、NO3 –
▪ 练 5完成对四组无色溶液的成分探究后,小 江记录了一下四组数据,其中没有错误的 一组是
▪ A.H2SO4、Na2SO4、KNO3 B.NaOH、NaCl、HCl
▪ C.CuSO4、H2SO4、NaCl D.Na2CO3、H2SO4、NaNO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碱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一)碱的物理性质1、氢氧化钠俗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色片状固体,_______溶于水,溶解时_______大量的热,氢氧化钠固体在空气中易吸收水蒸气而_______,所以氢氧化钠固体必须_______保存。
2、氢氧化钙俗称_______、_______,_____色粉末状固体,氢氧化钙_______溶于水,它的水溶液俗称__________。
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都有_______感。
3、氨水是有_______气味的_______色_______体。
4、NaOH溶液对皮肤、纸张、织物有强_______性,石灰水也有_______性。
生石灰:主要成分CaO,与水反应后转变成熟石灰,这一反应可以表示为:CaO+H2O=Ca(OH)2生石灰变熟石灰的过程是放热过程。
生石灰具有强烈的吸水性,极易跟水反应,可用作干燥剂。
(二)碱的化学性质1、NaOH的稀溶液和石灰水中都含有_______,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红色石蕊试纸变成_______色,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_______色。
不溶性碱_______(填“能”或“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2、NaOH的稀溶液和石灰水都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与CO2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规律:碱+非金属氧化物—→+3、NaOH的稀溶液和石灰水等都能与酸反应NaOH与H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 Ca(OH)2与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 Fe(OH)3与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规律:碱+酸—→+4、碱与部分盐反应NaOH与Cu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OH)2与Na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规律:碱+盐—→+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_______,生成_____________的反应称为复分解反应。
碱的用途:烧碱常用于制人造丝、造纸、炼油、纺织、印染与橡胶工业。
熟石灰常用于建筑业、改良酸性土壤和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巩固练习1.碱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
下列关于Ba(OH)2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C.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D.能与CO2反应生成水2.关于固体氢氧化钠和浓硫酸的叙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都能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相同的离子而性质相似B.都有强烈的腐蚀性C.溶于水时都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的温度升高D.都需要密封保存3.下列是分析久置空气中的NaOH固体的相关实验(不考虑水分),其中合理的是()序号实验目的实验方案①证明变质取少量固体,加水溶解,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①确定成分取少量固体,加入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①测定纯度取a g样品与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 g固体取固体,加水溶解,滴加氯化钙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①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除去杂质A.①① B.①① C.①① D.①①4.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钡溶液,直至过量。
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a段只生成氢氧化铜沉淀B.室温下,b点溶液的pH>7C.c点溶液中溶质至少有两种D.整个过程中,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一直在增加5.向稀盐酸中加入Z物质,其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Z物质是()A.H2O B.AgNO3固体C.浓盐酸D.KOH固体6.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方法错误的是()除杂质的方法物质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杂质A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干燥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CO 2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COB Cu Fe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C CaO CaC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D KCl溶液CuCl2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钾溶液,过滤7.在“创新实验装置”的竞赛中,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如图是四位同学对实验中的部分现象进行的预测,预测正确的是A.打开活塞K,装置①中会有气泡冒出,黑色固体消失B.打开活塞K,装置②中会看到液面上升,产生蓝色沉淀C.打开活塞K,装置②中会有气泡冒出D.打开活塞K,装置③中会有液体流入,产生蓝色沉淀8.经过“碱的化学性质”的学习,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示意图归纳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
(1)为了验证反应②,小明同学将适量的紫色石蕊试液滴入NaOH溶液中,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验证反应③能够发生,应选用下列的哪一种试剂______。
A.KNO3B.NaCl C.CuSO4D.Na2CO3(3)NaOH溶液露置于空气中易变质,所以必须密封保存,请你写出NaOH溶液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实验室,某同学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直至过量。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横轴)与混合溶液中溶质质量(纵轴)的关系如图所示。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B→C线段对应溶质质量减小的本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BaCl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
10.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白色的硫酸铜固体粉末,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14.2%的无色溶液10g。
请计算:(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实验前试管中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