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创新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生物实验观察植物细胞视频
初中七年级(初一)生物《观察细胞的基本结构》探究实验教学

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细胞的基本结构》实验教学济南三中邱晨一、实验目的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认识细胞的基本结构;通过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说出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
二、实验原理1.黑藻细胞或藓类细胞的叶片较薄而且透明,可以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叶绿体。
2.动物细胞中的线粒体可以被詹纳斯绿B染液染成蓝绿色。
3.紫色洋葱鳞茎的鳞片表皮细胞是观察植物细胞结构的理想材料,还可以看到紫色的液泡(选做)。
三、实验用具黑藻(或藓类、菠菜)、紫色洋葱、新鲜的鸡肝;质量浓度为2mg/dl詹纳斯绿B染液、林格氏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滴管、刀片、镊子、吸水纸、擦镜纸等四、实验课时 1课时五、实验过程1.教师播放视频介绍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擦净载玻片、滴水、取材展平、盖片、染色。
(1)擦净:载玻片与盖玻片各一片,用软布擦干净,由于盖拨片很薄,擦时要小心,可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夹住盖玻片边缘,把纱布平铺在右手手掌上,从上下两面轻轻夹住盖玻片,平均使用力量慢慢轻擦,这样才不会把盖玻片擦碎。
(2)滴水:吸取1~2滴清水,滴在载玻片中央。
(3)取材展平:观察物体一小片(无论观察细胞组织或器官,材料必须做成薄片才能观察,这些薄片不能过厚,一般以一层细胞的厚度为好,如果过厚不但细胞互相重叠,而且光线不易穿透,虽然在显微镜下能勉强看到轮廓,但很难看清细致的结构),置于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尽量勿使材料皱缩。
(4)盖片:用夹子夹取一片干净的盖玻片,先以盖玻片的一边斜着与水滴接触,然后慢慢放下盖玻片,将观察材料全部盖上,操作时,防止盖玻片骤然下降,以免产生气泡,妨碍观察效果。
制作好的玻片,要求盖玻片与载玻片之间恰好被水分充满;当水分不足时,可用滴管从盖玻片一侧的边缘滴少许水分,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从而使盖玻片与载玻片之间被水分充满;当水分多余时,可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水分。
(5)染色:用滴管从盖玻片一侧的边缘滴少许染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从而使盖玻片与载玻片之间充满染液;当染液多余时,可用吸水纸吸去。
《第二单元 第一章 第二节 植物细胞》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植物细胞》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对植物细胞的观察和研究,学生能够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学生能够识别植物细胞的各个部分,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
3.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作业内容:1. 观察植物细胞模型:学生需要观察提供的植物细胞模型,并按照指导手册完成以下任务:识别各个部分,描述其结构和功能;尝试复原细胞模型;总结观察到的植物细胞的基本特征。
2. 植物细胞结构绘画:学生需要选择一种常见的植物(如豌豆、葱等),绘制其细胞结构图。
学生需要详细描述所绘制的植物细胞的各个部分,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
3. 植物细胞知识问答:学生需要阅读关于植物细胞的科普文章,回答相关问题。
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什么是植物细胞?植物细胞有哪些基本组成部分?植物细胞如何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三、作业要求:1. 学生在完成作业时,需要仔细阅读指导手册和相关资料,确保作业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作业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提交给教师批改。
3. 作业应以图片、文字或视频等形式提交,提交时需要注明所选植物名称和作业类型。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评价。
2. 教师将参考学生的回答质量、图片质量、提交时间等因素,给予相应的分数和反馈。
3. 对于优秀的作业,教师将在班级中展示和表扬,并给予额外的奖励。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在批改学生作业后,将反馈意见及时通知学生,包括回答错误的原因、建议和改进方法等。
2. 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提供的反馈意见,重新思考和修改自己的作业,以提高学习效果。
3. 学生也可以在班级群中分享自己的作业成果和心得体会,与其他同学交流学习。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有机会深入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作业要求明确,评价公正合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植物细胞的知识。
生物初中教材生命科学实验与案例分析

生物初中教材生命科学实验与案例分析生命科学实验与案例分析是生物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生物学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思维方式。
本文将结合初中生物教材中的一些实验和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实验一:观察植物细胞结构实验目的:通过显微镜观察,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
实验步骤:1. 取一片鲜嫩的植物叶片;2. 将叶片放在玻璃片上,用刀片刮取叶片表皮;3. 用滴管滴上一滴碘酒溶液,覆盖玻璃片;4. 将玻璃片放在显微镜下,调节放大倍数,观察植物细胞结构。
实验结果:观察到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
实验分析:植物细胞是一种复杂的细胞,包含多个细胞器官,如叶绿体、细胞壁等。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加深对细胞组织的认识。
案例一:遗传基因是如何影响生物特征的?案例描述:小明的父母都有黑色的头发,但是小明却有棕色的头发。
小明的老师在生物课上讲解了基因的概念,并解释了小明头发颜色的遗传原因。
案例分析:头发颜色是由多个基因共同决定的,其中黑色头发的基因是显性基因,棕色头发的基因是隐性基因。
小明的父母都是黑色头发的基因型为Bb,其中B为黑色头发的显性基因,b为棕色头发的隐性基因。
小明的基因型为bb,因此表现出了棕色头发。
通过这个案例,学生可以了解遗传基因是如何影响生物特征的,并理解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遗传规律。
实验二:观察与测量生物的生长实验目的:通过观察与测量,了解生物的生长规律。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些相同的玉米种子;2. 将玉米种子分别放置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如日照、水分、温度等方面有所差异;3. 每天测量并记录玉米种子的生长情况,包括高度、叶片数量等;4. 对比不同环境条件下玉米种子的生长情况。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比较出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玉米种子的生长情况有所差异。
实验分析:生物的生长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到不同环境条件下生物生长的差异,了解环境因素对生物生长的影响,并培养观察与记录实验数据的能力。
初中七年级(初一)生物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2)换高倍镜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之前,应朝 右 方向 移动装片。
(3)换上高倍镜后,物像模糊不清,这时应调 节 细准焦螺旋 。
⑷ 观察到的生长点细胞中,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 其原因是 分裂间期持续时间最。长
(C ) (A)中心体 (D)叶绿体
(C)染色体 (D)高尔基体
3.用显微镜观察根毛区细胞时,一般看不到染色体,这是因为
(C )
(A)显微镜操作有误
(B)被大液泡掩盖了
(C)根毛区细胞一般不分裂 (D)根毛区细胞无完整的细胞核
4.在培养洋葱生根的过程中,“要注意经常换水”这主要是为了
(C ) (A)保证水不发臭 (B)保证充足的氧气供应
量分数为2%的醋酸溶液,其他项都是用的青水即自来水. 易错分析:清水的使用不当和对清水作用不清楚,还有对龙胆紫溶液配 制不清楚易选错. 名题链接
例 (2002·上海)下列四项中.能用于观察四分体的实验材料是 (D) (A)蓖麻籽种仁 (B)洋葱根尖 (C)菠菜幼叶 (D)蝗虫的精巢 解析:蝗虫精巢中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在初级精母细胞阶段,
体(或染色质)的变化情况.识别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哪 个时期.细胞内的染色体容易被 碱性染料 (如龙胆紫溶 液)着色。
2.实验目的 (1)初步掌握 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技术。 (2)观察植物细胞 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分裂的不同时期。 (3)初步掌握 绘制生物图 的方法。 3.方法与步骤 (1)洋葱根尖的培养;
典例分析
例1 经过漂洗的洋葱根尖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即质量浓度为0.01g/mL)
的龙胆紫溶液的玻璃皿中染色,被染色的细胞构造是 (D ) (A)整个细胞 (B)细胞核
观察植物细胞实验报告-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初中生物实验报告单
年级班姓名日期
实验名称观察植物细胞
实验目的 1.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学习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
法。
2.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3.练习画细胞结构简图。
材料用具洋葱鳞片叶、稀碘液、镊子、刀片、滴管、纱布、吸水纸、
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方法步骤
实验过程一、制作临时装片
1.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将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3.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内表皮。
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并用镊子将它展平。
4.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这样才能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
5.把一滴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
6.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二、观察临时装片
1.将制作好的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用低倍镜观察。
2.移动装片,找到细胞,并观察细胞的结构。
三、绘制细胞结构简图
依照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物像,选一个细胞画出它的各部分结构,周围的细胞只勾出轮廓即可。
实验结论
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
胞核等
2.不同植物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基本结构是相似的。
初中七年级(初一)生物·实验三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实验三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指导(攻关不畏难)一、目的要求: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2、初步掌握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技术。
3、初步掌握绘制生物图的方法。
二、材料用具:洋葱(可以用蒜、葱代替)。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3个,剪刀,镊子,滴管。
质量为1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0.01g/ml 的或0.02g/ml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三、实验原理:1、在植物中,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基尖等分生区细胞。
2、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分为分裂新间期和有丝分裂期的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可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根据多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情况,识别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
3、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着色。
四、方法步骤:实验前3—4天,洋葱底部接触广口瓶内清水,温暖环境,经常换水,根长至5㎝剪取根尖2—3㎜洋葱根尖的培养取材质量分数为15%的HCL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混合液(1:1)3—5秒根尖酥软清水10秒解离漂洗染色0.01g/ml龙胆紫3—5秒制片弄碎根尖,滴清水,加盖玻片及载玻片,压片观察1、取材和解离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剪取根尖时,一定要剪取生长旺盛,带有分生区的根尖,同时注意关照取的时间,一般在中午10点左右,分裂旺盛。
解离就是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解离一定充分待根尖酥为止。
2、漂洗的目的是洗去多余的盐酸,防止解离过度和影响染色。
3、加盖玻片时,要注意防止产生气泡,压片时,要尽可能使细胞分散开,细胞在盖玻片下分散显支雾状。
4、观察时要注意边观察边移动装片,以便找到有丝分裂的多个时期。
·实践检验(温故能知新)一、选择题:1、为了观察到洋葱根源有丝分裂多期细胞的分裂相,制作洋葱根尖细胞分裂临时装片的操作顺序是()A、染色——解离——漂洗——压片B、解离——漂洗——染色——压片C、解离——染色——漂洗——压片D、染色——漂洗——解离——压片2、一个学生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发现被观察的材料边缘为浅蓝色,中间为白色,下列有关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解离不充分B、漂洗不彻底C、染色时间过短D、染色时间过长3、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能看到的结构是()A、中心体B、叶绿体C、高尔基体D、染色体4、观察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材料可以选用()A、发育着的受精卵B、正常发育的卵细胞C、新鲜的种子组织D、生活的肌细胞5、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操作的关键是()A、使根尖解离充分B、使根尖着色好C、使细胞分散开词D、使盖玻片下无气泡6、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移向两极时的状态如下图中的哪项:()7、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在盖玻片上再加一块载玻片进行压片的目的不包括:()A、避免压碎盖玻片B、防止盖玻片移动C、避免压碎载玻片D、使压力均匀8、制作洋葱根尖装片过程中,经过5分钟的染色后,常常染不上色或染色不深,分析主要原因是:()A、解离时间不足B、没有充分漂洗残留有较多盐酸C、染色时间不足D、气温过高或过低9、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形态应是图:()10、下图为某学生所绘制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简图,其中不正确的是:()二、简答题:1、请回答有关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问题:⑴对洋葱根尖进行解离,可使其组织细胞,解离后,须经才能染色。
《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学生实验报告校本化设计

《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学生实验报告校本化设计实验报告单: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本文关键词:细胞,报告单,临时,植物,观察《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学生实验报告校本化设计 1 本文简介:20____级____年级____班____组实验组长:_________实验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名称: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目的:1、学习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2、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3、学会并练习画植物《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学生实验报告校本化设计 1 本文内容:20____级____年级____班____组实验组长:_________实验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名称: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目的:1、学习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2.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的临时贴片,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3、学会并练习画植物细胞的结构简图。
材料用具:洋葱鳞片叶、清水、稀碘液、镊子、刀片、滴管、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擦镜纸。
实验步骤:1、检查材料用具是否完好、齐全。
2、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1)擦拭:用干净的纱布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
(2)滴:将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________滴一滴________。
(3)撕: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____侧撕取一小块内表皮。
(4)放: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的________中。
(5)用镊子将浸入清水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_______。
(6)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_______,然后缓缓的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上,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_______。
(7)染:把一滴_______滴在盖玻片的一侧。
(8)吸:用_______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_______浸润标本的全部。
初中生物实验展示

初中生物实验展示实验一:观察动植物细胞材料:- 洋葱片- 酒精- 盐水- 碘溶液- 盖镜片- 显微镜步骤:1. 取一片洋葱,用刀切下洋葱皮,并将其剥离成一层薄薄的洋葱片。
2. 将洋葱片浸泡在含有酒精的盐水中,静置约10分钟,以去除洋葱细胞内的色素。
3. 用镊子将洋葱片取出,放在盖镜片上。
4. 在洋葱片上滴上一滴碘溶液,并用盖镜片轻轻压在洋葱片上,使细胞变扁、透明。
5. 将盖镜片放在显微镜台上,将显微镜调节到最低倍率,将眼睛靠近眼镜片就能够看到细胞的形状。
观察结果:通过显微镜,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洋葱细胞的形状和结构。
洋葱细胞的外围有一个细胞壁,细胞内有一个较大的圆形核,细胞质中还有许多小颗粒,这些小颗粒是细胞中的细胞器。
实验二:鉴别食物中的淀粉材料:- 碘液- 直尺- 移液管- 食物样品(如马铃薯、大米等)步骤:1. 将食物样品切成小块,并在直尺上测量出每个样品的大小。
2. 将每个样品放入不同的试管中。
3. 对每个试管中的样品分别滴上2-3滴碘液。
4. 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观察结果:如果食物样品中含有淀粉,滴上碘液后,溶液会由原来的无色变为蓝黑色。
这是因为碘液与淀粉反应形成蓝黑色复合物。
实验三:观察植物光合作用材料:- 山麦草叶片- 碘液- 显微镜- 高亮度灯泡- 高亮度拉瓦灯步骤:1. 取一片山麦草的叶片,将其放在碘液中静置数分钟。
2. 将叶片放在显微镜片上并加上盖玻璃片。
3. 通过显微镜观察叶片,记录所观察到的结果。
4. 将叶片分别暴露于高亮度灯泡和高亮度拉瓦灯下,观察叶片的变化。
观察结果:在观察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山麦草叶片表面呈现出蓝黑色,这是因为碘液与叶片中的淀粉反应形成深蓝色。
另外,在阳光或者高亮度光源下,叶片会发生绿色变化,这是因为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阳光能量并转化为化学能。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
初中生物实验展示不仅有助于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巧和观察分析能力,为进一步深入学习生物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物创新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生物实
验观察植物细胞视频
初中生物创新实验:观察植物细胞
【—创新实验:观察植物细胞】观察植物细胞的实验在初中考试中经常会考的一项实验,下面我们为您详细演示。
实验目的:1、制作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学习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办法.2、认识植物细胞等基本结构.3、练习画细胞结构图.实验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显微镜、洋葱、小刀、清水、滴管、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放大镜等。
实验过程:一、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1、用洁净地纱布把载玻片擦拭干净。
2、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制作临时装片3、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在膜——内表皮。
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的水滴中,用镊子把它展平。
4、用镊子夹起盖玻片,是它的一边先解除 4 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这样才能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
染色5、把一滴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
6、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三、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先用低倍镜下观察,再在高倍镜下观察。
四、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五、实验结束。
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动起手来跟着老师一起来完成这项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