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被动运输 课件【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 (1)

合集下载

4.1 被动运输 课件【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

4.1 被动运输 课件【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实验设计思路
设计实验时可以思考和讨论以下问题。 1.如果假设是正确的,当外界溶液的浓度高 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___________; 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低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 胞就会___________。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实验设计思路
2.如何使细胞外溶液的浓度提高或降低? 3.如何看到细胞?需要用到什么材料和器具? 4.对实验结果作出预测一细胞失水或吸水后 可能出现哪些可观察的变化?
这种借助膜上的转运蛋自进出 细胞的物质扩散方式,叫作协 助扩散( faiated difusion), 也叫易化扩散。
转运蛋白可以分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种类型。
载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 子或离子通过,而且每次转运时都会发生自身 构象的改变;
通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 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 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通道蛋 白结合? 原生质层是否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作出假设
假设是对问题所作的尝试性回答。作假设不 是凭空猜测,而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 出合理的推断。请结合上文介绍的植物细胞 的结构特点和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本小组同 学讨论这个问题的合理答案。 本小组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THANKS
复习本节课内容
BEI DONG
YUN SHU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将有些要蔫的菜叶没泡在清水中,不久,菜 叶就会变得硬挺。将白菜剁碎做馅时,常常 要放一些盐, 稍过一会儿就可见到有水分渗 出。对农作物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现 象。这些现象都说明,植物细胞也像动物细 胞一样,会发生吸水或失水现象,吸水或失 水同样与外界溶液的浓度有关。

4.1 被动运输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4.1 被动运输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2、植物细胞也是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的
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条件:
变小
使用的蔗糖溶液浓度要适宜! 蔗糖溶液浓度过小,质壁分离现
1、细胞是活的
植物的导管细胞是死细胞
象不明显,影响观察;蔗糖溶液
2、细胞有大液泡 分生区的细胞等无大液泡
浓度过大,会使细胞在短时间内
3、细胞外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因失水过多而死亡,无法观察质
生活中杀菌、防腐、腌制食品 <过高浓度杀死细胞> 农业生产中的水肥管理 <施肥要适度>
习题检测
下图表示以洋葱表皮为材料及清水、0.3 g/mL
蔗糖溶液、0.5 g/mL蔗糖溶液、0.3 g/mL尿素
溶液进行相关实验(时间1表示开始用四种溶
渗透压高
思考:半透膜允许小于其孔洞直径的分子进出,具有筛选能力,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它是否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呢? 细胞的渗透作用是怎样的呢?
蔗糖溶液
半透膜 清水
细胞质
细胞膜 外界溶液
思考: 不同的外界浓度下,动物细胞进行怎样的渗透作用呢?
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动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
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质浓度
水进出细胞的原理: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拓展应用
测定细胞液浓度范围
注意控制单一变量
待测细胞+一系列浓度梯度的外界溶液
比较不同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不同细胞+同一外界溶液,质壁分离所需时间越短,浓 度差越大,细胞液浓度越小
比较未知溶液的浓度大小 比较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伸缩性大小
变小;0
总结:
1. 吸水的实质: 渗透作用
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由低浓度 溶液向高浓度溶液扩散的过程

【课件】4.1被动运输 课件-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课件】4.1被动运输 课件-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填空题 (1)成熟的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2)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选择的材料必须是含 有 ( 中央大液泡 ) 的植株活细胞
被动运输
像水分子这样,物质以扩散方式进出细胞,不需要 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物质跨膜运 输方式称为被动运输。被动运输又分为自由扩散和协 助扩散两类。
③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形态不变
水进出其他动物细胞的原理与进出红细胞的原理是一样的,
都是通过渗透作用
三、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水又是怎样进出植物细胞的呢?
1.蔫了的青菜叶放入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 会有什么变化? 菜叶又重新变得硬挺起来了,叶面伸展,即
水分的输入。
2.当你把白菜剁碎准备做馅时,常常要放一些盐,过一段时 间后就可见有水分渗出,这些水分是从哪里来的?
速率相等时,两侧溶液浓度相等 D.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差越大 上升的高度越高
上升后 的液面
清水 蔗糖溶液 半透膜
1. 原理
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半 透 膜 →细胞膜
浓度差 → 细胞质与外界溶液间具有浓度差 ① 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 细胞吸水膨胀
2 . 现象 ②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 细胞失水皱缩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1节 被动运输
教学目标
阐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阐明被动运输的原理和特点
1
新课讲授
玻璃纸(赛璐玢)
半透膜
某些物质可以通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通过的多孔性薄膜。 (如:玻璃纸,卵壳膜) 物质能否通过半透膜取决于其 分子直径与半透膜孔径的大小关系
讨论
1.漏斗管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如果漏斗管足够长,管 内的液面会无限升高吗?为什么?

4.1 被动运输课件(共71张PPT)-(2024)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4.1 被动运输课件(共71张PPT)-(2024)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不同。渗透作用达到 平衡时,水分子通过半透 膜的双向扩散速率相等, 漏斗内蔗糖溶液的浓度仍 高于烧杯中清水的浓度。
蔗糖溶液 清水
问题探讨
4.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还会出现原来的现象吗?
不会,纱布不是半透膜,孔隙大,可溶于水的物质都能够 自由通过,因此水分子和蔗糖分子都能通过。
5.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
☞渗透作用是扩散作用的一种特殊形式
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_半__透__膜__的扩散,称为渗透作用。
(2)原理 水由相对含量高的地方向相对含量低的地方扩散。
溶液A浓度 > 溶液B浓度 ⇒A中水分子含量 < B中水分子含量
⥂ ➢ 水分子从B A移动
3.渗透作用 (3)发生条件
渗透作用所指的溶液浓度为 物质的量浓度而非质量浓度。
1
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问题探讨
在一个长颈漏斗的漏斗口外密封上一层玻璃纸,往漏斗内注入 蔗糖溶液,然后将漏斗浸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使漏斗管内外的液 面高度相等。过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如右图所示现象。
玻璃纸(又叫赛璐玢)是一种半透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透过它, 而蔗糖分子则不能。
1.漏斗管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
问题探讨
2.如果漏斗管足够长,管内的液面会无限升高吗?
蔗糖溶液 清水
蔗糖溶液对清水的渗透压(F1) 水柱产生的静水压(F2)
随着液面上升,水柱产生的静水压F2逐渐增大,当F2=F1时, 该渗透系统(即该装置)达到渗透平衡,此时半透膜两侧水分子
交换速率相等,液面不再升高。
问题探讨 3.渗透装置中,当漏斗内溶液不再上升时,半透膜两侧的溶液浓度相同吗?
1 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4.1 被动运输第一课时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4.1 被动运输第一课时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渗透作用产生的条件: ①从溶质的角度分析:
条件一 :半透膜
低浓度溶液→高浓度溶液
条件二:浓度差
渗透作用的方向:
②从水分子自身的角度分析: 水分子多→水分子少
水(溶剂)
含水量高 溶液浓度低 渗透压低 半透膜
含水量低 溶液浓度高 渗透压高
蔗糖(溶质)
想一想
比较: 1、B、C溶液的浓度
B浓度>C浓度 2、图甲A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度与A中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度
2、对农作物施肥过多,会 造成“烧苗”现象。 3、放蔫的青菜用清水浸泡一 会儿后,又恢复新鲜 。
植物细胞的哪个结构相当于半透膜呢?
细胞壁(全透性、伸缩性小)
细胞膜

细胞质 原生质层(半透膜)
界 溶
大液泡(选择透过性、伸缩性大)

水分进出植物细胞主要是指水经 过原生质层进出液泡。
成熟的植物细胞模式图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有哪些作用?
成熟植物细胞+不同种类溶液→质壁分离→溶质不能通过半透 膜的溶液(如蔗糖溶液); 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溶质能 通过半透膜的溶液(如KNO3、尿素、甘油、乙二醇等溶液)
质壁分离及其复原的应用 (1)判断细胞的死活 (2)测定细胞液浓度范围: (3)比较不同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4)农业生产中的水肥管理 (5)生活中杀菌、防腐、腌制食品 (6)鉴别不同种类的溶液。 成熟植物细胞+不同种类溶液→质壁分离→溶质不能通过半透膜的 溶液(如蔗糖溶液); 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溶质能通过半透 膜的溶液(如KNO3、尿素、甘油、乙二醇等溶液)
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1.原理:
细胞壁 (全透性)
细胞液
细胞膜

4.1 被动运输-高一生物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1)

4.1 被动运输-高一生物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1)
A.水分子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 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 C.乙醇分子进出小肠上皮细胞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行 D.维生素 D 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属于协助扩散
导学案P60 对点练3.下图表示物质被动运输的一种方式。下列关于该方式的
C 叙述,正确的是( @70 )。
A.该方式的运输速率不存在饱和值 B.大部分离子以该方式进行跨膜运输 C.图中被运输物质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结合 D.该方式也能逆浓度梯度输送特定分子
短,未知溶液的浓度越大, 反之则未知溶液的浓度越小
四、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及质壁分离在探究实验中的应用
5 鉴别不同种类的溶液(如KNO3溶液和蔗糖溶液)
成熟植
只发生
溶质不能透过半
物细胞
质壁分离
透膜(如蔗糖溶
液)
不同种 类溶液
镜检
质壁分离 后自动复原
溶质能透过半透 膜(如KNO3溶液)
KNO3溶液
内因
四、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及质壁分离在探究实验中的应用
1 判断成熟植物细胞的生物活性
待测成熟
植物细胞
一定浓度
镜检
蔗糖溶液
发生质 壁分离
无质壁 分离
导学案P65页
活细胞
死细胞
2 测定细胞液浓度范围
待测成熟 植物细胞
一系列浓度梯 度的蔗糖溶液
镜检
细胞液浓度介于未发生质 壁分离和刚发生质壁分离 的两蔗糖溶液浓度之间
阅读课本第63-65页,思考以下问题并找出答案:
1.成熟的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由哪几个部分构成? 2.成熟的植物细胞哪部分相当于半透膜? 3.明确“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的方法步骤。 4.什么是质壁分离现象?什么时候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尝试 描述他们的现象(如:液泡大小,颜色深浅等)。

4-1被动运输课件 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1)

4-1被动运输课件 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1)

如果将装置中的 漏斗换成动物细 胞还会不会吸水?
水分子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也是同样的原理吗?细胞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二. 水进出动物细胞
2. 水进出动物细胞的原理
将哺乳动物的红细胞放入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细胞的变化如下:
①外界溶液溶质的浓度 < 细胞质浓度
吸水膨胀
②外界溶液溶质的浓度 > 细胞质浓度

课堂检测
2.如图为渗透装置示意图,a、b分别为不同浓度的蔗糖溶 液,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c为一层纱布,则不会发生此现象
√B.实验开始时,c两侧的溶液浓度大小是a>b
C.实验过程中漏斗管内的液面先上升后保持稳定 D.当漏斗管内的液面停止上升时,水分子进出漏斗达到动 态平衡
解析 如果c为纱布,漏斗内的蔗糖会扩散到外界溶液中,浓度差无法维持,液面不会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实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材料 用具
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 细胞具有紫色大液泡,便于观察。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分析结果 表达与交流
① 0.3g/mL的蔗糖溶液 ② 吸水纸 引流法 ③ 清水
选用化学试剂的条件: 1.对细胞无毒害 2.浓度适当
实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提出问题
1. 渗透作用
扩散:分子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运动的现象。 渗透作用: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好香啊!
图1 扩散
半透膜
图2 渗透
一. 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渗透现象:玻璃纸(又叫赛璐 玢)是一种半透膜,水分子可 以自由透过它,而蔗糖分子 则不能。
在一个长 颈漏斗的漏斗 口外密封上一 层玻璃纸,往 漏斗内注入蔗 糖溶液,然后 将漏斗浸入盛 有清水的烧杯 中,使漏斗内 外的液面高度 相等。

4.1 被动运输 课件【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高中生物精品公开课

4.1 被动运输 课件【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高中生物精品公开课
讨论3 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 糖溶液,结果会怎样? 条件二:浓度差 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进出的水分子量相同, 故漏斗管液面保持不变。
一、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一)渗透作用: 1、定义
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称为渗透作用。
2、水分子渗透总的方向:
从水相对含量 高的一侧
3、发生渗透现象的条件
的低一侧
(1)具有半透膜 (2)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1.下列现象属于渗透作用的是( D )
A.蔗糖在水中溶解后使水变甜 B.暴露在空气中的氯化钠潮解 C.钾离子通过原生质层 D.萎蔫的菜叶放在清水中变硬
2、图1表示物质扩散的图解,图2是设计证明图1物质扩散成立
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D )
如果漏斗管足够长,管内的液面会无限升高吗?为什么?
不会,当管内的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之后,管中的水柱产生的压力将加 快漏斗中水分向外扩散的速度,最终达到平衡,液面将不再上升。
讨论2 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管内的 液面还会升高吗? 条件一 :半透膜 不会。因为纱布不是半透膜,孔隙很大,可溶 于水的物质都能够自由通过,包括水分子和蔗 糖分子都能通过。
?


1.分析渗透装置的主要构成及半透膜的含义。

2.预测漏斗内的液面变化。

3.完成课本中的思考讨论题。
半透膜:是一类可以让小分子物质通过(如水分子),而较大分 子物质(如蔗糖)不能通过的一类多孔性膜。物质能否通过只与 膜上孔径直径的大小有关。
比如: 玻璃纸,肠系膜,蛋壳膜,鱼鳔等
漏斗液面上升,说明 烧杯中的水分子通过半透膜进入漏斗中。
取决于红细胞内外溶液的浓度差,一般情况下,浓度差越大时,细胞吸水或失水越多。 5、想一想临床上输液为什么要用生理盐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4-1 被动运输
1、腌菜时出水 凉拌糖醋黄瓜时出水
2、蔫菜吸水 蔫了的青菜叶放入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 形态上会有什么变化?
一 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1、实验
讨论
1)漏斗管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 水分子只能从烧杯中扩散到漏斗中吗?
水进入漏斗中;
不是的,水分子既进也出, 在单位时间内,从烧杯中扩散到漏斗中的水分子数量比较多。
高浓度溶液
生理盐水
1)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等有机物能透过细胞膜吗? 不可以,因为血红蛋白是大分子,不能透过细胞膜。
2)红细胞的细胞膜是不是相当于“问题探讨”中所说的半透 膜?
类比推理
细胞内溶液 细胞膜
动物细胞也能发生渗透作用,细胞膜相当于 半透膜 。 只要细胞两侧存在浓度差,就会发生吸水或失水。
清水
B.增大
C.减小
D.先增后减
4、田间一次施肥过多,作物变得枯萎发黄,俗称“烧
苗”。其原因是( )B
A、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过多 B、根细胞不能从土壤中吸水 C、根系不能将水向上运输 D、根系被肥料分解释放的热能烧毁
5、利用高浓度盐水(NaCl溶液)杀菌防腐的原理是
( D)
A、盐水中的Cl-有杀菌防腐的作用
细胞膜 细胞质 液泡膜
细胞壁 原生质层
细胞液
外界溶液
全透性 半透膜
浓度差
2)成熟的植物细胞和外界溶液组成一个渗透系统
二 探究实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 探究实验的一般程序: 提出问题 (原生质层是一层半透膜吗?)
作出假设 (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设计 植物细胞浸润在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观察其变
2)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管内的液面还会 升高吗? 因纱布孔隙大,蔗糖也可以通过,液面不会升高。
3)如果烧杯中的不是清水, 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 结果会怎样?
单位时间进出漏斗的水分子数量相等,液面不会升高。 4)如果将烧杯中的溶液与漏斗中的溶液互换,液面怎么变 化?原因? 液面下降;
因为烧杯中蔗糖浓度>漏斗中溶液浓度,单位时间从漏斗 中扩散到烧杯中的水分子数量比较多,所以液面下降。
变化”。这表明( )
C
A.细胞已经死亡 B.蔗糖分子可以自由进出细胞 C.细胞液浓度与0. 40mol/L蔗糖溶液浓度相当 D.细胞质壁分离后能自动复原
3.在保持细胞存活的条件下,蔗糖溶液浓度与萝卜条质量
变化的关系如右图。若将处于b浓度溶液中
的萝卜条移入a浓度溶液中,则该萝卜条的质量

(
)B
A.不变
放有蒸馏水,图中猪膀胱膜允许单糖透过。倒置的长颈漏斗中
先装入蔗糖溶液,一定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该实验过程中最
可能出现的是( )
B
A.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即下降 B.漏斗中液面先上升,加酶后继续上升,然后下降 C.加酶前后,在烧杯中都可以检测出蔗糖 D.加酶后可以在烧杯中检测出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酶
0.3g/ml的蔗糖 溶液处理
清水处理
4 实验现象分析:
外界 溶液
中央 液泡
蔗糖 溶液
清水
变小、 颜色变深
逐渐恢复 原来大小、 颜色Hale Waihona Puke 浅原生质层与细 胞壁 的距离
变大
变小
原生质体 大小变化
由大变小
由小变大
细胞 体积
基本 不变
基本 不变
5 质壁分离的原因: 外因: 外界溶液浓度 > 细胞液浓度 内因: 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B、盐水中的Na+不利于细菌的生活
C、盐水是中性的,不适于细菌的生活
D、由于渗透作用使细菌细胞内的水分渗出而死亡
例6、将洋葱表皮细胞浸入浓度为1mol/L的KNO3溶液中,细胞发 生质壁分离。但过一段时间后,自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表皮 细胞又恢复到原来状态。分析
(1)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 是 洋葱表皮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渗透失水; 又由于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便导致质壁分离.
28.. 某同学进行实验,甲图为实验开始状态,乙图为实验结束状态。另一位
同考学点想一在乙图所示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继续实验,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否通
红墨水在清水中的扩散
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半透膜:一些物质(如水分子)能透过, 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薄膜。
2、渗透作用
1)概念 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的扩散。
2)条件
有半透膜 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存在浓度差
3)方向
半透膜
低浓度
高浓度
(水多)
( 水少)
3 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清水
细胞壁的伸缩性 < 原生质层的伸缩性
细胞 渗透 失水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
6 特别提醒:
①实验选材应为洋葱的鳞片叶的紫色外表皮;
② 实验试剂0.3g/mL的蔗糖溶液最适宜
0.5g/mL→失水过多细胞死亡→不能复原
浓度过低→ 失水过慢→ 观察时间太长。
③若用0.3g/mL的尿素、乙二醇、KNO3、NaCl
高浓度溶液
生理盐水
3)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低时,红细胞一定会由于吸水而涨破吗? 会发生吸水并且胀破 ,因为外界溶液浓度过低,红细胞 不断吸水,而细胞膜的伸缩性是一定的,超过了这个限度, 细胞就会破裂。
4)红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取决于什么条件?
浓度差越大细胞吸水或失水越多
4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成熟的植物细胞的结构
设计实验 方案 化;再将细胞浸润在清水中,观察其大小的变化。
预期 在蔗糖溶液中植物细胞的液泡会变小,细胞皱缩; 结果 在清水中植物细胞的中央液泡会变大,细胞膨胀。
进行实验 (按预定方案进行实验) 分析结果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表达与交流 (总结,写实验报告并适当交流)
2 实验过程:
3 实验现象:
(2)自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原因是

(2)由于细胞可选择性地吸收K+和NO3-,导致细 胞液浓度增加直至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开始
吸水,从而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3)以上事实表明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存在差异,所以它
是一种 选择透过性膜 。
78.某同学设计渗透装置的实验如图所示(开始时状态),烧杯中盛
↓进入细胞
P74
自动复原现象
课堂练习
1、以下可以发生渗透作用的是( )D.
A.煮熟的马铃薯条放入水中 B.把干种子放在清水中 C.烈日下菠菜叶子下垂 D.放在盐水中的萝卜变软
2.将洋葱鳞片叶表皮放在“0.45 mol/L蔗糖溶液中,细
胞发生质壁分离;放在0. 35mol/L蔗糖溶液中细胞有胀
大的趋势;放在0. 40mol/L蔗糖溶中,细胞似乎不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