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人教新课标实验研究电磁铁

合集下载

2024年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全册

2024年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全册

2024年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2024年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详细内容如下:1. 章节一:电与磁(1)第1节电流(2)第2节电路(3)第3节电磁铁(4)第4节电动机与发电机2. 章节二:电磁波与信息(1)第1节电磁波(2)第2节无线电通信(3)第3节现代通信技术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与磁的基本概念,掌握电路的组成和原理,了解电磁铁的应用。

2. 学习电磁波的基本性质,了解无线电通信的原理,认识现代通信技术。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路的组成和原理、电磁波的传播、无线电通信原理。

2. 教学重点:电流的形成、电路的种类、电磁铁的性质、电磁波的传播、现代通信技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电池、导线、电磁铁、电动机、发电机、收音机等。

2. 学具:电路图、电磁波传播图、无线电通信模型、实验报告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如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电器,了解电流的作用。

2. 新课导入:讲解电流的概念、形成和测量方法。

3. 电路教学:讲解电路的组成、种类和原理,引导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电路。

4. 电磁铁教学:介绍电磁铁的性质和应用,进行实验演示。

5. 电磁波与信息教学:讲解电磁波的传播、无线电通信原理,结合收音机等设备进行演示。

6. 随堂练习:设计有关电路、电磁铁、电磁波的应用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

8. 作业布置: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作业。

六、板书设计1. 电与磁章节板书:电流的形成、测量电路的组成、种类、原理电磁铁的性质、应用2. 电磁波与信息章节板书:电磁波的传播、特性无线电通信原理现代通信技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电流的形成过程。

(2)画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路图,并解释其原理。

(3)分析电磁铁的性质,说明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024年初中物理实验教案完整版

2024年初中物理实验教案完整版

2024年初中物理实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电和磁”,具体内容包括第1节“磁场与磁现象”及第2节“电流的磁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磁场的概念,掌握磁体、磁极、磁感线等基本概念,并学习电流产生磁场的基本原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磁场的概念,掌握磁体、磁极、磁感线等基本概念,了解电流的磁场及其应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磁场知识解释生活中磁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磁感线的理解与应用,电流产生磁场的原理。

教学重点:磁场概念,磁体、磁极、磁感线等基本概念,电流的磁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磁铁、铁钉、电流表、导线、电源、实验用电磁铁等。

学具:每组一套磁铁、铁钉、导线、电流表、电源,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磁铁吸引铁钉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磁铁能吸引铁钉?什么是磁场?2. 知识讲解(15分钟)(1)磁场概念:教师讲解磁场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磁场是一种无形的物质。

(2)磁体、磁极:教师展示磁铁,讲解磁体、磁极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磁感线:教师通过板书和实验演示,讲解磁感线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磁感线的分布特点。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针对磁场概念、磁极相互作用等知识点,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册上的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探究(15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磁铁吸引铁钉”实验,观察磁铁吸引铁钉的现象。

(2)学生分组进行“电流的磁场”实验,观察电流通过导线时产生的磁场。

六、板书设计1. 磁场概念2. 磁体、磁极3. 磁感线4. 电流的磁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磁场的概念及其特点。

2022年人教版初中物理《电磁铁》说课稿

2022年人教版初中物理《电磁铁》说课稿

《电磁铁》说课稿一、说教材分析《电磁铁》是人教版第二十章《电与磁》的第3节内容,本节内容是继上节课《电生磁》之后的应用性学习,是电流磁效应的重要应用。

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和什么因素有关,并进一步体会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

教材首先介绍了电磁铁并安排了演示实验探究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然后让学生猜测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其它因素的关系,并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探究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归纳出电磁铁的特点和磁性强弱的决定因素,降低了难度,但这样就把一个完整的实验思路分解了,所以我觉得把演示实验“探究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作为学生探究实验更好些。

最后关于电磁铁的应用方面主要表达了“物理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二、说学情分析学生在本章的前几节学习中对电流的磁效应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电压的关系时对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也有所接触,所以对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的学习并不困难,可以放手让学生用控制变量法去探究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通过探究让学生在充分观察、思考后并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归纳、总结出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电磁铁,知道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2、掌握电磁铁磁性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

3、了解电磁铁的优点和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电磁铁的过程,体会控制变量的方法。

2、在评估的过程中,体验评估和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形成乐于探究的意识和敢于创新的精神。

2、体验探索科学的乐趣,养成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精神。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和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和什么因素有关。

五、说教法、学法这一章的知识比拟抽象、难理解,所以为了化难为易,本节课我以实验为主,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课堂上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气氛,加强与学生的合作。

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一、实验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目的】1. 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2. 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器材】玻璃板、两只大小相同的蜡烛、刻度尺、白纸。

【实验步骤】1. 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其上方点燃一只蜡烛,观察蜡烛的像。

2. 在玻璃板另一侧移动未点燃的蜡烛,直到与点燃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记录此时未点燃蜡烛的位置。

3. 重复步骤1和2,观察不同位置的蜡烛像。

4.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总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大小相同,像与物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为虚像。

二、实验2:测量物体的密度【实验目的】1. 学习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2. 学会用密度公式计算物体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砝码、烧杯、水、细线、物体。

【实验步骤】1. 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2. 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天平测量水的质量。

3. 将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用天平测量物体和水的总质量。

4. 计算物体的体积。

5. 利用密度公式计算物体的密度。

【实验总结】物体密度= 质量/ 体积。

三、实验3:制作太阳能小车【实验目的】1. 了解太阳能电池板的工作原理。

2. 学会制作简单的太阳能小车。

【实验器材】太阳能电池板、小车、电线、灯泡、电池。

【实验步骤】1. 将太阳能电池板固定在小车上。

2. 将电线连接太阳能电池板和灯泡。

3. 将电池连接到太阳能电池板的反面。

4. 把小车放在阳光下,观察灯泡是否亮起。

【实验总结】太阳能电池板吸收太阳光,将其转化为电能,从而使灯泡发光。

四、实验4:研究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实验目的】1. 了解摩擦力的概念。

2. 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因素。

【实验器材】木块、毛巾、斜面、弹簧测力计。

【实验步骤】1. 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2. 将木块放在毛巾上,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3. 将木块放在斜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物理实验研究电磁铁的作文

物理实验研究电磁铁的作文
2. 磁性强弱。
那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和啥有关系呢?我先想着改变电池的节数试试。我用一节电池的时候,能吸起来大概三四个曲别针。我心里嘀咕:“你就这点本事啊。”然后我换上两节电池,再去吸曲别针,好家伙,一下子吸起来了七八个呢。这就像给电磁铁吃了大力丸一样,力气变得更大了。这说明电池节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就越强。
我先把电池盒上的开关断开,拿着这个电磁铁去接近曲别针。曲别针就像个高傲的小公主,根本不理会电磁铁,动都不动一下。我心想:“你个小电磁铁,现在还没本事呢。”然后我把开关一闭合,哇塞!奇迹发生了,那些曲别针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嗖”地一下就被吸到电磁铁上了。就好像电磁铁突然变成了一个强大的磁铁怪兽,张开大口把曲别针都吞进去了。这就说明了电磁铁通电的时候才有磁性,断电就没磁性了,这可真神奇。
二、制作电磁铁。
我开始绕线啦。把漆包线一圈一圈地绕在铁钉上,就像给铁钉穿上一层紧身的线圈衣服一样。这可不能马虎,得绕得整齐点,我一边绕一边在心里念叨:“线圈啊线圈,你可得听话,排得整整齐齐的。”绕了好几十圈后,我把线的两端接到电池盒的正负极上,一个简易的电磁铁就大功告成啦。
三、开始探究。
1. 磁性有无。
物理实验研究电磁铁的作文
今天咱来玩一玩电磁铁这个超有趣的东西。
一、实验前的准备。
咱得先把材料找齐喽。我翻箱倒柜地找出了一根铁钉,这铁钉就是咱电磁铁的芯啦。然后又找来了一些漆包线,这线可细了,还得小心翼翼地不让它的漆皮弄破太多。再加上电池盒、电池,还有几个曲别针。这些个小物件凑一块儿,就能让我们见电磁铁的神奇喽。
我又想捣鼓捣鼓线圈的匝数。我重新绕了一个电磁铁,这次绕的匝数比之前多了好多。然后用同样的电池去试。结果发现匝数多的电磁铁吸起的曲别针更多。这就好比给电磁铁穿上了更厚、更有力的线圈铠甲,让它的磁性变得更强了。

电磁铁的磁力实验报告单

电磁铁的磁力实验报告单

电磁铁的磁力实验报告单实验报告:电磁铁的磁力实验摘要:本实验通过观察电磁铁在不同电流下的磁力,从而探究电磁铁的磁力与电流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电流增大时电磁铁的磁力也增大。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电磁铁的磁力与电流成正比。

引言:电磁铁是一种利用电流经过导线时产生的磁场而形成的磁体。

电磁铁具有磁力的特性,由于其磁力可以通过改变电流大小来调节,因此广泛应用于工业、科研以及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本实验将探究电磁铁的磁力与电流的关系,通过观察和测量电磁铁在不同电流条件下的磁力,验证磁力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1.实验装置:电磁铁、直流电源、电流表、电磁铁支架、测力计等。

2.实验步骤:a.将电磁铁固定在电磁铁支架上,并将电流表与电磁铁串联连接。

b.调节直流电源的电压,分别设置不同的电流值,记录电流值。

c.使用测力计测量电磁铁产生的磁力,记录下相应的磁力值。

d.重复步骤b和c,得到一组相关的电流与磁力数据。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折线图,横坐标表示电流值(单位:安培),纵坐标表示电磁铁产生的磁力值(单位:牛顿)。

绘制出的曲线随着电流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说明电磁铁的磁力与电流成正比关系。

讨论与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电磁铁的磁力与电流成正比。

这符合安培定律,即电磁铁的磁力与电流的乘积成正比。

当电流经过导线时,会产生磁场,而磁场的强度与电流大小成正比。

磁力则是由磁场的密度决定的,因此电磁铁产生的磁力也与电流成正比。

同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还可以得出电磁铁的磁力与电流的关系并非线性,而是符合一定的曲线规律。

这是因为当电流增加时,由于磁场的相互作用,导致磁力增加的速度逐渐减缓,最终达到一个饱和值。

经过曲线拟合可以得到磁力与电流之间的数学模型,从而可以预测电磁铁在不同电流条件下的磁力大小。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观测和测量,得出结论:电磁铁的磁力与电流成正比。

电磁铁的磁力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加,但增长速度逐渐减缓,并在一定值处达到饱和。

八年级上册物理初中物理实验目录表

八年级上册物理初中物理实验目录表
实验室用温度计 体温计 寒暑表

4.使用温度计时还可能发生什么错误
烧杯 实验室用温度计

5.体温计
体温计

2.熔化
和凝固
1.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铁架台 酒精灯 温度计 试管 烧杯 水 海波 蜡

10
12
3.汽化
和液化
1.观察塑料袋的变化
透明塑料袋 酒精 滴管 80℃的热水

10
15
2.水的沸腾
铁架台 酒精灯 温度计 烧杯 石棉网 穿孔纸板

第一章
机械运动
2.运动的快慢
测量平均速度
小车 木块 木板 秒表√来自9111.长度
时间及
其测量
1.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
刻度尺 游标卡尺 卷尺 螺旋测微器

8
31
2.如何使用刻度尺
刻度尺 书、文具盒等随机物体

3.说出钟表分度值
石英钟 停表




声现象
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是怎样产生的
身边的各种物体
量筒 不规则形状物体小石块 烧杯 水 塑料块

4.密度
与社会
生活
1.密度与温度
两个气球吹鼓 冰箱冷藏室 火源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实验目录


演示实验及探究体验活动
演示






实验名称
仪器及器材参考
第七章

1.力
1.力的作用效果
水平板 斜面 小钢球 磁铁 弹簧


2.手在不同位置时施力的不同效果

初中物理电磁铁组装实验

初中物理电磁铁组装实验

初中物理电磁铁组装实验1.引言1.1 概述概述电磁铁作为物理实验中常用的一种装置,其原理和用途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初中物理课程中的一个电磁铁组装实验,旨在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磁铁的原理和应用。

本实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了解电磁铁的原理和组装过程,二是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验证电磁铁的工作性能。

在实验原理部分,我们将介绍电磁铁的基本原理。

电磁铁是利用电流通过导线时产生的磁场效应而产生的。

当电流通过螺线管时,会在铁芯上产生一个磁场,使铁芯具有磁性。

通过改变电流的方向、大小和导线的圈数,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

本实验将通过组装电磁铁的过程,让学生充分理解电流和磁场之间的关系。

在实验步骤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电磁铁的组装过程。

学生将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和材料,如铁芯、螺线管、电线等,按照指导进行组装。

同时,学生需要了解每个部件的功能和组装顺序,以确保电磁铁能够正常工作。

通过组装的过程,学生将会亲身体验到电磁铁的制作过程,并对电磁铁的结构和原理有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将能够观察到电磁铁的工作效果。

他们可以通过改变电流的大小来改变电磁铁的吸力,从而验证电磁铁的原理。

实验结束后,学生还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并提出对电磁铁进行改进的想法。

综上所述,本文将详细介绍初中物理电磁铁组装实验的内容。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将会更深入地了解电磁铁的原理和应用,并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希望本文能为读者提供一个实用而有趣的实验指导,促进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组织安排进行说明。

下面是一个可能的编写内容示例: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组织和阐述:引言部分将对本实验的背景和意义进行概述,让读者对电磁铁组装实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同时,引言部分还会介绍本文的整体结构和在实验中所追求的目的。

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八年级人教新课标实验研究电磁铁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实验报告
实验:研究电磁铁
初三()班姓名:_____________ 座号:____
一、实验目的:探讨电流的通、断、强弱对电磁铁的影响;探讨增加线圈匝数对电磁铁
磁性的影响。

二、实验器材:电磁铁、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和一小堆大头针。

三、实验步骤:
1、将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流表与电磁铁连成串联电路。

2、将开关合上或打开,观察通电、断电时,电磁铁对大头针的吸引情况,
判断电磁
铁磁性的有无。

3、将开关合上,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增大和减小(观察电流表指针的
示数),
从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情况对比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变化。

4、将开关合上,使电路中的电流不变(电流表的示数不变)改变电磁铁的接
线,增
加通电线圈的匝数,观察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变化。

四、实验记录:
五、实验结论:
(1)电磁铁通电时_____磁性,断电时_____磁性。

(2)通入电磁铁的电流越大,它的磁性越_____。

(3)在电流一定时,外形相同的螺线管,线圈的匝数越多,它的磁性越
_____。

实验报告
实验:研究电磁铁
初三()班姓名:_____________ 座号:____
一、实验目的:探讨电流的通、断、强弱对电磁铁的影响;探讨增加线圈匝数对电磁铁
磁性的影响。

二、实验器材:电磁铁、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和一小堆大头针。

三、实验步骤:
5、将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流表与电磁铁连成串联电路。

6、将开关合上或打开,观察通电、断电时,电磁铁对大头针的吸引情况,
判断电磁
铁磁性的有无。

7、将开关合上,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增大和减小(观察电流表指针的
示数),
从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情况对比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变化。

8、将开关合上,使电路中的电流不变(电流表的示数不变)改变电磁铁的接
线,增
加通电线圈的匝数,观察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变化。

四、实验记录:
五、实验结论:
(1)电磁铁通电时_____磁性,断电时_____磁性。

(2)通入电磁铁的电流越大,它的磁性越_____。

(3)在电流一定时,外形相同的螺线管,线圈的匝数越多,它的磁性越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