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细胞生物学 课后思考题
细胞生物学第十章 课后思考题

第十章细胞骨架1.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nents are correct? Explain your answers.A. Kinesin moves endoplasmic reticulum membranes along microtubules so that the network of ER tubules becomes stretched throughout the cell.驱动蛋白沿着微管推动内质网运动,从而使内质网遍布在细胞内。
对。
ER持续地向外移动是必需的。
如果没有微管,ER就会朝向细胞中心坍塌。
B. Without actin, cells can form a functional mitotic spindle and pull their chromosomes apart but cannot divide.如果没有肌动蛋白,细胞能够形成有功能的纺锤体并将染色体拉开,但细胞不能分裂。
对。
在细胞分裂时,将两个子细胞分开的收缩环需要肌动蛋白,而将染色体分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的纺锤体是由微管组成的。
C. GTP is hydrolyzed by tubulin to cause the bending of flagella.GTP被微管蛋白水解,造成鞭毛的弯曲。
错。
为了引起弯曲,ATP需要被结合在鞭毛外侧微管上的动力蛋白(马达蛋白)水解。
D. The plus ends of microtubules grow faster because they have a larger GTP cap.微管的正极生长的较快,因为它们有较大的GTP帽。
错。
微管生长的速度与GTP帽的大小无关。
微管正极和负极的生长速度之所以不一样是由于它们对于进来的微管蛋白亚基具有物理性质不同的结合部位,因而微管蛋白亚基在两端添加上去的速率是不同的。
E. Cells having an intermidiate-filament network that cannot be depolymerized would die.细胞中的中间丝网络如果不能解聚的话,细胞就会死亡。
细胞生物学最全课后思考题答案(瞿中和版,期末考试、考研必备)

第一章:绪论1.细胞生物学的任务是什么?它的范围都包括哪些?1) 任务:细胞生物学的任务是以细胞为着眼点,与其他学科的重要概念兼容并蓄,来阐明生物各级结构层次生命现象的本质。
2) 范围:(1) 细胞的细微结构;(2) 细胞分子水平上的结构;(3) 大分子结构变化与细胞生理活动的关系及分子解剖。
2. 细胞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地位:以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探索生命活动规律,核心问题是将遗传与发育在细胞水平上的结合。
2)关系:应用现代物理学与化学的技术成就和分子生物学的概念与方法,研究生命现象及其规律。
3. 如何理解E.B.Wilson所说的“一切生物学问题的答案最终要到细胞中去寻找”。
1) 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的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2) 所谓生命实质上即是细胞属性的体现。
生物体的一切生命现象,如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分化、代谢和激应等都是细胞这个基本单位的活动体现。
3) 生物科学,如生理学、解剖学、遗传学、免疫学、胚胎学、组织学、发育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其研究的最终目的都是要从细胞水平上来阐明各自研究领域中生命现象的机理。
4) 现代生物学各个分支学科的交叉汇合是21世纪生命科学的发展趋势,也要求各个学科都要到细胞中去探索生命现象的奥秘。
5) 鉴于细胞在生命界中所具有的独特属性,生物科学各分支学科若要研究各种生命现象的机理,都必须以细胞这个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为研究目标,从细胞中研究各自研究领域中生命现象的机理。
4. 细胞生物学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1)细胞核、染色体以及基因表达 2)生物膜与细胞器 3)细胞骨架体系4)细胞增殖及其调控 5)细胞分化及其调控 6)细胞的衰老与凋亡7)细胞起源与进化 8)细胞工程5. 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基本问题以及细胞基本生命活动研究的重大课题是什么?研究的三个根本性问题:1)细胞内的基因是如何在时间与空间上有序表达的问题2)基因表达的产物――结构蛋白与核酸、脂质、多糖及其复合物,如何逐级装配行使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体系及各种细胞器的问题3)基因表达的产物――大量活性因子与信号分子,如何调节细胞最重要的生命活动的问题生命活动研究的重大课题:1)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非组蛋白对基因组的作用2)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程序性死亡)的相互关系及其调控3)细胞信号转导――细胞间信号传递;受体与信号跨膜转导;细胞内信号传递4)细胞结构体系的装配6.你认为是谁首先发现了细胞?1) 荷兰学者A.van Leeuwenhoek,而不是R.Hooke。
细胞生物学课后思考题答案(第四版)

第一章1. 细胞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地位:以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探索生命活动规律,核心问题是将遗传与发育在细胞水平上的结合。
2)关系:应用现代物理学与化学的技术成就和分子生物学的概念与方法,研究生命现象及其规律。
1.根据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内容与你所掌握的生命科学知识,客观、恰当地评价细胞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答细胞生物学是一门从细胞的显微结构、超微结构和分子结构的各级水平研究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从而探索细胞生长、发育、分化、繁殖、遗传、变异、代谢、衰亡及进化等各种生命现象规律的科学。
生命体是多层次、非线性、多侧面的复杂结构体系,而细胞是生命体的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有了细胞才有完整的生命,一切生命现象的奥秘都要从细胞中寻找答案。
许多高等学校在生命科学的教学中,将细胞生物学确定为基础课程。
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和生态学并列为生命科学的四大基础学科。
细胞生物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日益明显。
2.通过学习细胞学发展简史,你如何认识细胞学说的重要性?答1838-1839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德国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每个细胞作为相对独立的单位,但也与其他细胞相互影响。
1858年Virchow对细胞学说做了重要的补充,强调细胞只能来自细胞。
细胞学说的提出对于生物科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细胞学说、进化论、孟德尔遗传学称为现代生物学的三大基石,而细胞学说又是后二者的基石。
对细胞结构的了解是生物科学和医学分支进一步发展所不可缺少的。
3.试简明扼要地分析细胞生物学学科形成的客观条件,以及它今后发展的主要趋势。
答(1)细胞生物学学科形成的客观条件细胞的发现(1665-1674)1665年,胡克发表了《显微图谱》(《Micrographia》)一书,描述了用自制的显微镜(30倍)观察栎树软木塞切片时发现其中有许多小室,状如蜂窝,称为“cellar”。
医学细胞生物学思考题汇总

医学细胞生物学思考题汇总第一章细胞生物学概述一·名词解释拟核(nucloid):原核细胞内,DNA的所在区域。
二·问答题1·简述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1838~1839 年 Schleiden和Schwann提出细胞学说:一切生物,从单细胞生物到高等动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的基本单位。
(1858年魏尔啸Virchow提出“一切细胞只能来自原来的细胞”作为重要补充。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何差别?课本P3第三章细胞的分子基础一、名词解释:1·原生质:构成细胞的所有生命物质。
2·生物大分子:细胞的大部分均由大分子构成,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一般在10000到1000000之间,大分子是由小分子一一相连组成的多聚体。
二、问答:1. 简述DNA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⑴结构:①一级结构:由四种脱氧核苷酸在DNA分子内的不同组合与排列顺序形成的线性结构。
②二级结构:两链互补,反向平行形成双螺旋结构(稳定DNA螺旋结构的次级键主要是氢键和疏水键)。
③三级结构:细胞中的双螺旋的扭曲与再螺旋化。
⑵DNA分子的功能①DNA分子蕴藏着无数的遗传信息。
例:一个DNA分子含n对核苷酸,则其自由排列组合的序列总数为4n。
若n=5,则45=1024。
②DNA分子能自我复制,将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细胞。
复制:在多种蛋白质和酶的协同作用下,DNA双螺旋分子解旋成单链,而后分别作为模板,按碱基互补原则合成其互补链,形成两条新的DNA双链分子,该过程称为复制。
③DNA分子还可转录传递遗传信息,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转录:以DNA分子为模板,在RNA聚合酶作用下按碱基互补的原则合成RNA的过程称为转录。
2. 简述RNA分子的结构、类型和功能。
⑴RNA的结构特点:①RNA是核糖核苷酸的多聚体,其中的核苷酸是以3’,5’-磷酸二酯键相连接,分子中不同的核糖核苷酸排列顺序是RNA的一级结构。
细胞生物学第五章课后思考题

第五章物质的跨膜运输1.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re correct? Explain your answers.以下哪种状况是对的?解释你的回答。
A. The plasma membrane is highly impermeable to all charged molecules.质膜对所有带电荷的分子是高度不通透的。
错。
质膜含有许多带电荷分子提供选择通透性的蛋白质。
相反,缺少蛋白质的纯净脂双层对所有带电荷分子是高度不通透的。
B. Channels must first bind to solute molecules before they can select those that they allow to pass.通道蛋白首先必须与溶质分子结合,然后才能选择它们允许通过的溶质分子。
错。
通道蛋白不结合通过它的溶质。
通道蛋白质的选择性是靠内孔的大小和孔入口处带电荷区域吸引和排斥具有适当电荷的离子而实现的。
C. Transporters allow solutes to across a membrane at much faster rates do channels.载体蛋白允许溶质穿过膜的速率比通道蛋白的快得多。
错。
载体蛋白比较缓慢。
它们具有类似酶的性质,即它们结合溶质并在它们的功能循环期间需要进行构象的变化。
这限制了转运的最大速率(大约1000个溶质分子/s),而通道蛋白能通过高达1000000个溶质分子/s 。
D. Certain H+ pump are fueled by light energy.某些H+泵由光来供能。
对。
一些光合细菌的细菌紫膜质利用可见光获得的能量迁移H+。
E. A symport would function as an antiport if its orientation in the membrane were reversed (i.e., if the portion of the molecule normally exposed the the cytosol faced the outside of the cell instead).如果分子在膜内的取向被颠倒(也就是如果分子通常暴露于胞质溶胶的部分改为面向细胞外面),则同向转运将起对向运输的作用。
医用细胞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医用细胞生物学复习思考题细胞生物学复习思考题1.简述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及其重要发展历史事件。
2.举例说明细胞生物学与医学科学的关系。
3.在生命的进化历程中,你认为是先出现蛋白质,还是先出现核酸,为什么?4.试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
5.简述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6.比较DNA和RNA的异同。
7.核苷酸和氨基酸是如何形成核酸和蛋白质的?8.生物膜上存在着哪些主要的脂类分子,它们有什么样的化学特性?9.说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类型。
10.举例说明细胞膜的流动性和不对称性。
11.简述生物膜的液态镶嵌模型。
12.举例说明小分子和离子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
13.比较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特点及其生物学意义。
14.比较概念:膜转运蛋白、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15.以细胞对Na+/K+的摄取为例,说明主动运输过程及其特点。
16.说明内膜系统各成分的形态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17.简述高尔基体的超微结构、特化生化区室及其主要功能。
18.溶酶体酶蛋白前体是如何跨膜进入到内质网腔的?19.简述溶酶体的类型和及其主要功能。
20.举例说明哪些疾病与溶酶体密切相关。
21.什么是囊泡运输?22.以细胞对胆固醇的吸收为例,说明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过程。
23.在转运囊泡与靶细胞器膜融合过程中,主要有哪些关键分子的参与。
24.比较组成型的外排途径和调节型外排途径的特点及其生物学意义。
25.试述线粒体的超微结构。
26.简述线粒体基粒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7.名词解释:电子传递链和氧化磷酸化28.如何理解线粒体在遗传上的半自主性和母性遗传?29.简述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的形态结构、化学组成及其主要的生物学功能。
30.如何理解细胞骨架是一种动态结构?31.试述核被膜的超微结构和主要功能。
32.简述染色质的化学组成与种类。
33.名词解释:核孔、核纤层、核骨架、核小体、螺线管、端粒等概念。
34.比较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的异同。
医学细胞生物学 课后思考题

课后思考题1.请描述细胞的发现与“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1604年荷兰眼镜商詹森发明了第一台显微镜1665年英国物理学家虎克最早观察到细胞1675年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发现活细胞细胞学说:施来登和施旺1、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2、细胞是生物体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的基本单位3、“细胞来源”:一切细胞只来源于原来的细胞,一切病理现象都基于细胞的损伤2. 如何理解细胞生物学说在医学科学中的作用地位细胞生物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基础理论。
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有助于医学重大课题的解决,治病机理的阐明、诊断、治疗、预防都依赖于(分子)细胞生物学的发展4.简述DNA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结构特点:(1)两条脱氧核苷酸组成双链,为右手螺旋。
两条单链走向相反,一条由5'-3',另一条由3'-5'(2)亲水的脱氧核糖——磷酸位于螺旋的外侧。
(3)双螺旋内侧碱基互补配对:A=T;C≡T;A+G=C+T(嘌呤数等于嘧啶数)(4)碱基平面垂直螺旋中心轴,每10对碱基螺旋一周,螺距功能:(1)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遗传信息的载体;(2)表达:产生生物的遗传性状——作为模版转录RNA,从而控制蛋白质的合成(3)突变:产生变异,引导进化6.试比较DND和RNA的异同相同点:(1)其基本单位都由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碱基构成(2)都含有磷酸二酯键不同点:(1)两者基本单位的五碳糖不同,DNA的是脱氧核糖,RNA的是核糖(2)DNA的碱基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胸腺嘧啶;RNA的碱基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尿嘧啶(3)DNA为双链,RNA为单链7.试描述蛋白质的各级结构特征(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2)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局部或某一段肽链的空间结构,由氢键维持。
有以下几种构象单元:1.α-螺旋:右手螺旋,每一周有3.6个氨基酸,螺距0.54nm2.β-折叠:锯齿状,不同肽链间由氢键维系3.其余有β-转角、无规则卷曲、π螺旋等(3)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主要依靠R基团(侧链)间的相互作用维持(4)蛋白质的四级结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多肽链所组成的蛋白质中各亚基的空间排列和相互接触的布局8.简述膜脂和膜蛋白的类型以及各自的特点膜脂:(1)磷脂:是细胞膜中最重要的脂类,通常大于膜脂总量的50%,磷脂酰碱基+甘油基团(鞘氨醇)+脂肪酸,前二者为极性头部(亲水),后者为非极性尾部(疏水)A 甘油磷脂:以甘油为骨架的磷脂类,因丙三醇柔性好,故甘油磷脂分子较柔软;B 鞘磷脂:以鞘氨醇为骨架的磷脂类。
细胞生物学第四版课后题答案全

细胞生物学(第四版)课后思考题答案仅供参考目录第一章绪论 (1)1、根据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内容与你掌握的生命科学知识,恰当的评价细胞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2、如何认识细胞学说在细胞学乃至生物学发展简史中的重要意义? (1)3、试简明扼要地分析细胞生物学学科形成的客观条件,以及它今后发展的主要趋势。
..14、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的热点课题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些?为什么? (1)第二章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1、如何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概念? (1)2、为什么说支原体可能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存在形式? (2)3、怎样理解“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试比较病毒与细胞的区别并讨论其相互的关系。
(2)4、试从进化的角度比较原核细胞。
古核细胞及真核细胞的异同。
(2)第三章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 (3)1、举例说明电子显微镜技术与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结合在现代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3)2、光学显微镜技术有哪些新发展?它们各有哪些突出优点? 为什么电子显微镜不能完全代替光学显微镜? (3)3、为什么说细胞培养是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最基本的技术之一? (3)4、研究细胞内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动态变化涉及哪些实验技术?他们各有哪些优缺点? (3)5、什么是模式生物?举例说明模式生物的使用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
(3)6、功能基因组学的基本研究思路与基本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说它与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密切相关? (4)第四章细胞质膜 (4)1、从生物膜结构模型的演化,谈谈人们对生物膜的认识过程。
(4)2、膜脂有哪几种基本类型?他们各自的结构特征和功能是什么? (4)3、何谓内在膜蛋白? 内在膜蛋白以什么方式与膜脂相结合? (4)4、生物膜的基本结构特征是什么?这些特征与它的生理功能有什么联系? (4)膜的流动性:生物膜的基本特征之一,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思考题1.请描述细胞的发现与“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1604年荷兰眼镜商詹森发明了第一台显微镜1665年英国物理学家虎克最早观察到细胞1675年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发现活细胞细胞学说:施来登和施旺1、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2、细胞是生物体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的基本单位3、“细胞来源”:一切细胞只来源于原来的细胞,一切病理现象都基于细胞的损伤2. 如何理解细胞生物学说在医学科学中的作用地位细胞生物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基础理论。
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有助于医学重大课题的解决,治病机理的阐明、诊断、治疗、预防都依赖于(分子)细胞生物学的发展4.简述DNA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结构特点:(1)两条脱氧核苷酸组成双链,为右手螺旋。
两条单链走向相反,一条由5'-3',另一条由3'-5'(2)亲水的脱氧核糖——磷酸位于螺旋的外侧。
(3)双螺旋内侧碱基互补配对:A=T;C≡T;A+G=C+T(嘌呤数等于嘧啶数)(4)碱基平面垂直螺旋中心轴,每10对碱基螺旋一周,螺距功能:(1)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遗传信息的载体;(2)表达:产生生物的遗传性状——作为模版转录RNA,从而控制蛋白质的合成(3)突变:产生变异,引导进化6.试比较DND和RNA的异同相同点:(1)其基本单位都由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碱基构成(2)都含有磷酸二酯键不同点:(1)两者基本单位的五碳糖不同,DNA的是脱氧核糖,RNA的是核糖(2)DNA的碱基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胸腺嘧啶;RNA的碱基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尿嘧啶(3)DNA为双链,RNA为单链7.试描述蛋白质的各级结构特征(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2)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局部或某一段肽链的空间结构,由氢键维持。
有以下几种构象单元:1.α-螺旋:右手螺旋,每一周有3.6个氨基酸,螺距0.54nm2.β-折叠:锯齿状,不同肽链间由氢键维系3.其余有β-转角、无规则卷曲、π螺旋等(3)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主要依靠R基团(侧链)间的相互作用维持(4)蛋白质的四级结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多肽链所组成的蛋白质中各亚基的空间排列和相互接触的布局8.简述膜脂和膜蛋白的类型以及各自的特点膜脂:(1)磷脂:是细胞膜中最重要的脂类,通常大于膜脂总量的50%,磷脂酰碱基+甘油基团(鞘氨醇)+脂肪酸,前二者为极性头部(亲水),后者为非极性尾部(疏水)A 甘油磷脂:以甘油为骨架的磷脂类,因丙三醇柔性好,故甘油磷脂分子较柔软;B 鞘磷脂:以鞘氨醇为骨架的磷脂类。
鞘氨醇分子刚性强,故鞘磷脂分子较硬(2).胆固醇,有极性头部(羟基)、非极性的固醇环和烃链。
散布于磷脂分子间,其功能是增加膜的稳定性,调节膜的流动性(3).糖脂:寡糖+鞘氨醇+脂肪酸由糖基和脂类组成,占膜脂总量的5%以下。
在神经细胞膜上糖脂含量较高,约占5-10%,糖脂也是两性分子。
其结构与SM相似,只是由一个或多个糖残基代替了磷脂酰胆碱而与鞘氨醇的羟基结合膜蛋白:1.内在蛋白(整合蛋白):占膜蛋白的70-80%,是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运输蛋白、酶、受体等)。
不同程度地镶嵌在类脂双分子层中,有的为跨膜蛋白。
以疏水键和共价键镶嵌在膜内,与膜结合紧密2.周边蛋白(外周蛋白):占膜蛋白总量的20-30%。
水溶性,以非共价键结合在膜的内外表面(内表面较多),与膜结合疏松3.脂锚定蛋白(脂连接蛋白):通过共价键方式同脂分子结合。
两种类型:直接与脂肪酸结合;通过寡糖链间接和磷脂结合9.简述液态镶嵌模型的内容液晶态的脂双层构成膜的主体,蛋白质以不同形式与脂双层结合,有的镶嵌其中,有的黏附其表,是一种动态变化的、流动性的和不对称性的结构10什么是膜的流动性?简述影响膜的流动性的因素细胞膜的流动性是指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分子是运动的。
影响因素:1).温度(一定范围内成正比)2).脂肪酸链的长度(反比)和不饱和度(正比)3).胆固醇(双重调节)4).卵磷脂/鞘磷脂的比值(正比)5).膜蛋白数量(反比)11.简述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的类型、特点被动运输(1)简单扩散特点:1.顺浓度梯度2.不耗能3.不需要膜蛋白协助(2)易化扩散特点:1.顺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2.不耗能3.需要膜蛋白协助(3)主动运输(1)离子泵特点:直接消耗(2)离子梯度驱动的耦联运输(3)特点:间接消耗ATP12.简述Na+-K+泵的作用机理Na+-K+泵实际上就是Na+-K+依赖式ATP酶,简单来说Na—K 泵首先在膜内侧与细胞内的Na结合,ATP 酶活性被激活后,由 ATP 水解释放的能量使“泵”本身构象改变,将 Na+输出细胞;与此同时,“泵”与细胞膜外侧的K+结合,发生去磷酸化后构象再次改变,将K+输入细胞内13.简述胞吞作用的类型以及各自的特点1.吞噬作用细胞摄取大分子或颗粒物质形成吞噬体(吞噬泡)的过程2.胞饮作用细胞摄入液态物质、水溶性大分子或小颗粒物质过程3.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通过细胞膜受体与配体结合而引发的吞饮作用,有特异性和高效性14.以LDL为例,简述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的过程1.LDL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2.形成有被小窝3.形成有被小泡4.有被小泡脱网格蛋白形成无被小泡5.无被小泡与胞内体结合,形成内体6.内体分裂为含LDL的小泡和含LDL受体的小泡7.LDL受体小泡循环利用,LDL小泡与溶酶体结合,形成内体性溶酶体8.LDL降解为胆固醇、氨基酸和脂肪酸15.什么叫细胞表面?简述细胞表面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表面:由细胞膜、细胞外被、胞质溶胶层以及一些其他特化结构所组成的复合结构体系结构:糖链交织成网状,末端富含唾液酸,排斥伸展功能:1.保护作用2.细胞识别:同种一类型细胞的识别;同种不同类型细胞的识别16.根据信号学说基本要点,简述附着核糖体合成分泌蛋白的主要过程(1)蛋白质的合成1.游离核糖体上合成信号肽2.细胞质内的SRP识别信号肽,形成SRP-核糖体复合物,翻译暂停3.核糖体与内质网结合4.多肽链进入内质网腔(2)蛋白质的修饰:蛋白质在RER腔内进行N-连接糖基化(3)新生的肽链在内质网腔内进行折叠和装配(4)蛋白质的转运:1.小泡-高尔基复合体-浓缩泡-分泌颗粒排到细胞外(多数)2.小泡-浓缩泡-分泌颗粒排出到细胞外(少数)17.试述单次跨膜蛋白形成的两种机制1.蛋白质含有一个起始转移信号和一个终止转移信号2.蛋白质含有一个内部信号序列18.简述核糖体四个部位的作用A部位:氨基酸部位或受位,接受氨酰基tRNAP部位:肽基部位或放位,肽酰基tRNA移交肽链后,tRNA被释放的部位T因子(肽基转移酶):1.在肽链延长是,催化氨基酸形成肽键 2.催化已合成的肽链P 部位的tRNA断开G因子(GTP酶):催化肽酰基tRNA从A位-P位19.糖蛋白中,糖与蛋白质的主要连接方式有哪几种?糖基化作用主要在哪些细胞器进行?1.N-糖基化(粗面内质网)2.O-糖基化(高尔基体)20.高尔基体的主要功能1.对内质网合成的分泌蛋白起重要的运输作用2.对蛋白质的修饰加工3.分选蛋白质4.参与膜的转化5.参与糖类和脂类的合成和修饰6.参与溶酶体的形成21.为什么说高尔基复合体是膜分化的中间阶段其组成介于内质网膜与细胞膜之间。
顺面膜近似于粗面内质网,反面近似于细胞膜22.溶酶体膜的特性①溶酶体嵌有质子泵,向内运输质子,以形成和维持酸性内环境.②溶酶体具有多种载体蛋白,用于水解的产物向外转运.③膜蛋白高度糖基化,防止自身被含有的水解酶降解23.溶酶体形成与成熟1.酶类在RER上合成入腔2.在RER腔内进行N-糖基化3.在顺面高尔基体带上甘露糖-6-磷酸标记4.高尔基体识别M6P信号,并将溶酶体酶蛋白分选出来5.在高尔基体反面形成溶酶体分泌小泡6.脱去网格蛋白的运输小泡与次级内体结合7.溶酶体酶蛋白和M-6-P受体分离,并去磷酸化成为成熟溶酶体24.简述内源性物质和外源性物质在溶酶体的消化过程25.简述内膜系统的概念、组成和意义概念:细胞质中存在许多由膜构成的细胞器或结构(不包括线粒体、叶绿体),它们彼此相关,甚至连通,组成一个庞大而又精密复杂的系统组成:核膜、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分泌泡等功能:1.为各种重要生命活动提供足够的膜表面2.区域化作用。
起封闭、隔离、互补干扰的作用3.增加反应效率4.集团化管理26.简述线粒体结构与功能结构:线粒体由内外两层膜封闭,包括外膜、内膜、膜间腔和基质四个功能区隔功能:主要功能是进行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合成ATP,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此外线粒体还具有储存钙离子,参与细胞内信号传递,控制细胞程序性死亡;调节细胞内氧化还原电位等作用27.简述基粒(基本颗粒)的结构和功能1.头部(F1):含可溶性ATP酶,为3α3βγδε复合体;功能:合成ATP2.尾部(F0):疏水蛋白(HP)横跨内膜,由a、b、c三种亚基组成的复合体(1a:2b:12c);功能:H+流向F1的穿膜通道28.为什么说线粒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1.遗传表达系统的相对独立性:线粒体内存在特有环状DNA(mtDNA),其结构不同于细胞核DNA;具有独特的蛋白质合成系统,甚至有不同于核基因组的遗传密码2.遗传表达系统的相对依赖性:mtDNA复制所需的DNA聚合酶必须由核基因编码;虽有独特的核糖体,但核糖体蛋白全部由核基因编码;仅有少数线粒体蛋白质是由mtDNA编码,绝大多数线粒体蛋白质还是由核基因编码。
29如何理解线粒体是细胞的氧化中心和动力站细胞呼吸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了95%的能量30.简述微管的体外组装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1.成核期:环状纤维-原纤维-螺旋带-微管2.延长期:两端均可延长,但(+)极快3.稳定期:微管聚合和解聚的速度达到平衡,(+)极组装,(-)极去组装(踏车行为)31.简述微管的功能1.支持作用:维持细胞形态、固定细胞器2.运输作用:大分子颗粒的胞内运输3.参与中心体、鞭毛和纤毛的形成4.维持细胞器的分布和定位5.参与细胞分裂,形成纺锤体6.参与细胞内信息传递32.什么叫做微管组织中心(MTOC)?有哪些结构可起MTOC的作用?概念:在活细胞内,能够为微管的形成提供始发区域的区域。
常见的MTOC包括中心体、纤毛和鞭毛的基体,以及染色体的动粒33.简述中心粒的亚显微结构由9组三联体微管围成的圆筒状小体结构,成对、互相垂直。
<div>结构模式:9*3+0</div>34核膜在结构上有哪些特点?其功能如何结构:核膜由两层单位膜平行排列构成,其上有核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