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基础知识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认识长度单位)复习测试题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认识长度单位)复习测试题

第一单元(认识长度单位)复习检测试卷一、填空。

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来量,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有()、()、()、()。

2、量比较长的物体,可以用()做单位,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做单位。

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5米-8米=()米 40厘米+26厘米=()厘米30米+15米=()米 60厘米-16厘米=()厘米1米-12厘米=() 1米=()厘米4、量一个物体时,米尺的()刻度要对这物体的左端。

5、三角形是由()条线段围成的,正方形是由()条线段围成的。

6、你的尺子上,从0到1是()厘米,从0到8是()厘米,从6到13是()厘米。

7、课桌有()拃长,有()拃宽。

8、一只小猫比1米(高、矮)一张床比1米(长、短)9、线段是()的,有()个端点,可以量出()。

10、一根绳子用去20米,还剩一半,它原来长()米。

二、正确的在()里画√,错误的在()里画×。

1、小明今年读二年级了,他的身高是128厘米。

()2、1米的绳子比100厘米的绳子长。

()3、画一条6厘米长的线段,从尺子的刻度1画到6。

()5米米 32厘米 8厘米 35厘米厘米5厘米 45厘米厘米 20米5厘米 99厘米米 4厘米1.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

2、请你画一条比2厘米长比9厘米短的线段。

3.先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再画一条比它短2厘米的线段。

3.在两点之间画线段,最多能画()条,在图上画出所有的线段。

(1)(2)五、排一排。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12厘米2米1米20厘米400厘米六.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支粉笔的长是7()。

2 教室宽6( )3. 一棵树高3( )4.小明的身高130( )5.手掌宽7( )6. 毛巾宽29( )7. 教学楼高10( ) 8. 铅笔长11( )9.课桌的长大约是80()10.窗户的高大约是2()11. 图钉的长是1()七、看图填一填。

八.下面图形各有几条线段?()()()()()()九.量一量。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重点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重点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重点练习试题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例1】小明家、小红家分别住在学校的两侧(如下图),小明家距离学校40米,小红家距离学校50米。

(1)小明家到小红家有多少米? (2)每天上学,谁走的路多,多走多少米?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和空间表象的建立。

解答时,注意,第(1)题是求两家与学校距离的和,第(2)题是求两家与学校距离的差。

解答:(1)40+50=90(米) 答:小红家到小明家有90米。

(2)50>40,50-40=10(米)答:小红走的路多,多10米。

【例2】把两根长都是8厘米的铁条焊接为一根长的铁条,焊接头(如图)是3厘米,焊接后的铁条长多少厘米?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不同策略的方法解答铁条焊接问题。

解答时注意焊接处是重叠部分。

方法一:先求出上面一根去掉焊接部分后的长度,再加上下面一根铁条的长度,方法二:先求出两根铁条的总长度,再减去焊接部分的长度。

解答:方法一:8-3=5(厘米) 5+8=13(厘米)方法二:8+8=16(厘米)16-3=13(厘米)答:焊接后的铁条长13厘米。

【例3】一根绳子对折2次后长4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绳子“对折”问题,解答此类问题时可以采用“逆推法”来解答。

解答时,可以先根据对折2次后的长是4米得出对折一次后的长是4×2=8(米),所以原来的长是8×2=16(米)(如下图)。

解答:4×2=8(米) 8×2=16(米)答:这根绳子原来长16米。

【例4】啄木鸟。

早晨6时30分,我从2厘米长的床上起床,用16米长的牙刷刷牙,40米长的毛巾擦脸。

吃完早饭,我边走边哼着歌背上书包去上学,5分钟后我来到离家500厘米远的学校,在教室门口还碰到了身高165 米的高老师,我很有礼貌地向她问声“老师好!”。

进了教室后,我马上拿出长21米的课本读起来。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长度单位“米”、“分米”和“厘米”的空间表象长度要点提示:对折2次后,绳子被等分成4段。

2013年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基础巩固与综合提升练习题

2013年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基础巩固与综合提升练习题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一、填一填。

1、量较长物体的长度,可以用()作单位。

量较短物体的长度可以用()作单位。

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2、厘米可用字母()表示,米可用字母()表示。

3、1米=()厘米400厘米=()米15厘米+8厘米=()厘米30米+6米=()米10米-9米=()厘米6米-5米=()厘米1米--30厘米=( )厘米40厘米+60厘米=()米4、看一看,填一填。

这支回形针长( )厘米这支铅笔长( )厘米。

5、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①一本书厚1()②手掌的宽约8()③操场长约60()④课桌的高65()⑤一条跳绳长2()⑥哥哥的身高1()28()二、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三条线中,( )是线段。

①②③2、要知道学校的操场有多长,应该用( )来量。

①三角尺②米尺③卷尺3、你的椅子大约高( )。

①45厘米②45米4、一棵树的高度大约是3( )。

①厘米②米三、辨一辨(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改正后写在括号里。

)1、一张单人床长2米。

……………………………( )2、一块橡皮擦的厚10厘米。

………………………( )3、一枝自动水笔的长是16厘米。

…………………( )4、小红爸爸的身高有170米。

……………………( )5、长1米的木棒要比长100厘米的铁丝短一些。

( )四、量一量。

1、先量出下面每条线段的长度填在右边的括号里,再回答问题。

第一条( )厘米第二条 ( )厘米①两条一共有( )厘米。

②第二条比第一条长( )厘米。

2、估一估,量一量,填一填。

估计长( )厘米估计长( )厘米实际长( )厘米实际长( )厘米五、画一画。

1、画一条比5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2、画一条比6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3、画一条比下面线段短2厘米的线段。

六、用数学。

1、一根绳子剪去28厘米,还剩50厘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厘米?2、一块布长12米,做了2套衣服后还剩7米,做衣服用去多少米?3、1米长的绳子,用去40厘米,还剩多少厘米?4、玲玲有红、黄两条彩带,各50厘米,两条彩带一共长多少米?七、举一反三。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一.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知识点: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

③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课本15页练习二第4题.16页第7题)2.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课本20页练习三第4题,21页第7题)3.划线一定要用尺子,抄错数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4.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要弄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知道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再分析用加法还是减法。

(课本24页做一做。

练习四第1.2.3题)5.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时注意加减号。

不要混乱。

(课本28页两个做一做。

练习五第2题.第7题)二.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知识点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4. 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5.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是有限的。

6.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

7.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边,就画成一个角。

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课本40页图例)。

画角时应写上角各部分的名称。

(课本44页第7题以及给出顶点和一条边,把角补充完整。

)8.三角板上的3个角中,有1个是直角。

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都是直角。

9.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10.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宽度有关。

11.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叫做钝角。

(课本41页做一做2.连一连)12.直角的标志,锐角.钝角的标志。

13.怎样在一张不规则的纸中得到一个直角。

(课本40页)三.表内乘法知识点1.几个相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厘米和米训练试题及答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厘米和米训练试题及答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厘米和米训练试题及答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厘米和米训练试题及答案一、计算下面各题。

(1)4厘米+35厘米=()(2)90厘米-55厘米=()(3)37米+40米=()(4)100米-38米=()二、填空。

(1)33厘米-10厘米=()厘米 (2)()厘米+9厘米=39厘米 (3)()厘米-5厘米=38厘米三、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①你家里的床长3米。

()②墨水瓶的高度是5米。

()③小红身高150厘米,实际上就是1米50厘米。

()④一座大楼高11米。

()四、填空。

40厘米+60厘米=()厘米 15厘米+5厘米=()厘米五、判断。

(1)教室墙的四条边不是线段。

()(2)在一条直直的线上,两点之间一段就是一条线段。

()(3)线段是不可以量出长度的。

()六、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长18()一棵大树高10()曲别针长3()一张儿童床长2()七、看一看,想一想,小红走哪条路最近?参考答案一、41厘米;35厘米;57米;62米二、23;30;47三、√;×;√;√四、100;20五、×;√;×六、分析:学习长度单位很重要的就是要了解长度单位所表示的实际长度。

量较短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则用米作单位。

1米大约有两臂伸开的长度;1厘米约只有图钉的长度。

由此可以判断:铅笔和曲别针的长度可以选择“厘米”作单位;大树和儿童床则应该选择“米”作单位。

答案:铅笔长18(厘米)一棵大树高10(米)曲别针长3(厘米)一张儿童床长2(米)七、分析:从图上可以看出小红从家里到学校有三条路可走,第①条路是曲线,第②条路是直直的线段,第③条路是折线,只有第②条路最近。

答案:小红走第②条路最近。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重点题20道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重点题20道

【重点题一】45+17+28= 65—27—39= 74—38+36=【思路点睛】学生需掌握 100 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两步计算的运算顺序,熟练运用比较简便的竖式书写方法正确进行笔算,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进位加和退位减的结果。

45+17+28=904565—27—19=196574—38+36=7274+ 17—27—38 623836 + 28—19+36 901972【重点题二】【思路点睛】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可知,小军拍球的次数一定比36 大,在比 36 大的数中,最小的一个是 37,那么小军最少拍了:36+1=37(下)小芳拍了 36 下,小强比小芳少,那么小强最多拍了:36-1=35(下)【重点题三】(1)有两桶油,第一桶倒出来 8 千克就跟第二桶同样多,第一桶比第二桶原来多()千克。

(2)有两桶油,第一桶倒给第二桶 8 千克,两桶油就同样多,第一桶比第二桶原来多()千克。

【思路点睛】这两道题目都是关于“同样多”的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要让学生明确第(1)题里第一桶是倒出8 千克,剩下的和第二桶同样多,而第二桶没有变化,所以第一桶比第二桶多的就是倒出的8 千克;第(2)题里第一桶是倒给第二桶 8 千克,第一桶倒出 8 千克,而第二桶得到 8 千克,所以第一桶就比第二桶多了 2 个 8 千克,就是8+8=16(千克)。

【重点题四】我发现:最少能分成的三角形的个数总是比多边形的边数( )。

【思路点睛】图中展现的是本学期新认识的三个图形,通过操作要让学生体会从图形的某一个顶点出发,分别与其他不相邻的各个顶点连线,这样的分法简单、方便,且分成的三角形的个数最少。

本题主要让学生养成从一类题目中发现规律,形成解题技巧,故答案是(少 2)。

【重点题五】【思路点睛】这个题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在直线上(数轴)表示乘法运算的过程,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抽象,而这道题比数学书 30 页第 4 题难在没有从“0”开始,所以要让学生学会从“4”起数间隔,每次跳 2 格,跳了6 次,就是求 6 个 2 相加是多少,故答案是:2×6=12或6×2=12。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15篇)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15篇)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15篇)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1一、两位数加两位数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加数+加数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二、两位数减两位数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3、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十位计算时要先减去退走的1再算。

4、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1、连加、连减连加、连减的笔算顺序和连加、连减的口算顺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①连加计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②连减运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减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2、加减混合加、减混合算式,其运算顺序、竖式写法都与连加、连减相同。

3、加减混合运算写竖式时可以分步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减)一样,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也可以用简便的写法,列成一个竖式,先完成第一步计算,再用第一步的结果加(减)第二个数。

四、解决问题(应用题)1、步骤:①先读题②列横式,写结果,千万别忘记写单位(单位为:多少或者几后面的那个字或词)③作答。

2、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用“比”字两边的较大数减去较小数。

3、比一个数多几、少几,求这个数的问题。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知识点与练习题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知识点与练习题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知识点与练习题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知识点与练习题:知识点1:加法和减法运算在小学二年级,学生需要掌握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他们需要学会用纸和铅笔完成算式的计算,并且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练习题1:1. 2 + 3 = ?2. 7 + 4 = ?3. 9 - 5 = ?4. 10 - 2 = ?5. 4 + 6 = ?6. 8 - 4 = ?7. 爸爸有7个苹果,妈妈给他买了3个苹果,爸爸现在有几个苹果?8. 小明有8个糖果,他吃了2个,还剩下几个糖果?9. 小红有5个橙子,她送给了朋友2个橙子,小红现在还有几个橙子?10. 小鸡有6个蛋,它把2个蛋卖给了农夫,小鸡还剩下几个蛋?知识点2:比较大小学生需要学会使用“大于”、“小于”和“等于”来比较数字的大小。

他们可以使用比较运算符号来比较数字的大小。

练习题2:1. 4 ? 22. 9 ? 73. 6 ? 64. 3 ? 55. 8 ? 106. 7 ? 37. 小狗有5个骨头,小猫有3个骨头,小狗比小猫有几个骨头?8. 小明的身高是120厘米,小红的身高是110厘米,谁的身高更高?9. 小强有10个苹果,小华有8个苹果,谁有更多的苹果?10. 星期一小明跑了100米,星期二他跑了95米,星期一和星期二他一共跑了多少米?知识点3:数的顺序学生需要学会将一组数字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练习题3:1. 将下面的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3、6、1、8、92. 将下面的数字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7、5、9、4、23. 将下面的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2、4、3、1、5以上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知识点与相关练习题。

通过这些练习题,学生可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提升他们的数学能力。

继续写相关内容:知识点4:数字的组成在小学二年级上册,学生还需要学习数字的组成与拆分。

他们需要理解百位、十位和个位的概念,并能够将三位数的数字进行拆分和组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上册数学基础知识题
一.填空.
1.一个角有( )个顶点.有( )条边.
2.1米=()厘米 300厘米=()米
3.6的5倍是().8个7的和是().
4.六七().根据口诀可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是
()和().
5.在○里填上“>”.“<”或“=”.在()里填上
“+”.“-”或“×”.
2厘米○2米2×6○4×3
43+5○50
3○3=6 5○6=30 7○8=15
6.一只蜜蜂6条腿.3只蜜蜂()条腿.8只蜜蜂()
条腿.
7.3个人握手.每两人握一次.一共可以握()次.
8.用1.2.3能摆成几个两位数.请写出来.
9.看图写算式.
(1)
()×()()×()(2)
9只
?只
()○()=()只二.计算题.
1.口算.
59-9= 82-50= 12+6= 1+90= 9×7=
6×5= 9×8= 7×3= 55+30+8=
14厘米-8厘米=()厘米 45米+5米=()米
2.列竖式计算.
58+29= 89-34= 73-8=
90-54= 82-36= 64+8=
三.操作题.
1.在下面画一个直角.
2.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
并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3.哪个是在镜子里看到的样子.请把它圈出来.
4.在下面的方格中画出两个对称的图形.
四.解决问题.
1.车上原来有67人.到站后下车25人.又上车28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2.饲养小组去年养8只兔.今年养兔的只数是去年的4倍.今年养多少只兔?
3.下面是二年级同学最喜欢的饮料统计图.
(1).最受欢迎的饮料是什么?
(2).喜欢哪种饮料的人数最多?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