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基础知识试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全册单元基础测试过关卷附答案8套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全册单元基础测试过关卷附答案8套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基础测试过关卷附答案8套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测试卷(1) 一、填一填。
(1题12分,2题24分,共36分) 1.下面是二(1)班同学最喜欢看的动画片情况统计图。
动画片《熊出没》《米奇妙妙屋》《猫和老鼠》《魔豆传奇》人数 28人 8人 11人 9人 (1)最喜欢看()的最多,最喜欢看()的最少。
(2)最喜欢看《猫和老鼠》和《魔豆传奇》的一共有()人。
(3)二(1)班一共有()人。
2.下面是某地区一个月的天气情况。
(1)这个月( )的天数最多,共有( )天。
(2)这个月多云有( )天,比晴天少( )天。
(3)这个月阴天有( )天,比多云多( )天。
(4)这个月共有( )天。
还知道这个月的气温比较高,人们感到很炎热,你认为这个月属于( )季。
二、解决问题。
(1题20分,2题18分,3题26分,共64分) 1.阳光小学倡导每位同学争做环保小卫士。
小青、小聪、小雨、小方分别将他们家一周内使用塑料袋的情况统计如下:小青家:×××××××小雨家:√√√√√√√√ 小聪家:○○○ 小方家:△△△△ (1)把记录的结果填在下表中。
家庭小青家小雨家小聪家小方家个数 (2)谁家这一周内使用塑料袋最多?谁家这一周内使用塑料袋最少? (3)塑料垃圾被称为“白色污染”。
你对小雨家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2.二(1)班新学期选举正、副班长,从下面四名候选人中选出两名。
下面是同学们投票的情况(每人投1票)。
(1)小杰比小伟多得多少票? (2)二(1)班一共有多少人参加了投票? (3)根据投票结果,你认为谁当正班长?谁当副班长? 3.下面是二(2)班同学体育课上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
(一个表示1人) (1)套圈的比踢毽子的少( )人。
(2)如果一个表示2人,那么跳绳的有( )人,踢球的有( )人,套圈的有( )人,踢毽子的有( )人。
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测试题(5、6、7单元)

二年级数学测试卷(5、6、7)姓名:一、填空(10分)1时27分=()分 1分19秒=()秒87分=()时()分 69秒=()分()秒1分39秒=()秒 1时54分=()分84秒=()分()秒 72分=()时()分1时5分=()分 1时=()分二、在括号里填入适当的单位(8分)1、小刚吃饭用了30()2、工人叔叔每天工作8()3、每节课的时间是40()4、小红跑50米用了10()5、小月晚上睡了9()6、一部电影大约长1()30()7、一场足球赛用时90()8、暑假大约有42()三、写一写你做下列事所用的时间(4分)看电视()写作业()吃晚饭()睡觉()四、填一填(8分)1、钟面上有()个大格,()个小格。
2、时针走1大格是()时,走4大格是()时。
3、分针走1小格是()分,走10小格是()分,走1大格是()分,走7大格是()分,走1圈是()分,也就是()时。
4、当你面向东时,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
5、当你面向()时,你后面是东。
6、动画片从6时20分开始,到7时结束,节目播出了()分。
五、计算(14分)1、 1:25------------3:10--------------5:00经过()时()分经过()时()分2、18÷3= 5÷1= 3×7= 23÷5=3×5= 7÷2= 8×3= 16÷2=7×5= 32÷8= 6×5= 9×4=六、想一想,画一画。
(6分)1、在圆点的北面40米处画○2、在圆点的西面80米处画◎北3、在圆点的南面60米处画□4、在圆点的北面40米处画$ 七、填空(10分)1、( )×9=27 8×( )=72 ( )×8=8 5×( )=25( )×2=18 7×( )=42 ( )×9=81 6×( )=362、有9只青蛙,一共有多少条腿?( )○( )=( )(条)3、有9辆三轮车,一共有多少个轮子?( )○( )=( )(个)八、解决问题(30分)1、连环画(7元) 故事作文(8元)1)买3本《连环画》需要多少元?( )○( )=( )(元)2)买5本《故事作文》需要多少元?( )○( )=( )(元)3)买8本《连环画》和1本《故事作文》共需要多少元?————————————————————————4)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2、叠幸运星1)我们组每人叠6个幸运星,8人叠多少个幸运星?( )○( )=( )(个)2)我们组每人叠了100个幸运星,已经叠了44个,还需叠多少个? ( )○( )=( )(个)3)我们组有8人每人叠9个,正好叠完,我们组共叠了多少个?( )○( )=( )(个)3、采购日用品洗衣粉(9元)、牙膏(4元)、香皂(5元)、毛巾(12元)1)买3袋洗衣粉需要多少钱?( )○( )=( )(元)2)毛巾的价格是牙膏的( )倍。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含答案)

最新部编⼈教版⼩学⼆年级下册数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含答案)⼈教版数学⼆年级下册10000以内数的认识同步训练⼀、选择题1、由5个千和5个⼗组成的数是()A、5005B、5050C、55002、九千零九接着数下去的⼀个数是()A、⼀千B、九千⼀⼗C、九千零⼀⼗3、从8900起⼀百⼀百地数,下⼀个数是()A、8910B、9100C、90004、6在百位上的数是()A、6827B、6412C、76835、下列各组数的排列中,()是正确的。
A、6120>6100>614B、4050<4005<4500C、3480<2999<43806、只读⼀个“零”的数是()A、8280B、3400C、60087、下⾯三组数中,()的关系与其余两组不同。
A、5300与5200B、9540与9440C、7320与73108、⼀个数减1就得最⼤的三位数,这个数是()A、1000B、10000C、9999、数的中间只写⼀个0的数是()A、七千零五B、七千五百C、七千零五⼗10、⽤3、0、8三个数字可以组成()个不同的三位数。
A、3B、5C、4⼆、填空题11、⼀个数从右边起,第⼆位是________位,第五位是________位,百位是第________位。
12、10个⼗是________,10个⼀百是________,10个⼀千是________。
13、3806是由________个千、________个百和________个⼀组成的14、想⼀想,按要求把下⾯的数排列⼤⼩。
568 1005 970 9000 500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个数的千位和个位都是5,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________。
16、⽤4、5、6三个数字可以组成________个三位数。
请写出来________。
17、25个百是________。
二年级下册数学试题第一单元测试题 人教新课标(六套)

第一单元检测卷(一)一、我来填一填。
1、16名学生平均分成若干个小组,可以多少人一组?在正确答案的括号里画“√”。
2人()3人()4人()5人()6人()8人()2、下面是张老师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的业余生活情况统计表。
活动项目看书看电视旅游体育运动其他业余活动人数1410842(1)最喜欢()的人多,最喜欢()的人少。
(2)最喜欢看书的比最喜欢旅游的多()人。
(3)最喜欢看电视的比最喜欢体育运动的多()人。
(4)这个班一共有()人。
3.丁丁调查班里同学们最喜欢吃的水果,除了丁丁每位同学都选择了一张水果卡片。
(1)数一数,填一填。
水果苹果橘子梨西瓜草莓人数(2)喜欢()的人数最多,喜欢()的人数最少。
(3)丁丁的班级一共有()人。
二、我来选一选。
下面是二年级学生喜欢的图书人数调查表。
1.喜欢()的人最多。
A.连环画B.故事书C.科技书D.其他书2.喜欢()的人最少。
A.连环画B.故事书C.科技书D.其他书3.喜欢故事书的人数比喜欢连环画的少()人。
A.10B.6C.4D.84.喜欢连环画的和喜欢科技书的一共有()人。
A.30B.20C.26D.12三、统计小能手。
1.气象小组把9月份的天气作了如下记录:晴天:雨天:阴天:(1)把晴天、雨天、阴天的天数分别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
天气名称晴天雨天阴天天数(2)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这个月中()的天数最多,()的天数最少。
(3)这个月中阴天有()天,晴天比雨天多()天,阴天比雨天多()天。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
2.下面是调查二(1)班学生喜欢的课外书的情况。
(1)根据上面的信息填写下面的统计表。
课外书宠物小精灵少儿百科全书奥特曼人数(2)喜欢()的学生最多,有()人。
(3)喜欢《宠物小精灵》的比喜欢《少儿百科全书》的多()人。
(4)喜欢《奥特曼》和《宠物小精灵》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3.动物学校二(1)班正在竞选班长。
(1)根据上面的统计情况填写下表。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数字是偶数?A. 3B. 4C. 5D. 62. 1米等于多少分米?A. 10B. 100C. 1000D. 100003. 下列哪个图形是长方形?A. 圆形B. 正方形C. 三角形D. 梯形4. 下列哪个数字是质数?A. 12B. 13C. 15D. 185. 下列哪个数字是100的因数?A. 10B. 20C. 30D. 40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2 + 2 = 5 ()2. 9是3的倍数。
()3. 正方形的四条边长度相等。
()4. 1米等于100厘米。
()5. 0是最小的自然数。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1 + 2 = ___2. 4 2 = ___3. 2 × 3 = ___4. 9 ÷ 3 = ___5. 一个正方形的四条边长度相等,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写出1到10的所有偶数。
2. 请写出1到10的所有奇数。
3. 请写出1到10的所有质数。
4. 请写出1到10的所有合数。
5. 请写出1到10的所有平方数。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给了小明2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2.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请问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3. 小华有10个糖果,他每天吃2个糖果,请问小华可以在多少天内吃完所有的糖果?4. 一辆汽车每小时可以行驶60公里,请问这辆汽车行驶100公里需要多少小时?5. 一个班级有20名学生,其中有10名男生,请问这个班级的女生人数是多少?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并解答以下数学问题:小刚有5个橘子,他每天吃1个橘子,请问小刚可以在多少天内吃完所有的橘子?2. 请分析并解答以下数学问题: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请问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多少?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用纸和剪刀制作一个正方形,并测量它的周长和面积。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知识梳理+同步测试+解析) 人教新课标版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寒假预习与同步练习表内除法一.知识点归纳(一)平均分1、平均分的含义:把某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经典例题】某小学组织4人一组玩游戏,全班32人,可以分为()组。
A. 6B. 7C. 8D. 9【答案】C【解析】【分析】32可以分成4个8(二)除法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
把一些物品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左往右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被除数÷除数=商。
例如24÷3=8 ,读作:24除以3等于8;24为被除数,3为除数,8为商。
【经典例题】24里面有多少个3?正确列式是()。
A. 24÷3B. 24×3C. 24-3【答案】A【解析】【解答】解:正确列式是:24÷3。
故答案为:A。
【分析】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直接用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即可。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求商的方法:(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等于被除数。
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商=被除数。
【经典例题】1.一份米饭要4元,8元可以买2份。
【答案】正确【解析】【解答】一份米饭要4元,8元可以买:8÷4=2(份),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总钱数÷每份米饭的钱数=可以买的份数,据此列式解答.2.两个乘数都是8,积是________,被除数和除数都是5,商是________。
二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试题全册人教新课标

第一讲数据收集整理★学会用调查法收集数据,会用“正”字记录数据。
1、丁丁调查班里同学们最喜欢吃的水果,除了丁丁每位同学都选择了一张水果卡片。
(1)数一数,填一填。
水果人数苹果橘子梨西瓜草莓(2)喜欢()的人数最多,喜欢()的人数最少。
(3)丁丁的班级一共有()人。
2、数一数,填一填,答一答。
(1)上图中各种图形各有几个?请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2)回答问题。
①()的个数最多,有(②()的个数最少,有(③最多和最少的图形数量相差(算式:。
)个。
)个。
)个。
第二讲表内除法(一)1、平均分和除法的含义,能够熟练地用 2---6的乘法口诀求商。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平均分有等分和包含两种。
等分:把 12支铅笔平均分成 4 份,每份几支?12÷4=3(支)包含:8 个果冻,每 2个一份,能分成几份?8÷2=4(份)☆12÷4=3 读作:12 除以 4等于 312是被除数,÷是除号,4是除数,3 是商1、在横线上填上正确答案的序号。
① 12÷4= 3②12÷3= 4(1)12个苹果,平均放到 4个盘里,每个盘里有()个苹果,除法算式:。
(2)12 个苹果,每 3个放一盘,能放()盘,除法算式:。
(3)12 里面有()个 4,除法算式:。
( 4 )除法算式:。
2、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1)计算 24÷8和 24÷3时都要用到口诀()。
①四六二十四②三八二十四③3×8=24(2)12 颗糖果,平均分给 3 只小灰兔,应该这样分:()。
(3)有 15 根萝卜,平均分给 3 只小白兔,每只小白兔分到几根?列式为:()。
① 15÷5= 3② 15÷3= 5③ 3×5= 153、解决问题。
(1)每个花瓶插 5 根孔雀的羽毛,4 个花瓶可以插多少根?(2)每个花瓶插 6根孔雀羽毛,24根孔雀羽毛可以插几个花瓶?(3)有 10 根孔雀羽毛,平均插在 2 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几根?(4)有 10 根孔雀羽毛,,每个花瓶插 5根,可以插在几个花瓶里?(5)有 10 根孔雀羽毛,插在 2个花瓶里,一个花瓶插里 6根,另一个花瓶插几根?第三讲图形的运动(一)★能够辨认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等图形1、下面的图形是对称的吗?如果是请画出对称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基础知识试
题
一、口算
459= 87= 92-54= 46+49=
819= 54-24= 25+18= 500-300=
67= 408= 73-47= 728=
38+29= 59= 546= 400-80=
366= 43-24= 305= 230-70=
二、脱式计算
48+38 60-(17+23) 238
79-40 4276 8193
三、估算
508+389 388+408 511-303
793+215 812-496 498-287
四、在( )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8( ) 2019( ) 2( )
1000( ) 450( ) 1( )
四、在○里填上或=。
5千克○5000克800克○1千克3克○3000千克
6000克○7千克900克○1千克2克○2千克
二、排一排。
(6分)
3403 4303 3304 4330 4033 3044
三、在○里填上或=。
(18分)
650 ○ 560 999 ○ 9900 4 - 4 ○ 4 4
204 ○ 20-5 6+2 ○ 26 41 + 38 ○ 70
8000克○5千克3千克○2990克2千克○2019克
四、在○里填上+、-、或。
(18分)
15 〇3 = 5 25 〇5 = 30 20 〇5 = 4
24 〇6 = 18 3 〇3 = 9 16 〇4 = 4
35 〇5 = 1+6 9 〇5 = 15+30 2 〇1 2
五、按规律写数。
(20分)
(1) 368 、( ) 、( ) 、371
(2) 9000 、8000 、( ) 、( )
(3) 1850 、1900 、( ) 、( )
(4) 1 、2 、4 、8、16 、( ) 、( )
(5) 0 、1 、3 、6 、10 、( ) 、( )
六、竖式计算。
(8分)
350+430= 610-270= 800-360= 320+180=
一、在○里填上或=。
(12分)
5 8 ○
6
7 4 - 4 ○ 4 4 20 4 ○ 20 - 5
54 6 ○ 45 5 6 2 ○ 2 + 6 41 + 38 ○ 70
三、填上合适的数。
(12分)
5( )= 35 6 ( )= 48 ( ) 9 = 63
32 ( )= 8 54 ( )= 9 6 ( )= 54
8 ( )= 48 ( ) 9 = 63 28 ( )= 4
54 ( )= 9 ( )( )= 6 ( )( )= 12
四、在○里填上+、-、或。
(18分)
15〇3 = 5 25〇5 = 30 20 〇5 = 4
24〇6 = 18 3〇3 = 9 16 〇4 = 4
35〇5 = 7 9 〇5 = 45 36 〇4 = 9
五、计算下面各题。
(22分)
8 (62 )= 54 9 8 = 6 6 4 =
81 9 + 49 = 15 + 9 7 = (5 + 3 ) 9 =
39+20 = 7283 = 362 =
204+39 = (4+5)8 =
六、排一排。
(6分)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455 405 63 246 568 427( ) ( ) ( ) ( ) ( ) ( )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
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
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
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以上就是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基础知识试题全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