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一轮复习 第10课时力精品课件 浙教版

合集下载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运动和力PPT优质公开课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运动和力PPT优质公开课

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台上的人看到雨滴是( ) 1.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D.当车右转时,人对车的压力和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
小如球图在 所B示位公置共A的自重.行沿力车势绿偏能色最东标大志方,由动人向能、最落自小行下车和,道速路三度个元比素车组成内,寓乘意绿客色出观行察。 到的大
客运火车速度140 km/h,高速小汽车速度108km/h,光速和无线电波 3×108m/s。
5
对应练习
1. 小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四幅图象,其中对实验图象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B.图乙说明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C.图丙说明物体所受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D.图丁说明物体的速度与它所受拉力成正比
22
10. 如图所示为小丽同学站在某商场匀速向上运动的电动扶梯上的示意图,请在图中作出小丽 所受力的示意图(O点为小丽的重心)。 11.画出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所受力的示意析】
24
12.请观察下面四幅图并做出物体A的受力示意图,特别注意摩擦力 情况。
25
(1)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匀速向上运动,所以受传送带对物体的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物体受重力作用,同时也受 到斜面对其向上的支持力,方向与传送带垂直. (2)物体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作用,由于物体沿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物体共受两个力作用:重力和支持力, 并且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于物体沿水平向右做加速运动,物体相对于传送带有向左的运动趋势,所以物体受到 向右的摩擦力,所以物体共受三个力作用: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 (4)图4物体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作用,由于物体沿水平向右做减速运动,物体相对于传送带有向右的运动趋势,所 以物体受到向左的摩擦力,所以物体共受三个力作用: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

第一部分 第二板块第10课时 力 弹力 重力—2021届九年级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章节课件

第一部分 第二板块第10课时 力 弹力 重力—2021届九年级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章节课件

2.如图所示,坐在船上的人用力推另一只船,两 船就相互远离而去.这个现象表明力的作用是 __相__互__的____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运__动__状__态____.
3.按如图所示的三种方法关门,力作用在__B__(选 填“A”“B”或“C”)点最省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与力的___作_用__点____有关;用力 FA 不能把门关上, 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还与力的___方_向____有关;在 B 点用大小不同的力关门,门移动的速度不同,这说 明力的作用效果还与力的___大__小___有关.
(3)方向:___竖__直__向__下___,即与水平面垂直或指向 地心.重力方向的应用有___铅__垂__线___. (4)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等效作用点叫做重心.质 量分布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 ___几_何__中__心____上.
注意:(1)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方向是竖直向下 (要注意不是垂直向下),物体全部的重力可看成是 集中在重心上,重心越低,则物体越平稳; (2)物 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如圆环,空心球;(3)为 了研究方便,常将其他力的作用点也画在重心上.
⑪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⑫越靠近门轴 推门越费力,原因一定是力的方向不同 ⑬物体 发生形变一定会产生弹力 ⑭茶杯对桌面的压力 是由于茶杯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⑮弹簧测力计只 能竖直使用 ⑯物体的质量与受到的重力成正比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两个物体只有相互接触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B.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一定有力的作用 C.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一定是受到了力的 作用 D.手握绳子将鱼提起,该鱼所受拉力的施力 物体是手
力及力的方向:重力(G)方向竖直向下;压力(F)方向与接触面
垂直并指向接触面(压力的作用点一般画在接触的地方);支持

中考物理第一轮夯实基础《第10课时 力 》(课本回归+考点聚焦+典例题解析)课件 苏科版

中考物理第一轮夯实基础《第10课时 力 》(课本回归+考点聚焦+典例题解析)课件 苏科版
第二十五页,共26页。
第11课时(kèshí)┃ 归类 示例
(1)掌握物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2)掌握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3)理解滚动摩擦 、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特点.
第二十六页,共26页。
第二页,共26页。
┃ 考点聚焦
2. 二力平衡(pínghéng)
定义
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
___静__止__(_j状ìn态gz或hǐ_)__匀__速__直__线__运__动__(_y状ùn态dò,ng称) 做二 力平衡
两个力作用在_______同_物一体上,大小________, 条件 方向相相等反,两个力在____________上同,一即条“直同线体、
③同时存在
第十二页,共26页。
第11课时(kèshí)┃ 归类 示例
归类示例
类Hale Waihona Puke (lèixíng)一 二力平衡命题角度: (1)根据(gēnjù)实例判断二力是否平衡. (2)根据(gēnjù)所给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形. (3)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4)根据(gēnjù)二力平衡条件分析或画出物体的受力情况.
理解 ②惯性不是力,力有三要素,惯性只有大小;在惯性前
加“产生”、“出现”、“受到”、“克服”等词语都
是错误的
③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________有关,与物体是否受 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质、量运(动zh速ìli度àn大g)小等皆无关系
第九页,共26页。
┃ 考点聚焦
考点(kǎo diǎn)4 力与运动的 关系
第十七页,共26页。
例2 [2013·武汉]如图11-1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 影响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二篇物质科学一时运动和力二后练习PPT课件

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二篇物质科学一时运动和力二后练习PPT课件

11.(2017·泰安)如图所示,C是水平地面,A、B
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沿水平方向
的力,物体A和B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
此可知,关于A、B间摩擦力F1和B、C间摩擦力F2的
【解析】A.实验时应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 度相等,因此每次实验时,应使小车从同一高度 由静止开始滑下,故A错误;B.小车最终会停下来 是受到了摩擦阻力的作用,这说明力是改变物体 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 因,故B错误;C.如果小车到达水平面时所受外力 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小车将做匀 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D.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小 车停止运动时惯性不会消失,故D错误。故选C。
杯水静置在公交车的置物台上(如图),司机突然刹
车时,杯中水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 B)
A.仍保持水平
B.将向前溢出
C.将向后溢出
D.会溢出,但不
能确定溢出方向
第3题图
4.(2017·台州)垫排球是我市一项体育测试项目, 下列对排球离开手后继续上升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 A) A.速度越来越小 B.受到的重力越来越大 C.到达最高点时受力平衡 D.球受到惯性作用
第9题图
【解析】A.A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A的支持力大 小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B.B受到 的重力与A对B的支持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 两个力,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C.AB同 时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AB之间没有相对运 动的趋势,B不受摩擦力的作用,即B物体受到的 摩擦力为0,故C正确;D.若增大拉力F,A对地面 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A与地 面的摩擦力不变,故D错误。故选C。
B.因为人的惯性小,地球的
惯性大,所以向西跳成绩更好

浙江省绍兴市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中考复习课件:第10课压强(二)(共25张PPT)

浙江省绍兴市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中考复习课件:第10课压强(二)(共25张PPT)

考点突破
考点2 验证大气压存在的方法,能说出大气压的 值
◎要点梳理
1. 著名的_马__德__堡__半__球___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而且 是很大的。生活中证明大气压存在的方法有很多,如覆 杯实验、用滴管吸液体、___吸__盘____、__用__吸__管__吸__饮__料__等。 2. 第一个测出大气压数值的科学家是托里拆利,他第一 次较准确地测出了大气压数值,1标准大气压=_7_6_0_mmHg =___7_6___cmHg=__1_._0_1_×__1_0_5 _Pa。现在测量大气压的工 具有__空__盒__气_压__计___,其特点是携带方便,但数值不够精 确;有__水__银__气__压__计____,数值较精确,但携带不够方便。
直击中考
1. (2017·徐州)如图所示的汽车凹痕修复器,用气泵抽 出吸盘中的空气,吸盘就会紧贴在汽车凹痕处,再用力 向外拉,使凹痕平复,吸盘能紧贴在车上是因为( A ) A. 大气压的作用 B. 电荷间互相作用 C. 电磁间相互作用 D. 人对吸盘的拉力
直击中考
2. (2016·株洲)一辆轿车在水平平直公路上高速行驶, 如图所示,( B ) A. 轿车上表面空气流速小、压强大 B. 轿车上表面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C. 轿车对地面的压力等于所受重力 D. 轿车行驶过快,可能飞离地面
考点突破
考点4 了解高压锅、吸尘器的原理
◎解题指导
例4 小明测得家中高压锅出气孔的直径为d,压在出气 孔上的安全阀的质量为m,设此时外界大气压为p0,试用 已知的字母表示出高压锅内的压强值。
p0+mg/S=p0+4mg/πd2
考点突破
考点4 了解高压锅、吸尘器的原理
◎解题指导
变式4 某同学自己设计了一个粗测大气压强的实验:把两个橡胶皮 碗对在一起,用力挤出中间的空气,如图所示,把皮碗悬吊起来, 在皮碗下挂重物,逐渐增加所挂的重物,测出最多能挂的物重G,再 测出此时皮碗的直径d,皮碗的重忽略不计,则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大 气压p的公式是( C )

浙教版初中科学中考复习-力学综合专题(共36张PPT)

浙教版初中科学中考复习-力学综合专题(共36张PPT)
8
解析
9
模块二: 杠杆、浮力综合题
【例5】如图所示, 杠杆AB的A点挂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C, B点挂体积为2000cm3实心小球D, AO:OB=1:2, 杠杆在水平位置平 衡时, D静止在空中, C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1; 若将小球D浸没在某种液体中(未接触到容器底), 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 C对水 平地面的压强p2比 p1增大了4000Pa, A点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为10N, 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g取10N/kg) A. 小球D浸没在某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20N B. 小球D浸没在某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40N C. 该液体的密度是2.0×103kg/m3 D. 小球D的密度是1.0×103kg/m3
4
解析
5
模块一: 受力分析法之综合
【例3】如图所示, 实心铝块B、C的体积均为10cm3, 已知铝的密度为2.7g/cm3. 当B浸没在水中时, 木块A恰能在水平桌面上向 左匀速运动. 若用铝块D替换C, 使A在桌面上向右匀速运动, 不计水与B之间的摩擦及滑轮与轴的摩擦, 则D的质量应为 ( ) A. 7g B. 10g C. 17g D. 27g
kg.
25
解析
26
解析
27
模块三: 力学综合
28
解析
29
浙教版初中科学中考复习-力学综合专 题(共3 6张PPT )
模块三: 力学综合
【例14】如图所示是液压汽车起重机从水中打捞重物的示意图. A是动滑轮, B是定滑轮, C是卷扬机, 是油缸, 是柱塞. 卷扬 机转动使钢丝绳带动动滑轮上升, 同时提升重物. 被打捞的重物体积是V=0.5m3 , 若在本次打捞前, 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强 P0=2.0*107Pa , 当物体在水中匀速上升时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强P1=2.375*107Pa , 物体全部出水面后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强 P2=2.5*107Pa , 假设起重时柱塞沿竖直方向, 物体出水前、后柱塞对吊臂的支撑力分别为N1 和N2 , N1 与N2 之比为19:24. 重 物出水后上升的速度 , 吊臂、定滑轮、钢丝绳的重以及轮与绳的摩擦不计. ( 取 ) 求: (1) 被打捞物体的密度; (2) 若被打捞物体在水中匀速上升时滑轮组AB的机械效率为η1, 物体全部露出水面在空气中匀速上升时, 滑轮组 的机械效率 为η2, 求η2-η1=? (3) 重物出水后, 卷扬机牵引力的功率.

浙教版初中科学中考复习:力 (共64张PPT)

浙教版初中科学中考复习:力 (共64张PPT)

课堂练习
【例1】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3牛。
解析
【例1】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3牛。
F = 3N
课堂练习
【例2】与地面成300角向右斜拉小车的力为80牛,画出拉力的示意图。
解析
【例2】与地面成300角向右斜拉小车的力为80牛,画出拉力的示意图。
F=80N 300
七、重力
1.定义: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2.符号:G 3.单位:N (牛顿)
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得出:一切 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 静止状态。(牛顿第一定律)
八. 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实验方法:实验基础上推理得出 3、牛顿第一定律的重要贡献是: (1)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施力物体:地球
受力物体:地球附近的任何物体
重力的三要素
A 重力方向; B 重力的大小; C 重力力作用点
A.重力的方向
观察这2个小球,能得出什么结论?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垂直于水平面)。 (重锤线应用,水平仪应用)
【注意】: “竖直向下”不等于“垂直向下”。
B.重心
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 (1)质量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它的圆心、球心、几何中心…...
十一 . 摩擦力
(5). 摩擦力的种类 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 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摩擦力
静摩擦力
滚动摩擦力 是物体滚动时,接触面一直在变化着,物体所 受的摩擦力,接触面愈软,形状变化愈大,则滚动摩擦力就 愈大。一般情况下,物体之间的滚动摩擦力远小于滑动摩擦 力

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一轮复习力专题(含解析)

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一轮复习力专题(含解析)

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浙教版)一轮复习--力的存在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的图示主要画力的大小,力的示意图主要画力的方向B.力的图示要把力的三要素完整地表示出来,力的示意图主要标明力的方向C.力的图示主要标明力的方向,力的示意图一定安有标度D.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的要求一样,都要画力的标度2.教室里,带磁性的粉笔刷可吸在黑板上不掉下来。

如图所示,关于粉笔刷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粉笔刷所受磁力与粉笔刷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粉笔刷所受磁力与黑板对粉笔刷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黑板对粉笔刷的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D.粉笔刷没有受到摩擦力作用3.下列有关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之间一定接触才会发生力的作用B.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D.关闭发动机后,汽车最终将停止,这是因为汽车不受力的作用4.下列现象可以用来判断风向的是()①树叶的摇动方向;①树的影子方向;①炊烟的飘向;①雨滴的下落方向A.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①5.木块重5N,在下图所示的四种情况下保持静止,支承面MN受到压力最大的是()。

A.B.C.D.6.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就会运动B.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处于静止状态C.力一定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7.如图所示,用扳手旋动一颗螺帽,手握在A点比握在B点更省力。

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A.跟力的大小有关B.跟力的方向有关C.跟力的作用点有关D.跟力的施力物体有关8.用扳手旋动一颗螺母,手握在A点比B点省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A.力的大小有关B.力的方向有关C.力的作用点有关D.力的方向、大小、作用点都有关9.弹簧测力计在端点附近断裂,小明把断裂的那一小段取下,将剩余部分弹簧重新安装好,并校准了零点,用这个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为测量值M,弹簧没有断裂前测量相同的力的测量值为N,比较两次测量值的大小则()A.M比N大B.M比N小C.M等于N D.以上都有可经10.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马拉车时,马只施力不受力,车只受力不施力,所以马才能把车拉动B.物体运动时才能施力,静止时不能施力C.两个物体只有直接接触时,才能产生力的作用D.没有物体,就不会有力的作用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存在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B.两个物体没有直接接触不能产生力的作用C.力的产生离不开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D.用手推墙壁,人先推墙,墙再对人施力12.按压桌面会使桌面发生微小的形变,如图所示,如果在桌面上架一支激光笔,激光照射到远处墙上的光点就会发生较大的偏移,从而反映出桌面的形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教育版
│ 综合突破
[点拨] 根据二力平衡,当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滑块所受 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就等于拉力,产生拉力的物体是托盘和砝 码。因此拉力大小与托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大小相等。不过实验 时,托盘和砝码由于重力作用加速向下运动。要使物体保持匀 速直线运动比较困难。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测量、二力平衡等知 识,同时还考查实验评价的能力。体现科学探究、能力立意、关 注实验的命题思想。
·浙江教育版
│ 考点聚焦
考点3 摩擦力 (1)概念: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要发生或正在发生_相__对__运__动_
时,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就是_摩__擦__ 力。
(2)分类: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 ①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__滑__动____时所 产生的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影响因素:a._压__力__大__小__; b._接__触__面__的__粗__糙__程__度___。 ②静摩擦力:其大小要根据静止状态时_二__力__平__衡_来分析; ③滚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__滚__动__时所产 生的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A.刷毛弯曲越厉害说明牙刷受到的力越大
B.从刷毛弯曲的方向可以判断牙刷受到摩擦力的方向
向左
C.牙刷受到的摩擦力作用在刷毛上
D.手的拉力和牙刷受到的摩擦力不平衡
图10-7
·浙江教育版
│ 跟踪演练
[点拨] 牙刷处于静止状态,在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水 平方向受力为手对牙刷的拉力和刷毛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
( D)
[点拨] 轴承中的滚珠和旱冰滚轮的作用都是把滑动变滚 动减小摩擦力,气体将船和水面分离目的是通过减小接触 面的压力来减小摩擦力。
·浙江教育版
│ 跟踪演练
6.(4分)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小文同学利用牙刷做实
验,当用力匀速拖动牙刷时,刷毛发生了如图10-7所示的
弯曲,对这一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D)
7.(3分)如图10-8所示,用力的图示表示重30牛的球所
受的重力。
[答案] 如图所示:
图10-8
[点拨] 力的图示要体现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规则物体重力的作用点在一般在其重心上,重力的方向总 是竖直向下。
·浙江教育版
│ 跟踪演练
8.(18分)如图10-9所示是小明“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 小的因素”的实验。铜块和木块的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实 验时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中不正确的是
(A)
图10-5
·浙江教育版
│ 跟踪演练
A.图①中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仍然受到重力和脚的踢力 B.图②中投篮时,篮球脱手后在空中下降的过程中,福 娃对篮球不再做功 C.图③中击出的羽毛球能在空中继续飞行,是由于羽毛 球具有惯性 D.图④中用桨向后划水,皮划艇会前进,这是因为力的 作用是相互的
·浙江教育版
│ 考点聚焦
【针对训练1】 [2010·烟台] 在以“力”为主题的辩论赛中, 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许多观点,小明把他们的观点归纳整理如表。 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有__②__④__⑤__⑦__⑩__。(只填序号)
正方
①两个物体相接触, 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③两个物体不接触,

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⑤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浙江教育版
│ 综合突破
综合突破
例1 某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 滑动摩擦力。实验装置如图10-3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 定在水平桌面上,木板上的滑块通过轻绳绕过定滑轮,绳的另 一端悬挂托盘。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的砝码,使滑块做 匀速直线运动。回答下列问题:
图10-3
·浙江教育版
(5)测量力的工具:_测__力__计_,实验室常用_弹__簧__秤_,其制作 原理是__弹__簧__的__伸__长__与__其__所__受__到__的__拉__力__成__正__比__。
(6)力的单位:__牛___,符号是__N___。
[提醒要点] 一个物体发生了形变或者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则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所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 原因。不直接接触的两个物体也会存在力的作用。
摩擦力
选择、简答 和分析计算
★★★
主要考查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一般与二 力平衡的知识结合起来考查
·浙江教育版
│ 考点聚焦
考点聚焦
考点1 力 (1)力是___物__体___对__物__体____的作用。一个是施力物体,
另一个是受力物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相__互__的__。 (2)力的作用效果包括:力能改变物体的__形__状______,力
图10-6
[点拨] 实验需要控制压力和接触面大小均不变,改变接触 面的粗糙程度。
·浙江教育版
│ 跟踪演练
4.(4分)2010·绍兴小敏在观赏2010年世乒赛时,对乒乓球
和球拍产生了下列四种想法,其中正确的是
(B)
A.乒乓球在空中飞行时没有惯性
B.乒乓球改变运动方向是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
C.乒乓球给球拍的力和球拍给乒乓球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 综合突破
(1) 为 了 测 量 滑 块 的 滑 动 摩 擦 力 , 需 要 测 量 的 物 理 量 是
___④_____。(填选项前的编号)
①木板的质量m1;
②滑块的质量m2;
③砝码的质量m3;
④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4。
(2)滑块的滑动摩擦力表达式为f=__m__4g____。(用已知或
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是减小摩擦力。站台上候车的旅客要站在安全线以外是防止
旅客被气流推到铁轨上带来生命危险,因为火车运动速度快
其周围的气流运动速度也快,气流流动速度越快气压越小。
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
·浙江教育版
│ 跟踪演练
2.(4分)图10-5中的几幅图片展示的是福娃小运动健将在
进行奥运比赛的场面。下面是李明对该比赛情景的分析,其
(B )
图10-2
·浙江教育版
│ 考点聚焦
[点拨]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 粗糙程度,把滚动改为滑动。给自行车加润滑油会使接 面变得更光滑,摩擦力会减小;自行车脚踏板上有花纹 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摩擦力增大;给木箱装 上轮子,把滑动摩擦改变成了滚动摩擦,摩擦力减小; 磁悬浮列车行驶时,通过磁场力的作用,列车会浮起稍 离开轨道,摩擦力减小,速度变快。
│力
·浙江教育版
│ 中考解读
中考解读
高频考点 力
常考题型 2012中考热度
复习提示
选择、 简答
★★
主要考查力的概念、作用效果和力 的单位,命题频率较高的是力的作 用效果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不过
试题难度较小
选择、简答 重力和弹力 和分析计算
★★★
主要考查重力计算,弹力的测量, 一般与其它考点结合一起考查。特 别是重力在分析计算中出现比较多。 试题难度较小
[点拨] 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受到重力作用但没有脚的踢 力,篮球下落主要是重力做功。
·浙江教育版
│ 跟踪演练
3.(4分)小明用图10-6所示的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D )
A.在木块上加放砝码
B.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
C.使木块侧放减小接触面积
D.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
·浙江教育版
│ 考点聚焦
(3)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_增__大__压__力__;_使__接__触__面__更__粗__糙___; _变__滚__动__摩__擦__为__滑__动__摩__擦___。
(4)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_减__小__压__力___;_使__接__触__面__更__光__滑__ _或__使__接__触__面__分__离__(_加__润__滑__油__或__形__成__气__垫__) ; _变__滑__动__摩__擦__为__滚__动_ _摩__擦___。
重力与质量成正比,但质量不与重力成正比。
·浙江教育版
│ 考点聚焦
【针对训练2】 [2010·嘉兴] 小玲同学把两个50克的钩码
挂到弹簧秤的挂钩上(如图10-1甲所示),图10-1乙是弹簧秤
的示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D )
图10-1
·浙江教育版
│ 考点聚焦
A.称量时弹簧秤中的弹簧在拉力的作用下发生了形变 B.称量时钩码的重力势能减少,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 C.弹簧秤的示数为1.0牛 D.钩码的质量与它受到的重力成正比 [点拨] 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重力不是物质的属 性,前者不随位置改变而改变,后者随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因此根据G=mg ,可以说重力与质量成正比,但不能说 物体的质量与重力成正比。
反方
②两个物体接触, 但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④两个物体不接触, 也可能有力的作用 ⑥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⑦力的产生总涉及两个物体
⑧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⑨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⑩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浙江教育版
│ 考点聚焦
[点拨] 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也能发生相互作用,如磁铁 吸引铁质物体;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会有力的作用,如两 个物体并排接触,其中一个物体拿走后,对另一个没有产 生任何影响,则两物体没有力的作用;力是物体对物体的 作用,因此,力的存在至少要有两个物体;没有力,原来 运动的物体会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力不是维持物 体运动的原因。
·浙江教育版
│ 综合突破
变式题 如图10-4所示,物体A重50牛,用F等于100 牛的力垂直压在墙上静止不动,则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是 __5_0___牛;物体B重50牛,受到F等于10牛的水平推力静止 不动,则物体B所受的摩擦力是__1_0_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