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8】居延文化遗址旅游导游词-word范文模板 (2页)

合集下载

古民居导游词(通用3篇)

古民居导游词(通用3篇)

古民居导游词(通用3篇)古民居篇1景区简介:泾县查济古村,“十里查村九里烟,三溪汇流万户间。

祠庙亭台塔影下,小桥流水杏花天”,是现存中国最大的古村落。

这里保存着皖南地区最大的明清古建筑群,倚山靠溪,展现着古朴生活气息的同时也是一幅天然的山水画。

人们可以聆听到溪水流淌出的动人音律,可以看到饱经岁月沧桑的古祠堂、古民居,也可以感受到世外桃源般悠闲的乡村生活。

查济,查氏子孙繁衍的聚居地,书画爱好者、摄影爱好者找寻灵感的创作地。

景点分布:查济古村位于泾县西端,村落绵延数十里。

古村依河而建,三条溪水穿村而过,两岸及巷陌皆用石板铺砌。

核心保护区面积达48.80公顷,古建筑从元至清,门类众多,有村门、宝塔、牌坊、庙宇、社坛、祠堂、古桥、民居、古井、惜纸炉等,好似一座古建博物馆。

宝公祠、洪公祠、二甲祠、爱日堂、翔义堂、怀素堂、承美堂、红楼桥、德公厅屋为其中的代表,三雕精美,地域特色鲜明。

景区资质:国家4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景观村落、安徽旅游十大美丽乡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景区特色:休闲、观光、访古、古村、古建筑古民居导游词篇2查济位于安徽泾县,南连黄山区,北邻青阳县,倚靠风景秀丽的太平湖。

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景观村落、中国传统村落。

查济村始建于唐武德八年,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年的历史。

它四面环山,山为佛教名山九华山脉,惟东较为平坦、开阔。

现查济为查姓正村,查姓村落绵延数十里。

有岑溪、许溪、石溪穿村而过。

村依河而建,两岸及巷陌皆用石板铺砌。

路随水转,曲折迂回,绵延数里。

正街以外,宅第散布,高低起伏,疏朗有致,是一派天然淳朴之田园景色。

旧有诗云:“十里查村九里烟,三溪环绕万户间。

寺庙亭台塔影下,小桥流水杏花天。

”查济古村现存古建筑从元至清,且门类众多,有村门、宝塔、牌坊、庙宇、社坛、祠堂、古桥、民居、古井、惜纸炉等等,如同古建博物馆。

二、去该景区的理由(至少3点)1.查济村历史悠久,始建于唐武德八年,距今一千四百年,现存古建筑从元至清,且保存较为完整、门类众多,如同古建博物馆。

尼雅遗址导游词范文3篇

尼雅遗址导游词范文3篇

尼雅遗址导游词范文3篇尼雅遗址导游词范文1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青海省西宁市的尼雅遗址,这里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古代文明遗址。

在这里,您可以一步步地了解、深入地感受尼雅文明的历史、文化和风貌。

让我来带领大家一起来看看吧!首先,让我们看到的是尼雅遗址的整体布局。

尼雅遗址位于丝绸之路上,是一座宏伟的城邦遗址。

遗址覆盖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由原始城墙、祭祀、居住以及工艺生产等遗迹组成。

目前,遗址大部分已被遗弃,但是一个巨大而精巧的城邦系统仍隐匿在高耸的山岭之中。

接下来,让我们带领大家走进尼雅遗址,进入了解尼雅文明的内涵和历史。

尼雅文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源头之一,是丝绸之路上的绝佳代表。

在遗址中,我们可以看到文明的DNA:以泉水为依托的城墙、庙宇等出土文物,这些文物能够呈现出历史上的一些文化特征和发展趋势,让我们对尼雅文明有了直观而深入的了解。

在这里,不知道大家是否发现了一个特别重要的文物:尼雅文明最强有力的象征性建筑——尼雅城墙。

围成矩形的尼雅城墙周长约2400米,以巨石为基础,以粘土为主要结构材料,混合了草木和枝椏等天然材料。

这面高墙和沉着的门窗,极具防御性和表现力,展现了尼雅文明独特的建筑艺术和文化内涵,无论您是建筑爱好者还是文化追求者,这里都是您不容错过的一站。

最后,我们还要提醒大家一点:在游览尼雅遗址之际,也请您多多参与各种文化活动和体验,例如:仿古课堂、打印纪念品等等。

让我们都成为尼雅文明的传承者,共同守卫这个稀世珍宝。

好了,今天的尼雅文明之旅便告结束,谢谢大家的耐心聆听。

如果您还有什么问题和疑问,请不要犹豫,随时问导游。

我们期待您的下一次到来!尼雅遗址导游词范文2尊敬的旅游朋友们,欢迎大家来到中国青海省西宁市的尼雅遗址。

这里是中国西部地区最古老、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址之一。

在这里,您可以领略到丝绸之路上的文化艺术、自然风光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等。

尼雅遗址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区以南70公里,是一座高耸而古老的城邦遗址,它被誉为“丝绸之路上的古代奇迹”。

2023内蒙古导游词15篇

2023内蒙古导游词15篇

2023内蒙古导游词15篇内蒙古导游词1居延文化遗址:汉代时,居延、肩水两都尉均为张掖郡所辖,因此将其所建边塞城、障、烽、燧、塞墙等遗址现统称居延遗址。

居延遗址的主要城址和重要遗存,均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 达来呼布镇)境内的额济纳河下游,西至纳林河、东到居延泽宽约60公里的范围之内。

居延的另一令人瞩目之处是,上个世纪,这里曾出土汉简约4万余枚。

1982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曾使居延遗址如同古丝绸路上的罗布泊和楼兰古国一样文明遐迩。

早在20世纪初,居延遗址由于俄国人科兹洛夫、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和瑞典人斯文.郝定等人来华盗掠、调查,而引起世界的关注。

新中国成立后,内蒙古、甘肃省和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的考古人员均在居延遗址进行过数次调查和发掘,出土了一批文书、纸币、文物及汉简。

亭燧障塞、边城古墓、阡陌河渠,居延遗址内丰富的汉代文化遗存令考古者门乐此不疲,而这一区域内魏隋唐和西夏蒙元时期的遗存也同样吸引着考古者的目光。

这些分布范围广阔,同类文化遗存相对集中,文化特征鲜明的古代文化遗存,其内容涉及原始文化和有史以来居延地区政治、经济、军事、宗教、语言、文学、东西方文化交流及生态环境变迁等诸多学科领域,除具有较高的考古学术研究价值外,也有着潜在的开发利用之广阔前景。

另外,居延地表遗址所遭受了不同程度的自然破坏及人为破坏,也令考古工作者常生痛惜之感。

如今,以古朴自然、风光独特、富有神秘色彩为特色的额济纳居延文化遗址,正在成为海内外游客争相光顾的旅游热点。

黑城,蒙古语称为哈拉浩特,位于干涸的额济纳河( 黑水)下游北岸的荒漠上。

距额济纳旗旗政府的所在地——达来库布镇东南方向25公里,是居延文化的一部分。

黑城地区是西夏在西部地区重要的农牧业基地和边防要塞,是元代河西走廊通往岭北行省的驿道要站,也是西夏、元代在黑水流域沙漠中的一片大面积绿洲。

内蒙古导游词2呼伦湖位于呼伦贝尔市,东经117000'10''~117041'40'',北纬48030'40''~49020'40'',呈不规则斜长方形,长轴为西南至东北方向。

居延遗址

居延遗址

居延遗址地理位置居延地区,泛指今甘肃金塔北部至内蒙古额济纳旗的黑河流域,居延遗址位于额济纳河流域,主要城址和重要遗存均位于额济纳河下游西至纳林河,东到居延泽宽约60公里的范围之内。

居延遗址发现与概况19世纪末20世纪初,沙俄考察队数次进入黑河地区考察,发现了汉代居延遗址,并进行大肆挖掘。

由此,居延文化名震世界考古界和历史文化界。

居延遗址主要组成部分为大湾城遗址、地湾城遗址、肩水金关遗址、破城子城堡及烽燧遗址等。

大湾城遗址鄣位于金塔县城东北约120公里的黑河两岸,东岸为东大湾城,是汉代肩水都尉府所在地,西岸为西大湾城。

东大湾城遗址总面积350×250米,由外城、内城和鄣三大部分组成。

内城、外城现仅存几段残高1米左右的城墙和两座残高7米左右的烽台。

鄣在内城内西南部分,面积90×70,墙系板筑,高8.5米,厚4~6米。

城东北、东南隅各有瞭望台。

城堡外有庙宇。

西大湾城距东大湾城2公里,两城隔河相望,面积180×210米,墙系夯土板筑,基宽8米,顶宽3.4米,残高8米,城墙东南被河水冲毁。

地湾城遗址位于大湾城北约5公里黑河右岸的戈壁滩上,为汉代肩水侯官所在地。

西北距肩水金关遗址1公里,南距肩水都尉府(大湾城)遗址5公里,三处形成鼎力持拱卫之势。

城堡坐北向南,现仅存鄣,呈正方形,面积22.5×22.5米。

城墙夯土板筑,基厚5米,高8.4米,西墙正中开有穹顶门。

肩水金关遗址位于地湾城北约2公里的黑河北口东岸。

是汉代边塞关城,进出河西腹地、北通居延都尉的咽喉门户,拱卫着南部不远的肩水都尉府(大湾城)、肩水侯官(地湾城)等屯戍重地。

取名金关,即有“固若金汤”之意。

关门是两座对峙的长方形夯筑土楼,底面6.5×5米。

残墙最高1.12米,厚1.2米。

门道宽5米,两侧墙角各残存四根半嵌在墙内的方、圆形排叉柱,下垫石块,最粗的方柱每边21厘米。

门楼外两侧向北筑土坯关墙,到达“阙柱”的地方,便分别折向东西。

【优质】黑城遗址旅游区导游词word版本 (2页)

【优质】黑城遗址旅游区导游词word版本 (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简单修改即可使用,推荐下载! ==黑城遗址旅游区导游词游客朋友们,欢迎大家来额济纳旗旅行游览。

我们今天的旅游目的地是黑城遗址。

我是阿拉善××××旅行社的导游赛娜。

赛娜,蒙古语意为优秀的,我愿意给大家当一名优秀的导游员。

黑城(西夏黑水城和元代亦集乃路古城)遗址,位于额济纳旗人民政府所在地达来呼布镇东南约25公里的荒漠中,是“丝绸之路”上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残废古城,蒙古语称“哈拉浩特”(意为“黑城”)。

西夏时,在此设“黑山威福军司”及“威福军城”,为军事重镇。

西夏时代的城垣,每面长约240米,现尚存南墙及南城门遗迹,暴露地表高约2米。

元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在此设置亦集乃路总管府。

亦集乃为蒙古语,是党项语“额济纳”(意为黑水)的音译汉写,改筑和扩展了城垣,成为南北长384米、东西宽435米的中等城郭,并在东城墙外兴建了东关厢地带的街区。

城墙东、西两面各设1门,墙高10米许,城墙西北隅建有覆钵式佛塔5座,最大的一座高达13米,远在数十里之遥就可望见。

当初,西夏为增强对辽、金、蒙古的防御能力,筑城时巧妙地借助自然地形优势,将城址选定在高凸、开阔的戈壁砾石之上,具有居高临下,一览无遗的气势;并有黑河环绕,形成天然屏障,达到了易守难攻的效果。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曾记述了这座城市的繁荣景象。

1226年,元军第四次南下,攻破黑城,使之遭到严重破坏。

1387年,北元亦集乃路总管府城(即黑城)又被明军攻占,遭到彻底破坏。

黑城真正遭受灭顶之灾,始于20世纪初期。

1908年,科兹洛夫率领俄国探险队曾先后几次在黑城大肆盗掘。

所获文物竟征用了近百峰骆驼才得以运走。

消息一经传出,震动了世界史学界。

此后,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瑞典人斯文·赫定等相继到黑城进行挖掘,并掠走了许多价值连城的文物。

精选的世界遗产宾马佣导游导游词五篇

精选的世界遗产宾马佣导游导游词五篇

精选的世界遗产宾马佣导游导游词五篇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形象的展示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和强大的力量……。

下面是我为您收集整理的导游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世界遗产宾马佣导游导游词(一)谁知道它的占地面积有多大呢?对,就是XX0平方米,大概有50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

大家想不想知道他的来历呢?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以前有几个农民相约一起打水井,发现了有一些陶片,他们继续打井,发现那是一条通道。

他们陆陆续续下去察看,就发现了‘秦兵马俑’。

好!大家一起参观一下吧!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你们看,那些身材魁梧,头带鹤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是什么俑?他就是将军俑。

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他们是久经沙场,重任在身的领军人物了!大家跟我来。

那些身高1。

8米什么俑,体格健壮,体形匀称,身穿战袍,披挂铠甲,手持兵器的是什么俑?对,就是武士俑。

谁知道身着短甲,下穿紧口裤,左手握弓箭,右手执缰绳的又是什么俑?错了,是骑兵俑。

你们看,每一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术珍品。

仔细端详,他们神态各异,惟妙惟肖,走近他们身边,似乎还能感受到他们轻微的呼吸呢!好了,还有很多精彩的东西,大家自由参观,自己欣赏吧。

活动时间,请大家注意安全!世界遗产宾马佣导游导游词(二)尊敬的游客们:你们好!欢迎大家乘坐前往秦兵马俑的专车。

我是您的导游我姓石,你可以叫我小石或石导。

下面我为您介绍一下秦兵马俑:秦兵马俑是秦始皇命令工匠们制作用来为他陪葬的,就埋在离秦始皇凌不远处的地底下。

1974年2月,当地农民杨志发等人在秦始皇陵东侧15公里处打井时,偶然发现与真人真马一样大小的兵马俑。

从此,一个埋藏了两千多年的地下军阵被挖掘出来,并建成博物馆。

秦兵马俑有一号、二号、三号坑和兵马俑坑组成。

展出了陶质陪葬武士俑和兵马俑共8000个。

看来秦始皇还想在阴间地统一天下,所以用秦兵马俑组成一支强大的队伍呢!兵马俑博物馆到了,请您准备下车。

居延文化遗址导游词3篇(标准版)

居延文化遗址导游词3篇(标准版)

居延文化遗址导游词3篇居延遗址分布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和甘肃省金塔县的境内,1988年1月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居延文化遗址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居延文化遗址导游词范文1:各位游客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晨好!欢迎大家来到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居延文化遗址考古旅游区。

居延文化遗址为内蒙古重要的大型古文化遗址,1982年被国务院颁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居延文化遗址主要包含汉代张掖郡居延县、居延都尉和肩水都尉所辖城障、烽燧和塞墙等遗址。

这些古建筑大多始建于西汉武帝太初三年(公元前120xx年),废弃于东汉末年。

遗址大部分分布在今额济纳旗境内,北起额济纳旗苏泊淖尔东南方,沿额济纳河两岸,延伸至甘肃省金塔县以南地方;边塞遗迹自东北斜向西南分布,全长约250公里。

居延都尉所辖烽燧塞墙,分属于州井候官、甲渠候官和殄北候官;在居延泽(今居延海金斯诺尔)以西,殄北塞以南,甲渠塞以东,州井塞以北的大片河流冲积地带,为居延都尉府和居延县所在,也是当时的主要屯田区,遗迹分布在今查科尔贴以北地域。

肩水都尉所辖烽燧塞墙,分属于肩水候官、橐他候官和广地候官,遗迹分布在今查科尔贴及其以南地域。

1930年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曾作过全面调查,并统一编号,在大湾、地湾、破城子等30处遗址中发掘和采集了汉简约1万枚。

1972-1976年间,甘肃省居延考古队作了复查,并发掘了甲渠候官治所(即破城子)、甲渠第四燧和肩水金关3处遗址,出土汉简约2万枚。

加上后来又出土的汉简,总共出土汉简4万余枚。

发现了障、邬、虎落等遗迹,同时出土有弓箭、铜镞、铁甲片、转射、铁农具和工具,以及各种生活用品等。

在整个遗址区域内,目前已发现青铜时代遗址1处,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址13处,墓葬区6处,汉代烽燧118处,西夏至元代的庙宇10余处,以及大片的屯田区和纵横交错的河渠遗存等。

这对研究汉代及其前后共约1520xx年间的文化、军事、经济、社会生活等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写安阳文化古迹的导游词(2篇)

写安阳文化古迹的导游词(2篇)

写安阳文化古迹的导游词各位朋友:大家好!咱们的车子就要出发了,请大家系好安全带,我是大家的地陪导游,很荣幸能够为各位服务,我旁边就是咱们的安全大使安师傅,安师傅具有多年的驾车经验,技术十分娴熟.大家尽管放心的欣赏沿途风光,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相聚也是一种缘,希望我们在相具的这段时间里,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为这段旅程留下一段美好而难忘的回忆!大家应该都知道殷墟闻名世界的三个重要因素是甲骨文,青铜器和都会,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参观甲骨文,青铜器以及妇好墓地.首先,我先介绍以下殷墟,殷墟是商朝后期的文化遗址,位于安阳市西北部,公元前13____年,商朝第____位国王盘庚把都城山东的奄',(今曲埠)迁到殷,现在的安阳小屯,并且在着建立都城,经历8代12王共____年,从此以后这里成为殷商王朝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到公元前____年,周武王伐纣灭商以后,这片土地逐渐荒芜变成了一片废墟,史称殷墟,殷墟博物苑就是在殷墟宫殿区的遗址上而兴建的.说了这么多,咱们的目的地殷墟马上就要到了,请大家一定要记住咱们的停车地点和车牌号豫A---06521,在旅途要注意安全,好了,咱们整理一下自己的随身物品,随我下车吧!我们首先看看进苑的这座大门,仅这框架是全木结构,它是仿甲骨文"门"字的写法而建看似简单却是最原始的大门,可以成为华夏门的鼻祖.当世界上多数民族还停留在石器时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已经进入青铜器时代,这也正是殷墟文明世界的第二个原因.您现在看到的这件青铜器就是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的仿制品,它是____年从王陵区出土的,通高____米,长____米,宽____米,重____公斤.司的意思为禁忌,母是指母亲,戊指人名,整个意思是商王文丁为了纪念他的母亲.这么重的鼎浇铸起来特别困难,在当时需要____多人同时施工,有人用现代方法分析他的合金成分,结果表明它的铜,锡,铅比例与<周礼-考工记>上说的"六分其金而锡居一"的记载基本相符,另外大家看鼎身上这些精美的纹蚀,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冶铁技术是多么高超啊----要是见过国家博物馆馆徽的游客应该知道它的设计是以司母戊鼎作为主图的,可以说"司母戊鼎"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司母戊这个商标目前已经在国家工商总局的商标局成功注册,可惜的是"甲骨文"这个商标已在____年被美国的一家公司抢注,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和保护自己的文化品牌.好了,我们向前方继续进行第而个景点,现在大殿陈列的正是甲骨文,甲骨文是____年王懿荣首先发现的,就是我们现在脚下这片土地.当年有许多村民挖出一些骨片,但不知道是什么就给扔掉了,后来有一个剃头匠李成给顾客剃头时,常常划破头皮出血,他没有钱买药,当时就把骨片涂在伤口上,随之竟然发现止住了,便知道这是一种中药,叫做龙骨,从此有许多大量的人卖到药店,但药店的人不喜欢带字的龙骨,所以他们就把上面的字刮掉再去卖.可惜呀,不知道多少人把甲骨文都喝进肚子里了,当带字的龙骨传到北京,天津两地时,被王懿荣发现了,最后并确认为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即将前往妇好墓.妇好是我国第一位女将军,她曾最多带兵的人数达____多,不少男性将军都受她的指挥.这便是妇好墓,大家小心一点,顺着楼梯到墓坑,妇好墓深____米,随葬品功计____件,其中有青铜器____件,玉器____件,骨妇好墓器____多件,石器____多件以及象牙制品,陶器,蚌器,海螺,海贝等,简直就是一个商代文物博物会.讲到这里,也许会有人疑问,商迁都殷,经历5代12王,特别是一些功勋显赫的商王,为什么却是妇好墓呢?这是因为商王陵区,已被历代盗墓者洗劫一空,而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宠妃,又为江山社稷立下了汗马功劳,它死后武丁非常悲痛,就破例将她厚葬于宫殿区内,她的墓葬才得以保全,为后面的考古工作留下了珍贵的资料.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的景点讲解到此结束,现在留半个小时的时间自由活动,呆会儿我们在这里集合,我将带领大家回住宿酒店.写安阳文化古迹的导游词(2)大家好,欢迎来到安阳!作为河南省的一个重要历史文化名城,安阳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2018】居延文化遗址旅游导游词-word范文模板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
居延文化遗址旅游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晨好!欢迎大家来到
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居延文化遗址考古旅游区。

居延文化遗址为内蒙古重要的大型古文化遗址,1982年被国务院颁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居延文化遗址主要包含汉代张掖郡居延县、居延都尉和肩水都尉所辖城障、烽燧和塞墙等遗址。

这些古建筑大多始建于西汉武帝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废弃于东汉末年。

遗址大部分分布在今额济纳旗境内,北起额济纳旗苏泊淖尔东南方,沿额济纳河两岸,延伸至甘肃省金塔县以南地方;边塞遗迹自东北斜向西南分布,全长约250公里。

居延都尉所辖烽燧塞墙,分属于州井候官、甲渠候官和殄北候官;在居延泽(今居延海金斯诺尔)以西,殄北塞以南,甲渠塞以东,州井塞以北的大片河流冲积地带,为居延都尉府和居延县所在,也是当时的主要屯田区,遗迹分布在今查科尔贴以北地域。

肩水都尉所辖烽燧塞墙,分属于肩水候官、橐他候官和广地候官,遗迹分布在今查科尔贴及其以南地域。

1930年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曾作过全面调查,并统一编号,在大湾、地湾、破城子等30处遗址中发掘和采集了汉简约1万枚。

1972-1976年间,甘肃省居延考古队作了复查,并发掘了甲渠候官治所(即破城子)、甲渠第四燧和肩水金关3处遗址,出土汉简约2万枚。

加上后来又出土的汉简,总共出土汉简4万余枚。

发现了障、邬、虎落等遗迹,同时出土有弓箭、铜镞、铁甲片、转射、铁农具和工具,以及各种生活用品等。

在整个遗址区域内,目前已发现青铜时代遗址1处,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址13处,墓葬区6处,汉代烽燧118处,西夏至元代的庙宇10余处,以及大片的屯田区和纵横交错的河渠遗存等。

这对研究汉代及其前后共约1500年间的文化、军事、经济、社会生活等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居延文化遗址是中外古代文化研究者和考古旅游爱好者的必至之处。

朋友们,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不能割断历史,不能置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于不顾。

尽管我们不是考古专家,但我们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是中华汉语言文化的继承者。

让我们加入到居延文化遗址考古旅游的行列中去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