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的导游词范文5篇.doc

合集下载

介绍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的导游词范文

介绍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的导游词范文

介绍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的导游词范文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是一座旨在展示土族文化、传统手工艺、风土人情的民俗景区。

该园区座落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互助土族自治县,占地面积约2000余亩,是互助县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

一、旅游景点简介进入景区,大家首先会看到的是土族农耕文化展示馆。

这里展示有土族传统生产生活用具、藏医草药、土族麻雀、传统戏曲表演等等。

接着,穿过黑头村,漫步在绿树掩映的景区内,我们来到了土族民居群落,可以看到土民居优美的建筑、弓弩手演技高超的射箭表演、舞狮及民俗表演等等。

二、土族民俗文化介绍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以土族文化为主题,呈现了土族民居群落、农耕文化、传统手工艺、饮食习惯等土族特色。

土族是我国民族中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青海、甘肃、宁夏、新疆等地区。

土族喜食牛肉,喜穿麻衣,男女短衫长裤,女子头戴发饰。

土族的马术表演尤为出色,人们称他们是“马背上的杂技高手”。

三、民俗表演内容介绍景区内还有土族传统歌舞表演、飞天琴演奏、竹马表演、马上搏杀表演等等。

其中,马上搏杀表演最为特别,亮眼程度也最高。

表演者们身穿传统装束,搭配鞍具和弓箭,历经训练和表演,竟然真实地完成了一场马上搏杀的表演。

四、园区特色产品介绍互助园区有许多传统土产,例如地毯、酥油点心、青稞酒、藏药饮料等等,是大家来这里不容错过的特色产品。

在景区内探访土族的习俗、欣赏其表演,尝尝土族独特的风味,更好地理解了土族的生活,也在丰富我们的人生体验。

五、游览建议景区较大,建议游客选择一日游或者分步游览。

在旅行团或者自由行中计划好行程,注意时间安排,以充分游览互助土族故土园内的所有景点和表演节目,并且呼吸清新的空气,享受这里的乡村风光。

六、交通方式互助土族故土园距离西宁约250公里,旅游交通较为便利。

民众可以选择在西宁汽车站乘坐班车直达互助县,车程约为6个小时。

也可以选择在西宁市内的长途汽车站搭乘前往互助县的班车。

七、总结互助土族故土园是展现青海土族文化的典型旅游景点之一。

2024年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的导游词范文(2篇)

2024年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的导游词范文(2篇)

2024年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的导游词范文互助土族名族村位于青海省东部、海东地区北部,北倚祁连山脉达坂山,与海北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相接,东北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和永登县毗邻,东南与乐都县接壤,南以湟水为界,与平安县相望,西靠大通县,西南与省会西宁市相接。

土族是我国青海省独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互助是我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土族信仰藏传佛教,能歌善舞,服装富有民族特色。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六月初六、九月初九等民间节日,互助旅游区内多举行丹麻土族花儿会。

近年来,多数学者根据汉、藏文史资料的记载和群众的传说,认为土族是吐谷浑人的后裔。

唐时,留居青海的吐谷浑人,逐渐移居青海东部地区,与其他民族交错杂居。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吸收了其他民族成分,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

轮子秋是一项土族体育项目的表演,其惊险刺激的场面令人瞠目。

每年冬季碾完场后,人们在平整宽阔的麦场或者宽敞的地场上,把卸掉车棚的大板车车轴连车轮坚立起来,稳固住重心。

朝上的一扇车轮上平绑一架长木梯,梯子两端牢固地系上皮绳或麻绳挽成的绳圈。

两人相向推动木梯,使之旋转,然后乘着惯性分别坐或站在绳圈内,快地转动起来,并表演出各种令人瞠目结舌的惊险动作,令人喝彩。

观看的人还不时地帮推木梯,使之加速旋转。

有时,一大群服装艳丽的男女青年在旁边围成圆圈,载歌载舞,势如众星簇月。

2024年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的导游词范文(2)欢迎大家来到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在接下来的导游中,我将带领大家一起游览这个美丽而独特的地方。

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是一个展示土族文化和生态风貌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开始这次精彩的旅程吧!首先,我将带领大家参观土族文化展示区。

在这里,我们将了解土族人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

土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的一支,他们以勤劳善良、热情好客而闻名。

在展示区,我们可以看到土族人的民居、土族服饰以及土族传统婚礼的场景。

这里还有土族手工艺品展示区,展示了土族人擅长的羊毛毡织制、刺绣等技艺。

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导游词

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导游词

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导游词【篇一】国家5A级景区,位于青海省东北部,距西宁飞机场50公里,青藏铁路、兰西高速公路穿越高寨镇而过,平大公路、威北公路、宁互公路连接境内主要景点。

距青海省会西宁市31公里,是集游览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民俗、宗教朝觐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逐步发展起来互助县是全国唯一的以土族为主体民族的自治县,被称为”“土族之乡”,在一般人的观念中“土族之乡”便是互助县,土族民族风情又是青海省最具吸引力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因而将互助的整个旅游景区统称为互助土族故土园。

景区内原始纯朴的自然环境、雄奇独特的生态环境、古老神秘的文化遗迹,风格迥异的民族风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极具特色土族民族文化,发育完好的高原生态系统,历史悠久的宗教文化和青稞酒文化构成了互助旅游的四大品牌。

土族是世居于青海的古老民族之一,因其独特的人文与自然条件,而形成的青海土族文化艺术,又以其文化、历史、语言、民俗、艺术、宗教信仰等诸因素的独特而增添几分神秘。

同时,以“二月二擂台会”、“六月六花儿会”、“丹麻会”等民间传统节庆活动和观经会、庙会等吸引着大量游客。

【篇二】互助土族故土园:位于青海省东北部,距青海省会西宁市31公里,境内交通便利,西宁飞机场位于互助县高寨镇,青藏铁路、兰西高速公路穿越高寨镇而过,平大公路、威北公路、宁互公路连接境内主要景点。

是集游览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民俗、宗教朝觐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逐步发展起来。

互助县是全国唯一的以土族为主体民族的自治县,被称为“土族之乡”,在一般人的观念中“土族之乡”便是互助县,是中国南“丝绸之路”和蒙藏两地藏传佛教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更是唐蕃古道上的一棵遗珠。

全县总人口37.5万人,其中土族6.3万人,占总人口的17.33%。

境内原始纯朴的自然环境、雄奇独特的生态环境、古老神秘的文化遗迹,风格迥异的民族风情具有很强的吸力和竞争力。

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导游词

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导游词

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导游词 【篇一】 土族,中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现有人口二十九万,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东部湟水以北,黄河两岸。专家考证,现在土族人所居住的地方,就是历史上“吐谷浑”人居住的地方,现在的土族 ,就是吐谷浑人融合了其他一些民族所形成的一个新的共同体。土族人原有多种自称,新中国建立后,经征求他们意见,统一称之为”土族“。现在在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组自治县威远镇,推出了一个“‘互助土族故土园旅游区”,旅游区面积七平方公里,由”青稞酒之源“,"彩虹部落土族园","纳顿庄园","西部土族民俗文化村","小庄土族民俗文化村"五部分组成,让游客能充分品味到土族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风雅淳朴的歌舞文化,别具特色的民居文化和古朴神秘的宗教文化,还有源远流长的青稞酒文化。现旅游区已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上世纪五十年代,有过一个歌舞节目,一帮男女青年在舞台上边歌边舞,节目名”花儿与少年“,曾风靡一时,歌,很好听,舞,很好看。这个节目来源于土族。

【篇二】 互助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总面积3360平方公里,总人口36.54万人,国民生产总值41600万元,财政收入9000多万元。是国家确定的全国商品量基地县和生态建设示范县,也是青海省主要粮油、生猪、禽蛋生产基地。 全县有耕地105万亩,主产小麦、青稞、蚕豆、洋芋、油菜等;有160万亩可利用天然草场,森林面积196万亩,木材蓄积量名列青海省第二。 互助工业以当地资源为依托,初步形成了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工业体系。现有酿造、建材、印刷、造纸、采矿、冶炼、搪瓷、地毯、农副产品加工等工业企业,1997年工业企业总产值首次超过农业产值,达33446万元。 该县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品种繁多的矿产和丰富的水利资源都有待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公路、铁路四通八达,贯穿全境。邮电通讯畅通,水电供应充足。 热忱欢迎国内外客弊端 来互助观光旅游,投资开发办实业。互助正以崭新的面貌阔步迈向二十一世纪。

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的导游词范文(2篇)

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的导游词范文(2篇)

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的导游词范文 互助土族名族村位于青海省东部、海东地区北部,北倚祁连山脉达坂山,与海北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相接,东北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和永登县毗邻,东南与乐都县接壤,南以湟水为界,与平安县相望,西靠大通县,西南与省会西宁市相接。

土族是我国青海省独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互助是我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土族信仰藏传佛教,能歌善舞,服装富有民族特色。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六月初六、九月初九等民间节日,互助旅游区内多举行丹麻土族花儿会。

近年来,多数学者根据汉、藏文史资料的记载和群众的传说,认为土族是吐谷浑人的后裔。唐时,留居青海的吐谷浑人,逐渐移居青海东部地区,与其他民族交错杂居。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吸收了其他民族成分,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

轮子秋是一项土族体育项目的表演,其惊险刺激的场面令人瞠目。每年冬季碾完场后,人们在平整宽阔的麦场或者宽敞的地场上,把卸掉车棚的大板车车轴连车轮坚立起来,稳固住重心。朝上的一扇车轮上平绑一架长木梯,梯子两端牢固地系上皮绳或麻绳挽成的绳圈。两人相向推动木梯,使之旋转,然后乘着惯性分别坐或站在绳圈内,快地转动起来,并表演出各种令人瞠目结舌的惊险动作,令人喝彩。观看的人还不时地帮推木梯,使之加速旋转。有时,一大群服装艳丽的男女青年在旁边围成圆圈,载歌载舞,势如众星簇月。 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的导游词范文(2) 欢迎大家来到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在这里,我们将为大家带来土族文化的丰富魅力和独特风情。现在,请随我一起开始这次精彩的导游之旅! 一、故土园简介 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位于中国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境内,是一座集景观展示、文化传承、旅游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故土园占地面积*** 平方米,由主要景区、建筑群和展示区组成。园内依托土族民俗文化,旨在让游客亲身感受土族的生活、民风和传统文化,让土族文化在世界上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二、土族简介 土族是中国土著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青海、甘肃、宁夏等地。他们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土族人民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崇尚自由和和平。同时,土族民俗文化也是土族人民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产物,许多传统的节日和习俗都与土地、水、群山紧密相连。 三、主要景区介绍 1. 土族民居展示区 这里是游客们领略土族传统建筑风格的最佳地点。园内重现了土族传统民居的建筑风貌,包括四合院、骑楼及传统彩画雕梁等,让游客们亲身感受土族人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习俗。 2. 土族艺术表演区 在这里,我们将为大家呈现土族民间艺术表演,包括传统歌舞、器乐演奏和服装展示等。游客们可以欣赏到土族独特的音乐和舞蹈,感受土族人民的热情和豪放,带给大家视听的双重享受。 3. 互助土族风情村 这是一个集生态观光、游玩娱乐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游客们可以体验农耕文化、观赏壮丽的自然风光,还可以尝试土族传统手工艺制作和民俗游戏等,真正融入到土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 4. 土族饮食文化区 这里将为游客们展示土族的传统饮食文化和独特口味。游客们可以品尝到土族特色菜肴,如羊肉、奶酪和酸奶等。土族人民深知食物对生活的重要性,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使得土族饮食文化丰富多样,独具特色。 四、旅游注意事项 1. 尊重土族的传统文化和习俗,遵守景区规定和相关禁令,爱护景区环境和设施; 2. 遵循导游的指引和安排,注意安全,不随意触摸文物和植物,不攀爬景区建筑和山岩; 3. 注意保暖和防晒,景区海拔较高,气温变化大,必须做好防护工作; 4. 拍照时请遵守相关规定,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5. 购买土族特色产品时,请认准正规渠道,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 希望以上的导游词对大家有所帮助,让大家在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能够充分感受到土族文化的魅力,度过一个愉快的旅程!谢谢大家!

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的导游词范本(二篇)

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的导游词范本(二篇)

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的导游词范本互助土族故土园:位于青海省东北部,距青海省会西宁市____公里,境内交通便利,西宁飞机场位于互助县高寨镇,青藏铁路、兰西高速公路穿越高寨镇而过,平大公路、威北公路、宁互公路连接境内主要景点。

是集游览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民俗、宗教朝觐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逐步发展起来。

互助县是全国唯一的以土族为主体民族的自治县,被称为“土族之乡”,在一般人的观念中“土族之乡”便是互助县,是中国南“丝绸之路”和蒙藏两地藏传佛教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更是唐蕃古道上的一棵遗珠。

全县总人口____万人,其中土族____万人,占总人口的____%。

境内原始纯朴的自然环境、雄奇独特的生态环境、古老神秘的文化遗迹,风格迥异的民族风情具有很强的吸力和竞争力。

被开辟为国家森林地质公园的北山景区、以山光水色取胜的南门峡风景区,还有“湟北诸寺之母”—佑宁寺、以龙泉和歌会著称的五峰寺、千仞绝壁上的白马寺、古朴醇厚的土族民俗等,构成了一幅西部最具魅力的名胜画卷,常令人魂牵梦绕,____年互助土族故土园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土族民俗风情:土族是世居于青海的古老民族之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当中,土族人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并以淳朴、善良、好客闻名远近。

土族有自己的语言、能歌善舞,土族姑娘心灵手巧,擅长刺绣,盘绣工艺举世独有。

土族有自己的节日—纳顿节,每逢节日土族人民身着盛装,跳“安召舞”、转“轮子秋”、唱花儿、赛马、摔跤、耍武术等文体活动。

此外,土族民居、婚丧嫁娶习俗独具特色,土族婚礼十分有趣,整个婚礼在歌舞中进行。

还有土族服饰,配以七彩颜色,艳丽无比。

土族有自己的文学艺术,故事众多、歌谣丰富,叙事诗、婚礼歌、宴席曲等各有韵味。

____年以来,土族盘绣、土族轮子秋、土族服饰、丹麻花儿会、土族婚礼、土族长篇叙事诗《拉仁布与吉门索》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的导游词

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的导游词

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的导游词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的导游词作为一名特地为游客供应关怀的导游,通常需要预备好一份导游词,导游词是我们引导巡游时使用的讲解词。

怎样写导游词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我细心整理的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的导游词,欢送大家借鉴与参考,期望对大家有所关怀。

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的导游词1土族,中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现有人口二十九万,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东部湟水以北,黄河两岸。

专家考证,如今土族人所居住的地方,就是历史上“吐谷浑〞人居住的地方,如今的土族,就是吐谷浑人融合了其他一些民族所形成的一个新的共同体。

土族人原有多种自称,新中国建立后,经征求他们意见,统一称之为〞土族“。

如今在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组自治县威远镇,推出了一个“‘互助土族故土园旅游区〞,旅游区面积七平方公里,由〞青稞酒之源“,"彩虹部落土族园","纳顿庄园","西部土族民俗文化村","小庄土族民俗文化村"五局部组成,让游客能充分品尝到土族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风雅淳朴的歌舞文化,别具特色的民居文化和古朴惊异的宗教文化,还有源远流长的青稞酒文化。

现旅游区已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上世纪五十年月,有过一个歌舞节目,一帮男女青年在舞台上边歌边舞,节目名〞花儿与少年“,曾风行一时,歌,很好听,舞,很好看。

这个节目来源于土族。

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的导游词2互助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总面积3360平方公里,总人口36.54万人,国民生产总值41600万元,财政收入9000多万元。

是国家确定的全国商品量基地县和生态建立示范县,也是青海省主要粮油、生猪、禽蛋生产基地。

全县有耕地105万亩,主产小麦、青稞、蚕豆、洋芋、油菜等;有160万亩可利用自然草场,森林面积196万亩,木材蓄积量名列青海省其次。

互助工业以当地资源为依托,初步形成了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工业体系。

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导游词

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导游词

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导游词 【篇一】 互助土族名族村位于青海省东部、海东地区北部,北倚祁连山脉达坂山,与海北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相接,东北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和永登县毗邻,东南与乐都县接壤,南以湟水为界,与平安县相望,西靠大通县,西南与省会西宁市相接。 土族是我国青海省独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互助是我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土族信仰藏传佛教,能歌善舞,服装富有民族特色。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六月初六、九月初九等民间节日,互助旅游区内多举行丹麻土族花儿会。 近年来,多数学者根据汉、藏文史资料的记载和群众的传说,认为土族是吐谷浑人的后裔。唐时,留居青海的吐谷浑人,逐渐移居青海东部地区,与其他民族交错杂居。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吸收了其他民族成分,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 轮子秋是一项土族体育项目的表演,其惊险刺激的场面令人瞠目。每年冬季碾完场后,人们在平整宽阔的麦场或者宽敞的地场上,把卸掉车棚的大板车车轴连车轮坚立起来,稳固住重心。朝上的一扇车轮上平绑一架长木梯,梯子两端牢固地系上皮绳或麻绳挽成的绳圈。两人相向推动木梯,使之旋转,然后乘着惯性分别坐或站在绳圈内,快地转动起来,并表演出各种令人瞠目结舌的惊险动作,令人喝彩。观看的人还不时地帮推木梯,使之加速旋转。有时,一大群服装艳丽的男女青年在旁边围成圆圈,载歌载舞,势如众星簇月。

【篇二】 互助土族名族村位于青海省东部、海东地区北部,北倚祁连山脉达坂山,与海北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相接,东北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和永登县毗邻,东南与乐都县接壤,南以湟水为界,与平安县相望,西靠大通县,西南与省会西宁市相接。 土族是我国青海省独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互助是我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土族信仰藏传佛教,能歌善舞,服装富有民族特色。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六月初六、九月初九等民间节日,互助旅游区内多举行丹麻土族花儿会。 近年来,多数学者根据汉、藏文史资料的记载和群众的传说,认为土族是吐谷浑人的后裔。唐时,留居青海的吐谷浑人,逐渐移居青海东部地区,与其他民族交错杂居。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吸收了其他民族成分,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 轮子秋是一项土族体育项目的表演,其惊险刺激的场面令人瞠目。每年冬季碾完场后,人们在平整宽阔的麦场或者宽敞的地场上,把卸掉车棚的大板车车轴连车轮坚立起来,稳固住重心。朝上的一扇车轮上平绑一架长木梯,梯子两端牢固地系上皮绳或麻绳挽成的绳圈。两人相向推动木梯,使之旋转,然后乘着惯性分别坐或站在绳圈内,快地转动起来,并表演出各种令人瞠目结舌的惊险动作,令人喝彩。观看的人还不时地帮推木梯,使之加速旋转。有时,一大群服装艳丽的男女青年在旁边围成圆圈,载歌载舞,势如众星簇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6
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的导游词范文5篇
互助土族故土园景区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境
内,距青海省会西宁市31公里,总规划面积6.81平方公里,其中核心游
览区达3.25平方公里。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的导游
词范文5篇,欢迎借鉴参考。
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的导游词范文5篇(一)
互助土族名族村位于青海省东部、海东地区北部,北倚祁连山脉达
坂山,与海北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相接,东北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和永
登县毗邻,东南与乐都县接壤,南以湟水为界,与平安县相望,西靠大通
县,西南与省会西宁市相接。
土族是我国青海省独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互助是我国唯一的土族自
治县,土族信仰藏传佛教,能歌善舞,服装富有民族特色。每年农历五月
初五、六月初六、九月初九等民间节日,互助旅游区内多举行丹麻土族花
儿会。
近年来,多数学者根据汉、藏文史资料的记载和群众的传说,认为
土族是吐谷浑人的后裔。唐时,留居青海的吐谷浑人,逐渐移居青海东部
地区,与其他民族交错杂居。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吸收了其他民族
成分,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
轮子秋是一项土族体育项目的表演,其惊险刺激的场面令人瞠目。
每年冬季碾完场后,人们在平整宽阔的麦场或者宽敞的地场上,把卸掉车
棚的大板车车轴连车轮坚立起来,稳固住重心。朝上的一扇车轮上平绑一
2 6

架长木梯,梯子两端牢固地系上皮绳或麻绳挽成的绳圈。两人相向推动木
梯,使之旋转,然后乘着惯性分别坐或站在绳圈内,快地转动起来,并表
演出各种令人瞠目结舌的惊险动作,令人喝彩。观看的人还不时地帮推木
梯,使之加速旋转。有时,一大群服装艳丽的男女青年在旁边围成圆圈,
载歌载舞,势如众星簇月。
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的导游词范文5篇(二)
互助土族故土园:位于青海省东北部,距青海省会西宁市31公里,
境内交通便利,西宁飞机场位于互助县高寨镇,青藏铁路、兰西高速公路
穿越高寨镇而过,平大公路、威北公路、宁互公路连接境内主要景点。是
集游览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民俗、宗教朝觐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自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逐步发展起来。
互助县是全国唯一的以土族为主体民族的自治县,被称为"土族之
乡",在一般人的观念中"土族之乡"便是互助县,是中国南"丝绸之路"和
蒙藏两地藏传佛教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更是唐蕃古道上的一棵遗珠。全
县总人口37.5万人,其中土族6.3万人,占总人口的17.33%。境内原始纯
朴的自然环境、雄奇独特的生态环境、古老神秘的文化遗迹,风格迥异的
民族风情具有很强的吸力和竞争力。被开辟为国家森林地质公园的北山景
区、以山光水色取胜的南门峡风景区,还有"湟北诸寺之母"—佑宁寺、以
龙泉和歌会著称的五峰寺、千仞绝壁上的白马寺、古朴醇厚的土族民俗等,
构成了一幅西部最具魅力的名胜画卷,常令人魂牵梦绕,20xx年互助土族
故土园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土族民俗风情:土族是世居于青海的古老民族之一,在长期的发展
3 6

过程当中,土族人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
并以淳朴、善良、好客闻名远近。土族有自己的语言、能歌善舞,土族姑
娘心灵手巧,擅长刺绣,盘绣工艺举世独有。土族有自己的节日—纳顿节,
每逢节日土族人民身着盛装,跳"安召舞"、转"轮子秋"、唱花儿、赛马、
摔跤、耍武术等文体活动。此外,土族民居、婚丧嫁娶习俗独具特色,土
族婚礼十分有趣,整个婚礼在歌舞中进行。还有土族服饰,配以七彩颜色,
艳丽无比。土族有自己的文学艺术,故事众多、歌谣丰富,叙事诗、婚礼
歌、宴席曲等各有韵味。20xx年以来,土族盘绣、土族轮子秋、土族服饰、
丹麻花儿会、土族婚礼、土族长篇叙事诗《拉仁布与吉门索》被列入国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每年农历5月至10月间,土族奇特的"轮子秋、
安召舞表演"和各地举行的"花儿会"此起彼伏,歌声悠扬。因其独特的人
文与自然条件,而形成的青海土族文化艺术,又以其文化、历史、语言、
民俗、艺术、宗教信仰等诸因素的独特而增添几分神秘。同时,以"二月
二擂台会"、跳神会、神舞会、六月六、六月十一日的丹麻会等民间传统
节庆活动和观经会、庙会等吸引着大量游客。
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的导游词范文5篇(三)
国家5A级景区,位于青海省东北部,距西宁飞机场50公里,青藏
铁路、兰西高速公路穿越高寨镇而过,平大公路、威北公路、宁互公路连
接境内主要景点。距青海省会西宁市31公里,是集游览观光、休闲度假、
体验民俗、宗教朝觐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逐步发展起来 互助县是全国唯一的以土族为
主体民族的自治县,被称为""土族之乡",在一般人的观念中"土族之乡"
4 6

便是互助县,土族民族风情又是青海省最具吸引力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因而将互助的整个旅游景区统称为互助土族故土园。
景区内原始纯朴的自然环境、雄奇独特的生态环境、古老神秘的文
化遗迹,风格迥异的民族风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极具特色土族
民族文化,发育完好的高原生态系统,历史悠久的宗教文化和青稞酒文化
构成了互助旅游的四大品牌。土族是世居于青海的古老民族之一,因其独
特的人文与自然条件,而形成的青海土族文化艺术,又以其文化、历史、
语言、民俗、艺术、宗教信仰等诸因素的独特而增添几分神秘。同时,以
"二月二擂台会"、"六月六花儿会"、"丹麻会"等民间传统节庆活动和观经
会、庙会等吸引着大量游客。
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的导游词范文5篇(四)
互助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海东地区北部,北倚祁连山脉达
坂山,与海北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相接,东北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和永
登县毗邻,东南与乐都县接壤,南以湟水为界,与平安县相望,西靠大通
县,西南与省会西宁市相接。矿产资源丰富,气候舒适,历史悠久。
互助土族县旅游资源丰富。北山国家森林公园即北山林场,面积400
多平方公里,位于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北部,区内古木参天,松柏香
馨,山花烂漫,峡高谷深,危崖壁立,有十八盘、黄垭豁、湖勒天池、老
虎口、妖魔洞大呢感众多奇景。妖魔洞大呢感众多奇景。此外,还有彩虹
的故乡、土族的家乡——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互助土族故土园。助土族故土园内原始纯朴的自然环境、雄奇独特的
生态环境、古老神秘的文化遗迹,风格迥异的民族风情具有很强的吸力和
5 6

竞争力。被开辟为国家森林公园的北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山光水色取胜的
南门峡风景区、以龙泉和歌会著称的五峰山,还有湟北诸寺之母—佑宁寺、
千仞绝壁上的白马寺、古朴醇厚的土族民俗等,构成了一幅西部最具魅力
的名胜画卷,常令人梦牵魂绕。除此之外,南门峡水库、白马寺、佑宁寺、
五峰山等也是旅游好去处。
互助县四季皆宜旅游。互助县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年
均气温3.4℃,年降水量400-600毫米。冬不冷夏不热。
从互助县境内发现地大量历史文物及考古资料证明,早在5020xx
年前,互助地区就已经有先民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息,与大自然进行着
艰苦地斗争,创造了自己地古老文明。这一时期人类社会已进入新石器时
代,人们已经使用磨制地生产工具-石器,并学会制造日常生活中地主要
用具-陶器。随着黄河和湟水流域人类不断地繁衍生息,社会地不断推进,
人们征服大自然地手段不断提高,约在公元前20xx年左右,湟水流域地
人类即步入青铜时代。学术界认为,青海地区地青铜器时代诸文化乃至新
石器时代地文化均属于青藏高原古老民族-羌族的文化遗存。
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的导游词范文5篇(五)
互助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总面积3360平方公里,总人
口36.54万人,国民生产总值41600万元,财政收入9000多万元。是国
家确定的全国商品量基地县和生态建设示范县,也是青海省主要粮油、生
猪、禽蛋生产基地。
全县有耕地105万亩,主产小麦、青稞、蚕豆、洋芋、油菜等;有
160万亩可利用天然草场,森林面积196万亩,木材蓄积量名列青海省第
6 6

二。 互助工业以当地资源为依托,初步形成了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工业
体系。现有酿造、建材、印刷、造纸、采矿、冶炼、搪瓷、地毯、农副产
品加工等工业企业,1997年工业企业总产值首次超过农业产值,达33446
万元。
该县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品种繁多的矿产和丰富的水利资源都有待
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公路、铁路四通八达,贯穿全境。邮电通
讯畅通,水电供应充足。 热忱欢迎国内外客弊端 来互助观光旅游,投资
开发办实业。互助正以崭新的面貌阔步迈向二十一世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