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的质量检验标准

线束的质量检验标准

线束的质量检验标准

作者:华银

线束产品都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重重把关,确保质量合格后,才会把货发给客户。生产的线束产品不仅质量可靠,而其安全性能极高,这源于我们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对线束产品从耐温性、耐振动和耐盐雾三方面进行检测,以下是线束产品的检验标准:

耐温性

线束经低温-25°C、高温70°C,各120Min试验后:

1.线束包扎绝缘物应紧密、均匀、不松散;采用保护套管时,应无移位和影响电线弯曲现象。

2.无特殊要求时,胶带保护层应包紧,其吞接不少于4mm,其表面不得有粗大的接头及间隙。

3.纱线保护层表面的疏松程度应均匀一致。

4.塑料套管、波纹管均良好的固定包扎在线束上。波纹管的阻燃性应良好,不燃烧或燃烧速度不大于50mm/min,且在60s内能自熄

耐振动

线束经Q/FTA036规定进行定频振动、扫频振动试验,结果应:

1.端子应分别压紧在导体和绝缘层上,导体不应压断。

2.端子与电线连接应牢固,在规定的拉力下不应损伤和脱开。

3.塑料套管、波纹管均良好的固定包扎在线束上。

4.线束电线与端子在连接处的绝缘套管应紧套在连接部位上,无脱开、移位现象

5.线束中线路导通率为100%,无短路、错位现象

耐盐雾

线束经QC/T413规定的盐雾试验后,应:

1.金属卡子表面应有防护处理,不允许有毛刺、锈蚀、斑痕等缺陷;

2.线束中线路导通率为100%,无短路、错路现象

耐温性、耐振动和耐盐雾检验,使得线束产品从质量上杜绝以次充好,实实在在做到,质量可靠,安全性能高,让客户用每条线束产品,都能够用的放心。

线束检验标准

线束通用检验规范版本:A0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版本修改记录:

1. 目的: 使生产制作人员和检验人员有统一的标准可依。 2.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冲制裸压端子压接作业方法、检验标准及判定标准。 3.规范性引用文件: IPC-A-620 线缆及线束组件的一般要求 UL486A 电线与端子压接拉力测试标准 4. 术语与定义: 4.1 端子拉脱力:端子和导体压接后,将导体从端子中拉脱时的所需最小分离力。 4.2 压接高度:端子和导体压接后,在导体压接区所形成的闭合压接截面的最大高度。

5. 制作与检验要求 5.1 端子各部分区域的示意图: 序 号 名称示意图1绝缘皮检查窗 2喇叭口 3刷尾检查窗 4锁紧翼/锁紧舌/锁紧弹 片 5绝缘皮压接区6导体压接区 7端子结合区/装配功能 区 8料带残耳/料带头9接线柱挡耳/止位挡片

5.2 裁线检验标准 5.2.1 导体损伤: 状态图示描述 理想状态 导体没有划伤,缺口,被切断或者其他损伤 匀收状态 导体划伤,缺口和被切断的程度不能超出表1范围 拒收状态 划伤,缺口或被切断的导体程度超出表1范围 表1: 导体数量(根) 对于导线有划伤,缺口和 切断的最大范围 对于铆压端子可以接受导 线有划伤,缺口和切断的最大 范围 对于焊接端子可以接 受导线有刻痕、切断的最大 范围 小于7000 7-15101

16-25302 26-40433 41-60544 61-120655大于1216%5%5% 5.2.2 绝缘损伤: 状态图示描述 理想状态 绝缘层被切的整齐且沒有被收缩,变长,碎屑,变色,腐蚀或烧伤。 匀收状态 绝缘层经过剥皮后有轻微的均衡的印痕。 绝缘层的厚度減少不超过20%。 绝缘层的不平整度要小于绝缘层外径的50%或者小于1mm。 绝缘层在剥皮过程中产生变色。

产品质量检验制度标准范本

编号:QC/RE-KA9574 产品质量检验制度标准范本 In order to make the rules open, maintain the collective coordination, safeguard the interests, so a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power of the group, and realize the legal basis of management. (规章制度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品质量检验制度标准范本 使用指南:本规章制度文件适合在管理中,为使规则公开化,让所有人保持集体的协调,维护集体的利益,从而充分发挥团体的力量,实现管理有法可依,内部运行有规则保障。文件可用word任意修改,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编辑。 产品质量检验制度 一、质量检验科是产品的质量检验和监督的专职机构,对原材料进厂,产品生产的过程检验以及产品入库、出厂全过程的质量检验负责,节实做到不合格原材料不进厂,不合格的半成品不流入下道工序,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 二、质量检验工作严格按国家标准,产品图样进行检验,生产过程各工序的检验实行“三检制”(自检、互检、专检),生产工人坚持高标准,严格要求,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专职检验人员严把质量关。

三、产品的过程检验由各工序的检验员负责,将检验合格的半成品交付下道工序,不合格品另行堆放。 四、产品的成品检验(出厂检验),由专职检验员负责,成品检验员必须对产品过程检验和控制全面了解,确定无误再进行成品检验,合格品填写入库单入库 篇2:二次装修工程质量检验员的岗位职责 二次装修工程质量检验员的岗位职责 (1)督促施工班组对已完成的项目内容即使进行自检、交接检和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如实记录,并予以复查,监督和掌握质量概况,发现问题即使纠正,确保工程质量;

汽车低压线束设计规范

汽车低压线束设计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低压线束设计的一般步骤、方法和所参考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规定了图样所包含的内容及标准化要求;规范所选用的材料规格和型号的一般要求;规范线束分支、长度的表示方法;规定图样所需标定的尺寸、技术要求;规定图样幅面、视图;规定比例、线型和块的处理;选型的计算方法、低压插接件选型原则及要求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4690 技术制图比例 GB/T 14691 技术制图字体 JB/T 8139 公路车辆用低压电缆 QC/T 413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QC/T 414 汽车用低压电线的颜色 QC/T 417.1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一部分定义、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汽车部分) QCn 29010 汽车用低压电线接头型式、尺寸和技术要

求 QCn 29013 汽车用蓄电池电线接头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 QC/T 29106-2004 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3 术语 本标准采用下列及QC/T 417.1中的定义。 3.1 干线:电线束中两根或两根以上电线包扎在一起的部分(如图1所示)。 3.2 支线:电线束中电线的末端没有包扎的部分或单根电线(如图1所示)。 3.3 分支点:电线束中干线与干线或干线与支线中心线的交点(如图l所示)。 3.4 接点:电线与电线的连接点(如图1所示)。 3.5 端子:插接件的统称。 3.6 干区:安装在车箱内部或密闭舱体等无涉水部位的电线束不需做特殊防水防护处理的区域。 3.7 湿区:除干区以外,电线束易受水浸需做特殊防水防护处理的区域。 3.8 插头(插片):插入插座(插簧)可以完成电气连接的插接件(如图2所示)。 3.9 插座(插簧):接受插头(插片)形成电气连接的插接件(如图2所示)。

线束检验标准

线束通用检验规范 版本:A 编制/日期:_____________ 审核/日期:_____________ 批准/日期:_____________ 版本修改记录:

1. 目的: 使生产制作人员和检验人员有统一的标准可依。 2.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冲制裸压端子压接作业方法、检验标准及判定标准 3?规范性引用文件: IPC-A-620 线缆及线束组件的一般要求 UL486A 电线与端子压接拉力测试标准 4. 术语与定义: 4.1端子拉脱力:端子和导体压接后,将导体从端子中拉脱时的所需最小分离力。 4.2压接高度:端子和导体压接后,在导体压接区所形成的闭合压接截面的最大高度 5. 制作与检验要求 5.1端子各部分区域的示意图:

示意图 序号名称 1绝缘皮检查窗 2喇叭口 3刷尾检杳窗 4锁紧翼/锁紧舌/锁紧弹片 5绝缘皮压接区 6导体压接区 7端子结合区/装配功能区 8料带残耳/料带头 9接线柱挡耳/止位挡片 5.2 裁线检验标准 521导体损伤: 状态图示描述

大于121 6% 5% 5% 描述 5.3线材处理一沾锡 先沾锡以确保被锡焊的芯线形成一个统一的、可焊性的表面。多股芯线沾锡有一个附加的好处: 能将单股的芯线沾在一起,以使整个的芯线能够焊在端子上或附件的焊点上,而不是单股的芯线外露。 5.2.2 绝 522绝 状态 理想状态 绝缘层被切的整齐且沒有被收缩, 变长,碎屑,变色,腐蚀或烧伤。 绝缘层被切的整齐且沒有被收缩, 变长,碎屑,变色,腐蚀或烧伤。 匀收状态 绝缘层经过剥皮后有轻微的均衡 的印痕。 绝缘层经过剥皮后有轻微的均衡 的印痕。 绝缘层的厚度減少不超过 20% 绝缘层的不平整度要小于绝缘层 外径的50%或者小于1mm 绝缘层的不平整度要小于绝缘层 外径的50%或者小于1mm 绝缘层在剥皮过程中产生变色。 绝缘层被切开或损伤 绝缘层的厚度減少超过 20% 拒收状态 绝缘层的不平整度大于绝缘层外 径的50%或者或1mm 绝缘层烧焦 绝缘层熔到导体里

QCT417.3-2001-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3部分单线片式插接件的尺寸和特殊要求内容

QC/T417.1~417.5-2001(2001-08-21发布,2001-12-01实施) 前言 本标准参照ISO 8092.1~.4系列标准制定。本标准在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的总标题下分为五部分: ——第1部分:定义,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汽车部分) ——第2部分: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摩托车部分) ——第3部分:单线片式插接件尺寸和特殊要求 ——第4部分:多线片式插接件尺寸和特殊要求 ——第5部分:用于单线和多线插接的圆柱式插接件尺寸和特殊要求 随着我国汽车产品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器插接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参照ISO 8092.2:1996制定车用电线束插接器试验方法和性能要求标准过程中,汽车整车厂普遍认为ISO 8092中对插接器性能要求较低,希望提高性能要求,而这些提高的性能要求,对于摩托车用插接器显得过高,因此,经协商将插接器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分汽车和摩托车两部分制定,即第1部分:定义,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汽车部分),在采用ISO 8092.2:1996容基础上,将部分性能要求提高并相应增加了一些性能要求及相应的试验方法,试验方法除有些直接采用国际标准的容,其余均采用国家标准及相关行业标准。第2部分: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摩托车部分),技术容等同采用ISO 8092.1996。 QC/T 417.3~QC/T 417.5分别等同采用ISO 8092.1、.3、.4:1996的容。 本系列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QC/T 417-1999,QC/T 418-1999,QCn 29012-1991。 本系列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 本系列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系列标准第1部分起草单位:天海汽车电气;主要起草人:王来生、王荣喜。 本系列标准第2部分起草单位:高邮电器厂;主要起草人:何玉光、吴长红、俊。 本系列标准第3、4、5部分起草单位:天海汽车电气、高邮电器厂。 中华人民国汽车行业标准 车用电线束插接 器 QC/T 1417.3-2001 代替QC/T 417-1999 第3部分单线片式插接件的尺寸和特殊要 求 QC/T 418-1999 QCn 29012-1991

质量证明书(格式)

压力容器 产品质量证明书 产品名称 产品编号 质量保证工程师(签章) 单位法定代表人(签章) 质量检验专用(公章) 产品合格证 制造单位 制造许可证编号 产品名称类别 设计单位 设计批准书编号 图号订货单位 产品编号制造编号 制造完成日期年月日 本压力容器产品经质量检验符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设计图样和技术条件的要求。

质量总检验员签字200 年月日 质量检验专用(公章)200 年月日 产品技术特性 产品编号 技术参数设计压力:壳程(壳体)Mpa 管程(夹套)Mpa 设计温度:壳程(壳体)℃管程(夹套)℃工作介质:壳程(壳体)管程(夹套) 最高工作压力:壳程(壳体)Mpa 管程(夹套)Mpa 结构型式:单层多层(热套绕带包扎) 换热面积m2 容积m3 重量kg 规格:内径φmm 壁厚mm 总长总高mm 压力试验耐压试验:壳程(壳体)Mpa 管程(夹套)Mpa 气密性试验:壳程(壳体)Mpa 管程(夹套)Mpa 补强圈焊缝密封试验压力Mpa 无损检测无损检测方法仪器 图样规定无损检测比例% 单条焊缝实际检测最小比例% 焊缝总长A类焊缝m B类焊缝m 实际无损检测长度A类焊缝m B类焊缝m 增加检测比例符合标准规定无此项

施工依据设计标准 制造标准 (现场组焊标准) 无损检测标准 年月日

产品主要受压元件使用材料一览表 序号 主要 受压元件 主要受压元件使用的材料 入厂 材料 标志 数据 来源 化学成分(%) 力学性能弯曲试验名称件号 牌 号 规 格 (m m) 炉 批 号 生 产 单 位 供 应 状 态 C M n Si P S 屈服 点 σs( Mpa ) 抗拉 强度 σb( Mpa ) 延长 率 (δ5) 冲击实验 弯曲 角度 弯轴 直径 (D-a) 温度 (℃) 冲击 力 (J) 硬度 (HB) 供应值 复验值 供应值 复验值 供应值 复验值 供应值 复验值 供应值 复验值 供应值 复验值 供应值 复验值 供应值 复验值 供应值 复验值 审核人: 填表人: 年月日 共页第页

最新版线束标准

1) Q/SQR

前言 本标准参考QC/T29106标准,在满足奇瑞汽车的产品性能的实际情况下制定的。 本标准作为产品质量抽查检验的依据。同时在格式和内容的编排上均符合GB/T1.1-2000和GB/T1.2-2002的规定。 本标准与上一版本的标准主要区别如下: 1.规范性引用文件的更改如下: 增加(新的引用标准): Q/SQR.04.228 汽车用熔断器 Q/SQR.04.295 线束波纹管 Q/SQR.04.421 电线束绝缘胶带标准 Q/SQR.04.572 线束紧固件标准(试用) Q/SQR.04.923 轿车、轻型汽车温度场底盘测功机法 替换: 将QC/T 417.1~QC/T417.5改为引用Q/SQR.04.935标准。 2.术语和定义的更改 更改端子、护套的定义,删除插接件的定义。 新增插接器、插头、插座的定义。 3.要求中做的更改如下: 在4.2.4中增加绝缘套管与孔中心的距离。 在4.2.5中对紧固件、主干、分支的公差进行分类规定。 在4.4.5、4.4.7、4.6.2中更改为采用Q/SQR.04.935标准的检测方法。 在4.12中对电线束的工作温度及贮存温度等级进行更改。 新增4.2.6 护套末端与保护材料之间的尺寸要求。 新增4.2.7 线束双绞线要求。 新增4.3.9、4.3.10、4.3.11、4.3.12对电线束的附件材料要求。 4.试验方法中更改如下: 在5.5中将测试速度由25mm/min~l00mm/min改为50±10mm/min。 在5.7中更改为采用Q/SQR.04.935标准的测试方法。 在5.16中更改为采用Q/SQR.04.923标准的测试方法。 5.检验规则中更改如下: 在6.3中增加对4.2.6、4.2.7的检验。 6.标志、包装、储存和保管更改如下 在7.12中a)产品名称要求为中英文,b)改为产品图号,增加f)项图纸版本号。 本标准由奇瑞汽车有限公司乘用车工程研究一院提出。 本标准由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标准管理科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奇瑞汽车有限公司乘用车工程研究一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定华、赵松岭、徐海良、杨宁、陈明业 本标准所代替的标准历次发布情况为:Q/SQR.04.030-2003、Q/SQR.04.030-2005、Q/SQR.04.030-2006

质量检验指导书

质量检验指导书 质量检验指导书的主要作用,是使检验人员按检验指导书规定的检验项目、检验要求和检验方法进行检验,保证质量检验工作的有效性,以防止错检、漏检等情况发生。 质量检验指导书的格式,通常根据企业的不同类型、不同检验流程等具体情况进行设计。下表1为某汽车制造分厂在质量检验计划管理标准中提供的一份实用的产品质量检验指导书格式样本。 表1 产品质量检验指导书 产品名称零件号 零件名称使用单位 项目号质量特性要求检查方法检查频次 编制 校 对批准 资料来源:刘广第?质量管理学(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表2 产品质量检验指导书 零件 名称 零件件号检验频次发出日期TTA1B×30-02-100全检 注意事项1、测量前清除毛刺和硬点。 2、在使用杠杆卡规检验时,活动脚需松开进出,防止零件表面划伤。 3、需用量块校准尺寸,并清除量块误差。 4、在检验接触精度时,需保持塞规清洁,防止拉毛、起线。 5、在使用各种量仪时,应具备有效期内的合格证。 序号检验项目检验要求测量 器具 检验方 法、方案 重要度内径

1尺寸公差:配合 间隙 < 0.01 千分 尺、 量 块、 杠杆 卡规 与100件 研配,莫 氏锥孔处 允许略小 2级 2粗糙度:外圆0.1样板 比较 目测  3粗糙度:处0.4样板 比较 目测  4粗糙度:莫氏#4 锥孔 0.4/8 样板 比较 目测  5*圆度:外圆0.002杠杆 卡规 H3-42级Δ 6*平行度:0.002杠杆 卡规 1—22级Δ (以下略) 注:*为关键项目,不得申请回用 Δ为工序质量控制点 资料来源:刘广第?质量管理学(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表2为某零件的质量检验指导书。由表2清楚可见,质量检验指导书也是检验规程,它相当于传统质量检验管理中的“质量检验卡”。通常,对建立质量控制点的工序,以及关键和重要的零件都必须编制“检验指导书”。检验指导书应对被检验的质量特性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并规定检验方法、抽样方案、所需量具、仪表,以及检验示意图等。 编制质量检验指导书的主要要求如下: ⑴列出所有质量特性,并对质量特性的要求要明确、具体,使操作者和检验人员容易掌握和理解。包括缺陷的严重分级、尺寸公差、检测秩序、检测频率、抽样方案等有关内容。 ⑵针对质量特性不同的要求,合理选择适用的测量工具或仪表,并在检验指导书中标明其型号、规格和编号,说明其使用方法。 ⑶采用抽样检验时,应正确选择并说明抽样方案。根据具体情况及

QCT29106线束技术条件

QC/T 29106-2004 (2004-02-10发布,2004-08-01实施)代替QC/T 29106-1992 前 言 本标准是QC/T 29106-1992《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的修订版本。 本标准修订过程中以德国、法国、韩国等国家同行业的企业标准为主要参考对象。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QC/T29106-1992。 本标准与QC/T 29106-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引用标准GB/T 13527.2、HG 2196、QB/T 2423和QC/T 238。 ——术语和定义中增加了"干区"、"湿区"、"刺破连接",并在技术要求中增加了相应的规定。 ——增加了压接接点横断面的技术要求。 ——增加了导体标称截面积规格和与其对应的拉力值。 ——增加了密封塞压接的技术要求。 ——对电线束的使用环境温度、耐高低温性能、耐湿热性能、耐振动性能、耐盐雾性能及对应的试验方法作了修改。 ——增加了耐温度变化性能要求。 ——将耐油性能要求改为耐工业溶剂性能要求。 ——出厂检验增加了"接点防水"、"无焊料焊接接点撕裂力"、"密封塞压接"项目的检验。 ——对型式检验产品的抽样方法、编组、检验项目和检验顺序作了修改。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长春市灯泡电线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玉德、汤曼如、方兴亚、姜树森、张杰、钱程。

QC/T 29106-2004 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低压电线束(以下简称电线束)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储存和保管。 本标准适用于标称电压低于50V的各种汽车用电线束(含单根线)。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 11121 汽油机油 GB 17930 车用无铅汽油 GB/T 13527.2 软聚氯乙烯管(电线绝缘用) HG/T 2196 机动车辆用橡胶材料 JB/T 6313.1 电工铜编织线 一般规定 JB/T 6313.2 电工铜编织线 斜纹编织线 JB/T 6313.3 电工铜编织线 直纹编织线 JB/T 8139 公路车辆用低压电缆(电线) JJG 4 钢卷尺 QB/T 2423 聚氯乙烯(PVC)电气绝缘压敏胶粘带 QC/T 238 汽车零部件的储存和保管 QC/T 413-2002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QC/T 414 汽车用低压电线的颜色 QC/T 417.1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 第1部分:定义、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汽车部分) QC/T 417.3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 第3部分:单线片式插接件的尺寸和特殊要求 QC/T 417.4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 第4部分:多线片式插接件的尺寸和特殊要求 QC/T 417.5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 第5部分:用于单线和多线插接器的圆柱式插接件的尺寸和特殊要求 QCn 29010 汽车用低压电线接头 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 QCn 29013 汽车用蓄电池电线接头 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

各工序质量检验标准范文

各工序质量检验标准(初稿) 制订单位 质量管理处 发行日期 2010年09月25日 生效日期 各工序质量检验标准(初稿)目的

为了提高公司产品的质量,确保我公司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实用性。 把一切不合格的可能性控制在公司内部解决好。 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部各班组 一:开料班质量检验标准: 1、所有开出的料都必须符合图纸要求的技术尺寸,误差控制在图纸要求的 尺寸范围。 2、所有经等离子、氧乙炔切割的材料都必须彻底清渣干净,切割面必须要 保证平、齐、光顺。 3、对原材料存在质量问题的材料应停止开料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 4、所有材料经班长质检后报质检人员检验后方可入库。 5、所在折弯、卷板、剪板尺寸要符合图纸要求。 6、必须合理利用材料,对浪费材料的行为将视情节给予相应处罚。 二:配件班质量检验标准; 1、所有焊接的配件必须把焊渣、焊瘤清理干净。表面焊缝不得有咬边、 未焊透、未焊满、裂纹、气孔、假焊、夹渣现象。焊缝表面要饱满。 2、所有焊接件表面要平齐,外观不得有明显的歪斜。 3、所有机加工配件必须符合图纸要求。 4、所有产品经班长检验后交质检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

五:外观焊质量检验标准: 1、外观焊要按图纸施工,焊缝必须光滑平整,不允许有焊瘤、未焊透、假 焊,焊缝要有足够的厚度(具体见焊缝要求)。 2、中心筒必须按图纸要求保证同心度,误差控制在≤5 mm范围内。 3、滚道必须按要求焊接(该用电焊条焊接的必须用电焊焊接)焊接厚度和 宽度必须符合行业和国家标准。 4、减速机法兰必须用电焊条焊接,厚度和宽度必须符合行业和国家标准。 5、产品交质检时必须清干净焊渣和飞溅物。 六:前后座质量检验标准: 1、前后座的所有焊缝必须采取平焊或平角焊,不允许采取由上至下的焊接 方法焊接。 2、所有焊缝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所有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透、未焊 满、裂纹、气孔、夹渣现象。焊缝表面要饱满。 3、操纵器的安装必须灵活、轻松、易于操作、有足够的行程。 4、所有球头连接必须用螺帽上紧,防止松动,该用弹垫和防松螺母的必须 按要求加装。 5、黄油嘴按要求加注黄油。 6、产品交质检时必须清干净焊渣和飞溅物。 七:上装的质量检验标准: 1、装配尺寸必须符合图纸要求,确保产品尺寸。

质量检验制度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43935 质量检验制度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质量检验制度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为加强我公司产品质量保证工作,明确质量检验工作任务、范围、职责,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规定包含:产品质量检验制度、计量管理制度、不合格品管理制度、铝材质量检验制度、外协件质量检验制度、能源计量管理等规定。 三、主管检验的基本职责: 1、负责原材料、角料、半成品,直至成品出厂整个生产过程的质量检验管理工作。 2、执行不合格产品不出厂的原则,保证出厂产品符合规定的标准和技术要求,负责签发产品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

汽车线束行业标准汽海马VOC标准

汽车线束行业标准汽海马V O C标准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袋子法对车内零部件总成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进行采样和测试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轿车车厢(含行李箱)内部的非金属零部件及与车厢内有空气交换的零部件。 本标准所检测的目标化合物包括:TVOC、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 2 参考标准 GB/T 27630-2011 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 HJ/T 400-2007 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挥发性有机物(VOC) 在常压条件下沸点或初馏点低于或等于250℃,且在常温常压下能自发挥发的有机液体或固体。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 利用Tenax等吸附剂采集,并用极性指数小于10的气相色谱柱分离,保留时间在正己烷到正十六烷之间的具有挥发性的化合物的总称。

4 测试原理 将待测零部件放入密封的采样袋,充入适量氮气后,将采样袋在65℃条件下加热2小时,使零部件或材料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散发到采样袋内气体中。加热结束后,用Tenax管采集苯类物质,用热脱附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TD-GCMS)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用DNPH管采集醛类物质,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5 实验设备 表一

6 样件要求 样件的包装 样件在生产出来后应立即进行包装,并在七天内寄达检测实验室,在此期间,样件应放在无污染,通风阴凉处。样品在运输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接触高温环境。 样件封装采用无破损的铝箔或保鲜膜包裹后,再用聚乙烯袋密封,装入纸箱内。 零部件生产商应提供生产日期和样品批号。 检测实验室收到样品后应对样品的包装进行检查,并核对样品信息,保证其准确完整。样品进入实验室应在15个工作日完成测试,如不能及时进行测试,样品应保留包装,并放置在通风,阴凉干燥处。 样件的取样要求 被测零部件是以整个零部件总成进行实验,采用暴露面朝上和尽量摊开的原则。统一采用2000L大小的袋子。具体被测车内零部件总成及取样要求见表1。 表二

最新质量检验员工作计划书

质量检验员工作计划书 【篇一】 一.目的: 根据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制订并组织实施本部门的质量管理计划和目标,组织下属开展标准化体系的完善、维持以及产品的标准管理、产品质量事故处理等工作;组织下属开展原辅材料、成品和生产过程检验、检测等工作,保证检验结果的公正性、准确性和及时性,控制检测费用,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以满足公司各部门业务和客户的需要。 二.组织架构 由于公司的规模逐渐扩大,产品越来越丰富,业务量也会越来越大,工作重心将相应变化,为适应目前生产需要,暂时组织结构如下图1所示,后续需要增加检验员 我希望增加的检验员要求素质比较高一点,现有的质检员再培训也只能做到防止不良品出货,而不能 酒划将在组织后期发展需要,品质部还需要建立供应商质量管理,出货检验等。因此,品质管理工作越来越需要系统化,标准化。 三.人员规划: 酒划人数为5人: 1.IQC的进料检验人数从目前的2人提升为5人。并成立专的IQC进料检验组。 2.IQC来料不良批次数目标为≥94%,为完成这个目标,需要有一名专业的SQM工程师进行供应商的管理的辅导,并且由此人兼任IQC组长一职。

3.为了增强品质部的数据分析改善能力,完善公司的ISO程序,需要增加一名品质文员,并由此人兼任文控 4.为减少产品开发中存在的品质隐患,提升制程的品质管控能力,减少客诉不良,处理外发生产过程中的异常,品质主管直接负责。 5.每一处外驻工厂需要配置1名技能全面的外驻主管和2名品质检验员,以达到对外驻品质进行监控的目标 四.区域规划: 随着公司的不断壮大,公司的品质管理体系越来越完善,品质部人员的不断增加,现有的品质部的工作区域已不能适应日异发展的需要,因此品质部需要一个相对独立的,能够容纳足够多人员的工作区域。 五.部门职责 为贯彻质量管理体系,促进公司产品品质管理及质量改善活动,保证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及优质的服务,以达到公司利益化,暂定以下职责: 1,贯彻公司质量方针,不断完善公司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确保ISO9001:20xx质量管理体系能持续运行并有效执行; 2,根据公司质量目标,督导各部门建立相关品质目标,负责对各部门的品质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并根据实际业绩和订单情况组织检讨,规划; 3,负责公司各种品质管理制度的制订与实施,组织与推进各种品质改善活动。 4,建立质量管理责任制,落实到各相关部门(人),建立并完善品质考核制度办法,执行“每一道工序严格把关,做到人人有职责,

线束端子压接规范 (1)

1.目的 为规范本公司的线束端子压接操作,规定端子压接标准,提高产品品质。 2.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所有线束压接操作。 3.职责 技术部:负责制作线束图纸、制定端子压接标准。 制造部:负责按照线束图纸及线束端子压接标准进行生产。 品保部:负责对端子压接的品质确认及本规范执行的监督。 4.内容 名词 电线位置浅打检验要求

压接要求常见不良或缺陷 剥线不良 注:1.剥线长度:①铜件/四方插:4±②小5556铜件:± 2.检查线芯是否受损,一定要剥开线皮3个mm以上。 芯线断裂可接受根数 端子压接缺陷 刺破绝缘皮-NG 没有压住绝缘皮-NG 绝缘皮被压进铆接端子-NG 绝缘皮没有被铆接端子完全铆压-NG 导线松散,没有完全被铆压住-NG 铆压区内有股线被压住-NG 线股终端在导体铆压区不可见-NG 线股超出端子高度-NG 线股伸出端子之外-NG 线股伸进端子结合区-NG 端子变形-NG 线皮压接区变形-NG 外观检验端子压接尺寸及外观CCD要求(品保检查及员工自检) 线材的准备(参见线束图纸) 检查剥皮长度、线材长度、芯线剥皮损伤情况; 检验余料长度 导体压着区检验 ①压接高度,宽度及压接形状,背面批峰不超过 ②导体压接部位必须完全闭合并包含所有线芯 ③后喇叭口必须可见 ④导体末端必须平齐、伸出压接区 绝缘皮压接

①压接尺寸和压接形状,无特殊要求情况下压接高度取决于线材的大小,以能压紧线皮不刺穿为标准。 ②摇摆测试,手握离线头6、7cm处,上下弯折线90°,无松脱则说明已压紧。 弹片及端子的配合区区损伤、变形 车间线束压接巡检检验步骤及方法 1.线束在自动机调好机后,IPQC取5PCS不包线皮的开始做先做拉力测试。(参考) 2.拉力测试合格,产线按成品生产20PCS,给IPQC按外观检验要求在CCD下,进行外观检验。 3.外观检验OK后,取5PCS进行测试线材与端子的接触电阻,接触电阻不超过30mΩ,为合格。 4.接触电阻检验OK后取5PCS做剖面分析,(剖面分析判定准按文件YSTZ-W-QC-003 端子截面制作及判定标准) 5.剖面分析OK后,填好产品首件报告,通知车间可以生产。 6. 巡检IPQC每半小时巡检外观及抽检5PCS,做线材整体拉力测试及接触电阻,每4小时取5PCS做剖面分析。订单生产完成好再取最后5PCS做剖面分析。 在检验过程中发现不良,应立即让生产停机,并马上知会品质主管进行确定处理,如确认不良马上向前追遡,直到确认上一个巡检段为良品为止。 端子压着连接性(拉拔力)测试方法及标准 测试目的:在于测试端子与电线之接合是否牢固 一、测试工具:万能拉力试验机 二、测试方法: ①取UL标准或等同于此标准的电线长约50公分,一端根据所测试的端子正确剥线。 ②将端子与线材以正确的工具和方法压接牢固,将端子部分固定于拉力机的固定座端,电线尾端固定于拉力机的固定座端,电线尾端固定于拉力机的活动座。 ③启动拉力试验机,直到端子与电线脱落为止。 ④查看拉力机仪表板上显示的最大拉力值并与标准对比,以确定测试是否成功。 ⑤同样之测试需要连续做5PCS,全部成功方为合格。 ⑥拉力测试首件测只包线芯不包线皮的拉力,巡检测线材整体拉力 附表1.拉力测试标准

外协件质量检验制度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45061 外协件质量检验制度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外协件质量检验制度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为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保证产品的整体质量,树立良好的质量信誉,提高工厂的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外协件(外购件),应包含整机产品、零部件、中间工序以及带料外协等项目。 一、外协的基本原则: 1、由外协部门根据生产要求外协,检计处按要求进行检验。 2、外协产品,包括零件如需变更技术要求,应预先取得生产、技术部门的同意,未经生产、技术部门同意不得任意变更要求。外协厂如不能履行合同或质量不稳定,经协调仍达不到质量标准或协作厂要重

世界各国汽车线束标准差别(精品)

世界各国汽车线束标准差别(精品) 1. 德标汽车线束产品标准 1.1 DIN 72551德国国家标准FLY、FLRY、FLYW 1.2 VW 60306大众公司标准 FLRY FLR6Y FLR7Y FLR13Y FLR31Y等 2.日本汽车线束产品标准 JIS C3406汽车用薄壁绝缘低压电缆 AV型日本汽车工程学会标准 JASO D611汽车用薄壁绝缘低压电缆 AVS AVSS CAVS JASO D608汽车用耐热低压电缆 AVX、AEX 3.韩国汽车线束产品标准 KSC 3311汽车用低压电线 AV型韩国现代企业标准 ES 91110-00汽车用超薄壁聚氯乙烯绝缘低压电线 AVSS型 4.意大利汽车线束产品标准 FIAT 91107/13 T2-105型电线 FIAT 91107/15 T3-125型电线 T2-105 PVC绝缘低压电线 T3-125 PP绝缘低压电线 5.美国标准线束电线 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标准 SAE 1127电池电缆 SAE 1128低压初级电缆 GXL TWP TXL GPT HDT STS HTS SXL TWE GTE HTE SAE 1678低压薄壁初级电缆 MS-8288电缆-初级-薄壁交联聚乙烯绝缘 MS-7889薄热塑(PVC)绝缘初级线缆 MS-5919薄壁交联聚乙烯绝缘初级电缆 6.ISO 6722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 7.国家线束标准 1.1 JB 8734国家机械部标准RVVPRVV 1.2 GB/T 2951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1.3 JB/T8139QVR、QVR-105、QVVR 1.4 OC/T730-2005道路车辆用薄壁绝缘低压电线

线束检验标准

线束通用检验规范 版本:A0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1. 目的: 使生产制作人员和检验人员有统一的标准可依。 2.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冲制裸压端子压接作业方法、检验标准及判定标准。 3.规范性引用文件: IPC-A-620 线缆及线束组件的一般要求 UL486A 电线与端子压接拉力测试标准 4. 术语与定义: 4.1 端子拉脱力:端子和导体压接后,将导体从端子中拉脱时的所需最小分离力。 4.2 压接高度:端子和导体压接后,在导体压接区所形成的闭合压接截面的最大高度。 5. 制作与检验要求 5.2 裁线检验标准 5.2.1 导体损伤:

导体没有划伤,缺口,被切断或者其他损伤 导体划伤,缺口和被切断的程度不能超出表

绝缘层被切的整齐且沒有被收缩, 变长,碎屑,变色,腐蚀或烧伤。 的印痕。 绝缘层的厚度減少不超过 绝缘层的不平整度要小于绝缘层 外径的 绝缘层在剥皮过程中产生变色。 5.3 线材处理—沾锡 先沾锡以确保被锡焊的芯线形成一个统一的、可焊性的表面。多股芯线沾锡有一个附加的好处: 能将单股的芯线沾在一起,以使整个的芯线能够焊在端子上或附件的焊点上,而不是单股的芯线外露。 控制要求: 芯线需要焊锡的部分,装配、焊接前要沾锡。 锡液应沾到整个沾锡部分,并渗透到内部的芯线。 沾锡过程中,锡液上浸至绝缘层部分,只要线材保持原有的柔韧性,少量的锡液上浸是允许的。 沾锡后锡面应光滑,轮廓应分明。 多根线束不得浸锡后连在一起。

上锡端光滑、平整,无拉尖、开叉、上锡过多、破皮、线束锡渣等现象 开叉、拉尖、上锡过多等最大高度≤线径的配套线路板以能轻松装进去为准。注:直接焊线(不用穿孔焊接)可放宽。 浸锡后线束上不得有锡渣、线束烫伤、变软等现象。5.4 冲压成型端子压接作业标准: 5.4.1 绝缘皮压接区: 高度H 高度H 高度H 高度H 线束脏污、锡渣 线束烫伤

(完整版)最新版线束标准

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前言 本标准参考QC/T29106标准,在满足汽车的产品性能的实际情况下制定的。 本标准作为产品质量抽查检验的依据。同时在格式和内容的编排上均符合GB/T1.1-2000和GB/T1.2-2002的规定。 本标准与上一版本的标准主要区别如下: 1.规范性引用文件的更改如下: 增加(新的引用标准): Q/SQR.04.228 汽车用熔断器 Q/SQR.04.295 线束波纹管 Q/SQR.04.421 电线束绝缘胶带标准 Q/SQR.04.572 线束紧固件标准(试用) Q/SQR.04.923 轿车、轻型汽车温度场底盘测功机法 2.术语和定义的更改 更改端子、护套的定义,删除插接件的定义。 新增插接器、插头、插座的定义。

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低压电线束(以下简称电线束)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储存和保管。 本标准适用于标称电压低于50V的各种汽车用电线束(含单根线)。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 8410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 GB/T 13527.2 软聚氯乙烯管(电线绝缘用) JB/T 6313.1 电工铜编织线一般规定 JB/T 6313.2 电工铜编织线斜纹编织线 JB/T 6313.3 电工铜编织线直纹编织线 QC/T 238 汽车零部件的储存和保管 QC/T 413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QC/T 414 汽车用低压电线的颜色 QCn 29010 汽车用低压电线接头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 QCn 29013 汽车用蓄电池电线接头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 Q/SQR.04.029 汽车用电器盒标准 Q/SQR.04.050 三元乙丙橡胶材料 Q/SQR.04.228 汽车用熔断器 Q/SQR.04.295 线束波纹管 Q/SQR.04.421 电线束绝缘胶带标准 Q/SQR.04.572 线束紧固件标准 Q/SQR.04.923 轿车、轻型汽车温度场底盘测功机法 Q/SQR.04.935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 DIN 72551 道路车辆—低压电缆 JASO D 608 汽车用耐热低压电缆 JASO D 611 汽车用薄壁绝缘低压电缆 JIS C 3406 汽车用低压电缆

汽车线束要点

汽车线束要点

————————————————————————————————作者: ————————————————————————————————日期: ?

汽车线束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在目前,不管是高级豪华汽车还是经济型普通汽车,线束编成的形式基本上是一样的,都是由电线、联插件和包裹胶带组成。汽车电线又称低压电线,它与普通家用电线是不一样的。普通家用电线是铜质单蕊电线,有一定硬度。而汽车电线都是铜质多蕊软线,有些软线细如毛发,几条乃至几十条软铜线包裹在塑料绝缘管(聚氯乙烯)内,柔软而不容易折断。汽车线束内的电线常用规格有标称截面积0.5、0.75、1.0、1.5、2.0、2.5、4.0、6.0 等平方毫米的电线,它们各自都有允许负载电流值,配用于不同功率用电设备的导线。以整车线束为例: 1、0.5 规格线适用于仪表灯、指示灯、门灯、顶灯等; 2、0.75规格线适用于牌照灯,前后小灯、制动灯等; 3、1.0 规格线适用于转向灯、雾灯等; 4、1.5规格线适用于前大灯、喇叭等; 5、主电源线如发电机电枢线、搭铁线等要求 2.5 至4平方毫米电线。 这只是指一般汽车而言,关键要看负载的最大电流值,例如蓄电池的搭铁线、正极电源线则是专门的汽车电线单独使用,它们的线径都比较大,起码有十几平方毫米以上,这些“巨无霸”电线就不会编入主线束内。在排列线束前要事先绘制线束图,线束图与电路原理图是不一样的。电路原理图是表述各个电气部分之间关系的图像,它不反映电气件彼此之间怎样连接,不受各个电气元件的尺寸形状和它们之间距离的影响。而线束图则必须要顾及各个电气元件的尺寸形状和它们之间的距离,也要反映出电气件彼此之间是如何连接的。线束厂的技术员根据线束图做成线束排线板后,工人就按照排线板的规定来截线排线了。整车主线束一般分成发动机(点火、电喷、发电、起动)、仪表、照明、空调、辅助电器等部分,有主线束及分支线束。一条整车主线束有多条分支线束,就好象树杆与树支一样。整车主线束往往以仪表板为核心部分,前后延伸。由于长度关系或装配方便等原因,一些汽车的线束分成车头线束(包括仪表、发动机、前灯光总成、空调、蓄电池)、车尾线束(尾灯总成、牌照灯、行李箱灯)、篷顶线束(车门、顶灯、音响喇叭)等。线束上各端头都会打上标志数字和字母,以标明导线的连接对象,操作者看到标志能正确连接到对应的电线和电气装置上,这在修理或更换线束时特别有用。同时,电线的颜色分为单色线和双色线,颜色的用途也有规定,一般是车厂自订的标准。我国行业标准只是规定主色,例如规定单黑色专用于搭铁线,红单色用于电源线,不可混淆。线束用机织线或塑料粘带包裹,出于安全、加工和维修方便,机织线包裹已经淘汰,现在是用粘性塑料胶带包裹。线束与线束之间、线束与电气件之间的连接,采用联插件或线耳。联插件用塑料制成,分有插头和插座。线束与线束之间用联插件相接,线束与电气件之间的连接用联插件或线耳。随着汽车功能的增加,电子控制技术的普遍应用,电气件越来越多,电线也会越来越多,线束也就变得越粗越重。因此先进的汽车就引入了CAN 总线配置,采用多路传输系统。与传统线束比较,多路传输装置大大减少了导线及联插件数目,使布线更为简易。 一、汽车线束研发中的线束图纸画法研究 汽车线束图是汽车线束设计的具体体现,无论对汽车生产厂家还是对汽车的使用维修单位,它都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技术资料。一辆汽车也许只有一张电路图,一张接线图,而线束图则可能有数张。近几年来汽车新产品开发速度很快,尤其是客车,为了改变轻少重的状况,新型客车开发速度更快。以常州客车厂为例,1988年以来,每年推出一个系列新型客车,因此,汽车电线束设计的工作量很大,线束图的绘制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此外,为中小型汽车厂配套线柬的电线束专业生产厂家不断出现,这些厂家迫切要求规范化的线束图,以便于加工制造,对汽车使用、维修单位来说,规范化的线束图无疑也会为他们提供方便。目前,许多汽车电气设计人员在绘制线束图时,采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