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天津市耀华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合集下载

天津市和平区耀华中学2024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天津市和平区耀华中学2024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天津市和平区耀华中学2024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在现代社会,歌词比诗歌容易接近大众。

歌词也不乏诗歌所能带给人的诗意的享受。

在创作手法方面,现代诗与歌词也有相同的地方:一是现代诗和歌词作为抒情性作品的代表,都非常讲究意境和意象;二是现代诗和歌词都非常重视修辞方法的运用。

但是,诗歌创作和歌词创作毕竟有着多方面的差别。

如歌词和诗都有潜入无意识的渴望,但二者潜入无意识的途径截然不同。

所以要用写歌词的方式来写诗,以此增强诗的感染力是行不通的。

如果要把流行歌曲歌词当作现代诗借鉴的对象,那么流行歌词的局限性势必会影响现代诗的创作。

流行歌曲歌词总体而言内容较浅显,押韵的要求也会束缚诗歌内容的表达。

其次,流行歌曲歌词的题材比较狭窄,关注社会现实的少,表现男女情爱的多,很多格调不高。

第三,有些歌曲语言晦涩,表达不够规范,常出现语法问题。

虽然诗歌在语言上也讲求陌生化和跳跃性,但是语言并不晦涩难懂。

音乐与诗歌结合的方法也是不可行的。

现当代文学史上,有过现代诗与音乐结合的例子,早在五四时期就有少数新诗作品被用作歌词,也有少数新诗诗人直接写歌词,也出现了不少“歌诗”作品。

早期新诗中可以入歌的作品,风格都比较简单、平直,所以才能入歌。

徐志摩、席慕容等都有作品被谱成曲,可是这些歌传唱的程度不如一般的流行歌曲。

文人的诗歌强化文字的华美,这势必造成诗只能看而不能唱。

同时,诗歌强调理智,诗歌只适合读者反复阅读和体味,很难有人谱写出适合它们的曲。

(选自覃兰《浅议现代诗歌与音乐结合的可能性》,有删改)1.现代诗和歌词有哪些相同之处?2.流行歌曲歌词的局限性体现在哪些方面?3.音乐和诗歌结合不可行的原因有哪些?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2届高三班级其次次月考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I卷(36分)一、(15分)1、选出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A.叨(tāo)扰咋(zé)舌曲(qū)意逢迎龇(zī)牙咧嘴B.哽噎(yè)纤(xiān)维循规蹈矩(jǔ)殒(yǔn)身不恤C.吱(zhī)声巢穴(xué)揠(yà)苗助长锱(zī)铢必较D.偌(ruò)大订(dìng)正差(chā)强人意纨绔(kù)子弟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翔实班配山呼海啸亭亭玉立B.机率爆料异曲同工不谋而合C.稼接装订娓娓动听绿草如茵D.忸怩煤炭因材施教雍荣大度3、选出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①质朴纯美的情和爱,从作者笔端流淌出来,与崇高宽敞的胸怀相,布满了人情味。

②随着社会的进展,训练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③当他对着世界媒体后半生抱负时,显得那样意气风发,看不出他已有72岁的高龄。

④10万元年薪聘教授,148个教授职位。

A.契合终生夸夸其谈虚席以待B.契合终身侃侃而谈虚席以待C.吻合终身侃侃而谈虚左以待D.吻合终生夸夸其谈虚左以待4、选出没有病句的一项A.大中城市在“十二·五”期间,要基本普及医疗保险制度,农村也要在条件成熟时普及“医保”制度。

B.有时候示弱不是一种脆弱的表现,相反却可称作是一种人生的才智和糊涂,令人感慨。

C.世界银行指出,美国对伊拉克的查核反恐战斗,将会延长该地区经济萧条的时间,从而对该地区的贫困人口造成损害。

D.对于这种侵害顾客利益的行为,商场负责人拒不认错,于是几位顾客只好状告法院,以求公正。

5、选出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A.《氓》选自《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B.《左传》《史记》等历史散文,前者是编年体,后者是纪传体,但都以“实录”的手法将人物写得真实丰满,有血有肉。

高三名校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高三名校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第I卷一、(每题3分,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A.阴差.阳错姹.紫嫣红刹.那诧.异B.插科打诨.混.为一谈混.沌溷.厕C.潜.移默化淆乱乾.坤黔.首僭.越D.飞扬跋.扈旱魃.水怪祓.除拔.擢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误字的一组A.虫豸诚惶诚恐赦然茕茕孓立B.幽壑伶牙利齿心扉横槊赋诗C.口呐无涯之戚嗥叫周公吐哺D.口啤杯盘狼藉蛊惑沧海一粟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我爱啜饮苦苟,在了人生中的各种饮料之后我独爱那种淡淡的小苦。

②老子其实已将道说的明明白白:道理非唯心,也非唯物;或既是唯心,又是唯物。

二者是不可能人为地被开的。

③我是一个愚庸的俗子,虽然有过羡慕佛的念头,内心里却没有真正过什么。

A.尝遍割裂信仰B.尝遍分割信服C.品尝割裂信服D.品尝分割信仰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有的毕业生,在求职自荐中随意编造获奖业绩,有的推荐表上的赞誉则更是空穴来风....。

B.七月流火....,同学们挥汗如雨,情绪饱满地参加升学考试。

C.苏轼《和子由渑池怀归》诗的前四句说明了一个哲理。

苏轼早年的经历、理想、抱负有如雪泥鸿爪....,如今回忆起来令人感慨万千。

D.载人航天工程先进事迹报告深深感动了全场听众,掌声笑声阵阵;有的人青衫泪湿....,激动不已。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武汉市革宾馆的楼前悬挂着一条横幅,上面写道:“热烈欢迎中国优秀少年乒乓球队下榻我宾馆”。

B.代表们从尚法守信,励学思进,务实求真,勤奋实干等方面对如何更好地体现首都精神风貌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C.一家报纸以英国天空电视台的口气吹嘘:“环顾英超,有多少后卫能打出孙继海这样精彩的远射!”幼稚和浅薄让人见笑。

D.近年来,每次拜访于先生,几乎总是要倾听他的“讲演”,他滔滔不绝地讲着自己最近又在研究什么……这其间,几乎使人插不上话。

6.下列各句使用标点符号有误的一句是A.宣统三年九十四日——即阿Q将搭连卖给赵白眼的这一天——三更四点,有一只大乌篷船到了赵府上的河埠头。

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上学期统练(二)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上学期统练(二)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上学期统练(二)语文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长相./相.机行事积攒./攒.三聚五纰.缪/媲.美巷.子/巷.道B.包扎./安营扎.寨咯.血/恪.尽职守沮.丧/龃.龉提.防/堤.堰C.模.样/模.棱两可泄露./公开露.面间.距/信笺.沏.茶/堆砌.D.畜.养/畜.牲艾.草/自怨自艾.果脯./哺.育颤.动/打颤.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裨.将/大有裨.益龃.龉/含英咀.华纰缪./未雨绸缪.B.慑.服/嗫.嚅跻.身/侪.辈对峙./有恃.无恐C.绚.烂/驯.服角.色/角.逐疏浚./怙恶不悛.D.憔悴./淬.火贬谪./嫡.系拜谒./残碑.断碣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停泊.船舶.布帛.皈.依白皙.面皮B.播.种翻.身藩.篱番.茄幡.然悔悟C.包裹.裸.露脚踝.骒.马颗.粒无收D.繁.重敏.捷晦.涩教诲.钟灵毓.秀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豆豉.(chǐ)踯.躅(chí)不啻.(chì)锥.心痛恨(chuí)B.旋.转(xuán)戡.乱(kān)场.院(chǎng)蒙.头转向(mēng)C.作坊(zuō)咯.血(kǎ)症.候(zhèng)难.兄难弟(nán)D.泡.桐(pāo)靡.费(mí)洞穴.(xué)休戚.相关(qī)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倔强./坚强.蛮横./纵横泥.土/拘泥.B.诽.谤/菲.薄淘.汰/陶.冶濒.临/颁.布C.给.予/供给.畸.形/崎.岖证券./案卷.D.废.品/消费.竣.工/逡.巡蔚.蓝/欣慰.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迄.今/两讫.罢黜./拙.劣泥淖./船棹.B.纳.闷/木讷.模.型/模.样狙.击/沮.丧C.逾.越/郁.闷编辑./舟楫.编撰./编纂.D.拗.口/执拗.边塞./堵塞.儒.雅/孺.子7.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俾.使庇.护舞弊.麻痹.秘.鲁B.通缉.垃圾.跻.身齑.粉箕.踞C.微疴.恪.守克.扣溘.然窠.臼D.亲戚.学期.圯.毁豆萁.沏.茶8.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大张挞.伐(dà)尝鼎一脔.(luán)纵横捭.阖(bǎi)风尘仆.仆(pǔ)B.汗流浃.背(jiá)徇.私舞弊(xún)处.之泰然(chǔ)度德量.力(liàng)C.屏.声息气(bǐng)栉.风沐雨(zhì)无稽.之谈(jī)间不容发.(fà)D.切中肯綮.(qǐng)荷.枪实弹(hè)相濡.以沫(rǔ)自出机杼.(shū)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阐.明(chǎn)禅.让(chán)殚.精竭虑(dān)肆无忌惮.(dàn)鸡毛掸.子(dǎn)B.谚.语(yàn)笑靥.(yè)妍.媸(yán)狼吞虎咽.(yàn)雁.过拔毛(yàn)C.汲.取(jí)即.使(jí)负笈.从师(jí)佶.屈聱牙(jíe)疾.恶如仇(jí)D.稽.首(jī)跻.身(jī)犄.角之势(jī)缉.拿归案(jī)畸.轻畸重(jī)10.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吝.啬租赁.蹂躏.令.行禁止B.脸颊.狡.黠狎.昵瑕.不掩瑜C.蜿.蜒豌.豆港湾.剜.肉补疮D.裨.将毗.邻脾.气奴颜婢.膝11.下列个句子中没有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临近高考了,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要合理地安排好学习时间,做到劳逸结合,一张一驰。

《附15套高考模拟卷》天津市耀华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含解析

《附15套高考模拟卷》天津市耀华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含解析

天津市耀华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A 、B 、C 是三级台阶的端点位置,每一级台阶的水平宽度是相同的,其竖直高度分别为h 1、h2、h 3,将三个相同的小球分别从A 、B 、C 三点以相同的速度v 0水平抛出,最终都能到达A 的下一级台阶的端点P 处,不计空气阻力。

关于从A 、B 、C 三点抛出的小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空中运动时间之比为t A ∶tB ∶tC =1∶3∶5B .竖直高度之比为h 1∶h 2∶h 3=1∶2∶3C .在空中运动过程中,动量变化率之比为ACA B P P P t t tn n n n n n ::=1∶1∶1 D .到达P 点时,重力做功的功率之比P A :P B :P C =1:4:92、如图所示,矩形线圈处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 、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磁场中,线圈通过电刷与定值电阻 R 及理想电流表相连接,线圈绕中心轴线OO ' 以恒定的角速度ω 匀速转动,t=0 时刻线圈位于与磁场平行的位置。

已知线圈的匝数为n 、面积为S 、阻值为r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0 时刻流过电阻 R 的电流方向向左B .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瞬时表达式为e = nBS ω sin ωtC .线圈转动的过程中,电阻 R 两端的电压为nBS R R rω+ D .从 t=0 时刻起,线圈转过 60°时电阻 R 两端的电压为()2nBS R R r ω+ 3、如图,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在输出电压有效值不变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副线圈的中间有一抽头将副线圈分为匝数分别为n 1和n 2的两部分,抽头上接有定值电阻R 。

开关S 接通“1”、“2”时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I 1、I 2,则12I I 为( )A.12n n B.21nn C.2122nnD.12nn4、某发电机通过理想变压器给定值电阻R提供正弦交流电,电路如图,理想交流电流表A,理想交流电压表V的读数分别为I、U,R消耗的功率为P。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0届高三第二次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第Ⅰ卷一、(9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一3题。

中国古代的典籍,大致可分经、史、子、集四类。

经与儒家典籍有关,史是以《史记》为代表的历代正史,子是先秦诸子百家的作品,集则以古代诗文为主。

________,___________。

此外,人们对典籍的态度也会随着历史的发展有所不同。

比如,经书在中国古代被尊为正统,然而,二十世纪的国人经历了由“废经”到民间读经的各种折腾,逐渐()了儒家经典的义理价值,对圣贤的话语感到()。

帝制时代的终结,客观上将儒家经典与政治生活()开来,庙堂儒学彻底告别历史舞台,对许多儒者来讲,儒家经典从国民教育体系中淡出,无异于()。

1.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淡忘不知所云割裂火上浇油B.淡忘不甚了了剥离雪上加霜C.遗忘不知所云割裂雪上加霜D.遗忘不甚了了剥离火上浇油2.在选文中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A.中国文化经典不但数量多,产生的时间跨度也很长B.不但中国文化经典数量多,产生跨度的时间也很长C.中国文化经典数量不但多,跨度产生的时间也很长D.中国文化经典不但数量多,时间跨度产生得也很长3.对选文中涉及的文化常识解说不恰当的是A.我们熟悉的《鸿门宴》《项羽之死》都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司马迁的《史记》开纪传体史书的先河,二十四史都是纪传体。

B.古诗文中包含着丰富的城镇文化。

其中,“锦城虽云乐”中“锦城”指成都,“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中“长安”指北宋都城汴京。

C.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适用于传统文化典籍。

其中《论语》和《道德经》都收录在“经”部中。

D.中国诗歌历史悠久,下列诗句按产生年代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于嗟鸠兮”“长太息以掩涕兮”“风萧萧兮易水寒”“力拔山兮气盖世”“云青青兮欲雨”“望美人兮天一方”。

二、(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2021届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2021届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详解】
β为锐角,角α的终边过点(3,4),∴sinα ,cosα ,sin(α+β) sinα,
∴α+β为钝角,∴cos(α+β) ,
则cosβ=cos[(α+β)﹣α]=cos(α+β)cosα+sin(α+β)sinα • • ,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两角和差的余弦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思路点晴】本题考查了偶函数的性质和利用偶函数图象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属于基础题型,应牢记.根据函数的表达式可知函数 为偶函数,根据初等函数的性质判断函数在 大于零的单调性为递增,根据偶函数关于原点对称可知,距离原点越远的点,函数值越大,把 可转化为 ,解绝对值不等式即可.
6.B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利用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得sinα和cosα,再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求得cos(α+β)的值,再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求得cosβ=cos[(α+β)﹣α]的值.
①定义法:直接判断“若p则q”、“若q则p”的真假.并注意和图示相结合,例如“p⇒q”为真,则p是q的充分条件.
②等价法:利用p⇒q与非q⇒非p,q⇒p与非p⇒非q,p⇔q与非q⇔非p的等价关系,对于条件或结论是否定式的命题,一般运用等价法.
③集合法:若A⊆B,则A是B的充分条件或B是A的必要条件;若A=B,则A是B的充要条件.
【详解】
集合 , ,
又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为 ,

∴ .
故选:C.
【点睛】
本题根据图形中阴影部分,求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着重考查了 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考查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属于基础题.

2020届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2020届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2020届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数字化管理师、电子竞技员、无人机驾驶……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正式向社会发布13个新职业信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这是自2015年版国家职业分类大典颁布以来发布的首批新职业。

与此同时,这次部分新就业形态的职业化,标志着我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将进入深水区。

在互联网时代,数字经济的兴起为大量从业者创造了新的就业形态。

这种新的就业形态是经济业态发展、市场竞争与技术进步交互作用的必然结果,也在改变着传统的就业方式。

(摘编自《人民日报》)材料二: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基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网红经济等新业态经济发展迅猛,劳动者的就业选择更多样,就业方式更灵活,以外卖、快递、网约车、直播带货、数字化管理等为代表的新就业形态获得快速发展。

据有关方面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新业态经济从业人员已达数千万规模并保持快速增长。

“新就业形态”打破了传统的就业方式、就业格局,由固定岗位、单一岗位、定时定点劳动的就业形态,变为灵活工作、身兼数职、随时随地工作。

“新就业形态”打破了传统的劳动关系或雇佣关系,产生了新的劳动关系,原有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就显得有些滞后。

当前,亟需通过制度创新补齐政策、法律规定的空白。

要通过法律创新,扩大劳动保障法律关系调整范围,纳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利义务内容。

通过缴费补贴、减免税收等办法,激励、引导新业态企业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要通过体制创新,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更为便捷有力的社会保障支持。

人社部门应主动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维权保护范畴,及时查处侵害其权益的行为,保障新就业形态下各方主体,尤其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摘编自《用制度创新护航“新就业形态”》)材料三:不久前发布的《上海市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方案( 2020-2022年)》明确,到2022年末将上海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领先的在线新经济发展高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第Ⅰ卷一、(12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1~2题。

那位看守敦煌莫高富的道士总是惊惶.不安,认为自己做了错事。

那些洋人一次一次地来,说着不着.边际的大话,在拱手作.揖间,用看似正当.的理由把经卷运走了,__________,肯定会露.马脚,出大乱子。

他把祖宗的家产给卖了,觉得自己是________子孙,壁画上那些普度众生的菩萨也在一直盯着他。

他决定报官,就算被朝廷抓了去,也认罪________,哪怕是杀头的罪名。

他不想继续被这些物件拖累.了,要尽.早上报,于是给当地官府呈上了拜帖.,上报了实情。

他庆幸自己的秘密尚未走漏.,可以全身而退。

经过许多的繁文缛.节,朝廷用两个月的工.夫将这些经卷运走了。

以后的日子,他时常量上土山瞭.望,沙漠一直到遥远的天边,仿佛有两条深深地车辙。

1.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惊惶( huáng)不安不着(zháo)边际作(zuò)揖B.正当(dāng) 露(lòu)马脚拖累(lěi)C.尽(jǐn)早拜帖(tiě) 走漏(lòu)D.繁文缛(rù)节工(gōng)夫瞭(liáo)望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长此以往不肖服法漫延B.久而久之不肖伏法蔓延C.长此以往不孝伏法漫延D.久而久之不孝服法蔓延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通过仪器来观察世界开阔了人们的视野,由此也改变了我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

B.他们一向致力于救助校园留守儿童的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得到了社会的普遍欢迎。

C.白鳍豚与拉河豚,恒河豚是当今世界上仅存的淡水豚类,又是数量最少的一种,我们一定要对白鳍豚加以保护。

D.抱着成为优秀舞蹈演员的想法,我们的歌舞剧也成型了,所以,在青春时期,我们至少要有一两个梦想。

4.《庄子》一书内容丰富,博大精深,为历代文人所喜爱和援引,请选出下列哪一组诗文和成语中所运用的典故皆出于《庄子》。

()①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兰亭集序》)②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③处涸辙以犹欢(《滕王阁序》)④五十步笑百步(成语)⑤不落言筌(成语)⑥游刃有余(成语)A.①⑤⑥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③④⑥二、(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当前,各高校及其学子们纷纷开启了“秀”通知书模式。

比如,有的大学通知书是一座手工拼插的微型3D版校门,经过激光雕刻、裁剪、拼插组装等多个步骤纯手工制作而成;有的大学通知书启用了法版印刷这门古老工艺;有的大学通知书更像是一个大礼包,套装包括了录取通知书、入学指南、种子袋(信封)、种子本(便笺)等四个部分;还有的大学在录取通知书中嵌入了基于AR技术的虚拟校园平台。

收到通知书的新生,只需下我特定APP,扫描通知书正反面,就能查看校情校史介绍、学科特色展示等主题内容……这些通知书,从设计到工艺制作,从外形到内在意蕴,可谓用心十足,拼颜值、拼创意、拼情怀,各有各的亮点。

一时间,各家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比拼,成了一个关注度颇高的热点话题。

无论是之于大学还是新生,录取通知书都是一个具有仪式感的东西。

大学在这方面倾注心力,或借此展现大学文化、办学理念,或凸显大学价值与精神追求,抑或传递对新生的希冀,都是在仪式感上做加法。

既能体现对新生的欢迎和期许,也是大学形象的一种自我营销和构建。

当人们感叹如今大学的“千篇一律”时,林林总总、风格各异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也成为大学个性展示的一道缩影。

工科类大学,往往主打枝术、创意牌,而文科类大学则意在凸显文化积淀与情怀。

作为给新生准备的第一份见面礼,它最能反映出一所大学的自我定位,亦为外界窥视大学精神提供了一个窗口。

而在讲究创新和个性的时代,大学能够突破成规,在细节上下功夫,本身也是一种开放文化的表达与实践。

当然,大学精神和气质的展示,也不能全依赖于一份录取通知书。

当人们为精美的录取通知书献上掌声的同时,也未尝不是在希望,由录取通知书设计这个细节上所表达的大学文化底蕴、创新活力、自由风格等,也能够在日常性的大学管理、文化氛围层面有更多的体现。

换言之,大学录取通知书所营造出的“好感”应该只是一种开始,或者说它应是大学内部人文生态的真实反映。

较之于大学录取通知书所传递的视觉冲击,人们评价一所大学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追求,或更看重一些更具体而务实的东西。

就最近的热点问题来看,大学的学生会是否能够摆脱行政化的窠臼,不是学校行政框架的延伸,而是真正的学生组织?大学如何保护学生免受性骚扰,又如何对待已经发生的性骚扰事件?大学鼓励创新和个性,能否对多元文化有更多的包容?解决好这些问题,大学录取通知书才能在“好看”的基础上增添更多的厚重感。

除此之外,大学录取通知书设计追求个性化,无可厚非,但也得警惕过度和不必要的“创新”。

一方面,不管如何创新、如何注重设计,录取通知书的“原始功能”依然没有改变。

而纵观一些录取通知书,过多的“炫技”,过度的“展示”,往往有过犹不及和喧宾夺主之嫌。

另一方面,越是在看“颜值”、注重“秀”的时代,肩负社会“精神高地”担当的大学,能够坚持本色,守得住孤独和沉静,也未尝不是一种更显稀缺和珍贵的个性。

(摘编自朱昌俊《展现大学精神气质,通知书只是个开始》)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大学录取通知书的设计比拼,实际体现了高校在自身形象自我营销和构建上的较量。

B. 录取通知书具有仪式感,设计新颖些,对大学和新生来说,都是在仪式感上做加法。

C. 录取通知书能反映一所大学的自我定位,外界也可以通过这个窗口,领略一下大学精神。

D. 相比于录取通知书给人的视觉冲击,人们更看重的是这背后所反映的大学的厚重感。

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借当前“秀通知书”的话题,作者提出了“大学通知书能反映大学梢神气质”的观点。

B. 文章列举了许多大学通知书的样式,意在说明大学通知书正在成为具有仪式感的东西。

C. 作者运用辩证法,既肯定了大学在通知书设计上创新的可货,又提醒人们不要喧宾夺主。

D. 作者通过讲道理指出,人是务实的,比起设计激亮的通知书,坚持本色的通知书更珍贵。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当前“秀通知书”模式的出现,折射出大家对传统大学“千篇一律”风格的不赞同。

B. 通知书的变脸,是大学突破常规,追求创新和个性表达的体现。

反映了大学的开放精神。

C. 作者认为录取通知书“只是个开始”,是因为它还不是大学内部人文生态的真实反映。

D. 个性总是相对的。

当社会大多数人追求某个极端时,与它相对的就变成了个性化东西。

三、(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孙志康墓铭【宋】苏过熙宁初,先君通守钱塘,孙君介夫使其子志康贽所业以见,愿留授经于门下,时年未弱冠也。

先君嘉之,使与余长兄游.。

既卒业归,自是走四方,为文章士。

以.宣和二年九月十二日卒终于淮宁之私第。

其子虬泣血以告曰:“虬先人寡所合,仕才至尚书郎,自少至老,受国士知者莫如东坡公,不得公铭其墓,得公子铭之,亦庶几矣。

敢以外祖黄才叔所状.行事来请。

”过惟志康父子于余家为世契,自龆龀辱与之游,曩又同宦于并门,知之最详,其敢以辞力不能为解?乃为泣而书之。

公讳勰,志康其字也,世为虔州感化人。

曾大父长孺,故任太子中舍,知浔州,祖父师房,故不仕;父立节即介夫也,终于桂州节度判官,赠朝散郎。

公赐进士第,授奉宁军节度推官,历冀州幕、郓州州学教授,用荐者改宣德郎,知舒州太和县;八宝恩及,累迁至朝散郎,赐五品服。

自湖外官满,从辟高阳、太原两路安抚司机宜文字,除知岳州,请宫祠,除提点崇福宫,归于陈。

公有田在陈,遂为终焉.计。

明年乞骸骨,又明年乃以疾不起,享年七十。

公以文章名世,而循循然加不出诸口,未尝恃己以陵物。

贤愚少长,待之如一,称其善而掩其过。

在边之久,虽武夫悍卒,皆心服其诚而为之尽最。

后守岳阳,政亦可观。

岳阳尝经火灾,谯门两砚鞠为灰烬。

公至之数月,登城叹曰:“昔岳阳楼观以伟丽闻天下,今乃.没于丘墟草棘间,不能复前人之迹,守臣罪也。

”父老闻之,欣然有请曰:“岳人怀此久矣,非我贤守,谁当任之?有无惟所命。

”公得朝廷所赐度牒,与虞人所献山林巨植,聚集工匠而鼎新之,不逾年,壮峙如昔。

州人扶老携幼来观,有自数百里至者,皆叹曰:“孙公不扰吾民,不鞭一人而所立如斯,召父之甘棠不在是耶?”故去郡之日,人挽留之不得出郊,又维其舟,使不得去者累日。

平生无嗜好,老不废书,如饥渴然。

善作古篆,秦汉而下不取也。

娶黄氏。

公晚得痹疾,黄夫人躬治药石,相.其饮食卧起,经纪家事,不以毫发累其胸中者二年。

公没,安葬之事,皆夫人自任之,有古烈妇之风。

公文集若干卷传于世。

鸣呼,风俗之.不振也久矣!自义不胜利天下之士以容悦为工端方为拙有终身为县吏妻子至于寒饿而天下指以为叹又私相以为戒。

风俗安得不薄乎?而士气安得不卑也?此贤人君子所甚惧者。

先君尝作《刚说》一篇,为介夫而发,叹天下无其人也。

介夫流落不遇,至死不悔;志康又不偶.于世,抱才无所施,介夫真有子哉!以某年月日葬于某地,子一人,曰虬,事亲有立,能克其家。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使与余长兄游.游:交往B.敢以外祖黄才叔所状.行事来请状:描绘C.相.其饮食卧起相:互相,一起D.志康又不偶.于世偶:迎合,投合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以.宣和二年九月十二日卒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B.遂为终焉.计有鱼焉.,其广数千里C.今乃.没于丘墟草棘间衡乃.诡对而出D.风俗之.不振也久矣及其所之.既倦10.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文中“龆龀”是孩童垂髫换齿之时,“弱冠”则指20岁,王勃有“等终军之弱冠”,化用汉代终军请缨报国的典故。

B.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近义词还有“致仕”,指交还官职,即退休。

C.文中提及的岳阳楼,为古代名胜,文人墨客多有登岳阳楼的佳作,如杜甫“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D.文中说孙志康“善作古篆”,“古篆”是汉字的一种书体,包括大篆、小篆,秦统一六国后,大篆成为通行全国的文字,西汉则通行小篆。

1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A.自文不胜利/天下之士以容悦为工/端方为拙/有终身为县吏/妻子至于寒饿/天下指以为叹/又私相以为戒B.自义不胜/利天下之士/以容悦为工/端方为拙/有终身为县吏妻子/至于寒饿/而天下指以为叹/又私相以为戒C.自义不胜利/天下之士以容悦/为工端方/为拙有终/身为县吏/妻子至于寒饿而天下指/以为叹又私相/以为戒D.自义不胜/利天下之士/以容悦/为工端方/为拙有终/身为县吏妻子/至于寒饿而天下指/以为叹又私相/以为戒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首先交待了为孙志康写墓志铭的缘起,因为孙志康是苏轼的学生,世代与苏家交好,所以作者为其写墓志也是义不容辞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