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要点2019讲解
关于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关于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要点分析摘要:现阶段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意味着对医院的医疗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设计综合医院的时候需要将社会及人们的需求和医院设施等多个方面考虑进去。
综合医院的功能比较复杂,设计和应用时会涉及到许多的学科,应该将“以患者为中心”当做设计理念,少一些体现喧嚣的事物,多一些自然景观等,并且线路也要非常清晰,确保可以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本文将从综合医院建筑设计的设计理念展开分析,提出综合医院建筑设计的要点。
关键词: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设计理念;设计要点在综合医院建筑设计当中,需要将多方面和众多问题考虑进去,不光要体现出人性化的关怀,还应该将现阶段绿色化理念展示出来。
与此同时,重视自然采光和通风等有效利用,突出综合医院的环境特色,让患者在治疗和就诊的过程中感受到放松和愉悦,从而增加治疗依从性。
并且还应该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创建和谐医院,减少护患和医患的纠纷。
一、综合医院建筑设计的设计理念(一)和谐的设计理念在综合医院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将人性化的官话体现出来,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医疗环境。
所谓的“和谐”表达的意思就是患者和医院之间的和谐共处,在治疗和就诊中相互理解和尊重,坚持人人平等。
(二)实用的设计理念想要将“和谐”这个设计理念融入进去,保持和谐的医患和护患关系,在设计的时候需要在总体功能和布局等方面将相关性加强,表现出简单、快捷和清楚等原则,重视医院功能区域的划分和条理性。
还应该重视每一个科室中内部空间的整洁,不要盲目的去改变,这样会造成之后使用时混乱和浪费资源等情况的出现[1]。
(三)绿色生态的设计理念可以根据当地的自然特色将绿色生态加入到建筑设计当中,创建绿色医院。
“绿色”本来就代表着无害、天然,如果患者可以在这样的地方进行治疗,能够放松心情,增加治疗效果。
这就要求在设计的时候将自然生态和绿色医疗环境加入到设计理念当中,充分利用好所建设地点的有利环境,选择自然采光和天然环保的材料进行使用,将环境和自然等特色突出,迎合现阶段社会的绿色化理。
综合医院设计要点

(2)根据整体服务的原则,以发展综合医院为主,加强或建立重点专科,一般不新建或扩建新的专科医院(3)根据资源共享的原则,建立检验、影像中心,减少或避免重复建设投资(三)地区(区域)内病床及医务人员的需要量的核算方法1.基本核算方法:一个地区要设多少医院病床,配备多少医护人员,主要决定于当地居民的医疗服务的需要量、病床工作效率、医护人员能够提供的医疗服务量以及现行的医疗保健制度。
2.医疗服务需要的决定因素:(2)人群发病率及疾病构成因素:人群发病率及疾病构成是影响医疗服务需要量的重要因素。
在以急诊传染病及其他急性病为主的地区和人群中,门诊人次比较少,住院天数比较短,所需要的门诊及住院的需求量就比较少。
在以心血管疾病、肿瘤等慢性病为主的地区和人群中,由于每个病人就诊次数多,住院时间长,门诊和住院的需求量就比较大。
(2)供应出入口——供食物、药物、燃料出入的货运出入口,最好布置在次要道路上,如与主要入口在同一街道布置时,则应该来开两者之间的距离,以免好邻近太平间后院,直接开门对外,垃圾车也由此入口出入,该处平时关闭,派专人管理。
最便捷的路线直达出入院或住院楼入口,不应穿越门诊或其它科室,适当位置应设置门卫,以便管理。
3.住院与门诊病人分开为保持住院部的病房安静和正常秩序,应严格控制非探视时间的外来人员进(2)一些大型、特殊医疗设施、如加速器、钻60、氧舱、核磁共振、同位素等,采取一定措施后也可附设与住院部顶层或者或半地下层,减少建筑栋数,简化流线。
图4.6为上海东方医院地下层平面布置图,包括了各种医疗辅助设别用房。
(3)利用基地的某些突出部分,布置传染、太平间等间距要求大的建筑,并充分利用街道、水面等自然间隔来满足间距要求。
图4.7为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总平面。
利用河道加大与城市的道路的距离。
(4)职工厨房、餐厅、管理用房、洗衣房、车库、动物房等也应设法分类组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医院按用地标准批拨的土地,不能移作他用。
医疗建筑设计要点

医疗建筑设计要点1.安全性:医疗建筑的设计必须以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为首要考虑。
这包括防火安全、逃生通道的设置、自然灾害的考虑等等。
建筑设计师需要遵循相关的建筑规范和标准,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
2.空间布局:医疗建筑应当合理规划和布置不同区域的功能,包括病房、手术室、诊疗区、护士站等。
布局应便于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流动和交流,并提供足够的隐私和安静空间。
3.应急配套设施:医疗建筑需要有完善的应急配套设施,包括备用电源、临时病床、食品和水的储备等。
这些设施可以在自然灾害或紧急情况下提供必要的支持,确保医院可以正常运营。
4.环境可持续性:医疗建筑设计应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例如,使用节能的建筑材料和设备,安装太阳能和风能发电设施,优化水资源的利用等等。
这有助于减少建筑物对环境的影响,降低能源消耗,降低运营成本。
5.通风与空气质量:医疗建筑应提供良好的通风系统,确保新鲜空气的进入,并排除有害物质和细菌。
对于手术室和感染病房等特殊区域,需要额外的气体过滤和排风系统,以确保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6.患者舒适性:医疗建筑设计应提供一个舒适和宁静的环境,减少患者在医院中的焦虑和压力。
这包括使用柔和的灯光和颜色、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减少噪音和震动等。
舒适的环境有助于患者更快地康复。
7.可访问性和无障碍设计:医疗建筑应考虑到所有人的需求,包括年长者、残疾人和行动不便的人。
这包括无障碍通道、轮椅坡道、扶手、电梯等设施的设置,以方便这些人员的进出和使用。
8.科技应用:医疗建筑设计应利用先进的科技设备和信息通信技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这包括电子病历系统、医疗设备的远程监控、智能化照明和维护系统等。
科技的应用可以加快医疗诊断和治疗的过程,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9.绿化和景观设计:医疗建筑周围的绿化和景观设计可以提供一个愉悦和放松的环境,减少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压力和疲劳。
绿化环境还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吸收噪音,提供一个更健康和舒适的室外空间。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标准

第一章总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综合医院”:一、设置包括大内科、大外科等三科以上;二、设置门诊和服务24小时的急诊;三、设置正规病床。
—87,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第一节基地一、交通方便,宜面临两条城市道路;二、便于利用城市基础设施;三、环境安静,远离污染源;四、地形力求规整;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和贮存区;并远离高压线路及其设施;六、不应邻近少年儿童活动密集场所。
第二节总平面一、功能分区合理,洁污路线清楚,避免或减少交叉感染;二、建筑布局紧凑,交通便捷,管理方便;三、应保证住院部、手术部、功能检查室、内窥镜室、献血室、教学科研用房等处的环境安静;四、病房楼应获得最佳朝向;五、应留有发展或改、扩建余地;六、应有完整的绿化规划;七、对废弃物的处理,应作出妥善的安排,并应符合有关环境保护法令、法规的规定。
一、应充分利用地形、防护间距和其它空地布置绿化,并应有供病人康复活动的专用绿地。
二、应对绿化、装饰、建筑内外空间和色彩等作综合性处理;三、在儿科用房及其入口附近,宜米取符合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的环境设计。
第三章建筑设计第一节一般规定展、改造和灵活分隔创造条件。
、门诊、急诊,住院应分别设置出入口二、在门诊、急诊和住院主要入口处,必须有机动车停靠的平台及雨棚。
如设坡道时,坡度不得大于1/10。
一、四层及四层以上的门诊楼或病房楼应设电梯,且不得少于二台;当病房楼高度超过24m 时,应设污物梯。
二、供病人使用的电梯和污物梯,应采用“病床梯”。
三、电梯井道不得与主要用房贴邻。
一、楼梯的位置,应同时符合防火疏散和功能分区的要求。
二、主楼梯宽度不得小于1.65m,踏步宽度不得小于0.28m,高度不应大于0.16m。
三、主楼梯和疏散楼梯的平台深度,不宜小于2m。
一、诊查室2.60m,病房2.80m;二、医技科室根据需要而定。
一、一般医疗用房的地面、墙裙、墙面、顶棚,应便于清扫、冲洗,其阴阳角宜做成圆角。
综合医院建设标准(2019年版 最新版)

《综合医院建设标准》目录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 (3)第三章选址与规划布局 (4)第四章建筑面积指标 (6)第五章建筑与建筑设备 (9)第六章医疗设备 (12)第七章相关指标 (1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规范综合医院建设,提高综合医院建设项目决策和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合理确定建设规模,满足综合医院功能需要,充分发挥投资效益,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综合医院建设项目科学决策、合理确定建设水平服务的全国统一标准,是编制、评估,以及审批、核准综合医院工程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依据,是审查项目工程设计及监督检查工程建设全过程的重要尺度。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综合医院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
第四条综合医院的建设,必须遵守国家有关经济建设的法律、法规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政策,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现状与发展的关系,做到规模适宜、装备适度、安全环保、经济适用。
第五条综合医院的建设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在满足各项功能需要的同时,注重改善患者的就医环境和医护人员的工作条件。
充分考虑使用人群的生理特点及心理需求,打造适宜空间环境,做到功能完善、布局合理、流程科学、环境温馨,管理智慧。
第六条综合医院的建设,应符合所在地区城镇总体规划、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和基础设施条件,避免重复建设。
第七条新建综合医院,应结合当地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实际需求,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运行和投资效益出发,切实做好项目论证等前期工作。
第八条综合医院的建设,应结合医院事业发展规划制定总体发展建设规划,经批准后,根据实际需要和投资可能,一次或分期实施。
第九条综合医院的建设,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和定额、指标的规定。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第十条新建综合医院的建设规模,应根据当地城市总体规划、区域卫生规划、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服务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疾病谱和发病率、卫生资源和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状况进行综合平衡后确定。
医院建筑设计必备知识点

医院建筑设计必备知识点现代医院建筑设计是为了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和高效的医疗环境,满足医疗服务的需求。
为此,设计师需要了解许多关键的知识点,以确保医院的建筑能够满足各种要求和挑战。
本文将介绍一些医院建筑设计中必备的知识点。
一、功能分区医院建筑设计要根据不同功能的需求进行合理的分区。
这包括分离感染性疾病区和非感染性疾病区,区分开诊疗、手术、住院和行政区域等。
同时,还要考虑到不同区域之间的流线,确保医生、患者和工作人员的高效交流与运作。
二、医疗工作区域医院建筑设计中的医疗工作区域是非常重要的。
设计师需要考虑到诊室、手术室、病房等房间的布局和功能。
例如,在手术室中,应考虑手术台的位置、光照和通风等因素。
在病房中,床位的布置和空间舒适度也是需要被考虑的因素。
三、安全设计医院作为一个公共建筑,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设计师需要尽可能减少火灾风险,并设计合适的疏散通道和设备。
此外,医院的安全还包括保护医疗设备和个人隐私的措施。
因此,设计师需要考虑到安全门禁、监控系统和防护措施等方面。
四、绿色建筑如今,绿色建筑的概念在医院建筑设计中也日益重要。
绿色建筑可以降低能源消耗,改善室内环境质量,并对患者的健康有益。
因此,设计师应关注使用可再生能源、节水和采用环保建材。
五、无障碍设计对于行动不便的人来说,医院的无障碍设计是必不可少的。
这包括具备无障碍通道、轮椅抵达和使用设施的能力。
设计师需要确保医院的建筑和设备对于身体残疾或有特殊需求的人是容易到达和使用的。
六、社区融入医院建筑设计也需要将社区因素考虑在内。
设计师可以通过建筑外观、开放合作空间和周边景观等方式,将医院与周围环境相结合。
这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并为患者和工作人员创造更加宜人舒适的环境。
七、灵活性和可持续性医院建筑需要具备灵活性,以适应未来的需求变化。
例如,可以预留空间以容纳新的技术和设备,并且可以随着医疗模式的变化进行调整。
此外,可持续性也是设计师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以及实施废物管理和能源回收等措施。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

9
各流线相互关系分析图
10
绿地配置
绿色环境能够调整和改善人体的机体功能。 我国综合医院建设用地标准,床均面积约110-120㎡,其 中绿化面积35%,约为40㎡/床左右。
11
平面组合类型
分散式 集中式
混合式 组合式
12
面积参考指标
14
住院、医技
住院部由出入院、住院病房及各科室组成。 医技部是集中设置主要诊断、治疗的部门, 集中反映医疗技术装备水平。
度”原则 (五)特殊流线处理
25
门诊部建筑设计
门诊部设计的面积比例
26
门诊建筑类型及空间组合
一、街巷式
实例——大邑县妇幼保健院(局部)
27
二、庭廊式
实例——华西附二院宋庆龄医院(局部)
28
三、套院式
病患流线 医护流线
实例——重庆医科大学江南医院(局部)
29
门诊部建筑设计
候诊空间
(一)厅式(分科)候诊 (二)廊式候诊 (三)绿荫候诊
32
门诊部建筑设计
外科诊室处置室平面组合示例
33
门诊部建筑设计
妇产科诊室处置室平面组合示例
34
门诊部建筑设计
耳鼻喉科诊室处置室平面组合示例
35
门诊部建筑设计
眼科诊室处置室平面组合示例
36
六、急诊部建筑设计
急诊、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EMSS)
5、职工宿舍区:贴邻清洁服务区布置,有单独对外的出入口。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
三、医院建筑的总体规划与设计
总平面功能分区
1、医疗区 2、感染医疗区 3、清洁服务区 4、污染服务区 5、职工宿舍区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2)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1. 引言综合医院是一个重要的公共设施,为社会提供医疗服务和救治患者。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旨在确保医院的建筑设计符合医疗要求和安全标准,提供高效、舒适和安全的医疗环境。
本文档将介绍一些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的要点和指导原则。
2. 建筑功能分区设计要求综合医院的建筑功能分区设计是医院建筑设计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建筑功能分区设计的要求:2.1 临床区• 2.1.1 为了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临床区应设置独立的出入口和客流通道,与其他区域相互隔离。
• 2.1.2 临床区内应设置各种临床科室,如门诊、急诊、住院部等,并在设计中考虑到不同科室之间的功能关联性和便利性。
• 2.1.3 临床区的设计应注重公共空间的舒适性和可访问性,如候诊区、走廊、电梯等。
2.2 行政区• 2.2.1 行政区应设置在综合医院的中心位置,便于管理和监督医院的运营。
• 2.2.2 行政区的设计应合理安排办公室、会议室等功能空间,方便行政人员的工作和交流。
• 2.2.3 行政区的设计还应考虑到与其他区域的联系,如医务科室、护理部门等。
2.3 医技区• 2.3.1 医技区包括放射科、检验科、手术室等,应设置在综合医院的便利位置,方便患者和医护人员的使用。
• 2.3.2 医技区的设计应符合卫生和安全标准,提供必要的设备和防护措施。
• 2.3.3 医技区的通风和排水系统应符合相关规范,确保无菌和无污染的工作环境。
3. 建筑安全设计要求综合医院的建筑安全设计对于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筑安全设计的要求:3.1 防火安全设计• 3.1.1 综合医院的建筑材料和构造应符合防火标准,以减少火灾和火灾蔓延的风险。
• 3.1.2 综合医院应设置合适的消防设备和灭火器材,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 3.1.3 综合医院的建筑布局应合理,保证疏散通道的畅通,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进行紧急疏散。
3.2 地震安全设计• 3.2.1 综合医院的建筑应符合地震安全设计标准,经得起一定程度的地震振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各流线相互关系分析图
10
绿地配置
绿色环境能够调整和改善人体的机体功能。 我国综合医院建设用地标准,床均面积约110-120㎡,其 中绿化面积35%,约为40㎡/床左右。
11
平面组合类型
分散式 集中式
混合式 组合式
12
三、面积参考指标
一般县以上城市每千人口医院床位4-7张,县及县以下地区 每千人口医院床位2-5张。 我国综合医院建设用地标准,床均面积约110-120㎡, 新建医院的建筑覆盖率25%-30%,绿地率不应低于35%; 改建医院建筑覆盖率不宜超过35%。绿地率不应低于30%.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
1
医院的起源
医院(hospital)的起源
2
综合医院
综合医院(概 述) 基地选择和总平面
面积参考指标 功能结构及概念 门诊部建筑设计
综合医院
总目录
急诊部建筑设计 住院部建筑设计 手术部及医技部设计
色彩因素 医院实例分析
3
一、综合医院(概述)
综合医院是一种供医疗、护理病人之用的科目较为齐全的公 共建筑。 除综合医院外,还有专门治疗某类疾病的专科医院。
江 南 医 院 医 疗 综 合 楼 三 层 平 面 绿化庭院 图 茶室\咖啡
62
医院实例
病患休息区 医护休息区 护士站
重庆医科大学江南医院住院部平面
污洗室
63
医院实例
住院部 门诊部 医技部 手术部 设备层 汽车库
1F
重庆医科大学江南医院(医疗综合楼楼剖面图)
64
医院实例
重庆医科大学滨江医院(总平面图)
17
后勤保障、行政管理
后勤保障或称医疗辅助部门
行政管理
院内生活
18
功能结构
医院各部门之间的功能关系大型综合医院,组成复杂, 科室众多。为了方便明了起见,用以下的图来表示:
19
功能结构分析(细化)
20
功能结构分析(简化)
21
五、 门诊部建筑设计
门诊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医院的前沿窗口。 门诊的类型、特点和任务: 一、门诊病人类型 二、门诊部的任务和特点 三、门诊就诊程序 四、日门诊量的确定
4
什么是三甲综合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简称“三甲医院”)是依照中国内 地现行《医院分级管理办法》规定而划分的医院等级。
5
三甲医院的建筑标准
1.床位数:500张以上 2.每床建筑面积80-90平方米 3.日平均每门诊人次占门诊建筑面积不少于4平方米
6
二、基地选择和总平面设计要点
基地选择要点
①
②
③
13
面积参考指标
14
四、功能结构及概念
1 、门诊部 2 、急诊部 4 、医技部 5 、后勤保障 7 、院内生活
3 、住院部 6 、行政管理
15
门诊、急诊
门诊:医院的前沿和窗口,接待不需 要住院的非急重病人就诊和治疗。 急诊:为情况紧急的患者提供治疗服 务的部门。
16
住院、医技
住院部由出入院、住院病房及各科室组成。 医技部是集中设置主要诊断、治疗的部门, 集中反映医疗技术装备水平。
42
住院部建筑设计
床位布置及床周空间2-3床病室开间≥3.3m,净深应 ≥4.5m-6.0m ,4-6床病室净宽应≥6.0m
43
住院部建筑设计
护理单元的形态类型
1、中廊 式单元
实例:攀枝花中心医院二住院楼
44
住院部建筑设计
2、复廊 式单元
实例:华西附二院宋庆龄医院
45
住院部建筑设计
3、环廊 式单元
49
手术部流线分析
50
重症监护(ICU)设计
ICU设计要求
ICU宜与手术部同层且相邻 ICU设置以护士站为中心 遵循抢救治疗距离最短原则
51
手术部、ICU实例分析
接二期
重
医
屋顶花园
玻璃顶棚
屋顶花园
江
南
医
住院手术
透析中心
院 手 术
护士站
部
及
I
ICU
重庆医科大学江南医院(手术部、ICU) 绿化庭院
当前世界一种行之有效的急诊医疗服 务系统。这种系统包括院前急救护送、 院内急诊或急救、院内监护三个部分。
37
急诊部建筑设计
急诊部功能组成 (1)诊查用房 (2)治疗用房
(3)附属用房
38
急诊部建筑设计
急诊部设计要求(以附设型为例)
√应位于底层 √便于急救车出入 √考虑24小时运营
39
急诊部建筑设计
32
门诊部建筑设计
外科诊室处置室平面组合示例
33
门诊部建筑设计
妇产科诊室处置室平面组合示例
34
门诊部建筑设计
耳鼻喉科诊室处置室平面组合示例
35
门诊部建筑设计
眼科诊室处置室平面组合示例
36
六、急诊部建筑设计
急诊、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EMSS)
58
色彩因素
蓝、绿、白等冷色 调的环境下人们则 容易产生安全和镇 定的感觉
59
医院实例
重庆医科大学江南医院医疗综合楼(门诊边庭效果)
60
医院实例
重庆医科大学江南医院医疗综合楼(门诊/医技中庭效果)
61
医院实例
边庭
边庭
中庭
检验科
中庭 住院大厅
餐厅
放化疗 入口
医护出 入口
外科 入口
内科 入口
医护出 餐厅 入口 入口
C U
茶室\咖啡
52
中心供应流线分析
53
检验科流线分析
54
病理科流线分析
55
放射科流线分析
56
九、色彩因素
色彩的辅助医疗功能
色彩能引起人们多样的感情和 心理效应,如在感情上产生寒 暖感、轻重感、软硬感和强弱 感;在心理上产生明快与忧郁、 兴奋与镇定等效应。
57
色彩因素
红、橙、黄等暖色 调的环境下人们容 易产生兴奋和愉悦 的感觉。
22
门诊部建筑设计
门诊部
各科诊室 诊断与治疗 公用部分
门
内科、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中医科、 五官科、 保健科、 急诊科等
药房、 检验科、 理疗科等
门厅、 候诊、 挂号、 取药 收费处、 厕所、 楼梯等
诊 部 的 组 成
23
门诊部建筑设计
门诊部功能流线分析
24
门诊部建筑设计
门诊流线设计要点 (一)医院门诊的三级分流模式 (二)门诊人次流线平均距离最短原则 (三)房间安排与门诊流程协调一致 (四)流线设计的高“明度”、低“密
30
门诊部建筑设计
门诊各科诊室数、诊位数的确定 诊位即每位诊病医师及所属的诊病设施所占的空间位置。 诊室数量则与每室容纳的诊位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诊室数=该科半日总诊位数/每诊室平均诊位数 诊位数=总门诊总人次X该科所占人数比/每名该科医生半日 接诊人数× 2/3
31
门诊部建筑设计
内科诊室处置室平面组合示例
实例:美国某医院
46
住院部建筑设计
攀枝花医院一住院楼
住 院 楼 平 面 组 合 实 例
龙泉医院
47
住院部建筑设计
住
院
楼
泸州医学院
平
面
组
合
实
例
重医江南医院感染中心
48
八、手术部及医技用房建筑设计
在平面中的位置:应方便住院部兼门诊部共享使用 在楼层中的位置:一般设于低层裙房(放射部分可 设于地下层)
度”原则 (五)特殊流线处理
25
门诊部建筑设计
门诊部设计的面积比例
26
门诊建筑类型及空间组合
一、街巷式
实例——大邑县妇幼保健院(局部)
27
二、庭廊式
实例——华西附二院宋庆龄医院(局部)
28
三、套院式
病患流线 医护流线
实例——重庆医科大学江南医院(局部)
29
门诊部建筑设计
候诊空间
(一)厅式(分科)候诊 (二)廊式候诊 (三)绿荫候诊
病患流线 医护流线 污物流线
实例:重庆医科大学江南医院急诊部
40
七、住院部建筑设计
住院部组成:主要包括出入院处和护理单元两部分(部 分设有住院药房)
出入院处 护理单元
41
住院部建筑设计
住院部设计要求
护理单元一般30-50床 单排病床不超过3床,双排不超过6床 病房门净宽不小于1.1米,门扇设观察窗 护士站以开敞空间与护理单元走道连通
城
交
环
市
通
境
要
要
要
求
求
求
④
⑤
⑥
⑦
市
安
发
地
政
全
展
形
要
要
要
要
求
求
求
求
7
基地选择和总平面设计要点
总平面设计要点
①
②
③
考
合
功
虑
理
能
基
布
分
地
局
区
周
节
明
边
约
确
环用ຫໍສະໝຸດ 境地④⑤
⑥
⑦
考
交
优
可
虑
通
美
持
朝
组
的
续
向
织
室
发
和
安
外
展
风
全
环
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