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脂肪肝

合集下载

中医如何辨治脂肪肝_1

中医如何辨治脂肪肝_1

中医如何辨治脂肪肝?发布时间:2022-05-04T06:31:18.487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2年3期作者:刁安建[导读] 近年来,脂肪肝的患病率日趋升高,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生理痛苦和心理负担刁安建彭州丽春刁安建诊所四川彭州 611936近年来,脂肪肝的患病率日趋升高,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生理痛苦和心理负担。

在治疗期间,给予患者中医辨证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助于改善其预后。

一、脂肪肝的基本概述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患者肝细胞内脂质积聚,且超过肝湿重的5%,也叫做脂肪肝。

根据患者病因的不同,患者肝内积聚的脂质分为脂肪酸、三酰甘油、胆固醇酯等,其中最多的是三酰甘油。

根据脂肪肝患者脂肪的含量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轻型,二是中型,三是重型,含脂肪依次为5~10%、10~25%、25~50%。

需要注意的是,脂肪肝属于临床现象,不属于疾病。

在发病后,患者病理改变为肝硬化、脂肪变性及脂肪肝炎等,危害较大。

在发病初期,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够明显,在病情加重后病情凶猛。

该疾病实施实验室检查比较缺乏特异性,可实施肝穿刺活检明确患者的疾病。

脂肪肝属于可逆性疾病,患者实施准确及时的诊断和针对性的治疗方法,能够促使患者病情恢复。

从中医的角度看,脂肪肝属于“积证”,患者肝功能失调,严重影响其身体健康。

二、脂肪肝的发病机制(一)饮食不节导致脂肪肝在日常生活中,患者暴饮暴食,比较喜欢吃油腻的食物,患者胃纳过剩,超过了自身的代谢能力,导致肥脂湿浊内停,在肝内积聚,从而导致脂肪肝。

(二)气郁湿阻导致脂肪肝患者气机不畅、存在七情内伤,湿邪内蕴是导致脂肪肝的重要原因。

患者的肥脂之气转运不够顺畅,在积累后产生脂肪肝。

(三)瘀血内阻导致脂肪肝患者外伤或者久病瘀血内停,肝经瘀血阻滞,气机不畅,瘀血相搏,从而阻滞患者的肝脏。

(四)肝腑虚衰导致脂肪肝除了内伤饮食、外感风寒等,房室不节也会导致脂肪肝,在发病后损伤患者的正气,且伴随有脏腑功能失调现象。

脂肪肝ct诊断标准

脂肪肝ct诊断标准

脂肪肝ct诊断标准脂肪肝CT诊断标准。

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其诊断需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CT(computed tomography)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对于脂肪肝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下面将介绍脂肪肝CT诊断的标准。

1. 脂肪肝的CT表现。

脂肪肝在CT上的表现主要是肝脏密度的改变。

正常肝脏的CT值约为40-60 HU,而脂肪肝患者的肝脏CT值明显降低,通常在-10 HU以下。

此外,脂肪肝患者的肝脏在CT上呈现出密度均匀的特点,肝实质与腹壁脂肪之间的密度差异较小。

2. 脂肪肝的CT诊断标准。

根据肝脏CT值的改变和密度均匀性,脂肪肝的CT诊断可分为以下几个等级:Ⅰ度脂肪肝,肝脏CT值下降,但仍高于-10 HU,肝脏密度不均匀。

Ⅱ度脂肪肝,肝脏CT值明显下降至-10 HU以下,但肝脏密度仍不均匀。

Ⅲ度脂肪肝,肝脏CT值明显下降至-10 HU以下,肝脏密度均匀。

3. 脂肪肝CT诊断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脂肪肝的CT诊断时,医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结合临床资料,脂肪肝的诊断不仅依靠CT表现,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与其他肝脏疾病鉴别,脂肪肝的CT表现与其他肝脏疾病有时会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需要与肝脏脂肪变性、肝硬化等进行鉴别诊断。

4. 结语。

脂肪肝的CT诊断标准主要依据肝脏CT值的改变和密度均匀性进行判断,医生在进行脂肪肝的CT诊断时需要结合临床资料,并与其他肝脏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对脂肪肝CT诊断有所帮助。

总之,脂肪肝的CT诊断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对医生进行准确诊断、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掌握脂肪肝的CT诊断标准,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患了脂肪肝,多吃这10种食物,少吃这8种

患了脂肪肝,多吃这10种食物,少吃这8种

患了脂肪肝,多吃这10种⾷物,少吃这8种脂肪肝,很好理解,就是你的肝脏脂肪太多啦。

肝脏是我们⾝体最⼤的解毒器官,脂肪性肝病会损害肝脏让它没办法正常⼯作。

脂肪肝有两种主要的类型:酒精引起的和⾮酒精性的脂肪性肝病。

⾮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最常发肥胖、久坐不动以及爱吃⾼度加⼯⾷品的⼈。

⽣于肥胖、久坐不动以及爱吃⾼度加⼯⾷品吃就占了俩。

这⾥⾯吃就占了俩遵循10+10+8的饮⾷法则~想要预防或者已经患有脂肪肝,在吃这⼀关,我们建议遵循建议吃这10种⾷物1. 鱼脂肪酸,它可以帮助改善肝脏脂肪⽔平和像鲑鱼、沙丁鱼、⾦枪鱼和鳟鱼等都含有丰富的ω-3脂肪酸降低⾝体的炎症反应,对肝脏有好处。

红烧⼤⽐⽬鱼,这种鱼不仅富含ω-3脂肪酸,⽽且它的脂肪含量更低哦。

在家做饭不妨试试红烧⼤⽐⽬鱼当然吃鱼油、坚果(特别是核桃)、亚⿇籽和亚⿇籽油也可以摄⼊这种优质脂肪酸。

2. 橄榄油、葵花籽油富含单不饱和脂肪,⽤它们做菜⽐起那些黄油、起酥油、猪油等要健康许多。

吃太这类植物油富含单不饱和脂肪多脂肪对肝脏不利,但吃优质油可能有助于减少氧化应激、帮助降低肝酶⽔平和控制体重。

3. ⿊莓、蓝莓、覆盆⼦、蔓越莓浆果类⽔果含有较多的多酚4. 葡萄柚葡萄柚含柚⽪苷,它可以通过减少炎症和保护肝细胞来保护肝脏免受伤害。

5. 葡萄葡萄、葡萄汁和葡萄籽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可以减少肝脏中的脂肪堆积并增加燃烧脂肪的酶。

6. 西兰花、菠菜、抱⼦⽢蓝、⽻⾐⽢蓝菠菜、抱⼦⽢蓝和⽻⾐⽢西兰花被证明有助于预防肝脏中脂肪堆积。

多吃深⾊绿叶蔬菜,⽐如菠菜、抱⼦⽢蓝和⽻⾐⽢蓝,也可以帮助减轻体重,毕竟肥胖可是脂肪肝的巨⼤推⼿!7. ⾖腐⼤⾖被称作“植物蛋⽩之王”,⾖制品脂肪含量低、蛋⽩质含量⾼,⽤它来代替部分红⾁代替部分红⾁可减少脂肪在肝脏堆积。

除了⼤⾖,豌⾖也是⼀种很不错的选择~8. 燕麦⽚燕麦⽚属于全⾕物,虽然同样是碳⽔化合物,但是⽐起精⽩⽶⾯,含有更多的纤维。

不仅提供能量,还能帮助维持健康的体重。

ct脂肪肝评定标准

ct脂肪肝评定标准

ct脂肪肝评定标准
CT诊断脂肪肝的参考标准为肝脏和脾脏的密度比值在以下,则表明存在脂肪肝,该比值越低,脂肪肝情况越严重。

具体标准如下:
1. 肝脏和脾脏的比值在~之间,为轻度脂肪肝。

2. 肝脏和脾脏的比值在~之间,为中度脂肪肝。

3. 肝脏和脾脏的比值小于,为重度脂肪肝。

轻度脂肪肝多不会引起严重的损伤,随着脂肪肝的加重,会引起食欲差、乏力、右上腹部不适等症状。

请注意,虽然CT对脂肪肝的评估有一定的价值,但肝穿刺活检是诊断脂肪肝的“金标准”,可排除肝病其他不明原因,评估肝损伤(炎症、纤维化、肝硬化)程度,为治疗和预后提供指导。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医生。

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作者:郭忠华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6年第10期摘要:蛋鸡脂肪肝综合征也叫做脂肪肝出血性综合征,是产蛋鸡比较容易发生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

该病主要是导致肝细胞内堆积过多的脂肪,从而导致肝脏的正常功能受到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肝细胞发生破裂,最终造成肝内出血而发生死亡。

患病鸡群很难形成产蛋高峰,对养鸡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蛋鸡;脂肪肝综合征;发病机理;病因分析;临床症状;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S858. 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6)10-0107-011发病机理蛋鸡体内合成脂肪的最主要场所是肝脏,且合成的脂肪主要以极低密度脂肪蛋白形式被运送到血液。

转运脂肪需要载脂蛋白的参与,而丝氨酸、蛋氨酸、B族维生素、维生素E等是合成载脂蛋白的主要成分。

转运脂肪过程中,还需要胆碱的参与。

蛋鸡进入产蛋期,每生产1个鸡蛋则消耗6g左右的脂肪,其大多数是经由摄取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转化生成,此时为保持生产力,会导致机体肝脏合成脂肪的能力明显提高,即形成更多的肝脂。

但如果缺少合成蛋脂的原料,或者肝脏合成过多的脂肪,完全高出载脂蛋白的运输能力,就会导致在肝脏内蓄积大量的脂肪,使其外观呈淡黄色或者淡粉红色,且质地明显变脆。

当蛋鸡发生应激,或者突然大量运动,会导致肝脏小血管发生破裂,促使血液进入到肝被膜下,并凝结成血块,最终由于肝脏破裂而发生死亡。

2病因分析饲养方式不当:据报道,蛋鸡采取笼养相比于平养更容易发生该病。

这主要是由于平养时机体具有较大的运动量,并能够通过采食自身排出的粪便而获取一定量的生物素和微量元素;而笼养蛋鸡具有较少的运动量,且不能够采食粪便,使其无法获取足够的生物素和微量元素,从而导致笼养蛋鸡更容易发生该病。

饲喂不合理:有些小规模蛋鸡养殖户没有采取科学的方式管理鸡群,且往往饲喂自配饲料,由于没有合理加T,导致饲料中含有较大颗粒的谷实类饲料,如大麦、玉米等,当采食过多时就非常容易发生该病。

百科全说第二季:王晓斋解析中西医应对肝肾问题

百科全说第二季:王晓斋解析中西医应对肝肾问题

澳大利亚医友医疗中心医师、澳大利亚生物医药研究院临床草药研究员王晓斋医生本期做客节目,为你解析中西医应对肝肾问题。

湖南卫视百科全说邀请到澳大利亚医友医疗中心医师, 澳大利亚生物医药研究院临床草药研究员王晓斋,为您一一分析,不同疾病的不同中西医治疗方案,帮您找对医生。

在谈论中西医诊病治病之道时,他提出中医诊病是以人为本,而西医是以病为本的观点,引发现场观众的惊叹......澳大利亚医师王晓斋,为我们分析中医西医。

什么是脂肪肝?老百姓有句话叫做肝包油,通俗点就是肝和油混在一起。

每个细胞内含有的油份太多。

治疗怎么办!回家需要多休息,少吃肥的东西。

脂肪肝可能诱发肝癌。

百科全说之王晓斋谈保养西医是以病为本,中医是以人为本。

先找西医,再找中医,中医是未病先防。

感冒:抗生素输液只用于细菌感冒,对于病毒感冒无效。

尽量少用抗生素:1肝肾压力,2杀有用的菌群,3抗生素的经济效益很高,医院滥用。

4细菌有耐药性感冒初期:姜或者葱白+梨(内热遇寒,就把热关闭在里面,姜和葱白散热发汗驱寒,梨养阴清热,先姜后梨)感冒的治疗就是发汗解表,肺散热的能力差,就是要从其他器官打开散热排热的出口。

四季感冒的中医方子:姜+葱白+绿豆泡水春+薄荷,夏+西瓜皮,秋+梨,冬+姜胃病西医:胃酸分泌过多或者过少——精神压力大或者生气会胃酸过多会腐蚀胃壁,造成胃疼,或者胃痉挛造成泛酸就容易食道炎和咽炎。

胃酸分泌多就是胃的功能紊乱,经常吃胃药容易引起胃溃疡和萎缩性胃炎,胃酸的每一个细胞追不上,就萎缩了,酸分泌少了,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前驱期。

胃病的诊断依据:肝淤——治疗方式——疏肝解郁,饮食有度——逍遥丸。

急救解救胃疼:按摩足三里穴位——双向调节。

热敷上中下腕三个穴位,肚脐正中往上的线。

脂肪肝1脂肪肝可能诱发肝硬化和肝癌。

肝功能低下,每个细胞很累,肝坏死加上很多负担,就细胞分裂和畸形就容易造成肝癌。

2夜里是肝“工作时间”,熬夜的人不论胖瘦也会得脂肪肝3吃素也会得脂肪肝吃素会导致蛋白质不足,导致多余脂肪沉积,也会得脂肪肝。

脂肪肝测量标准

脂肪肝测量标准

脂肪肝测量标准
脂肪肝的测量标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检查:
1. 肝脏脂肪含量:正常肝脏含脂量2-4%,当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超过肝湿重的5%或组织学上见肝组织的1/3以上肝细胞脂变时,称为脂肪肝。

2. 肝脏超声:B超可检出脂肪含量达30%以上的脂肪肝,但脂肪含量低于30%的诊断率不高。

3. FibroScan检查:精确检测肝脏硬度及脂肪变定量,肝脏脂肪含量>5%即可检测出。

无创无痛、便捷快速,诊断可靠、可替代肝穿刺。

4. 肝硬度检测:脂肪肝有肝弹性检测,其中有脂肪衰减的参数,如果担心脂肪肝会引起肝纤维化、肝硬化等,应该要配合医生进行肝硬度的检测,而正常的数值在,如果大于,则提示有肝硬化的可能。

5. 自身检测:量腰围女士腰围≥85厘米,男士腰围≥90厘米,表明患者存在中心型肥胖的情况,而肥胖又是脂肪肝的高危因素。

自测BMI指数,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当BMI>24的人群患脂肪肝的风险也会增加。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发现肝脏脂肪值异常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

1.核酸分子杂交: 不同来源的DNA单链与DNA或RNA链彼此可有互补的碱基顺序,可通过变性、复性以形成局部双链,即所谓杂化双链,这个过程称为核酸的杂交。

2.核酸的变性: 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核酸分子中的氢键断裂,双螺旋结构松散分开,理化性质改变,失去原有的生物学活性既称为核酸变性。

3.核酸的复性:变性的核酸在适当的条件下,两条互补链课重新恢复为天然的双螺旋构象,称为复性4蛋白质变性:在某些理化因素下,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不变,空间结构破坏,理化性质改变,生物活性丧失。

称为、、、5活性中心:酶分子中结合、催化底物的部分。

6 酶原:细胞内合成或分泌的无活性的酶的前体。

7修饰酶:在其它酶的作用下与某些化学基团发生共价键结合,而改变活性的酶。

(酶的化学修饰:指酶蛋白肽链上的某些基团可在另一种酶的催化下,与某些化学基团发生可逆的共价结合,从而影响酶的活性,又称共价修饰。

最常见磷酸化与脱磷酸化8别构效应剂:一些代谢物可与某些酶分子活性中心外的某部分非共价键可逆地结合,使酶构象改变,从而改变酶的催化活性。

这些代谢物称为别构效应剂。

9 限速酶别构酶与修饰酶通常调节一些单向或慢速反应,其活性改变可以调节总反应速度,又称为限速酶。

10竞争性抑制:抑制剂与底物的化学结构似,竞争酶的活性中心,抑制酶的活性。

11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剂与底物结构不相似,不竞争酶的活性中心,而是与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团结合,抑制酶的活性。

12蛋白质的结构域:蛋白质三级结构被分割成一个或数个球状或纤维状折叠较为紧密的区域,各行其功能,该区域称为结构域。

13、糖异生: 由非糖物质乳酸、甘油、氨基酸等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异生。

14、必需脂肪酸: 维持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但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提供的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

15、限制性内切核酸酶: 是指能识别DNA的特异序列,并在识别位点或其周围切割双链DNA的一类内切酶。

16、冈崎片段: DNA复制时,随从链复制中的不连续片段,称为、、17、联合脱氨基作用:转氨酶与L-谷氨酸脱氢酶或腺苷酸脱氨酶联合作用脱去氨基酸的氨基,此称联合脱氨基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什么叫做脂肪肝
导语:脂肪肝是属于现在内科疾病当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了,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很多的因素都会导致我们患上脂肪肝,因为诱发的原因有所不同,疾
脂肪肝是属于现在内科疾病当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了,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很多的因素都会导致我们患上脂肪肝,因为诱发的原因有所不同,疾病的种类也会不同,同时也会有不同的治疗方法,想要治疗好这种疾病就必须要了解这种疾病,那么什么叫做脂肪肝?应该怎么治疗呢?
脂肪肝多发生在中老年的身上,对中老年朋友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根据发病原因不同这个疾病有很多的分类,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脂肪肝的分类有哪些。

脂肪肝的分类
按病理改变程度分类
根据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程度进行分类,大致有以下四种情况:
1、单纯性脂肪肝:肝脏的病变只表现为肝细胞的脂肪变性。

根据肝细胞脂变范围将脂肪肝分为弥漫性脂肪肝、局灶性脂肪肝,以及弥漫性脂肪肝伴正常肝岛。

脂肪肝的发病机制复杂,各种致病因素可通过影响以下一个或多个环节导致肝细胞甘油三脂的积聚,形成脂肪肝:
①由于高脂肪饮食、高脂血症以及外周脂肪组织分解增加导致游离脂肪酸输送入肝细胞增多。

②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肝细胞消耗游离脂肪酸的氧化磷酸化以及b 氧化减少。

③肝细胞合成甘油三脂能力增强或从碳水化合物转化为甘油三脂增多,或肝细胞从肝窦乳糜微粒,残核内直接摄取甘油三脂增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