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议论文论证思路复习
2024年河北省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议论文阅读(论证思路)课件

渡句进行上、下内容的整理的方法,来理清语段的结构。一般不单独考察。 2.分析论证思路
论证思路就是将文章论证结构进一步具体化,例如提出了什么观点或论题,通过哪些论证法展 开论证,最后是归纳概括,即归纳中心论点等。 (1)对于论证思路的把握注意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
河北省2024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项
河北省2024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项
知识清单
2.局部思路 (1)先提出本段观点:……,再摆事实,讲道理,最后得出结论:…… (2)先举……事例论证……再从道理上论证……最后得出结论:…… (3)提出本段观点:……,再从正反两方面摆事实,讲道理,最后得出结论:……
河北省2024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项
河北省2024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项
河北省2024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项
知识清单
思路 议论文的谋篇布局总是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为出发点,所以整体结构大体分
为三部分: 提出问题(引论),文章开头部分,引出文章要论述的中心问题。 分析问题(本论),是议论文的主体部分,即充分运用论据证明中心论点的部分。 解决问题(结论),即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河北省2024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项
考点清单
1.本文的论证结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2.分析某段的论证过程。 3.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河北省2024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项
河北省2024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项
技巧清单
1.分析论证结构 议论文的论证结构有4种,分析时,应首先找到论点,再辨别作者是如何论证论点,从哪些方面
河北省2024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项
2024届中考语文真题第一轮专项复习—答题技巧15(论证思路类题型)付解析

2024届中考语文真题试卷第一轮专项复习—答题技巧15(论证思路类题型)题型概述|模板构建|真题试卷试炼考什么(题型特点)怎么考(考查方向)问什么(常见设问形式)论证思路题的命题形式通俗明了,变化不多,最直接的是分析(梳理)文章(段落)的论证思路(过程),其形式基本上都是问答式的,偶尔会运用填空的形式,审题难度不大。
论证思路题是中考议论文试题中频频出现的一种题型,其目的是考查考生准确理解阅读材料的能力。
既考查考生对文章整体的理解,也考查对材料局部的理解。
以此来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辨析能力、概括能力等。
1.作者是怎样证明中心论点的?2.请分析本文(某部分)论证的过程。
3.请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
4.某段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证的?5.完成思路类填空题。
6.文章的某段能否删除,或某两段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答|题|技|巧第一步:审题认真审题。
审清题干,弄清是分析全文的论证思路,还是某几段(或某一段)的论证思路,并找到对应答题区间。
第二步:分析1.通读对应答题区域,勾画能揭示论证方法或能引出主旨和结论的关键词句,划分层次结构。
2.分析每个层次从论证方法入手,分析作者是如何运用论据的(举……的例子,或引用……或将……与……进行对比,或把……比作……),并指出论证了什么观点。
3.写出结论、观点之类的句子,可直接引用,也可用自己的话概括。
中考·题型概述总结·模板构建第三步:归纳答案围绕答题术语,归纳整理答案。
“首先”“然后”“接着”“最后”,“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等术语。
答题模板:论点在开头:首先(直接)提出……的论点(观点),或首先通过写……的事例,或首先引用……的名言,提出了……的论点(或引出……的论题);接着用……事例,从正面(或反面)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的结论。
论点在结尾:首先列举(引用)了……的事例(典故传说或名言警句),从正面(或反面)进行论证,然后得出……的结论(或证明了……的观点),最后发出……的号召(或提出……的希望)。
议论文阅读之论证思路-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备考宝典(全国通用)原卷版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备考宝典(全国通用)议论文阅读之论证思路(原卷版)T知识点讲解论证思路回答的顺序如下:1.作者提出了什么论点2.采用什么论证方法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3.得出了什么结论议论文的论证思路考点包括:1、辨识议论文的结构方式;2、给议论文划分段落层次;3、解说议论文的行文思路;4、归纳段落与部分的论述要点;5、辨识论证方法【方法指津】1、抓住点示结构思路的语言标志。
考生要学会抓住关键词句(语言标志)和段落准确提取和归纳答题信息。
议论文的文体特征鲜明,语言表达规范,因而在表达上呈现一定的规律。
如设问句表开启下文,展开深层论述;“无独有偶”表顺承;“再说”表推进;“诚然”表转入相反方面论证;“总之”表分总归纳;“同样”表类比推理等。
2、理解议论文的一般结构与思路。
“提出问题(提出论点或论题)——分析问题(证明论点)——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或强化论点)”这是议论文的一般结构。
考生需要注意的是,论点或论题是以什么方式提出来的;作者是如何围绕论点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证的;文章的结构方式是总分式(分总,总分总),层进式,还是并列对照式等。
步骤如下(做选择题)1.论题是什么?(关键词“应不应该”等)2.用了哪些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最好答出把什么与什么对比之类的话说出来。
3.先后点名了那些论点。
(先分论点,后中心论点)论点是判断句或使令句,不要用修辞,其实就是在段首修改一下。
4.结束议论文的论证思路考点包括:1、辨识议论文的结构方式;2、给议论文划分段落层次;3、解说议论文的行文思路;4、归纳段落与部分的论述要点;5、辨识论证方法【方法指津】1、抓住点示结构思路的语言标志。
考生要学会抓住关键词句(语言标志)和段落准确提取和归纳答题信息。
议论文的文体特征鲜明,语言表达规范,因而在表达上呈现一定的规律。
如设问句表开启下文,展开深层论述;“无独有偶”表顺承;“再说”表推进;“诚然”表转入相反方面论证;“总之”表分总归纳;“同样”表类比推理等。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中考《议论文阅读——论证思路及结构》专题复习教案(含答案)

议论文阅读2——论证思路及结构教学目的1、明确把握议论文考点(论证思路及结构)及相应答题格式;2、真题演练,知识点学以致用,提升阅读能力。
重难点1、熟练掌握议论文考点;2、灵活运用答题格式。
一、论证思路作者在具体论述某个观点时的思维过程(三段论式)提出问题(是什么)引论分析问题(为什么)本论解决问题(怎么办)结论二、议论文结构①并列式:Ⅰ总分总;Ⅱ总分;Ⅲ分总。
②递进式。
1常考题型1:论证思路1.作者是如何证明论点的?2.作者第X段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3.文章/段落的论证过程是怎样的?分析思路:1.通读全文/段落,明确结构层次。
2.逐层分析(论点是什么?用了哪些论据?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最后的结论是什么?)3.结合议论文三要素进行回答,对于观点、结论之类的文字,直接引用。
答题方法:首先作者提出/表明观点......,然后.......,接着.......,最后得出......的结论。
[练习]分析下面两段话的论证思路。
1、古今中外,凡是获得重大成就的人,都具有坚持精神。
马克思为了撰写《资本论》,不顾疾病折磨、生活窘迫和反动势力的迫害,坚持写作四十年,终于完成这部辉煌居住。
数学家陈景润在攻克“哥德巴赫猜想”这个数学堡垒的过程中,不怕讽刺挖苦,忍受着疾病的痛苦,在工作环境很差的条件下,夜以继日的钻研,仅他运算的稿纸就有几麻袋,有个英国数学家称赞他在数学上“移动了群山”。
由此可见,坚持是取得一切成就的必由之路。
首先,作者表明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找准)然后,列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事例来证明观点;(具体明了)最后,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找准)22、个人应该懂得畏惧。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天命就是老天爷赐予的命运;大人是指有地位、有号召力的人;圣人之言,是指古往今来那些道德高尚的人所发表的言论。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必记知识点15议论文考点----

中考议论文考点及答题技巧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
它的特点是以理服人。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
中考议论文常见考点如下:考点1.寻找或提炼论点。
(1)论点特征:论点是作者关于某一问题的观点和态度。
它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
在形式上,它应该是完整的句子。
(2)找论点的方法:一看标题,二看开头,三看结尾,四看中间,五自己归纳。
但它的位置通常在标题和开头,答题时应首先考虑。
(3)区分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中心论点即为全文的论点,是文章论述的中心。
分论点是由中心论点引发出来的。
一篇文章中心论点只有一个,而分论点可以有多个。
考点2. 分析论据的类型及作用。
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
(1)事实论据:事实在议论文中论据作用十分明显,分析事实,看出道理,检验它与文章点在逻辑上是否一致。
例如: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
事实论据又包括事例和数据。
(2)道理论据:作为论据的理论总是读者比较熟悉的,或者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它们是对大量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
理论论据又包括名言警句、谚语格言以及作者的说理分析。
(3)使用论据的要求:①确凿性。
我们必须选择那些确凿的、典型的事实。
引用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材料作为论据时,必须注意所引理论本身的精确涵义。
②典型性。
引用的事例应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代表这一类事物的普遍特点和一般性质。
③论据与论点的统一。
论据是为了证明论点的,因此,两者联系应该紧密一致。
(4)如何概括事实论据。
说清楚时间、地点、人物,能体现论据的真实性;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的叙述,应简明扼要。
(5)如何补写论据。
一、要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还是事例。
二、事实论据的叙述要简明扼要,要交代清楚何人、何事、结果。
道理论据可选择名人名言、俗语、经典诗文中的名句等。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议论文写作思路梳理》教学设计

《中考复习专题——议论性文章写作思路梳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复习议论性文章的写作思路。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回归教材,考点溯源(一)导入《语文课程标准》对议论性文章的教学建议是:“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
”通俗地讲,观点与材料的关系就是此类文章总的行文思路。
先观点后材料,还是先材料后观点,或者是边观点边材料?这就需要我们去读、去审视、去判断,从而理清二者的关系。
阅读议论性文章时,思路往往是与结构合在一起思考的,谈思路,必然会连带着结构这个概念。
虽然福建中考不会“明着考”文体知识,但文体知识必须要懂、要能用。
作为文体知识重要内容之一的议论文的基本结构,主要是指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和解决问题(结论)这三个部分。
很多参考资料还把这一结构细分为两大类:一是以并列为主要特征的横式结构,二是以递进为主要特征的纵式结构。
(二)考点溯源1.回顾整套教材所学的教读课文,根据单元说明、预习提示、批注、思考探究等助学系统整理下表。
2.研读上表,梳理教材所给提示、所附问题、所设置学习任务,总结其中涉及的考点,可以发现:(1)梳理议论文的写作思路,是阅读此类文章的一项重要能力,梳理前必须辨析、理解和掌握几个重要概念:“层次”“关系”“推进”“过渡”“论述”“方面”或“层面”,以及“结构”等。
(2)梳理思路,可以指向某个句群、某个段落、某几个段落,但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向全文。
解答此类题目时,应立足于整体感知全文。
(3)梳理行文思路的命题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请选择对全文段落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
②请问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阐述?③作者是怎样论述的?④请简要梳理全文(或某个段落)的写作思路。
(4)思路梳理的要求:按一定的顺序梳理,一般是从文章开头开始,然后是文章中间,最后是文章结尾,依次概括阐述,必要时应体现出材料相关内容,以及所运用的论证方法。
专题23:议论文阅读之论证思路及段落作用-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重点考向
考向三:段落作用
分析议论文中某段落的作用,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果题干要求从 结构或内容角度答,就按要求的角度作答;如果题干没有要求,就从结构 和内容两方面作答;如果题干问段落能否删掉,则先表明态度(一般不能 删),然后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作答。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考点解读
梳理论证思路,分析论证结构,要求在熟悉文本基本特征、 体式惯例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文本,把握文本的主要概念、观点 、方法等关键信息,进而分析评价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主要信息 和次要信息的关系,最后辨明论点、论证结构与思路、论证方法 等。本题为主观题型。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试题:请简析选文的论证思路。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典例引领
【答案】文章总的论证思路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首先在第一部分( 第①段)提出中心论点:不同的青春选择,代表了不一样的未来谋划,决定了不一样的 人生。然后在第二部分(第②—⑥段)分别论述“我们要选择一个时尚的青春”,“我 们要选择一个创造的青春”,“我们要选择一个向善的青春”,“我们要选择一个敢挑 战的青春”,总结“让我们选择一个时尚的青春、创造的青春、向善的青春、敢挑战的 青春!”,第三部分(第⑦段)发出号召,坚持、跟随你的选择,努力走好自己的人生 之路。 【分析】文章第①段提出了中心论点:不同的青春选择,代表了不一样的未来谋划,决 定了不一样的人生。然后第②段论述“我们要选择一个时尚的青春”,第③段论述“我 们要选择一个创造的青春”,第④段论述“我们要选择一个向善的青春”,第⑤段论述 “我们要选择一个敢挑战的青春”,第⑥段综合前面②——⑤段的内容,归纳出“让我 们选择一个时尚的青春、创造的青春、向善的青春、敢挑战的青春!”,第⑦段发出号 召,总结“从现在开始,坚持你的选择……跟随你的选择”,努力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复习论证思路过程课件

第二十页,共28页。
• 参考答案:首先提出“遗憾也孕育 着美丽”的观点;然后运用举例论证,列 举陆游、李煜、泰坦尼克号沉船的事例证 明了观点;接着又以哈雷彗星76年的聚集 与等待为例,进一步论证了观点;最后以 怎样对待遗憾进行总结。
第二十一页,共28页。
雄鹰展翅
第八页,共28页。
• 考纲要求:阅读简单的议论文, 理解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
• 明确:论证思路(过程)就是作者 用材料(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的过程 。
第九页,共28页。
• “论证方法”与“论证思 路”
• 论证方法是:技巧、途径
• 论证思路是:过程,有先后顺序
第十页,共28页。
分析思路的方法
关键词句
‖ 高哲楼学。等牛。对顿而比、 成论爱 为证因 一斯 个坦 社成 会举为科例物学论理方证大面师的并大不师只要因求物就理 更, 高还 ,有 马更 克重 思要 、的 恩数 格学 斯、 是 2.5 2 4 一宝简要典部分。他析们第那④个段时的论代证的过百程科。全(书4分,)毛泽东123则、、、是条分表当理析述时清全到中晰面 位国政治、军事、文学的
4
0
1
2
平均得分:1.58分
第四页,共28页。
3分 2分 1分 0分
4分
3分
“论证思路”简答题 《匠人与大师》得分情况饼图
4
3分 2分
0
2
1
平均得分:1.91分
第五页,共28页。
1分 0分
4分
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把“论证思路”分析题理解为“论证方 法”分析题。
• 二、没有准确理清文段的层次,没有一个同 学有划分文段层次的标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用睿智和从容去读,直至读出人生况味①,读出真知灼见,这不正
是对人生之旅的扩展和丰富吗?
• ③读书还涵养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谁在看书,看哪些书,决定了 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未来走向。犹太民族以爱读书 著称于世,其国民大多知识渊博、谈吐不俗,不仅涌现出马克思、爱因 斯坦、弗洛伊德等一大批令世人瞩目的天才,而且拥有数量惊人的富贾 巨商。犹太民族能够在国际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酷爱读书肯定是原因 之一。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去深思、去反省、去学习吗?崇尚读书,是一 个民族绵绵不绝的文化根基;崇尚读书,是一个国家富强腾飞的力量源 泉。
接着用江苏女孩吴晶和浙江滕头村的事例证明了不悲观失望,奋起直追、坚 持不懈才能“赢在终点;
3.所以,自暴自弃、怨天尤人是无济于事的,只有充满自信,不言 放弃,才能将“起跑线上的输”最终转变为“终点上的赢”。
最后指出充满自信、不言放弃对“赢在终点”的重要作用。这样,有理有据 地证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考查论证思路的严谨性 解题思路: •该段的内容是什么? •上下文的内容是什么? •与上下文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得出不能去掉的理由
宽容与和谐
①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大家都能彼此宽容, 做到相互关心,相互支持,求同存异,就能形 成和谐的良好局面;反之,如果人们想问题、 办事情总是从一己之利出发,彼此排斥,互不 相让,摩擦不断,就不利于维护团结,就会影 响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促进人与人之间的 和谐需要每一个人都多一份宽容。
他读《儒林外史》会全身冒汗,发现许多丑恶的东西还在自己生命的深
层次起作用。王冶秋先生十四次读《阿Q正传》,他的体会是“第一次读
它,我会笑得肚子痛,接着鄙弃其人,之后鄙弃化为同情,同情上升为
பைடு நூலகம்
深思,再读,阿Q向自己扑来,到后来,才觉得他是一个镜头,也许是报
警器……”。有的名著少年时读过,长大后还需要重读,用不同的阅历去
⑤要能容人之短
⑥要能容人之过
题型5:文章中的句子(段落)能否调换
方法:注意句子与句子(段落与段落的逻辑关系)
①内心和谐是一种素质,认知健全,心理品质完 善,知荣明耻,不欺人、不自欺。②内心和谐是一 种能力,守正心灵,控制情绪,追求卓越。③内心 和谐是一种境界,勇于争先而不计名利,品格高洁 而不孤芳自赏,刚正不阿而与人和睦相处,“磊磊 落落,如日月皎然”。④内心和谐是一种力量,难 不倒,夸不倒,诱不倒,始终保持那么一种精神一 股劲,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例2:
《激情与成功》4、5、6段是从哪几个角度论证“激情从何而来的”。
④高昂的激情来自崇高的理想。没有理想,人就如同手表缺了发条,就会失 去前进的动力,就会停止不前。
⑤高昂的激情来自强烈的责任心。责任是一个人立身与做事的基本条件, 它源于对国家事业的忠诚和热情。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人,会把工作看成 追求和奉献,满怀热情地投入工作;一个丧失责任感或责任感不强的人,会把工 作当成一种负担,自然就会丧失工作的乐趣。
⑥高昂的激情来自浓厚的兴趣。如果说热忱和激情是"火焰"的话,那么,兴 趣就是点燃激情的"火种"。因为追求自己的兴趣而充满激情,因为激情而享 受快乐!有了兴趣,就能激发潜力,一个人就可能不断获得成功,就可能达到卓 越的境界。反之,如果做自己没有兴趣的事,只会事倍功半,还很有可能一事无 成。
题型4:分析某段能否去掉
• 题型1:分析某段的论证过程
读《冠军,曾“输在起跑线上”》请 简要分析选文第②段的论证过程。
例一
• 贝多芬曾说,只有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 挠才能成就卓越。江苏女孩吴晶从小双目失明,站 在这样的“人生起跑线”上,她却乐观自信,在艰 难中磨练自己,最终不仅成了杰出的残疾运动员, 还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大学生。今年初,美国的斯坦 福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都同意接收她入学。 吴晶虽然“输在起跑线上”,但同样“跑”出了精 彩的人生。再如,浙江的滕头村在创业发展之初, “起跑”时也大不如人,但坚持不懈的努力却使它 成为闻名中外、富甲一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 所以,自暴自弃、怨天尤人是无济于事的,只有充 满自信,不言放弃,才能将“起跑线上的输”最终 转变为“终点上的赢”。
例二:简要分析《创新不言败》第⑤段的
论证过程。
• 创新之路充满艰险,但无限风光恰在险峰之上。 王安石曾经说过,世上雄奇伟丽的景观,往往在险要 偏远的地方,只有具备坚定信念的人才能到达那里。 在艰难险阻面前,“退”是没有出路的,“怯”是难尝胜 果的,所以创新者应当有愈挫愈勇、知难而上的豪气。 在创新的过程中,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 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宽容方能和谐,和谐才能成事。]
④当然,我们讲的宽容,不是无原则的退让和妥 协,更不能以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为代价。大千世 界,矛盾是普遍的,差别是必然的。一个人能不能 做到宽容,关键就在于能不能容人之短、容人之过。
[宽容要有原则,要做到宽容就要能容人 之短、容人之过]
⑤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个人只有多看自己的 短处,容得下别人的短处,才能彼此包容、和平共 处。人与人之间不应该以己之长比人之短,或者只 盯着别人的短处,而应该多理解、少指责,多帮助、 少挑剔,积极营造宽松、融洽、团结的氛围。
[要能容人之短]
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们在认识和 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可能不犯一点错 误,不可能不出一点偏差,应当允许人 们犯错误,允许人们改正错误。容人之 过,不求全责备,才能激发创造活力, 形成团结和谐、开拓进取的生动局面。
[要能容人之过 ]
• 选文第④段能否去掉?为什么? • 答①案提:出不论能去点掉:。促因进为本人段与指人出之宽间容要的有和原谐则,
1.创新之路充满艰险,但无限风光恰在险峰之上。
首先指出创新之路充满艰险;
2.王安石曾经说过,世上雄奇伟丽的景观,往往在险要偏远的地方, 只有具备坚定信念的人才能到达那里。
然后引用王安石的话证明要想创新就必须具备坚定的信念;
3.在艰难险阻面前,“退”是没有出路的,“怯”是难尝胜果的,所以创 新者应当有愈挫愈勇、知难而上的豪气。
[宽容,就是心胸宽阔有气量,能容人容 物,不斤斤计较。]
③宽容方能和谐,和谐才能成事。纵观古 往今来那些成就大事的人,他们无不具有包容 天下的广阔胸怀,无不善于在“不同”中谋统 一、在和谐中聚力量。春秋战国之时,齐桓公 不记恨管仲的一箭之仇,任其为相,终于得其 辅佐,使齐国成为五霸之首。廉颇知错能改、 负荆请罪,蔺相如胸怀全局、宽容大度,换来 了难得的“将相和”,共保了赵国的安宁。相 反,西楚霸王项羽虽武功盖世,却因“自矜功 伐”,最终兵败垓下,自刎乌江。《三国演义》 中的周瑜才智过人,但心胸狭窄,结果抱憾而 终,壮志难酬。
• 论证思路试题特点
• 此类题考查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议论文内 部逻辑层次的能力。
• 考查学生阅读议论文的核心能力和思维的条理 性。
论证思路题的考查类型: 1.文章某(些)段的论证过程。 2.文章的某些段是从哪几个角度论证的? 3.文章的某部分能否删除, 为什么? 4.文章的某部分能否调换,为什么?
理解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 ①一般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
(本论)—解决问题(结论)。比较规范浅显 的议论语段也可据此分作三个层次。 • 表述:首先(由现象、事例等引出)提出…… 观点,接着用……事例(多方面)或道理论据 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或证明了…… 道理)。注意联系全文的结构,明确是否有结 论。
要需做要到宽每容一就个要人能容都人多之一短份、容宽人容之。过。既是对 ②上文宽论容证,内就容是的补心充胸,宽又阔开启有了气下量文,要论能述容的人内 容容,物使文,章不的斤论斤证更计全较面。、充分,又使文章的结 ③构更宽加容严方谨能。和因此谐,,不和能谐删掉才本能段成。事。
④宽容要有原则,要做到宽容就要能容 人之短、容人之过
题型2:分析几段的论证思路
方法:明确观点 读懂分层
分析论证 清晰表达
简要分析⑤—⑦段的论证过程。
思路: 将论证的主体分层,概括每层主要内容。
⑤世界顶尖级科幻小说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曾 从事生物化学研究和教学。在教学和研究中,他发现自 己有创作科幻小说的天才,于是他对自己作出了冷静客 观的分析:我不大可能成为第一流的科学家,但我可能 成为第一流的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毅然告别了大学课 堂和实验室,回到家里,专门从事写作。
(首先举出阿西莫夫聪明地舍弃并取得成功的事例)
⑥阿西莫夫这一聪明的舍弃,成就了他一生创作 480部科幻著作的辉煌业绩,也为他赢得了世界上 最负盛名的科幻小说家的荣誉称号。舍弃有时是痛 苦的,但如果不能忍受一时的痛苦,就有可能招来 终生的痛苦。阿西莫夫当时选择舍弃自己朝夕相处 的实验室和讲台,内心无疑是痛苦的,但正是因为 他挺住了一时的痛苦,而成就了后来的大业。不做 出舍弃,那可能会造成阿西莫夫终生的痛苦和悔恨, 也是世界的一个遗憾。阿西莫夫聪明的舍弃,是他 本人的幸福,也是读者和世界的幸运。
• 答法三:首先用贝多芬的话;然后举江苏女孩吴晶和浙江滕头村 的事例证明我们做事要坚持不懈;最后指出我们要充满自信面对 一切 (概括不全面,而且没有围绕中心论点。)
1.贝多芬曾说,只有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才能成就卓 越。
•
首先用贝多芬的话证明面对不利和艰难的遭遇不悲观失望、坚持不懈的重要;
接着先从反面论证“退”和“怯”的不可取,再从正面提出创新 者要有愈挫愈勇、知难而上的豪气;
4.在创新的过程中,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 到达光辉的顶点。
最后归结到论点上:只有不畏劳苦、勇于攀登才能实现创新。
考查对论证思路论证层次的理解。
• 解题方法: • 要理清文章结构层次,概括各层次的主要内容,
(然后从舍弃需要忍受痛苦才能取得成功的角度进行 分析论证或“分析阿西莫夫的舍弃对其成功的重要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