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导学案
八年级下历史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导学案

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一、自主学习:(我学习,我快乐)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探索中的良好开端与失误良好开端中共八大召开背景①国内背景: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基于对国内主要矛盾正确分析。
②国际背景,20世纪50年代中期,世界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为适应这种发展。
时间地点任务意义失误表现①1958年总路线的提出,内容是“,、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②“”和运动。
主要特点失误原因①②③④影响①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
②使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
调整年春,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经过努力,不久就取得明显成效。
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成就①主要工业产品都有很大增长,石油工业尤为突出。
的建成结束了中国靠“洋油”的时代,实现原油和石油新产品全部自给。
②新兴的工业、工业、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
英雄模范人物“两弹元勋”;“铁人”;“党的好干部”等。
二、解析重、难点1、如何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重大失误?中国共产党发动大跃进运动的出发点是好的,它表明党力图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打开新局面,表现了长期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的中国人民,站起来后渴望求强求富的心理。
但它却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凭热情和蛮干、瞎指挥,夸大了人的主观意志和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更在宣传和实践中不恰当地强调了“快”,片面追求高速度。
其直接后果是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严重下降,农业、轻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只有重工业在冒进。
大跃进运动背离了“八大”的正确的综合平衡地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使中国共产党的探索实践走向了本来愿望的反面。
所以说是我国建设及发展中的一次重大失误和挫折。
2、人民公社的最突出特点是:“一大二公”,实际上是搞平均主义。
具体表现是:①规模大;②公有化程度高;③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④强调公社生活自给,取缔集市贸易和家庭副业;⑤实行供给制和工资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导学案

专题七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一、学习目标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严峻形势;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和影响;了解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及其意义。
2、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3、体会列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勇气和求真务实的创造精神。
二、重点难点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2、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异同。
三、学法指导1、在预习教材的基础上,形成本课的知识体系,明确教材的重难点,找出有疑问的地方,作好课堂学习的准备。
2、结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历史背景分析政策内容,把握两种政策的内在联系,理解它们在苏俄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3、通过表格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异同。
四、知识链接苏俄: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俄语:英语:Russian SFSR),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维埃俄国,旧译为全俄社会主义劳农委员会联邦共和国。
1922年12月30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和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包括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和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一起正式合并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即苏联)。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是苏联面积最大的加盟共和国,面积占苏联总面积的76%,人口约是苏联的二分之一;作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其首府莫斯科也是苏联的首都。
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决定改国名为俄罗斯联邦。
列宁:本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1870—1924年),出生在俄国辛比尔斯克省辛比尔斯克市(现乌里扬诺夫斯克州乌里扬诺夫斯克市),列宁是他参加革命后的化名。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导学案

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刘旭峰学习目标:1、掌握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主要任务及意义;归纳探索中出现的失误;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出现的英雄人物的事迹。
2、分析失误出现的原因及危害并思考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启示?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中共八大的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学习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
课前预习学案课堂探究学案●主题探究一:探索中的良好开端阅读课本P27第一段归纳总结以下问题:1. 中共八大召开的历史背景是怎样的?2. 中共八大制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3. 为什么说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主题探究二:探索中的失误材料一:公社的山羊长得壮,上山碰到非洲象,山羊打个大喷嚏,轰隆一声比雷响,大象吓得直哆嗦,扑通跪倒直喊娘‘娘啊娘,还是公社的山羊大,跟它比,我简直就是屎壳郎’。
材料二:李明对书上的二幅图片(右图)感到十分不解:自己家种的水稻没有大人高、萝卜没有脸盆大,为什么图画上的水稻高耸入云、萝卜硕大赛驴?这究竟是不是真实的现象?1.材料1和2反映了什么时期的什么现象?这种现象是在什么路线指引下发动的?2.这种现象导致怎样的结果?怎样看待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3.谈一谈这段历史给我们留下哪些教训?4.上述表格的统计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主要原因是什么?针对上述问题,党和国家采取了什么对策?结果怎样?●主题探究三: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1.照例句对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仿写。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2.。
从他们的先进事迹中能折射出哪些共同品质或时代精神?课后拓展学案你对今天的新农村建设有什么建议?课堂达标测试1、下面改编的这段歌谣来自于互联网:东北有个杨靖宇,其别名叫“忠良将”;东北有个张学良,其别名叫兵谏蒋;东北有个王进喜,其别名叫“铁脊梁”;东北有个杨利伟,其别名叫“震宇航”。
有关这四位人物及业绩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A.杨靖宇~著名的抗日将领 B.张学良~发动了西安事变 C.王进喜~优秀的县委书记 D.杨利伟~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2、下列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探索不正确的是()A.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B.实施“一五”计划C.人民公社化运动D.中共“八大”3、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 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4、1964年10月16日,随着一声巨响,硕大的蘑菇云腾空升起,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与这一成就直接有关的人物是()A.詹天佑 B.侯德榜 C.邓稼先 D.袁隆平5、“1984年,根据中央的决定,全市撤销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及生产队,建立乡政府和村民委员会。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导学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编制:审核:编制时间:班次:小组:姓名:上课时间:第六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学习目标】1、掌握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主要任务及意义;归纳探索中出现的失误;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出现的英雄人物的事迹。
2、分析失误出现的原因及危害并思考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启示?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
【学习重点】中共八大的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学习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
【学习方法】收集并分析资料、设疑讨论、合作探究【自主学习】(A级)快速阅读教材,完成下列内容中共八大:时间:_________年指出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提出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_____________,实现____________,逐步满足憖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______________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总路线:时间年,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反映了广大群众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的___ _________。
严重失误内容:“________”和__________运动(在工农业上的表现:大幅度提高计划指标,大炼钢铁),标志:高指标、瞎指挥、_________和“_________”。
后果:1958年到1960年三年困难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模范人物大庆石油工人“铁人”------_______、两弹元勋、县委书记“党的好干部”______、还有好人好事和为人民服务的典型等。
【合作探究】1、中共为什么要召开八大?八大确定了什么任务?八大以后社会主义建设形势如何?2、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探索社会主义过程中出现那些失误,失误的原因是什么?【课堂达标】1、“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出现于()A三大改造时期b一五计划期间C大跃进时期D十年文革时期2、中共八大后十年间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是()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雷锋3、1958年中共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这是由于()A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B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C苏联撕毁合同 D急于求成4、从1959年到1961年,我国经历了连续三年的困难时期。
八年级历史导学案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自主学习我能行 1. 中共为什么要召开八大? 2. 八大确定了什么任务? 3、为什么说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问题我深思 问题大盘点:请你归纳和回忆本节所学内容,认真想一想,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没 有解决,说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1. 根据 26 页“动脑筋” :你怎么看“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4.根据 会产生这些严重失误? 5.根据《地图册》第 9 页《1958——1965 年社会主义建设主要成就》图,完成《填 图册》第 6 页的(2) 、 (3)两小题。 我反思我进步: 参与探究了吗? 参 与 讨 论 了 参 与 合 作 了 提出问题了吗? 吗? 吗? 我学到了: 总体评价
2. 为什么会产生这些严重失误?
3. 这些严重失误产生了什么危害?
精彩展示我最棒 请同学们大胆展示本组同学的学习成果,提出自学中问题和困惑,积极发表自己的 见解。
我的笔记:
分析: 1.1958 年的“总路线”主要内容是什么?
2.怎样评价 1958 年的“总路线”?
3.根据 25 页插图 《 “大跃进” 时的壁画》 和相关课文讨论: 这些严重失误表现怎样?
九年制学校八年级历史导学案 设计人
课题 课型 第 6 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自学探究课+展示提升课 时 间 课时 一课时
1. 了解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和国民经济的调 整; 2.掌握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先进人物 的贡献。 经历自主探索总结的过程,通过自主分析、分组合作、质疑探究,实现学习目标。 【知识链接】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尚未认识到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还没有经验,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开始了艰苦的探索。中 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由于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加之后来“左”倾错误的发 展,社会主义建设遇到了困难,但仍在曲折中前进。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出 现了哪些失误?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又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还有多少个雷锋、焦裕禄式的模 范人物?邓稼先、王进喜……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去学习本课吧!
《第2课_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导学案

《第2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积极探索(经济方面、政治方面)2、了解苏联的建设成就与“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和严重弊端【学习重点】新经济政策,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学习难点】对斯大林模式的理解。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我的自学】学生自学教材,标划课本内容列宁时期------(一)实施新经济政策(背景、时间、内容、意义)(二)成立苏联(时间、成员国)斯大林时期-----(一)社会主义工业化(时间、目的、重点、计划)(二)农业集体化(时间目的)(三)斯大林模式(形成标志、评价)【我的自查】学生自测学习成果(运用比较法填写空白处,请在填写过程中体会比较法的功效吧!)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比较【合作探究】(1)假如可以在时间隧道任意穿梭,你想在1861年、1918年、1923年、1992年给俄国的朋友写信,你如何书写这个国家的名称呢?(2)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中,你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应遵循哪些原则?【拓展延伸】正确决策并适时调整政策,,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材料一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
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材料二: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1)两则材料中所说的拐杖和思路是指哪一经济政策?(2)根据材料一分析,这一经济政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3)材料二所说的苏联模式对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4)邓小平借鉴列宁的思路,对我们僵化的经济政策做出了什么重大调整?(5)通过上述材料和问题,你能得到哪些启示?【达标测试】1、列宁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下列史实和他有关的是①十月革命②新经济政策③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④第二次世界大战 (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农民伊凡将自己的粮食拿到市场上出售,然后将一部分赚得的钱在商店里买了一双马靴。
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导学案

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主要任务及意义;归纳探索中出现的失误;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出现的英雄人物。
2、能说出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3、分析失误出现的原因及危害并思考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启示?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
二、重点和难点:中共八大的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
三、自主学习:1、中共八大(1)时间:________年召开(2)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_________________,实现______________,逐步满足。
(3)历史意义:__ ____________2、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时间:_______年(2)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严重失误(1)表现:“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运动(2)其主要标志是:、、______和“_____”(3)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4)1961年,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4、建设成就的模范人物(1)建设成就:_____________的建成结束了中国靠“洋油”的时代,实现了和的全部自给。
新兴的工业、工业、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
(2)模范人物:大庆石油工人_______、两弹元勋、县委书记______四、合作探究:1、中国共产党“八大”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八大确定了什么任务?为什么说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2、结合第28页插图及动脑筋题思考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严重失误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些严重失误?这些严重失误又产生了什么危害?3、你能说出哪些社会主义建设中英雄模范人物及其事迹?他们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五、课堂小结:用你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总结回忆一下本课内容!六、巩固训练:1、中共八大提出的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A、完成三大改造B、建立社会主义制度C、开展整风运动D、发展社会生产力2、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的良好开端是()A、中共一大B、中共七大C、中共八大D、十一届三中全会3、“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的主要标志是()①倒一切②高指标、瞎指挥和浮夸风③“共产”风④严重经济困难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④D、①②③4、某报报道:“河南省西平县和平村农业社宣布小麦亩产7320斤”。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导学案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本专题时间线索:过渡时期曲折发展十年十年文革两年徘徊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新阶段1949 1956 1966 1976 1978 1992新中国成立三大改造完成十一届三中全会南方谈话、十四大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导学案【课程标准】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一、知识梳理——课前自主学习案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49—1956)1、背景(1)政治基础:新中国的成立。
(2)经济基础:建立在基础上的国营企业和新建国营企业的迅速发展,的恢复与发展。
2、指导方针: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3年):与同时并举。
3、“一五计划”(1953—1957)(1)基本任务: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完成情况: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铸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B.三大改造(1953—1956):有步骤地对、、和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①实质: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
农业: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参加,走道路。
②内容手工业: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的高潮。
③结果: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④评价: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b、在社会主义改造后期,存在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等缺点,给社会经济发展遗留下了许多问题。
(2)完成情况:到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大都大幅度超额完成。
二、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5)1、成功探索(1)《论十大关系》:年4月,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实际上提出了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问题。
(2)中共八大:①召开: 1956年9月北京②内容:a.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的状况之间的矛盾.b.主要任务: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潜山县卫民中学生命课堂自主学习型历史导学案
___八年级___历史___ (科目)编号:__004__ 主备人:____储高明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 教研组长:___________ 教导处:__________ 编制日期:_____2014___年_3月_15日姓名: ___________
课题: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学习目标:
1、了解:①中共八大制定的主要任务②1958年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探索建议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就⑤邓稼先、王进喜等先进模范人物
2、通过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和严重失误的学习,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长期的、曲折
的过程。
教材分析:
重点: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我学习,我快乐
1、探索中良好的开端:______年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会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次会议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索中的失误:总路线于__________________年提出。
①提出原因: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急于求成。
②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危害:忽视了客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3、“左”的错误:①主要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表现:“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危害:“大跃进” 运动使国民经济严重失调;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4、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成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模范人物: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一:预习检查少不了!组内互查→组间竞赛
探究活动二:
1、为什么说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2、看课本28页“大跃进”时的壁画,看到这些图片有什么感受?我想大家对那个特殊的年代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那么当时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是什么呢?
3、结合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谈谈在现阶段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应吸取哪些经验
和教训?
4、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等先进人物,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他们是千千万万先进人物的
杰出代表,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
那么,我们应该学习他们什么精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