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如何实现产城融合题目与答案(终审稿)

合集下载

产城融合:实现路径及政策选择-精选文档

产城融合:实现路径及政策选择-精选文档

产城融合:实现路径及政策选择:“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city” is an inner requirement of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space and urban space, and is also an important realization way of new urbanization. Starting from realistic problems,this article explained the connot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city. It also analyzed the laws of development of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c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alec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 space and urban space.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promotes the changes of urban space, while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injects new impetus into the industry.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realistic reasons, this article put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for realization ways and policy selec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city.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全国各地兴起的产业园区建设不仅促成了中国工业化水平的迅速提升,也引致了城市空间的大规模拓展。

产城融合

产城融合

走“产城融合”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城乡二元结构是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鸿沟,新型城镇化发展作为最大的内需潜力,如何发展好、挖掘好、破解好新型城镇化发展这一难题,值得我们深思。

新型城镇化要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走城乡统筹和城镇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发展之路,“产城融合”必不可少。

因为只有产业支撑,才能实现城镇发展,只有产业推动,才能实现经济繁荣,只有产业带动,才能实现就地就业,只有产业发展,才能增加就业。

为此,赫山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规划先行,引导产城融合。

产城融合核心在于产业,城市做好前瞻性的规划和定位,避免盲目地城市化导致城市空心化、真正落实产业定位、实现城市与产业发展之间的相互促进。

为此,赫山区从规划入手、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实现城市与产业互动发展,在制定规划时,坚持领导、专家和群众意见相结合,不仅体现党政的发展理念,还体现专家学者的专业智慧和城镇居民的实际需求,尤其是:在城镇体系规划和布局基础上,制定产业规划和城镇总体规划,做到“三规合一”。

2013年为了更好地适应产城融合的发展形势,在新一轮的小城镇总体规划上进一步的完善了城镇规划体系,引导赫山区城镇发展朝着产城融合迈进。

二、园区支撑,促进产城融合。

(一)强力推进园区建设。

赫山区政府强调“产业立区、项目强区”把园区建设当着头等大事来抓,使龙岭工业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成为赫山乃至益阳市工业园区的佼佼者,在赫山区经济工作中和产城融合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是引进项目,形成了五园两区一城的产业发展格局。

龙岭工业园通过产业招商、项目招商、服务招商引进了一大批的“科技创新型、产业带动型、生态环保型、资源节约型、财税贡献型”项目,截至目前入园企业达到170多家,合同引资近200百亿元,投产企业累计达130多家,其中规模企业48家。

形成了以汉森制药为代表的医药工业园;以艾华电子为代表的电子工业园;以金浩油中王为代表的食品工业园;以华祥变压器为代表的机械工业园;以龙源纺织为代表的纺织工业园;以裕进鞋业为代表的鞋业新城;以高档商业综合区,高档商品住宅所组成的“五园两区一城”的产业发展格局,二是夯实基础为招商引资搭建了最佳平台。

国家级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问题研究

国家级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问题研究

国家级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问题研究随着全球产业革命的不断推进,开发区应运而生并不断演变、发展。

开发区是城市中区域空间类型的一种,是组织工业生产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也是直接推进中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和推进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力量,可以说开发区的发展为中国综合实力的提高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三十多年来,中国的开发区在有效地组织工业生产,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开发区的产城融合度偏低、产业发展功能与城市生活配套功能没能很好地实现互补和统一。

这些问题的产生,都不利于开发区的健康发展。

目前许多开发区正在尝试进行转型,即从单一的产业组织功能向多元的生产生活综合性功能转变。

一些处于较高发展阶段的开发区,尤其是那些有着坚实的产业基础和具有城市空间特征的国家级开发区,开始朝着新城的方向转变。

而开发区要实现转型升级,由单一产业生产属性向多功能的城市综合属性转变,产城融合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南昌作为一个中部省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还不是很发达,同时整个城市空间布局也有待进一步改善。

南昌的三大国家级开发区对于地方经济发展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发挥好国家级开发区的产业发展功能十分必要。

而南昌国家级开发区的产业发展需要相关的城市生活功能配套设施的服务,从而为其发展增加动力和活力。

另外,南昌市国家级开发区对于南昌的城市化和城镇化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推进着南昌郊区的城市化,而郊区的城市化发展离不开开发区的产业发展,需要为其发展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南昌国家级开发区的产城融合发展模式,既体现了南昌科学发展的现实要求,同时又体现了深刻的时代背景。

为了较好地解决好上述开发区所面临的问题和满足南昌市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需要,本文以中国国家级开发区的产城融合发展路径研究为主题,并且以南昌市的三个国家级开发区为例来进行研究说明。

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开发区产城融合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国家级开发区产城融合的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中国国家级开发区的发展演变及现状特别是南昌市的三个国家级开发区的发展现状和空间类型。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产城融合发展浅谈——以《龙游县经开区产城融合概念规划》为例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产城融合发展浅谈——以《龙游县经开区产城融合概念规划》为例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产城融合发展浅谈——以《龙游县经开区产城融合概念规划》为例摘要:产城融合是在解决城市化进程中产业空间与城市空间脱节的情况下产生的概念,是目前突破城市发展瓶颈、促进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

笔者立足于我国产城融合发展背景及现状,针对众多城市产城联系不顺畅、功能不协调、空间剥离等问题,剖析产城融合主要矛盾,结合《龙游县经开区产城融合概念规划》项目浅谈对产城融合的认知。

关键词:产城融合;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以游提质1、产城融合内涵产城融合是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过程,在产业能级提升背景下,针对就业人口结构,完善产业园区公服配套,实现产业优化升级、人居环境配套和社会服务保障的高度统一,是城市空间载体的一种发展思路[1]。

2、我国产城融合发展背景及矛盾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产业园区经历了1984~1990年的早期发展阶段、1990~2000年的全方位开发阶段、2000~2005年的调整反思阶段和2005年后的成熟阶段 [1]。

就我国发展来看,产业园区的开发及建设带动了新城、新区和大学城等多种新型城市空间的出现,对城市经济发展有较突出的贡献,目前已经演变成拉动我国地方经济、承载技术革新、拓展城市空间的重要载体。

纵观我国产业园区由于各种历史因素及开发模式的制约,在建成后沦为“经济孤岛”,生产方式粗放、功能结构单一、土地利用率低、抗风险能力差、环境品质低、职住失衡及钟摆交通等问题层出不穷。

由于上述问题引发的“工业区现象”、“农民工现象”严重制约城市城镇化发展,成为城市发展进程中难以跨越的障碍。

产业园区的发展定位、产业体系、设施配套等面临较大挑战。

3、龙游县经开区产城融合项目实践3.1项目背景龙游经开区地处浙江省衢州市,是浙江省省级工业园区。

与我国大部分产业园区一样,在建成后逐步沦为“经济孤岛”,产业发展未起到“排头兵”作用。

纵观历年《浙江省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考评报告》,与其发展背景类似的桐庐经济开发区早已将其甩出大截。

城市新区产城融合发展模式与实施路径

城市新区产城融合发展模式与实施路径

城市新区产城融合发展模式与实施路径关博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都逐渐加快,⽽这两个进程在不断地融合推进,⼆者可以说是共⽣共灭。

但这种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在全国各地出现的形式不同,产⽣的背景也不同,所以最终我是也不尽相同。

这种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分为三种类型,第⼀种是唇齿相依类型,第⼆种是若即若离类型。

第三种是天涯海⾓类型。

但这些类型都很难真正的实现产城融合发展。

不管是唇齿相依模式,还是若即若离模式,或者天涯海⾓模式,这些模式的产城融合发展模式都不能完全的实现科学的依据和正确的发展途径。

在我国的新城开发区,⽼城开发区和农村⼩城镇等不⼀样的地域都有着不⼀样的产城结合形成背景和发展的模式。

⽂章根据各地不同的地域模式和产城融合发展不同的三种模式分析新城开发区,⽼城开发区和农村⼩城镇应该⾛什么样的发展道路。

最终得出结,论新城开发区应该⾛效率和质量同等的空间型产城融合发展途径,⽽⽼城开发区应该致⼒于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的途径,农村⼩城镇途径应该是与产业群相结合,最终实现城乡⼀体化的产城融合发展途径。

⾛城乡⼀体化的路径不仅可以解决农村最根本的三农问题,⽽且也可以使城市与农村相结合,形成完整的产城融合道路,最终让农村与城市之间的隔阂被打破,使地域的资源,更能够得到共享。

关键词:城市新区;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实施路径最近20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平和⼯业化发展⽔平迅猛。

据调查2015年的城镇化⽐率⾼达56%。

但是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开始有问题出现。

这些城镇化的质量很低,并且产城融合的⼒度很⼩,集中表现在城镇化发展和⼯业化发展相分离,⿁城和睡城现象经常出现。

产业结构不完善,产业规划不协调。

都变成了我国发展产城融合的⼀⼤弊端,同时也阻碍了我国的完美转型。

所以本⽂从如何提升城镇化与⼯业化的质量的⽅⾯来剖析产城融合发展的道路和实现的途径。

⼀、⽬前产城融合的三种模式产城融合已经成了我国发展的必然趋势。

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经验

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经验

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经验谈到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那可真是一个让人既激动又充满想象的事儿!你要问我为什么这么说?哎呀,这可真是个值得琢磨的话题!你看看现在,不仅是大城市,就连很多小城镇,也都在大力发展这种“产城融合”模式了。

咱们说的“产”,自然是指产业啦,“城”就是城市,简单来说,就是让产业和城市生活“合二为一”。

你要是把这俩合在一起,不仅能让产业发展得更好,还能让城市生活更加美好,简直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拿那些比较成功的开发区来说吧,它们的“产城融合”都做到了一种“和谐”的感觉。

你看,那些开发区的企业,不仅有生产基地,还能配套完善的办公区、生活区,甚至就连学校、医院、商场都能搞定。

原本你觉得产业园区就是一片荒凉的工厂区,车来车往,机器轰鸣,没啥人味儿。

但现在一看,哎,这地方既有赚钱的“产业蛋糕”,也有居民能住得舒服、孩子能上学的城市气息。

老百姓也不用大老远跑去市区买菜,出门就是超市,散步就能看见绿地,生活压力减轻了不少,真的是活得舒服。

更厉害的是,开发区的这些“产城融合”模式,往往都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不信你看看那些开发区,产业一壮大,税收自然是蹭蹭上涨,地方相关部门的财政也跟着富起来。

这样一来,相关部门就可以投入更多资源去建设城市的基础设施,比如路面平整,公园绿化,再比如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哪怕你住在偏远的地方,去哪里都方便。

这样一来,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提升了,产业的发展也更有底气,整个地区的经济活力都在不断地增强,简直是一个良性循环。

你说,这样的“产城融合”能不受欢迎吗?不仅老百姓受益,就连外来企业也愿意进驻。

为啥?因为大家都看中了这个地方的潜力。

你不光能在这里做生意,还有这么多配套服务,啥都有!就算是上班族,也能感受到这里的便捷,生活起来也没有那么多烦心事。

再说了,生活和工作合二为一,谁不喜欢呀?想当初很多人都觉得工作和生活分得清清楚楚,白天是工作狂,晚上是家庭奴,可现在不一样了,工作和生活都能有机结合,成了大多数人理想的生活方式。

产城融合发展策略与实践研究——以盐城市经济技术园区为例

产城融合发展策略与实践研究——以盐城市经济技术园区为例

产城融合发展策略与实践研究——以盐城市经济技术园区为例摘要:产城融合是应对产业功能转型、城市综合功能提升的必然要求,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业园区城市化与城市产城一体化双向发展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城市发展由注重功能分区及产业结构转向更加关注融合发展、人的能动性和创新发展,因此产城融合是产业园区纵深发展的趋势规律。

本文以盐城市大市区产业园区在产城融合方面的战略创新与规划实践,以期对我国其他园区产城融合的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产业园区产城融合近年来,盐城市大市区重点经济技术园区顺应产业和城镇化发展新趋势、新要求,结合区位特点,在大力发展产业的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功能配套,提升载体建设水平,产城融合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对照园区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为此要加快推进盐城市大市区园区产城融合发展。

一、盐城市城市建设现状一是规划布局逐步优化。

结合大市区“三组团三中心”的空间布局,重点发展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盐城高新区、盐城环保科技产业园、亭湖经济开发区和盐南高新区。

各重点经济技术园区突出产业特色和区位特点,坚持规划引领,合理布局产业区域和功能服务区域。

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结合中韩(盐城)产业园区目标定位和发展实际,围绕“产城融合、南产北城,高档配套、高端产业”总体思路,逐步形成国际水准、产城融合、生态优先的发展格局。

盐城高新区按照“三生协调、三创融合、四化协同”发展思路,突出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协同发展,布局形成“一环四轴四核四片”总体发展结构。

二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按照构建大交通体系的目标,园区在抓好区域间主干道建设的同时,加快完善园区内道路交通网络,每年实施一批重点道路工程,目前基本形成了对外互通、内部循环的“快速交通网”,与大市区实现了“无缝对接”。

同时,电力、消防、通信、燃气、环保及污水等其他配套也日趋完善,主要园区实现了“九通一平”。

三是功能配套加快推进。

政务服务大厦、研创大厦、翔宇商业综合体等一批综合性服务平台项目投入使用。

国家级开发区产城融合对策研究——以吉安高新区凤凰片区为例

国家级开发区产城融合对策研究——以吉安高新区凤凰片区为例

推动了城市空间的扩张和技术革新。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开发区内日益显现出功能布局一元化、建设水平良莠不齐、产城分隔严重等诸多不足,配套设施的缺乏导致开发区对高质量企业和高质量人才的吸引力有限,制约了开发区的转型升级[1]。

2014年我国出台《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指出要“产城融合”建设开发区等要求。

产城融合过程可以理解为在一定时期,为了解决产城之间的矛盾、促进产城互相发展,从而实施的一系列举措[2]。

产城融合是多方面的,通过对区域内功能结构及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有机整合,实现区域产、城、人在时空维度上的高质量统一发展[3]。

我国学者从多视角对产城融合内涵进行不同的解释,其内涵包括人本主义导向、生产和生活的功能融合,以及居住和就业的结构融合[4],并提出相应的产城融合的规划对策和建议[5]。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高新技术和优质创造环境的集中区域,其本身就是高质量发展的代表之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依赖完整的产业链和高度城镇化的产业园作为载体[6]。

因此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整体的规划发展,要不断提升相关产业配套设施的建设,营造优质的园区环境,以此吸引企业和留住人才,实现高质量发展。

1吉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现状解读1.1用地现状特征吉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东南部,距吉安市城区15 km,该高新区2015年获批为国家级高新区,已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大健康食品、新能摘要 新型城镇化概念提出以来,为了避免开发区与城市脱节,“以产带城、以城促产”的产城融合发展道路成为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文章以吉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凤凰片区为例,分析其产城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凤凰片区实施“产城融合”提出五大发展策略:规划引领产城融合,优化总体布局,打造立体化配置模式,促进公共服务业发展,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以此为开发区面临的转型升级需求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产城融合;规划策略;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图分类号 TU984文献标识码 ADOI 10.19892/ki.csjz.2023.13.25Abstract Since the concept of new urbanization was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avoid the disconnection between development zones and cities, the industry-city integrated development path of “leading the city with industry and promoting production with city”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choice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development zones. Taking Fenghuang District of Ji’an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industry-city development, and puts forward fiv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dustry-city integration” strategy in this area: planning leading the industry-city integration, optimizing the overall layout, creating three-dimensional configuration mode,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services, and improving the innovation capacity of enterprises. This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needs of development zones.Key words industry-city integration; planning strategies; high-tech development zone development zone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开发区大规模建设时期,国家级开发区逐渐成为地区经济的增长极,极大地作者简介:刘家玉(1997-),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发区如何实现产城融合题目与答案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1.根据本讲,只具备居住功能而没有相应的产业导入,属于哪一种产城关系()。

(3.0分)
A.有产无

B.有城无

C.产城低
水平融合
D.产城高
水平融合
2.根据本讲,以下属于智能融城的典型代表是()。


3.0分)
A.乌镇
B.亚布力
C.海南
D.北京亦庄经
济开发区
3.根据本讲,我国正在走向产城融合的开发区比例为()。

(3.0分)
A.1
0%
B.5
0%
C.2
0%
D.7
0%
4.根据本讲,广州开发区是如何实现产城融合的()。

(3.0分)
A.智造融

B.技术融

C.向综合
新城转型
D.远郊区
产城融合
5.根据本讲,特色小镇源于哪个省份()。

(3.0分)
A.


B.
广

C.


D.


6.“一带一路”战略是从哪个角度看待开发区产城融合的格局()。

(3.0分)
A.国家资

B.区域创
新平台
C.供给侧
改革
D.国际视

7.根据本讲,佛山新城通过与哪个国家的合作,打造出高端人才聚集区()。

(3.0分)
A.


B.


C.


D.


8.根据本讲,关于开发区产城融合之路,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3.0分)
A.政府
引导
B.市场
主导
C.政府
主体
D.全社
会参与
9.本讲提到,目前我国有多少个产城融合示范区()。

(3.0分)
A.58

B.59

C.60
D.61

10.根据本讲,产城融合的价值链不包括以下哪一环()。

(3.0分)
A.产
业链
B.投
资链
C.消
费链
D.服
务链
1.根据本讲,开发区的内涵发展有哪些空间层次()。

(4.0分))
A.土地环
境与生态
B.建设建
筑与楼宇
C.入驻机
构与人群
D.输出产
品与服务
E.客户与
用户消费
2.根据本讲,“五+”生态圈具体是指()。

(4.0分))
A.科
技+
B.绿
色+
C.金
D.互
联+
E.文
创+
3.根据本讲,开发区产城融合的核心开发理念是()。


4.0分))
A.城市让生活更
美好
B.产城一体化,
全国一盘棋
C.全产业链条,
全生命周期
D.人文创新,浓
缩才是精华
E.以上都不对
4.根据本讲,广泛意义上的开发区包含以下哪些区域()。

(4.0分))
A.经济特区
B.高新技术开发

C.国家旅游度假

D.国家综合配套
改革试验区
E.以上都不对
5.本讲对如何为开发区产城融合进行生态把脉,有哪些重要观点()。

(4.0分))
A.产业即配套,
配套即产业
B.人文即环境,
环境即人文
C.投资即消费,
消费即投资
D.生态即创新,
创新即生态
E.城市即功能,
功能即城市
6.根据本讲,“三生三融”具体是指()。

(4.0分))
A.生产、生活、
生态的融合
B.社区、景区、
厂区的融合
C.产业、城镇、
文化的融合
D.产业、城镇、
资本的融合
E.以上都不对
7.根据本讲,“五HUI系统”包含()。

(4.0分))
A.绘
蓝图
B.汇
人气
C.有
实惠
D.学
得会
E.用
智慧
8.根据本讲,开发区有哪些具体特征()。

(4.0分))
A.开发区成为城市与区域经
济发展的重要区域
B.开发区逐渐形成外向型经
济和产品出口地
C.高新技术产业保持良好发
展势头
D.开发区具有生产及生活的
双重功能
E.以上都不对
9.本讲提到的“四位一体”具体是指()。

(4.0分))
A.


B.


C.


D.


E.


10.根据本讲,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有哪些主要任务()。

(4.0分))
A.优化空间发展布局,推进产
城融合发展
B.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构建现
代产业体系
C.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
共服务水平
D.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促
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E.完善城镇化体制机制,推进
城乡发展一体化
1.开发区产城融合,主要是聚财。

(3.0分)
2.产城融合既有产、又有城,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渠道。


3.0分)
3.处理好产业和人、产业和城市、人和城市的关系,是开发区产城融合的重要方面。

(3.0分)
4.我国开发区的发展,不仅重视经济和产业的功能,也十分重视人文居住的功能。

(3.0分)
5.产城融合是开发区顺应国际国内产业发展、进一步深化改革的一种必然选择。

(3.0分)
6.开发区的产城融合之路,主要是构建“全产业链条+全生命周期”的生态体系。

(3.0分)
7.开发区和产城融合都是开放的生态体系。

(3.0分)
8.特色小镇与产城融合无关。

(3.0分)
9.开发区要做好产城融合,不仅要有格局,更要有情怀。

(3.0分)
10.借助高端活动平台打造区域品牌融合,是产业和城市融合的一种创新思路。

(3.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