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中生物第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7.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合集下载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第一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第一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第一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考点一 基因突变及其与性状的关系1.基因突变的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细胞形态变化:中央微凹的圆饼状→弯曲的镰刀状细胞特点:细胞易破裂,使人患溶血性贫血(1)图示中a 、b 、c 过程分别代表DNA 复制、转录和翻译。

突变主要发生在a (填字母)过程中。

(2)患者贫血的直接原因是血红蛋白异常(谷氨酸→缬氨酸),根本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碱基对由=====T A 替换成=====A T。

(3)用光学显微镜能否观察到红细胞形状的变化?能结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一种遗传病,是由于基因结构改变而产生的2.明确基因突变对蛋白质影响的四种情况类型影响范围 对氨基酸序列的影响 替换小 可改变1个氨基酸或不改变【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也可能使翻译提前终止 增添大 对插入位置前不影响,影响插入位置后的序列 缺失大 对缺失位置前不影响,影响缺失位置后的序列 增添或缺失3小 增添或缺失位置增加或缺失一个氨基酸对应的序列个碱基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实质为:基因内部发生的碱基对的种类和数量改变。

即基因突变使基因中碱基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注意:①DNA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不一定是基因突变,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不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也可发生碱基对的改变,但不属于基因突变②基因突变一定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分子结构,不是空间结构改变),③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数量和位置并未改变。

【基因突变无法用光学显微镜看到】结果:可产生该基因的等位基因【注意:病毒和原核细胞不存在等位基因,因此,原核生物和病毒基因突变产生的是新基因】思考1:基因突变都会遗传给后代吗?不一定,若发生在配子中,可遗传,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能遗传。

有些植物体细胞中的基因突变可通过无性繁殖(如植物组织培养、扦插、嫁接)传递。

此外人体某些体细胞基因的突变(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有可能发展为癌细胞思考2:生物性状的改变一定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吗?不一定,也可能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思考3:为什么在强烈的日光下要涂抹防晒霜?做X射线透视的医务人员要穿防护衣?易诱发基因突变,使人患癌症4.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外因: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

2025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19课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2025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19课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A
U 异亮氨酸 异亮氨酸 异亮氨酸 甲硫氨酸
第二个字母
C 苏氨酸 苏氨酸 苏氨酸 苏氨酸
A 天冬酰胺 天冬酰胺 赖氨酸 赖氨酸
G 丝氨酸 丝氨酸 精氨酸 精氨酸
第三个 字母
U C A G
(1)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替换、插入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
__结__构____的改变,对生物适应环境的影响___并__不__是___(填“一定是”或“并
2.基因突变实例:镰刀形细胞贫血症
谷氨酸 缬氨酸
圆饼
镰刀
替换 谷氨酸
◆自我诊断◆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病毒、大肠杆菌及动物和植物都可发生基因突变。( √ ) 2.人工诱变可以提高突变频率并决定基因突变的方向。( × ) 3.基因突变可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这说明其具有普遍性。 (√ ) 4.A基因可突变为a基因,a基因也能再突变为A基因。( √ ) 5.基因突变通常发生在DNA→RNA的过程中。( × )
6.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HIV的遗传物质是RNA,不能发 生基因突变。( × )
7.积聚在甲状腺细胞内的131I可能直接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 变并遗传给下一代。( × )
◆精准答题◆ 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蛋白质中的一个赖氨酸发生了改变。根据下图及表 格信息回答问题。
第一个 字母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内部特定核苷酸序列发生改变 的过程,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上面分 布着各种基因,可以发生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只发生在间期
基因突变常发生在间期,也能发生在其他各时期, 只是其他时期的突变率更低
基因突变如果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这不会遗 传给后代
基因突变如果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一般不遗 传给后代,但有些植物可能通过无性生殖遗传给 后代

第19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9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即有DNA,且能增殖的生物,就能进行DNA复制,就 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遗传给后代
4.基因突变的原因
易诱发生物发生基因突变并提高突变频率的因素
外因
物理因素 各种射线(X射线、紫外线、激光等) 化学因素 亚硝酸盐、碱基类似物、砷、苯、煤焦油等 生物因素 某些病毒癌基因
内因 (自发):DNA分子复制偶尔错误
有性 生殖
②隐性纯合子 P杂交→F1自交→F2选种
③双杂合子 P杂交
无性 生殖
只要出现所需性状即可,不需要培育出纯种。如土豆、地瓜等
动物的杂交育种 P杂交→F1自由交配→选种→测交→保种
例:假设现有长毛立耳猫(BBEE)和短毛折耳猫(bbee),能否培育 出能稳定遗传的长毛折耳猫(BBee)?写出育种方案(图解)
例题:一群黑色(野生型)小鼠中产生一只白色(突变型)小鼠。 请设计实验判断该突变型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
实验思路:选取突变体与野生型杂交,根据子代性状表现判断。 预期结果:a.若后代全为野生型,则突变性状为隐性;
b.若后代全为突变型,则突变性状为显性; c.若后代既有突变型又有野生型,则突变性状为显性性状。
二、细胞癌变
5. 细胞癌变的内因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 前者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 后者阻止组织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 细胞DNA分子上本来就有的 a. 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是细胞_正__常__的__生___长__和__增__殖___所必需的,这类基因一
旦_突__变___或__过__量__表___达__而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过强,就可能引起细胞癌变。
增添或缺失的碱基数是3的倍数,则仅影响个别氨基酸,其他的不受影响
注意:基因突变发生在DNA中的位置 发生在DNA分子上的基因部分(如图:R、S、N、O),DNA的非基因 片段(基因间隔区)的碱基序列改变不属于基因突变。

高中生物课件-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高中生物课件-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4、基因突变的结果 使一个基因成为它的等位基因(产生了新
的基因)
注意:
1、基因突变产生了新基因,新基因与原 基因互为等位基因;
2、基因突变不改变基因数量
讨论:有人说,基因突变就是指生物体基 因型的改变。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试举例 说明。
这种说法不正确。基因突变是指DNA分 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引起 的基因分子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使一个基 因突变成它的等位基因,从而会使生物的基 因型发生改变。但是基因型的改变并不都是 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都可引起基因型改变。
A.有丝分裂间期 ——体细胞 (但一般不能传给后代,也可以通过无性 繁殖方式传给后代)
B.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生殖细胞 (可以通过受精作用直接传给后代)
注意: 基因突变容易发生在具有DNA 复制功能的细胞中(具有分裂 能力的细胞),已高度分化的、 失去分裂能力的细胞因其不发 生DNA复制,故不容易发生基 因突变。
胞内的不同DNA分子上、同一
DNA分子的不同部位。
不定向性:基因A可以突变为a1,也可以突变为
a2、a3、a4……等。基因突变也是可逆的,可以由 A突变为a,也可以由a突变为A。
基因突变的特点
①普遍性 ②低频性 ③多数有害性 ④随机性 ⑤不定向性
6、基因突变的意义
⑴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⑵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⑶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新基因产
不一定。
(1)有些基因突变并不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①突变发生在非编码区和内含子中 ,不会改变生物的性状。 ②显性纯合子中的一个基因突变后,该基因型控制的生物性状不 会改变。 ③由于可由多种密码子决定同一种氨基酸,因此某些基因突变也 不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课件2

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课件2

答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基因表达过程及基因控制性状的间接途径。理解基因 案 突变不一定会引起相应 mRNA、氨基酸数目、酶的种类和生物性状发生改变。①④中

解 某些碱基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A 项错误。由表格信息可知,①④对应基因突变导致控 析 制合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改变,说明基因突变可能导致了控制酪氨酸酶合成的
答 解析 本题考查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若只考虑 案 纯合二倍体生物常染色体上一个基因发生突变,显性突变个体(如 aa→Aa)当代即可表现

解 出突变性状,A 项正确;若只考虑纯合二倍体生物常染色体上一个基因发生突变,隐性 析 突变个体(如 AA→Aa)可能与显性纯合子性状相同,B 项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
答案 C
2.(2021·福建福州质检)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都可导致基因重组,以下相关说法正 确的是( )
A.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可使产生的配子种类增多,子代表现型种类也增多 B.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可使产生的子代基因型种类不增加,但表现型种类增加 C.交叉互换改变基因频率,自由组合不改变基因频率 D.交叉互换不改变基因频率,自由组合改变基因频率
考点 2 基因重组
提醒 (1)多种精子和多种卵细胞之间有多种结合方式,导致后代性状多种多样, 但不属于基因重组,基因重组发生于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
(2)含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根本原因是等位基因的 分离,而不是基因重组。
“四看法”判断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考向一 生命观念——基因重组的概念与类型 1.如图表示三种类型的基因重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解 片段”而不是“染色体某一片段”,这会导致基因 B 结构发生改变,这种变化属于基因 析 突变,不属于染色体变异,B 项错误;若在位点 a 插入有效片段 m,这种导入外来基因

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课件3

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课件3
栏目导航
21
命题点1 围绕基因突变的概念、本质及特点考查生命观念及科学思维 1.(2020·江苏卷,T9)某膜蛋白基因在其编码区的5′端含有重复序列CTCTT CTCTT CTCTT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TCTT重复次数改变不会引起基因突变 B.CTCTT重复次数增加提高了该基因中嘧啶碱基的比例 C.若CTCTT重复6次,则重复序列之后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不变 D.CTCTT重复次数越多,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
栏目导航
18
[案例探究] @以基因突变图示信息为载体考查生命观念与科学思维 1.如图表示基因突变的一种情况,其中a、b是核酸链,c是肽链。请分析:
栏目导航
19
(1)由于氨基酸没有改变,故实际上述基因并没有发生突变,对吗? 提示:不对,只要DNA中基因碱基序列改变就发生了基因突变。 (2)图中氨基酸没有改变,说明了密码子具有怎样的特点? 提示:具有简并性。 (3)为什么在细胞分裂的间期易发生基因突变? 提示:细胞分裂的间期进行DNA复制,DNA复制时需要解旋成单链,单链DNA容易 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碱基的改变。
栏目导航
20
@以贴近生活的情境材料为载体考查社会责任,体现应用性 2.既然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为什么在强烈的日光下还要涂抹防晒霜,做X射线透 视的医务人员还要穿防护衣? 提示:因为紫外线和X射线易诱发生物发生基因突变并提高突变频率,使人患癌症风 险增大,因此在强烈的日光下要涂抹防晒霜,做X射线透视的医务人员要穿防护衣。
0
第20讲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栏目导航
1
[新高考素养目标] 1.基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改变生物的性状,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生命 观念) 2.通过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明确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及其判定方法。(科学思 维) 3.通过分析细胞的癌变,关注人体健康。(社会责任)

人教版高中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人教版高中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非同源染色体的_自__由__组___合__而发生重组。
(2)交叉互换型:位于_同__源__染__色___体_ 上的_ 非等位基__因___在四分体时期随非姐妹 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
(3)基因工程重组型:目的基因经 载体 导入受体细胞,导致受体细胞中基 因发生重组。
(4)肺炎双球菌的转化
4.基因重组的结果:产生 新的基因型 ,导致 重组性状 出现。 5.基因重组的意义 基因重组只产生新的性状组合,不产生新性状 (1)基因重组是形成 生物多样性 的重要原因。 (2)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基因数目、位置的改变属于染色体变异 (8)与生殖的关系 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遗传,但植物可通过无性繁殖传递; 若发生在配子(或生殖细胞)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 若人体某些体细胞基因发生突变,可能会发展为癌症(或肿瘤)。
(9)应用: 诱变育种
2.基因突变与生物性状的关系 (1)基因突变对生物性状改变的影响
(2)囊性纤维病出现及皱粒豌豆出现的根本原因分别是_基__因__突__变___、 _基__因__突__变__(填“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诊断常考语句,澄清易错易混
(1)病毒、大肠杆菌及动物和植物都可发生基因突变( √ ) (2)基因突变的随机性表现在一个基因可突变成多个等位基因( × ) (3)基因突变产生的新基因不一定传递给后代( √ ) (4)人工诱变可以提高突变频率并决定基因突变的方向( × ) (5)基因突变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说明具有普遍性( × )
网络构建
本课结束
第20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目标要求】 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

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件单项版

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件单项版
提示:诱变育种具有不定向性(诱变的方向不能控制),多害少 利性(有利变异少),需大量处理实验材料。
第1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1
2
3
4
考点1 考点2 真题体验·感悟高考 课时分层作业
2.具有一个镰状细胞贫血突变基因的个体(即杂合子)并不表现镰状
细胞贫血的症状,因为该个体能同时合成正常和异常的血红蛋白,并对
(4)不定向性: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产生一个
以上的等位基因。
第1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1
2
3
4
考点1 考点2 真题体验·感悟高考 课时分层作业
三、基因突变的意义 1.对生物体的意义 (1)大多有害:破坏生物体与现有环境的协调关系。 (2)个别有利:如植物的抗病性 突变、耐旱性突变,微生物的抗 药性突变等。 (3)中性突变:既无害也无益,有的基因突变不会导致 新的性状 出现。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和进化
第1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第1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1
2
3
4
考点1 考点2 真题体验·感悟高考 课时分层作业
1.概述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会引发基因中碱基序 列的改变。 [课标要求] 2.阐明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有可能导致它所编码 的蛋白质及相应的细胞功能发生变化,甚至带来致命 的后果。
提示:该突变为隐性突变,且基因突变发生在该植株的体细胞 中,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传递给子代
第1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1
2
3
4
考点1 考点2 真题体验·感悟高考 课时分层作业
2.病毒致癌因子引起细胞癌变,其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教材易漏知识】必修2 P81“学科交叉”: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主要流行于非洲疟疾猖獗的地区,具有一个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突 变基因的个体(即杂合子),不表现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症状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该个体能同时合成正常和异常的血红蛋白,并对疟疾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特别提醒】 基因突变的四点提醒 (1)DNA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不一定是基因突变,只有引起了基因结构变化, 才是基因突变。 (2)基因突变不一定都产生等位基因,如原核生物和病毒的基因突变产生的是新基因。
类型 替换 增添
影响 范围 小
对氨基酸的影响 只改变1个氨基酸或不改变
不影响插入位置前的序列, 大 影响插入位置后的序列
类型 缺失 增添或缺 失3个碱 基
影响 范围
对氨基酸的影响
不影响缺失位置前的序列, 大 影响缺失位置后的序列
增添或缺失位置增加或缺 小 失1个氨基酸对应的序列
【高考角度全练】 角度一 基因突变的机理和类型 1.(2016· 海南高考)依据中心法则,若原核生物中的DNA编码序列发生变化后,相应 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不变,则该DNA序列的变化是 ( )
并性,相应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可能不变,故正确。D项,DNA分子发生多个碱基缺 失,相应的蛋白质氨基酸数目一般会减少,故错误。
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第1课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考点一 基因突变 【必备知识回顾】 1.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1)图示中a、b、c过程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和DNA复制 _____。突变发生在__(填字母)过程中。 (2)患者贫血的直接原因是多肽链上的一个_______被 a 翻译 一个 _______替换,即血红蛋白结构异常。根本原因 是基中碱基对由 突变成 ,即发生了基因突 变。
(1)据图推测,由于碱基对的替换引起的突变型有 _______。突变型③产生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 (2)进一步研究发现,只有突变型②中链霉素不能与 ①、② 核糖体结合,另两种突变型中链霉素均能与核糖体结 合,可推测位点___的突变导致了该蛋白的功能异常。
增添

【方法规律】 基因突变对蛋白质的影响规律
(3)基因突变不一定都能遗传给后代。 (4)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
【核心素养提升】 【典例示范】 (2016· 天津高考)枯草杆菌野生型与某一突变型的差异见下表:
注:P:脯氨酸;K:赖氨酸;R:精氨酸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世纪金榜导学号14120135( A.S12蛋白结构改变使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 B.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转录功能 C.突变型的产生是由于碱基对的缺失所致 D.链霉素可以诱发枯草杆菌产生相应的抗性突变
A.DNA分子发生断裂 B.DNA分子发生多个碱基增添 C.DNA分子发生碱基替换 D.DNA分子发生多个碱基缺失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突变的本质与基因表 达的结果。A项,DNA分子发生断裂会造成合成的蛋白 质氨基酸数目变少,故错误。B项,DNA分子发生多个 碱基增添,一般会造成合成的蛋白质氨基酸数目增 多,也有可能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合成的蛋白质氨 基酸数目减少,两种情况下氨基酸序列均会改变,故 错误。C项,DNA分子发生碱基替换,因密码子具有简
而碱基对的缺失会导致缺失位置后的氨基酸序列均改变,故错误。D项,枯草杆菌对 链霉素的抗性突变早已存在,不是链霉素诱发的,链霉素只能作为环境因素起到选 择作用,故错误。
【母题变式】 变式1 判断基因突变的类型 若题中野生型核糖体S12蛋白的氨基酸数目增加,_____ (填“能”或“不能”)判断一定是基因中碱基对的增 添所致。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因 5.结果:可产生新的_____: (1)发生在配子中:可遗传给后代。 (2)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能通过_________遗传。
有性生殖
6.特点: (1)普遍性:_________都可以发生。 (2)随机性:生物个体发育的_________和DNA分子的 一切生物 任何部位。 (3)低频性:自然状态下,突变频率很___。 任何时期
不能
若碱基对的缺失导致终止密码子改
变,也会导致氨基酸数目的增加
变式2 判断基因突变的位置 若另有一种突变型枯草杆菌,其核糖体S12蛋白突变位点如图所示,链霉素仍能与核 糖体结合:
(注:序列中的字母表示氨基酸缩写,序列上方的数字表示该氨基酸在序列中的位置, ①、②、③表示枯草杆菌三种突变型的突变点,每种突变型只有一处突变)
转录
谷氨酸
缬氨酸
2.概念: DNA分子中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引起 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 3.时间: 主要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或_________________的间 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
4.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 (1)内因:体内异常的代谢物质等导致基因中碱基对 _________________。 (2)外因(连线): 增添、缺失或替换
)
【素养解读】本题主要考查两个核心素养: (1)科学思维:分析链霉素的作用,归纳突变产生的原因。 (2)生命观念:S12蛋白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突变、遗传信息的表 达、自然选择。A项,表格中突变型在含链霉素培养基 中的存活率为100%,则说明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 故正确;B项,翻译是在核糖体上进行的,链霉素通过 与核糖体结合只能抑制翻译功能,故错误。C项,野生 型和突变型的S12蛋白中只有一个氨基酸(第56位氨基 酸)有差异,这是由于基因结构中碱基对的替换所致,

(4)不定向性: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 产生一个以上的_________。 (5)多害少利性:多数基因突变破坏_________________ 的协调关系,对生物有害。 等位基因 生物体与现有环境
7.意义: (1)_______产生的途径。 (2)生物变异的_________。 新基因 (3)生物进化的 _________。 根本来源 原始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