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练习试题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习题

1.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2.由于自然界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很多,基因突变还可以自发产生,因此,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3.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
4.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
5.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一、基因突变的实例^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1)症状:患者的红细胞由正常中央微凹的圆饼状变为弯曲的镰刀状。
这样的红细胞易发生破裂,使人患溶血性贫血,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2)病因图解:①直接原因:组成血红蛋白分子的多肽链上,发生了氨基酸的替换。
②根本原因: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DNA(基因)中的碱基对发生变化。
(3)结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基因的结构发生改变而产生的一种遗传病。
二、基因突变的原因、特点、时间、对后代的影响和意义①新基因产生的途径;②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③生物进化意义的原始材料。
三、基因重组1.概念: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类型比较。
3.意义: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对生物的进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1.判断正误:(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基因中碱基对的缺失引起的。
(×)解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引起的遗传病。
(2)基因突变不一定遗传给后代。
(√)…(3)基因突变包括碱基对的替换、缺失和改变。
(×)解析:基因突变的三种类型是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
(4)基因突变的随机性是指发生时期是随机的。
(×)解析:基因突变的随机性表现在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任何部位都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5)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上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解析:交叉互换是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练习题

突变和基因重组练习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叙述中,其变异现象可遗传的是A.割除公鸡和母鸡的生殖腺并相互移殖,因而部分改变了第二性征B.果树修剪后所形成的树冠具有特定形状C.用生长素处理未经受粉的番茄雌蕊,得到无子果实D.开红花的一株豌豆自交,后代部分植株开白花2.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的变异来源分别是①基因突变②基因重组③染色体变异A.①②和②B.①和①③C.②③和①②③D.①和①②③3.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物体内的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变异B.基因突变频率很低,种群每代突变的基因数很少C.基因突变发生后,生物的表现型可能不改变D.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环境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4.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利的B.生物在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才可发生突变C.突变只能定向形成新的等位基因D.无论是低等还是高等生物都可能发生突变5.用X射线照射某植物幼苗,诱发了基因突变,X射线最有可能在下列哪项过程起作用A.有丝分裂间期B.有丝分裂全过程C.受精作用过程D.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6.2003年1月100粒洛阳牡丹种子随“神舟”四号飞船遨游了太空,经太空实验的牡丹种子将发生A.花朵会更大更艳B.花朵会变小C.变成另类牡丹D.均有可能7.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变为突变型。
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鼠中均有野生型和突变型。
由此可以推断,该雌鼠的突变为A.显性突变B.隐性突变C.Y染色体基因突变D.X染色体基因突变8.下列细胞中,可能含有等位基因的是①人的口腔上皮细胞②二倍体植物的花粉③初级精母细胞④极体⑤四倍体西瓜的卵细胞⑥玉米单倍体经秋水仙素处理后的芽尖细胞A.①③⑤B.①②③⑥C.①③⑤⑥D.②③④⑤9.下面是某基因的部分碱基序列,该片段所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为“异亮氨酸—精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的密码子是AUA)”。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2练习17:5 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时作业

第15课时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1.下列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A.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个白化病女儿B.穗大粒多的植株在干旱时变得穗小粒少C.植株在水肥条件很好的环境中长势旺盛D.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皮肤变得特别黑[解析]由于环境因素导致的变异不可遗传,B、C、D项均是由环境因素导致的变异,不可遗传。
[答案] A2.基因突变一定会导致()A.性状改变B.遗传信息的改变C.遗传规律的改变D.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改变[解析]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一定会改变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从而改变遗传信息。
但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可能不改变该密码子决定的氨基酸。
因此基因突变性状不一定改变。
[答案] B3.经检测某生物发生了基因突变,但其性状并没有发生变化,其原因可能是()A.遗传信息没有改变B.基因没有改变C.遗传密码没有改变D.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没有改变[解析]生物的性状没有改变是合成的相应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没有改变,基因发生了突变则其含有的碱基的排列顺序一定改变,所以遗传信息和基因是一定改变的,而由于遗传密码的简并性,性状不一定改变。
[答案] D4.某婴儿不能消化乳类,经检查发现他的乳糖酶分子有一个氨基酸改换而导致乳糖酶失活,发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缺乏吸收某种氨基酸的能力B.不能摄取足够的乳糖酶C.乳糖酶基因有一个碱基替换了D.乳糖酶基因有一个碱基缺失了[解析]根据题中“乳糖酶分子有一个氨基酸改换”,可判断是乳糖酶基因中有一个碱基替换了;若乳糖酶基因有一个碱基缺失,则会发生一系列氨基酸的改变。
[答案] C5.如图为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编码翅结构的基因的碱基比例图。
基因1来源于具正常翅的雌性个体的细胞,基因2来源于另一只异常翅的雌性个体的细胞。
据此可知,翅异常最可能是由于碱基对的()A.增添B.替换C.缺失D.正常复制[解析]通过对比可知,翅异常个体基因缺失了一个A—T碱基对,导致性状发生了改变,C项正确。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5.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B.基因突变是由于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改变而发生的C.基因突变可以在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或者生物内部因素的作用下引起D.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并且都是有害的解析:A项说明了基因突变的本质,B项阐明了基因突变的原因,C项说明了引起基因突变的因素。
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而且一般都是有害的,但不全是有害的,有一些基因突变是中性的,还有少数突变是有利的,且突变的有利、有害是相对于生物所处的环境而言的。
答案: D2.下列变化属于基因突变的是()A.玉米籽粒播于肥沃土壤,植株穗大粒饱;播于贫瘠土壤,植株穗小粒瘪B.黄色饱满粒与白色凹陷粒玉米杂交,F2中出现黄色凹陷粒与白色饱满粒C.在野外的棕色猕猴种群中偶尔出现了白色猕猴D.小麦经减数分裂产生花粉解析:选项A是由环境条件改变引起的不可遗传的变异;选项B属于基因重组;选项D是减数分裂;选项C是基因突变。
答案: C3.基因A,它可以突变为a1,也可以突变为a2,a3……一系列等位基因,如图不能说明的是()A.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等位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正常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D.这些基因的转化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解析:图中表示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产生新的基因(或等位基因),此等位基因对生物体有可能是有害的,也有可能是有利的;这些基因的转化既不符合分离定律,也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 D4.有性生殖生物的后代性状差异,主要来自于基因重组,下列过程中哪些过程可以发生基因重组()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解析:基因重组发生在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在四分体时期,位于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一种是在减Ⅰ后期,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所以应为①②,而不是配子的随机组合③。
人教版试题试卷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练习 1

图5-1第5章 基 因 突 变 及 其 他 变 异5.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1.将纯种小麦播种于生产田,发现边际和灌水沟两侧的植株总体上比中间的长得好。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基因重组引起性状分离B .环境引起性状变异C .隐性基因突变成为显性基因D .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发生了变化2.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发生在DNA 的复制过程中 B .基因突变都是有害的C .只有细胞核中的基因才会发生基因突变D .同源染色体上的成对基因往往同时突变3.下图表示基因A 与a 1、a 2、a 3之间关系,该图不能表明的是 ( ) A .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 .等位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 .正常基因与致病基因可以通过突变而转化D .这些基因的转化遵循自由组合规律4.基因重组发生在 ( ) A .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 B .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的过程中C .有丝分裂形成子细胞的过程中D .通过嫁接,砧木和接穗愈合的过程中5.自然界中,一种生物某一基因及突变基因决定的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下:正常基因 精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突变基因1 精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突变基因2 精氨酸 亮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突变基因3 精氨酸 苯丙氨酸 苏氨酸 酪氨酸 丙氨酸根据上述氨基酸序列确定这3种突变基因DNA 分子的改变是 ( )A .突变基因1和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B .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增添C .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D .突变基因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6.若某基因原有303对碱基,现经过突变,成为300个碱基对,它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与原来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分子相比较,差异可能为 ( )A .只相差一个氨基酸,其他顺序不变B .长度相差一个氨基酸外,其他顺序也改变C .长度不变,但顺序改变D .A 、B 都有可能7.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 ( )A .变形的红细胞阻塞血管B .血红蛋白中某个氨基酸发生了改变C .变了形的红细胞裂解D .血红蛋白的某个基因发生了改变8.如果基因中4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这一变化一定会导致 ( )A .遗传信息改变B .遗传性状改变C .遗传密码改变D .遗传规律改变9.一对夫妇所生子女中,也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来自 ( )A.基因突变 B .基因重组 C.环境影响 D.染色体变异10.由于基因突变,细胞中有一种蛋白质在赖氨酸残基(位置)上发生了变化,已知赖氨酸的密码子为AAA 或AAG ;天门冬氨酸的密码子为GAU 或GAC ;甲硫氨酸的密码子为AUG 。
新教材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 课时作业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原卷版)

5.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1.若某基因中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则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基因中碱基的排列顺序一定改变B.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一定改变C.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结构一定改变D.基因中嘌呤碱基所占比例一定改变2.新冠病毒(RNA病毒)和肺炎链球菌均可引发肺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者都可以在培养基中直接培养B.两者均需利用宿主细胞内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C.与肺炎链球菌相比,新冠病毒更容易发生基因突变D.两者都以RNA作为遗传物质3.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可能会引起细胞癌变,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为降低癌症发生风险,提倡下列哪种生活方式?()A.长期饮酒B.长期吸烟C.科学合理运动D.不注重心理健康4.2018年10月1日,美国生物学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生物学家本庶佑因为在肿瘤免疫领域对人类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荣获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下列与恶性肿瘤(癌)细胞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健康人体细胞内没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B.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内不表达C.罹患癌症后,人体内各种蛋白质的含量都减少D.癌细胞容易扩散是因为糖蛋白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5.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描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对生物个体是利多于弊B.基因突变所产生的基因都可以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C.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D.基因重组可以为进化提供原材料6.下列关于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利于生物的生存和进化B.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C.不利于配子种类的多样化D.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7.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上的基因可以发生基因重组B.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妻生了一个红绿色盲的孩子是基因重组的结果C.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基因重组D.基因重组可以发生在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过程中8.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遗传病,患者的红细胞呈弯曲的镰刀状。
2022届高考生物总复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试题(Word版含解析)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下列不属于细菌产生的可遗传变异有()①基因突变②基因重组③染色体变异④环境条件的变化⑤染色单体互换⑥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A.①②③B.④⑤⑥C.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解析】细菌为原核生物,细胞内不含染色体,且分裂方式为裂殖,不能进行有性生殖,由此可知细菌产生的可遗传的变异不包括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及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而且环境的变异引起的变异为不行遗传的变异。
【答案】 C2.据报道,加拿大科学家争辩发觉选择特定的外源DNA(脱氧核糖核酸)片段并将其嵌入到细菌基因组的特定区域,这些片段便可作为一种免疫因子,抵制DNA裂解酶入侵,此项技术有望解决某些细菌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的难题。
这种技术所依据的原理是()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变异D.DNA分子杂交【解析】读题干信息“外源DNA片段嵌入细菌基因组”,可知此项技术为基因工程,其原理为DNA分子重组或基因重组。
【答案】 B3.某正常人无致病基因,甲、乙、丙三人均表现正常。
这四个人的7号和12号染色体上的相关基因对应的碱基排列挨次如表所示。
以下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B.若表中碱基所在的链为非模板链,则基因突变前后把握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量不变C.若甲、乙、丙体内变化的基因均为致病基因,且甲为女性,乙、丙为男性,则甲不宜与丙婚配D.7号、1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了突变【解析】该变异是基因中碱基序列发生转变而引起的基因突变。
甲、乙、丙三人表现正常的缘由可能是发生了隐性突变,也可能是基因突变未转变其把握的蛋白质的结构;若变化的基由于致病基因,则甲、丙具有相同的致病基因,后代易毁灭隐性基因纯合现象。
【答案】 A4.下面描述的生物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且生物界各种生物都有可能产生的是()①长在边际的玉米比田中心的玉米粗大产量高②流感病毒有几百个变种,且新亚种不断产生③“R型活菌+加热杀死的S型菌”后代产生S型活菌④果蝇的白眼⑤豌豆的黄色皱粒、绿色圆粒⑥人类的红绿色盲⑦人类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⑧猫叫综合征⑨高山草甸多倍体植物居多A.②③⑥⑦B.①③⑥⑦⑧C.②④⑥⑦D.⑤⑧⑨【解析】①是光照、CO2供应等差异引起的不行遗传变异;②、④、⑥、⑦的成由于基因突变;③类似于转基因技术,是广义的基因重组;⑤是基因重组;⑧、⑨依次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依据题干要求,只有基因突变属于生物界各种生物都可以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异。
人教生物必修2课后习题:5-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后·训练提升合格考过关检验1.下图表示正常人和患者的某基因的部分区域比对,这种基因突变是碱基的()A.替换B.增添D.重组,患者该基因的部分区域中,有一对碱基T—A与正常人不同,说明发生了碱基的替换。
2.辐射对人体危害很大,可能会导致基因突变。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碱基的替换、增添和缺失都是由辐射引起的B.环境所引发的变异可能为可遗传的变异C.辐射能导致人体的遗传物质发生定向改变,如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等。
环境所引发的变异,若导致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则为可遗传的变异。
辐射导致的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基因突变是碱基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并不会导致某个基因的缺失。
3.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癌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因此易分散和转移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C.原癌基因对于正常细胞来说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导致癌细胞容易分散和转移,A项正确。
细胞癌变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发生显著变化,B项正确。
原癌基因控制细胞正常的生长和繁殖,抑癌基因对于正常细胞来说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C项错误。
病毒的致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D项正确。
4.某二倍体植物基因A1中插入了一个碱基对后形成基因A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利用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A1的长度较A2短B.正常情况下A1和A2可存在于同一个配子中C.该变异可能导致翻译过程提前终止,A项错误。
A1与A2为一对等位基因,应该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因此正常情况下是不可能出现在同一个配子中的,B项错误。
该变异为基因突变,可能导致转录形成的mRNA上终止密码子的提前,因此可能导致翻译过程提前终止,C 项正确。
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D项错误。
5.多代均为红眼的果蝇群体中,出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
让一只红眼雌果蝇与此白眼雄果蝇交配,F2又出现了白眼果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一定能引起性状改变B.亲代的突变基因一定能传递给子代C.等位基因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D.DNA分子结构的改变都属于基因突变2.谷胱甘肽(GSH)是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一种重要化合物。
下表为GSH的密码子和氨基酸序列及控制合成GSH的DNA突变后所对应的密码子和氨基酸序列,则下列有关突变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增添B.缺失C.改变D.易位3.(2013·泰安模拟)某个婴儿不能消化乳类,经检查发现他的乳糖酶分子有一个氨基酸改换而导致乳糖酶失活,发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缺乏吸收某种氨基酸的能力B.不能摄取足够的乳糖酶C.乳糖酶基因有一个碱基改换了D.乳糖酶基因有一个碱基缺失了4.如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
基因重组最可能发生在( )A.AB段B.CD段C.FG段D.HI段5.据报道,加拿大科学家研究发现选择特定的外源DNA(脱氧核糖核酸)片段并将其嵌入到细菌基因组的特定区域,这些片段便可作为一种免疫因子,抵抗DNA裂解酶入侵,此项技术有望解决某些细菌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的难题。
这种技术所依据的原理是(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变异D.DNA分子杂交6.(能力挑战题)(2013·长沙模拟)如图为雌性果蝇体内部分染色体的行为及细胞分裂图像,其中能够体现基因重组的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农业技术人员在大田中发现一株矮壮穗大的水稻,将这株水稻所收获的种子再种植下去,发育成的植株之间总会有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来自( )A.基因突变B.染色体变异C.基因重组D.细胞质遗传8.(2013·温州模拟)已知家鸡的无尾(A)对有尾(a)是显性。
现用有尾鸡(甲群体)自交产生的受精卵来孵小鸡,在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微量胰岛素,孵化出的小鸡就表现出无尾性状(乙群体)。
为研究胰岛素在小鸡孵化过程中是否引起基因突变,可行性方案是( )A.甲群体×甲群体,孵化早期不向卵内注射胰岛素B.乙群体×乙群体,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胰岛素C.甲群体×乙群体,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胰岛素D.甲群体×乙群体,孵化早期不向卵内注射胰岛素9.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基因突变能够产生等位基因②染色体结构变异一定会导致基因数目的改变③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叉互换会导致基因重组④细胞分裂次数越多,基因突变的可能性越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0.我国研究人员发现“DEPI”基因的突变能促进超级稻增产,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研究和培育出更高产的水稻新品种。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水稻产生的突变基因一定能遗传给它的子代B.该突变基因可能会在其他农作物增产中发挥作用C.基因突变产生的性状对于生物来说大多是有利的D.该突变基因是生物随环境改变而产生的适应性突变二、非选择题(包括2小题,共50分)11.(25分)如图1是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细胞分裂示意图,图2表示由于DNA中碱基改变导致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发生改变的过程,图3为部分氨基酸的密码子表。
据图回答:图3(1)据图1推测,此种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的变异方式可能是____________。
(2)在真核生物细胞中图中Ⅱ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
(3)图3提供了几种氨基酸的密码子。
如果图2的碱基改变为碱基对替换,则X 是图3氨基酸中________可能性最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图2所示变异,除由碱基对替换外,还可由碱基对________导致。
(4)A 与a 基因的根本区别在于基因中________不同。
12.(25分)(能力挑战题)请回答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问题。
(1)水稻(2n=24)正常植株(E)对矮生植株(e)为显性。
①在♀EE ×♂ee 杂交中,若E 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分离,产生的雌配子中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条。
②假设两种纯合突变体甲和乙都是由控制株高的E基因突变产生的,检测甲、乙中突变基因所在的DNA转录的mRNA(a、b),发现a中第二个密码子中的第二个碱基由U变为C,b中第二个密码子中的第二个碱基前多了一个C。
与正常植株相比, ____________突变体的株高变化可能更大,试从蛋白质水平分析原因:__。
(2)遗传学上将染色体上某一区段及其带有的基因一起丢失引起的变异叫缺失,缺失杂合子的生活力降低但能存活,缺失纯合子常导致个体死亡。
现有一红眼雄果蝇X B Y与一白眼雌果蝇X b X b杂交,子代中出现一只白眼雌果蝇。
请采用两种方法判断这只白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由于缺失造成的,还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
方法一:__ 。
方法二:__ 。
答案解析1.【解析】选C。
基因突变不一定能引起性状改变,如隐性突变,在显性基因存在时不能表现出来;发生在体细胞的突变一般不能传递给后代;DNA分子并不代表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解析】选B。
对比突变前后的序列,mRNA中决定半胱氨酸的密码子UGU 中少了最后的一个U,且后面的碱基序列没有发生变化可推知,在DNA分子上发生的突变是碱基对的缺失。
3.【解析】选C。
乳糖酶的失活是由于乳糖酶分子有一个氨基酸改换,既不是缺乏吸收某种氨基酸的能力,也不是不能摄取足够的乳糖酶,因为酶是由活细胞合成的;根据基因突变的原理可推断应该是乳糖酶基因有一个碱基改换导致一个氨基酸的改变,不会是乳糖酶基因有一个碱基缺失了,因为乳糖酶基因有一个碱基缺失会造成遗传密码改变,造成多个氨基酸的改变。
4.【解析】选C。
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或后期。
图示中AE段表示有丝分裂,FG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HI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故C 项正确。
5.【解析】选B。
该技术是将外源基因与细菌基因重组,属于基因重组。
【易错提醒】容易错选A。
错因是不能结合基因突变的概念来分析题干,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较差。
题干中“外源DNA(脱氧核糖核酸)片段”相当于一个基因,整合到细菌的基因组中,使细菌表现出新的性状。
6.【解题指南】(1)解题关键:要结合图示分析,明确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内容。
(2)知识储备: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3)题眼:非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解析】选B。
图①表示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能够实现基因重组;图②表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染色体易位;图③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导致两套相同的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在这个过程中不发生基因重组;图④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基因重组。
7.【解析】选C。
有性生殖的生物体繁殖的后代出现差异主要是由于基因重组造成的。
8.【解析】选D。
在孵化早期,向有尾鸡卵内注射微量胰岛素,孵化出的小鸡就表现出无尾性状,无尾性状的产生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胰岛素诱导基因突变(a→A),二是胰岛素影响了发育进程。
要探究小鸡无尾性状产生的原因,可以让乙群体与甲群体(aa)杂交,在孵化早期不向卵内注射胰岛素,观察孵化出的小鸡的性状,如果全为有尾鸡,则为胰岛素影响了发育进程,即是不可遗传的变异;如果还有无尾性状产生,则为基因突变。
9.【解析】选B。
经基因突变产生的新基因,与原来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不会导致基因数目的改变;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易位;基因突变主要是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分子复制出现差错的结果,故细胞分裂次数越多,基因突变的可能性越大。
【方法技巧】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生物变异的类型(1)基因突变是DNA分子水平(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上的变化,改变基因的结构,不改变基因的位置和数目。
(2)基因重组是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组合,能重组出新基因型。
(3)染色体变异是细胞水平上的变化,包含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10.【解析】选B。
突变基因如果只存在于体细胞中,则一般不能遗传给它的子代;如果存在于生殖细胞中,则有可能遗传给它的子代,A错误。
“DEPI”突变基因可以作为目的基因通过基因工程对其他作物起作用,B正确。
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体是有害的,C错误。
基因突变可以是自发的,D错误。
11.【解析】图1为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图,染色单体上A与a基因不同,可能是在DNA复制时发生基因突变造成的,也可能是在四分体时期发生交叉互换造成的;图2过程包含了DNA的复制、转录及翻译的过程,真核细胞中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都含有DNA,就都能发生;赖氨酸的密码子是AAA、AAG,与赖氨酸密码子不同的碱基差距最多的是丝氨酸,相差两个碱基,需要同时替换两个碱基对;引起基因突变的原因是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A与a是等位基因,其结构不同的根本原因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
答案:(1)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2)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3)丝氨酸需同时替换两个碱基对增添或缺失(4)碱基对的排列顺序12.【解析】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若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则产生的雌配子染色体数目为(12+1)条或(12-1)条。
由于mRNA上的一个密码子由3个碱基组成,当密码子的一个碱基发生替换时,通常只有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当插入一个碱基时,可能使后续的mRNA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从而使其控制合成的氨基酸发生大面积改变。
可以根据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水平不同,用显微镜观察区别;还可以将该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观察子代的雌雄比例。
答案:(1)①13或11 ②乙乙突变体比甲突变体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改变可能更多(或甲突变体的蛋白质可能只有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乙突变体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可能从第二个氨基酸开始都发生改变)(2)方法一:取该果蝇有分裂能力的细胞制成装片,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结构。
若染色体正常,则可能是基因突变引起的;反之,则可能是缺失引起的方法二:将该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若杂交子代中雌果蝇数与雄果蝇数的比为1∶1,则这只白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若杂交子代中雌果蝇数与雄果蝇数的比为2∶1,则这只白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由于缺失造成的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