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综艺节目——情书

韩国综艺节目——情书
韩国综艺节目——情书

韩国综艺节目——情书

写在前面:这是再网上看到的,对韩国综艺节目——《情书》的介绍,我不是哈韩族,但是《情书》这个节目我却是很喜欢看的。不仅仅因为里面人物的年轻与帅气,更喜欢他们制作的画面,幽默的情节,有趣的游戏。更让我记住了那个胖胖的主持人姜虎东。继而看了X—Man真的不错。我一般喜欢看访谈类节目,娱乐节目很少能一直看下去的,曾经看过辽宁台的七星大擂台,湖南台的开心明星脸,可是后来感觉质量下降就没有再看。《情书》让我感觉总有新的东西,每次看感觉都与众不同。

2005年夏天,我第一次看到韩国著名的综艺节目《情书》,当时我的脑海里反复出现的就是“无与伦比”这个成语:这个节目太棒了!完美的几乎挑不出缺点来。从画面看,象韩剧一样优美悦目,无论是置景还是镜头切换,更别说俊男靓女作主角;从内容看,既保留韩剧健康积极的一面,也有着强烈的时代气息,比如开场秀时艺人们的个人舞蹈表演,精彩而富有个性。当然,整个节目中洋溢着幽默热闹的气氛,而且完全是自自然然出现的,毫无做作之感,这正是现代综艺节目最需要的。

打个形象的比方,《情书》仿佛动作版的《非常男女》,以动作游戏为主,最后看哪些人能成为“情人”,不过选手都是韩国有一定知名度的的艺人(该节目是韩国**S电视台制作的,因而出场的基本都是该电视公司的签约艺人),这跟时下大陆提倡的“娱乐平民化”不同。其实平民也好,艺人也好,重要的是哪个能出效果,哪个能做的精彩,这才是观众最关心的。

《情书》属于周播节目,每批选手参加录制的节目算“一代”,每“一代”分上下两集,每集一个小时,一周播一集。在2004年《情书》刚推出时,是六名男选手与一名女选手参加,最后看女选手挑中谁,后来改成了目前的七位男选手与七位女选手参加,节奏更快,内容也更加丰富,现场的变数也更多了。

下面主要介绍目前的节目形式:

目前的《情书》主要分七个环节:开场秀,男生游戏,女生游戏,第一次组合(节目中称为“持花男子”),“给我出来”,情侣游戏(抢椅子),最后组合。

“开场秀”部分是在室外拍摄的,一个小广场,主持人(姜虎东)先介绍七位男选手,然后一辆大花车载着七位美女来到。目前所录制的《情书》节目中,有几位选手的出场率非常高(艺人做选手的好处之一就是可以反复用,谁受欢迎,下一次还请他),男嘉宾中包括非常搞笑的申正焕、千明勋,女嘉宾里的张英兰——张英兰属于吴君如那一类,自身条件一般,但总是无所顾忌,经常大胆表达对帅哥的爱慕,也总是遭到大家的嘲弄。但正因为这样,她在众多美女中也显得非常另类。

七位女嘉宾到场,首先介绍她们。然后从1号女嘉宾开始,让她称呼一下对面自己心仪男性的昵称(帅哥、阳光男孩等等,但不能直说男选手的名字),然后让男性们自由出列——觉得说的是自己,就站出来,这里也包括明知道没说自己,但因为自己喜欢这位女性,就站出来“掺乎”。比如有一期当一位女选手说“唱歌王子”时,出来了四个男嘉宾。男主持人首先问站出来的男选手“你怎么知道说的是你”,然后主持人反问女选手:这里面有你刚才想叫的人么。

七位女选手都“呼唤心仪男性”之后,男女选手开始互相提问,一般的问“你喜欢什么样的异性”等等,从这时,抢夺心仪对象的明争暗斗就开始了。交流之后,进入“跳舞时间”,从1号男选手开始,请对面的女选手共舞(《情书》规定1号男选手必须请1号女选手,以此类推,这样给每位选手公平的展示机会),音乐声中,这些艺人们开始充分展示自己的舞技,比如《情书》常客女嘉宾全惠彬,几乎是舞蹈最棒的女选手,而男选手中也多数舞技很棒,象曾经红极一时的HOT组合中的温柔小生张佑赫,目前自己单干,仍然魅力非凡,舞技了得。至于目前很走红的“神话”组合,各个舞技出众。这一段表演可以说是节目中的第一个高潮。

以上是“开场秀”。

第二个环节是男生游戏,节目中叫“爱的击破王”,内容是男生们在做动作游戏,向极限挑战,而女嘉宾则给之加油。典型的游戏项目有“踢高”(悬挂着气球,不断升高),或者是助跑踹泡沫板,不断升高。

这个环节的主要看点是“加油与愿望”,也就是在每位男选手比赛之前,女选手们可以自己主动出来为之加油,喊个口号,或者做个性感动作。而男选手则可以提出一个要求,比如某期中一位男选手提出“成功之后跟喜欢的女选手做泰坦尼克号中的经典动作”,而男选手则不需要说出他想跟谁完成。一旦他成功完

成这个游戏(游戏高度通常以10厘米为单位递增),就可以去找女选手完成他的愿望。

印象深的是一次男生要求:(千明勋,作曲家),他要求“把我的优点细细说一遍,最后大喊一声:“你就是我最想要的!”我也大喊一声:“你也是我最想要的””

这个环节充分展示了多机位节目拍摄的魅力,那就是在男选手飞身“踢高”时,会从多个角度慢放整个过程,中间插女选手的关切目光,直到最后一个角度才会播放他是否成功踢到,整个过程拍摄得扣人心弦。

第三个环节是女生动作游戏,经常更换。举个例子:低脚平衡木翻跟头。女选手首先低头捏鼻快速自转5周,然后在20公分高的平衡木上翻(滚)跟头,平衡木的另一端就是那七位等待的男选手,翻过去之后(多数女选手都会因为平衡感差,而翻得七仰八合,现场哄笑一片),走到喜欢的男选手前面,背上他,到旁边的桌上拿铃铛摇一下,就算完成一个过程。这个环节也很搞笑,记得一位女选手由于连续跌跤,都哭了,而同时很多人也都笑出了眼泪。

这个环节的妙处在于“有限度伤害女选手的美好形象”,恰到好处。

第四个环节是第一次组合(节目中称为“持花男子”),从1号女选手开始,她走到台上,然后男选手们向她提要求(多数是要求表演一个动作等等),然后音乐响起,喜欢她的男孩可以在30秒音乐声中内同时走出来。这时出来的男选手数量足以看出该女选手的人气了——有时五六个,有时一个都没有。然后女孩给出来的男选手“命题”——一般是一段情景剧表演,有该女选手参加,比如第十六代里1号裴涩琪要求表演“艺人情侣散步却被人发现”。这个环节展示的就是艺人们的表演才能,当然,每一段都是搞笑风格的。最后是女选手扔花,谁能捡到花,谁就成为暂时的“情侣”。第一次配对组合完成。

这个环节中,情景剧是最大的看点,其实所谓艺人,基本才能就应该是表演,而且要有演即兴剧的能力,否则怎么叫优秀的艺人?!比如台湾目前流行的表演秀综艺节目《全民大闷锅》,除了许杰辉之外,九孔越来越受欢迎,就因为他是千面人,演谁象谁。

通常来说,这个环节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上半集的时间也就到了。

下半集会继续前面的情节,然后进入到第五个环节:给我出来。也就是“复仇”。这个设计独具匠心,很有新意。在分出“情侣”后,捉对厮杀(找“仇人”)。从1号男选手开始,你觉得在前面的争夺中,你反感谁,或者谁“抢了你的心上人”,“搅了你的好梦”,就可以在这时复仇了。男子项目主要是拳击,各戴一个巨大的手套(防止受伤),每个人背后有气球,谁能打爆对方的气球就算获胜。女子项目是摔跤,绑腰带,手法固定,背后也有气球,摔爆算胜。这里最令我钦佩的是女子项目的设计,在我以前的工作中也遇到过设计女选手的动作项目,然而总因为有损女性形象而设计得不理想(披头散发肯定不雅),在《情书》中有效解决了这个难题,那就是比试的双方“手用力的位置是固定的,都限定了,放在布带上”,这就不会出现乱成一团或披头散发,而且胜负也是用气球判断,简单易行。

更有看点的是大家无法知道谁会挑战谁,一切都是未知的,充满悬念。

第六个环节有些普通,多数是抢椅子,就是我们很熟悉的那种,音乐一停,马上坐到最近的椅子上,他们是一对椅子放一起,让情侣们一起坐。我反复观察了多期,终于琢磨出这个环节的独特之处,那就是在音乐刚起来时,每组情侣都会到一个固定的机位前面表演舞蹈,跳个三十秒左右,然后换下一组选手,因为这个时候音乐是不会停的,就是让大家展示默契舞姿的时候。看,这么个小地方,都要秉承整个《情书》节目的理念:舞蹈,表演!

最后胜出的情侣会得到小奖励,然后进入最后环节。

结尾是从1号男生开始,他的“情侣”来到他的声旁,而主持人宣布:哪位女选手不同意他们的组合,可以加入,给你最后的机会!经常出现有一位或多位女选手“加入挑选”,让男选手很为难,当然,这也是最大的看点。

当最后一位男选手做出决定后,《情书》就结束了。

《情书》的后期制作极其精美,令人叹服,比如大字幕,非常到位。当一位女选手出现复杂表情时,屏幕上总是会打上最恰当的“词语”,比如“紧张、尴尬”等等,记得有一次申正焕表演老太监,屏幕上就给他“穿”上了太监服装,这种精心自然更出效果。最有服务意识的则是经常打上提示性的字幕,进行解

释,方便观众快速理解。

从台湾到内地,我国的综艺节目,动嘴的太多,动手动腿的太少,这就明显缺少活力,即使台湾台视的《少年特工队》,也感觉一群不成熟的少年在逗乐,反观《情书》,在不失去语言幽默的同时,节目有大量的动作游戏,使得活力十足。我在观看的时候常想:是不是朝鲜民族的活泼、热爱运动的个性是这个节目的基础呢?尤其是他们喜欢跳舞——节目中主要是街舞,动感的音乐,炫人的舞姿,怎么会不打动人?

动作游戏在设计上的确有难度,毕竟不能往体育比赛方向上发展,但《情书》的设计给了我们很大想象空间,尤其是节目中在异性面前奋勇争第一的导向,更是给人健康向上的感觉。

最后说说《情书》引起争议的地方:是否提前有剧本?选手们的选择与表演是否都是提前设计好的?这个问题网上有个激烈的讨论,通常的意见是有大致的节目方向,包括选手选择谁,都有一定的设计,至于选手的个性表现,也有一定的规矩。

前面我提到一个细节,某期中一位男选手提出“成功之后跟喜欢的女选手做泰坦尼克号中的经典动作”,结果他顺利完成了,然后女选手很激动地到台子上背对着男选手,等着他从背后来抱。男选手也很激动,先是想从远处的大花篮中抽出一束花,抽了几下,没抽出来,索性干脆整个大花篮都抱起来,这时《泰坦尼克》好的伴奏音乐响起,一切都在向着浪漫的场景发展——忽然,选手千明勋却抢先走到女选手身后,一把从背后抱住她,全场哄笑,而女选手这时才发觉,脸红了挣脱开。

这是《情书》中的一个代表性的搞笑环节,看起来是个“即兴式的”搞笑,然而我反复看了几遍,终于发现了“破绽”,那就是在千明勋去“捣乱”之前,主持人姜虎东轻轻推了千明勋一下,然后千明勋才上前的——可见这是个“疑似设计场景”,很有可能这一段是提前设计好的。不过尽管是这样,由于现场效果极好,完全达到了目的。

我个人是很反感摆拍游戏的,认为那是对选手的不尊重,不过我认为这只是对平民选手而言,如果是艺人,恐怕优秀的摆拍或许更出效果,毕竟他们的天职就是表演,然而这更考验编导的水平。这里我还要再次提到2005金钟最佳综艺节目《全民大闷锅》,一个小时的节目,几乎全都是有剧本台词的,但看起来就像话赶话即兴说的一样,令人佩服编剧的高明!

这里再多说一句,即使是搞笑风格的艺人选手,也应该是有一定特长的。比如作曲家千明勋,他在2005年第十六代和一位擅长跳复古舞蹈的裴涩琪小姐共舞时,展现了其优秀的舞蹈功底,其中的掰手舞非常绚丽(当俩人快速做出同一舞蹈动作时,屏幕上打出了提醒观众的“同一动作”),而这段“复古舞”所用的伴奏曲正是十年前流行入我国的那个著名的迪士高音乐(中间有公鸡打鸣的)。其实,搞笑的背后应该是有真功夫,耍贫嘴是不会得到观众的持久欢迎的。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段动感十足的舞蹈完全是用MV的风格拍摄的,导播切换的优美流畅,画面绚丽无比,真是美的享受!

[闲聊] 为什么韩国的电视综艺节目比中国大陆的强

今时今日,综艺节目可谓是走进了千家万户。几乎每个电台都有自己的综艺栏目。但是随之而来的竞争也就越发激烈,其中,有一个现象很值得我们思考-----为什么大部分观众认为韩国的综艺节目比我们中国大陆的强?

这其实并不是偶然的,我想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最大的因素是中国大陆的综艺节目不懂得创新。就拿“快乐大本营”来说,五、六年过去了还老是那几个活动版块。而主持人仍是何炅挑大梁。观众第一次看觉得新鲜,看二次觉得一般,看三次就觉得烦了。而韩国的综艺节目则不同,每一期都有新的版块,节目每一期都有外景,背景几乎每一期都变,主持人风格鲜明,活动的配乐也十分出彩。变化期期有,让人百看不厌,有许多新鲜感。

其次,嘉宾的选择也是不容忽视的。大陆的节目大多都是请一些二、三流的明星或者是平民来当嘉宾,却不知道综艺节目是以年青人为主体,而嘉宾则是节目的灵魂,嘉宾如果没有多少魅力,那节目也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吸引力。而韩国的节目则请一些大牌红星作客,不仅如此,连主持人本身也是一线名流,这样就让节目的吸引力大大增加了。

第三、中国大陆的综艺节目没有“主心骨”,也就是一个主题。嘉宾玩一下,闹一下,观众开心一下就结束了。而韩国的节目则不同,看似杂乱,却围绕一个中心进行,而且还加入竞赛环节,让人耳目一新。如《情书》就围绕“协作、互助”展开。而嘉宾的歌舞秀也让人耳目一新。

第四、中国大陆的综艺节目舞台的设计上中国的商业味太浓了。地贴、屏幕广告无处不在,而韩国的则是在小处“润物细无声”地与节目巧妙合在一起,因而不易让人心生反感。

总之,中国的节目毛病很多。当然进步的空间也就很大。除去了自己的痼疾,这个泱泱大国一定会做出更加好看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综艺节目节目。全文见少年CEO

韩国的综艺节目里连主持人带嘉宾都很放的开,就像《情书》,男女嘉宾游戏时身体接触很多,人家也没在意过。这在中国行吗?全都拿着个劲儿的,跟你多贞节塞的。

还有中国是个小明星就拿自己当个腕儿,上节目这不行那不行,一点不高兴就不录了。在韩国,像张佑赫,KANGTA这样的巨星游戏时照样被摔的四脚朝天。

总之自打看了《情书》后觉得中国的综艺节目太幼稚了。

经典诗剧: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宝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