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分类概论

合集下载

植物生产学复习资料

植物生产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概论1、植物生产学的概念:是以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态学、气象学、农业化学、耕作学、土壤学、数学等学科为基础,综合运用这些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最新成就全面系统地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和人工调节控制技术以期达到高产稳产优质低成本的理论和措施的一门技术科学。

2、植物的概念:⑴广义:是指对人类有利用价值,为人类栽培的各种植物⑵狭义:是指农植物,(粮、棉、油,糖、麻、烟,茶、桑、果,菜、药、杂,统称为“庄稼”)3、植物的分类:(一)按用途和植物学系统分类:⑴粮食植物:①禾谷类植物②豆类植物③薯、芋类植物⑵经济植物:④纤维植物⑤油料植物⑥糖料植物⑦其它植物⑶绿肥及饲料植物⑷药用植物:⑨药用植物:人参、枸杞等。

(二)按生物学特性分类: ⑴根据对温度的要求分类:①喜温植物②喜凉植物⑵根据对光照的要求分类:①长日照植物②短日照植物③中性植物④喜光植物⑤耐阴植物⑶根据植物对水分的要求分类:①耐旱怕涝植物②耐旱耐涝植物③避旱涝型,生育期较短的植物;④中间水分型,既不耐旱,也不耐涝⑤喜湿润型⑥喜水耐涝型(三)按栽培特性分类:分春播(早春、晚春)、夏播、秋播植物,夏收、秋收植物。

另外,根据植物对CO2同化途径的特点,将植物分为C3植物和C4植物4、植物的产量:(一)植物的产量:包括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两部分。

①生物产量:指在生育期间生产和积累的有机物的总量(一般不包括根),②经济产量:栽培目的所需要产品的收获量(即一般所指的产量);③经济系数: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

经济系数 = 经济产量/生物产量。

经济产量可以是生殖体(籽粒、荚果、果实),也可以是营养体(根、茎、叶)。

生物产量高是高产的基础,经济系数高是高产的必要条件。

决定经济系数的因素:①与所利用的产品器官有关:以营养器官为产品的植物较高,以生殖器官的一部分作为产品的植物较低,②与收获产品的化学成分有关:以碳水化合物为产品的较高,以含脂肪、蛋白质为产品的较低。

园艺植物学概论分类

园艺植物学概论分类

园艺植物学概论分类1.根据用途分类根据植物的用途,园艺植物学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分类。

(1)蔬菜学:研究蔬菜植物的种植、繁殖和管理等方面的学科。

主要包括叶菜类、根茎类、果菜类等。

(2)果树学:研究果树的种植、繁殖和管理等方面的学科。

主要包括苹果、梨、柑橘、葡萄等。

(3)花卉学:研究花卉的种植、繁殖和管理等方面的学科。

主要包括观赏植物,如玫瑰、牡丹、菊花等。

(4)草坪学:研究草坪的种植、繁殖和管理等方面的学科。

主要包括运动场地、公园、庭院等的草坪种植。

(5)园林学:研究园林植物的种植、繁殖和管理等方面的学科。

主要包括公园、庭院、景观设计等。

2.根据生命周期分类根据植物的生命周期,园艺植物学可以分为一年生植物、多年生植物和草本植物等。

(1)一年生植物:植物种子发芽后,经历生长、开花、结果后即进入死亡期。

主要包括大部分的蔬菜植物。

(2)多年生植物:植物根系能在地下越冬,到来年春季再次发芽,一年生周期循环。

主要包括果树、花卉等。

(3)草本植物:植物地上部分在一年内循环死亡和再生,地下部分进入休眠或保持生长。

主要包括草坪植物、一些花卉等。

3.根据物种分类根据植物的物种分类,园艺植物学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类别。

主要包括科属植物学、族植物学、亚族植物学等。

(1)科属植物学:研究植物的科属分类、植物分类学、植物命名等方面的学科。

(2)族植物学:研究植物的族分类、形态解剖、遗传学等方面的学科。

(3)亚族植物学:研究植物的亚族分类、生态学、系统发育等方面的学科。

4.根据特点分类根据植物的特点,园艺植物学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类别。

(1)观赏植物学:研究植物的形态、花色、花期等观赏特点,以及园林植物的设计、布局等方面的学科。

(2)经济植物学:研究植物的经济价值,包括食用植物、药用植物、工业植物等方面的学科。

(3)野菜植物学:研究野生植物的收集、利用、栽培等方面的学科。

总而言之,园艺植物学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上述分类仅为其中的一部分,不同的分类方法与应用领域有关。

世界植物辞典

世界植物辞典

世界植物辞典定价998元作者编委会册数规格全四卷 16开精装出版社中国知识出版社2006年9月出版目录世界植物辞典世界植物辞典三育人图书网第一篇植物总论第一章概论第二章植物分类第三章植物等级第四章植物学名与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第五章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第六章植物鉴定第二篇裸子植物第一章苏铁科CYCADACEAE第二章银杏科GINKGOACEAE第三章南洋杉科ARAUCARIACEAE第四章松科PINACEAE第五章金松科SCIADOPITYACEAE第六章杉科TAXODIACEAE第七章柏科CUPRESSACEAE第八章罗汉松科PODOCARPACEAE第九章三尖杉科(粗榧科)CEPHALOTAXACEAE第十章红豆杉科(紫杉科)TAXACEAE第十一章麻黄科EPHEDRACEAE第十二章买麻藤科(倪藤科)GNETACEAE第三篇被子植物第一章被子植物概论第二章被子植物导读第三章木兰纲MAGNOLIOPSIDA第四章樟纲LAUROPSIDA第五章胡椒纲PIPEROPSIDA第六章石竹纲CARYOPHYLLOPSIDA第七章百合纲LILlOPSIDA第八章毛茛纲RANUNCULOPSIDA第九章金缕梅纲HAMAMELIDOPSIDA第十章蔷薇纲ROSOPSIDA第四篇蕨类植物第一章现代蕨类植物第二章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第三章松叶蕨亚门Psilophytina第四章石松亚门Lycophytina第五章水韭亚门Isophytina第六章楔叶蕨亚门Sphenophytina第七章真蕨亚门Ficophytina第五篇苔藓植物第一章藻苔纲Takakiopsida第二章苔纲Hepaticae第三章角苔纲Anthocerotae第四章藓纲Musci第六篇菌类植物第一章概论第二章壶菌门Chytridiomycota第三章接合菌门Zygomycota第四章子囊菌门Ascomycota第五章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第六章半知菌类Fungilmperfecti第七篇地衣类植物第一章子囊地衣纲ASCOLICHENES第二章担子地衣纲HYMENOLICHENES第三章不完全地衣类LICHENESIMPERFECTI第八篇藻类植物第一章绿球藻CHLOROCOCCALES第二章硅藻门BACLLARIOPHYTA第九篇植物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一章植物资源第二章植物资源保护与管理第三章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第四章野生植物种质资源第五章药用植物资源第六章特有和濒危植物资源第七章人类未来发展与植物生产第八章植物保护与环境污染第九章植物进出检疫第十章植物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展望。

林学概论 第三主要树种概述2

林学概论 第三主要树种概述2
用途:木材主要用于房屋、桥梁建筑和车辆船 舶、家具、农具等;木材致密而有纹理,可 作美术品材料;常绿乔木,树姿雄伟、优美, 不但是很好的园林风景树种,而且每公顷柳 杉林每年能吸收60Kg二氧化硫,能净化空气, 改善环境卫生。树皮入药,治疗癣疮。
柏木 璎珞柏,垂柏 Cupressus funebris Endl.柏科 柏木属
用途:水杉树干通直挺拔,高大秀颀,叶色翠绿,入 秋后叶色金黄,是著名的庭院观赏树。水杉可于公园、 庭院、草坪、绿地中孤植,列植或群植。也可成片栽 植营造风景林,并适配常绿地被植物;还可栽于建筑 物前或用作行道树,效果均佳。水杉对二氧化硫有一 定的抵抗能力,是工矿区绿化的优良树种。水杉素有 “活化石”之称。它对于古植物、古气候、古地理和地 质学,以及裸子植物系统发育的研究均有重要的意义。 木材纹理通直,材质轻软,干缩差异小,易于加工, 油漆及胶接性能良好,适于建筑、家具、造船等用。 纤维素含量高,是良好的造纸用材。
分布:杉木是我国分布较广的用材树种, 栽培区域达16个省区。东至浙江、福建沿海 山地及台湾山区,西至云南东部、四川盆地 西缘及安宁河流域,南自广东中部和广西中 南部,北至秦岭南麓、桐柏山、大别山。
用途:材质优良,最易供建筑、家具、造 船用,是我国南方重要用材树种之一,也是 很好的园林绿化树种。为南方分布最广的特 有用材树种,占商品材总量的1/5~1/4。木 材有香气,不受白蚁蛀食。
水杉 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et Cheng
杉科 水杉属
习性:水杉性喜阳光,较耐寒,不 耐阴;适应性强,在土层深厚、肥沃、 湿润的酸性土壤中生长最好;能耐40度 高温和零下30度的严寒,不耐干旱贫瘠, 也不怕水涝。
分布:中国特有树种,最初保存于湖北 省利川县、四川省石柱县和湖南省龙山县 毗邻地区,但集中分布是在利川县西部的 小河周围一带,现我国各地均有栽培。水 杉在国外引种遍及亚、非、欧、美等洲的 50多个国家和地区。

第五版《药用植物学》教材编写的实践与思考

第五版《药用植物学》教材编写的实践与思考

用 。本文介绍 了在教材编写过程 中的实践经验与若 干思 考 。 在该版教材的编写过程 中, 作为主编单位 , 笔者 主要根 据全 国 高等 医药 教 材 建 设研 究 会 、 国高 等 全
医药 院校药 学 专业 规 划 教 材 审 评 委员 会 “ 于修 订 关 药学 专业第 六 轮教 材 的 几 点 意见 ”本 科 《 、 药用 植 物
通过植物类群之 间的亲缘关 系, 寻找 紧缺药材 的代用品和新资 源, 是学 习药 用植物 的 目的之一 。 利用 植物 系统 进化关 系和植 物化 学分类 学 揭示 的 亲
缘 关 系越 近 的物种 , 其体 内所 含 的化学 成分 越 近似 ,
加了有关药用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 的内容 , 插印了 10种重 要 药 用 植 物 生 态 彩 照 , 2 以增 强 形 态 分 类 内 容 的直 观性 , 更能 体现 本课 程本 教材 的特 色 , 之更 使

继承 挖掘 传统 内容 , 出药 用植 物学 特色 突
药用植物学 (hr a uc o n ) Pa c ta B t y 是一门以具 m e il a
有 医疗保 健作 用 的植 物为对 象 , 研究 它们 的形态 、 组
收 稿 日期 : ̄ -41 。 2 ̄ 0-2
作者简介 : 黄宝康 ( 6 一)男 , 1 9 , 浙江东 阳人 , 9 博士 , 副教授 , 从事药用植 物学、 生药学教学与科研工作 。
学》 教学大纲和教材主编会议精神的编写原则与精 o ln fni l i 紫茉莉科植物紫茉莉 M r i c a aiud u r 、 h i n b as i bi al s 神, 充分吸收第三版《 药用植物学》 第 四版《 、 药用植 ]Z 、 梗 科 植 物桔 梗 Pa c o rniou、 齿 aa 桔  ̄ lto ngad rs 马 yd l f

种子植物分类学概论

种子植物分类学概论

植物分类学摘要:被子植物的主要分类系统按照植物亲缘关系对被子植物进行分类,建立一个分类系统,说明被子植物间的演化关系,是植物分类学家光荣的任务。

自十九世纪后半期以来,有许多植物分类工作者,根据各自的系统发育理论,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被子植物系统,但由于有关被子植物起源、演化的知识和证据不足,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比较完美的分类系统,当前较为流行的有下面几个系统:恩格勒的分类系统,哈钦森被子植物分类系统,塔赫他间被子植物分类系统,克郎奎斯特被子植物分类系统关键词:恩格勒哈钦森被子植物分类系统引言:被子植物是当今植物界中属、种极为繁多而庞杂的一个类群,要认识这类植物就必须对它进行系统的分类,了解其原始类群与进步类群各自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也就是说,要弄清被子植物系统发育的规律性,这将有助于我们去分析和推断最古老被子植物的形态特征,进而探索它们的起源和祖先。

一、被子植物的起源被子植物起源包括起源的时间、地点和祖先的来源等问题,其中祖先来源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最重要的。

但是起源的时间和地点将会帮助我们去发现祖先的渊源。

长期以来,特别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由于采用了新的研究方法,摆脱了过去的偏见,重新研究和评价了过去的工作,使被子植物的起源问题的研究有了一定的进展。

(一)起源的时间早在一百余年前,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对被子植物在白垩纪时突然出现,认为是一个可疑的秘密,当时他归结为“地质纪录不完全”的结果。

一百余年后的今天,有关被子植物起源的时间问题,虽有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可靠的化石证据不多,大多数的结论仍然是推论性的,粗略归纳起来,有两种不同的观点:1.古生代起源说:这是一个较老而占统治地位的观点。

坎普(Camp)、汤姆斯(Thomes)、埃姆斯(Eames)等学者主张被子植物起源于古生代。

突出的例子是Plumstead在南非二迭纪地层中发现的舌羊齿(Glossopleris),具有两性的结实器官,被认为是被子植物的祖先,以此认为“被子植物发生于南半球西南太平洋地区”,并认为被子植物起源于二迭纪。

植物分类

植物分类
返回
四、植物分类检索表
(一)、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编制 (二)、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种类
1、定距检索表 2、平行检索表 3、连续平行检索表
(一)、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编制
• 采用二歧归类的原则进行编制,即比较各种 植物或各个分类等级的关键性、一般向对立 的特征,根据特征的异同分为两大类,相同 的归为一项,不同的归为另一项。在每一项 下依据上述原则再进行分类,编制相应的项 号,逐级往下,直至完成所有归类工作,达 到区分各种植物或各个分类等级的目的。
返回
国际植物命名法规
1、植物界共有22个分类等级 2、命名模式和模式标本: 3、每1种植物只有1个合法的正确的名称: 4、优先律原则: 5、1个种的完整的学名必须符合双名命名法 (binomial nomenclature),简称双名法。 6、属的转移: 7、学名附带的一些缩写字: 8、学名的废弃
返回
三名法
• 三名法:学名由属名+种加词+亚种(变 种或变型加词)3部分构成,称三名法。亚 种subspecies、变种varietas、亚变种 subvarietas、变型forma和亚变型 subforma,依次缩写为ssp.(subsp. )、 var. 、subvar. 、f.和subf.。
植物的多样性表现在为以下诸方面: 1、种类繁多,50万种; 2、形态,结构各式各样,大小悬殊; 3、寿命长短不一; 4、营养方式和生态习性多种多样; 5、分布广泛。
上一页
返回
三、植物的命名
(一)、学名与中文名
(二)、植物命名法规
(一)、学名与中文名
学名(scientific name)是指用拉丁文书 写的国际通用的标准的科学名称。 中文名:是指得到《中国植物志》、 《中国孢子植物志》等权威著作认可 的正式的中文名称。

农学概论

农学概论

第一章1.农学(广义):农学是指研究农业生产理论和农业生产技术(实践)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2.农学(狭义):指研究作物生产理论提高作物生产技术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3.农业:指人类依靠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生活机能和自然力,通过劳动协调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强化和控制生物的生命过程,以取得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和为人类创造良好环境的物质生产部门。

4.我国作物发展面临的问题?如何解决?答,(一)人多耕地少,人口压力大1. 我国耕地逐年减少,开发难度大2. 人口压力最突出的问题是造成粮食需求危机(二)农业经营规模小,设备差,农业经济落后(三)农村经济地区差异大(四)资源分布不均匀,自然灾害频繁解决方法:(一)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二)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1. 提高复种指数.2. 提高作物单产(三)调整粮食发展战略.1. 调整作物种植结构.2. 开发新的食物源.3. 立足自给,适当进口.(四)发展可持续农业1. 自然生态观与人工生态观. 2.持续农业.3. 国外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模式.4. 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要求.(1)耕地用养结合(2)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改善资源与环境(3)增加必要的物质、资金与能量的投入(4)保护耕地和水资源第二章1.植物的分类:(一)按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分类1. 耐寒作物2. 喜温作物3. 热带作物(二) 按作物对光周期的适应性1. 短日照作物2. 长日照作物3. 中间型作物(中日照作物)4. 定日照作物(三) 按作物对光强的适应性1. 喜光作物2. 喜阴作物3. 耐阴作物(四) 按作物对CO2的同化特点.1.C3作物.2.C4作物.3.CAM(景天酸代谢途径作物)2. 三种重要粮食作物:1. 禾谷类作物2. 豆类作物3. 薯芋类作物3.生命周期或称作物的生活史,是指作物从受精卵发育开始到个体死亡为止的整个过程.4.生育期:生产实践中,将作物从播种到成熟收获的整个过程称为作物的生长发育期.5.生长:是作物体积和重量的的量变过程,即作物的器官、组织、细胞在数量、体积和重量上的不可逆的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门…………………………………… 被子植物门 Aneiospermae 纲………………………………双于叶植物纲 Dicotytednneae
目……………………………………………毛茛目 Ranales
科……………………………………毛茛科 Ranunculaceae 属…………………………………………黄连属 Coptis 种 …………………… 黄连 Coptis chinensis Franch.
药用植物的命名
“双名法”Bionomial Nomenclatune:即每一种植物的种名,都
有2个拉丁字或拉丁化形式的字组成。即属名和种加词外,在 最后还应放上命名人姓名的缩写。 “属名” +“种加词” 荔枝 Litchi chinensis Sonn. “属名” “种加词” “定名人”
(以中国“荔枝”为属名;chinensis为种加词,意思是中国产的; Sonn.为定名人 Sonnerat的种有共同的分布区。 变型:是一个种内有细小变异,如花冠或果的颜色,毛被情况等,且 无一定分布区的个体。 品种:只用于栽培植物的分类上,在野生植物中不使用品种这一名词。
分类等级:
现以黄连为例示其分类等级如下:
界………………………………………植物界 Regnum vegetabile
Ordo
Familia Genus
-ales
-aceae -a,-um,-us

Species
Species
保留科名
有八个科经国际植物学会决定为保留科名,其 拉丁词尾为 -ae,这些科是
十字花科 Cruciferae、豆科 Leguminosae、 藤黄科 Guttiferae、伞形科 UmbeIIiferae、 唇形科 Labiatae、菊科 Compositae、 禾本科 Gramineae、棕榈科 Palmae。
种的概念和划分
种(species)是具有一定的形态和生理特征以及一定 的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一个
物种的个体一般不能和其他物种进行生殖结合,即使结合,也不能产
生有生育能力的后代,此即生殖隔离。
1. biological species:严格按生殖隔离划分。
2. taxonomocal species(morphological species )主要按形 态的间断和性状的相关差异。
(higher plant)。高等植物在形态上有根、茎、叶的分化,构造上
有组织分化,生殖器官是多细胞,合子在母体内发育成胚,故 又称有胚植物(embryophyte)。
维管植物和无维管植物:从蕨类植物起,到种子植物都有维管系
统,而其他植物全无。故植物界又可分成维管植物(vascular plant)和无维管植物(non-vascular plant)两大类。
其中被子植物又叫有花植物(flowering plant)。
重要的名词述语
低等植物和无胚植物:藻类、菌类、地衣合称为低等植物(Iower plant)。低等植物在形态上无根、茎、叶的分化,构造上一般无 组织分化,生殖器官是单细胞,合子发育时离开母体,不形成 胚,故又称无胚植物(non-embryophyte)。 高等植物和有胚植物: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合称为高等植物
1. 分类群的描述和命名
2.探索植物“种”的起源和演化
3.建立自然分类系统 4.利于国际交流
植物分类的单位
中文 英 文 拉丁文 拉丁词尾

门 纲
Kingdom
Division Class
Regnum
Divisio(Phylum) Classis -phyta -opisida

科 属
Order
Family Genus
第二节 药用植物分类证据和方法 分 类 证 据
1.宏观形态资料 2.解剖学资料 3. 微观形态资料
3.染色体资料
4.化学分类学资料
5.分子系统学资料
第三节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重要的名词述语
孢子植物和隐花植物:如藻类、菌类、地衣、苔藓、蕨类植物都
用孢子进行繁殖,所以叫做孢子植物(spore plant)。由于它们不 开花、不结果,故又称为隐花植物(Cryptogamia)。 种子植物或显花植物、有花植物:而种子植物开花结果,用种子 繁殖,所以叫种子植物(seed plant)或显花植物(phanerogams),
第五章 药用植物分类与命名
第一节
药用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植物分类学(Plant taxonomy)是植物学中主要研究整 个植物界不同类群的起源、亲缘关系以及进化发展规律 的一门基础学科,也就是把极其繁杂的各种各样植物进 行鉴定、分群归类、命名并按系统排列起来,以便于认 识,便于研究和利用的科学。
植物分类学的目的和任务
种下等级
种以下除亚种(Subspecies)外,还有变种(Varietas),变型(forma)的等级。
亚种:一般认为是一个种内的类群,在形态上多少有变异,并具有地 理分布上、生态上或季节上的隔离,这样的类群即为亚种。属 于同种内的两个亚种,不分布在同一地理分布区内。
变种:是一个种在形态上多少有变异,而变异比较稳定,它的分布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