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植物分类概述

合集下载

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
木兰科植物;
活动要求:详细记载每一种植物的分布地点、同学
们一起讨论和总结植物的野外识别特征,对校园内木 兰科植物的布局提出自己的意见。

樟目Laurales
Amborellaceae Trimeniaceae Monimiaceae Calycanthaceae 蜡梅科 Idiospermaceae Lauraceae 樟科 Hernandiaceae 莲叶桐科
教学设计
1.通过自学在书上找出木兰科的特征,分布、 花程式、识别特征、经济用途和分类地位等内 容的位置(5分钟)

2. 观看木兰科植物的图片

3. 对照花的结构讲解木兰科花图式

难点:花的各部分相对位置的确定

木兰科(Magnoliaceae)
特征 1、植株:木本,具香气 2、叶:单叶互生,托叶大,早落,具托叶环 3、花:花大,花被。雌雄蕊螺旋排列花托上 4、果:蓇葖果 5、分布:热带亚热带亚洲,我国约130种。少

教学设计
1.通过自学在书上找出樟科的特征,分布、花 程式、识别特征、经济用途和分类地位等内容 的位置(5分钟)

2.观看樟科植物的图片 。

3.对照花的结构讲解樟科花图式。

樟科( Lauraceae)
特征: 1、木本,常绿或落叶 2、单叶互生,革质,全缘,三出脉,具油细
为什么被子植物的数量会如此之多? 为什么被子植物有广泛的适应性?
第一节 被子植物的特征
1 具有真正的花 2 具雌蕊 3 具有双受精现象 4 孢子体高度发达 5 配子体进一步退化
第二节 被子植物分类的原则
1.分类的必要性 2.分类原则的困难 3.进化与原始性状的相对性

药用植物复习

药用植物复习

(一)、药用植物:具有预防、治疗疾病和对人体有保健功能的植物。

药用植物学:是利用植物学知识和方法来研究药用植物的形态,构造,分类及生长发育的学科。

任务:(1)鉴定重要的原植物种类,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2)调查研究药用植物资源,合理利用及开发药物。

(二)、植物细胞由内到外: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动植物细胞的区别是: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高等植物细胞没有中心体最主要的区别是:细胞壁的有无质体:叶绿体、白色体、有色体(均由幼小细胞中的前质体分化而来)白色体:含有合成贮藏淀粉的造粉体,合成蛋白质的蛋白质体,合成脂肪和脂肪油的造油体液泡:植物特有细胞,酸碱平衡,水平衡,温度平衡(三)、后含物:营养物质,非营养物质植物细胞中后含物:淀粉,蛋白质,菊糖,脂肪和脂肪油淀粉类型:单粒,复粒,半复粒(乙醇使淀粉失水,层纹消失)脂肪和脂肪油: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遇碱皂化,苏丹3变橙红,红,紫红色,四氧化锇成黑色。

脂肪贮藏营养物质最经济,含能量最高体积最小的贮藏物质。

晶体:碳酸钙晶体、草酸钙晶体(单晶、针晶、簇晶、砂晶、柱晶、)(四)、细胞壁:原生质体分泌的非生活物质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组成,在原生质体外面,有硬度弹性,使细胞保持一定形态,保护细胞。

(1)细胞壁分层胞间层:亲水性果胶类组织组成初生壁:细胞停止生长前原生质体分泌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少量果胶类物质组成次生壁:细胞停止生长后原生质体分泌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少量木质素组成(2)纹孔:单文孔、具缘文孔、半具缘文孔胞间连丝:细胞间穿过细胞初生壁上的孔眼,联系相邻细胞的纤细的原生质丝细胞壁特化:木质化、木栓化、角质化、黏液质化、矿质化减数分裂:①有丝分裂:跟尖和茎尖,(1-2个,染色体复制1次,分裂1次,2个子细胞完全一样。

)②无丝分裂:愈伤组织,薄壁组织,不定根,不定芽,生长点,表皮,叶柄。

(1-2个,染色体不复制,分裂1次,两个子细胞完全相同。

第八章 高粱

第八章 高粱

第八章高粱第一节概述高粱Sorghum bicolor (L.)Moench属于禾本科(Grammeae)高粱族、高粱属植物,又名蜀黍、芦粟、秫秫等。

一、高粱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1.高粱是世界五大谷类作物之一,也是中国最早栽培的禾谷类作物之一。

2.高粱是高产、稳产的作物。

他的生物学产量和经济产量均较高。

3.高粱适应性强。

具有较强的抗旱、耐涝、耐盐碱特性和适应性,在平原、山丘、涝洼、盐碱地均可种植。

4.高粱子粒食用和饲用价值较低。

高粱子粒淀粉含量为75%左右,蛋白质为9%左右,粗脂肪为3%左右。

高粱子粒中含有少量的单宁,影响了品质;子粒中含有较多难消化的醇溶蛋白质,且赖氨酸的含量较低,使其食用和饲用价值低于玉米、小麦和水稻等。

5.高粱的茎秆和叶片是良好的粗饲料。

既可作干草又可作青贮和青饲。

特别是甜高粱作青贮喂养奶牛,可明显提高产奶量。

6.高粱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广泛用于淀粉、酿酒和酒精工业。

7.高梁的茎秆表皮硬,机械性强,是农村传统的建筑材料和蔬菜架材。

8.高粱茎秆的外皮可用于编织,花序可制扫帚、炊帚及工艺品等。

二、高梁的起源与分类1、多数学者认为,高粱原产于非洲,经驯化后先传人印度,后传入我国及远东。

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栽培历史。

高粱属有许多一年生和多年生的种,染色体数2N=20。

2、高粱在世界的分布广泛,形态变异多,非洲、印度和中国都是高粱多态性丰富的地区。

3、高粱按用途可分4类:3.1粒用高粱:以子粒为主。

分蘖弱,穗密而短。

茎髓含水较少。

子粒品质较佳,成熟时常因子粒外露,较易落粒。

按子粒淀粉的性质不同,可分为粳型与糯型。

3.2糖用高粱:茎高,分蘖力强。

茎内富含汁液,随着子粒成熟,含糖量一般可达8%~19%。

茎秆节间长,叶脉蜡质,子粒小,品质欠佳。

茎秆可做甜秆吃、制糖或制酒精等。

3.3帚用高粱:穗大而散,通常无穗轴或有极短的穗轴,侧枝发达而长,穗下垂。

子粒小并由护颖包被,不易脱落。

3.4饲用高粱:茎秆细,分蘖力和再生力强,生长势旺盛。

植物的分类

植物的分类

植物的分类植物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植物特征进行分类可以更好地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演化历程。

植物的分类系统是根据它们的共同特征和演化关系来划分不同的组别。

植物分类的基本原则是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由原始到进步的顺序。

植物分类的基本原则1.形态特征:植物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以及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都是分类的重要依据。

比如,种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就是根据种子的存在与否来划分的。

2.生态习性:植物在适应不同生态环境中的特征差异也是一种分类依据。

例如,沙漠植物和水生植物在形态和生理上有明显的适应特点。

3.生殖方式:植物的生殖方式可以分为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等,这些特征也被用来进行分类。

不同种类的植物苔藓植物苔藓植物是一类原始的植物,它们没有真正的根、茎和叶,只有比较简单的结构。

苔藓植物包括藓类和地衣类,它们生长在潮湿的环境中,起着固定土壤、保护环境的重要作用。

蕨类植物蕨类植物是裸子植物的一个类群,它们具有根、茎和叶等明显的器官,通常生长在湿润的环境中。

蕨类植物主要包括蕨类和石松类,它们在古代是地球上的主要植被。

裸子植物裸子植物是种子植物的一类,它们种子裸露在子房外,不像被子植物那样包裹在果实中。

裸子植物包括松、杉、银杏等植物,它们主要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地区。

被子植物被子植物是种子植物的另一类,它们的种子被包裹在果实中。

被子植物是现代植物界中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的群体,包括被子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等。

植物分类的意义植物的分类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特征和演化历程,还可以为植物资源利用、植物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重要参考。

通过对植物分类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植物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植物的分类是植物学研究的基础,通过对植物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和生殖方式等方面的分类,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之间的关系,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药用植物分类概述

药用植物分类概述
根据法规,植物学名须用拉丁文或其它文字加以拉丁化来书写。
01
02
1个种的完整的学名必须符合瑞典植物学家林奈倡导的双名命名法(binomial nomenclature),简称双名法。即1个种的学名由2个拉丁词或拉丁化了的词组成。第一个词称为属名,属名第1个字母必须大写;第二个词称为种加词,通常是一个反映该植物特征的拉丁文形容词,种加词的第一个字母一律小写。同时,命名法规要求在双名之后还应附加命名人之名,以示负责,便于查证。即:属名+种加词+命名人。
1.(6)植物体构造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无胚。(低等植物) 2.(5)植物体不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体。 3.(4)植物体内有叶绿素或其它光合色素,营独立生活……………………藻类植物 4.(3)植物体内不含叶绿素或其它光合色素,营寄生或腐生生活…………菌类植物 5.(2)植物体为藻类和菌类的共生体………………………………………地衣类植物 6.(1)植物体构造复杂,有根、茎和叶的分化,有胚。(高等植物) 7.(8)植物体有茎、叶和假根………………………………………………苔藓植物门 8.(7)植物体有根、茎和叶 9.(10)植物以孢子繁殖………………………………………………………蕨类植物门 10.(9)植物以种子繁殖 11.(12)胚珠裸露,无心皮构成的子房………………………………………裸子植物门 12.(11)胚珠包被于心皮构成的子房内………………………………………被子植物门
变型:无一定的分布区,具有细小变异的种内类群。有时将栽培植物中的品种也视为变型。一个种内的细小变异,如花冠或果实的颜色,毛被情况等。
01
02
03
04
亚种、变种、变型与品种
经济价值上的差异,如色、香、味、大小、植株的高矮及产量等,有时称其为栽培变种或栽培变型。如京白梨;药材上地黄有新状元、金状元,北京Ⅰ号等。

第八章 植物群落及植被的类型与分布(共96张PPT)

第八章 植物群落及植被的类型与分布(共96张PPT)
亚纲:常绿密林(常绿树木在乔木层盖度中>75%) 群:温带针叶林
亚群:天然的与半天然的
群系:球形树冠针叶林
群属:Pinus taeda 密林 群丛:Pinus taeda/ Symplocos tinctoria-Myriea
cerifera-Vaccinium elliotii
1、排序的概念
但事实上,如果排序的结果构成若干点集的话,则可达 到群落分类的目的;如果分类允许重叠的话,则又可反 映群落的连续性。这一事实反映了群落的连续性和间断 性之间并不一定要相互排斥,关键在于研究者从什么角 度和尺度看待这个问题。
分类的实质:对所研究的群落按其属性、数据所 反映的相似关系进行分组,使同组的群落尽量相 似,不同组的群落尽量相异。通过分类研究,可 以加深认识群落自身固有的特征及其形成条件间 的相互关系。
群系的命名 只取建群种的名称,如东北草原以羊草为建群种组成的群系,称 为羊草群系,即Form.Aneurolepidiumchinense。如果该群系的优
势种是两个以上,那么优势种中间用“+”号连接,如两广地区常见的 华栲+厚壳桂群系,即Form.Castanopsis chinensis+Cryptocary chinensis。
第八章 植物群落及植 被的类型与分布
主要内容
植物群落的分类和排序 植被及植物群落的分布 世界主要植被类型及其特征
第一节 植物群落的分类和排序
关于群落的性质,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 点。争论的焦点在于群落到底是一个有组织的系统, 还是一个纯自然的个体集合。
机体论? 个体论?
机体论观点
就是把一个地区内所调查的群落样地,按照相似度(similarity)来排定各样地的位序, 从而分析各样地之间及其与生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8第八章苔藓类植物

8第八章苔藓类植物

器 内 发 育 成 胚 , 由 胚 长 成
中药0150级

,孢Hale Waihona Puke 再子发成展熟
成,
为借
叶弹
状 的 配 子 体 。
丝 弹 出 , 先 萌




苔纲药用植物还有
蛇地钱(蛇 苔)Conocephalum conicum (L.) Dum. 全草能清热解毒, 消肿,止痛,外用 可治疗疮、蛇咬伤。
中药0150级
第一节 苔藓植物门 Bryophyta的特征
中药0150级
一、形态结构
二、苔藓类的繁殖特点
第二节 苔藓植物的分类
一、分类
二、药用植物
附一:苔藓植物特征
附二:低等植物主要特征
第一节 苔藓植物门 Bryophyta的特征
一、形态结构
1、苔藓类具有以下的构造: (a)叶状体(thallus),较高等的有茎叶分化 (b)假根(是表皮突起的单细胞或一列细胞组成的
3、大金发藓(土马骔)Polytrichum commune L.ex Hedw.属于藓纲金发 藓科。植物体高10—30cm,常丛集成 大片群落。幼时深绿色,老时呈黄褐 色。茎直立,下部有多数假根。叶丛 生于茎上部,渐下渐稀而小,鳞片状, 长披针形,边缘有齿,中肋突出,由 几层细胞构成,叶缘则由一层细胞构 成,叶基部鞘状。颈卵器和精子器分 别生于二株植物体(即配子体)茎顶。 早春,形成合子,合子萌发而形成孢 子体。蒴柄长,孢蒴四棱柱形,蒴内 形成大量孢子,孢子萌发成原丝体, 原丝体上的芽长成配子体(即植物体)。 全国均有分布,生于山地及平原。全 草入药,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丝状体); (c) 孢子体不发达,由孢蒴、蒴柄和基足组成,

第八章被子植物1-7科1

第八章被子植物1-7科1

2、莲科:p219
※ K4 — 5C∞A ∞G ∞ 科的特征: p219 直立水生草本,有乳汁。叶盾状,花单生。花被22--30, 雄蕊多数,心皮多数。坚果,果皮革质,果实埋于海绵质 花托内。种皮海绵质。
本科仅1属2种。
代表植物:
莲科


Nelumbo nucifera
本科重点特征:p220
3、睡莲科: p220
(三)具有双受精现象
双受精现象,即两个精细胞 进入胚囊以后,1个与卵细胞结形 成合子,另1个与2个极核结合,形
成3n染色体,发育为胚乳,幼胚以
3n染色体的胚乳为营养,使新植物 体内矛盾增大,因而具有更强的生活力。 所有被子植物都有双受精现象,这也是它们有共同祖先 的一个证据。

(四)孢子体高度发达


第二节
分类方法: 分类手段:
被子植物的分类原则
1. 以形态学的特征作为分类的主要标准,尤其是以花及
果实的形态特征作为标准最为普遍;
2. 解剖学的特征作为分类的辅助性条件; 3. 随着科学的发展,近几十年来,根据染色体的形态和 数目,生物化学成分的分析,电子计算机进行数量分 类法在植物分类工作中起了积极作用。
被子植物的孢子体,在形态、结构、生活型等方面,比其 他各类植物更完善化、多样化。有世界上最高大的乔木,如 杏仁桉高达156米;也有微细如沙粒的小草本如无根萍,每平 方米水面可容纳300万个个体。有重达25千克仅含1颗种子的 果实,如王棕(大王椰子)。也有轻如尘埃,5万颗种子仅重 0.1克的植物如热带雨林中的一些附生兰;有寿命长达6千年 的植物,如龙血树;也有在3周内开花结籽完成生命周期的植 物(如一些生长在荒漠的十字花科植物);有水生、砂生、 石生和盐碱地生的植物;有自养的植物,也有腐生、寄生的 植物。在解剖构造上,被子植物的次生木质部有导管,韧皮 部有伴胞;而裸子植物中一般均为管胞(只有麻黄和买麻藤 类例外),韧皮部都无伴胞,输导组织的完善使体内物质运 输畅通,适应性得到加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植物分类概述
主要内容 1.植物分类概述
3.植物分类的等级
4.植物学名
5.植物界的分门别类,植物分类检索表
06
2.植物分类系统
植物分类概述1
◼学习分类学的目的和意义
◼植物分类学的发展简史
学习植物分类学的目的和意义
植物分类学(plant taxonomy)是一门对植物进行准确描述、命名、分群归类,并探索各类群之间亲缘关系远近和趋向的学科。

它是一门理论性、实用性和直观性均较强的学科,也是所有与植物相关的其他学科的基础。

学习植物分类学的目的和意义
1.准确鉴定药材原植物种类,保证药材生产、研究的科学性和用药的安全性。

2.利用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探寻新的药用植物资源和紧缺药材的代用品。

3.为资源的调查、开发利用和栽培提供依据。

4.有助于国际交流。

植物分类学的发展简史
人类对植物的分类由来已久,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自然而然地对植物就有了认识、辨别、研究和归类。

早期人们仅根据植物的形态、习性、用途进行分类,未考虑植物类群在演化上的关系,这种分类方法,称为人为的分类系统。

公元前300年,古希腊植物学家提奥佛拉斯(Theophrastus),
记载植物480种,分为乔木、灌木、亚灌木和草本。

最著名的是瑞典植物学家林奈(Carolus Linnaeus 1707-1778)。

其著名著作《自然系统》、《植物属志》、《植物种志》将植物分为
24个纲。

我国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将植物分成草、
谷、菜、果、木5部。

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C.R.Darwin)的《物种起源》(Origin of Species)发表后,建立了较为科学的自然的分类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