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G植物分类学概述

合集下载

药用植物学植物分类概述

药用植物学植物分类概述

药用植物资源的多样性保护
01
物种多样性
药用植物资源包括多种物种,如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应保护所有物种的遗传多样性。
02
生态系统多样性
药用植物多生长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中,如高山、草原、湿地等,应保护这些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
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合理采收
采收药用植物资源时要考虑资源的再生能力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合理采收,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华北和东北地区
药用植物的地理分布
1
药用植物的生境特点
2
3
多数药用植物适宜生长在温凉的气候条件下,如人参、黄连等。
喜温凉
药用植物一般喜欢湿润的环境,如当归、黄精等。
喜湿润
药用植物一般生长在肥沃的土地上,如芍药、紫菀等。
喜肥沃
04
药用植物的鉴定与质量控制
药用植物的鉴定方法
利用植物的形态、枝干、叶子、花、果实的特征进行鉴定。
果类
用于草药中的果实,如枸杞子等。
花类
用于草药中的花朵,如菊花、金银花等。
按药用功效分类
其他
用于其他功效,如止咳化痰、止痛等。
补虚扶正药
用于补虚扶正,如人参、黄芪等。
祛风除湿药
用于祛风除湿,如独活、威灵仙等。
清热解毒药
用于清热解毒,如板蓝根、连翘等。
活血化瘀药
用于活血化瘀,如红花、丹参等。
按化学成分分类
通过对植物进行分类、鉴定和命名,为人类提供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植物,为药用植物学提供基础支撑。
目的
植物分类学的定义与目的
古代植物分类学
起源于古希腊和罗马时期,以描述和命名植物为主要任务。
现代植物分类学
自18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植物分类学逐渐向微观和分子水平发展。

植物分类概述

植物分类概述

• 栽培植物的名称: 根据《国际栽培植物命 名法规》的规定,栽培品种名称是在种加 词后加栽培种加词,首字母大写,外加单 引号,后不加定名人。如 • 亳菊: Dendranthema morifolium ‘Boju’ • 滁菊: Dendranthema morifolium ‘Chuju’ 贡菊: Dendranthema morifolium ‘Gongju’ 百合:Lilium brownii ‘Yiridulum’
3.连续平行式检索表
• 将每一对矛盾的特征用2个号码表示,如1(6)和6 (1)。 查对时若要查找的植物性状符合1,就向下查2, 若不符合时, 就查6。
1.(6)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没有胚胎 -------------------(低等植物) 2.(5)植物体不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体。 3.(4)植物体内有叶绿素等光合色素,为自养生活方式- -- --藻类植物 4.(3)植物体内无叶绿素等光合色素,为异养生活方式- -- --菌类植物 5.(2)植物体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体----------------------地衣植物 6.(1)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胚胎--- ------------------(高等植物 ) 7.(8)植物体有茎、叶而无真根-------------------------------------苔藓植物 8.(7)植物体有茎、叶也有真根。 9.(10)不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蕨类植物 10.(9)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种子植物
六、植物分类检索表
• 植物分类检索表(Key)是鉴定植物种类的一种 工具,一般植物志及植物分类手册都有检索表, 以便校对和鉴别原植物的所属科、属、种时应用。 检索表的编制是采取由“一般到特殊”的原则 编制的。是将所列类群的特征,由共性到个性, 按二歧归类法编制的。应用检索表鉴定植物时, 必须熟悉植物形态术语,仔细识别被查植物的特 征或特性(尤其是繁殖器官的构造特征),然后 逐项查核。 • 常见的植物分类检索表,有定距式、平行式和 连续平行式三种式样。

植物分类概述

植物分类概述

植物界的分门
孢子植物 (隐花植物)
种子植物 (显花植物)
蓝藻门
裸藻门
绿藻门
轮藻门 金藻门
藻类植物
甲藻门
红藻门 褐藻门 细菌门
低等植物 (无胚植物)
粘菌门 菌类植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真菌门
地衣门
苔藓植物门
蕨类植物门 颈卵器植物 高等植物 裸子植物门 维管植物 (有胚植物) 被子植物门
三、植物的命名
• 同物异名 • 同名异物
一、植物分类学的概念和任务
植物分类学是植物学中主要研 究整个植物界不同类群的起源、亲 缘关系以及进化发展规律的一门科 学,也就是把极其繁杂的各种各样 植物进行鉴定、分群归类、命名并 按系统排列起来,以便于认识、研 究和利用的科学。
植物分类学的任务
1. 将植物分门别类,鉴别 物种,确定其学名并加以 记述;
植物的科学名称——学名
• 十八世纪中叶以前曾采用过多 名法。
• 1690年,来维努斯提出给植物 命名不得多于2个字的建议。 • 1753年,瑞典分类学大师林奈 (Carolus Linnaeus) 在 《 植 物 种 志》中采用了双名法。
林奈
(1707~1778)
每一种植物的种名,都由2个 拉丁字或拉丁化形式的字构成; 前面1个字为属名,代表该植物所 从属的分类单位,词首字母大写; 第 2 个 字 为 种 加 词 ( specific epithet),词首字母小写;均用 斜体。
• 李时珍所编《本草纲目》将所收集的 一千多种植物分成草、谷、菜、果和木 等五部, 包括山草、芳草等三十类;
• 吴其濬在其《植物名实图考》中将植 物分为谷、蔬、山草、隰草、石草、水 草、蔓草、芳草、毒草、群芳、果和木 等十二类。

植物分类学认识植物的分类方法与标准

植物分类学认识植物的分类方法与标准

植物分类学认识植物的分类方法与标准植物是自然界中最为广泛存在的生命形式之一,它们在地球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植物,学者们发展了植物分类学这一学科。

植物分类学旨在研究和归纳植物的特征,并通过分类方法与标准对植物进行科学的归类。

本文将介绍植物分类学的基本知识,以及几种常见的植物分类方法与标准。

植物分类学基本知识植物分类学是系统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研究对象为植物。

通过对不同植物种类的特征和相互关系的探究,植物分类学旨在为我们提供认识和理解植物世界的工具。

在植物分类学中,学者们通过比较植物的形态、生理学特征、生态适应性等方面的差异,将不同的植物种类进行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植物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更为方便地进行研究和应用。

植物分类的重要性不仅仅限于科学研究,它还为农业、医学、保护生物学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例如,在农业领域,植物分类学的研究可以帮助农民选择适宜的作物种类,并优化种植管理,提高产量。

在医学领域,对植物的分类研究可以帮助科学家确定药材的来源和有效成分,提高药物的疗效。

因此,植物分类学对于人类的生活和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常见的植物分类方法与标准植物分类的方法和标准有多种,下面将介绍其中几种常见的方法:1. 形态学分类法:形态学分类法是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

植物的形态特征包括根茎、叶片形状、花序、果实等方面的特点。

通过对这些形态特征的观察和比较,我们可以将植物分为不同的科、属、种等级别。

形态学分类法是最早也是最常用的分类方法之一,它以外部形态为基础,易于理解和应用。

2. 细胞学分类法:细胞学分类法是根据植物细胞形态、结构和特点进行分类。

细胞是植物构成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不同植物种类的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差异。

通过对植物细胞的形态学特征进行观察和比较,可以为植物的分类提供依据。

细胞学分类法主要依赖于显微镜观察,对于较小的植物种类特别有用。

植物分类概述

植物分类概述

练习
01
利用分科定距检索表,检 索百合、菜心是什么科的 植物。
02
百合:*P3+3A3+3G(3: 3:∞)
03
菜心:*K4 C4 A4+2 G (2:2:∞)
百合: *P3+3A3+3G (3:3:∞ )
1‘ 517’ 524’ 530’
496’
499’
522
523’
527’
529’531’ Fra bibliotek———百合科1
2
菜心:*K4 C4 A4+2 G(2:2’
258’
2:∞)
300’
309’
160 161’ 238’
259’ 281’ 283’
306
307 308’
310 ——— 十字花科













植物界







低等植物 高等植物
藻类植物
蓝藻门 裸藻门 绿藻门 轮藻门 金藻门 甲藻门 红藻门 褐藻门
菌类植物
细菌门 粘菌门
真菌门
地衣类植物 地衣植物门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种子植物
苔藓植物门 蕨类植物门
裸子植物门
种子植物门
共同特征:
植物体构造简单、单细胞、单细胞的群体或多细胞的叶状体, 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没有胚胎。
例: 桑 Morus
alba
L.



属名 种加词 命名人



桑(属)

植物分类学(植物系统与分类)

植物分类学(植物系统与分类)
植物分类学的系统:介绍了植物分类的等级,包括界、门、纲、目、科、属、种等,以及各 个等级的特征和代表植物。
植物分类的方法:介绍了植物分类的方法,包括比较形态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等。
依据:形态学特 征、生态学特征、 遗传学特征
方法:形态分类 法、化学分类法、 数值分类法
植物分类的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 命名规则:采用拉丁文双名法,即属名+种名
植物分类学的定义
植物形态学在植物分类学中的地位 和作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植物形态学的研究对象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植物形态学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植物生殖方式: 有性生殖和无
性生殖
有性生殖:配 子融合形成合 子,进一步发
育成新个体
无性生殖:通 过分株、根茎、 块根等方式进
行繁殖
植物生殖器官: 花、果实、种
子等
植物分类学在农业、林业、园艺等领域也 有广泛应用,如品种改良、育种和栽培等, 为人类提供丰富的农产品和观赏植物。
植物分类学还可以帮助解决一些环境问 题,如植被恢复、水土保持和生物入侵 等,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提供技术 支持。
监测空气质量: 通过植物叶片的 损伤程度和生长 状况,评估空气 质量状况
现代植物分类学: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植物基因进行研究,进一步 精确了植物的分类。
中国的植物分类学:自20世纪以来,中国植物分类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许多学者在植物分类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添加标题
植物分类学与生物学的关 系:植物分类学是生物学 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 植物的分类、命名、系统 发育和演化等方面的内容, 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
植物分类学的定义: 研究植物的种类、 系统、演化及地理 分布的科学。

植物分类学归纳整理植物的分类体系

植物分类学归纳整理植物的分类体系

植物分类学归纳整理植物的分类体系植物分类学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对植物进行分类、归纳和整理的学科。

通过植物分类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的各种特征、进化历程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对植物分类学的基本概念、分类原则以及现代植物分类体系进行介绍。

一、植物分类学的基本概念植物分类学是指将植物按照它们的形态、生理特征、进化关系等进行分类的学科。

通过对植物进行分类,可以将各类植物进行归纳和整理,方便我们更好地掌握和了解各种植物的特点。

二、植物分类的原则在植物分类中,有一些基本原则需要遵循:1. 形态学原则:根据植物形态的差异进行分类,包括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形态特征。

2. 生理学原则:根据植物的生理特征进行分类,如光合作用方式、生长习性等。

3. 分子生物学原则:通过分析植物的DNA序列、蛋白质结构等分子特征来分类。

4. 进化学原则:根据植物的进化关系进行分类。

比较植物的遗传背景、共同祖先等信息。

三、现代植物分类体系目前,植物的分类体系经过长期研究和发展,已经逐渐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体系。

现代植物分类体系主要包括植物界、门、纲、目、科、属和种等级别。

1. 植物界:植物界是分类体系的最高级别,包括了所有的植物种类。

目前已知的植物界包括多种,如被子植物界、裸子植物界等。

2. 门:门是下一级的分类单位,根据植物的一些显著特征进行归类。

比较常见的门有松柏门、蕨类门等。

3. 纲:纲是植物分类的更细分级别,根据植物的一些突出特征进行划分。

例如,松柏纲、蕨类纲等。

4. 目:目是纲的下一级别,是对植物进行更详细分类的单位。

不同目的植物在形态、生理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5. 科:科是对目的细分,包含了共性较强的植物属于同一科。

例如,菊科、蔷薇科等。

6. 属:属是对科的进一步划分,同一属的植物在形态、习性等方面有较高的相似性。

7. 种:种是植物分类的最小单位,是对植物进行最详细分类的分类单位。

同一种的植物在形态和生理上非常相似。

植物分类概述—植物分类概述(药用植物识别)

植物分类概述—植物分类概述(药用植物识别)
假果,聚花果
胚大,无胚乳,子叶一枚 一年生,寄生、腐生植物
植物分类概述
植物分类概述
【植物分类学】:是研究植物界 不同类群的起源、亲缘关系以及进化 发展规律的学科。
【药用植物分类学】:是采用植 物分类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有药用价 值的植物进行分类鉴定、研究和合理 开发利用的科学。
植物分类概述
【植物分类的目的和任务】 1. 分类群的描述与命名 2.探索“种”的起源与进化 3.植物分类的目的和任务 4.建立自然分类系统 5.编写植物志
花单生,两性,雌雄同株
辐射对称,虫媒花
双被花
子房上位,雌雄蕊分离
边缘胎座、中轴胎座
胚珠多数,花粉粒具单沟
果实 种子 生活型
真果,单果、聚合果 胚小,有发达胚乳,子叶二枚 多年生,绿色自养植物
次生的、进化的性状
须根系 草本,缠绕,有导管 落叶,叶形复杂,对生或轮生 形成花序,花单性,雌雄异株 两侧对称或不对称,风媒花 单被花或无被花,花被合生 花各部轮状排列 花各部数目不多,有定数(3,4或5) 子房下位,雌雄蕊合生成合蕊柱 侧膜胎座、特立中央胎座 胚珠少数,花粉粒具3沟或多孔
植物分类概述
【中药学专业学习植物分类学的主要目的】 1.利用这门学科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来识别药用植物 2.准确地区分近似种类和科学地描述其特征 3.澄清名实混乱,深入发掘和扩大中药资源,充分利用中草药的价值
植物分类概述
初生的、原始的性状

直根系

木本,直立,只有管胞,无导管

常绿,单叶全缘,互生或螺旋排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变
第三节 植物分类学发展概况
1.实验分类学(Experimental Taxonomy) 2.细胞分类学(Cytotaxonomy) 3.化学分类学(Chemotaxonomy)
4.数值分类学(Numerical Taxonomy)
第四节 植物分类的单位
中文 英 文
拉丁文
界 Kingdon
Regnum
4)中国也有萝芙木
利用植物分类学寻找新药源
7.怎样学习植物分类学
基本方法:观察、比较、记忆
1)多认识植物——山林原野是好课堂 2)要学会比较鉴别 3)要记忆学名和掌握主要特征
4)好好利用参考书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鉴别植物的工 具书
《中国植物志》——鉴别植物的权威性著 作
《植物杂志》与《植物分类学报》

人类对植物界的研究和认识,有一段漫长的历史。在
欧洲,早在公元前300年,古希腊的本草学家(herbalist)
和植物学家(botanist)如提奥弗拉斯(Theophrastus,
371—286BC)等,便开始根据植物的经济用途或生长习
性,对它们进行分门别类。

在我国古代也不乏这方面的学者和著作,其中以明代
• 人为分类系统:不问植物彼此间的亲缘关系,而就形 态上或习性上某些特点作为分类依据的一种分类方法。 为了某中应用上的需要,各种人为分类系统至今仍在 使用,如经济植物分类中往往以油料.纤维.香 料.药用植物等进行分类.
自然分类系统和人为分类系统比较
• 自然分类系统 • 基础:是其成员的所有特征 • 有利: • 1、把那些遗传结构最相似的植物归
G植物分类学概述
1.什么是分类学
是一门有悠久历史的学科,它的任务 不仅要识别物种、鉴定名称,而且还要阐 明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和分类系统,进而 研究物种起源、分布中心、演化过程和演 化趋势。
3)益母草五花八门——同物异名
东北:坤草或益母蒿 江苏:野麻或田芝麻 浙江:三角胡麻 四川:青蒿 福建:野故草 广东:红花艾 广西:益母菜 青海:千层塔 云南:透骨草

Division
Divisio(Phylum)

Class
Classis

Order
Ordo

Family Familia

Genus
Genus

Species Species
种下等级
种以下除亚种(Subspecies)外,还有变种(Varietas), 变型(forma)的等级。
亚种:一般认为是一个种内的类群,在形态上多少有变异,并具有地 理分布上、生态上或季节上的隔离,这样的类群即为亚种。属 于同种内的两个亚种,不分布在同一地理分布区内。
1、植物分类学的历史
(1)、古希腊如提奥弗拉斯(Theophrastus371—286B.C) (2)、英国人John Ray(1628—1705) (3)、李时珍(1518—1593) (4)、吴其睿(1789—1847) (5)、林奈(1707---1778) 法国:A.L.Jussieu 瑞士:A.P.de.Candolle 英国: Bentham and Hooker 德国:A.W.Eochler艾希勒 德国:A.Engler恩格勒 英国:J.Hutchinson哈钦松 苏联:A.Takhtajan塔赫他间 日本:田村道夫 美国:A.Cronquist柯郎奎斯特
• 界…………………………………………………植物界 Regnum vegetabile
• 门……………………………………………… 被子植物门 Aneiospermae
• 纲…………………………………………双于叶植物纲 Dicotytednneae

目…………………………………………………………毛茛目 Ranales
为一类;
• 2、把在系统发育上亲缘关系很近的 植物归为一类;
• 3、包涵了这些植物的大量资料; • 4、容易增加成员的新资料; • 5、有很高的预见价值。
• 不利方面: • 1、鉴定起来很困难; • 2、对知道很少的植物分类不可靠或
不可能; • 3、容易随着知识的增加而改变。
• 人为分类系统 • 基础:是其成员的一个或几个经过挑选的
然性质,也没有考察彼此间在演化上的亲疏关系,仅就一
二特点或应用价值进行分类。此种分类法,称为人为的分
类系统(artificial system)。
第二节 植物分类的方法和系统
人为分类系统
自然分类系统 (系统发育分类系统)
自然分类系统和人为分类系统
• 自然分类系统:利用自然科学的先进手段,从比较形 态学、比较解剖学、古生物学、植物化学和植物生态 学等不同的角度,反映植物界自然演化过程和彼此间 的亲缘关系。它是对植物的形态、构造、机能以至个 体发育和系统发育等方面作了综合的、深入的研究后, 所进行的分类系统。自然分类系统又称为系统发育分 类系统,起源于19世纪后半期,以恩格勒和哈钦松 为代表.
变种:是一个种在形态上多少有变异,而变异比较稳定,它的分布范 围(或地区)比亚种小得多,并与种内其他变种有共同的分布区。
变型:是一个种内有细小变异,如花冠或果的颜色,毛被情况等,且 无一定分布区的个体。
品种:只用于栽培植物的分类上,在野生植物中不使用品种这一名词。
分类等1518—1593)和清代的吴其濬(1789—1847)
最著称。李时珍所编《本草纲目》,将所收集的千余种植
物分成草、谷、菜、果和木等五部,和山草,芳草等三十
类。吴其濬的《植物名实图考》中,将植物分为谷、蔬、
山草、隰草、石草、水草、蔓草、芳草、毒草、群芳、果
和木等十二类。所有这些分类方法,都不是根据植物的自
特征 • 不利: • 1、不可能把那些遗传结构相似的植物归
为一类; • 2、不可能把在系统发育上亲缘关系很近
的植物归为一类; • 3、包涵了这些植物的有限资料; • 4、不能够结合有关成员的新资料; • 5、具有或不具有预见价值。 • 有利方面: • 1、鉴定起来容易; • 2、对知道很少的植物分类能够确切分类; • 3、它是稳定的,不随我们知识的增加而

科…………………………………………………毛茛科 Ranunculaceae

属………………………………………………………黄连属 Copti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