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分类学概论-低等植物

合集下载

低等植物高等植物划分

低等植物高等植物划分

低等植物高等植物划分低等植物与高等植物是植物界中的两个主要分类,它们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生态适应性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对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比较。

一、低等植物低等植物主要指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它们在植物界中处于较原始的阶段,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特征。

1. 苔藓植物苔藓植物是最原始的陆生植物之一,它们没有真正的根、茎和叶,而是由类似叶状体的结构组成。

它们依赖于水分和光合作用来生存。

苔藓植物的繁殖方式多样,既可以通过孢子繁殖,也可以通过无性繁殖。

它们通常生长在湿润的环境中,如河流、湖泊和雨林等地。

2. 蕨类植物蕨类植物是陆地上第一类真正具有维管束的植物,它们具有根、茎和叶等明显的器官。

蕨类植物的茎通常是匍匐或直立的,叶子大多为羽状复叶或掌状复叶。

它们靠孢子进行繁殖,具有独特的生活史,包括孢子体和配子体两个世代交替的阶段。

二、高等植物高等植物主要指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它们是植物界中较进化的群体,具有更为复杂的结构和功能。

1. 裸子植物裸子植物是种子植物的一类,它们的种子没有被子,直接暴露在外。

裸子植物的茎、叶和根都比较发达,具有较高的生活力和适应性。

裸子植物的繁殖方式主要是通过种子,种子通常包裹在球果或松果中。

裸子植物包括松树、柏树、银杏等。

2. 被子植物被子植物是目前植物界中最为进化和多样化的群体,它们的种子被子叶包裹着,形成了果实。

被子植物的茎、叶和根都具有高度的分化和专化,适应了各种不同的生境。

被子植物的繁殖方式主要是通过花粉和卵细胞的结合,形成种子。

被子植物包括花草、灌木和乔木等。

三、低等植物与高等植物的比较1. 结构差异:低等植物的结构较为简单,缺乏根茎叶等明显的器官;而高等植物具有发达的根茎叶结构,适应性更强。

2. 生活史差异:低等植物的繁殖方式多样,包括孢子繁殖和无性繁殖;高等植物主要通过种子繁殖,具有花粉和卵细胞的结合过程。

3. 适应环境差异:低等植物通常生长在湿润的环境中,如水边、雨林等;高等植物适应性更广,可以生长在各种不同的生境中,如沙漠、高山、草原等。

低等植物

低等植物

2、植物体 构造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藻 类植物体 形态多样,有单细胞、群体(各 细胞形态构造相同,没有分工 )和多细胞 个体。 3、光合色素 藻类植物含有多种不同的色素,如叶绿 素 a、b、c、d 、胡萝卜素、叶黄素和其 它多种色素,由于叶绿素与其它色素的 比例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因含 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属于自 养性植物
2、代表植物:
(1)念珠藻 Nostoc • 藻体为一列圆形细胞组成的丝状体,丝 状体不分枝,外有公共胶质鞘所包而形 成片状。丝状体有异形胞,两异形胞间 的藻体可断离母体而进行繁殖,故两异 形胞之间的这段藻体称为藻殖段。 • 地皮菜、发菜可以食用。
(2)葛仙米 可食用或药用, 入药能清热明目, 收敛
2、代表植物
430个属,6700余种 (1)衣藻属( Chlimydomonas) 约100多种。 • 衣藻的植物体为单细胞,多呈卵形,细 胞被纤维素的细胞壁所包,细胞质中有 一大的杯状叶绿体,其基部有一较大的 蛋白核(淀粉核)。细胞核位于叶绿体凹陷 处,细胞前端具两根等长的鞭毛,司运 动;前端的一侧还有一红色眼点,具感 光作用,鞭毛的基部有两个并列的伸缩 泡。
(二)裸藻门 (眼虫藻门)Euglenophyta
——兼有动、植物特征的藻类 1、一般特征
(1)植物体:单细胞; (2)细胞结构 除胶柄藻属外绝大多数细胞无细胞壁;有1-3 条鞭毛,能自由游动;有细胞核,绿色种类有载 色体和色素;无色种类为动物式营养,能吞食固 体食物,或腐生。
(3)色素
含叶绿素a 和b, 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第二节 低等植物
根据植物构造的完善程度、形态结构、 生活习性、亲缘关系将植物分为高等植物 和低等植物两大类。每一大类又可分为若 干小类。

低等植物

低等植物

提问者采纳低等植物植物体构造简单细胞,单细胞的群体或多细胞组成的无根、茎、叶等分化的枝状或片状体(通称叶状体),有性生殖的性“器官”是单’细胞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合子直接发育成新的植物体,不经过胚的阶段。

低等植物细胞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线粒体、中心体等。

一般植物细胞含有的它都含有。

强调中心体是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特有的。

高等动物细胞没有。

低等植物分为藻类、菌类和地衣类。

1.藻类植物:藻类含叶绿素或其它光合色素,营独立生活。

根据植物体的形态,细胞壁的组成物质,色素体的形态和主要色素的种类,繁殖方式,贮藏物质等的不同分为6门。

(1)绿藻门:多生于淡水,少数生于海水,陆生者多分布于阴湿环境。

植物体多种多样,有单细胞的,如小球藻属(cLlorella),单细胞群体的,如盘藻属(GOnium);多细胞丝状体而不分枝的,如水绵属(Spirogyra),多细胞丝状体而分枝的,如刚(Cladophora)。

此外还有膜状的,如石zhuan属(Ulva)或非细胞结构的,如管藻目(Siphonales)。

绿藻的细胞壁分内外二层,外层由果胶质组成,内层由纤维素构成。

每个细胞通常只有一个细胞核。

色素体1~多个,形状有杯状,网状、片状、带状等。

色素体主要含叶绿素,其它还有胡萝卜素、叶黄素等。

故呈草绿色。

淀粉核埋在色素体里,数目随种类而不同。

贮藏之物是淀粉。

繁殖时形成的游动孢子具有等长的鞭毛2或4条。

(2)不等鞭毛藻门:生于淡水、土壤表面或土壤中。

植物体的形态和组成与绿藻门相同。

不等鞭毛藻的细胞壁通常是果胶质或含有硅质,丝状体者含纤维素。

色素体盘状,1至多个,含叶黄素比叶绿素多,故呈黄绿色。

淀粉核1个,常裸露无淀粉包被或无淀粉核。

贮藏物质是脂肪和麦白蛋白。

多数种类每个细胞中只有一个细胞核。

游动孢子有不等长的鞭毛2条。

(3)硅藻门:生于淡水及海水中。

一般是单细胞或单细胞的群体。

硅藻的细胞壁由硅质和果胶质组成,果胶层常相粘结,形成群体。

植物分类学概论低等植物

植物分类学概论低等植物

4.担子菌亚门
平菇(侧耳科)
4.担子菌亚门
蝇毒鹅膏(鹅膏科)
4.担子菌亚门
褐托鹅膏(鹅膏科)
4.担子菌亚门
• 异隔担子菌纲 有隔担子菌亚纲 银耳目 木耳目 无隔担子菌亚纲 无褶菌目
• 层菌纲 同隔担子菌亚纲 伞菌目 腹菌亚纲 硬皮马勃目
4.担子菌亚门
多疣硬皮马勃(硬皮马勃科)
第八章 地衣
海带的世代交替属于哪种类型?
第七章 真菌
一、真菌的通性
真菌的结构特点
• 营养方式:寄生或腐生
真菌的结构特点
• 细胞壁:主要为几丁质 几丁质:乙酰氨基葡糖聚合 纤维素:葡萄糖聚合
• 细胞壁其他物质:细胞壁呈现颜色
真菌的生理特点
• 胞外水解酶(寄生) • 高渗透压
• 鞭毛菌亚门 • 接合菌亚门 • 子囊菌亚门 • 担子菌亚门 • 半知菌亚门
3.子囊菌亚门
冬虫夏草 寄生于蝙蝠蛾 主要生于海拔4200m以上的 高山地带
3.子囊菌亚门
阔孢虫草(白马蝙蝠蛾)
3.子囊菌亚门
蛹虫草(北虫草)
3.子囊菌亚门
古妮虫草
3.子囊菌亚门
蟋蟀虫草(蟋蟀)
3.子囊菌亚门
椿象虫草
棒束孢
3.子囊菌亚门
• 核菌纲 麦角菌目 麦角菌科 球壳菌目 肉座菌科 炭角菌科
被子植物系统分类学派
• 真花学派 这种学派认为被子植物的花式一个简化了的孢子 叶穗,他们认为由两性孢子叶球进化为被子植物 的两性花。
• 假花学派 这种学派认为被子植物的花和裸子植物花完全一 致,他们认为由单性孢子叶球进华为被子植物的 花序,而不是真正的花。
真花学派 假花学派 木兰目 原始类群 次生类群 胡椒目 次生类群 原始类群

低等植物的分类

低等植物的分类

冬虫夏草菌
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
一种寄生于虫草蝙蝠蛾幼虫体上的子囊菌。夏秋季节本菌 的子囊孢子侵入幼虫体内,发育成菌丝体。染菌的幼虫钻入土 中越冬,菌丝在虫体内继续滋生发育,将虫体营养耗尽而成僵 虫,此时虫体内的菌丝体变成坚硬的菌核,翌年夏季自虫体头 部长出笔形的子座,并伸出土层外。子座上部膨大,在表层有 一层子囊壳,子囊孢子成熟后从子囊壳孔口放射出去后又继续 侵染新的幼虫。 冬虫夏草多生长的海拔3000m以上的高山草甸上。全体(带 子座的菌核)入药,含虫草酸、蛋白质、脂肪。
长松萝:一种枝状地衣,分支多而呈
丝状,灰黄绿色,悬生于潮湿山林老树干 或沟谷的岩壁上。全草能袪风湿,通经络, 止咳平喘,清热消炎。
复习思考题:
1. 藻类形态构造及特点? 2.藻类植物的繁殖方式、一般特征? 3.菌类植物的一般特征?举例说明。 4.药用真菌主要有哪些类型? 5.地衣的特点、形态与构造?
1、石莼(Vlva lavtuca L.)绿藻门。藻体供
食用,叫“海白菜”。生于中、低潮带的岩石或 石沼中。药用能软坚散结、利水解毒、清热祛痰。
2、海带(Laminaria japonica ) 褐藻门。植物体(孢子体)是多细胞 的,整个植物体分为三个部分:基部 为“固着器”,上面是茎状的柄,柄 以上是扁平状的带片。为中药“昆布” 的药源之一,能消瘦、软坚、消热、 利尿、降血脂、降血压。用于治疗缺 碘性甲状腺肿大。
第十章 低等植物的分类
低等植物包括有光合色素、营自养生活的藻类 植物 (Algae) 和不含光合色素营异养生活的菌类 植物(Fungi)以及由藻类与菌类形成共生复合 体的地衣类(Lichens)。 低等植物的主要特征是:植物体构造简单,多 数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生殖细胞没有营养 细胞组成的保护结构包被着,即无多细胞构成 的生殖器官;精卵细胞结合后并不经过胚胎阶 段而直接形成新个体。

11 低等植物

11 低等植物

(一)植物分门别类图
一、低等植物(藻类、菌类、地衣植物门)主 要特征
植物体简单,绝大多数为单细胞群体和多细
胞个体 植物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生殖器官为单细胞结构 有性生殖为配子结合成合子,合子不经过胚 的阶段直接发育成新植物体
具有和高等植物一样的叶绿素、胡萝卜素、
叶黄素 大多能进行光合作用,属自养型植物。
螺旋藻被联合国卫生组织定 为21世纪最佳保健品,被联合 国工业发展组织定为最理想食 品,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为 21世纪最佳绿色食品。
发菜 发菜为多数长的单细胞 个体,外被掩盖胶状物 质组成。因其形状很像 人的头发,所以叫发菜。 生长在宁夏中部和同宁 夏毗邻的内蒙古西部的 荒漠、半荒漠的草原上 的草丛间,砂啧旁,夏 秋有雨天气,干燥细小 的发菜苏醒过来,吸取 水份,膨胀变软,颜色 由黑变蓝绿,得到发育 生长。
2、绿藻门:水绵: 治疮疡及烫伤 石莼:软坚散结、清热祛痰、利水解 毒 3、红藻门:石花菜 :清热解毒,止泻。 甘紫菜: 清热利尿、软坚散疖 4、褐藻门:海带
绿藻的一种—单细胞类型
绿藻的一种—丝状体类型
绿藻门---水绵 有性生殖为接合生殖。
绿藻门石莼—— 叶状体
红藻们--石花菜
红 藻 门 甘 紫 菜
3、 地衣的经济价值
在大城市虽然很少见到地衣。我们最熟悉的酸碱指示剂 石蕊试液(或石蕊试纸)就是从地衣中提取的。地衣还应用 于许多方面: ①药用,如松萝能化痰、催吐。石蕊能生津润咽、解热化痰, 还可作茶饮; ②食用,如石耳、石蕊等,许多地衣还作动物饲料,提取淀 粉、蔗糖、酒精等; ③作香料、染料等。如扁枝衣属、树花属、石蕊属、梅花衣 属、肺衣属等含有芳香油,可配制化妆品、香水、香皂。有 的可作染料、指示剂等。 不过地衣也有害处,它能寄生在经济树木特别是柑桔、 茶树上,森林中的云杉、冷杉也挂满地衣,为地衣所覆盖, 影响光照和呼吸,还是害虫的藏身地。某些壳状地衣能生长 在古老的玻璃窗上,侵蚀玻璃。因此,在利用地衣的同时, 还要防止它的危害。

低等植物

低等植物

蜜环菌 Armillaria mellea(Vahl.ex Fr.) Kummer.
脱皮马勃Lasiosphaera fenzlii Reich. 猪苓 Polyporus umbellatus(Pers.)Fr.
雷丸 Polyporus mylittae Cook.et Mass.
猴头菌 Hericium erinaceus(Bull.ex Fr.)Pers. 云芝 Coriolus versicolor(Fr.)
菌类
常用药用植物:
麦角claviceps purpurea(Fr.)Tul. 大蝉花Cordyceps cicadae Shing 蛹草C.militaris(L.)Link. 凉山虫草C.liangshanensis Zang,Hu et Liu
冬虫夏草C.sinensis(Berk.)Sacc.
茯苓
菌类
子实体:很多高等真菌在生殖时期 形成有一定形状与结构,能产生孢子 的菌丝体,如蘑菇子实体伞形,马 勃—球形,灵芝如意形。分为子囊果 和担子果。
子座:容纳子实体的菌丝褥座,是 从营养阶段到繁殖阶段的一种过渡形 式,常在其中或其上产生子实体。
马勃
菌类
繁殖 营养繁殖:少数单细胞真菌通过细胞分裂 产生后代,而多数真菌的营养菌丝可直接形 成芽生孢子,厚壁孢子,节孢子。
亚香棒菌C.hawkesii Gray. 竹黄Shiraia bambusico La P.Henn.
菌类

担子菌亚门
担子菌亚门是一群多种多样的真菌,约1.6万种。

特征:①菌丝具横隔,有单核菌丝和双核菌丝(又 称初生菌丝和次生菌丝),担孢子萌发时形成单核 菌丝,单核菌丝接合,核不结合而形成双核菌丝。 双核菌丝时期相当长。②形成担子、担孢子。

《低等植物的分类》课件

《低等植物的分类》课件

褐藻门
特点:体色为棕色
红藻门
特点:体色为红色
非细胞壁真菌门
特点:无细胞壁
低等植物的生态意义
1 贡献丰富
裙带菜富含碘元素,为人们提供了重要的营养来源
2 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
低等植物能够净化水体,维持生态平衡
《低等植物的分类》PPT课件
这是一份关于低等植物分类的课件,通过本课件你将了解到低等植物的种类 和生态意义。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和欣赏低等植物的美。
什么是低等植物
低等植物是指无根茎或无分化的植物,形态特殊,种类繁多。
低等植物分类
绿藻门
特点:体内含有叶绿素,类 似于植物体内叶绿体
地衣菌门
特点:与藻类共生生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卵式生殖 大配子完全失去鞭毛,不再游动,称为卵,小配 子行动活泼游向卵而完成结合。
50
51
衣藻属Chlimydomonas
单细胞,多呈卵形 细胞被纤维素的细胞壁所包 杯状叶绿体 蛋白核 两条等长的鞭毛 红色眼点,具感光作用 鞭毛的基部有两个并列的伸缩泡。
52
团藻属 Volvox
球形体 球体的表面由具双鞭毛的细胞构成 多细胞体 有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 有性繁殖为卵式生殖。
• 繁殖: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48
有性生殖
• 有性生殖: 产生配子,配子结合成合子,发育为新个体,或 减数分裂后形成孢子,再发育为新个体。多为同 配生殖或异配生殖,少数为卵式生殖。
49
有性生殖
• 同配 大小、行为相同的两个配子之间的结合
• 异配 是由一个大而游动迟缓的大配子与小而活泼的小 配子结合
被子植物 分类学派
系统发育分类学派 表象分类学派
真花学说 假花学说
16
被子植物系统分类学派
• 真花学派 这种学派认为被子植物的花式一个简化了的孢子 叶穗,他们认为由两性孢子叶球进化为被子植物 的两性花。
• 假花学派 这种学派认为被子植物的花和裸子植物花完全一 致,他们认为由单性孢子叶球进华为被子植物的 花序,而不是真正的花。
30
种加词的来源
• 表示植物特性:
小叶石楠 Photinia parvifolia(小叶的)
• 表示方位:
东方香蒲 Typha orientalis(东方的)
• 人名:
蒲儿根 Senecio oldhamianus (人名Oldham)
31
命名人缩写
• Linnaeus(林奈) • Linn. • L.
28
属名的来源
• 古老的拉丁文: Rosa 蔷薇属 • 古希腊文字: Oryza 稻属 • 根据特性命名: Sagittaria 慈姑属 sagitta 箭
叶箭头形
• 根据用途命名:Ormosia 红豆属 ormos 项链
种子鲜红,可做项链
29
属名的来源
• 纪念人物: Linnaea 林奈本属 • 产地名称: Taiwania 台湾杉属 • 根据神话命名: Nacrissus 水仙属 • 方言拉丁化:Litchi 荔枝属
第四章 植物分类概述
2
植物分类学解决什么问题? 为什么要学习植物分类学? 要怎样来学习植物分类学?
3
一、植物分类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4
李时珍 (1518—1593)
5
1596年的百科全书!
-达尔文
6
矿物药 植物药 动物药
草部 谷部 菜部 果部 木部
山草 芳草 毒草 蔓草 水草 石草 苔草 杂草 …
地衣植物门
苔藓植物门
蕨类植物门 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门 (显花植物) 被子植物门
颈卵器植物
维管植物
高等植物 (有胚植物)
26
四、植物的命名
27
植物的命名
• 双名法
属名+种加词+命名人
属名:某一植物所隶属的属的名称。起首字母要大写。 种加词:标志某一植物种的作用。全部字母小写。 命名人:首次合格发表该名称的定名人的姓名的缩写, 每个词首字母大写。
17
真花学派 假花学派 木兰目 原始类群 次生类群 胡椒目 次生类群 原始类群
18
二、现代植物分类学的研究方法
19
形态分类法 实验分类法
20
21
化学分类法的局限性
• 不同的代谢途径可能产生相同的代谢产物 吡咯联啶生物碱 双子叶植物:夹竹桃科、紫草科、卫矛科、 菊科、大戟科、豆科、毛茛科等 单子叶植物:禾本科、兰科 动物:贼蚁
46
二、绿藻门
47
绿藻门的特点
• 其细胞的细胞核和叶绿体、所含的色素、贮藏的 养分、及细胞的成分都与高等植物很相似。
• 植物体呈绿色,色素包括叶绿素a、叶绿素b、类 胡萝卜素。贮藏的养料为淀粉和油类。
• 绝大多数绿藻的营养体无鞭毛,不能运动。但在 繁殖形成游动孢子和配子时有鞭毛,能运动。少 数单细胞和群体类型的营养细胞前端有2或4条等 长的鞭毛,终生能运动。
地木耳(念珠藻属) 42
地木耳(念珠藻属) 43
螺旋藻(颤藻属) 44
蓝藻门 - 最古老的植物
45
• 蓝藻和细菌:都以细胞直接分裂的方法进行繁 殖. 被认为有共同的起源,合称为裂殖植物。
• 四界学说中和细菌一起列为原核生物界。 • 蓝藻和其它植物之间,在构造上和生殖方式上
有明显差别,说明蓝藻是独立的植物类群。
57
三、红藻门
22
形态 实验 形态
23
三、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
24
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
• 界、门、纲、目、科、属、种 • 亚门、亚纲、亚目、亚科、亚属、亚种、变种、
变型
25
蓝藻门
裸藻门
绿藻门
孢子植物 (隐花植物)
轮藻门 金藻门 甲藻门 红藻门
藻类植物
低等植物 (无胚植物)
褐藻门
细菌门
植物界
粘菌门 菌类植物 真菌门
7
上中下三品分类法 析族区类,振纲分目
8
林奈 (1707-1778)
9
两界学说: 植物界 动物界
著作: 《自然系统》 《植物属志》 《植物种志》
10
以花的结构作为分类依据有何优点?
11
人为分类系统
12
达尔文 (1809-1882)
13
神造论 物种不变论
14
人为分类系统 自然分类系统
15
38
一、蓝藻门
39
蓝藻
• 蓝藻细胞无细胞分化。 • 细胞内的原生质体分化周
质和中央质两部分。 • 其所含叶绿素a、藻蓝素
等色素存在于光合片层上。 • 贮藏的物质是蓝藻淀粉。 • 蓝藻只进行无性繁殖,包
括营养繁殖和孢子繁殖, 不具有性繁殖。
40
蓝藻门细胞壁特点
• 细胞壁4层,主要成分为粘肽
细菌
41
32
命名人缩写
• Robert Brown R. BR. • Nicholas Edward Brown N. E. BR.
33
国际植物命名法规
34
五、植物分类检索表
35
植物分类学解决什么问题? 为什么要学习植物分类学? 要怎样来学习植物分类学?
36
第六章 藻类
37
蓝藻门 裸藻门 绿藻门 轮藻门 金藻门 甲藻门 红藻门 褐藻门
53
水绵属Spirogyra
藻体为不分枝的丝状体 细胞中含1至数条带状叶绿体 无性繁殖为丝状体的断裂 有性生殖为接合生殖 接合生殖为梯形结合
54
石莼(石莼科)
55
石莼的同型世代交替

56
绿藻的系统地位
• 绿藻与高等植物有相同的色素、光合产物, 可能是高等植物祖先,处于同一演化线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