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课件.pptx
机械原理(全套15PPT课件)

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
等速运动规律
从动件匀速运动,产生刚性冲击
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
从动件分段匀变速运动,产生柔性冲击
简谐运动规律(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从动件按余弦规律加速运动,无冲击
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从动件按正弦规律加速运动,无冲击
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
按照给定的连杆位置设计四杆机构
按照给定的运动轨迹设计四杆机构
作图法、解析法
作图法、解析法
按照给定的急回特性设计四杆机构
按照给定的传动角设计四杆机构
作图法、解析法
作图法、解析法
05 凸轮机构及其设 计
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
凸轮机构的应用
自动机械、操纵控制、传动装置等
凸轮机构的分类
重要性
机械原理是机械工程学科的基础 ,对于理解和分析机械系统的运 动、力和能量传递过程具有重要 意义。
机械原理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研究对象
机械系统,包括机构、传动、控制等 方面。
研究内容
机构的结构分析、运动分析、力分析 、动力学分析、优化设计等。
机械原理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发展历程
从简单机械到复杂机械系统,从经验设计到基于科学计算的设计。
机械原理(全套15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机械原理概述 • 机构的结构分析 •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01 机械原理概述
机械原理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机械原理是研究机械系统中力的 传递、转换和效应的基本规律和 原理的学科。
具有急回特性、死点位置、压力角和 传动角等特性,这些特性对机构的运 动性能和动力性能有重要影响。
机械原理图PPT(44张)

将死的野狗没有人爱
31
飞机的星形发动机
将死的野狗没有人爱
32
缝纫机
将死的野狗没有人爱
33
舰炮弹药装填系统
将死的野狗没有人爱
34
汽车等速万向节
将死的野狗没有人爱
35
V 型发动机 ——汽缸排列在成一定 角度的两个平面上,V6发动机
将死的野狗没有人爱
36
直列式发动机——它的汽缸肩并肩地排 成一排,L4发动机,一般的车都用
42
拉链工作原理
将死的野狗没有人爱
43
无管虹吸原理
将死的野狗没有人爱
44
•
1.从人人自畏、噤若寒蝉的“文革十 年”到 新时期 艺术家 心情畅 达、创 作自由 ,其差 别有如 天壤, 主要是 因为当 代艺术 批评的 失语与 批评家 的缺席 。
•
2.在中国历史上,不乏艺术家特立独 行的故 事,也 不乏统 治者铲 除异端 的故事 ,这些 与艺术 家创作 中重大 主题表 现不够 、历史 进程描 述不力 的缺陷 有很大 关系。
将死的野狗没有人爱
16
让人发狂的异型齿轮机构,你能想 象其中的三维啮合和运行状态吗
将死的野狗没有人爱
17
除了8
数一数,这是多少缸、多少气门的 发动机
将死的野狗没有人爱
19
德国人菲加士·汪克尔在上世纪初 发明的转子发动机
将死的野狗没有人爱
20
•
. 人类在发展基因工程作物时没有充 分考虑 对人体 和环境 可能产 生的长 期影响 ,此方 面研究 有很大 的欠缺 。
•
6.这篇文章围绕一个“乐”字,先叙 事后议 论,语 言如行 云流水 ,洋洋 洒洒, 收纵自 如,得 心应手 ,颇有 大家风 范。
机械原理图ppt课件(44张)

•
3朗读是加深记忆的有效方法,但并不 是唯一 的方法 。记忆 规律, 还有许 多未解 之谜, 有待我 们继续 探索和 发现。
•
4.草书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楷书由 隶书逐 渐演变 而来, 更趋简 化,字 形由扁 改方, 平正而 不呆, 齐整而 不拘。
•
5.行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 ,介于 楷书、 草书之 间的一 种字体 ,是为 了弥补 楷书的 书写速 度太慢 和草书 的难于 辨认而 产生的 。
将死的野狗没有人爱
6
全自动小型冲锋枪的上弹、击发、 退壳机构,看三分钟,才有完整
连续的印象
将死的野狗没有人爱
7
特殊的减速传动机构,有没有参 考性?
将死的野狗没有人爱
8
中学生用乐高积木营造的自动化 世界
将死的野狗没有人爱
9
周期性滑轨拨叉机构,巧妙而常 用的机械结构
将死的野狗没有人爱
10
细密的小型金属锁链就是这样高 速形成的
将死的野狗没有人爱
11
最清晰、完整的自动枪械(机枪) 上弹、击发、退壳机构
将死的野狗没有人爱
12
扭簧摆动机构,工程师既熟悉又 陌生的机构
将死的野狗没有人爱
13
连续摆、滑机构
将死的野狗没有人爱
14
这一定是中国保定出品的机械手, 保定府才玩铁球嘛
将死的野狗没有人爱
15
鲁班自制飞鸟,骑乘游九州,不 是传说哦
•
6.会赏析其语言,如从遣词、用句、 修辞等 方面揣 摩、推 敲、理 解作者 炼字达 意的技 巧;
•
7.从作家作品的语言风格的比较中, 从用韵 、节奏 、音调 三个方 面去品 味其语 言的音 乐美、 节奏美 、韵律 美。
机械原理(经典版)

• 机械原理的定义:机械原理是研究机械系统运动规律、机构设计及优化的一门科学 • 机械原理的作用:机械原理是机械工程领域的基础,为机械设计提供理论支持,为机构分析和优化提供方法 机械原理的定义与作用
• 机械原理的定义与作用
• 机械原理的定义:机械原理是研究机械系统运动规律、机构设计及优化的一门科学 • 机械原理的作用:机械原理是机械工程领域的基础,为机械设计提供理论支持,为机构分析和优化提供方法 机械原理的定义与作用
• 机械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维护方便等特点。同时,机械系统也具有效率高、精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
• 机械系统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械系统也在不断发展。未来,机械系统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高效 化,同时也将更加注重环保和节能。
•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械系统也在不断发展。未来,机械系统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高效化,同时也将更加注重环保和节能。
08
机械系统可靠性分析
机械系统可靠性基本概念
定义:机械系 统可靠性是指 机械系统在规 定条件下和规 定时间内完成 规定功能的能
力。
影响因素:机 械系统的可靠 性受到多种因 素的影响,如 设计、制造、 使用、维护等。
分类:根据不 同的分类标准, 机械系统可靠 性可以分为不 同的类型,如 基本可靠性、 任务可靠性和 保障可靠性等。
•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机械系统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根据原动机的不同,可以分为电动机驱动、液压驱动、气压驱动等 类型;根据传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等类型。
• 机械系统的特点 机械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维护方便等特点。同时,机械系统也具有效率高、精度高、稳 定性好等优点。
机械原理ppt课件

汇报人:
xx年xx月xx日
• 机械原理概述 • 机械系统组成 • 机械运动学与动力学 • 常用机构分析 • 机械系统设计 • 机械系统优化与仿真
目录
01
机械原理概述
机械原理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机械原理是研究机械系统运动规 律、力的传递和能量转换的一门 学科。
重要性
机械原理是机械工程学科的基础 ,对于机械设计、制造、维修和 性能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01
02
03
汽车工业
汽车中的发动机、变速器 和底盘等关键部件的设计 和制造都涉及到机械原理 的应用。
航空航天
飞机和火箭等航空航天器 的设计和制造进程中,需 要运用机械原理来确保其 稳定性和可靠性。
机器人技术
机器人技术中需要运用机 械原理来设计机器人的运 动机构和控制机构,实现 精确的运动控制。
02
总结词
具有较大的传递力矩的能力。
详细描写
由于连杆机构中的构件之间是接触传递运动和力的,因此 能够承受较大的力矩,适用于传递较大功率的场合。
总结词
可以实现多种复杂的运动轨迹。
详细描写
通过改变连杆机构的构件尺寸、运动副的配置以及输入构 件的运动规律,可以实现多种复杂的运动轨迹,如往复摆 动、连续曲线等。
总结词
适用于高速、中等到重载的传动场合。
详细描写
凸轮机构适用于高速、中等到重载的传动场合,因为凸 轮与从动件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小,能够承受较大的单位 压力,同时也能实现高速运动。
齿轮机构
总结词
实现回转运动最常用的一种机构。
详细描写
齿轮机构是实现回转运动最常用的机构之一,由两个或多 个齿轮通过齿廓相互啮合来实现回转运动,具有较高的传 动效率和精度。
机械原理ppt课件

机械原理ppt课件•机械原理概述•机构的结构分析•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平面机构的力分析目录•机械的效率和自锁•机械的平衡与调速01机械原理概述机械原理的定义与意义定义机械原理是研究机械中机构的结构和运动,以及机器的结构、受力、质量和运动的学科。
意义机械原理是机械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对于培养机械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全局知识、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机械原理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研究对象以机器与机构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结构、运动学、动力学和性能等方面的问题。
任务揭示机器与机构的工作原理,研究其设计理论和方法,为机械产品的创新设计和制造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机械原理的发展历程古代机械原理主要依赖于经验和直观,缺乏系统的科学理论。
近代机械原理随着数学、力学等学科的发展,机械原理开始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现代机械原理随着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等学科的交叉融合,机械原理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展,研究方法不断更新。
02机构的结构分析包括构件、运动副和约束等,是机构的基本组成部分。
机构组成要素两构件直接接触并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连接称为运动副。
根据接触形式的不同,运动副可分为低副和高副两类。
运动副对机构中构件的运动所加的限制称为约束。
约束反力是约束对构件的作用力,其方向与构件的运动趋势相反。
约束机构组成要素及运动副机构运动简图及表示方法机构运动简图用规定的符号和线条表示构件和运动副,并按一定比例画出各运动副的相对位置及与构件连接的几何关系,这种表示机构结构的图形称为机构运动简图。
表示方法在机构运动简图中,构件用直线或折线表示,长度按比例绘制;运动副用规定的符号表示,如转动副用“○”表示,移动副用“→”表示等。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机构自由度是机构中所有活动构件的自由度数之和减去约束数。
在计算自由度时,需要注意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的处理方法。
原动件的选择原动件是机构中主动独立的运动单元,其选择应根据机构的使用要求、动力源的特性以及机构的类型等因素综合考虑。
机械原理课件第七版ppt

机械系统是由多个相互关联的机器与机构组成的复杂系统, 机械原理课程也涉及到对机械系统的整体性能、优化设计以 及控制等方面的研究。
机械原理课程的内容和任务
内容
机械原理课程主要涉及机构学、机械动力学、机械系统运动学、机械振动以及 机械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任务
通过学习机械原理课程,学生可以掌握机构分析、设计、优化以及控制的基本 理论和方法,培养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和工程 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机械原理课件第七版
汇报人:
202X-12-30
目录
Contents
• 绪论 • 机构组成与分析 • 平面连杆机构 • 凸轮机构 • 齿轮机构
目录
Contents
• 轮系 • 其他常用机构简介 •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 • 机械的平衡
01 绪论
机械原理课程的研究对象
机器与机构
机器是一种能够将输入的能量转换为输出的机械能的装置, 而机构则是实现运动和力的传递与变换的装置。机械原理课 程主要研究各种机器与机构的工作原理、组成、运动特性以 及能量转换进程。
05 齿轮机构
齿轮机构的特点和分类
特点
齿轮机构是机械传动中最重要的 机构之一,具有传递效率高、结 构紧凑、工作可靠等优点。
分类
根据齿轮的形状和传动方式,齿 轮机构可分为直齿圆柱齿轮机构 、斜齿圆柱齿轮机构、圆锥齿轮 机构等。
齿轮的构造及模数
构造
齿轮由齿廓、齿根、齿面等部分组成 ,其中齿廓是决定齿轮传动性能的关 键部分。
。
机构运动简图
机构运动简图的作用
注意事项
机构运动简图可以直观地表示机构的 组成和运动情况,便于对机构进行分 析和设计。
机械原理全套ppt课件

机械原理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16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机械原理
第8章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1.铰链四杆机构有曲柄的条件
(1)周转副的条件 (2)铰链四杆机构有曲柄的条件
① 各杆长度应满足杆长条件; ② 最短杆为连架杆或机架。
例:铰链四杆机构 1)各杆长度满足杆长条件
结论:
2)各杆长度不满足杆长条件
如果铰链四杆机构各杆长度满足杆长条件,当最短杆为连
(3)满足预定的轨迹要求
即要求在机构的运动过程中,连杆上某些点的轨迹能满足预 定的轨迹要求。
鹤式起重机 搅拌机构
连杆机构的设计方法有:图解法、解析法和实验法。
2. 用解析法设计四杆机构
(1)按预定的运动规律设计
1)按预定的两连架杆对应的位置设计 例1
2)按期望函数设计四杆机构
例2
(2)按预定的连杆位置设计
飞机起落架收放机构
折叠式桌的折叠机构
夹具
机械原理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21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机械原理
第8章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5.铰链四杆机构的连杆曲线
在四杆机构运动时,其连杆平面上的每一点均描绘出一条 曲线,称为连杆曲线(coupler curves)
B型
水滴型
面包型
瘦长型
机械原理
伪椭圆型
三角型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a)已知连杆两个预定位置
b)已知连杆三个预定位置
c)已知连杆四个预定位置
机械原理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26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机械原理
第8章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1)按连杆预定位置设计四杆机构
1 )假设活动铰链B、C已知,求固定铰链A、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杠杆
机械发展的历史回顾
➢ 滑轮 ➢ 现代起重设备
我国古代在机械研制方面有许多杰出的发明创造
中国古代杰出的发明创造
五千年前已开始使用简单的纺织机械;晋朝时在连机椎和水碾中应 用了凸轮原理;西汉时应用轮系传动原理制成了指南车和记里鼓车;东 汉张衡发明的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目前许多机械中仍在 采用的青铜轴瓦和金属人字圆柱齿轮,在我国东汉年代的文物中都可以 找到它们的原始形态。
1
潘存云教授研制
5
6
排气阀4、 连杆5、 曲轴6、
凸轮7、 顶杆8、 齿轮9、10
工作原理:
9 10
1.活塞下行,进气阀开启,混合气体 进入汽缸;
2.活塞上行,气阀关闭,混合气体被压缩, 在顶部点 火燃烧;
内燃机
3.高压燃烧气体推动活塞下行,两气阀关闭;循输环出运连动续的的结旋果转,运使动曲轴 4.活塞上行,排气阀开启,废气体被排出汽缸。
机械发展的历史回顾
展望刚刚到来的21世纪,智能机械、微型机构、仿生 机械的蓬勃发展,将促进材料、信息、计算机技术、自动 化等领域的交叉与融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机械基础学科 知识。
用光刻技术做成的微米尺寸的微机械
蜘蛛形探雷机器人
促进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
造福人类
有关机械的几个问题
➢什么是机械?其含义包括哪些? ➢各行各业的机器组成有没有共同的特点?
②各部分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③代替或减轻人类劳动完成有用功或实现能量
的转换 机器的作用
是能量变换的装置,即可将某种形 式的能量变换成机械能,或者把机
械能变换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如内 燃机、蒸汽机、电动机) 。
是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者是搬运
物品(如机床等) 。
是用来获得和变换信息。
机器与其它装置的主要区别是: 机器一定要作机械运动,并通过运动来实
20世纪中后期,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为代表,在机器人 ,航空航天,海洋舰船等领域开发出了众多高新机械产品 ,如火箭、卫星、宇宙飞船、空间站、航空母舰、深海探 测器等
国际太空站
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驾 驶“东方”号飞船从拜科努尔发射场启程, 实现了人类的首次太空之旅。
航天飞机正在利用机械臂施放哈勃 空间望远镜
带传动 凸轮机构 电动机
机器:
指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它用来变换(transmit)和传递 (transform)能量(energy)、物料(materials)与信息(information) 。
王树才 The single-cylinder four-strok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现能量、物料和信息的变换和传递。
机构
机械
原动机
机器 工作机
机械能
2.工件自动载送装置
含带传动机构、蜗杆 传动、凸轮机构、连 杆机构等。
滑杆左移时,夹持器 将工件夹住。
滑杆带着工件右移时 ,夹持器动爪受挡块 的压迫将工件松开, 工件落入载送器被传 送到下一道工序。
强调代替人类完成有用工作
工件 定爪 动爪
档块
滑杆
装配夹具
潘存云教授研制
工件载送器
蜗杆传动
连杆机构
机械发展的历史回顾
机械----是人类用以转换能量和借以减轻体力劳动、提 高生产率的主要工具。
高度物质文明
生活水平的改善
机械工业的发展
当今社会高度的物质文明是以近代机械工业的飞速发 展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人类生活的不断改善也与机械工 业的发展紧密相连。
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工业之一 机械工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侯风地动仪
中国公元前3世纪,欧洲 公元11-12世纪
连机碓:中国公元3世 纪,欧洲公元1600年 指南车:齿轮传动
和离合器
计里鼓车:齿 轮及凸轮机构
机械发展的历史回顾
18世纪初以蒸汽机的出现为代表产生了第一次产业革命 ,人们开始设计制造各种各样的机械,例如纺织机、火车、 汽轮船。
哈格里沃斯发明的 “珍妮纺纱机”
传递物料
变换物料
传递信息
传递能量
变换能量
机构-能够用来传递运动和力或改变运动形式的多件 实物的组合体。如:连杆机构、凸轮机构、 齿轮机构等。种类有限
机器-根据某种具体使用要求而设计的多件实物的组 合体。 如: 缝纫机、洗衣机、各类机床、运输车辆、农用 机器、起重机等。
机器的种类繁多,结构、性能和用途等各不相同,但 具有相同的基本特征。机器的三大特征: ①人造的实物组合体;
斜面 →杠杆 →起重辘轳 →滑轮组 →手动(电动)葫芦
→现代起重机 (包括:龙门吊、鹤式吊、汽车吊、 卷扬机、叉车、电梯-电脑控制)。 研究内容:是有关机械的基本理论
-机械的组成原理、工作原理、分析和设计原理(方法)等。
典型机器的分析:
内燃机
1.内燃机
3
4
2
组成:
8 7
汽缸体1、 活塞2、 进气阀3、
法国陆军技术军官古诺发明了世 界上第一辆蒸汽动力车
机械发展的历史回顾
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第二次产业革命,随着内燃机 的出现,促进了汽车、飞机等运输工具的出现和发展。
1898年问世的“雷诺”牌汽车
“圣路易斯精神”号飞机 1927年美国人林德伯格驾驶着它完成了人 类首次不着陆飞越大西洋的壮举。
机械发展的历史回顾
内燃机的工作过程:
进气 压缩 爆炸 排气
潘存云教授研制
设计:潘存云
内燃机各部分的作用:
活塞的往复运动通过连杆转变为曲 轴的连续转动,该组合体称为:
曲柄滑块凸轮机构 两个齿轮用来保证进、排气阀与活塞之间形成协调动 作,称为:齿轮机构
各部分协调动作的结果: 化学能
绪论
本章教学内容
◆ 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及内容 ◆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 如何进行本课程的学习
通过机械原理课程 将要学习什么?
本章重点
为什么要学 机械原理?
本章教学目的
◆ 使学生了解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内容 ◆ 了解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 了解机械原理学科的发展现状 ◆ 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
能否进行总结? ➢其共同特征或者共同之处在何处?
能否进行专门研究?
机械原理课程授课目的是什么?
§0-1 本课程研究的对象
本课程研究对象为:机械
什么叫机械?
机械-人造的用来减轻或替代人类劳动的多件实物的
组合体。
机械=机器+机构
机器、机构是由什么组成的?有那些特征?
任何机械都经历了:简单→复杂的发展过程。 起重机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