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著名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广东新会人。

合集下载

梁思成介绍

梁思成介绍
他说:于群山怀抱中初 见木塔,红白相间映 照着金色的落日,好 到令人叫绝,半天喘 不过一口气来。
梁思成
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 籍贯广东新会,生于日本东京,毕生致力于 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是建筑历史学 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 梁思成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哲 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 会副主任等职。 梁思成第一任妻子是林徽因,1919年相识, 1928年成婚,育有一女(梁再冰)一子(梁 从诫);第二任妻子是林洙,1962年再婚。
1923年毕业于清华。1924年,和林徽音一起 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1927年 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又去哈佛大学学习建 筑史,研究中国古代建筑。 1928年8月,在沈阳东北大学任教,创立了 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筑学系二千多件唐、 宋、辽、金、元、明、清各代保留下来的古 建筑遗物。
1946年,梁思成在母校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 系。 1948年,在平津战役前,梁思成绘制了《全 国文物古建筑目录》,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 使北平古迹避免受到炮击,很好的保护了北 京的文物和古城墙。
新 中 国 成 立 之 后
对国家古建筑的考察整理与研究
北京城市规划与对文物的保护
靠大车和毛驴,去偏远的深山荒 在《中国建筑史》这部著作中, 梁思成等人的调研,使许多现 野,“暴雨骤至,下马步行,身 梁思成根据大量的调查与文献资 在已经荡然无存的文物建筑的原 这里没有旅馆,地里的庄稼长得 无寸缕之干”,“终日奔波,仅 料第一次按历史的发展,将各时 始风貌得以保存,使中国古建筑 不到一尺高,一片贫瘠的土地。 得馒头三枚,人各一,晚间又为 期的建筑从文献到实物,从城市 艺术世代相传。使流传于民间的 他们实在找不到落脚处。最后找 臭虫蚊虫所攻,不能安枕尤为痛 规划、宫殿、陵墓到寺庙、园林 建筑经验得到了记录,成为现代 到一户农家答应把他的一间没有 苦”。几千年的建筑,“没数字、 都作了叙述,对各时期建筑特征 建筑设计施工不可或缺的历史参 门窗只剩下屋顶和四壁的厢房借 没图片,没记录”。应县木塔, 作了分析比较。第一次提出了中 照。它对中国建筑的历史进行了 给他们。他们在这无门无窗的屋 九层重叠,“他们硬是一层一层, 国古代建筑的几大特征,并且从 初步梳理,成为研究中国古代历 子里住了三天,白天吃的是煮土 一根柱,一檩梁,一个斗拱一个 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分析了 史文化,特别是古建筑文化的第 豆和玉米面糊糊,连咸菜都是非 斗拱地测,把几千根梁架斗拱都 这些特征的形成原因。这些论述 一手材料。它使我国古代建筑的 常宝贵。云冈的气候中午炎热, 测完了”。上到塔顶,大风仿佛 和分析都大大超过了过去外国学 文化遗产得到了印证、破译和诠 夜间却冷得要盖棉被,他们几个 要把人刮下去。要上 10米多高的 者的研究水平,达到了前人未达 释。总之,使中国古建筑这一瑰 人冷得缩做一团。 塔刹,只能攀住塔刹垂下的这条 到的高度。 宝拂去尘埃,大放异彩于世界。 900 年前的铁链,“梁思成双脚 悬空地攀了上去。”

梁思成林徽因

梁思成林徽因


1932年调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及宝 坻县广济寺三大士殿 • 1933年3月调查河北正定县隆兴寺及 正定古建筑 • 1933年9月调查山西大同上下华严寺、 善化寺、云冈石窟等 • 1933年9月调查应县木塔、浑源县悬 空寺 • 1933年11月,调查河北赵县赵州桥 • 1934年8月调查山西晋中地区13县古 建筑 • 1934年10月,调查浙江6个县古建筑 • 1935年2月,考察曲阜孔庙建筑,并制 定修葺计划 • 1936年春,调查龙门石窟及山东中部 19个县古建筑 • 1936年冬,调查山西、陕西部分县市 的古建筑;1937年6月,调查陕西、山 西
观音阁
观音阁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阁上匾额“观音之阁”是唐 朝大诗人李白52岁北游幽州时题写。观音阁主体是一座三 层木结构楼阁,第二层是暗室,所以看上去只有两层。阁 高23米,中间腰檐和平坐栏杆环绕。整个楼阁集中国木结 构建筑之大成,有28根立柱,梁柱斗枋数以千计,繁简各 异,显示出辽代木结构建筑的成熟技术。
梁思成明确提出:“近代学者治学之道,首重证据,以实物为理论之后盾,俗谚 所谓‘百闻不如一见’,适合科学方法。”所以,他坚持研究古建筑首先必须进 行实地的调查测绘。
日 本 法 隆 寺
金 堂 内 阵 释 迦 三 尊 像
金 堂内 阵
释 迦 三 尊 像 胁 侍 菩 萨
五 重 塔
塔在金堂 西侧,平 面呈方形, 高五层, 全木结构 建筑。塔 内有一根 贯通上下 五层的木 刹柱,穿 出柱顶后 承塔刹上 诸铜构件。
1950年6月20日,国 徽审查小组召开会议,最后 一次评审清华大学营建系与 中央美术学院分别提出的方 案,最终确定清华大学营建 系梁思成、林徽因设计的国 徽方案中选
1951年国庆,在征 集的200多幅设计 方案中,决定以梁 思成和林徽因的设 计方案为主,建筑 人民英雄纪念碑 1952年8月1日正式 动工兴建

梁思成生平简介

梁思成生平简介

梁思成(1901-1972)中国近代著名的建筑教育家、古建筑文物保护与研究和建筑史学家。

广东省新会县人,梁启超长子。

戊戌变法失败梁启超流亡日本时,梁思成于1901年4月20日出生日本东京,1912年随父返国。

1972年1月9日卒于北京。

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1924-192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院研究世界建筑史。

1928年回国,创办东北大学建筑系并任系主任,是我国建筑教育的开拓者之一。

1933-1946年,任中国营造学社法式组主任。

1934年任国民政府中央古物保存委员会委员,1944年任国民政府教育部战区文物保护委员会副主任。

1946年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营建系)并任系主任直到逝世。

他还曾任中央研究员院士,美国耶鲁大学聘任教授、普林斯登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和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成员等职。

从1949年起,先后任北平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和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

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梁思成的一生中,除了在建筑教育、城市规划等方面做出的开拓性不朽贡献之外,最为突出的是古建筑文物的保护与调查研究工作,他在中国营造学社的十多年间,以他身体和学术的最强壮年代,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运用近代科学技术对我国众多价值的古建筑进行了勘察、测绘、制图并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和对老匠师们的采访,写出了《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中国雕塑史》等专著和《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及山门考》、《正定古建筑调查报告》、《记五台山佛光寺建筑》等众多的调查报告与学术论文,为我国建筑的研究与保护这门学科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梁思成对古建筑的保护维修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抗日战争以前、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之中以及新中国成立之后,都是竭尽全力,多方设法保护,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在抗战时期为保护敌站区古建筑文物、在解放战争中为保护待解放地区古建筑文物领导编写《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在作战地图上标示出在战争中避免炮击,轰炸的建筑文物的标志。

梁思成的成就有哪些

梁思成的成就有哪些

梁思成的成就有哪些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广东新会人,中国著名建筑史学家、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教育家,一生致力于保护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遗产,那梁思成的主要成就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建筑家梁思成的成就梁思成最大的成就是编写了《中国建筑史》,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中国人编写的本国建筑历史,之前也有其他国家的人士编写过关于中国建筑的书籍,但是还没有一本是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

中国历来的文人墨客都注重描写建筑的美,没人将建筑进行集中统计归类,梁思成不仅仅是发现中国古建筑的美,还用专业数据来分析古建筑,前后花了五年多的时间,几乎走遍整个中国,写下几十篇科学报告和保护措施,这些材料在今天都非常宝贵,为保护当地古建筑做出贡献。

除此之外,他还写了几本关于中国建筑的书籍,在国内和国际上都有很大的影响,他的书籍是学习建筑学的学生和研究中国建筑学的学者必读的经典。

梁思成成就还在于他提出的文物保护意见和措施,世界上很多国家对于文物很重视,而我们国家的古文物由于人为破坏正慢慢地消失,他带人编写全国重要古迹名单,并标明重要级别,使文物得到最大的保护,这批名单被作为我国重点文物保护项目的基础。

他认为保护文物,除了保护文物本身,还要保护文物所处的周边环境,将其看作一个整体来加以保护,原则上要“整旧如新”,用高科技和新材料恢复古建筑的原貌。

后世之人对梁思成的评价如何梁思成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大师,他的一生都在从事于建筑行业相关的事情,主要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设计建筑,另一部分是保护中国的古建筑;他在设计建筑上做的非常好,但是在保护古建筑上遇到了极大的阻力。

对梁思成的评价不但在国内非常高,在国外也非常高。

美国著名学者费正清对梁思成进行这样的评价:“二战”中,我们在中国的西部再度重逢,他们却都已成了半残的病人,但仍在不顾一切地、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致力于学术。

当时林徽因身患肺结核,梁思成则因为青年时代一次车祸的后遗症而导致脊椎受伤。

梁思成的故事

梁思成的故事

本文赞赏拥有“建筑灵魂”、富有 胆识、执着保护文化遗产的梁思成的精 神思想,肯定了重视人类文化精神、文 化遗产的历史时代,感叹该时代子阿保 护文化遗产上任存的遗憾。
3.与《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相 比,本文与它有什么异同?
相似处:
① ②
、都是表现当代学者的精神
作者简介 李辉:湖北枣阳人。1982年毕业于上海
复旦大学中文系。1974年赴乡村插队 务农,后历任教师,《北京晚报》记 者、副刊部副主任,《人民日报》文 艺部记者、编辑,主任编辑。1986年 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巴金论 稿》、《胡风集团冤案始末》、《沧 桑看云》、《李辉文集》,散文集 《秋白茫茫》等。散文集《秋白茫茫》 获全国首届鲁迅文学奖。
互动3:作者写完了梁思成考察应县古塔的事后, 又写了梁思成保护奈良古城的事,作者为什么说 “人们一般都愿意以无比钦佩的心情”提及?
明确:作者在写这件事的时候特别强调了做这件事 的不平凡之处:一是国耻,日本侵略者为祖国带来了 巨大的灾难;二是家恨,妻子的弟弟牺牲于对日空战。 这从反面着笔。正面的笔墨则是对于梁思成的思想境 界的概括。古建筑是“民族的象征”,但是,又不仅 仅是属于某一民族的,而是全人类的,是不可再生的。 正是因为这样“理性战胜了仇恨”,国耻、家仇就不 能不退居其次了。
互动7:作者没有亲眼见梁思成的所作所为,所 以许多地方用到了想象的手法,但是我们并不觉 得虚假,都和作者一样“相信他是真的。”这是 为什么?
明确:这是符合历史事实、生活真实和主人公思想 逻辑的合理联想、想象;即使梁思成的言行有更多的 虚构,也因符合主人公的思想逻辑和现当代人们的思 想、情感而觉得应该是这样。这种前提下,文中联想、 想象那些细节就会历历在目,也很有生活的真实性, 即使主人公的言行虚构的成分多,也因其符合主人公 的思想逻辑以及文章着重讲的现代建筑思想的灵魂, 所写出的梁思成保护文化遗产的精神、胆识符合现当 代人们的思想情感。

梁思成的故事-教案

 梁思成的故事-教案
(4)第九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以普通的旅游观光者与梁思成进行对比,反衬出梁思成这样的人对古建筑的深刻认识、理解和无比热爱、珍惜。
(5)11、12段是否多余,能否删去?
明确:不多余,不能删去。引用英国建筑历史学家的言论,正是为了表明梁思成对建筑的理解和认识水平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4、重点语句品析。
二、日积月累:
勘察:进行实地调查或察看。
叹为观止: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钦佩:敬重佩服。
巍峨:形容山或建筑物十分高大。
黯淡:暗淡。
顾忌:恐怕对人或对事情不利而有顾虑。
攀援:抓着东西往上爬。
倾注:把(情感、力量等)集中到一个目标上。
灰飞烟灭:比喻事物消失净尽。
壮硕:壮实坚定。
锈蚀:因生锈而腐蚀。
1、梁思成只能属于这个世纪。
开头劈空而来,直抒胸臆,对梁思成给于高度评价,这是对梁思成在这个世纪做出重大贡献的肯定,以后中国古建筑、世界古建筑遭到损毁,再无可以来让他施展才能的古建筑,这也是对梁思成发出的深深遗憾和叹息。此外也为读者设置了一个小小的悬念,吸引读者继续阅读。
2、黯淡灯光下,陡立的木梯依然昏暗。
轩昂: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三、课文分析:
1、整体感知。
本文选取了梁思成保护古建筑的几件事情,表现了对梁思成这位建筑大师的崇高敬意、热情讴歌和高度赞美。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络梳理。
思考并概括梁思成的主要事迹,并划分层次。
文章主要写了四件事:
一是梁思成夫妇当年不畏艰险勘察山西应县木塔的情形;(1——7)
二是梁思成对建筑的深刻认识和理解;(8——13)
(2)第一部分为什么不直接写梁思成勘察应县木塔,而是采取“我”爬木塔,遥想当年的写法?

梁思成

梁思成
1950年初,梁思成与都市计划委员会的陈占祥一起向政府提出了新北京城的规划方案——《关于中央人民 政府行政中心位置的建议》。主张保护北京古建筑和城墙,建议在西郊建新北京,保护旧北京城,不在旧城建高 层建筑,但建议没有被采纳。之后他多次上书,挽救了北海的团城。
1953年5月,北京市开始酝酿拆除牌楼,对古建筑的大规模拆除开始蔓延。梁思成因提倡以传统形式保护北 京古城而多次遭到批判。时任北京市副市长吴晗担任解释拆除工作的任务,为了挽救四朝古都仅存的完整牌楼街 不因政治因素毁于一旦,梁思成与吴晗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之后,在文化部举办的文物界知名人士欧美同学聚餐 会上,林徽因也与吴晗发生了一次面对面的冲突。
2021年12月15日,“一代宗师 学术巨匠——梁思成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展”在清华大学校史馆开幕。近 百幅历史图片、三十件珍贵档案展现了梁思成的人生贡献与成就。
艺术形象
参考资料 1 家国科学路:中国近代建筑之父-梁思成 .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引用日期202001-11] 2 大师之路: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先驱梁思成 .中国新闻网[引用日期2014-06-30] 3 流动空间\遇见青年 梁思成\方 元 .大公网-大公报.2020-05-04[引用日期2020-10-17] 4 古建筑保护专家梁思成珍贵建筑手稿曝 光 .网易[引用日期2014-06-30] 5 张秀芹,洪再生, 梁思成,张锐.天津特别市物质建设方案,1930. 6 楼庆西 忆梁思成 最重要是学风严谨 .光明网[引用日期2014-06-30] 7 中国古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梁思 成 .光明网[引用日期2014-06-30] 8 1953年林徽因斥吴晗拆古迹:将来恢复 也是假古董 .凤凰网[引用日期 2014-06-30] 9 建筑学家梁思成逝世36周年 .网易新闻[引用日期2014-06-30] 10 除了钟鼓楼 西安近代十大 “城宝级”建筑你造么 .新浪网.2015年02月28日[引用日期2015-11-06] 11 人民英雄纪念碑为啥坐南朝 北 .网易[引用日期2014-06-30] 12 哈尔滨工程大学昔日“哈军工”如今航海第一 .黑龙江新闻网[引用日期 2014-06-30] 13 建筑大师、中国古建筑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梁思成 .眉山市城乡规划局官网[引用日期 2014-06-30] 14 折一根竹枝看下午的日影(图) .网易新闻[引用日期2014-06-30] 15 梁思成建筑奖被取消 .中 国建设报[引用日期2014-06-30] 16 标题:青山埋骨,光照千秋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临沂红色文化调查团 参观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山东大学[引用日期2021-04-25] 17 数件珍贵档案首次面世!梁 思成诞辰120周年纪念展开幕 .百家号[引用日期2021-12-15] 18 梁思成的北京足迹 .北京日报.2022-0127[引用日期2022-07-11] 19 人民英雄纪念碑背后的故事--文旅·体育--人民网 .人民网.2022-07-13 展......

建筑大师梁思成:我也是辽代的一块木头

建筑大师梁思成:我也是辽代的一块木头

建筑大师梁思成:我也是辽代的一块木头更多精彩梁思成,出生于日本东京,祖籍广东省新会县,享誉世界的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

中国近代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梁启超的长子。

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

1915年梁思成考入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是当时的留美预备学堂,他学业优秀兴趣广泛,梁启超希望儿女们能够专攻文化,从事学术研究。

梁思成(左一)和父亲创建中国第一个建筑系,完成第一本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中国建筑史》。

他的人生道路离不开两个人的影响,一个是他的父亲梁启超,还有一个就是妻子林徽因。

1920年曾被诗人徐志摩苦苦追求的林徽因随父亲从英国回到北平,19岁的梁思成第一次见到17岁的林徽因,当他敲开林家的大门,一个小仙子一样的美丽女子站在他面前,聪慧的目光如水晶莹,第一眼便深深地打动了他的心。

梁思成第一次去拜访林徽因时,她刚从英国回来,在交谈中她谈到以后要学建筑。

梁思成当时连建筑是什么还不知道,我母亲告诉他,那是包括艺术和工程技术为一体的一门学科,因为梁思成喜爱绘画,所以也选择了这个专业。

这是两个个性如此不同的人,林徽因活泼热情,梁思成稳重深沉。

然而因着共同的志趣和理想,两颗心越来越近。

这时在父辈的安排下,两人结伴到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

宾大有个藏书丰厚的图书馆,建筑系的教授也很有名,而梁思成沉迷于看书画图也是出了名的。

有一次,中国同学相约出外郊游.梁思成仍在画图。

同学们与林徽因打赌,问她是否能请得动梁思成一同出游。

林徽因特意换了身儿好看的衣服,神采飞扬地敲开梁思成的画室。

梁思成饶有兴趣地跟林徽因讲起了他正在研究的一处古建筑的结构。

林徽因好几次想打断他...最后林徽因硬着头皮跟他说:跟我一起去郊游吧.我都跟人打过赌了,你不去太不给我面子了。

梁思成却说:你跟他们去玩吧,我还要画图.林徽因只好失望地一个人走了。

这样的事情在这对小情侣间常有发生。

宾大建筑系老师经常布置一些别出心裁的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思成的精神是:对工作 认真,执着,无畏,求真务实, 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对人类文化遗 产的无限热爱。)
语句品析:
1、你是怎样理解“梁思成只能属于这个 世纪”这句话的?
(这是对梁思成在这个世纪做出重 大贡献的肯定,也是对梁思成以后 中国古建筑、世界古建筑遭到损毁, 再无这样人物的出现的深深遗憾。)
2.与《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相 比,本文与它有什么异同?
讨论发言:选文第二段明确了“房子” 与“建筑”之间的区别,那么,你认为 他们之间的差别是什么?
房子是实用的,是遮风挡 雨的居所,而建筑是艺术,是 人类精神和美感的体现
文章中,作者说,梁思成拥有了“建 筑的灵魂”,结合所选文字,请你谈谈 这个“建筑灵魂”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对枯燥的架构分析、材料分析、形状勾 勒等等建筑专业常识,包容了历史与现 实的人类精神,将自己的全部生命,与 他所接触的对象融为一体
鉴真和尚纪念堂
人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雄纪念碑
国徽
合作探究
1、课文概括梁思成主要事迹是什么?
一是勘察山西应县木塔的情形,二是 为保护奈良做出的努力。
2、梁思成是个怎样的人?
对自己从事的事业无比热爱,兢兢业 业,是个冷静的历史主义者。一个真正有 文化精神的人。
品读赏析:
品读课文,深入了解梁思成的事 迹,读一读,说说这些事迹体现了 梁思成怎样的精神?
自由论坛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乡建 设的步伐大大加快,大拆大建,许 多文化古迹顷刻间荡然无存,请你 结合课文,谈谈这种“建筑灵魂” 是否还适宜于二十一世纪?
小结全文:本文赞赏拥有“建筑 灵魂”、富有胆识、执着保护文 化遗产的梁思成的精神思想,肯 定了重视人类文化精神、文化遗 产的历史时代,感叹该时代保护 文化遗产上仍存的遗憾。
根据课文内容,回忆填空:
古建筑在他的眼中,永远是有生
命的物体。



,都是活生生的存
在。当他
,当他 ,
他绝不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而



相似处: ① 、都是表现当代学者的精神风貌。 ② 、都以叙述主人公的事迹为主。
不同处:涂元季是钱老的秘书,与钱老朝夕 相处,应该说对钱老的言谈举止,声音笑貌 很熟悉,但涂元季侧重写事情本身,少有肖 像、行动描写,很少用华丽的形容来抒情。 作者李辉构思此文时,梁思成已过世21年, 作者不可能与梁思成有直接交往,但却写得 比涂元季精彩。李辉是作家.对梁思成的事迹 不仅仅是记叙描写,而且是带着自己的想象、 感受、理解、评论。
建筑是一项奇特的艺术, 许多建筑已经成了人类宝贵的 文化遗产,许多建筑本身就是 一个奇迹。例如,中国的故宫、 埃及的金字塔等等。我们人类 在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就是在保 护我们的历史。
李辉
梁思成简介:
梁思成,中国 近现代著名建筑历 史学家,建筑教育 家和建筑师。广东 新会人。1901年4 月20日生于日本东 京,1923年毕业于 清华学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