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育质量监测五年级语文学科评价报告

合集下载

五年级语文质量分析报告

五年级语文质量分析报告

一、总体情况分析五年级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关键阶段,也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时期。

根据我们对学生的综合测试和课堂观察,对五年级学生的语文质量进行了分析和评估。

1.学生基本素养五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

他们掌握了基本的拼音、词语和句子结构,能够基本理解课文内容并对其进行阅读和朗读。

大部分学生能使用正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2.阅读能力五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呈现一定的差异。

有部分学生阅读速度较慢,理解能力较弱,需要进一步提高。

另外,一些学生虽然能快速阅读,但对于文章的理解和推理能力还有待加强。

因此,在阅读方面还需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写作能力五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整体较差。

部分学生在写作时缺乏思路,表达能力有限,容易出现错别字和语法错误。

此外,一些学生在写作时过于依赖模板和套话,缺乏独特性和创造性。

因此,需要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问题分析及建议1.学习态度和兴趣一些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缺乏兴趣,存在学习态度不端正的问题。

建议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语文学习感到兴趣和乐趣。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阅读理解能力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待提高。

建议在课堂上增加阅读理解练习的时间和机会,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语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观点,并逐步培养他们的推理和分析能力。

同时建议给学生提供更多类型的阅读材料,如科普类文章、故事类文章等,通过多样化的阅读材料拓宽学生的阅读广度。

3.写作能力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有待提高。

建议在课堂上加强写作训练,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鼓励学生多写日记、议论文等,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给予学生及时的写作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纠正错误,提高写作品质。

4.课外拓展建议学生课外拓展语文知识,通过参观博物馆、图书馆、展览等活动,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语文修养。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质量分析报告3篇-最新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质量分析报告3篇-最新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质量分析报告3篇涓涓不壅,终为江河,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逐渐提高,需要通过教师不断学习、钻研理论知识并结合实际经验,才能逐步走向成熟,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为您精心整理了3篇《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质量分析报告》,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五年级语文质量分析篇一本次期中考试,既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一次检测,更是对我半学期教学成效的一种检测,根据这次学生答题的情况和考试成绩,我有必要做一次认真地分析,以便于进一步改进今后的语文教学工作。

一、考试成绩的基本情况:全班共46名学生,本次考试全部参加,100分以上的16人,90分以上的有9人,80以上分的有9人,不及格11人。

班平均成绩88分。

说实话,这次考试比我预想得好得多,因为学校通知期中考试时间紧张,没来得及认真复习,这些成绩的取得完全得益于学生课堂学习扎实。

如果认真复习,我想学生会考得更优秀!二、学生失分原因分析:从整体上研究学生的答题情况,学生失分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没有及时的组织学生复习、导致学生的语文基本功生字词比较薄弱。

如第一大题根据拼音写词语不过关,对生字的音、形、义记忆不牢;第二大题四字词语掌握不扎实,书写不规范等。

2、语文基本技能掌握不熟练。

例如第二大题变换句式全对仅三分之一,需强化训练。

3、课文读得不熟练,导致一些关联词运用不恰当,如:第二大题全对仅十人,丢分较多。

4、作文出题新颖,题目相对来说有一定难度,学生对于体现语言魅力的文章心里没有底数,造成失分严重。

三、改进措施:1、抓好以学习生字词为主的基础知识的训练,不贪多求全,务求对教材规定必须掌握的内容让学生人人过关,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每堂课开展一分钟竞赛来增强学生的记忆。

2、学生数不算多,抓好个别辅导,促使差生成绩提高,保障优生提高。

力争减少甚至消灭低分现象。

辅导要经常化,要有针对性。

3、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课堂训练中掌握基本的语文基本技能。

小学语文教育质量监测五年级语文学科评价报告范文

小学语文教育质量监测五年级语文学科评价报告范文

小学语文教育质量监测五年级语文学科评价报告范文一、基本情况。

1.基本信息抽测学科五年级语文2.分数情况试卷分值100考试时长120抽样学校数43考生人数7868县考(市、生区)总数全市平均优分秀人数优秀及格及格低低分标准差率人数率分率人数72.522228.2368987.6150.6611.57341%3%2%675.337.4820892.720.3610. 08784486%8%%173.730.4812490.640.0710.35541713%0%%269.420.1180.9511.0512.4782299226%%2%770.024.1082.0011.3313.2072538618%%4%171.019.2586.610.5211.145 14866643%%%271.623.5785.650.5911.188 ********%%%572.327.8487.481.4812.713 16953196%%%0A县B县C县D县E县F县G县3.城乡比较县(市、区)城市农村城市农村城市农村考生总数平均分优秀人数优秀率城市农村及格人数城市农村及格率城市农村全市428875.6568.82161460737.64%16.96% 4015287893.63%80.39% A县175150176.4071.70 71612840.89%25.55% 165431794.63%B县76959976.94 69.613269142.39% 15.19746%49497.01%82.47%C县33480574.31 67.4511411534.13%14.29303%61990.72%76.89%D县51353772.1914311027.88%20.48442%41986.16%78.03%E县24752274.75 69.27727629.15% 14.56234%43294.74%82.76%F县31337075.39 68.521035832.91%293%29293.61%78.92%G县36124676.2766.631402938.78%11.79340%19194.18%77.64%4.总体情况。

小学五年级语文质量分析报告

小学五年级语文质量分析报告

小学五年级语文质量分析报告背景介绍本报告针对小学五年级学生的语文水平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估。

通过对学生的阅读、写作和语法等方面的考核,旨在了解他们的语文能力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分析结果1. 阅读能力五年级学生整体的阅读能力较为基础。

尽管大部分学生具备了基本的阅读技巧和理解能力,但在阅读速度和词汇量上仍有提升空间。

建议在课堂上加强阅读训练,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并鼓励学生多读书,扩大词汇量。

2. 写作能力五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整体较为一般。

学生在表达思想和组织文章结构方面仍存在困难。

建议在课堂上加强写作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惯,并提供范文和写作指导,帮助学生提升写作水平。

3. 语法运用五年级学生的语法运用能力较为薄弱。

学生在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的正确运用上常常出错。

建议教师通过讲解和练,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并在课堂上进行针对性的语法练。

4. 课文理解五年级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一般。

学生在读完课文后对其中的细节和主题理解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建议教师通过提问、讨论和写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并帮助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和意义。

改进建议为了提高小学五年级学生的语文水平,我们建议以下措施:1. 增加阅读量: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鼓励学生多读书,培养阅读兴趣和惯。

2. 强化写作训练:在课堂上安排写作活动,提供写作指导和范文,帮助学生提升写作能力。

3. 加强语法教学:通过讲解、练和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和运用能力。

4. 提高课文理解:通过提问、讨论和写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加强阅读理解能力。

结论综上所述,小学五年级学生的语文水平有待提高。

通过加强阅读训练、写作训练、语法教学和课文理解,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教师和家长应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支持,促进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小学语文语文质量分析报告

小学语文语文质量分析报告

小学语文语文质量分析报告学校:XXX小学学生:小明班级:五年级一班报告时间:2022年10月一、语文学习成绩分析:在本次语文学习中,小明在知识掌握、应用能力和学习态度等方面表现良好,全面发展。

1. 知识掌握:小明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好。

他能够熟练掌握字词的读音、字义、造句和书写,阅读、理解和分析课本中的语文文章,并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写作。

在课堂上,小明积极参与讨论,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能够迅速给出准确的答案。

2. 应用能力:小明具有良好的语文应用能力。

在课堂上,他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发展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写作方面,小明能够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能够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使自己的作文更加丰富有趣。

3. 文学素养:小明在文学素养方面也有较好的表现。

他喜欢阅读各类文学作品,积极参加课外读书活动。

在阅读过程中,他能够深入理解作品的意义和情感,能够感悟到其中的人文关怀和审美价值。

在课堂上,小明能够发表对文学作品的见解,能够运用批评性思维进行文学鉴赏。

4. 学习态度:小明对语文学习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

他认真听讲,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主动参加语文角、朗诵比赛等各类语文活动。

他能够自觉遵守学习纪律,认真完成作业,对待语文学习的态度认真负责,能够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进一步提高的建议:虽然小明在语文学习中表现出色,但仍有一些需要进一步提高的地方:1.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小明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上也要保持良好的表现,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避免过度投入到语文学习中而忽略其他课程。

2. 多阅读优秀作品:除了课本外,鼓励小明阅读更多的优秀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增加见识和阅历,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

3. 注重写作训练:写作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环节,鼓励小明积极参加各类写作练习和作文比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思维能力。

4. 多参与口语表达:语文学习不仅包括书面语言的学习,还要注重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第二学期小学五年级语文质量分析报告

第二学期小学五年级语文质量分析报告

第二学期小学五年级语文质量分析报告一、命题意图试卷,命题形式灵活,从基础到拔高题,实行阶梯式考察,难度适中,能够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很好地考察学生知识点的掌握,尤其是作文,抓住五年级学生语言发展的重要阶段,围绕五年级下册的习作主题,综合考察孩子语言运用能力和书信等应用文体的使用情况。

二、学生整体表现1、试卷成绩分析2、各分数段学生统计图(饼图)三、学科知识维度上的表现1.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情况学生在分析文本中的句义与作用、记忆句子积累、分析标点符号、分析形近字、记忆文段积累、理解文本主要内容、创造情境交际等知识点的掌握上存在不足。

得分率低于60%。

而在分析听力文本信息、理解文本中的句义与作用的知识维度上学生的得分情况较为良好。

2.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对于文本的解读理解以及感情理解表达十分到位,而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是十分夯实。

特别是在形近字和标点符号上存在明显短板。

四、学科能力维度上的表现试题分析本套试卷在学科能力教育目标上重点考察学生,记忆、理解、应用、分析、创造等维度。

答题分析从学生答题得分情况来看,学生的学科能力维度主要集中于:应用和分析上。

这就体现出学生在平时的阅读积累起到了效果,而在记忆和创造这两个维度上,学生严重存在不足,失分率超过了60%。

五、五年级四班典型核心问题试题分析(结合具体数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典型试题分析(每大题分析后面附上典型错题图片)(一)听力听力题学生的得分率较高。

在前三道小题中的得分,分别高于平均分0.02、0.11、0.01。

而第四题仅低于平均分0.01。

从总体上来看学生的听、写的能力基本及格。

而在名言记忆上存在错别字,导致失分严重。

(二)积累运用本题学生的失分严重,*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

较于年级平均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其中第2题较年级平均分低0.05分。

(三)阅读理解阅读理解学生认真读题并对于文本的理解到位,特别是课外阅读学生的阅读技巧使用恰当。

五年级下册语文学业质量评估

五年级下册语文学业质量评估

五年级下册语文学业质量评估1. 引言这份评估报告旨在对五年级下册语文学业质量进行评估和分析,以便了解学生在语文学科上的研究状况和进展。

通过评估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学生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并为改进教学提供参考。

2. 方法评估采用了量化和定性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首先,我们收集了学生五年级下册语文的成绩数据,包括阅读、写作、听力和口语等方面的考核成绩。

其次,我们进行了学生的能力测试,以评估他们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

最后,我们还进行了面试和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对语文研究的态度和兴趣。

3. 结果3.1 学业成绩通过对学生的成绩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阅读理解能力整体较强,大部分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五年级下册的阅读任务。

- 写作表达能力有待提高,学生在内容组织和语法运用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

- 听力和口语技能相对薄弱,需要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3.2 能力测试通过学生的能力测试,我们可以看出以下情况:- 词汇积累和理解能力较好,多数学生能够理解和使用五年级下册的常用词汇和表达方式。

- 对诗歌和文章的赏析和解读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在理解文学作品时还存在一定难度。

3.3 学生反馈通过面试和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学生对语文研究的态度和兴趣:- 大部分学生对语文研究感兴趣,对课堂内容有积极的参与和反馈。

- 学生希望增加一些有趣的课堂活动,以提高研究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4. 总结与建议基于以上评估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在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包括内容组织和语法运用方面的培养。

- 加强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训练,在教学中融入更多的听说活动,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诗歌和文章的赏析和解读能力,引导学生发展更深层次的理解能力。

- 结合学生的反馈,增加一些有趣的课堂活动,提高研究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希望本评估报告能够对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支持。

五年级语文质量分析报告

五年级语文质量分析报告

XXX县2016至 2017年下学期小学语文学科质量分析为了更好地了解学情,了解教学定位、方法、策略是否得当,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哪些知识点的掌握还不到位,学习效果与教师的预期有怎样的差距,根据发现的问题,寻找产生的原因、寻求解决的办法,由此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以便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对本次期末检测进行质量分析。

试题简析本次期末检测内容全面,有汉语拼音、汉字、词语、句子、阅读、作文等几方面;题型多样,有看拼音写词语、选择正确读音、选词填空、关联词语填空、改写句子、补充句子、课内阅读、课外阅读和习作。

(一)试题结构五年级语文试卷分为四大板块,分别是:一、请你把下面一段话规范、美观地抄写在田字格里(2分);二、日积月累(38分)共有六个小题(1、读拼音,写词语,8分。

2、根据读音,在下列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6分。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填在句子里,4分。

4、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2分。

5、按要求改写句子,7分。

6、按要求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9分)。

三、阅读空间。

分为(一)课内阅读,13分。

(二)课外阅读,17分。

四、妙笔生花,30分。

(二)难易程度试题难易程度遵循了以往7:2:1的比例,紧扣教材重点,符合新课标的精神,落实了新课标中所提出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考核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等,同时也是对我们教师平日教学的一次检测,鞭策,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正确传授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用学道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亮点和不足本套试卷的亮点在于: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日常生活,情感意向,重视基础性,灵活性、综合性、多元性、课内外的适度延伸。

没有出现偏题、怪题,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总体上看,题量适当,题型丰富,覆盖面广,充分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监测结果分析(一)各年级监测结果(二)各班级比较五年级四个班成绩比较三、五年级答题情况分析从这次学生答题的总体情况来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牢固,首先从日积月累部分来看,本题共有6个小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育质量监测五年级语文学科评价报告、基本情况。

1.2.4•总体情况。

本次测试结果表明,市2012年五年级语文学科学生整体学业水平达到良好水平。

在测试个领域中,学生“识字与写字”能力较强,特别是对字形的掌握能力最为扎实。

此外,学生对文本中信息的获取、对文本关键词语进行解释、利用文本信息解释生活中问题能力比较强,语言材料的积累也比较丰富;在习作中,多数学生比较恰当地运用语言进行表达。

但是学生“积累与阅读”能力相对比较弱,特另恻文本整体感知和作出评价的能力不够强。

此外,学生对汉字字义的理解能力较弱,习作中还存在内容比较空乏的问题。

二、考查意图1. 命题指导思想本试卷从“写好汉字”、“夯实基础”、“积累佳句”、“理解运用”、“阅读感悟”、“习作表达”这六个维度加以考查,完全顺应语文学习的规律,切合语文教学的版块,凸显语言的积累、感悟、运用,综合考察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同时为一线教师确立“语文到底应该教什么”的明确导向。

2. 命题依据基本依据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基本参照是五年级所用教材,应注意紧密结合教材同时又不拘泥于教材。

3. 命题原则科学性。

对照课标要求,准确把握课本中各个知识点的分布、目标达成度。

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应该与年段要求、学生的实际、新课标的要求相匹配。

注意分清考核和考查的区分度,合理实施。

基础性。

语文的基础性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基本态度。

它包括对工具书的应用能力、常态下书写的规范程度、拼音字词的掌握、句型的转换等。

基础知识的检测应该涵盖级段要达到的标准。

实践性。

课程标准里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因此在命题时,应尽量贴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实际,努力通过考查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强化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

综合性。

试卷命题时,要减少单一的陈述性知识的检测形式,考查全面,注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考查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的迁移和综合,突出知识和能力的深化与拓展,显现动手和操作能力的检测。

探究性。

新课标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试题不仅照顾到学生发展的“均衡性”,部分试题也应该适度纵深,不仅对能力较强的学生具有挑战性,而且考查了学生的探究水平。

4. 试题总体分析5. 试卷结构(1)试卷的考试形式、时间及卷面情况(2)命题规范细目表三、情况分析。

第一部分“写字”【试题内容】1、认真抄写下面一首古诗,要求做到正确、工整、美观。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情况分析】1. 得分情况分析2.答题情况分析主要优点:从本题得分及试卷分析可知,大多数学校能关注学生写字,多数学生能用硬笔正确书写汉字,能做到端正、整洁。

一些学生书写美观,可见其写字的兴趣和积极性较高。

存在问题:大多数同学在字的结构方面处理不妥,如“川”“嘉”等字写得很不美观,字的大小不够匀称。

有不少涂改现象,显示“整洁”的目标看似简单实则也不易达成。

有些学生写字水平很低,写的字大小不一,东倒西歪,涂涂改改,可见写字是很不过关的。

较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城乡不平衡,城市学校明显好于农村学校;学校之间不平衡,最高的学校得分率87.52%,最低的73.18%。

【教学建议】要切实提高学生书写能力,养成良好写字习惯,必须对症下药,科学指导。

(1)老师要写好字,做学生的榜样。

所有的老师都写好字,整个学校的字就写好了;整个学校的字写好了,整个社会的字就写好了。

(2)语文课堂要指导学生写字,要安排学生练习的时间。

(3)运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和练习写字。

女口,依照汉字的构形规律识字写字,注重以汉字文化和美感等愉悦学生。

(4)准确把握《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指导写字。

新课标特别重视写字,推出《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提出“先认先写”的理念。

《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集中了300个“构形简单,重现率高,其中的大多数能成为其他字的结构成分”字种。

“建议先认先写字表中的300个字,逐步发展识字写字能力。

”先学这些字,是为孩子们识字、写字打基础。

这些字是作为第一学段教学的重要内容。

“先认先写”基本字的理念符合汉字学习的规律,反映出对传统识字写字教学经验的借鉴。

“古人先教孩子们写那似通不通的’上大人,孔乙己’干什么?那是在练习基本笔画,基本部件,基本结构,为写复杂的字练基本功作准备呢!”(张志公)(5)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特别是机械抄写和机械练习。

(6)开设专门的写字课,落实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把毛笔字练习归入写字课(书法课)中。

(7)把“好写字•写好字”纳入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考试的范畴;第二部分“积累与运用”。

【试题内容一】字词掌握与运用【情况分析】1.从上表可知据不同语境理解字义的能力还比较差。

2•答题情况分析主要优点:多音字字音掌握较好。

平时教学中对多音字的读音较为重视,练习中也较常见,本题得分率较高。

能理解和运用常用词语。

由于试题设计中利用了课文内容,学生在这熟悉的语境中运用常用词语,正确率较高,能联系上下文正确区分“告诫广告警告告诉” “感情感叹感动激动”的区别,并灵活运用。

主要问题:根据不同语境理解多义字词的能力较差。

特别是理解“川”字在“高山大川川流不息一马平川百川归海”等不同成语中的意思,正确率很低。

一方面说明平时学习中对成语的理解一知半解,另一方面在辨别多义字、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时分析比较的能力不足。

字形掌握较差,写错别字的情形较常见。

特别严重是同音字误用的情况较为突出。

比如“废墟”写成“废虚”,“再接再厉”写成“再接再励”“络绎不绝”写成“络绎不决”等等。

【教学建议】1. 加强习作评改中的字词纠错。

习作是对字词的具体应用,忽视习作中的字词纠错,等于放弃了对字词应用的检验。

重视“认”“辨”,忽视“用”,未免有些本末倒置。

2. 在阅读教学中,多做成段的听写、多做笔头复述。

成段听写与笔头复述,是发现学生字词掌握真实情况的十分简洁的做法,通过这两种手段,我们可以发现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字形、词意。

即使在创造性的笔头复述中,课文原文也给学生的遣词造句,提供了重要的3. 在新授内容中,不可忽视学过的字词的复现。

字词的掌握是习得性的,它需要在不断的反复、重现中才能巩固并被充分掌握。

因而,在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把教学重点放在字词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

4•重视字词教学的多种形式。

例如利用部首的形义关系记忆汉字、利用形声字的形声关系识字;运用一些字理知识根据汉字特点,在字词教学中彰显汉字自身的魅力;在阅读理解中咬文嚼字;建立班级语文练笔积累本,强化词语学习、积累、运用等等。

【试题内容二】积累与运用【情况分析】由上表可知,课内的背诵默写等语言积累方面得分较高,而比较词语的细微差别准确运用较差,学生的课外阅读得分率最低。

2•答题情况分析主要优点:课内的背诵默写等语言积累扎实。

16、17题考查课文内容记忆情况和“读书名言” “写月古诗句”的积累,得分率都在优秀以上,显示师生重视课文内容、古诗名句等的背诵默写,课内语言积累得到了落实。

能注意浅显文学常识的积累和灵活运用。

如《兰亭序》书法作品的作者是谁,汉字的演变以及常用的说明事物的方法都有较好的了解。

主要问题:课外阅读的质和量都有待提高。

“赤壁大战草船借箭负荆请罪三顾茅庐”这些故事中不属于三国故事的是哪个。

这题得分率很低,仅46.20%,与预估相差很远。

《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的要求没能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

学生想像力较为丰富,但答题思路不够开阔。

如仿写句子:“没有泥石的聚积,就没有高山的巍峨。

没有的聚积,就没有。

”答案多种多样,如“没有溪流的聚积,就没有大海的浩瀚。

没有泥土的聚积,就没有大地的厚实。

没有沙粒的聚积,就没有沙漠的辽阔。

”但不少同学表现出用词不够准确,绝大多数写的的具体事物,少有类似“没有爱心的聚积,就没有人性的伟大。

没有善良的聚积,就没有品德的高尚。

没有知识的聚积,就没有学问的渊博。

”这类的答案。

再如“借月抒思乡之情”的诗句,除题干中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之外,至少还有“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等等,但学生的答案几乎惊人的一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想来,除了学生答题思路不开阔之外,也反映出了孩子们的课外阅读和积累的问题。

③比较词语的细微差别准确运用较差。

如“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跃起来。

”这句话中“欢跃”应为“欢呼”,与文中另一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混淆了。

区别在于“人一一欢呼”“心才是欢跃”,体现出作者用词的准确,而在阅读中学生并没有准确理解。

【教学建议】第一,数管齐下,丰富积累。

1. 开展活动,创设氛围。

如开展“读书月” “阅读节”等活动,建立了班级读书角,“好书漂流”、班级读书会、故事会、书评会、演讲会、朗诵比赛、阅读知识竞赛等。

2、培养习惯,点滴积累。

可采用结合日常教学,点滴渗透,循序渐进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如“不动笔墨不读书” ;把课内学到的略读、浏览、速读等读书方法用到课外阅读上。

利用零散的空闲时间见缝插针、静心读书,养成了常读不懈的好习惯。

3 、强化内因,主动积累。

在引导学生读书时,以“获取生活信息,满足个人情趣”为主要目的,鼓励学生读自己喜欢读的书,给学生阅读的自由,把阅读自主权充分还给学生,实现阅读开放性,让学生主动而读,快乐积累,充分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

4 、推荐读物,分层积累。

教师按儿童成长规律,分学段给学生推荐不同的读物。

在培养阅读兴趣的小学阶段,我们选择课外阅读作品要把趣味性放在首位。

第二,多种手段,优化积累。

1. 单元优化。

如苏教版四下第一单元主题是赞美春天,本单元习作实际上是要求学生写一处春景。

教师在实施本单元内容的教学之前,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搜集描写春天的词语、语句(诗句)、精彩片段或文章。

2. 类别优化。

积累的内容需要学生定期进行筛选、过滤,实现积累的最优化。

可分成“片断描写”、“心理刻画” 、“生活特写” 、“成语运用” 、“趣闻轶事”等多个版块进行分类整理,实现优化。

3. 诵读内化。

每天10分钟的诵读,每周一节课的交流,学生将语言材料转化成图(影)象,纸上的文字就变成鲜活的文字,在大脑皮层留下深刻的印象。

4. 仿写强化。

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片段的仿写练习,将语言材料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既强化了语言积累,又丰富了生活积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