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资料分析计算技巧
资料分析常用解题技巧

资料分析常用解题技巧技巧一:尾数法、首数法——尾数、首数判断选答案尾数法,主要指由结果的最末一位或者几位数字来确定选项的方法,常被运用于和、差的计算中,偶尔用于乘积的计算。
首数法与尾数法类似,是通过运算结果的首位数字或前几位数字来确定选项的方法。
一般运用于加、减、除法中,在除法运算中运用最广泛。
例题1:经初步核算,2009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1%,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025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70070亿元,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57767亿元,增长8.3%。
2009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A.139862亿元B.147953亿元C.148632亿元D.151429亿元解析:2009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2025+70070+57767,观察选项发现后两位数据完全不同,可以根据后两位的尾数来判断答案,尾数相加为25+70+67=1(62),选A。
技巧二:范围限定法——限定算式数据范围选答案范围限定法是指通过对计算式中数据进行放大或缩小,将计算式的数值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再通过选项或其他限定条件来选择正确选项或进行大小比较。
在使用范围限定法时,要注意放缩的一致性。
技巧三:乘除法转化法——除法化乘法简化计算乘除法转化法是只在计算某一分式的具体数值时,如果除数的形式为(1+x),其中|x|10%,且选项间的差距大于绝对误差时,可以将除法转化为乘法从而降低计算难度。
【例题】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718.3元。
其中,工资性收入9830.6元,增长10.66%;转移性收入4674.2元,增长18.4%。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150元,增长7.4%。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3.6%,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7%,分别比上年下降1.1和2.5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人均建筑面积29.95平方米,农民人均居住面积31.9平方米,分别增长1.5%和4.0%。
资料分析中的五大计算技巧

资料分析中的五大计算技巧资料分析中的五大计算技巧一、乘除法转化法在资料分析中,有一类比较典型的题目,已知某事件的末值b和增长率或负增长率x%,要求出初值a,列式计算为a=b÷(1+x%)或a=b÷(1-x%)。
这是一个除法运算。
计算时,一般来说,除法运算比乘法更难计算;我们可以利用分数的性质和数学公式,把上述式子转化为乘法运算。
数学公式:(1-x)(1+x)=1-x当x与1相比很小时,x 接近于0,则1-x ≈1,这样的话,可以得到:1-x≈,1+x≈原式可以转化为a=b÷(1+x%)≈b×(1-x%)a=b÷(1-x%)≈b×(1+x%)注意:当选项间的差距比较大时,推荐使用这种方法;当差距比较小时,则需要验证一下。
而且,增长率或负增长率大于10%时,不建议使用该方法。
二、分子分母比较法根据分数性质,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大于分子小的分数;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大于分母大的分数。
还可以推出:两个分数比较,分子大而分母小的分数大于分子小而分母大的分数;分子、分母都大的分数和分子、分母都小的分数则不能直观判断大小。
三、同项相消法在解题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比较复杂的关于增长比较的题目,每一步的计算相对比较复杂,但列出总的计算式后会出现一些相同项同时出现在被除数和除数中,而且计算关系也是相同的,我们可以把这些相同项相互抵消,使运算得到简化。
四、首数法首数法与尾数法相对,它是通过确定和、差、积、商的首数来确定答案的方法。
同样可以认定最前一位或几位数字。
五、进舍位法进舍位法即对运算所用数据进行加工,有效数字第三位或者后面的0、1、2直接舍掉,后面的8、9直接进位。
!2009年公务员资料分析如何做?应试技巧:吃透材料,阅读之前要有问题意识,要把乱七八糟的东西看成是一个整体。
不论考试题目有什么要求,总是离不开三个问题,原因,现状,对策。
资料分析掌握技巧总结(通用3篇)

资料分析掌握技巧总结(通用3篇)资料分析掌握技巧总结第1篇分析技巧是利用新思维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直除硬算。
已知现期量和增长率,求增长量或基期量的题目,当增长率可以用百化分的方式转换成分数后,我们就可以利用份数法来进行计算。
如果增长率R可表示为a/b的分数形式,则基期量为分母b份,增长量为分子a 份,现期量为b±a份(R为负数时减)参考答案:C解题步骤:第一步:增长率R=,可看成1/6第二步:基期量6份,增长量1份,则现期量7份第三步:现期量29144对应7份,则1份=29144/7约等于4200当无法应用份数法(增长率R不能化成熟悉的分数),或选项离得近,份数法误差大时,可利用假设法求增量。
第一步:假设增长量,主要依据四个选项答案并结合着材料中已知的现期量和增长率进行假设第二步:真实的现期量-假设的增长量=假的基期量第三步:假的前期量×增长率=增长量(答案)材料:参考答案:B解题步骤:第一步:假设增长量=第二步:第三步:50000×8%=40001、原理以盐水为例两个一模一样的杯子,里边分别装满浓度为30%和浓度为50%的盐水,然后将两杯盐水倒到一起,问倒到一起后的盐水浓度?一大一小两个的杯子,大的里边装满浓度为30%的盐水,小的里边装满浓度为50%的盐水,问混合到一起后的盐水浓度?很显然,杯子一模一样,则混合后为平均浓度40%,杯子一大一小,则混合后一定在30%-40%之间。
结论:混合溶液浓度一定在两个溶液浓度之间,且靠近于质量大的溶液浓度2、如何鉴别类浓度资料分析中不会给大家一杯溶液去分析,都是类浓度题。
类浓度题存在两个特征:一是比值,二是总分关系。
例如,增长率R,平均值等参考答案:错误分析过程:增长率R是比值,并且存在总分关系,全国是总,手机移动设备和非手机移动设备是分,根据混合溶液思想,全国的R一定在他们两者之间,即非手机R<<,因此非手机移动设备上网的流量同比增长R<,没超过2倍对于除法计算,选项设置为区间范围的题目,可以将区间断点的数值与分母相乘再与分子比较,判断大小关系,进而实现快速秒杀的方法参考答案:B解题过程:根据题意,计算就能得到答案,由于选项都是区间形式,我们可以把区间断点带入验证,例如带入50,用50×发现略小于,说明应该比50略大,因此选B资料分析掌握技巧总结第2篇加减乘除的应试技巧既简单又实用,是提升资料分析计算环节速度的基础。
资料分析计算技巧

资料分析计算技巧在信息时代,数据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在处理数据的时候,我们经常需要用到资料分析和计算的技巧。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用的技巧,以帮助您更好地处理数据。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资料分析。
当我们面对着大量数据时,我们需要找出其中的关键信息。
这就需要用到一些资料分析的技巧。
其中一个有用的技巧就是数据可视化。
通过将数据可视化,我们可以更容易地看出数据之间的关系和趋势。
例如,我们可以将数据绘制成折线图、饼图或柱状图等形式。
这样做可以使得数据更加易于理解。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使用数据分析软件来辅助我们进行资料分析。
例如,微软的 Excel 软件就提供了一系列的数据分析工具,如排序、筛选、透视表和图表等,使得我们能够更加方便地处理数据。
接下来是计算技巧。
计算技巧不仅在数学领域中极为重要,而且在其他领域中也同样不可或缺。
一些基本的计算技巧如下:1. 快速计算百分比:百分比的计算经常出现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一个简单的技巧是将百分数除以100,然后再乘以对应的数值。
例如, 50% 的 500 等于 0.5 x 500 = 250。
2. 计算平均数:在处理数据时,计算平均数是一项常见的任务。
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将所有数值相加,然后除以数据集的总数。
例如,如果有五个数,分别为 2、4、6、8 和 10,则平均数为(2+4+6+8+10) ÷ 5 = 6。
3. 处理小数:有时候,我们需要将小数转换为分数或百分数,这可以使用一些简单的技巧来实现。
例如,将十分之三转换为百分数,可以将 3 除以 10,然后乘以 100,即可得到 30%。
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计算器或者计算软件来帮助我们进行计算。
例如, Windows 中自带的计算器就提供了多种计算功能,可以满足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需求。
总结:资料分析和计算技巧在现代社会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通过使用一些有用的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处理数据,以及更加高效地进行计算。
希望本文介绍的一些技巧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资料分析速算技巧(完整)

资料分析方法★【速算技巧一:估算法】要点: "估算法"毫无疑问是资料分析题当中的速算第一法,在所有计算进行之前必须考虑能否先行估算。
所谓估算,是在精度要求并不太高的情况下,进行粗略估值的速算方式,一般在选项相差较大,或者在被比较数据相差较大的情况下使用。
估算的方式多样,需要各位考生在实战中多加训练与掌握。
进行估算的前提是选项或者待比较的数字相差必须比较大,并且这个差别的大小决定了"估算"时候的精度要求。
★【速算技巧二:直除法】李委明提示:“直除法”是指在比较或者计算较复杂分数时,通过“直接相除”的方式得到商的首位(首一位或首两位),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的速算方式。
“直除法”在资料分析的速算当中有非常广泛的用途,并且由于其“方式简单”而具有“极易操作”性。
“直除法”从题型上一般包括两种形式:一、比较多个分数时,在量级相当的情况下,首位最大 /小的数为最大/小数;二、计算一个分数时,在选项首位不同的情况下,通过计算首位便可选出正确答案。
“直除法”从难度深浅上来讲一般分为三种梯度:一、简单直接能看出商的首位;二、通过动手计算能看出商的首位;三、某些比较复杂的分数,需要计算分数的“倒数”的首位来判定答案。
【例 1 】中最大的数是( )。
【解析】直接相除:=30+,=30-,=30-,=30-,明显为四个数当中最大的数。
【例 2】32409/4103 、32895/4701 、23955/3413 、12894/1831 中最小的数是( )。
【解析】32409/4103 、23955/3413 、12894/1831 都比 7 大,而 32895/4701 比 7 小,因此四个数当中最小的数是 32895/4701 。
李委明提示:即使在使用速算技巧的情况下,少量却有必要的动手计算还是不可避免的。
【例 3】6874.32/760.31 、3052.18/341.02 、4013.98/447.13 、2304.83/259.74 中最大的数是( )。
资料分析速算技巧(完整)

资料分析速算技巧(完整)资料分析速算技巧资料分析是指对所收集到的大量信息进行整理、分类、分析和归纳,从而获取有用的信息和结论的过程。
在现代社会,我们经常需要进行资料分析来解决问题、做决策或者做研究。
然而,对于大量的材料进行分析是一个耗时且繁琐的工作。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资料分析速算技巧,帮助你在有限的时间内更有效地处理大量的资料。
首先,对于大量的文本资料的分析,我们可以使用关键词提取的方法。
通过识别关键词,我们可以快速地了解文本的主题和重点。
例如,对于一篇新闻报道,我们可以通过提取人名、地名、时间、事件等关键词来了解报道的要点。
在提取关键词时,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常见的方法,例如词频统计、TF-IDF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发现文本中的关键信息。
其次,对于数值资料的分析,我们可以使用一些简便的计算方法来加快分析的速度。
例如,对于一组数字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其平均值、中位数、众数等统计量来了解数据的分布和趋势。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计算方差、标准差等指标来评估数据的离散程度和稳定性。
这些计算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理解和描述数据。
另外,图表和图形是资料分析中常用的工具。
通过将大量的数据转化成图表和图形,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数据的特征和规律。
例如,通过绘制折线图、柱状图、饼图等,我们可以清晰地展示数据的变化趋势、比较不同类别数据的大小等。
在制作图表和图形时,我们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图形类型,清晰地标注坐标轴和数据,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电子表格软件来进行数据分析。
电子表格软件具有强大的计算和图表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快速地处理和分析数据。
通过使用公式和函数,我们可以进行复杂的计算、筛选和排序操作。
同时,电子表格软件还支持数据可视化,可以方便地制作各种图表和图形。
因此,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是进行资料分析速算的重要技能。
最后,良好的时间管理和有效的笔记方法也是进行资料分析速算的关键。
资料分析速算技巧及解题方法

A.-2.2 个百分点
B.4.0 个百分点
C.2.2 个百分点
D.-4.0 个百分点
【解析】23.一定是正的,先排除 A、D 项,对应 B 项。简单的可以直接看出
来。【选 B】
24.(2016 江苏 C)(29.8%-1.0%)-(17.8%-1.6%)=
A.12.6 个百分点
B.12.0 个百分点
=
A.11.30%
B.5.32%
C.-11.30%
D.-5.32%
【解析】3.方法一:选项有正有负,先考虑正负。(32.2%+28.8%+16.1%+4.
6%)-(31.0%+17.6%+17.6%+4.2%),32.2%>31.0%,28.8%>17.6%,16.1%和 17.
6%很接近,4.6%和 4.2%很接近,明显是正的,排除 C、D 项;A、B 项尾数不同,
A.64.7%
B.35.3%
C.30.7%
D.28.6%
【解析】6.选项都是小数点后面一位,可以用尾数法。尾数一定是 7,排除
B、D 项;A、C 项差距很大,66%+64.7%≈130%,130%-100%=30%,排除 A 项,对
应 C 项。【选 C】
7.(2015 江苏 A)1000*(1-12.8%-12.0%)=
【注意】A、C 项不是一回事,C 项说法不对。如今年 10%,去年 7%,今年比
去年一定是高 3 个百分点。
22.(2013 北京)1-0.3%-5.9%=
A.34.0%
B.59.8%
C.84.1%
D.93.8%
【解析】22.先看选项,排除 A、B、C 项,对应 D 项。【选 D】
资料分析四大速算技巧(完整版)

资料分析四大速算技巧(一)作者: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员李委明李委明提示:“差分法”是在比较两个分数大小时,用“直除法”或者“化同法”等其他速算方式难以解决时可以采取的一种速算方式。
适用形式:两个分数作比较时,若其中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都比另外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分别仅仅大一点,这时候使用“直除法”、“化同法”经常很难比较出大小关系,而使用“差分法”却可以很好地解决这样的问题。
基础定义:在满足“适用形式”的两个分数中,我们定义分子与分母都比较大的分数叫“大分数”,分子与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小分数”,而这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做差得到的新的分数我们定义为“差分数”。
例如:324/53.1与313/51.7比较大小,其中324/53.1就是“大分数”,313/51.7就是“小分数”,而324-313/53.1-51.7=11/1.4就是“差分数”。
“差分法”使用基本准则——“差分数...:...”作比较...”与.“小分数..“大分数...”代替1、若差分数比小分数大,则大分数比小分数大;2、若差分数比小分数小,则大分数比小分数小;3、若差分数与小分数相等,则大分数与小分数相等。
比如上文中就是“11/1.4代替324/53.1与313/51.7作比较”,因为11/1.4>313/51.7(可以通过“直除法”或者“化同法”简单得到),所以324/53.1>313/51.7。
特别注意:一、“差分法”本身是一种“精算法”而非“估算法”,得出来的大小关系是精确的关系而非粗略的关系;二、“差分法”与“化同法”经常联系在一起使用,“化同法紧接差分法”与“差分法紧接化同法”是资料分析速算当中经常遇到的两种情形。
三、“差分法”得到“差分数”与“小分数”做比较的时候,还经常需要用到“直除法”。
四、如果两个分数相隔非常近,我们甚至需要反复运用两次“差分法”,这种情况相对比较复杂,但如果运用熟练,同样可以大幅度简化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资料分析计算技巧资料分析算式中数据一般较多且位数大多超过三位,直接计算费时又易错,为了快速、准确地得出结果,可选择合适的计算技巧来减少计算量、减轻计算难度。
一、特征数字法特征数字法是利用一些常用数据的数学特性,将小数、整数和分数三者相互转化的化简方法。
二、尾数法主要指通过运算结果的末尾数字来确定选项,常用于和、差的计算,在资料分析中偶尔用于乘积的计算。
尾数可以指结果的最末一位或者几位数字。
1、尾数位数规则(加法、减法、乘法)2、尾数法应用条件尾数法一般应用与计算某一具体数值的题目。
当题干中所给的选项尾数各不相同时,可以使用尾数法快速选出正确选项。
三、首数法首数法与尾数法类似,是通过运算结果的首位数字或前两、三位数字来确定选项的一种方法。
首数法一般运用于加、减、乘、除中,在除法中最常用。
1、首数位数规则(加法要考虑进位、减法考虑借位,除法进到可以判断正确选项为止)2、首数法应用条件首数法在计算具体数值或若干个数值的大小比较时都可使用。
注意:要计算的首数的位数需结合选项和其他条件来确定。
四、乘除转化法4、乘除转发法应用条件(1)乘除转化法主要应用于具体数值的运算;(2)当选项间的差距比较大且增长率的绝对值小于10%时,推荐使用乘除转发法。
五、有效数字法在计算多为有效数字的数据时,可将其个位、十位或百位等的数据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舍位,得到相对简单的数据,再进行计算,这种方法就是有效数字法。
有效数字法多用于乘除法运算中。
1、有效数字法进舍位原则乘法——进行乘法运算时,两个乘数都可进(舍)位;除法——进行除法运算时,建议只将除数进(舍)位。
当需要进(舍)位的第一位是0-4时,一般舍位,是5-9时,则采用进位。
2、有效数字法应用条件有效数字法多用于选项间差距较大,计算精度不是很高的题目。
六、运算拆分法运算拆分法即将算式中数据拆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便于计算的数的和或差的形式,再分别进行相应计算的方法,类似于分配律,常用在乘除法的计算中。
运算拆分法适用于比较复杂的乘法、除法运算。
(一)乘法运算拆分原则将其中一个乘数或两个乘数都进行拆分3533*(1+11.2%。
)=3533*1+3533*1%+3533*%。
+3533*0.2%。
~3533+35+4=3772(二)除法运算拆分原则只将被除数进行拆分,除数一般情况下不予拆分。
175.5 / 13=(169+6.5)/13=13+0.5=13.5七、范围限定法范围限定法是指通过对算式中数据进行放大或缩小,将算式的数值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再通过选项或其他限定条件来选择正确选项或进行大小比较。
在使用范围限定法时,要注意放缩的一致性。
1、范围限定法的放缩一致性加法、乘法——放大(缩小)其中的一项会使结果相应放大(缩小)。
减法——被减数放大(缩小)导致结果相应放大(缩小),减数放大(缩小)导致结果相应缩小(放大)。
除法——被除数放大(缩小)导致结果相应放大(缩小),除数放大(缩小)导致结果相应缩小(放大)。
2、范围限定法应用条件范围限定法在计算具体数值或比较若干数值的大小时都可使用。
进行放缩时,要选择适合的放缩幅度,使计算出来的数据跟真实值相差较小。
放大算式的值时,应用符号<进行连接,表明原算式小于放大后的式子;缩小算式的值时,应用符号>,表明原算式大于缩小后的式子。
3、范围限定法和有效数字法的区别于联系在使用范围限定法时,与有效数字法类似,一般都会将数据进行进(舍)位,但使用范围限定法要确定一个上(下)限以限制正确选项的存在范围,有明确的大小关系;有效数字法一般只用来计算一个与真实值相近的近似值,不一定存在大小关系。
八、分子分母比较法分子分母比较法是指通过比较两个分式的分子、分母,判断两个分数大小的方法。
分子分母比较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基本比较法2、化成分子相同比较(两个分数、如果分子存在倍数关系,可以将分子化成相同或相近的数字,然后比较大小。
)3、化成分母相同比较(通分,两个分数如果分母存在倍数关系,可以将分母化成相同或相近的数字,然后比较大小。
)4、分子分母反向变化比较(两个分数,如果前者的分子大于后者且分母小于后者,那么前者大;同理,如果前者分子小于后者且分母大于后者,那么前者小)5、分子分母比较法应用条件分子分母比较法一般只应用于对若干个数据大小进行比较或进行排序的题型中,通常按照题干中数据的排列顺序依次进行大小的比较。
九、常见算式处理技巧(一) a/b 型(首数法、有效数字法、运算拆分法)已知本期数和上年同期(上期)数===》求同(环)比增长率;已知分量和总量===》求比重;已知分量和比重===》总量;已知两个分量分别占总量的比重===》求分量的倍数关系;已知两个平均数指标各自的总量和总数===》求指标的倍数关系。
a/b型应对原则:(1):选项首位或前两位数字各不相同,则选用首数法。
(2):列式数值均比较大,且选项差值比较大、有两项或者是两项以上数字的首(前两)位数字相同,则选择有效数字法;(3):列式分母数字不是非常复杂且选项差值较小的情况下选择运算拆分法。
(二) a/1+x% 型(首数法、乘除转化法、有效数字法、特征数字法)在已知本期数和同(环)比增长率===》求上年同期(上期)数的题中最常用该类型算式。
a/1+x% 型应对原则(1)选项首位或前两位数字各不相同,则选用首数法。
(2)列式中的|x%|<10%,且选项差值差别较大时,选择乘除转化法。
(3)列式数值均比较大,且选项差值比较大,有两项或者是两项以上数字的首(前两位)数字相同,则选择有效数字法。
(4)当x%比较接近特征数字时,选用特征数字法。
(三)[a/(1+x%)]*y% 型(特征数字法、乘除转发法、有效数字法、分子分母比较法)在资料分析中,设计这类公式的题型主要包括两类。
x=y时:已知本期量和同(环)比增长率===》求同(环)比增长量。
x不等于y时:比重和增长率的综合考查中,已知本期总量、分量占总量的比重和分量的同(环)比增长率===》求上年同期(上期)分量的值。
[a/(1+x%)]*y%型型应对原则:(1)若x%、y%均比较接着特征数字时,可选用特征数字法。
(2)若|x%|<10%,且选项差值比较大,可选用乘除转化法。
(3)列数值均比较大,且选项差值比较大,则选择有效数字法。
(4)题目要求比较大小时,一般建议使用分子分母比较法。
(四) (a/b)*[(1+y%)/(1+x%)] 型(特征数字法、有效数字法、范围限定法)已知本期的分量和总量以及各自的同(环)比增长率===》求上年同期(上期)分量占总量的比重。
已知两个指标的数值和各自的同(环)比增长率===》求上年同期(上期)两个指标的倍数关系。
已知本期总量和总数各自的同(环)比增长率===》求上年同期(上期)平均数。
等类型题目中,均会涉及该类型算式、(a/b)*[(1+y%)/(1+x%)] 型应对原则:(1)若x%、y%均比较接着特征数字时,可选用特征数字法。
(2)列数值均比较大,且选项差值比较大,则选择有效数字法。
(3)选项差值比较大且有明显范围限定时,可选择范围限定法。
(五)b*x% 型(运算拆分法、有效数字法)这类算式主要是在比重中已知总量和比重===》求分量时会使用。
b*x% 型应对原则(1)选项差值比较小且x%是三位以内有效数字时,建议使用运算拆分法。
(2)选项差值比较大,且b和x%的有效位数均比较多时,建议使用有效数字法。
(3)很多情况下,可以综合使用运算拆分法和有效数字法解题。
一、计算题1、准确解读题干,判读考察的是哪个具体概念,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定位题干涉及的数据。
2、整合数据关系列式,观察列式和选项判断是否能够运用计算技巧解题。
3、注意避免误用计算技巧导致计算结果与正确选项偏差过大。
二、排序题1、根据题干判断是哪类的排序题,是关于何种数据关系的排序;2、按照题干涉及的事物在资料中查找相关数据并列式;3、列式计算时合理运用技巧。
三、计数题1、解读题干确定的关键词和指标;2、在资料中查找关键词、有效数据,再判断有效数据与题干给出的指标之间的关系;3、注意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多数、漏数、重复计数的发生。
四、趋势判断题1、根据给出的时间序列数据来判断整体的变化趋势,很多信息是可以从材料中得到的。
解题时首先要根据题干的关键词查找到相关数据,然后再根据数据的趋势判断整体的趋势。
2、根据给出某一个事物的变化趋势,判断在这种趋势下某一数据的变化,首先要确定变化的量是哪个,预测的是哪个时期,然后判断该量的变化结果,如根据上一年的增长率,判断按照此增长率,下一年的情况。
解趋势判断题时,首先判断属于以上哪种情况,再根据这两种情况的对应方法进行判断。
五、综合判断题1、首先从题干入手,判断题干的提问方式;2、对于表格和图形材料,材料信息一般很清晰,可以直接浏览各个选项,从各个选项的关键词入手定位到材料的相应部分;对于文字和综合材料,要先浏览材料,了解材料的基本信息,然后再看选项。
3、需要注意的是对各项逐一判断事,遇到计算繁琐的选项可以先跳过,可以先判断其他几项的正误,再运用排除法选出正确答案。
六、假设条件题1、首先要充分理解假设条件;2、根据关键词到材料中寻找相应的数据,再利用假设条件所提供的数据进行换算;3、注意假设条件一般都是题目计算时缺少的那个前提或者换算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