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亲身实践心血,史上最全面复习心得,共八章一万六千字,面面俱到-司考经验
通过2011年司法考试的心得体会

通过2010年司法考试的心得体会先说下我的成绩:卷一95,卷二98,卷三95,卷四103。
总分391。
真的感谢新起点司法考试培训学校。
有它的帮助和鼓励才有我的今天。
新起点扬州分校设在三元桥小学,环境静谧,上课用的教室是多功能厅,有空调,有专门的班主任负责上课时宜,后勤保障好。
师资情况我在下面会讲到,一流的。
下面要讲的就是我复习司法考试的历程。
第一阶段,买了万国的“黄书”,7本,还是9本的,忘了,现在已经改为众合的“红书”了。
这套书我是在2009年11月份买的,也就是离2010年司法考试有10个月。
我在11月到次年4月之前把这套书看了一遍,准确说是好好地,好好地过了一遍,这一遍个人觉得特别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想想,大学四年,你从老师那里,从教科书上,学到多少法律知识。
因此,你的基础实在是差,这套书就是帮你补基础的。
我好好看一遍也不是每一本、每一页都仔仔细细的看,分情况的,比如说我的三国法学得不错,那相对的,我在看三国法的时候就少花点精力,我的商经不大好,我就多花点时间,个人不同,自己分配去。
三大实体法必须好好研究,我发现我从老师那里学的绝对不够,因为老师总是讲这个学说,那个理论,对于司法考试不实用。
第二阶段,也就是从4月份开始,我报了新起点司法考试培训学校的全程班。
4月份到6月份是周末上课,晚上适当的自习;7月份到9月份上的封闭课程。
下面着重讲第二阶段,我是如何复习的,听了哪些老师的课。
第一、制定复习计划。
暑假是封闭复习,时间长,复习也系统,所以必须有个计划,以保证每天保质保量的完成复习任务。
至于计划是怎么样的,听了我下面讲的,你就知道了。
第二、合理安排时间。
在7月份之前除了周末上课,没必要每天花大量的时间,每天保证4个小时,足够了。
到了7月份,8月中下旬之前,那就拼命了,自己身体有多好,你就花尽量多的时间吧,以我来说,我是早上5点30或者6点起床,先背一个半小时的书,背完了去上课。
白天上完课回到宿舍,首先把一天上的课的内容整理一下,没听懂的和同学交流一下,及时弄懂,别拖,越拖越多。
司考经验:434分司法考试经验教训总结——献给2011年的考生

434分司法考试经验教训总结——献给2011年的考生司法考试作为法律职业的资格性考试,对有志于从事这一职业的同学来说有特殊的意义。
本人有幸在今年以434分通过了考试,看到很多通过的同志都在为下一批法学院的学弟学妹出谋划策,深感有责任介绍一下自己的复习经历,好使后来人能少走弯路。
分数不高,故既无炫耀之意思表示,也无炫耀之资本,进而可以多谈自己的教训。
本文由此而生,不当之处垦请批评指正。
(一)前言有理由相信,司法考试在最近的1-2年内还会保持高通过率。
但也有人在09年司法考试进行之前就猜测今年是最后一次放水,不过10和11两年是理论上对考生最有利的年份,这之后的趋势只可能是越来越难。
形成的一致倾向是,在今后的司法考试改革中中国会效仿大陆法系国家的做法,即保持低通过率。
所以现在是对广大法学毕业生最有利的时机。
在正式谈到我的司法考试准备中的一些小经验之前,其实有必要对司法考试的通过率做一些分析,这样会更有利于我们的备考,知道和你一起考试的是什么样的一群人很重要。
(一)几乎中国的所有高校都设有法学专业,自然整体的教育水平也就有差距,参加考试的群体庞大,但可以不客气地说,很大一部分的学校的法学专业是没有竞争力的;即使在你周围这样相对较好的学校中也还是存在很多学习不太用功的人。
(二)我国司法考试中,非法学专业可以报考。
对于这其中的大部分来说,他们缺乏法学基础,学习起来难度极大,几乎很难通过。
果真能通过的人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了,这样的人有但是不多。
(三)最近几年司法考试的通过率逐年增加,而且有理由相信还会保持一个较高的数字。
即使要降,也不会突然大幅度进行,最多怎么增上来再怎么慢慢减下去嘛。
从上面三点看来,司法考试的通过率是很高的,现在的司法考试还是比较容易通过,尤其适合在校的大三学生,我院今年就有90名同学通过考试,所以不用过于担心。
其实司法考试就那么回事儿,不可轻视也没必要过分重视,轻松上阵效果会更好,今年用功点的人大部分都通过了司法考试。
司法考试考生复习经历和心得.doc

司法考试考生复习经历和心得一是复习需要制定计划。
大到整个复习的进程,小到每个一天该完成哪些内容。
就我个人而言,我是从5月份开始复习的。
因为平时工作比较忙,没有太多时间复习,而毕业之后除了民法还能经常接触到之外,由于疏于学习,其他部门法都已经很陌生。
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我选择系统强化班,利用周末的时间,有老师带着自己把考点从大体上把握一遍。
7月初课程结束,请了假,开始有整块的时间复习。
如果说5,6月是粗线条的勾勒,那么7,8月份就是对考点的细化把握。
我在网上看到前辈的经验,其中有一种把时间分割成上午和下午,晚上三块,前三卷每一卷对应一块时间来复习的计划比较适合自己,于是借鉴了这一点。
二是复习要有针对性。
法学知识浩如烟海,想要搞明白所以得知识,搞清楚来龙去脉,穷尽我们一生的时间去研究也未必能够研究的透彻。
而司法考试毕竟只是一个考试,自然有他的侧重点。
我们不需要面面俱到,我本人也不是一个能够有毅力投入大量时间到一场考试的人。
要将有限的复习时间运用在点子。
就我本人而言,我会花一定时间弄清楚民法法条规定背后的民法思想,也就是贯穿于法条之中的立法者意图,因为我认为这有利于考点的系统掌握,但是对于那些小法,我不去问为什么。
包括那些存在争议的题目,我也不是求自己能够弄明白。
与其把时间浪费在钻研某一个问题上,还不如在这段时间里多记几个知识点。
而对于各科目而言,也要寻找把握于放弃之间的平衡点。
复习之前我刑法不好,我就花了大量的时间,把刑法整整过了三遍。
在我看来,刑法是需要少丢分的科目。
而行政法我同样基础薄弱,不夸张的说,在复习一遍之后我还是看不懂。
所以这一科我就力图让自己搞明白最基础的知识,争取能够得分。
以上是个人几点体会,不求能对还没有通过考试的同仁们有所帮助,但求能够坚定大家的信心。
司考并不可怕,只要你踏踏实实的复习,学习方法得当,到了复习最难熬的时候坚持一下,熬过去了,你自然会得到一个满意的成绩,况且,至今我忍怀恋这个充实难忘的夏天。
2010年亲身实践心血,史上最全面复习心得

【转】2010年亲身实践心血,史上最全面复习心得,共八章一万六千字,面面俱到一、前奏篇:所谓万事开头难,特别是第一次接触司考的朋友,先说说司法考试的过关形式吧,大家都知道司法考试过关从04年起就是360分过关,360分这个数字是每个参加司法考试考生的梦魇,认为只要分数够360司考就过关了,但是我告诉你一个实话,360分其实什么都不是,只是个欺骗考生的幌子而已,你们真正要考的不是360分,而是在必须三十几万人中排名前百分之十(仅指A证)。
所以现在你明白了,有些时候你感觉自己分数够360结果分数下来350多,其实你分也许真的早就超出360了,但是不好意思,前面百分之十的人,分数都比你高,因此水涨,那就船高咯,有时候你发现自己考得很差,对自己都没什么希望了,对完答案可能才300分的样子,但是出成绩那一天,你笑了,你见到了可爱的360。
为什么?因为大家都考得差,尽管你考得不怎么样,但你还在百分之十之中,就这么简单,看到这里,也许你明白什么了吧,只是你觉得你学得好没用,你得比别人学得更好才管用,司考说白了就是一场竞赛,自己学得好,可能你能做360,但是你要面对的对手不是那张卷子,而是全国的30多万考生。
因为竞赛式考试,必须淘汰人,不管你是否优秀,如果全国的考生全部都考到了360分,那么我会告诉你一个可悲的消息,可能只有考上400甚至500的人,才能在查成绩那天见到那可爱的360分!以我为例,我9月的时候,做卷子,做真题每一套(04—09)都可以做到500分以上,做模拟题,每一套第一次做都可以做到460分以上,但最后司考考下来确没有达到这个分数。
看到这里,你既然明白了司法考试的要求不是做到360分而是不管多少分你都必须学得比别人更好,那么你就要比别人付出更多。
做好准备,下面就开始了!二、备考之时间篇:有很多朋友一开始喜欢我问这样几个问题,到底要花多少时间来准备考试?从几月开始看书比较合适?这个问题我回答得很简单,但却很实际,在你能坚持下来的情况下越早越好,不要听很多人说什么,司法考试战线不宜拉太长,会吃不消的。
2011年司法考试一些复习技巧和心得

一、刑法考题的一些基本规律近几年的刑法命题呈现出两个特征:“重者恒重”和“加强理论考查”。
所谓“重者恒重”是指虽然刑法法条有四百多条,司法解释也有近百个,但是反复考的就是常见的那些知识点。
例如刑法总则部分的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能力、因果关系、不作为犯罪、共犯理论、数罪并罚制度;分则部分的贷款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罪、盗窃罪、抢劫罪、侵占罪、贪污罪、行贿罪、受贿罪等,简直是百考不厌,而且考的非常细致。
大家要注意:无论谁来命题,以经典考点为主要考查内容都是不会改变的,对这些传统考点要深入、仔细地掌握。
“加强理论考查”是指考题的理论性显着增加。
2007年考查因果关系的题目有3道,考查部分犯罪共同说的题目至少有5道(含试卷四的案例)。
2008年,这一趋势有增无减,还考查了很多以前甚少涉及的考点,如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与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的区别,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犯罪结果的提前实现等。
2009年纯理论性的题目有所减少,但2010年理论性题目又有所增加,案例分析题考查了对事前的故意的认定的几种不同理论观点。
这种考法以前从未考过。
所以,展望2011年,纯理论性题目还是会占据重要地位,考生仍要重视对基础理论的学习。
特别强调一个问题:在复习时一定不要以偏、难、怪的知识点作为复习重点。
在2008年以前,刑法的题目相对而言难度较高,很多题目也比较古怪,但即使是这些古怪的题目,也都是有明确答案,并且刑法学者们的看法比较一致的题目。
对于大家争议很大的问题,司法考试通常是不考的。
命题老师在命题时会有意识地回避这些争议。
2009、2010年两年的命题更加显示出这个特点。
这两年的题目相对而言简单了很多。
大家从2010年考生在参考答案的异议专区所提的异议数目就能看出来,绝大多数题目是毫无争议的。
所以,我们在复习时要把复习重心放在传统的考点上。
但传统的考点≠简单的考点。
它只是不偏、不怪,不是个别人的特别观点而已。
例如部分犯罪共同说、事前的故意都是传统的考点,但是它们简单吗?很多考生因为不了解这一点,在复习时走了很多弯路。
我的复习司法考试悲催经历及小结

我的复习司法考试悲催经历及小结我的复习司法考试悲催经历及小结。
先还是把我个人的情况简单的说一下吧,男,今年31岁,大学毕业八年,非法本。
现在是某省会城市某法院的一个小法警,也属于在大多数论坛上被千夫所指的公务员。
刚参加完2011年的司考,感觉一般,也不知道能不能过,由于生性比较懒,所以极少发帖。
今天正好换了个本本,七七八八刚把机子搞定,上论坛转了转,突然有了吐槽的强烈欲望,就上来冒个泡,闲话不多讲,进入正题。
我就是2007年开始加入司考的队伍的。
原因很简单,不安于现状,因为在我们这个行当,如果没有这个资格认证,就永远只能是这个职业中的边缘人,没什么大的发展。
而且正好当时我身边由两个朋友上一年顺利通过了司法考试,而他们的情况和我差不多,都是非法本。
有一次在一起吃饭时聊到这个,他们都怂恿我报,于是就动了心,买来教材,报了名,开始复习。
当然结果也很简单,复习了一半中途放弃了,原因由很多,自制力不强、工作太忙、忙着谈恋爱等等。
结果07年的考试我只考了一天,第二天就没去。
接下来的08、09、10年,一路忙着买房、装房、结婚、学车、买车、生孩子,基本把我这个年纪的人该做的事都做了,由于忙,也就没什么时间去不安于现状了,我甚至忘了司考这档子事。
一直到今年,儿子也差不多一岁半了,不用太操心了,家庭的事情也基本理顺了,才又开始准备考试。
我在30岁之后就养成了一个习惯:一旦决定要做什么事,马上就去做,边做边想而不是想了再做。
因为我觉得自己的青春年华已经开始倒计时了,之前我在心理上还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小伙子。
所以也没什么复杂的新路历程,挑了个周末,开车直奔图书市场,买了一套三大本、真题、法条,当时买书的时候老板还特意问我要不要盗版的、便宜些,我老婆当时在旁边插嘴说“就买正版的,考不过就天天堆在书桌上,让你看着就心疼”,晚上回来后就直接上独角兽司法考试网一顿狂看,花了720元大洋直接报名了全程七阶段网上视频辅导课程,然后就开始了我的2011司考征途。
2011司考心得

2011司考心得如果没有理想,生活的一切都是苦的! 当高度紧张的四场考试刚过时,我如释重负,应该说两年来未曾这般专注过了,确切地说这两年里,我没有参加过任何考试。
这司法考试太怆人了,连续三个至三个半小时全神贯注地答题,怎能让人轻松?粗略算来,到如今经过的大考小考不计其数,包括升学,自考、入党培训、公务员,但唯觉司考最苦最累最折腾。
单凭考试过程就知,长达20页的8开试卷,尽管只有100道题,但单读题目内容就得花费不少时间,难怪感觉时间仓促。
在卷三部分里,等通知仅剩最后半小时答题时间时,不定项选择部分我还没做。
我一时急了,当时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怎么也要做完试卷,于是只好快速浏览题目后匆匆忙忙涂上我选的答案,实在来不及仔细审题。
比起卷四来,卷三算是轻松的,做卷四时,我完全处于高度自控状态,可时间依然不够,最后写作部分,我仅用了二十几分钟就完成了500字的论述,我来不及细想标题,读完给题信息以后径直下笔,开头部分写到执法要以人为本,这样写到300多字的时候赶快添写了“司法服务要以人为本”的标题,感觉写得不是很糟,当然,这仅仅是自我感觉而已,最后要看阅卷老师的标准了。
如果时间允许,多么需要大概理个题纲,简单掳一掳写作思路,哪怕用上两分钟时间。
可是,这仅仅是奢望而已。
前年首次考司考时,卷四部分我考得最差,才70几分,所以最后过离C的目标还有7分之遥。
今年第二次报考时感觉卷四部分比前年做得要好。
但愿今年满足我过C的愿望,给我继续努力的信心。
司法考试司考易http:司法考试真题2012司法考试在考场上,感觉许多题目似是而非,莫棱两可,有些是工作中容易接触到的或得知的,待到考完后想同司考伙伴们讨论时,我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都记不起来了,唉,不知是自己年龄增加头脑不再灵活了,还是考试的这两天里太紧张所至,过几天答案公布以后,我再去看看吧。
一直我对自己要求的标准是今年要过C,也有这个信心,虽然今年开始还不想报考,但一但报了名,我就有了拿C的决心,只是一个多月的复习时间确实不如人意,连手里的基本资料也没看几本,更未曾练过题。
经验

备战2011年司法考试经验总结总结了司法考试七大经验总结,与参加2011年司法考试的考生一同分享:1、重点永远是重点,每年是肯定要考的,这个在几门大法突出的很厉害。
2、司法考试真题,最好每一阶段做一两套真题检验感受下。
3、一定要强记,我想除了民法刑法外,其他的诉讼法,商法,三国法,理论法学记忆的成分实在太多了,要不停的同遗忘做斗阵。
4、平常心,暑假的两个月一直尽量保持平常心,情绪不要波动太大,生活要有规律。
5、理解记忆,记忆一定要建立在背后的基础上,把背后的法理弄清楚,把法条背后立法者的用意理解才会记得牢。
6、多做真题,真题要做五遍以上,我想三遍的是需要的,对于第一次考的人来说尤其必要,第一遍巩固知识点,第二遍找思考为什么这样出,考察的问题,第三遍查缺补漏。
7、新法规,每年的新颁布的条文一定程度上会考的,需要考前认真把握。
高分考试谈司法考试经验作为法律类难度最高的考试之一,司法考试是法律人一道绕不过去的“坎”。
经历过司法考试的“司考人”,比较共同的体会是,随着司法考试在命题上日益广、难、细,司法考试不再是机会主义者的天堂,相反,其需要经历一个痛并快乐的心路历程。
在诸多应对“利器”当中,最主要的是事先确定具体有效的复习计划,用“司考人”的时髦话,即为复习攻略。
正如《中庸》所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事先制定具体有效的复习攻略等于司法考试成功了一半。
忽视复习攻略,在复习方式上“率性而为”,在复习地点上“闭门造车”,往往隐含着一定的风险系数。
我们注意到,每年参加司法考试的法律本科的应届毕业生或在读的法律研究生因此而未通过司法考试的大有人在。
相行之下,司法考试高分通过者,往往是复习攻略的成功者。
究竟什么是具体有效的复习攻略?简单地说,复习攻略,主要涉及如何合理地分配复习时间,统筹安排整个复习过程,掌握符合自身特点的方法、经验、技巧等。
认真推敲,从实用主义的立场,它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其一,复习攻略是具体的,不是普适的、一劳永逸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亲身实践心血,史上最全面复习心得,共八章一万六千字,面面俱到一、前奏篇:所谓万事开头难,特别是第一次接触司考的朋友,先说说司法考试的过关形式吧,大家都知道司法考试过关从04年起就是360分过关,360分这个数字是每个参加司法考试考生的梦魇,认为只要分数够360司考就过关了,但是我告诉你一个实话,360分其实什么都不是,只是个欺骗考生的幌子而已,你们真正要考的不是360分,而是在必须三十几万人中排名前百分之十(仅指A证)。
所以现在你明白了,有些时候你感觉自己分数够360结果分数下来350多,其实你分也许真的早就超出360了,但是不好意思,前面百分之十的人,分数都比你高,因此水涨,那就船高咯,有时候你发现自己考得很差,对自己都没什么希望了,对完答案可能才300分的样子,但是出成绩那一天,你笑了,你见到了可爱的360。
为什么?因为大家都考得差,尽管你考得不怎么样,但你还在百分之十之中,就这么简单,看到这里,也许你明白什么了吧,只是你觉得你学得好没用,你得比别人学得更好才管用,司考说白了就是一场竞赛,自己学得好,可能你能做360,但是你要面对的对手不是那张卷子,而是全国的30多万考生。
因为竞赛式考试,必须淘汰人,不管你是否优秀,如果全国的考生全部都考到了360分,那么我会告诉你一个可悲的消息,可能只有考上400甚至500的人,才能在查成绩那天见到那可爱的360分!以我为例,我9月的时候,做卷子,做真题每一套(04—09)都可以做到500分以上,做模拟题,每一套第一次做都可以做到460分以上,但最后司考考下来确没有达到这个分数。
看到这里,你既然明白了司法考试的要求不是做到360分而是不管多少分你都必须学得比别人更好,那么你就要比别人付出更多。
做好准备,下面就开始了!二、备考之时间篇:有很多朋友一开始喜欢我问这样几个问题,到底要花多少时间来准备考试?从几月开始看书比较合适?这个问题我回答得很简单,但却很实际,在你能坚持下来的情况下越早越好,不要听很多人说什么,司法考试战线不宜拉太长,会吃不消的。
后面会烦躁的等等。
如此说法都是屁话。
我来告诉你们为什么。
司法考试考的是内容,其实司考就是给你那么多东西反正要求你到时候全部会做就行了,既然都是看那么多东西,我想请问各位,你们是愿意一年时间天天很轻松和惬意的看8个小时甚至更短,还是愿意,最后花3个月狼吞虎咽的每天看到晚上2—3点,一目了然,我觉得这一点大家有点头脑都会明白,当然你要说你喜欢那种紧张而富有激情,最后还有一点不确定能过与否的刺激,你可以选择最后3个月时间再来。
因为内容有那么多,而字得一个一个去看,话得一句一句去理解,毕竟不是看小说,那算下来,几百万字的教材还有那么多辅导资料和课件还有法条,字数得上千万了吧···,不用我多说了,你自己去算时间吧···,有些所谓的高人这时候要跳出来反驳了:虽然那么多内容,但是真正要考有多少嘛?其实真正要考的,不过就那么几百道题,哪有你说得那么玄乎。
这时,我想他问一句话:说得好,那敢问,真正要考的是哪几百道题啊?我相信这句话无人敢回答,也无人能回答。
我司考的朋友,知道我一个性格,很都人都喜欢问,到底会出哪些题啊?今年你觉得出哪些题的可能性大一些啊?而我从不问这句话,我总喜欢说一句话:我看他还能到哪里去找题来出,大家为什么总是喜欢被动的挨打,而不知道主动的出击,与其在那里猜他可能出哪些题,你不如去把它可能出题的全搞懂,他随便出什么不都不用怕了吗?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在最后几个月再来复习的,看书时绝对看不完的,也许你过了,只能说你猜题运气好。
但是自信永远不属于你们。
,但更多的是运气不太好的。
但毕竟最后几个月确实努力了,看起来甚至比看一年书的人更累···,所以他们分数一下来,在论坛里骂娘的,在论坛里说考题出偏了的,我只想说,不是人家题出偏了,是你自己猜题猜偏了才对,人家并没有超出教材出题啊,你觉得是重点的,别人不一定觉得是重点啊,要都能猜准了,那还考个P啊,这怪不得别人的。
只能怪你书看得不全面~~其实你看在法法网也好还是司考论坛也好,闹得最厉害的,不是这些拼了三个月命,又没考过,或者低分考过的人吗?其实真正一切都在掌握中的人,看到自己的分数,并没有多大的兴奋,因为他觉得这很正常。
不过才是不正常的。
也许此时看这篇文章的您今年正是这样的人,但希望您能正视自己。
好了,说下我的时间安排吧,我是从去年12月5号开始翻开第一页司法考试书的,也就是说我的整个备考时间,是花了接近10个月时间,因为我是无工作无压力备考,我12月也是像个没头苍蝇一样,到处看这个的经验,那个的心得,最后搞得一头雾水,边摸索,边整理,大概就半个月时间,然后进入正轨,因为也快过年了,每天也就看7个小时书的样子,有效时间(也就是无杂念)大概也就3个小时吧,春节只玩了三天,初四我就回学校去看书了,那时学校连鬼都没有,(反正当时是比较凄惨就是了)每天除了看书也没啥事做,至于一天看多久,也没个准,但不低于8小时吧,建议不要太长时间,后面会受不了,因为战线拉得长就是为了让人既能全面掌握知识,又能轻松一点。
不然就没意义了。
(当然你打算考500分是例外。
)就这样懵懵懂懂的到了4月,因为4月是每一年司考全面复习的开始,但很多人却把4月理解为司考备考的开始,这是错误的。
各大机构,就开始招生上课,这时候时间安排根据你自己的客观条件,进行调整,4月-----7月中旬,很关键,成败与否这几个月是关键。
4—5月我每天是10个小时(但是有效时间一定要保证8个小时),6月----7月中旬,因为去年6月才出新的教材(也就是大纲和三大本),这个时候可能你要对前期的复习计划进行一个宏观调整,会比较辛苦,这也是司考途中比较苦的一段日子,每天大概有12—14个小时看书,保证效率全开,至少是12小时以上的有效时间。
这段时间坚持下来,恭喜你,司考高分成功一大半了,7月中旬----到8月底也就是进入总复习阶段,这个阶段就是咬紧牙关最辛苦的日子了,因为天气也比较热了(我在重庆)心情烦闷,每天的时间安排,根据你自己的身体情况和头脑接收能力尽量拉长吧,反正就是少说话,多做事。
(我做梦都在背法条呢)熬过这一个月,再次恭喜你,你已经站在过关的门槛了。
9月。
距离考试还有不到半个月时间,大家都在亡命苦读,看着还有那么多知识没掌握一筹莫展的时候,而我,却是最轻松的时候了,又降到了每天8小时,我要干的是把已经完全掌握的知识保住,每天重温那么一下下,更重要的是调整好心态。
就这样,到了考试前3天,觉得自己已经没什么可看的了,那还干什么,玩呗···越放松越好,朋友和我一起去玩的时候说,奶奶的,你看看学校里面那帮人,这几天都在熬通宵了,敢在司法考试前三天还在到处玩的人,可能也就你了!!不否认,当时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还是蛮爽的,哈哈。
911事件(我对司法考试时间的简称)还是来了,进考场就那样,考完也就那样,卷四考完出考场的时候却惊喜的发现我爸爸妈妈还有女朋友在考场外接我(我家不是重庆的,爸爸妈妈从外地赶来,毕竟春节就走了,一年没见)。
那个兴奋啊,忍不住给他们一个欣慰说,爸妈,放心,400分稳得很。
可能当时说大声了。
周围的考生,全部把目光集中到了我身上,反正啥表情都有,有BS的,惊讶的,羡慕的,更多的是想揍我的。
不过也没啥,这就是自信!这就是3个月和10个月的区别。
三、备考之教材篇:前面说了那么废话,可能大家都不是很在意,绝大多数最想了解的可能就是这一部分了吧,司考途中,你会面对大量的教材,(特别是六月后)如果说你要每一本都买的话,我相信你拿3年来备考毫不夸张,但似乎你拿着每一本教材都舍不得丢,不知如何取舍。
这也是中国司考市场的商业化之高明处,抓住了考生心理。
我也深受其害啊,说到这里就是为什么我前面叮嘱大家,看完我的经验,觉得合适,千万不要再去看别人的。
就是这个原因。
司考中经常说选择教材是一门艺术,其实这句话是屁话,我觉得应该说贵在专一是一门功夫。
其实选什么教材不重要,其实商店里那些司考教材任何一套都是很不错的,任何一套教材吃透了,过关都是轻而易举的。
关键是任何一套教材你要吃透它都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
我要是给你说让你随便选一套,看哪套顺眼拿哪套,你肯定会觉得我不负责任,觉得我分析没水准,我非得给你说,哪套好,哪套不好,好在什么地方,不好在什么地方,你就觉得我高人是吧,那我就请你在商店里去给我找一套教材出来,并且证明每个用这套教材的人,没有一个人过关。
然后再给我找一套教材出来,证明用过这套教材的人,全部过关。
你找不出来,你也不可能找出来。
那说明什么问题?每一套教材都是可以把人引向胜利的,无所谓好与不好,只是看你怎么用,说难听的,就是把考试答案发给你,你不努力去背,你一样过不了。
所以不要在教材上过多的花费太多的心思,教材买一本,看一本。
看一本,懂一本,才是王道。
买来不看,看了不懂,你开书店都没用。
(事实上也证明,在商店里卖书的。
绝大多数没什么文化)下面继续说说我的教材选择,仅供参考,没什么建议性,我上面说的话才是精髓,下面可以当屁话听。
因为我是09年12月开始着手司考,那时候还没有新书,我先说声明,我是法本生,但我想告诉所有的法本和非法本,对司考而言,法本这2个字可以忽略掉,我备考前告诉自己,自己虽然是学法律的,但是不能以此为优势而放松自己,在复习的时候要当自己从没学过一样的心态来复习,结果当我看了司考的教材之后,发现自己真的没学过法律(很讽刺吧)。
法本的优势不外乎是多知道了几个法律名词,法律术语,其他都是狗屁,毕竟本科学习的很多东西都是基础性理论知识较多,而司考全部是运用性知识,两者挂不了多少钩,所以法本沾沾自喜绝对是你致命的错误,而非法本感觉压力颇大,那是你自己杞人忧天。
司法考试不要当成是考文化,我经常说司法考试是一个体育考试,考的是体力和毅力。
1、三大本,每年争议最大的书,也就是传说中的司考专用辅导教材,很厚很厚,每年5月底6月初出来,(啥?等出来再看?你等死吧)一般只能看去年的三大本。
,改动不多,可以忽略。
因为即使有改动,你后面的辅导教材都会给你补上去的,不必担心。
此书,讲得很浅显,大多是基础理论,但却是很厚,字数约400万字,由于量大,知识点比较基础,很多考过的考生都建议不看此书,但我却例外,建议第一次考的朋友(再次申明不管非法本还是法本),如果时间充足,备考早的话,应该花2个月来看看,我是12月-----2月看的,万丈高楼从地起,有一个好的基础,对于后面的理解和运用是分不开的,并且,三大本也是近几年的命题老师编写的,看了之后也可大致掌握司考的方向,以至于将来不那么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