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传统技能赛项标准规范

合集下载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赛项中药炮制题库存及评分标准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赛项中药炮制题库存及评分标准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赛项中药
炮制题库存及评分标准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赛项的中药炮制题库及评分标准如下:
中药炮制题库:
1. 药材的净选技术
2. 药材的软化技术
3. 药材的切制技术
4. 药材的炒制技术
5. 药材的炙制技术
6. 药材的煅制技术
7. 药材的蒸制技术
8. 药材的煮制技术
9. 药材的煨制技术
10. 药材的水飞技术
评分标准:
1. 操作严重失误者,不得分。

2. 器具未清洁者扣1分,清洁不彻底者扣分。

3. 器具未放回原始位置或摆放杂乱者,扣1分。

4. 操作台面不整洁者,扣1分。

5. 未关闭煤气罐阀门者,扣1分。

6. 药屑及辅料未倒入垃圾桶者,扣1分。

7. 炮制后饮片质量应符合《中国药典》及《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通则(试行)》之规定。

根据饮片的特点,选择计算适中率的方法:不及和太过现象明显且容易挑捡者,在炮制后的饮片中选取生片和糊片,合并称重,计算适中率。

对不易挑捡者,用四分法随机选取饮片量的八分之一,挑捡出适中者,计算适中率。

适中率≥95%,得60分;80%≤适中率<95%,得50分~59分;70%≤适中率<80%,得40分~49分;60%≤适中率<70%,得30分~39分;50%≤适中率<60%,得20分~29分;适中率<50%,得0分~19分。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大赛官网了解具体的赛题及评分标准,并认真准备比赛。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赛项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赛项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赛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赛项一、赛项介绍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中药传统技能赛项一直备受关注。

作为中华传统医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传统技能的传承和发展一直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对象。

中药传统技能赛项旨在通过比赛形式,培育和选拔一批中药传统技艺精湛、医德高尚的优秀人才,为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和传承贡献力量。

二、技能内容中药传统技能赛项涉及的技能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中药材鉴别、中药炮制、中药制剂、中药熬制、药食同源等多个方面。

参赛选手需要熟练掌握传统的中药炮制工艺,对中药材的特性和功效有深入的了解,能够准确识别、鉴别各类中药材,并且具备一定的中药熬制以及中药配方制作的能力。

三、培养目标参与中药传统技能赛项的学生将会通过赛事的准备和比赛过程中的体验,增强对中药传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这种实践性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中药制作技能和中药材鉴别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加深他们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和热爱,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医德医风。

四、我的观点和理解中药传统技能赛项作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一部分,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实际操作能力的舞台。

通过参与中药传统技能赛项,学生们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技能,更能够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中医药事业的热爱和信心。

这也为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和传承培养了一批才华横溢、医德高尚的优秀人才,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五、总结回顾参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的中药传统技能赛项不仅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更是一次锻炼和展示自我的机会。

这项赛事不仅考察了学生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也考察了他们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通过这项赛事,学生们不仅能够增长知识,更能够获得成长和收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的中药传统技能赛项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意义的赛事,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和展示自己的平台,也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赛项规程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赛项规程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赛项规程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直是国内职业教育领域内的最高级别竞赛,旨在促进职业教育提质增效,培育技能型人才。

药学作为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其中包括传统中药的研究与应用。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独特的中药文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特别设置了中药传统技能赛项,并规定了相应的赛项规程。

本文将分步骤来详细介绍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赛项规程。

一、竞赛环节中药传统技能赛项的竞赛环节共分为两个环节,分别是初赛和决赛。

初赛环节包括理论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对参赛选手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进行测试,确定晋级决赛的选手。

决赛环节则是由晋级的选手进行的实际操作考核,根据竞赛要求进行中药鉴别、加工、制剂等操作,最终评选出获奖选手。

二、竞赛内容和要求中药传统技能赛项的竞赛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中药原料的鉴别和分类:要求参赛选手掌握中药鉴别的基础知识,能够准确判断中药的真伪和有效性,对不同的中药原料进行分类。

2.中药的加工和制剂:要求参赛选手熟练掌握中药加工和制剂工艺技能,能够对不同的中药原料进行不同种类的制剂操作。

3.常见中药的临床应用:要求参赛选手掌握中药的临床应用知识,对常见中药的使用方法、剂量等进行掌握,并具有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

4.药品安全与质量管理:要求参赛选手熟悉药品的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了解药品生产、流通和管理应该遵循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具有较强的品质意识和安全意识。

三、竞赛评分体系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赛项的评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操作技能:该部分主要是对参赛选手的实际操作技能进行评价,包括操作的熟练程度、操作的精确性、操作的速度等等因素。

操作技能是考核的重点,占比较大的分值。

2.理论知识:该部分主要是对参赛选手的中药理论知识、中药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知识水平进行考核,包括笔试等方式。

3.安全管理:该部分主要是对参赛选手的药品安全意识、药品质量意识等方面进行考核。

2023年全国gz040中药传统技能赛项规程

2023年全国gz040中药传统技能赛项规程

2023年全国gz040中药传统技能赛项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推动中药传统技能的普及和发展,激发中药传统技能人才的创作和创新能力,提高中医药事业的水平和质量,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2023年全国GZ040中药传统技能赛项。

第三条中药传统技能赛项旨在丰富和发扬中药传统技能,提高中药传统技能人才的实践能力和水平。

第四条中药传统技能赛项按照不同的传统技能进行分组,分为临床应用、中草药炮制、中药辨识、方剂制备等项目。

第五条中药传统技能赛项根据比赛形式和内容要求,制定相应的评分标准和考核方法。

第二章:参赛条件第六条参赛选手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具备中药学、中医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2.具备丰富的中药传统技能实践经验;3.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4.符合相关报名要求。

第七条参赛选手报名时需提供下列材料:1.个人身份证明材料;2.相关学历或技能证书;3.相关实践经验证明。

第八条参赛选手报名截止日期为比赛正式举办前一个月,报名截止后不再受理报名。

第三章:赛项设置第九条根据不同传统技能的特点和要求,科学设置不同的赛项。

第十条临床应用赛项:选手需要展示对中药在临床应用中的技能和经验,如望、闻、问、切等技能。

第十一条中草药炮制赛项:选手需要展示对中草药炮制过程的技能和经验,包括选择、清洗、切割、熬煮等环节。

第十二条中药辨识赛项:选手需要展示对中药辨别的技能和经验,包括形态、色泽、气味、质地等方面的判别能力。

第十三条方剂制备赛项:选手需要展示对中药方剂制备的技能和经验,包括药材选择、剂型制备、配伍规律等。

第四章:赛制和评分第十四条中药传统技能赛项采取多轮淘汰赛制,最终决出各赛项的优胜者。

第十五条评分标准主要包括技能运用的准确性、速度、创新性和出色表现等方面。

第十六条评委会由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评委根据实际比赛情况进行评分。

第十七条评分结果由评委会负责保密,并按照规则进行最终评定。

第五章:奖励和荣誉第十八条中药传统技能赛项设立优胜奖、亚军奖、季军奖等奖项,以奖励获奖选手的优秀表现和成绩。

GZ-140 “中药传统技能”赛项规程(高职组)

GZ-140 “中药传统技能”赛项规程(高职组)

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护理技能”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编号:GZ-144赛项名称:护理技能英文翻译:Nursing Skills赛项组别:高职组赛项归属产业:医药卫生(101201,“医疗服务业”)二、竞赛目的通过竞赛,全面考核参赛选手的职业素养、评判性思维能力及临床护理基本技能与操作水平;引领高等职业学校适应行业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推进护理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搭建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的平台;提升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培养能够顺利进入护理岗位胜任临床工作的护理人才。

三、竞赛内容以临床工作任务为导向,按照临床护理工作的逻辑关系,竞赛分为两部分:首先在健康评估室独立完成案例分析,时长为30分钟,占总成绩的10%;然后4名选手通过随机抽签在4个技能站(各赛室)完成同一案例的相关技能操作,时长各10分钟,占总成绩的90%。

重点考查参赛选手知识应用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技能操作执行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和人文素养。

在健康评估室,选手根据赛项提供的案例对患者现状进行评估,列出主要护理问题(至少4个),并针对首优护理问题列出主要护理措施(至少4个以上);赛室分为急救护理技能站(前臂骨折固定包扎技术+心肺复苏技术)、心电监护技能站、输液治疗技能站、气道护理技能站4个递进式的技能考查站点。

四、竞赛方式(一)组队要求1.本赛项为团体赛。

以院校为单位组队参赛,不得跨校组队。

每支参赛队由4名选手(设队长1名)和不超过2名指导教师组成。

包括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以团队方式报名参赛。

2.初赛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

初赛结束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选拔优秀的参赛队参加全国大赛,同一学校报名参赛队不超过1支。

3.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报名获得确认后不得随意更换。

如备赛过程中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因故无法参赛,须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于相应赛项开赛10个工作日之前出具书面说明,经赛项执委会办公室核实后予以更换。

传统中药技能大赛方案

传统中药技能大赛方案

传统中药技能大赛方案1. 赛事简介传统中药技能大赛是一项旨在传承和推广传统中药知识与技能的竞赛活动。

通过比赛,旨在强化中药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中药鉴别、质量控制、加工制备和处方调配等方面的专业水平,促进传统中药产业的发展和创新。

本次大赛将汇集全国各地的中药相关从业人员、学生和爱好者,围绕中药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激烈的角逐。

参赛者将展示他们的才华和专业技能,并从中获得宝贵的经验和认可,促使传统中药行业的发展与创新。

2. 赛事目标•提升中药从业人员的实践技能和专业素养;•推动传统中药产业的创新和发展;•弘扬中药文化与传统知识。

3. 比赛内容本次大赛将分为以下几个环节进行:3.1 中药材鉴别参赛选手需凭借眼力、嗅觉和触摸等手段对一系列中药材进行鉴别。

通过鉴别材料的外观、质地、气味和其他特征,选手需要准确辨别中药材的品种、产地和质量等信息。

3.2 中药加工制备在此环节中,参赛选手将根据给定的中药材和加工工具,按照规定的加工方法进行中药的研磨、煎煮、蒸馏等过程。

评判标准包括工艺操作的规范性、时间掌握的准确性以及制备中药的成品质量等。

3.3 中药质量控制参赛选手将接受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测试,包括对中药制品的理化指标检测、微生物检测等。

选手需要准确地操作分析仪器设备,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和解读技巧。

3.4 中药处方调配在这个环节中,参赛选手需要根据所给的病例和中药处方,准确地计算药物配方、剂量和用法。

评判标准包括处方计算的准确性、处方调配的规范性和用药安全性等。

4. 参赛要求•参赛选手必须为年满18周岁的中药相关从业人员、学生或爱好者;•参赛选手需提供相关的学术和从业背景证明材料;•参赛选手需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应变能力。

5. 赛事安排本次传统中药技能大赛将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进行。

5.1 初赛阶段初赛阶段将采用线上评审形式,参赛选手须提交相关的资料和视频演示。

初赛主要评估选手的专业知识、实践操作技能和答辩能力。

2023年中药传统技能大赛国赛章程

2023年中药传统技能大赛国赛章程

2023年中药传统技能大赛国赛章程第一章总则1. 为推动中药传统技能的传承与发展,提升中药行业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促进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特举办2023年中药传统技能大赛国赛。

2. 本章程适用于2023年中药传统技能大赛国赛的组织与管理。

3. 本章程所称“大赛”指2023年中药传统技能大赛国赛。

第二章参赛资格4. 大赛面向全国中药行业从业人员开放,包括中药材加工、中药饮片生产、中药制剂生产等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

5. 参赛选手应具备相应的中药传统技能,能独立完成所报项目的工艺制备,且在所从事的领域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6. 参赛选手应当遵守大赛的相关规定,并按时提交报名材料。

报名材料应经所在单位或社会机构审核确认后方可提交。

第三章比赛项目7. 大赛设立多个比赛项目,包括但不限于中药材加工、中药饮片生产、中药制剂生产等。

8. 参赛选手需根据自身领域的专业特长,选择并报名参加相应的比赛项目。

9. 比赛项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将在大赛正式启动前发布,参赛选手可根据发布的信息进行准备。

第四章比赛流程10. 大赛包括资格审查、初赛、复赛和决赛四个阶段。

11. 资格审查阶段:参赛选手需提交报名材料,经组委会审核合格后方可进入初赛。

12. 初赛阶段:参赛选手将根据比赛项目的要求进行现场操作,由专业评委进行评分,评分结果将决定是否晋级到复赛。

13. 复赛阶段:晋级的参赛选手将继续展示其操作技能,并接受更加严格的评审和考核,最终晋级的选手将进入决赛。

14. 决赛阶段:决赛将是大赛的高潮,参赛选手将在决赛现场进行操作展示,最终评选出各个比赛项目的优胜者。

第五章奖项设置15. 大赛将设置一、二、三等奖各若干名,并颁发优秀组织奖、最佳创新奖等特别奖项。

16. 获奖选手将受到组委会颁发的奖金、证书及奖杯等奖励,并有机会获得中药行业内知名企业的推荐和资助。

17. 大赛将重点评选综合技能突出、创新能力突出、团队协作能力突出等方面的优秀选手。

JSZ202134-中药传统技能竞赛规程-2021-9.5

JSZ202134-中药传统技能竞赛规程-2021-9.5

JSZ202134-中药传统技能竞赛规程-2021-9.52021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编号:JSZ202134赛项名称:中药传统技能赛项组别:中职组、教师组赛项归属专业大类:医药卫生大类二、竞赛目的本赛项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引领江苏省职业院校中药学及相关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产业发展,培育新时代中医药领域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

通过竞赛,为师生搭建交流与学习的平台,完善“赛教融合”机制,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在中药性状鉴别、中药调剂、中药炮制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检验参赛院校学生从事中药生产、流通、服务等岗位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展示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成果及师生精神面貌,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关注和参与教学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推进中医药中等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

三、竞赛内容本赛项竞赛内容包括理论知识、中药性状鉴别、中药真伪鉴别、中药调剂(含审方理论考试)、中药炮制五个项目。

各个项目涵盖的知识与技能、比赛时限及成绩比例见表1。

本赛项考察的职业能力:中药性状以及常见中药饮片鉴别能力、中药处方审查及调剂能力、中药炮制操作能力等高水平知识与技能。

本赛项体现的职业精神: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爱岗敬业、创新创业、依法执业、开拓进取的奉献精神。

表1 竞赛项目、知识与技能、时间及成绩比例序号竞赛项目涵盖的知识与技能比赛时间成绩比例1理论测试中药鉴定学知识、中药炮制技术、中药制剂技术、中药调剂技术、中药储藏与养护等相关知识60分钟20%2中药性状鉴别中药鉴定学知识中药性状鉴别技能13分钟16%3中药真伪鉴别中药鉴定学知识中药性状鉴别技能13分钟16%4中药调剂(含审方理论考试)中药学、中药调剂学知识中药调剂操作技能操作15分钟审方10分钟24%5中药炮制中药炮制学知识饮片炒法、炙法等操作技能23分钟24%总计100%(一)理论知识竞赛内容理论知识竞赛内容包括《中药鉴定技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中药专业用,刘来正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药炮制技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中药专业用,蔡翠芳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药制剂技术》(全国高等职业教育药品类专业,汪小根刘德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中药储存与养护》(全国高职高专药学类专业规划教材(第二轮),陈文、刘岩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调剂员》(国家中医药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教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中药传统技能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中药传统技能二、竞赛目的通过竞赛,检验各参赛学校学生的岗位通用技术、综合职业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激发行业企业关注和参与职业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领中职学校中药专业建设和教育教案改革,不断提升中职中药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水平,提高中医药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促进中医药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

三、竞赛方式与内容(一)组队方式本赛项为个人赛,各省限报4名选手,来自同一院校的参赛选手不得超过2人。

每名选手限1名指导教师,每省1名领队。

参赛选手须为中等职业学校在籍学生(三二连读与五年制高职应为1-3年级学生),年龄21周岁以下;指导教师须为在职专任教师,选手与指导教师的对应关系一旦确定不得随意改变。

(二)竞赛分组竞赛前抽签确定选手考号,编号Z1-Z80。

其中,Z1-Z40为ZA组,Z41-Z80为ZB组。

每8人为一个竞赛组,ZA组与ZB组各设5个竞赛组。

竞赛分组情况见表2。

表2 竞赛分组情况表总组别竞赛组对应考号ZA组(Z1-Z40)ZA-1Z1-Z8号ZA-2Z9-Z16号ZA-3Z17-Z24号ZA-4Z25-Z32号ZA-5Z33-Z40号ZB组(Z41-Z80)ZB-1Z41-Z48号ZB-2Z49-Z56号ZB-3Z57-Z64号总组别竞赛组对应考号ZB-4Z65-Z72号ZB-5Z73-Z80号(三)竞赛内容1.比赛工程分设中药性状鉴别、中药真伪鉴别、中药调剂与中药炮制4个工程,每个工程的分值比见表2。

表2 比赛工程指标体系序号工程分值比1中药性状鉴别20%2中药真伪鉴别20%3中药调剂30%4中药炮制30%总计100%2.比赛内容本赛项为个人赛,竞赛成绩由中药性状鉴别(20%)、中药真伪鉴别(20%)、中药调剂(30%)与中药炮制(30%)分项得分求和而得。

(1)中药性状鉴别竞赛考试范围为《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的、临床常用的280种中药材及其饮片(见表3)。

参赛选手对随机抽取的一组(每组40味)中药进行鉴别,并在规定时间内写出中药的名称及主要功效(每药2.5分,共100分)。

比赛限时13分钟。

裁判员现场阅卷评判。

竞赛现场设候考区与竞赛区,候考区设检录与工作人员4人(男女各半),引导人员1人;竞赛区设裁判4人,计时与监考人员8人;共设考题8组,每组40味,每组8名选手抽签确定竞赛组别,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中药鉴别,填写《中药性状鉴别评分表》(见表4),由现场监考人员交裁判人员现场阅卷评判。

表3 中药性状鉴别品种目录类别品种根及根茎类中药(90种)细辛、狗脊、绵马贯众、大黄、何首乌、牛膝、太子参、威灵仙、川乌、附子、白芍、黄连、防己、延胡索、板蓝根、甘草、黄芪、人参、红参、西洋参、三七、白芷、当归、前胡、川芎、防风、柴胡、龙胆、紫草、丹参、黄芩、玄参、地黄、熟地黄、巴类别品种戟天、桔梗、党参、木香、白术、苍术、泽泻、半夏、石菖蒲、百部、川贝母、郁金、天麻、虎杖、川牛膝、银柴胡、白头翁、草乌、赤芍、升麻、北豆根、苦参、山豆根、葛根、北沙参、白薇、天花粉、南沙参、紫菀、三棱、天南星、浙贝母、黄精、玉竹、天冬、麦冬、知母、山药、仙茅、莪术、姜黄、远志、拳参、白蔹、独活、羌活、藁本、秦艽、漏芦、香附、萆薢、千年健、高良姜、胡黄连、茜草、续断皮类、茎木类中药(24种)苏木、钩藤、槲寄生、川木通、降香、通草、大血藤、鸡血藤、忍冬藤、海风藤、青风藤、桂枝、桑枝、牡丹皮、厚朴、肉桂、杜仲、黄柏、白鲜皮、秦皮、香加皮、地骨皮、合欢皮、桑白皮花、叶类中药(18种)淫羊藿、大青叶、番泻叶、石韦、枇杷叶、紫苏叶、罗布麻叶、桑叶、辛夷、丁香、金银花、款冬花、红花、合欢花、旋覆花、菊花、蒲黄、密蒙花果实、种子类中药(67种)五味子、木瓜)、山楂、苦杏仁、决明子、补骨脂、枳壳、吴茱萸、小茴香、山茱萸、连翘、马钱子、枸杞子、栀子、瓜蒌、槟榔、砂仁、豆蔻、葶苈子、桃仁、火麻仁、郁李仁、乌梅、金樱子、沙苑子、枳实、陈皮、巴豆、酸枣仁)、使君子、蛇床子、菟丝子、牵牛子、夏枯草、鹤虱、王不留行、肉豆蔻、芥子、覆盆子、母丁香、槐角、马兜铃、地肤子、化橘红、鸦胆子、葫芦巴、白果、柏子仁、女贞子、蔓荆子、韮菜子、牛蒡子、大腹皮、草果、红豆蔻、草豆蔻、益智、木鳖子、胡椒、蒺藜、佛手、淡豆豉、胖大海、薏苡仁、青葙子、榧子、车前子全草类中药(27种)麻黄、金钱草、广藿香、荆芥、车前草、薄荷、穿心莲、青蒿、石斛、伸筋草、木贼、紫花地丁、半枝莲、益母草、泽兰、香薷、肉苁蓉、茵陈、淡竹叶、佩兰、豨莶草、瞿麦、半边莲、锁阳、蒲公英、马齿苋其他类中药(16种)茯苓、猪苓、雷丸、灵芝、海藻、乳香、没药、血竭、青黛、儿茶、五倍子、天竺黄、海金沙、芦荟、冰片、昆布动物药类(27种)石决明、珍珠、全蝎、土鳖虫、斑蝥、蟾酥、蛤蚧、金钱白花蛇、蕲蛇、乌梢蛇、鹿茸、羚羊角、地龙、水蛭、牡蛎、瓦楞子、蛤壳、僵蚕、蜂蜜、龟甲、鳖甲、海马、海龙、海螵蛸、蜈蚣、桑螵蛸、鹿角矿物药类(11种)朱砂、自然铜、滑石、石膏、雄黄、磁石、赭石、芒硝、玄明粉、白矾、炉甘石表4 中药性状鉴别评分表考号:考题号:比赛用时:成绩:编号饮片名称(1.5分)主要功效(1.0分)得分编号饮片名称(1.5分)主要功效(1.0分)得分121 222 323 424 525 626 727 828 929 1030 1131123213331434153516361737183819392040总计监考员签字:年月日裁判员签字:年月日裁判长签字:年月日表5 中药性状鉴别注意事项工程注意事项药名及功效分类书写每位选手识别40种中药材或饮片,每种2.5分,其中,中药名称1.5分,主要功效1分,总分100分。

名称写对,未写或错写功效,扣1分;中药名称写错,不得分。

中药名称以2010版药典的正名正字为准,药典未载的按《中药调剂员》(国家中医药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教材)所录名称为准。

2010年版《中国药典》作为单一品种收载的中药炮制品,必须按单列的名称书写;同一中药不同炮制品写出中药名称即可。

书写药名必须清楚,一个字太潦草导致评委无法辨认的,视为错字;整个药名太潦草无法辨认的,则视为答错。

中药的主要功效为2010年版《中国药典》记载该药的功效,功效较多时,只写出其中两个功效即可,每个功效0.5分。

竞赛与备考参赛人员不得携带样品外出参赛人员从进入备考室开始至考试结束,不得携带手机等通讯工具考卷上必须注明参赛人员的考号及随机抽取的考题号备考选手在指定地点备考,参赛之前不得随意出入备考地点比赛现场只设监考人员,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中药鉴别,填写鉴别试卷,试卷由现场工作人员收回,交评判组评判阅卷打分。

(2)中药真伪鉴别竞赛范围分别为100味中药(见表6),每组中药中有正品、伪品或劣质品。

由参赛选手随机抽取1组(每组20味中药)进行鉴别,按序号分别对检品是正品还是伪劣品进行判断,并在相应栏目下打钩。

每药5分,共100分,竞赛限时13分钟,时间一到,统一交卷。

竞赛现场设候考区与竞赛区,候考区设检录与工作人员4人(男女各半),引导人员1人;竞赛区设裁判人员4人,计时与监考人员8人;共设考题8组,每组20味,每组8名选手随机抽签确定竞赛组别,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中药真伪鉴别,填写《中药真伪鉴别评分表》(见表7),由监考人员交裁判人员阅卷打分。

说明:凡符合国家药品规范规定的品种及其特定的部位者为“正品”;不符合国家药品规范规定的品种及其特定的部位,或有掺杂、变质等现象者为“伪劣品”。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经管法》及2010年版《中国药典》的有关规定进行界定。

表6 中药真伪鉴别品种目录序号品种序号品种序号品种1人参与伪劣品2天麻与伪劣品3川贝母与伪劣品4大黄与伪劣品5黄芪与伪劣品6巴戟天与伪劣品7柴胡与伪劣品8三七与伪劣品9何首乌与伪劣品10绵马贯众与伪品11西洋参与伪劣品12延胡索与伪劣品13山药与伪劣品14半夏与伪劣品15羌活与伪劣品16白薇与伪劣品17威灵仙与伪劣品18番泻叶与伪劣品19牛膝与伪劣品20黄连与伪劣品21黄精与伪劣品22山豆根与伪劣品23银柴胡与伪劣品24木香与伪劣品25龙胆与伪劣品26当归与伪劣品27白术与伪劣品28制川乌与伪劣品29天花粉与伪劣品30玄参与伪劣品31附子与伪劣品32桔梗与伪劣品33葛根与伪劣品34鸡血藤与伪劣品35槲寄生与伪劣品36乌药与伪劣品37海风藤与伪劣品38防风与伪劣品39大血藤与伪劣品40川木通与伪劣品41沉香与伪劣品42苏木与伪劣品43地骨皮与伪劣品44通草与伪劣品45厚朴与伪劣品46牡丹皮与伪劣品47苍术与伪劣品48蒲黄与伪劣品49西红花与伪劣品50红花与伪劣品51洋金花与伪劣品52金银花与伪劣品53补骨脂与伪劣品54酸枣仁与伪劣品55小茴香与伪劣品56紫苏子与伪劣品57蔓荆子与伪劣品58胖大海与伪劣品59桃仁与伪劣品60莱菔子与伪劣品61菟丝子与伪劣品62女贞子与伪劣品63山茱萸与伪劣品64白及与伪劣品65五味子与伪劣品66车前子与伪劣品序号品种序号品种序号品种67仙茅与伪劣品68枳实与伪劣品69连翘与伪劣品70吴茱萸与伪劣品71葶苈子与伪劣品72皂角刺与伪劣品73乌梅与伪劣品74槟榔与伪劣品75羚羊角与伪劣品76麻黄与伪劣品77枳壳与伪劣品78薄荷与伪劣品79化橘红与伪劣品80广藿香与伪劣品81石斛与伪劣品82泽兰与伪劣品83砂仁与伪劣品84锁阳与伪劣品85沙苑子与伪劣品86香加皮与伪劣品87金钱草与伪劣品88天仙子与伪劣品89川牛膝与伪劣品90茯苓与伪劣品91败酱草与伪劣品92雷丸与伪劣品93猪苓与伪劣品94海金沙与伪劣品95冬虫夏草与伪劣品96青黛与伪劣品97血竭与伪劣品98乳香与伪劣品99没药与伪劣品100土鳖虫与伪劣品表7 中药真伪鉴别评分表考号:考题号:比赛用时:成绩:编号标注药名正品伪劣品得分1按标签药名填写2按标签药名填写3按标签药名填写4按标签药名填写5按标签药名填写6按标签药名填写7按标签药名填写8按标签药名填写9按标签药名填写10按标签药名填写11按标签药名填写12按标签药名填写13按标签药名填写14按标签药名填写15按标签药名填写16按标签药名填写17按标签药名填写18按标签药名填写19按标签药名填写20按标签药名填写总计监考员签字:年月日裁判员签字:年月日裁判长签字:年月日(3)中药调剂比赛采取无药斗抓药方式进行,处方中药分别装在相同规格的容器内,随机摆放在工作台正前方,药盒上不注药名。

参赛选手需在规定时间内调配8味×3付中药,要求调配操作规范,剂量准确,不撒、不漏,脚注处理合理,包装美观牢固、整齐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